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程千帆致张文勋信札手迹 | 闲堂书简补遗

齐伯涛 程门问学 2024-02-05

1980

2.17

南京

张文勋先生为云南大学资深教授,著名文艺理论家,今年已九十六岁高龄。他与程千帆先生订交数十载,通信频繁。《闲堂书简》载程先生致张先生书信十通。近蒙张先生文孙赵寒先生惠示程先生去信手迹,与《闲堂书简》所刊核校一过,得佚简三通,又对辨识与系年之误略做修正。现刊布于此,以飨同好。全文承许勇兄校订一过,特此致谢!



(一)

文勋先生:

日本波多野教授以其滇游之文见示,得睹手写长律,如见故人。岁月易得,相别又近一载矣。

偶从友人处得知,故刘叔雅(文典)先生有《杜甫年谱》一书,在云南出版,弟所未见,未悉能为代购一册否?甚盼。

兹寄上大纲一份,敬请审核。南大有三位同志从事此项工作,欲于正式撰写之前,多听取海内专家之意见。先生或就原件批示,或书于另纸惠下,均无不可。

此间正祁寒中,弥念南天之燠热可爱也。

专上,祗颂

著安!
程千帆顿首
(一九八〇年)二月七日

按:此信《闲堂书简》未收。



(二)

文勋先生:

赐书及尊著均奉悉,极感。尊著容当细读。(其一册已交咏祁矣。)

叔雅先生《杜谱》出版之说,乃得之传闻,今既无之,但增惆怅耳。

李家瑞先生旧有《五花爨弄图说》,未能拜读。闻李老尚健在,不知能请就其原稿复制一本见示否?

小书奉呈,极不成熟。幸赐正之。

厦门之会,甚望能与也。此颂

著安!
千帆顿首
(1980.)3.21

按:此信原系于“约1991年”,但据信中所言刘文典《杜甫年谱》一事,显然与前信相连。程千帆1980年2月7日日记有“发出《理论史大纲》9封”的记载(程丽则《千帆身影》P107引),可知前信时间无误,故此信当系于1980年。



(三)

……久未通问,偶忆昔年南天之游,辄深弛系,遵奉大集,喜可知也。粗读一过,近数十年兴衰悲愉之迹,宛在心目,又欣然矣,齿及亡室,致纫高谊。惟其姓二处均误沈为许,殆钞胥偶误,幸于再印时订正之。……
(1984年2月19日)

按:此信《闲堂书简》未收,据《跋涉者的足迹:张文勋教授从事教学科研五十周年纪念》(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转录。收信人附记云:“此信大约写于1984年,原件已遗失,这是从《凤樵诗词》(1993年)附录的‘书信节录’中转抄的。信中说的‘大集’,是指我在1984年自编的《凤樵诗词》油印线装本,曾寄呈程先生请教。不久,先生即来信勉励。集中有《读沈祖棻先生涉江诗》四首,误沈为许,程先生特为之纠正。”又据程先生日记,此信当作于1984年2月19日。

1979年在昆明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学术讨论会期间,程千帆与张文勋合影


(四)

文勋先生:

承惠新著,感谢,感谢。闻尚有巨著在排印中,甚盼先睹也。年来衰顿,各处之会,皆未能参与,因而亦无把晤之机缘,殊为惆怅。文生自法返后,意气弥盛,著述不休,深为可喜。其近况,兄当知之也。

专此即候

著安!
弟千帆顿首
(一九八五年)三月十七日

按,此信原系为“1990年前后”,据刘泰山《隐者·行者·使者——专访王文生教授》(载武汉大学广州校友会编《羊城珞珈情》)等材料,王文生1983年5月赴法国讲学,历时一年有余,1986年初又赴美,后遂于美国定居。1990年、1991年,程千帆在致张文勋、钱南秀等人信中,多次打听王文生下落。此信云“自法返后”,当在1984年至1986年之间。经查程先生日记,是1985年。




(五)

文勋吾兄:

久未奉候,正驰系间,忽得新著,喜可知也。前蜀中传言,兄自本年度起,移砚四川大学,与杨弢甫共事,今乃知其不然。弟月前以心脏宿疾,住院治疗,已一月有馀,近略稳定,或者非久可以出院。衰顿日甚,所为不及其所欲为,慨叹而已。暇时仍盼惠我好音,不尽欲白。(文生久无消息,其近况兄知之否?)

即颂

著安!
弟千帆上
(一九八七年)十一月三十日



(六)

文勋先生:

奉书知抵蓉讲学,甚盛,甚盛。成都风物人情皆美,讲贯多暇,诗囊定溢矣。又知大集即将出版,尤所乐闻。惟才非皇甫,则不敢妄序三都,但冀早日拜诵而已。贱躯仍时时不适,近又患眼疾二月有馀,衰顿可惊也。书不成字,伏冀谅之。敬复,即颂

吟安!
弟程千帆顿首
(1988/)5/13

按:此信原系于1986年,据张文勋《蜀中讲学》一文(载《张文勋文集续集》第三卷《学术人生》),他被借调到四川大学讲学是在1988年4月27日至6月3日,期间,他曾选编自己的诗词为《凤樵诗词》,并欲请程千帆作序。此信中“抵蓉讲学”、“大集即将出版”、“不敢妄序三都”云云,皆与此合。又患眼疾事,程千帆在1988年4月4日、4月26日致蒋寅信,1988年6月17日致蔡厚示信中,都有提及。综上,故系为1988年。




