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馒头大师”张玮:所有冷冰冰数字和事件的背后,都是有血有肉的人

焦亚楠 蓝鲸浑水 2021-07-10


2014年1月23日,“馒头说”发表了第一篇文章
——【旧文】:《金庸VS古龙之龙珠版》。


2016年7月5号,“馒头说”开始更新历史上的今天。


至此之后,“馒头说”三个月内订阅用户突破10万。


并于今年7月份,预计上线“馒头说”的第一本实体书。


“馒头说”的运营者——馒头大师张玮,已经做了11年体育记者,采访了三届奥运会,两届世界杯。


他觉得每一段历史其实都是人的历史。

“所有冷冰冰数字和事件的背后,都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


他喜欢中国近代史,因为那是一个大变局的时代。

“在那个时代所展现出的各种人的人性,是最真实的,也是最激荡的。”


· 1 · 

“馒头大师”张玮


他觉得每一段历史其实都是人的历史。

“所有冷冰冰数字和事件的背后,都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


他喜欢中国近代史,因为那是一个大变局的时代。

“尽管充满屈辱,但在那个时代所展现出的各种人的人性,是最真实的,也是最激荡的。”


他就是馒头大师张玮。



▲图片来自“在行”


2004年,他从复旦大学文科基地班毕业。


毕业后进了《解放日报》,做了11年体育记者,采访了三届奥运会,两届世界杯,2013年开始转做新媒体。


他在在行的个人介绍可能更详尽些:


近百个个国际顶尖赛事的亲历采访者,12年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观察者。刘翔自传《我是刘翔》的采访整理者。


见证中国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发展的十二年,积累十二年的观察经验和人脉。


3年的主流媒体新媒体负责人,体会传统媒体转型新媒体的瓶颈和束缚,但也深知传统媒体的新媒体的价值。


2年的自媒体运营者。“石榴婆报告”石榴婆的老公。


现任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和报社新媒体产品“上海观察”的运营、技术中心总监。


在2010 年 7 月 28 日,“石榴婆报告”博客正式开通。


2013 年,“石榴婆报告”入驻微信公众平台。至今,该微信公众号的头条推送文章阅读量基本在 10 万以上。


那时候,聊起馒头大师,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石榴婆老公。


直到2016年7月15号,“馒头说”开始专门写历史上的今天,至此之后,在短短3个月的时间,做出粉丝突破10万的成绩。



再谈起馒头大师,第一反应已经变成了那个讲“历史上的今天”,馒头说的运营者。


“馒头说”早在2014年1月23日的时候,就更新了第一篇文章——【旧文】:《金庸VS古龙之龙珠版》。


那时候更新频率很低,而且张玮还感叹因为很久没用,险些又忘记密码,不过还好没有忘记。


之所以开始更新历史上的今天,说起来原因也是简单得难以置信。




那时候,张玮每天只需要半小时就能搞定“馒头说”的推送。


那时候是张玮心目中的理想形式:“每天睡前,花半个小时,看看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然后挑几条编辑一下,和大家分享一下。”


大概更新了10篇左右,更新一篇文章所需要的时间就已经逐渐接近1小时了。


连续更新了13篇之后,“馒头说”终于拿到了“原创”标签。


因为想走得更远一些,2016年8月2日,石榴婆在自己公众号里转发了馒头大师的文章《让爱因斯坦终生后悔的一封信》。




这篇转发为馒头说带来了1.9万的关注。


而现在,张玮的一天大多都是这样度过的——白天工作,下班回家陪陪家人,睡前三小时弄《馒头说》的推送。


之所以要拿出三个小时,是因为查找资料求证的过程太费时间了。


张玮感叹,拜互联网和搜索引擎所赐,现在查找和核实资料比以前方便了很多,大概2个小时就够了。


而核实的过程远比查找更费精力,张玮大学的专业是和历史有关的,甚至可以说是历史专业,所以历史考证的态度和方法还是有的。


不过有时候也会碰到吃不准的资料,这时候张玮一般有四种处理办法:


一、通过其他资料反查对证;

二、判断是否符合逻辑关系和人物性格;

三、注明这段未经证实;

四、干脆弃之不用。


虽然只是说“睡前3小时”给馒头说,但实际情况往往是忙到凌晨才入睡。


因为时间不够,馒头说甚至不敢多接广告,只是偶尔接些自己喜欢的广告,“因为广告要自己写,太耗费时间,不值得。”


在如此高强度的工作量下,张玮坦言:坚持更馒头说是因为读者的期待和鼓励。


“这一点都不是鸡汤话,这就是全部原因。如果说要经济收入,做好石榴婆报告就可以了。”


现居瑞典的粉丝曾写了很长的一段留言,向张玮表示感谢,因为馒头大师写下的那些有趣的中国历史“故事”,让自己抵触中文的女儿Monica开始有兴趣了解中国,并且喜欢上了学习中文。



