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君策略|周论】继续做多

国泰君安策略团队 一观大势 2023-09-28

者:方奕/郭胤含/陈熙淼/苏徽

报告源于8月6日发布的策略周报《价值搭台,成长接力》

【本报告导读】:风险偏好改善与股票仓位回补有望继续推动股票反弹,吃饭行情并未结束。反弹进入热点扩散阶段,主题成长接力,看好TMT+非银,中期布局红利。




摘要


吃饭行情并未结束,单边拉升转向热点扩散。本周不论是权重(上证、沪深300)还是宽基(Wind全A)均出现了高位震荡,部分投资者疑虑“吃饭行情”是否已经结束了。我们认为并未结束,单边拉升转向热点扩散:1)在6月末,宏观风险的暴露和跨资产的定价均已经非常充分,股票指数底部也已基本探明;2)经济状态环比企稳与决策层的积极表态(承诺扩大内需和提振信心,活跃资本市场),投资者预期特点将更易底部向上博弈和演进;3)指数空间的打开有赖于中长期预期的改善和不确定性降低,这需要更强有力的改革与举措。但是这并不妨碍在当下股票作为“资产属性”与交投的改善,意味着投资机会与交易热点将频现。因此,前期地产和非银强势板块的波动并不意味着吃饭行情结束,反之热点将扩散。


 风险偏好走向两端,成长接力周期反弹。2023年股票市场轮动速度与板块涨跌幅偏离令多数投资人感到困惑,理解当前市场特征仅仅看到盈利缺乏景气趋势是不够的,还要看到不同投资者风险偏好走向了两个极端:高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拥抱不确定性,非常活跃。而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则极度厌恶不确定性,入市意愿低迷。以上结构的分野将令市场走势、节奏和收益产生重要的影响:1)股票市场存量博弈,一致预期形成非常快,更强调逆向思考;2)市场底部交易结构出清,悲观者的预期无法表达,而乐观者的预期可以顺畅表达,股价上涨可以不依赖盈利增长;3)股价变动隐含的是高风险偏好/乐观投资者的预期,若非企业增长/政策力度超预期,行情往往出现“买变化不买兑现”。眼下,房地产板块的pb估值已经回到“房地产三支箭”后的年初高点,顺周期或将进入分歧加大的阶段。但是,前期股价调整较为充分、后续有望迎来新催化的TMT有望反弹。


短期看好TMT+非银反弹,持续看好红利高股息,周期年末胜负手。宏观风险缓释,盈利增长或周期性因素预期的上修相对有限,因此股票行情反弹的行业特点并不是单向单一的往上推,而有望表现为轮动和扩散。接下来我们的看法:1)成长股+非银接力反弹:看好前期调整充分、后续数字经济顶层设计和AI应用审批有望加速的成长板块,推荐计算机/传媒/通信。以及“活跃资本市场”龙头券商板块,短期波动或放大,看好其中期表现;2)安全资产耐心布局:逢低布局盈利增长预期在底部、国产替代需求提升的安全资产与高端制造(电子/机械/军工);3)从中期低换手维度,经济增长中枢下移以及社会利率的下降,我们持续看好红利高股息稀缺价值的运营商/能源石化/电力与公用;4)随着企业库存的持续去化,以及实际利率的下移,我们认为年末有望出现一轮可观的涨价周期行情。


投资主题和个股推荐:数据要素/国产装备/智能汽车/先进材料。1、数据要素:顶层设计有望加速,受益数据交易和数据资产价值重估清晰化的运营商(中国联通)/数据服务(数字政通/太极股份);2、国产装备:自主化预期提升,周期性业绩改善的风电(明阳智能)/电网(威胜信息)/先进封装(长电科技);3、智能汽车:受益电动化智能化技术溢价的整车(吉利汽车/长城汽车)/零部件(瑞鹄模具/德赛西威);4、先进材料:商业化进程有望加速的磷酸锰铁锂(德方纳米)/复合集流体(东威科技)


