前沿概览 | 用外语讲中国故事专栏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是一项铸魂工程。外语界对课程思政的尝试和探索也成为近期学术研究与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课程思政具有指向性和规定性的价值内涵,因而在具体内容上具有内在、特定的属性。这是课程思政的价值内容属性。但从教育教学的角度看,课程思政本质上也是一种教育实践,因此同时具有教育实践属性。《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1年第4期发表“用外语讲中国故事专栏”,三位作者杨华老师、崔琳琳老师和孙曙光老师,分别从外语数字化叙事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演讲模块教学、跨文化模块教学等不同角度,探索他们如何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寻求课程思政的价值内容属性、彰显课程思政的教育实践属性。本期前沿概览简述这三篇文章的主要观点,以期能为广大同行提供一些参考、带来一些启发,让高校外语课程思政的实践持续深化,效果不断攀升。
点击文章标题可查看全文!
作者简介
杨华,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专用英语学院教授。研究领域为二语习得、跨文化外语教育、外语课堂研究。近年公开发表与外语教育教学相关CSSCI科研论文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参与省部级项目多项,主编多套英语教材,包括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一套。
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是我国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学生作为新时代中国的高素质群体,可使用外语录制两至三分钟的短视频,通过自媒体对外讲述个人真实生活故事,以生动自然的方式对外传播中国文化,展现中国故事的世界意义和当代价值。外语数字化叙事在语言风格上既不同于书面叙事,也不是口语风格,而是类似于有准备的即兴演讲;受众既非传统公共演讲中的聚集群体,也非能随时反馈的一对一谈话对象,而是在同一个虚拟社区中的“假定”受众(White 2021);故事的主题、内容、结构、数字化呈现方式都需要满足跨文化可理解性和可接受度。
大学生外语数字化叙事能力指大学生能够恰当地使用外语,通过短视频的形式向国外受众讲述真实生活故事,实现“中国故事”的跨文化传播。本研究提出的大学生外语数字化叙事能力的核心构成如图1所示。
外语数字化叙事作为叙事的一种,除了具备故事与话语两个基本要素之外,与经典叙事能力构成存在以下两点差异。一是作为外语学习者,其话语能力需依照外语学习者相关的产出能力进行构建;不同文化背景、母语背景的英文叙事呈现不同的结构和修辞特征(Tannen 1984;许家金 2013)。二是作为对外跨文化交际过程,其受众不仅对中国充满好奇、寻求全面了解,也不乏怀着固化的西方逻辑、意识形态偏见。
外语数字化叙事话语蕴含的价值观念,可以从叙事中的情感表露间接体现出来。叙事中的情感投入,不仅能够达到普通信息传递所不及的“感人至深”的叙事效果,更能够为叙事中的价值观呈现奠定思想和情感基础。
大部分体现价值观的内容出现在叙事的评价部分,该部分呈现叙事的意义,即讲述者对故事本身的意义解读,体现大学生对所述事件的观点、态度、评价以及背后的价值观念。
外语数字化叙事中的情感表露和内化过程,可以体现大学生在叙事中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和故事背后的价值判断。这部分叙事是锻炼大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践行课程思政的良机。
外语数字化叙事中的文化自觉与跨文化意识相得益彰,其语言表现形式须满足跨文化交际的需求和目标。此处的文化自觉指大学生在外语数字化叙事过程中努力将中国故事讲清楚,使其具有国际可理解性和可接受度。这要求大学生展现对文化差异和自我文化的认知,体现批判性评价意识。
大学生外语数字化叙事能力框架的构建,为该能力融入高校外语课程、践行课程思政提供了理论参考。大学生外语数字化叙事是我国外语教育的新生事物,其研究刚刚起步,有待更多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一步挖掘其外语教育和立德树人的价值。
本文转载自《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1年第4期,因篇幅所限,内容有所删减。
全文链接:
大学生“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演讲模块的思政课程探究
作者简介
崔琳琳,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外国语大学应用语言学博士,剑桥大学教育学院访问学者,《基础外语教育》副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外语教育、教师教育、叙事探究,教授的主要课程包括英语公众演讲、英语语法与写作、英语教学实践等。
