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董志强/魏君/熊南翔团队揭示神经干细胞联合外泌体治疗脑卒中的关键机制

应科咨询 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 2023-05-27

脑卒中是全球死亡率位列第二位的重大疾病,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及出血性脑卒中两种类型,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约80%,具有高发病、高致残和高复发等特点。患者通常存在运动、感觉、言语等功能障碍,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NSC)具有丰富的再生和分化能力,近年来成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热点。但移植到宿主中的NSC存活和分化率低,因此通过使用佐剂等手段,辅助NSC治疗脑卒中,提高治疗效果,是本领域的迫切需求。


近期,华中农业大学董志强课题组,睿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魏君团队,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熊南翔团队合作在著名国际期刊eLife上发表了题为NSC-derived exosomes enhanc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NSC transplantation on cerebral ischemia in mic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应用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eperfusion,MCAO/R)小鼠模型,揭示了NSC联合NSC来源的外泌体对缺血性脑卒中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并阐明了外泌体通过所携带的miRNA调控下游靶基因,从而减轻脑组织氧化应激和炎症、抑制细胞凋亡,进而促进移植NSC的存活和分化,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该研究通过多种检测手段,发现NSC与NSC分泌的外泌体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MCAO/R小鼠脑梗死情况,增加小鼠脑重,并且相比于NSC单独治疗组和外泌体单独治疗组,NSC与外泌体联合治疗可明显促进MCAO/R小鼠运动功能的恢复。同时,联合治疗可显著减轻MCAO/R小鼠脑中神经元的凋亡,与NSC单独治疗组以及外泌体单独治疗组相比,联合治疗能够显著抑制星形胶质细胞过度增生,从而减少胶质瘢痕的形成,更有效地促进神经重塑。


该研究进一步解析了外泌体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外泌体能够抑制神经元的凋亡,减轻A1型反应性星胶增殖,联合治疗组小鼠脑内MDA水平及TnfaIl1b等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抗炎细胞因子Il10表达升高,表明外泌体减轻MCAO/R小鼠脑内炎性微环境,为NSC的定植和分化创造有利的微环境。另外,外泌体可以促进NSC在体内的分化和迁移。进一步的分子机制研究表明,外泌体携带的 miRNA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miRNA可能通过调控靶基因,促进NSC存活和分化。上述机制研究为外泌体在NSC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联合应用新思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图1:NSC联合外泌体对MCAO/R小鼠治疗的机制模式图


总体而言,该研究表明NSC与外泌体联合治疗可以减少 MCAO/R小鼠脑梗死面积和炎症反应,减轻缺血性脑卒中造成的神经损伤,从而促进神经保护和功能恢复,外泌体携带的miRNA可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研究结果对未来临床使用NSC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据悉,华中农业大学董志强教授、睿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魏君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熊南翔教授为本文通讯作者,华中农业大学张若琳博士为第一作者。


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医学与健康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董志强课题组,聚焦于神经干细胞发育调控、神经损伤与修复领域的研究,相关成果发表于eLife、Advanced Science、Developmental Cell、Neuron、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Bioactive Materials、Cell Reports(2篇)等期刊。


睿健医药创立于2017年8月,作为全球较早将“AI+化学诱导”应用于细胞特定功能改造的Biotech公司,睿健医药已在这一独特的平台上建立了丰富的通用型iPSC产品管线,旨在为神经退行性疾病、失明等“无法治愈”的疾病开发通用型细胞治疗产品、提供新的治疗方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熊南翔教授是知名神经外科专家,擅长外科手术治疗各类功能性神经疾病。同时致力于神经修复与胶质瘤等疾病的机制研究。以一作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Cancer Research、eLife等SCI杂志发表论文60余篇。


原文链接:

https://elifesciences.org/articles/84493#annotations

E.N.D

往期文章推荐:

全球首款 | 本导基因VLP体内基因编辑疗法BD111注射液IND获批

FDA即将召开专门会议,AAV基因疗法SRP-9001上市能否挺过重要一关

神曦生物完成超亿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

8家中国公司完成新一轮融资,聚焦细胞与基因疗法

全球首例α-地贫患者经基因治疗成功脱离输血依赖,由华大基因旗下公司与解放军九二三医院合作

国内细胞疗法发展势头强劲,一季度14款获批临床,24项新增受理

巨亏136亿,却晋升为“一哥”

斯微生物与百度等单位跨界发表Nature重磅文章:人工智能赋能mRNA疫苗和药物开发

长寿科技成为下一个风口,基因疗法比小分子具有更大潜力

值得关注的35家免疫细胞治疗企业和技术管线

基因疗法已走出“黑暗时期”,即将步入高速发展期

每周要闻:国内首个巨噬细胞治疗产品启动临床...

毕井泉:提振生物医药产业信心

CDMO现状&未来,6图分析

细胞治疗与大国竞争:探究中美生物医药布局

外泌体进入皮肤后的72小时,会有哪些变化?

细胞基因疗法上游工具行业深度报告

CDE发布《肿瘤主动免疫治疗产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试行)》

FDA局长:细胞与基因疗法应发展更快,CBER计划增添150~200人,聚焦CGT

TOP 20药企排名出炉,均已布局细胞基因疗法

每周要闻:多家企业完成新一轮融资;FDA批准上市一款通用型细胞疗法... ...

类病毒载体---新一代基因药物递送平台

专注细胞治疗,打造全流程解决方案

CRO行业发展趋势与机遇

【收藏版】NK细胞疗法行业深度报告

全球基因治疗临床概览

2022年全球生物技术公司融资TOP11

下一代阿兹海默症疗法展望 | 热点

碱基编辑器最新研究进展一览

眼科创新药物行业深度报告

iPSCs的应用以及挑战

风口上的基因治疗——全球157家公司一览

首位接受CRISPR基因编辑的患者,三年后怎么样了?

肿瘤免疫治疗简史!

医药行业深度研究:小核酸药物,历经低谷,迎来快速发展

ChatGPT创始人投资丁胜教授抗衰老公司,聚焦细胞重编程

资本从互联网向生物技术迁移,未来10年,细胞、基因和生物工程成为核心驱动力!

2万字收藏版:上海张江 V.S. 苏州工业园区的生命科学产业

收藏版 | mRNA药物全面解读

中美欧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的投资监管制度比较及对中国的建议

质粒和病毒载体生产工艺流程解析

细胞基因治疗CDMO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细胞基因疗法千帆竞发,研发生产外包踏浪前行

遗传性耳聋基因治疗的进展、前景及挑战



声明:本文旨在知识共享,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建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