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锦鹏:设计历史文化类主题研学活动6步法

李锦鹏 研学猫
2024-09-02

      

(今天9:30开播,长按识别二维码收听总12讲第6

今天21:00加场,研学企业如何利用短视频打好营销战


作者:李锦鹏

单位: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综合实践负责人、教研员

来源:首届研学猫实践教育在线论坛

          暨第六届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论坛启动会总12讲第4

说明:文章根据作者录音整理(部分)

          标题为编辑所加


 


主题活动指的是一定的人在一定的时空中有目的的行为活动。下面以南京为例,探讨下怎样设计一个历史文化类研学旅行主题活动?我们不妨通过6个步骤来完成,即搜集资料、寻觅线索、实地考察、梳理资源、确定主题、围绕目标等,进行有效的研学活动课程设计。

01

搜集资料,尽量多地找资料梳理出大致思路


(设计历史文化类研学旅行主题活动前部分参阅材料)

目的地南京的资料搜集,不但通过书籍来完成,还应通过网络、采访、文献等系统完成,掌握更多资料,根据不同学校、不同学段,设计一个研学旅行活动课程更加从容和自信。

02

寻觅线索,根据资源特点梳理主题活动的内容线索

  • 历史:南京吸引人的在于历经沧桑,沧海桑田,满满的回忆。

              历史朝代:六朝古都,十朝都会

              历史纪念:事件、人物

  • 地理:诸葛亮曾赞叹:“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

               钟山——石头城(龙蟠虎踞)

             方山——十里秦淮

                 南京属于南方,了解南京也要了解南方,同时了解南京称呼的变迁。

  • 文化:南京人淡定从容。人文精神表现在历史遗存中。

  • 爱国主义教育(红色):南京代表的南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一部分。看到南京的历史地遗迹,不由让爱国主义、民族自信心提升起来。

  • 科学:近当代有影响力的科学技术,内容以及贡献

  • 文学艺术

  • 其他实践活动:社会服务、职业体验等

    

文化考察就是要由表及里,由现象到实质再到价值、世界观的探究这些文化载体,怀旧、对话往事,将是考察南京文化内在发展生命力的有效方法。

03

实地考察,按考察线索及内容确定实现条件

考察活动重点:

  • 探寻南京的地理位置及山河地势在不同历史时代的作用及影响原因;

  • 南京名胜古迹、历史遗存所代表的历史、文化内容及意义;

  • 近现代南京历史事件及政治人物的价值及意义;

  • 南京近当代有影响力的科学技术,内容以及贡献。


研学是按照一定的教学顺序展开的,有时不以空间转换为依据安排内容。


在紫荆山有紫荆山天文台、明孝陵、中山陵,这些地方是到南京必去的,是不是安排一天把这些地方走完,还有在总统府附近有六朝博物馆,还有江陵制造服,这几个馆都在一起,都安排一起去呢?是不是安排都一起去呢?

实质上不是的,是按照教学内容安排开的。为了掌握民国时期历史事件,从总统府完了后,去中山纪念馆,中山陵再去雨花台,把民国的历史集中在一起给学生展示出来。



有些馆考察时发现是不完整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来一场南京历史文化讲座,系统化地给学生展示出来,便于把南京的理解形成一个知识模块。在哪些地方实现哪些内容?要确认好。


04

梳理资源,进行方案设计确定学习模块

  • 每天的行程怎么安排比较好?

  • 学习内容怎么循序渐进?安排先后顺序的原则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安排?

    从旅行的角度看,在一个地方的,从空间上是要一起走,但从历史角度,往往不是这样的。特别进行历史考察的时候,怎么安排这个先后顺序很重要。

  • 每到一个学习点(地方),学习什么?怎么学习?

    比如南京博物馆有很多东西要学,但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应该集中学习什么。因为这次主题是历史和地理特色,主要去历史综合馆和民国馆即可,其他地方就不用去了。

    再比如北京的孩子去南京,北京和南京有什么样的联系,把这些联系点找到,更有助于激发学习、探究的欲望,也能解决很多的问题。从地理上,京杭大运河北端在北京,中端要经过南京,或者坐车时要经过的。北京在北方,北京跟南方有什么关系。

    北京十三陵、清陵与明代陵墓有什么关系,孙中山跟北京、南京的关系。我们为什么要去南京考察,完全可以选择去洛阳、开封,从各个方面去找这种联系点。



05

确定主题,线路和内容围绕主题进行

探古都历史风云,树爱国情怀于中山

主题与内容的关系?

主题的价值和作用?

怎么实现主题?