外语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思政的自然契合点已成为学界的热点研究问题,但相关实证研究还非常有限。本文以某高校大学生用英语讲述中国疫情故事实践课程的演讲模块教学为例,探讨英语演讲教学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和实施方式。
外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需要抓住课程本质,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目标、内容、组织流程和评价反馈,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胡杰辉 2021)。英语演讲课是高校外语专业课程中很有特色的一门课程,可以训练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文化修养、心理素质、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任文 2007)。英语演讲课为学生提供了自由言说、充分表达的机会,可以帮助学生思考社会问题,在选择话题、分析问题、收集论据、准备讲稿、回答提问等活动中提升责任意识和正义感(王玉明等 2021)。因此,英语演讲课是教师了解学生思想和情感诉求的窗口,具有融入价值观教育的天然优势。
独特的视角、言之有物的创作是演讲的共性要求。要达到该要求,演讲者首先需要学习选择恰当的话题主题。此次冬令营要求大学生用英语讲述在疫情期间的体察与感悟,是引导学生内省外观、深刻理解中国抗疫精神的极佳机会。
教师在话题主题选择环节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1)选题头脑风暴;2)分析听众;3)提炼主题。
通过话题主题选择这一环节的教学,教师推动学生站在比较高的层面上思考疫情下的人生和社会,引导学生感悟“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深入思考个体的意义与价值。
素材选取这一教学环节能将教学引向学生思维和情感的深处,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对其进行生命教育的极佳机会。
就此次训练营的任务而言,学生需要深度挖掘,对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进行梳理、提炼,对错综复杂的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判断、评价、归纳,写出言之有物、真实可信、细节丰富、形象生动的故事。
在这一教学环节,教师采用了以下教学活动:1)分析成功演讲的选材技巧;2)评价学生的选材;3)即兴演讲练习。
通过展示学生之间的互评,教师成功引发了学生对素材选取的关注。接下来,教师汇总了学生在素材选取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第一,素材挖掘不够深入。第二,对文化差异性的认知以及多元文化意识还比较欠缺。
针对学生选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教师紧接着介绍了获取优质素材的途径。第一,通过头脑风暴或者列清单的方式梳理自身经历。第二,通过访谈获取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第三,利用各种媒体媒介收集资料。
“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冬令营英语演讲模块的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对日常所见所闻的感悟、提炼与反思,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呈现中国的抗疫故事,有机融入了思政元素。从教学目标来看,每个核心教学环节都有机融入了育人目标,以全球意识与国际视野、家国情怀与社会担当、品德与素养为灵魂和主线,深入挖掘和提炼思政元素,有机融合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以及价值观引领。就教学模式而言,该模块的教学设计涵盖知晓理解、评价内化和反思践行三个维度,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采取启发式、探究性方法,提供丰富的案例与情境,让学生充分感知、理解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在情感上内化和认同价值观,并且迁移创新、付诸行动。
本文转载自《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1年第4期,因篇幅所限,内容有所删减。
全文链接:
作者简介
孙曙光,北京体育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博士,北京2022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对外联络部项目专家,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百人计划”首批培养对象。主要研究兴趣为语言教学、课堂评价。公开出版专著、译著、教材等近20部,发表期刊论文20余篇,主持和参加各级科研课题10余项。
