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维也纳音乐之都的由来丨《年轻人的音乐会》课程导赏



《年轻人的音乐会》课程导赏

维也纳音乐之都的由来

维也纳是奥地利首都,位于奥地利东北部阿尔卑斯山北麓维也纳盆地之中。三面环山,多瑙河穿城而过,四周环绕着著名的维也纳森林。人口约160万人。公元1世纪,罗马人曾在此建立城堡。1137年为奥地利公国首邑。13世纪末,随着哈布斯堡皇族兴起,维也纳得到了迅速发展,宏伟的哥特式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15世纪以后,这里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首都和欧洲的经济中心。18世纪,玛丽亚・铁列西娅母子当政期间热衷于改革,打击教会势力,推动社会进步,同时带来了艺术繁荣景象,使维也纳逐渐成为欧洲古典音乐的中心,获得了“音乐城”的美名。本周《年轻人的音乐会》伯恩斯坦先生将带我们领略维也纳这座城市的音乐色彩!

  

 维也纳为何叫音乐之都?奥地利是怎样的一个国家?我们先来通过这个年表了解奥地利的历史,再来了解维也纳古典乐派何以兴起。

 公元前400年,克尔特人建立了诺里孔王国。  

 公元前15年,被罗马人占领。

 公元996年,史书中第一次提及“奥地利”。

 12世纪中叶,巴奔堡家族统治时期形成公国,成为独立国家。

 1276年,被神圣罗马帝国侵占。

 1278年,开始了哈布斯堡王朝长达640年的统治。

 1699年,获得对匈牙利的统治权。

 1804年,弗朗茨二世采用奥地利皇帝称号。

 1806年,弗朗茨二世被迫辞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1815年,成立了以奥地利为首的德意志邦联。

 1866年,在普奥战争中失败,被迫解散德意志邦联。

 1867年,与匈牙利签订协议,成立二元制的奥匈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帝国瓦解。

 1918年11月12日,奥地利宣布成立共和国。

 1938年3月,被纳粹德国吞并。“二战”中作为德国的一部分参战。

 1945年4月27日,奥地利被同盟国军队解放后,成立临时政府。7月,德国投降后,奥地利又被苏、美、英、法军占领,全境划分为4个占领区。

 1955年5月,苏、美、英、法四国与奥地利签署条约,宣布尊重奥地利的主权和独立。10月占领军全部撤走。10月26日,奥地利国民议会通过永久中立法,宣布不参加任何军事同盟,不允许在其领土上设立外国军事基地。(李忠东整理)



维也纳古典乐派何以兴起?

    在音乐史研究中,维也纳古典主义时期(维也纳古典乐派),是指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这个时期的音乐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他们的创作趋于成熟,显现出各自不同的音乐风格及特点。达到了整个古典主义的高峰期。

 18世纪中、下叶的欧洲,工业革命和科学领域的快速发展,有力的促使了整个西方文明的推进和社会变革。传统王权的崩溃,社会结构的变革与重组给整个欧洲带来了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进而影响到社会生活、文化、哲学、艺术等学科领域的发展。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的世界观的产生,人民思想的进步,掀起了启蒙运动的思潮,提倡人文主义的精神。巨大的社会变革带来了音乐艺术走向高度的繁荣。

 18世纪人文主义思想占主流地位,莫扎特的《魔笛》、席勒的《欢乐颂》等作品,都是人文主义思想下的产物。康德认为,“音乐是否出于自由意愿,是否伴随着快乐,也就成了衡量艺术活动与非艺术活动的重要标志。”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相对稳定给文化、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家和艺术家的产品层出不穷,不断走向广大的社会百姓,各种形形色色的公开音乐会不断上演。社会中的艺术氛围逐渐浓烈,加上启蒙主义运动再次掀起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中对人的关注。新兴的思潮中人们提出“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音乐不再像以前一样作为生活的陪衬,它甚至在宣扬哲学,直到民族的生活。启蒙运动,给古典主义带来人文气息。音乐在这一场运动中受到了洗礼,从“神圣音乐会”、“绅士音乐会”逐步走向普通平民、市民阶层的生活,变成了一般的“晚间音乐会”。