06

围绕目标,进行有效的设计活动

  • 通过资料、讲座、博物馆参观等活动,全面了解南京历史文化,认识学习六朝古都的历史价值及文化内涵,并梳理出框架脉络,形成观点;

  • 实地考察、观察,通过收集第一手资料,总结概括,提升对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的认识水平,学会综合分析,论证观点;

  • 通过瞻仰、追悼、纪念等活动,体验反思历史大事件的教训,铭记烈士精神,树立忧患意识,激发爱国之情怀。



  • 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发现学习等方式,培养实践能力和情景应用、自我管理、约束、评价能力,增加社会阅历和社会、历史责任感。




讨论区学员吃货本性暴露无疑


课后作业


为什么研学旅行要有一个好的(明确的)主题,或者是一个主题活动?

请获奖的小伙伴与微信电话   18600738145   联系,获得线上论坛名额1个,价值999元


互动问答


1

当如何在历史文化研学活动中增加体验式教育?

李锦鹏:各种纪念、祭奠就是体验活动。各种仪式的纪念、悼念活动,要在之前的活动中进行铺垫和酝酿。


2


设在博物馆或博物院研学课程设计和执行中,如何打破博物馆在很多人眼中的枯燥,激发孩子的兴趣参与性?




李锦鹏:博物馆学习性质上是面对既成的结果性知识,但我们又绕不开,所以要与其他活动相结合。(小编:比如定向等)

3



活动整体来看会不会参观居多?探索性、研究性、体验性的课程设计略少?




李锦鹏:一方面受资源特点的限制;另一方面需要设计各种活动,有种意识,每去一个地方,并不是参观,而是有学习目的。实际上,一个研学旅行很难像我们研究性学习那样去研究。我把这次南京活动定义为考察探究,而不是研究性学习。


注: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填写需求,更针对性地为您提供在线课程。


看在线论坛12节课回放,长按识别二维码收听)


    策划运营: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论坛组委会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管理培训班
               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标准化联盟
               研学猫云课堂
执行单位:亲子猫国际教育

主任编辑:萧   为
研  究 员:邓志恒
见习编辑:李锦虹
版权声明: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近期培训论坛



首届研学猫实践教育在线论坛(正在直播)

第六届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论坛

日本        2020年5月中旬

     培训咨询    

176-0588-7180  冯老师


      商务合作(微信同号)    

185-1312-7528  魏老师

139-1052-6098  邓老师



研学猫云课堂

教育部新政让校长和家长“急眼了,”和研学相关

疫情下513家研学机构调查分析报告和应对策略汇总


研学战“疫”系列

自然生态类研学课程更受重视,线上研学培训提升从业者素质 | 5

研学方式将发生变革,疫情后难以形成补偿性暴涨 | 大咖说4

暑假压缩、社会实践调减时长,研学行业应共享各地特色课程 |3

研学企业需系统“充电”,联盟应引领行业度过难关 |大咖说2

二季度研学将迎来“井喷”, 关键时刻留住关键人才 | 大咖说1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来袭,研学机构正确的应急预案应该是……

干货 | 研学企业疫情防控完全手册(文末 “ 行业调查 ”)


疫情“宅家”研学系列

宅家研学系列1 | 恶补经典,网逛15家数字博物

360度全景漫游700个知名景区研学目的地 | 宅家研学系列2

44种急救知识,研学从业者火速收藏一次全学会 | 宅家研学系列3


研学3周年系列

王晓燕:研学旅行亟需专业化引领发展 | 12

知名中学校长:研学旅行还需继续出台细则 |11

参加“危险”活动是确保研学安全的最好方法|10

研学旅行是新高考改革之需|9

《2次日本考察,终于发现修学旅行40年0事故的秘密!| 8

研学行业需要标杆引领,研学理论研究相对薄弱| 7

《研学安全:安全无事故完成研学活动是远远不够的| 6》

研学旅行为学生减负,课程设计与实施要注意4个方面 | 5

40家教育部挂牌研学营地:课程和师资水平有待提升 | 4

谁说研学旅行指导师必须是博物专家? | 3

研学旅行更接近学习的本质、成长的本质 | 2

带着课本去旅行,到底误导了多少学校和研学机构? | 1


研学论坛系列

第五届中国研学旅行论坛:研学事业进入专业化发展时代

中国民办教育论坛实践教育主题论坛圆满举办

第四届中国研学旅行论坛聚焦教育改革热点

聚焦核心素养 第三届中国研学旅行论坛在京举行

研学旅行与综合素质评价论坛成功举办

北师大教育创新与研学论坛

中科院科学教育线上线下齐发力

首届中国研学旅行论坛圆满举办


研学权威观点

顾明远:研学旅行安全第一,没有安全就没有教育

郭传杰:研学旅行姓“教”不姓“游”

林崇德:研学旅行是落实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

陈光巨:做好四点让研学旅行不再“只游不研”

薛二勇:研学旅行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突破口

宋世云:从5个方面让研学旅行与课程紧密结合

王晓燕:研学旅行要强调双向互评和多元式评价

柳夕浪:研学旅行不是劳动教育,但可以融入劳动教育

辛颖:一位校长对研学机构的四点建议

郭建民 : 新高考带动了素质教育与研学旅行相结合

高峡:不能把研学基地建成“另一所学校”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研学猫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