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原创小书跨出国门:以实用和有趣打破地域界限

严肃活泼国际君 国际出版周报 2021-03-07

关注并在对话框回复文字“搜索”

点击链接后即可按关键词获取全部资讯


樊文丨文

雒文佳丨编


“买了一本书,就像是买了一项资产,和付钱买衣服或家具是一样的。但是就一本书来说,付钱购买的动作却不过是真正拥有这本书的前奏而已。要真正完全拥有一本书,必须把这本书变成自己的一部分才行”。

——逯薇


缘起:靠好内容吸引编辑


《小家, 越住越大》(以下简称《小家》)的出版,是在机缘巧合下促成的。


时光倒退回2014年,当时,《小家》的策划编辑、现任中信出版集团前沿经济社主编曹萌瑶的友人向她推荐了逯薇。


曹萌瑶

前沿经济社主编


友人告诉曹萌瑶,逯薇是万科的住宅设计师,她在住宅设计方面有非常丰富的经验,积累了很多案例素材,也有很多心得,想尝试出书。


《小家,越住越大》作者逯薇


对此,曹萌瑶最初心中不无犹豫。一是她本人在此之前从未策划出版过任何生活类的图书。二是因为, 她想到自己刚刚转型为策划编辑,在选题策划上还是应该首选符合本社现有产品主线的选题,以此更加深入地了解整个产品线的运作乃至整个行业。


但她并没有立刻回绝友人,而是决定先看过内容后再下结论是否做成选题。看过书稿,曹萌瑶才发现自己原先将书稿想简单了。



此前,她以为逯薇的书不过是一本比同类题材在内容上更加轻松有趣的生活书,但在细致了解后,她发现这本书的内容不仅是轻松有趣,而且很实用。


书中的很多内容,一方面读来十分有趣,另一方面又切切实实地在讲解问题。曹萌瑶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于是,她下决心做逯薇的这本书。


畅销:“有趣”+“实用”才是硬道理


经过反复打磨,《小家, 越住越大》第一部(以下简称《小家1》)于2016年正式出版。


“有趣”和“实用”成为了读者心中对于这本书的第一印象。


书中满满的“知识干货” 击中了现代都市人普遍面临的居住痛点,而书中从头到尾,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即使只有有限的空间,也希望住得舒适、快乐,纵然蜗居在不大的房子,也有一颗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心”也引发了读者的深切共鸣。


《小家1》出版当年销售就突破10万册,位列当年各大生活类图书畅销榜榜首。各类媒体平台对这本书争相宣传和推荐。


不仅如此,该书还被票选为2016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之一。


据介绍,自2016年5 月出版至今,《小家1》已经加印22次,印量突破40万册,并且目前,这两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今年4月,《小家》第二部(以下简称《小家2》)正式出版。第二部延续了第一部的暖萌风格以及实用性,并将重点从第一部的“收纳”延伸到了“功能”。



据了解,《小家2》4月上市以来, 已经加印两次,印量突破16万册。

 

对于一本生活类图书而言,这样的成绩无疑是令人瞩目和惊讶的。因为“收纳整理术” 这一概念是来自日本的“舶来品”,如今市场上很多畅销的该类图书也均是引进版图书,典型如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近藤典子的《打造一个井井有条的家》等。


《小家》作为由本土作者创作的书,为何能超过众多引进版同类作品成为“黑马”, 也是业内好奇的问题。



对此,《小家》的编辑认为,有三个原因。


一是作者本身非常专业。逯薇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她于2003年加入万科,在万科工作十几年,曾是万科广深地区的副总设计师, 参与过20万套以上的住宅设计。逯薇的工作背景使得她能够从住宅的最基础层面着手分析居住问题。


二是内容本土化,贴合实际。逯薇是本土作者,且因为工作调动,她在南方和北方都住过很长时间, 这使她对南北方居住的特点和差异都有深入的了解, 因此更能提出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居住问题和方案。


相比之下,很多引进版的居住生活类图书尽管在理念、问题细分、解决方案等方面更超前,但与中国的住宅情况还存在距离,甚至有些离国人的生活太远, 根本不能用在生活中。


不仅如此,《小家》第一部、第二部的内容都不是作者凭空臆想出的,而是在她亲身参与设计、数次入户调查访问的基础上总结而出的。因为素材内容来源于国人的实际,所以书自然也就更本土化。



三是通俗易懂。生活类图书的背后实际上是专业知识, 要把专业的知识普及给大众, 必须做到通俗易懂。《小家》中,作者以手绘图解代替纯文字说明, 还配上了自创的表情插画和有趣的文字, 将专业的内容用轻松的方式讲述出来。