 启蒙运动的开始带给人们对以前崇拜的宗教迷信的批判,信念中对自然神论的唯心思想得到解放,追求一种更为本性、更为通俗、回归自然的音乐。人们对音乐艺术的大众化、世俗化的向往和憧憬带给当时的音乐家、艺术家创作的灵感及方向。当时的音乐家追求简单、朴素,通俗,却能普遍为大众所接受的音乐。

 18世纪末叶至19世纪初的维也纳古典时期的音乐,继续了前古典时期中音乐的一些新趋向,显示出巴洛克风格已经完全瓦解转变,取而代之的音乐艺术通俗、大众,音乐语言简朴、亲切。


 贝多芬,一个维也纳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他的音乐里维也纳古典音乐风格和形式,得到了极大的扩充和发展。他的名字与崇高的信念、顽强不屈的意志、震撼的气魄永远同在。他的音乐中有一个时代的理想信念、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当时身处欧洲最为惊心动魄的政治变革时期,先后经历了开明君主专制、法国大革命和封建复辟的历史时期。动荡的社会变革造就了他顽强的信念。在反对法国扩张侵略的战争中,他写了作品《威灵顿的胜利》和康塔塔《光荣的时刻》。尽管拿破仑称帝后他憎恶这位独裁者,但他始终为拿破仑的伟大而心荡神怡,这位社会地位低下的科西嘉岛炮兵少尉的成功鼓舞着他的民主思想。生气勃勃的社会新阶层的兴起及其思想的转变,鼓舞和培育着这样一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音乐家。在革命已时过境迁的封建复辟时期,《第九交响曲》、《庄严弥撒》最后申明了他“自由、平等、博爱”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理想。

 虽然当时时代的变革,迫使音乐艺术趋于大众、平民。事实上在18世纪中、下叶,社会政治情境的多重矛盾,也带给了当时音乐艺术的重重矛盾。皇权王室的小部分音乐需求仍然存在,而大量供普通平民百姓生活娱乐的音乐作品不断涌现。不同的阶层、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音乐。事实也是如此,音乐要表现情感,但是这种情感不仅是作曲家的审美欲求的表现,也是人类社会、精神生活的一种体现。

 总的来说,维也纳古典主义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政治权利的变化带来了人们对音乐艺术和创作的剧烈变化。从音乐创作与表演的角度来看,大众观念打破传统高雅艺术的局限,而成为音乐创作与表演的主流;时代变革也成为音乐创作的重要内容;这一切都带来了维也纳古典主义时期音乐发展的独特性。(田雪婷)

   第二季伯恩斯坦《年轻人的音乐会》导赏:

    1、跟伯恩斯坦学音乐史

    2、他们为何选择伯恩斯坦《年轻人的音乐会》第二季?

    3、“如果你问我应该做一名音乐家吗?我的回答是,No!”

    4、撕掉拿破仑名字后,贝多芬首演了这部歌剧

    5、欣赏歌剧必备知识要点

    6、伯恩斯坦如何解读贝多芬歌剧

    7、“二重唱”(Duet)欣赏指南

    8、柏辽兹如何描述听音乐的感受

    9、瓦格纳如何解读贝多芬的唯一歌剧

    10、柏辽兹《幻想交响曲》欣赏指南

    11、西方标题音乐发展简史

    12、柏辽兹的贡献是什么

    13、《虎口脱险》中的柏辽兹

    14、马勒《第四交响曲》极简指南

    15、指挥家眼中的马勒《第四交响曲》 

    16、伯恩斯坦论马勒的两面性

    17、伯恩斯坦论马勒的左脚与右脚

    18、西贝柳斯《芬兰颂》极简指南

    19、西贝柳斯与他的《第二交响曲》

    20、德沃夏克在美国

    21、天不降格什温,美国音乐长如夜

    22、格什温《一个美国人在巴黎》导赏

    23、科普兰《阿巴拉契亚之春》欣赏指南

    24、安德森《打字机》欣赏指南

    25、巴托克《乐队协奏曲》欣赏指南

    26、伯恩斯坦论艺术的价值

    27、来了, 现场版伯恩斯坦式《年轻人的音乐会》

    28、伯恩斯坦说:“在静默中,每一个人都是诗人。”

    29、伯恩斯坦与美国文化特质

    30、什么是美国的“第三潮流”音乐

    31、一场离经叛道的演出

    32、理想中的音乐课,它会是……

    33、聆听伯恩斯坦的马勒《第五交响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