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自然体验师实习记丨17:好的引导员是怎样一种角色?

张诺诺 张诺诺的缙云风物 2022-06-08

神奇的盖娅绿色生活营

绿色生活营的时候,遇到两个表现比较特别的孩子,Y和S,一个情绪控制不太好,总是愤愤不平的样子,一个沉默寡言,但是会出其不意试图用暴力解决问题。两个孩子随时会擦枪走火,有引导员和老师们的关注,两个孩子的行为都可控,但解决他们的小矛盾也消耗了我和引导员伙伴飞鱼的大量精力。


处理Y和S矛盾这个事情,引发了我很多思考。我自己看待事情的角度也在迅速变化中,通过三次复盘,对引导员该怎么定位自己的角色有了一些新的启发,与你分享。



01

教育可以只靠爱和热情吗?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在7月份绿色生活营开始前,5月份我参加了中级体验师培训,当时因为我打破规则的问题,引发大家对“要不要为额外需要关注的孩子打破规则”的讨论。彼时我的答案是:当然是关注孩子比遵守规则更重要啊,教育如果不能关注到孩子,和那些拿自然教育做噱头踩家长焦虑的机构有什么区别?


这样的理解延续到了绿色生活营,很快我就被上了一课。


生活营某天一大早,我们还没有开始集合,Y和S就打起来了,被引导员们拉开后,我和飞鱼分头安抚两个孩子。S一直沉默不语,我知道他心中有怨,可我不知道如何下手。而Y一直没有眼泪的嚎啕,能开口的孩子更好对付,于是我把S交给了经验丰富的飞鱼,自己用了大半个小时来和Y交流。用飞鱼的话说:“路过听了一耳朵,像是两个八岁孩子在辩论。”


晚上引导员小结,我和飞鱼说了白天的事和处理方法,并对自己的处理手法表示自豪。橙子老师意味深长地说:“这样处理啊?也行。”总召蚊滋滋的话倒让我有了警觉:“有没有想过,如果这个事情你们不处理,结果会不会也一样?”警觉归警觉,蚊滋滋后面还说了一段话,是我很久以后才理解的。但是当时,我还是更坚持我自己的答案:需要积极关注的孩子,背后一定有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我们的关注虽然很微弱,但是也许可以在他们成长路上留一个希望,留一盏灯。



02

“不干预”的逻辑和“干预”的形式


第二天我就被打脸了。


两个孩子又有了矛盾,我和飞鱼又分头安抚。而Y,表达情绪的方式明显有了变化:他不仅干嚎,还开始发问:“凭什么他可以我不可以?”这种死循环的问题,要的不是答案,要的是看你死循环的过程。而这正是头一天我花了大半小时陪他做的事。
我立刻明白了,他期待得到关注,但他不懂得怎么用更积极的方式达成,于是用挑事和委屈干嚎的方法来表达。


我问总召蚊滋滋,是否可以晾着他,让他冷静冷静?蚊滋滋说,没问题的,留意安全问题就可以,顺便告诉他饭点吃饭,过了时间就没吃的了。饭点快结束时,Y果然自己过来高效的吃饭洗碗,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这个事情验证了蚊滋滋是对的,但是我们学习并非只是为了验证对错。


回来后,我的疑惑更多了,或者说有些不甘心,难道我们能看见也明白这些孩子可能因为某些原因而需要更多爱和关注,也要假装没看见,让他们“物竞天择”吗?于是大半夜留言请教了蚊滋滋。她很认真的回复了我。


蚊滋滋说


“不干预”不能一概而论。引导员的关键词在“引导”上。但引导不一定都以“干预”的形式出现。还记得我说过的,引导员的正向示范也很重要。比如在孩子们因为没有生活经验而“不能”时,我们是可以示范给他们的。另外,就是在平时的活动中,引导员如何表达,如何聆听,如何遵守规则,如何与他人协作,这些示范都会起到作用。


另外,体验式学习发的总结也特别重要,当然也不一定是直接干预的形式。比如,孩子们之间发生冲突了,过程中大家的感受是什么,情绪怎么积累和爆发的,冲突又是如何平息的(自己的解决,或者别人帮助都是可能的)。这些细节都需要在体验之后有很好的总结回顾,才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少走弯路。