馒头大师在疏导留言之后,特意为Monica寄去了一张照片,并为她写下了一段话。




对于张玮而言,这些粉丝反馈就是他“写下去的动力。”


· 2 · 

馒头说的第一篇10W+


2017年2月18日,由凤凰网、一点资讯主办,凤凰号承办的“传递·2017自媒体盛典”在凤凰国际传媒中心举行。


公众号“馒头说”获得了“年度内容突破奖”。


张玮比较看重内容,“只要你用心并且坚持,读者是真的能感受到的。包括用户运营,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手段,就是用心做内容。”


“历史上的今天”其实包罗万象,有人物、战争、政治、体育、企业、百科、杂类、语音、活动等,但大多与历史相关。


也正是因为和历史相关,搜集和查证资料需要耗费大量精力。


参加本职工作、运营公众号、陪伴家人,时间对于张玮来说尤为宝贵。


为了保证内容质量,张玮最终放弃了日更,在繁忙的时候采用图片简说历史作为缓冲,一周尽量保证至少推送三篇图文内容。


▲图片样式也经历着改变


2016年8月10日,馒头说运营不到一个月,一篇《为什么孙杨总会被别人质疑“服药”?》成为馒头说第一篇10W+,最终阅读量达到123W+。


今天是2016年8月10日

今天要说的,是一个关于中国游泳的故事

昨天,法国游泳运动员拉库在游完自己的100米仰泳比赛后

再次攻击孙杨服药

算上之前的澳大利亚人霍顿,孙杨已经是第二次被人指责了

是不是大家都针对孙杨?

其实并不是

从某种意义上说,

孙杨只是一个“背锅者”

在为中国游泳过去的一段历史“还债”

中国游泳过去有段历史,很残酷,很现实

以致于我们不愿意面对,以致于很多人都开始淡忘,

甚至根本不知道

但这是段必须要面对的历史

这个故事,得先从24年前的今天说起


上面那段话是馒头说第一篇10W+《为什么孙杨总会被别人质疑“服药”?》的引言。


因为孙杨被质疑服药,张玮在那天讲述了一个关于“中国游泳在巴塞罗那奥运会引起轰动”的历史事件。


可观的阅读量带来的评论也是众多,相比公众号留言精选呈现出的一小部分,还有很多评论涌进了“馒头说”的后台。


有人表示不理解,认为张玮是在包庇孙杨,也有人认为这是在侧面的黑孙杨。


可能是因为从事新闻行业多年,张玮在面对这些声音反而觉得还不错,因为“这些声音反映了文章是客观的。”


那天其实是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闭幕,当时还有一个选题可以写——新中国建国以来,为中国赢得第一枚金牌的乒乓球员容国团生日。


但最终张玮还是选择了这个选题。


“霍顿和某些外国运动员的行为严重失礼,甚至没有素质,但也不是无缘无故开骂;而我们也有需要正视的历史,只有正视历史,才能面向未来,用实力让人家闭嘴。”


张玮是个资深的体育迷,还是小学生的他就完整的追完了巴塞罗那奥运会。


他曾采访过雅典、北京、伦敦三届奥运。


谈到为什么如此喜欢体育,张玮在微博上如此回应:



2012年世界体坛的所有精彩瞬间组合在一起,那种热血,那种可以看到的拼搏以及当国人站在颁奖台那个瞬间、那份荣耀,是每个人都割舍不掉的。


· 3 · 

“读者关系”


馒头大师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很好,让人感觉就像朋友、像家人一样。


他说:读者和作者之间最重要的就是信任。读者信作者写的东西,作者以不辜负读者信任为写作第一前提。



张玮会经常在“馒头说”和读者互动,除了最常见的回复留言,他也会特别走心地为读者准备一些小福利,比如手写贺卡、推广福利、以及生日祝福。


这个不是特例,以前关注张玮微博的人会知道,每到过年,他都会手写一批贺卡给大家,在馒头说更新到第100篇的时候,张玮选了读者100留言并送出贺卡。


他说,这挺“自虐”的。


之前张玮还发起过一个读者荐书的活动,选择让读者向读者推荐,工作量无疑是比自己推荐增加了的,但是选择这样费力推荐,张玮的理由依旧很走心。


“其实一个人读书是有自己的倾向和品味的,我一人推荐的话,难免以偏概全,或者很不全面。所以我想让读者向读者推荐,让大家也看下自己身边人都在看什么书,都被什么书感动过。”