(七)

文勋先生:

顷奉赐书,快同觌面,知老学不倦,仍负西南学术之重,钦幸何极!又承示拟出诗词刊物,此甚盛事。拙作如荷采用,固所愿也。此间以久雨成灾,东南各省歉收已成定局,天心人事,如何可言,叹叹!小诗词数纸寄呈博笑。专复,即颂

著安!
弟千帆顿首
(一九九一年)七月四日

按:此信《闲堂书简》未收。





(八)

文勋先生:

前以小著奉赠,曾得复示,奖饰逾恒,愧愧。顷又得《云南诗词》,琳琅满目,中亦多故人之作,如施子愉先生乃武大旧同事,一别数十年,见其诗恍同觌面也。

拙作殊不足观,先生认为有可采用者,自可随意挑选,惟附骥增惭耳。

文生去国,忽已数年,其现时地址未详,如先生处有其最近地址,幸示知之,感感!

近年已退休,惟尚有三研究生未毕业,俟今冬后,当可脱然。但心脏宿疾,颇难根治,年将八十,于此亦不值得过分考虑也。先生主持天南风雅,声光日显,瞻望随时而相晤无日,殊惘惘也。专此奉复,即颂

大安!
弟帆顿首
(1991.)7.29

晤晓雪乞致候。


按:此信《闲堂书简》未收。




(九)

文勋先生:

赐教拜悉。老衰无笔力,率题八字奉呈,伏冀谅之。晓雪兄想佳胜,见时乞道念也。专此即颂

著安!
弟程千帆
(一九九二年)三月卅一日



(十)

文勋先生著席:

云和先生来宁,颁赐手札,又大集、名茶,感荷之至。弟月前以前列腺增生作手术,顷尚在休养中,病榻以佳什作伴,亦已疾之良药也。如见晓雪,幸为道念。敬复,顺颂

吟安!
弟程千帆顿首
(一九九三年)九月十八日




(十一)

文勋先生:

《云南诗词》收到。旧作滥竽其列,愧甚矣。目白内障愈甚,书不成字,乞谅。复颂

吟安!
弟千帆顿首
(一九九五年)三月三十一日




(十二)

文勋先生:

惠赐文存及诗词集,何其美富若兹。读文集知主持南天文运,总领风华,尤为故人事业庆也。晓雪共居一城,想常相见,乞为致声。即祝

合家安乐!
弟千帆顿首
(一九九七年)四月三十日




(十三)

文勋老兄先生:

奉书知将出文集,甚为欢喜。以弟所知,滇中学人出文集者,并世唯昭通姜亮夫先生,兄乃继之,诚可贺也。并作签,写呈乞教。年近九十,手腕不听使唤,还乞厚宥。此只是说明友朋交谊,非敢论书法也。专上,即颂

著安!
弟千帆上
(二〇〇〇年)一月十五日




(十四)

文勋先生:

惠赐《古今诗人咏大理》一书收到,甚佩对乡邦文献搜集之努力。尊集非久可以出版,闻之欣然,亦见先生数十载教学研究之努力,非苟焉已也。近亦偶印旧作,容当寄呈乞教。匆匆不尽,即颂

吟安!
弟千帆上
(二〇〇〇年)二月十四日

附:

程千帆为《张文勋文集》题签

程千帆为《凤樵诗词》题“灵芬奇采,炳耀天南”

程千帆书赠张文勋对联

【相关阅读】
程千帆致周退密信札手迹
程千帆、缪钺往来书信
程千帆、周策纵往来诗札
程千帆、常任侠往来书信七通 | 闲堂书简补遗
程千帆关于《杜甫全集校注》的书信三通 | 闲堂书简补遗
蒋寅:又找出两封千帆先生的书信 | 闲堂书简补遗
闲堂书简补遗 | 致祖保泉一通
闲堂书简补遗 | 致邓广铭二通(附来函一通)
闲堂书简补遗 | 致夏承焘一通
闲堂书简补遗 | 致杨廷福一通
闲堂书简补遗 | 致魏同贤、赵昌平一通
闲堂书简补遗 | 致戴自中一通
闲堂书简补遗 | 致李正宇一通
闲堂书简补遗 | 致马瑞芳四通
闲堂书简补遗 | 致佟培基一通
闲堂书简补遗 | 致王迪纲一通
闲堂书简补遗 | 致宋亦英三通
闲堂书简补遗 | 致邵燕祥二通
闲堂书简补遗 | 致闻宥二通(附沈祖棻一通)
闲堂书简补遗 | 致钟敬文一通
闲堂书简补遗 | 致周裕锴一通
闲堂书简补遗 | 致冯天瑜一通、刘同平一通
闲堂书简补遗 | 致邓广铭一通
闲堂书简补遗 | 致冯其庸二通
闲堂书简补遗 | 致宗白华一通
闲堂书简补遗 | 致陆维钊一通

程千帆友朋诗札手迹选:钱锺书

程千帆友朋诗札手迹选:任中敏

程千帆友朋诗札手迹选:周一良

程千帆友朋诗札手迹选:叶圣陶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程千帆致张文勋信札手迹 | 闲堂书简补遗

齐伯涛 程门问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