风险提示:国内政策稳增长不及预期;全球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





01

吃饭行情并未结束,短期回踩积极布局

吃饭行情并未结束,短期回踩积极布局。本周不论是权重(上证、沪深300)还是宽基(Wind全A)均出现了高位震荡,部分投资者疑虑“吃饭行情”是否已经结束了。我们认为并未结束,若短期回调可以积极布局:1)在6月末,宏观风险的暴露和跨资产的定价均已经非常充分,股票指数底部也已基本探明;2)经济状态环比企稳与决策层的积极表态(承诺扩大内需和提振信心,活跃资本市场),投资者预期特点将更易底部向上博弈和演进;3)指数空间的打开有赖于中长期预期的改善和不确定性降低,这需要更强有力的改革与举措。但是这并不妨碍在当下股票作为“资产属性”与交投的改善,意味着投资机会与交易热点将频现。因此,前期地产和非银强势板块的波动并不意味着吃饭行情结束,反之热点将扩散。


02

风险偏好走向两端,成长接力周期反弹

风险偏好走向两端,成长接力周期反弹。2023年股票市场轮动速度与板块涨跌幅偏离令多数投资人感到困惑,理解当前市场特征仅仅看到盈利缺乏景气趋势是不够的,还要看到不同投资者风险偏好走向了两个极端:高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拥抱不确定性,非常活跃。而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则极度厌恶不确定性,入市意愿低迷。以上结构的分野将令市场走势、节奏和收益产生重要的影响:1)股票市场存量博弈,一致预期形成非常快,更强调逆向思考;2)市场底部交易结构出清,悲观者的预期无法表达,而乐观者的预期可以顺畅表达,股价上涨可以不依赖盈利增长;3)股价变动隐含的是高风险偏好/乐观投资者的预期,若非企业增长/政策力度超预期,行情往往出现“买变化不买兑现”。眼下,房地产板块的pb估值已经回到“房地产三支箭”后的年初高点,顺周期或将进入分歧加大的阶段。但是,前期股价调整较为充分、后续有望迎来新催化的TMT有望反弹。

03

短期看好TMT+非银反弹,持续看好红利高股息,周期年末胜负手

短期看好TMT+非银反弹,持续看好红利高股息,周期年末胜负手。宏观风险缓释,盈利增长或周期性因素预期的上修相对有限,因此股票行情反弹的行业特点并不是单向单一的往上推,而有望表现为轮动和扩散。接下来我们的看法:1)成长股+非银接力反弹:看好前期调整充分、后续数字经济顶层设计和AI应用审批有望加速的成长板块,推荐计算机/传媒/通信。以及“活跃资本市场”龙头券商板块,短期波动或放大,看好其中期表现。2)安全资产耐心布局:逢低布局盈利增长预期在底部、国产替代需求提升的安全资产与高端制造(电子/机械/军工);3)从中期低换手维度,经济增长中枢下移以及社会利率的下降,我们持续看好红利高股息稀缺价值的运营商/能源石化/电力与公用。4)随着企业库存的持续去化,以及实际利率的下移,我们认为年末有望出现一轮可观的涨价周期行情。



04

投资主题和个股推荐:数据要素/国产装备/智能汽车/先进材料


投资主题和个股推荐:数据要素/国产装备/智能汽车/先进材料。1、数据要素:顶层设计有望加速推进,数据交易和数据资产重估有望清晰化,推荐运营商(中国联通)/数据服务(数字政通/太极股份);2、国产装备:自主化预期提升,周期性业绩改善的风电(明阳智能)/电网(威胜信息)/先进封装(长电科技)3、智能汽车:赋能国际巨头,受益电动化智能化技术溢价的整车(吉利汽车/长城汽车)/零部件(瑞鹄模具/德赛西威);4、先进材料:商业化进程有望加速的磷酸锰铁锂(德方纳米)/复合集流体(东威科技)。

1、数据要素:数据资产价值重估,数字化赋能现代化

事件:据人社部7月28日消息,原中国联通董事长刘烈宏被任命为国家数据局局长。

数据要素体系建设有望进入加速期。刘烈宏深耕数字经济领域多年,曾在中电科、中国电子两大央企任管理岗位,此后任职于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和中国联通。2023年3月提出组建国家数据局后,与数据确权和数据交易相关的顶层设计亟待完善。随着国家数据局局长的到任,数据要素和数字经济规划建设相关领域推进力度有望加强,进入密集催化期,看好数据要素相关产业链投资机会。