除了用心做内容,张玮的用心同样体现在于读者的关系处理上。


2016年11月25日,喜马拉雅FM联合果壳、新榜,共同发起了一场名为“向知识致敬”的24小时实验。


张玮也参加了,做了一期语音说历史,当时他正在感冒,但为了不辜负读者的期待,依旧坚持录完了半小时的节目。


《一篇特别的语音推送》“特别”在,是馒头说的第一期语音形式的内容;“特别”在张玮浓浓的鼻音,和依然逻辑清晰的讲述。


之所以选择参加这个活动,是因为读者希望馒头说能做成音频的形式。


馒头说推送的时间是在早上,对于读者来说,早上是比较忙碌的,所以很多人都留言问张玮,馒头说能不能做成语音的形式,这样他们在梳洗打扮的时候、在开车的时候都能听。


张玮本人对于音频也有些兴趣的,刚好喜马拉雅做这个活动,找到了他,他就答应参加了。



张玮很看好知识付费的前景。因为他觉得“知识付费”其实一直存在,并不是横空出世的。


早些年的买书、上辅导班其实都是在向知识付费。只不过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知识付费的渠道和方式更先进了,去中心化带来的个体“小知识”、“冷知识“拥有了收费的可能,进而大大拓宽了”知识收费“这个市场。


谈到未来,他说馒头说会考虑知识付费,但肯定不是以现在这样的形式。


· 4 · 

自媒体与机构媒体


“从这一点(团队扩张)上说,自媒体确实很难平台化,规模化,但这也是自媒体的魅力所在:小巧,灵活,高度自由化。不是不能做平台,也不是不能尝试其他方向,但前提是,你行进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正如那些拿到投资的自媒体,都早已不再是“自媒体”的概念。但如果用机构媒体的模式——那种你原本要挑战甚至打破的体制机制——继续干自媒体干的活,那就不仅是可怕,更是可悲了。”


——《自媒体的“蜕壳”之困》




2016年4月28日,馒头说推送了一篇《自媒体的“蜕壳”之困》。


在这篇文章中,张玮探讨了自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区别,并提出了“蜕壳”的概念,并讨论自媒体如何要避免一步步加重自己负担,最终又演变成传统媒体的话题。


“蜕壳,其实就是蜕去并没有什么用的负担。”


“时代总是向前发展,但往往又会出现一种周而复始的规律。从任何角度来看,“媒体”永远都是一个好行业,只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技术的推动下,出现一批“破壁者”,颠覆传统,创造新的模式。但又往往,在经历了最初的突破和成长之后,又慢慢向出发点倒退。”


张玮眼中的自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由。


“可以有一定的任务和框架,但绝不能被束缚。从这一点上说,其实现在不少自媒体已经是机构媒体了。”


谈到个人自媒体的未来,张玮坦言:自己开心就好了,不然为什么叫自媒体呢?


· 5 · 

对话张玮


浑水:你是怎样看待内容和运营的关系。


张玮:好比一个饭店,运营负责把客人领进门,但客人是否会点菜,点几个菜,是否还会要瓶酒,下次还会不会来,这就是内容决定的——说到底还是菜到底好吃不好吃。


浑水:2017年的小目标是什么?


张玮:出一本书吧,已经和出版社签约了,给“馒头说”留个实体的纪念。预计7月上市。


浑水:做微信公众号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以及遇到的瓶颈?


张玮:有一批读者真的是每天手抄我的推送并做读书笔记,我真的很感动,也很惭愧(我写的东西配不上这待遇)。


瓶颈就是精力不够。我有本职工作,我不能怠慢自己的本职工作。


· 6 · 

彩蛋


很多读者,不仅仅是喜欢馒头大师,而是喜欢他们一家人。


虽然会经常猝不及防的被糊一脸狗粮,但这种甜蜜的生活是很多人的向往吧。



▲馒头大师与婆婆



▲馒头大师与汤圆妹


来,干了这碗狗粮吧。


-----------------End----------------


【浑水自媒体江湖】独家深访

只报道最有料的自媒体人

  深夜发媸   姜思达 胡辛束

六神磊磊  顾爷 王左中右

吴晓波 李岩 范卫锋

 秦朔  迟宇宙  黄章晋

毒舌电影 鬼脚七 灵魂有香气的女子

三表  黎贝卡  杜绍斐


如果你也是有故事的自媒体人

浑水备酒,与君共话自媒体江湖

联系微信 浑水小二:lolitayamede



【零距离碰撞 自媒体大咖】

浑水推出APP啦



主要功能:

1、浑水自媒体江湖(首页、资讯):有故事、有爆料,为自媒体人提供有价值的报道

2、自媒体直播:零距离与自媒体人互动,眼见为实的行业“真相”

3、自媒体大咖文友圈:获取自媒体圈动态,和你喜爱的大咖实时互动,共同打造我们的自媒体江湖


下载方式:

可以在各应用商店搜索“浑水自媒体”

或者点击阅读原文下载

之后,你可以在APP上看到浑水曾报道过的【自媒体大咖直播】哦~


自媒体江湖APP下载链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