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文夕悲歌——抗战时期,长沙大火灾始末(上)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2-03-18


宝贝计划,越战最后的拯救与暖色

袁崇焕,好人?坏人?

越战,浪漫法兰西---奠边府之战前说

戴季陶,由热血到冷血

越战中的两张照片的故事

长崎事件,前十年与后十年(上)

抗战前,还没当上汉奸的李士群

可怜的煤炭——那年中秋,黄海海战

日苏谍影重重,再看九一八事变

重温九一八,再论张学良

扬州十日哭明月

影响美国全球战略和民意的911事件

林彪和陈光的平型关战役

高岗,由朝鲜战争到五马进京

战将陈光的句号

2018,秋望抗战文集

北洋舰队彻底覆灭123年散记

1979中越战争纪念日系列:橡树中越战争系列

《少女之心》走过四十年余年的记忆

真实的瓦尔特:铁托往事(上)

真实的瓦尔特:铁托往事(下)

纪念布什,闲侃巴拿马战争和海湾战争

橡树防失联微信:zhuerduo1222,关注朋友添加请注明

抗战爆发前,老长沙街景。


1938年10月21日,广州沦陷。


1938年10月25日,武汉会战结束,武汉沦陷。


楚天辽阔,雾霭沉沉。饱经数月战火,两湖大地秋风瑟瑟,无限萧条。


国军在武汉外围广袤战区发起会战,努力掩护完成武汉撤退的军民、学校、工厂设施及其他战略物资,正积压宜昌小城。


无疑,这是中国后来坚持继续抗战的最后本钱。


武汉以东,在国民政府交通次长卢作孚先生指挥下,中国军政及民生公司昼夜不停在宜昌和重庆之间往返,进行着抗战生死关头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武汉以南,长沙于抗战重要战略价值也在日益加大。


就在宜昌成为中日最高决策者们关注的焦点的同时,因为武汉会战、广州会战之后中国战场局势变化,长沙,同样也成为中日最高决策者们重视的战略要点。


长沙,对国军而言,是国军第九战区在江南抗战的根本。


长沙在地理上对日军而言,既是分割武汉、广州日军战略联系的堡垒,又是与江北第五战区战略钳击武汉的拳头。


同时,长沙还是当时仅次宜昌的,中国抗战主要人才、设施、物资囤积地。


自抗战爆发,淞沪会战、南京会战等开始,来自京沪杭地区和广东沿海的学校、工厂设施及其他战略物资,部分撤到长沙。


抗战前,长沙城内制高点天心阁。


在武汉会战及广州会战期间,长沙更是国军抗战的重要的支撑城市。


武汉会战结束时,因为收容战后的散兵、伤员,及躲避战火的军政单位、难民等,长沙人口已由战前的大约30万人口,急速上升到50余万。


长沙既居中扼制广州到武汉粤汉线,又是宜昌之外中国最为重要的抗战人才与物资的囤积战略要点。


当时,周恩来、叶剑英、郭沫若等重要人物随民国军委会政治部自武汉撤退,也在长沙城内。


1938年10月29日,日军以武汉为依托,调集重兵水陆分进南下。同时,广州日军也顺粤汉线北上,与第四战区接战。


此刻,处于武汉、广州的日军重兵集团南北夹击战略态势下,长沙岌岌可危。


这天,蒋介石、何应钦、白崇禧、冯玉祥、陈诚、薛岳、张治中等在长沙召开最高军事会议,检讨武汉作战得失,研讨长沙外围会战计划。


宜昌大撤退压力极大,长沙大撤退也提上日程。


彼时,最后撤退时未及彻底破坏武汉路桥、码头及水电等市政设施,最后导致被日军占领并迅速转为军用,教训颇为惨痛。


蒋介石和白崇禧等与会者不假辞色,对时任武汉卫戍司令陈诚提出批评。


然而,经过数月武汉会战,第九战区伤亡惨重,物资更是极为匮缺。要坚守长沙或保障长沙大撤退进行,第九战区也是有心无力。


抗战前,长沙的贾谊故居。


如此一来,蒋介石、白崇禧和陈诚等人均是认为,寻求在长沙外围再次打出武汉会战的效果,显然已经无法实现。


于是,会议议论纷纷,最后,在形成初步长沙大撤退的意见外,会议没有明确长沙外围会战的具体方案和作战目标。


不过,鉴于武汉教训,高层们一致决定,长沙如果不守,则必须彻底破坏,不留任何物资、设备资敌。


会议责成湖南省政府主席张治中负责这项工作。


11月7日,日军攻入湘境,出动战机轰炸长沙和衡阳。


湖南抗战打响,蒋介石等人再度赶到长沙召开重要军事会议。


当时,广州沦陷之后粤汉线再无供给,重庆方面军工也未及恢复生产。是以,第九战区既无兵员补充,更无军火保障。如此在新墙河以轻步兵对现代化陆空日军对抗,前敌尤为艰苦。


蒋介石等人听取第九战区作战部队薛岳、杨森等人诉苦,也召集了长沙警备司令酆悌、省保安处处长徐权等会商。


最后,会议倾向撤退。就长沙战守,同样没有下达明确结论。


抗战后期的张治中和朱德。


不过,为避免在长沙周边会战导致更大伤亡,蒋介石等人认为与其硬拼长沙,不如焚毁长沙,退守衡阳。


继而,国军可以依托衡阳,向北凭借湘北和赣北河流、丘陵、山地有力地形,主动缠斗长沙日军。


在武汉日军侧后对日军主动战略侧击,即可在国军撤退四川大后方立足未稳时牵制日军,达到以空间换取时间的目的,也可以在湘赣形成主要战场,与黔滇川大后方的抗战遥相呼应。


至此,在中日战争的全局上,长沙城池,已成弃子。


会议最后强调:


长沙实行“焦土抗战”,如不能守,则必须作完全撤退,不及撤退的则要彻底破坏,“不资敌用”。


长沙实行“焦土抗战”的预警线,则设置在日军突破国军在长沙城外30华里的防御线


一言以概:日军如是靠近长沙城郊30华里以内,焚毁长沙即行开始。


作出决定后,蒋介石、冯玉祥等大佬,以及酆悌、徐权等各位将领,俱是心情沉重。


抗战前,长沙城内曾国藩祠。


初冬,长沙,绵绵阴雨,纷飞飘零。


在岳麓山上望去的雾霭深沉间,细浪卷激,橘子洲头更显清冷,朱梁画栋,文心阁越发黯然。


在民国“黄金十年”飞跃发展的长沙,此刻,于呼号寒风中,正缄默无语地,由孤独、绝望陪伴,慢慢走向史书上惨烈的1938年11月13日。


9日、11日,日军侵入湘境继续发起规模攻势。数度鏖战,日军兵锋挥过临湘、岳阳,与第九战区在新墙河一线继续接战,长沙局势日趋严峻。


这时,张治中以湖南省府和长沙市府组建人力物力转移委员会。


湖南省府以此委员会,开始动员、通知军政单位、学校和市民,决定在必要之时,往沅陵和邵阳撤退。


然而,长沙位于粤汉线中段,被广州、武汉日军双向挤压。长沙向南的山系、水系也多是南北走向,回旋纵深远没有宜昌辽阔。


是以,长沙东西运输本来先天不足,南北运输相对便利却又受制日军威胁,危机时刻,要高效完成长沙大规模战略疏散、撤退,谈何容易。


战争乌云笼罩下,长沙的撤退、疏散,也只能在艰难中缓慢地进行着。


对岸,抗战前的老长沙城。


11月12日,日军向第九战区防御线发起全面攻势,并且局部突破新墙河防线。


这天,蒋介石正赶到广东韶关,准备召开第四战区作战会议,检讨广州会战和研讨广东抗战大势。


广州会战,国军主力余汉谋等部仓促撤退,导致囤积、滞留在广州的数以万吨计的宝贵的抗战军用物资,因不及转运、撤退、销毁,最后落入敌手。


广州沦陷,物资资敌,损失尤为惨重,对全国抗战军心民心,也产生十分巨大的消极影响。


当年,《申报》为此愤怒斥责:


当局者始终含糊马虎,一点也没部署,广州轻易地送给日本人,损失之大,无从估计。


抗战以来所受的损失,恐怕以此为最了


宜昌大撤退压力与日俱增,而身处韶关,面对负责广东战场的第四战区高官们,想起不久前发生广州沦陷的惨痛教训,想起危在旦夕的长沙,蒋介石必然深受刺激。


这天上午,蒋介石得悉了第九战区当天在新墙河的战报,即刻命令委员长侍从室副主任林蔚给湖南省主席张治中打来电话:


奉委座谕,我们对长沙要用焦土政策


抗战前岳麓山前门。


张治中刚放下电话,委员长侍从室随即发来了蒋介石签发的文电:


限一小时到,长沙张主席。密。


长沙如失陷,务将全城焚毁,望事前妥密准备,勿误!


中正文侍参


正在忙于兵役事务的张治中当即回到省府,召集长沙警备司令酆悌、湖南省保安处长徐权,要求他们立即妥密拟草长沙实施焦土政策的焚城计划。


午后,4点,酆悌、徐权完成计划。


张治中匆忙阅后,即在计划上手书备注了焚毁长沙事项:


第一,必须在我军由汨罗江撤退后,等待命令开始实施。


第二,举火前必须放空袭警报、紧急警报,待群众离家后方可执行


新墙河,古称微水,于岳阳流入洞庭湖,东西走向,全长108公里。新墙河往南近200华里,则是同样东西走向的汨罗江。


汨罗江相距长沙则由200余华里。


是时,第九战区在新墙河防线抗战之外,在汨罗江一带,尚有依江筑成的第二条防线。


——虽然经过数月武汉会战师老兵疲,第九战区还是调集了战区可战主力20余万部署在新墙河、汨罗江和长沙外围预备死战。


抗战前长沙古城墙上的天心阁。


11月12日,晚饭时,日军尚在400余华里之外。


此刻,张治中、酆悌、徐权等人已经组建了破坏长沙指挥部。


破坏长沙指挥部分析认为,日军向长沙进逼,长沙大撤退却如此艰难。如不重蹈武汉、广州失守覆辙,只得尽快准备,把一切不准备运走的物质全部焚毁,不资敌用


是夜,张治中指定由酆悌专负总责,警备司令部第2团团长徐昆任总指挥、市社训总队副总队长王伟能和许权任副总指挥,开始预作焚毁长沙准备。


空前灾难潜行在冬夜里,正向长沙和长沙城内数十万军民袭来。


多谢朋友们支持、鼓励,今天更新至此,明天继续回望抗战时期的长沙火灾。


后记:袁崇焕和明清战争随话,将陆续更新。希望朋友们喜欢。

感谢点赞、转发。

为免失联,关注公众号朋友,请注明添加微信:zhuerduo1222

1938年,广州会战

在2019年元旦路口,道一声珍重!

将进酒:别被鸡血和鸡汤,玷污了本该阳光明媚的生命

抗战大迁徙:1938年,江兴轮惨案始末

高华很穷,其实富有天下

抗战,维系中日国运的制令线(上)

抗战,维系中日国运的制令线(下)

抗战大迁徙:1938年,武汉,国运所系

我的抗战,犹如明月

无愧人杰:略纪蔡锷将军

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