数据要素顶层设计有望加速完善,进而推动数据交易体量放大。国家数据局和各地方数据管理机构、数据交易所构成我国数据要素的组织体系,“数据二十条”和各地方数据交易管理条例构成我国数据要素的法规体系,各地方在推动本地公共数据流通交易上较为积极,相关举措加速落地,2014年以来已成立40余家数据交易场所,其中广东拟将数据要素纳入GDP核算,2023年数据交易规模有望超50亿元;北京规划2030年数据要素市场规模达2000亿元,并探索将国有企业数据资产开发利用纳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激励机制。但当前针对数据资产权属认定、隐私数据交易、数据资产入表、数据税收等事项的顶层设计仍待完善,数据局局长到任后相关法规的推进或将提速。

投资建议:基础制度的完善和流通体系的构建催化数据要素产业链投资会。推荐一:数据资产价值提升下的运营商(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数据服务商(太极股份/数字政通/深桑达A);推荐二:数字基础设施和关键数字技术的自主可控,看好基础软件和关键硬件(金山办公/浪潮信息,受益中国软件/中国长城/海光信息/海量数据);推荐三:数据流通体系相关的数据确权、数据处理和数据安全等(奇安信/深信服,受益人民网/云赛智联)。

详见报告:《数据要素:顶层设计有望加速》2023-07-29

2、国产装备:制造业复苏叠加政策护航,自主化进程提速

关注全球化+电动化、智能化的结构性机会。海外工程机械销量增长显著,国内企业凭借产品性价比+电动化优势有望进一步提高全球市占率。海外市场中,东南亚市场工程建设需求大,开工小时数同比持续正增长超25个月,欧美等地区开工小时数保持稳定。考虑到国内22年外销高基数影响及全球经济放缓,出口增速预计趋稳,高准入门槛及高利润率的大型矿机设备、电动化设备或为下一外销增量突破口。

通用自动化筑底企稳,2023Q3、Q4有望开启新一轮上涨周期。1)叠加高端母机国产化加速,机床行业中长期有望稳步上行。2)工业阀门:高端市场进口替代空间巨大。根据GIA统计,全球阀门有4000亿元的市场规模,国内总市场达139亿美元,国内进口阀门金额达105亿美元,国产替代空间大。推荐:纽威股份。

检测行业需求稳定弱周期性,有望穿越牛熊。检测行业为需求稳定性品种,2016-2021年我国检测行业规模CAGR达14.65%,保持相对稳健增长。目前我国检测市场极为分散,2020年国内市场CR5为3.01%,全球市场CR3为7.69%,对比海外仍有大幅提升空间。我们预计未来建筑工程、建筑材料检测等增速可能略微下滑,食品、环境检测有望保持稳步增长,双碳、军工、新能车、医学特检等检测有望呈现较高增长。推荐:华测检测(综合性检测龙头,五大检测板块稳步增长)。

详见报告:《自动化和工程机械有望复苏,检测服务稳健增长》2023-07-21

3、智能汽车:赋能国际巨头,智能化产业链迎来技术溢价

事件:国内车企向海外汽车巨头反向输出造车技术

7月26日晚,大众汽车集团与小鹏汽车签署战略技术合作框架协议和总值约7亿美元的股份购买协议(4.99%的小鹏汽车A类普通股),双方将基于小鹏汽车G9车型平台和智能驾驶技术开发两款B级电动车,预计2026年投产。

核心逻辑:国内智能汽车产业链角色从用市场换技术,到向海外输出技术和出口整车,产业链价值将迎来重估

1、我国新能源车销量增速和份额领先全球,汽车出口也进入高增长阶段。据乘联会数据,2023年6月我国新能源零售66.5万辆,同比增25.2%,1-6约累计零售308.6万辆,同比增37.3%,我国新能源车销量全球份额超60%;2023年上半年我国汽车出口量达234万辆,同比增长73%。

2、自主品牌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优势显著,合资品牌面临销量下滑压力。2020年以来,我国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显著提升,广口径统计从2020年的34%提升至2023年6月的53%,同期合资品牌尤其是日系和德系品牌市场份额显著下降。