我们说的“不干预”,不是置之不理,而是在可能会产生改变的关键点上推一把或拉一下。

当然,在任何人情绪激动,无法理性沟通的时候,还是需要让他/她“凉”下来(此时的不干预,即不过度关注)。在不影响他人的时候,让他们自己平复情绪。(这就好像打架不围观一般,有的时候,观众越多,闹得越凶)


这段话是看懂了,干预形式和要不要干预背后的逻辑也明白了。不过,前面的疑惑并没有全解开,但再往下深挖,可能要牵出一头大象来,我一时解决不了,便放一放了。



03

不做救命稻草,要做指路人


工作做得久了,深感自己对教育对环境对自我对孩子的理解都太浅薄,于是准备明年考教育学研究生。备考过程中有学一些和教育心理相关的知识,最近学到的关系和角色问题,一下子解答了前面的疑惑。


在自然教育工作中,我们是参与者的引导员。在盖娅的学习体系中,讲师们也是我的引导员。我也有特别信任和喜欢的讲师,遇到过不去的坎的时候,就会去征求她的意见。和培训时一样,她只会轻轻点拨,不会给出答案。甚至有时候点拨的内容似乎都和我的问题无关,过了很久才会明白,那是用了比我的视野宽好几个维度的视角来看待我的问题。这样的点拨好比在棋盘上撒了关键的子,且称为准星吧,一开始不知道有什么用,但我才是下棋的人,走着走着,准星开始呼应,只要我自己有思考能力,就可以走出不止一种下法。


心理学家陈海贤说,我们都在关系中扮演了一个角色,这种角色期待提供了你行为的线索,让你不自觉地想去顺应这种期待。而这,常常就是影响我们的行为关键因素。从这个角度来看,所有关系的沟通,都是一个隐性的角色分配过程。



这让我反思,如果我是怀揣着给孩子路上留灯的角色,那就默认了自己的角色是拯救者。这意味着在角色的期待里,我已经把孩子放到了一个“需要被拯救”的位置,当然孩子也会把我放到一个“情绪救命稻草”的位置。这不会让孩子体会自己情绪变化的过程,更不容易引发ta的思考。而成长,是自发自愿进行的。


那我们要怎么去对待需要积极关注的孩子?很简单,把ta和其他孩子一样对待,集体活动时不给任何额外的照顾。那,爱在哪里呢?在我对Y说的话里呀:“我们准备到点吃饭,也有你的,过了饭点就没吃的了。”也有你的,这是告诉他,大家都在意你的,四舍五入约等于我们爱你。



到这时,才明白蚊滋滋在我们第一次调节了Y和S矛盾时,那个晚上对我们说的话:“做教育的人要克制自己的过度责任感,每个孩子都有他们自己的人生。做教育的人如果看重自我力量与成就,就会偏离做教育的目标,会让孩子按照我们预定的轨迹来发展,这其实是违背让每个生命自由成长的初心的。


写到这里,这篇就写完了。我就说嘛,盖娅绿色生活营是个神奇的夏令营。



自然体验师实习记丨16:放下手中的棺材板

自然体验师实习记丨15:一块地与一个社区的连结

自然体验师实习记丨14:开放式游戏设计,给孩子更多可能

自然体验师实习记丨13:为什么网上的流浪猫科普文说服不了我?

自然体验师实习记丨12:为什么不能给孩子留一片荒草地?

自然体验师实习记丨11:为什么要回到八岁?

自然体验师实习记丨10:黑夜五感,感知一只猫的存在

自然体验师实习记丨09:追收割机的小男孩

自然体验师实习记丨08:带3岁孩子割水稻,家长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自然体验师实习记丨07:在流水式学习法里,大风吹不仅用于破冰

自然体验师实习记丨06:室外的自然体验活动如何控场?

自然体验师实习记丨05:改变孩子的行为,是活动成功的标志吗?

自然体验师实习记丨04:成年人,在自然里与自己相逢

自然体验师实习记丨03:每个孩子都比想象中的成熟睿智

自然体验师实习记丨02:好的体验是什么样子

自然体验师实习记丨01:义正言辞不是科普最好的手法


慢 慢 写


微信号

nuonuo_1125


分享美好的事物给你们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