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黄铭:从“物”的世界观到“事”的世界观
点击社会科学报
关注我们
两种世界观的基本概念分别为“物”与“事”,于是便有了“物”的世界观与“事”的世界观之分。
目前,社会科学报音频节目已登录喜马拉雅FM、今日头条、阿基米德FM平台,将为大家奉献更丰富的人文社科音频读物,在以上平台搜索“社会科学报”就能找到。让我们在声音的世界里相见!
原文 :《从“物”的世界观到“事”的世界观》
作者 |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黄铭
图片 | 网络
在现代汉语中,“事物”是一个常用词,用来指代相对于人的内心世界的外部物质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讲,“事物”与唯物主义强调的“物质”概念大致相当。不过,“事物”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事”与“物”两种基本形式:前者处于联系和发展的状态中,无论是自然事件还是社会人事;后者则呈现出分离和静止的样子,如岩石、桌子等各种自然物和人造物。总体而观,世界充满着形色各异的“物”,也交织着复杂多变的“事”,故表现为一个“事物”世界。
然而,作为世界观可以追问的是,世界的根本究竟是“物”还是“事”。换言之,“物”与“事”谁才是世界的第一性存在,是先有“物”还是先有“事”?不同于人们通常认为的“物”先于“事”的观点,我们提出“事”先于“物”的立论,并从三个方面寻求证据:
第一,宇宙论的证据。不妨从身边的桌子开始说起。桌子之“物”产生于木工制作之“事”,便是“事”先于“物”之例;但随之而来的反例则是木料必须先于桌子而存在,否则木工就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样无从下手,由此“物”便先于“事”;如果拓展一下视野,就不难发现木料之“物”其实也来自砍伐之“事”,因而“事”又先于了“物”;但先得有大树之“物”存在,才能有砍伐之“事”发生,不然砍伐就无对象了;然而,大树之“物”又是其生长之“事”的结果,而生长的起点却是种子之“物”……如此推论下去,一直会追溯至宇宙的起源。按科学假设,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事件。因此,宇宙论证实了“事”而非“物”才是世界的本源。
第二,物理学的证据。“物”与“事”在物理学中表述为“物体”(material substances)与“事件”(actual events)两个基本概念。在17、18世纪牛顿力学的经典范式中,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物体”,用空间x、y、z三个坐标即可简单定位。但20世纪物理学有了新发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取代了牛顿力学成为物理学的新范式,研究对象也随之转向“事件”。定位一个事件远比定位一个物体来得复杂,至少需要四个因素,即除了空间x、y、z三个坐标以外,还需要时间t这一参数。相比之下,物体属于事件的一种抽象,只是事件之流的一个相对静止的横截面,至多是过程的一个结果而已。因此,事件要比物体更现实、更具体,在世界中更具本源性、更有根本性。在此意义上,说“事”而非“物”是世界的第一性存在显得更科学。
第三,生活中的证据。我们日常生活的真相是“活在事中”,每天淹没于各种大小事务中。从生活起居、一日三餐,到通勤途中、上班干活,再到社交活动、休闲娱乐,生活的各种处境无时无刻地处于事件之流中。从国事到家事,从他人的事到自己的事,从大事到小事,很难想象哪一天会没有任何事纷扰我们。也正是由于外部事务不断发生,人的内心始终不得安宁,总为日常事务所烦恼、为生活琐事所羁绊。我们还常将人与事合在一起,感叹人事变迁、物是人非,惹起莫名伤感。由此可见,我们真正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无数“事”接续发生的世界,现代消费社会充斥的“庞大的商品堆积”不见得是我们生活的真实世界。
“事”的世界观非常契合东方文化对世界人生的深刻领悟。佛教的基本教义为“缘起性空”,所讲的正是世界的事件性而非实体性。中国禅宗将出世与入世融合于日常生活,这启示人们抱着出世的心态去做入世的事情,并以审美精神体验现实人生,譬如,劈柴挑水均是修炼法门,黄花翠竹也是佛性呈现。
进入现代社会,现代性的后果是让人处于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高风险世界之中,社会学家称之为风险社会。从“事”的世界观看,世界的根本乃事件的演化,而事件的一般结构为“多生成一”,用数学术语来讲是一个公式为“event=f (x, y, z, t…)”的多元函数,其中多个自变量决定了因变量的不确定性。可见,“事”的世界观要比“物”的世界观更能解释风险社会。
现代人因为时间飞逝而焦虑,因外在关系思维而浮躁,丧失了宁静内心和内在于世的人生体验。从世界观来审视,这都与“物”的世界观有关,因为物的体积位置改变只是空间的函数,而与时间的变量无关。并且,人与物的关系属于外在关系,若将物作为世界的本体,时间和世界便都外在于人,难免让人觉得本体焦虑和生存浮躁。“事”的世界观则将人与世界的关系归为人与事的内在关系,这种关系使时间内在于事件,让人在做事中忘记了时间流逝而不再焦虑,并达到一种忘我境界。
的确,人生活于物的世界还是事的世界,其意义截然不同。在物的世界,特别是现代商品社会中,人生的意义很容易被拜物教所支配;而在事的世界中,尤其在中国文化语境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由近而远、从小事到大事都能够让我们活出人生的意义来。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730期第5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拓展阅读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新型零工”如何影响我国未来就业方式?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人口老龄化,将如何影响中国的未来?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蓝天是他的归宿和梦想:纪念圣埃克苏佩里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大咖们都说了啥?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这位18岁的姑娘,开创了科幻小说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