本研究以某高校开展的“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实践课程的跨文化模块教学为例,围绕“为什么讲”“讲什么”“怎么讲好”三项教学内容,探索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讲好中国故事”的跨文化意识培养。基于线上教师讲授、学生互评、教师反馈的屏幕录制和录音,学生撰写的故事文稿和反思,本文总结出外语类课程价值观培养的具体做法,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呈现。课前,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定隐性育人目标;课中,教师通过课程讲授渗透目标,学生通过参与互评活动强化目标;课后,学生通过反思、故事文稿修改巩固目标。
跨文化模块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思政育人目标。知识目标对应“为什么讲”“讲什么”“怎么讲好”三方面内容。能力目标聚焦跨文化意识培养,贯穿整个模块,旨在使学生领会到“讲好中国故事”离不开跨文化意识,不能自说自话,也不能盲目迎合,而是要在考虑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英汉两种语言话语方式差异性的基础上,立足本土实际,与国际热点接轨,满足受众期待,创造情感共鸣。思政育人目标隐含在知识和能力目标中,学生在充分了解国外民众的中国文化认知现状的基础上,意识到大学生有责任以身边事为切入点,选择最能真实、全面反映当代中国的话题,深入挖掘民间的中国观点;发挥会讲外语的语言优势,采用小切口、大主题的方法,以小见大,使世界通过民间的中国观点了解中国文化价值观;尊重他国文化和话语习惯,淡化宣传话语,巧用文化对比,使国外民众理解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使用数字、事实呈现等手段代替空洞、抽象的宣传。
教师围绕教学内容,以文献中最新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问题引领和实例佐证的方式,循循善诱,渗透育人目标。
1)以文献为基础,将育人与内容融合
外语课程思政的方法是将育人元素有机融合在教学活动中,不能把思政生硬地强加在教学内容中(文秋芳 2021b)。教师可以使用大量文献为例证使学生信服,隐性渗透育人目标。
2)以问题为引领,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驱动学生的兴趣,引发其深层思考和深度参与,提高主动参与意识,使他们对即将揭晓的答案保持时刻关注,并留下深刻印象,从而促进有效学习。例如,在讲授“怎么讲好”时,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以往的中国故事讲述在哪些方面有待提高?这使学生关注问题,并对问题探索抱有好奇之心,为达成“尊重他国文化和话语习惯”这一隐性目标作了铺垫,进而学习如何用外国人易于接受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
3)以实例为佐证,将价值观培养与跨文化意识培养相结合
“怎么讲好”是本模块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选题和内容呈现方面显示出跨文化意识不足的问题。选题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话题过大,多为宏大叙事;以自我为中心,体现讲述者偏好;价值观主线不明。内容呈现不符合英语语言表达习惯,具体表现在:开篇铺垫长、入题慢;对中国特色事物缺乏解释,受众不易理解;自我评判多、宣传痕迹浓、口号式结尾。
学生撰写反思、修改文稿是将育人目标落到实处的举措。对课程收获和问题的及时反思使育人目标得以进一步巩固和贯彻。反思帮助学生回顾课中的要点,强化课中教师渗透的育人目标,并对自己的行为和表现进行监控。
课程思政是一种理念和思维方式,教师在教学的顶层设计上要把育人目标(即价值观培养)放在首位。通过教师讲授和评价活动,学生理解、掌握和强化教师传递的价值观,然后在反思、文稿修改和后续写作中将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思政育人忌讳“直接灌输”,也不能将内容和思政割裂开来,而是要明确课程中思政育人的切入点,使思政与内容达到无缝对接的“基因式”融合(胡杰辉 2021)。其难点在于将育人元素“不着痕迹”地渗透到课程中,并通过系列活动巩固和强化。需要指出的是,价值观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仅通过一次讲授或活动难以达成,而是需要经过较长时间以及后续活动贯彻落实。
本文转载自《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1年第4期,因篇幅所限,内容有所删减。
全文链接:
相关阅读
【提示】在线阅读/下载:
1)点击“阅读原文”在期刊网页(http://www.celea.org.cn/class/25)阅读各期刊讯;
2)在CNKI下载论文全文:
https://navi.cnki.net/KNavi/JournalDetail?pcode=CJFD&pykm=WYQY(复制网址,粘贴到浏览器打开)
【声明】本文版权归《外语教育研究前沿》编辑部及作者所有。其他任何学术平台若有转载需要,可致电010-88819035或发送邮件至fleic@fltrp.com,我们将帮您协商授权事宜,请勿擅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