3、自主品牌引领产业创新趋势,实现向海外巨头反向输出造车技术。全栈自研支撑下的技术优势是小鹏吸引大众技术合作的基础,小鹏G9平台采用全新电子电气架构,并实现车桩量产800V超快充平台;小鹏汽车智能驾驶技术不断迭代,推出具备城市、高速、VPA-L等全场景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投资建议:1、具备显著平台化技术优势的整车企业,推荐:小鹏汽车/理想汽车/长城汽车/吉利汽车;2、汽车智能化相关的软硬件供应商,推荐:德赛西威/伯特利/上声电子;3、受益双赢合作销量提升的供应链企业,推荐:爱柯迪/瑞鹄模具,受益欣锐科技

详见报告:《智能汽车:赋能国际巨头,智能化产业链迎来技术溢价》2023-07-30

4、先进材料:量产突破成长空间打开

复合集流体具备提升安全性、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降低成本的综合优势,当前处于从技术验证到规划量产的跃升阶段。

1)复合集流体相关技术储备充分,有望进入大规模量产应用阶段。新能源行业仍处于产业发展的上行周期,但已从技术突破、渗透率快速提升的导入期进入产业平稳发展,重视即将技术验证进入量产应用阶段(1-100阶段)的创新技术。

2)复合集流体具备显著的综合优势,有望加速替代传统铝箔/铜箔。复合集流体采用“金属-PET/PP高分子材料-金属”三明治结构,有望解决电池内短路引发热失控的安全痛点问题,具有高安全、高比能、长寿命、强兼容的特征,能量密度有望提升5%-10%,循环寿命提升5%。

3)复合材料低成本优势显著,且量产后设备等综合成本也将下降。大规模量产后复合集流体综合成本有望相较传统铜箔降低40%以上,其中原材料成本有望降低2元以上,且在规模化生产后MC(复合铜箔)成本有望显著下降。

投资建议:1、电池结构和材料体系的创新往往设备先行,推荐东威科技(水电镀设备),受益骄成超声(超声焊接设备);2、复合铝箔/铜箔生产企业,受益宝明科技/英联股份/双星新材/万顺新材/诺德股份等;3、基材等夹层材料供应商,受益东材科技等。

详见报告:《复合集流体:量产突破成长空间打开》2023-07-09









05

五维数据全景图





                                              

国君策略·周论


【国君策略|周论】吃饭行情,积极做多

【国君策略|周论】底部震荡,战术平衡

【国君策略|周论】不妨积极一些

【国君策略|周论】反弹将继续

【国君策略|周论】防守反击,科创为先

【国君策略|周论】既要成长性,也要有确定

【国君策略|周论】资产荒下主题为王
【国君策略|周论】势在“现代化”

【国君策略|周论】大象也能起舞

【国君策略|周论】做多窗口期

【国君策略|周论】淡化指数,结构至上

【国君策略|周论】结构至上

【国君策略|周论】春意阑珊

【国君策略|周论】预期的好没有更好

【国君策略|周论】暂避逆风

【国君策略|周论】交易再通胀

【国君策略|周论】牛回头:逢低布局

【国君策略|周论】转攻中小市值:买开工,战成长

【国君策略|周论】躁动在春季

【国君策略|周论】以开放的组合面向开放

【国君策略|周论】突围之路

【国君策略|周论】调整是机会

【国君策略|周论】预期的转折

【国君策略|周论】真正的趋势:制造中“逆流而上”的力量

【国君策略|周论】步步为营

【国君策略|周论】打好游击战

【国君策略|周论】乌云的金边

【国君策略|周论】徐徐图之,慢就是快

【国君策略|周论】枕戈待旦


免责声明



国泰君安策略团队

 



方奕:首席策略

负责领域:大势研判/行业比较

执业编号:S0880520120005


陈熙淼:联席策略分析师

负责领域:行业比较/大势研判

执业编号:S0880520120004


黄维驰:资深策略分析师

负责领域:行业比较/大势研判

执业编号:S0880520110005

苏徽:资深策略分析师

负责领域:主题策略/行业比较

执业编号:S0880516080006


马浩然:资深策略分析师
负责领域:行业比较/大势研判
执业编号:S0880523020002


唐文卿:资深策略分析师

负责领域:主题策略/行业比较

执业编号:S0880522100002


郭胤含:策略分析师
负责领域:大势研判/行业比较
执业编号:S0880122080038


张逸飞:策略分析师

负责领域:大势研判/行业比较
执业编号:S0880122070056


田开轩:策略分析师

负责领域:行业比较/专题研究
执业编号:S088012207004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