相比之下,有些引进版同类书则受限于翻译或是语言习惯等问题,变得不易于中国读者理解。编辑提到,在《小家》出版过程中,她和逯薇无时无刻不在进行沟通, 不断思考和打磨, 就是为了让读者阅读这本书更方便,更易于理解。



“走出去”:生活类图书输出意义特别


《小家》第一部、第二部不仅在国内畅销,还实现了“走出去”。《小家》目前已经被翻译成繁体中文版、英语、瑞典语、西班牙语、罗马尼亚语、韩语、泰语、俄罗斯语8个语种出版, 版权输出至英国、瑞典、西班牙、罗马尼亚、韩国、泰国、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该书的泰语版、韩语版、繁体中文版、瑞典语版都已正式出版,其余语种的版本还在出版过程中。


西班牙语版封面


目前,《小家2》已输出繁体中文版,其他语种的版权输出也在洽谈中。


纵观中国图书市场,生活类图书成功“走出去”的案例并不多见,因为不同地区的生活方式不同。


瑞典语版封面


《小家》能够成功“走出去”,一方面依托于中信出版集团在版权引进输出上的优势, 另一方面,还是因为其内容的“实用”。


用编辑的话说,居住问题中有很多是全世界共通的。比如衣柜怎么设计,橱柜怎么设计等等。而《小家》这本书中,作者将这些问题总结归纳出来,并且以图文的方式表现出来,通俗易懂。



国外的编辑也是看中了该书的实用性和专业性,才会将其引进至本国。编辑特别提到,因为《小家1》的成功“走出去”,使她和她的同事看到了居住问题的国际化, 所以在写《小家2》的宣传语时,就将第一部中的“攻克中国式收纳难题” 改为了第二部的“国民‘住商’启蒙书”。


就在输出过程中如何克服“水土不服”这一问题,编辑提到,国外出版商在引进出版《小家》时,会对书中的内容作适当删减,将不适合本国国情的内容去除。或者是保留全书内容,但在书中特别表明某些内容是中国特有的情况,以便读者阅读时有所参考。

 

对于生活类图书“走出去”,曹萌瑶认为,当下中国图书“走出去”的步伐加快,并且“走出去”的图书主要是政治、经济、科技等类型的图书。


这些类型的图书受到国外欢迎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中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为全世界瞩目,尤其是互联网、共享经济等方面的发展已经超过了欧美发达国家,相关图书“走出去”是必然的。



而生活类图书的“走出去”则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它代表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被国外所关注或接受。


生活类图书更倾向于“上层建筑”,它的“走出去”,证明了中国出版“走出去”有了一个更大的跨越。


在编辑看来,生活类图书其实是以小见大,从细微处体现一个国家的整体发展水平。所以,生活类图书的“走出去”,她认为也是现今中国文化复兴的表现。


并且,今年正值改革开放40周年,在这一背景下,以《小家》为代表的中国生活类图书“走出去”,也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成就。



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多种多样, 同时信息更新的速度非常快。这种情况下,生活方式类图书在内容上的创新性就成为了发展的关键。


《小家》一书也有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相关内容,但编辑认为这并不会影响纸质书。


一是因为作者写《小家》这本书是有一个系统的思考,而微信公众号上的内容,不管是标题还是文字,都更适合碎片化、移动场景阅读。


二是图书给予人们的是系统性的知识,而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给予的是散点知识。《小家》的这两本书,作者在书里写的不仅有新媒体上的内容,必然还会有新增的内容呈现。


不仅如此,《小家》呈现的是作者对于住宅问题的系统性思考,这完全不同于新媒体阅读。


如今,《小家》的第三部已经在创作中。对于未来,编辑说,她希望《小家》系列能为人们提供实用的居家解决方案和建议,从而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幸福感。IP



点击橙色关键词看更多有料新闻

BBC书单《射雕英雄传》英译本《本源》故事驱动出版业跨界中俄出版德黑兰书展蔡皋世界读书日三联中读李湛军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三体》美剧曹文轩熊亮2018数字出版报告霍金周斌掌阅“她力量”丨王焰电子书网文IP杜乐盟张玉国哈瓦那国际书展观影指南培生无问西东旅行青蛙年轻一代阅读趋势高校图书馆资源报告TOP10作家写作技巧出版业趋势预测英国出版业数据全美各大书榜芳华中国出版“走出去”


这里的留言区

等待有态度的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