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君策略|周论】打好游击战

国泰君安策略团队 一观大势 2022-10-27

作者:方奕/张逸飞/苏徽

【报告导读】: 重要会议落地,不确定走向确定,A股阶段性迈入“不确定落地、政策真空、估值低位”的窗口。枕戈待旦,打好游击战,内需“找机会”,外需与外资重仓“防风险”。

摘要

“找机会”的时期,打好游击战。前期市场的调整,投资者普遍经历了盈利预期的下降、无风险利率的上升(人民币存款激增、美元加息)以及风险偏好的下降(海外地缘政治),股票市场的估值以及隐含的风险溢价都达到了接近历史极端水平。随着中国重要会议的落幕、海外加息预期的充分交易,官媒三论疫情防控后,投资者对国内路线与海外环境的认识从不确定走向了确定。这意味着站在当前阶段,投资者对以上因素的预期冲击相较于8-9月要小的多,并快速形成了新的共识。考虑到投资者对悲观的预期计价相对充分,风险预期逐步落地,以及交易的回暖(两融开始修复),短期A股仍处于“找机会”大于“防风险”的时期,打好游击战。同时,重要会议的结束也意味着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从“非经济要素”回到“经济要素”,需要注意的是当前缺乏足够清晰的路标能够指引盈利预期的改善以及风险偏好的回升,投资者的预期前景仍然模糊。因此,A股仍处于底部震荡的阶段,阵地战时机未至,短期需要规避与外资重仓以及外需强相关的个股,枕戈待旦。


抓住制度边际带来的交易机会:两融标的扩容、转融通费率调降以及科创做市。中证金融公司与交易所先后宣布整体调降转融通费率40BP、并扩大融资融券标的股票范围。从历史经验看,转融通费率调降前市场大多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而转融资费率调降通过降低杠杆资金的机会成本,往往能够有效促进两融余额的扩张以及杠杆资金的活跃。2014年以来,转融通费率共经历了10次调降,调整后60、120个交易日,上证指数平均上涨6.8%、10.5%。相对而言,两融标的扩容对指数提振效果相对有限,但扩容标的流动性与交易活跃度往往会在扩容后得到明显抬升。2019年两融标的股票数量由950只扩增至1600只,新增标的在扩容一个月后,日均成交额、日均换手率相较于扩容前一个月增长48.1%、30.1%,要明显高于全部A股的38.4%、24.1%,相应标的也获得了明显的超额收益。科创板做市开闸也有望对优质科创公司股票尤其是科创50形成增量资金支持。以上制度变化将有望推动部分股票结构交易边际的形成。

内需“找机会”,外资重仓与外需相关“防风险”。国内重要会议落地后,股票短期进入了“不确定落地、政策真空以及估值相对便宜”的阶段窗口期,我们认为做多高确定性的内需板块以及规避高风险的外需与外资重仓股将成为下一阶段的重要的思路,围绕着内需我们建议关注:1)自主可控:经济结构的转型、政策目标的转变以及补短板的需求,正在让制造业尤其是政府支出与政策倾斜相关的科技行业收入增长和资本回报的确定性上升,聚焦自主化率提升较快的能源装备、军工、通信、信创等领域。2)能源安全:传统能源供给的短缺与低资本开支不仅加大了通胀粘性,同时也使得战略资源的重要性显著提升,海外地缘政治波动放大了上述过程的长期性,这带来与资源相关的企业的现金流确定性提升以及较高的股息回报。而预期之外的全球加息周期的放缓以及中国经济的回暖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股价弹性的期权,这提供了上述板块攻守双面特征。


行业与投资主题:内需“找机会”,聚焦确定性。下一阶段,投资的重点在于政策供给与盈利增长的确定性:1)实物资产通胀与大宗商品:煤炭/石油石化/农林牧渔;2)自主可控与转型升级:军工/通信/计算机(信创)/机械高端装备(光伏设备、风电设备等)/新材料(钢铁、有色、化工等)。







01

“找机会”的时期,打好游击战


找机会”的时期,打好游击战。前期市场的调整,投资者普遍经历了盈利预期的下降、无风险利率的上升(人民币存款激增、美元加息)以及风险偏好的下降(海外地缘政治),股票市场的估值以及隐含的风险溢价都达到了接近历史极端水平。随着中国重要会议的落幕、海外加息预期的充分交易,官媒三论疫情防控后,投资者对国内路线与海外环境的认识从不确定走向了确定。这意味着站在当前阶段,投资者对以上因素的预期冲击相较于8-9月要小的多,并快速形成了新的共识。考虑到投资者对悲观的预期计价相对充分,风险预期逐步落地,以及交易的回暖(两融开始修复),短期A股仍处于“找机会”大于“防风险”的时期,打好游击战。同时,重要会议的结束也意味着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从“非经济要素”回到“经济要素”,需要注意的是当前缺乏足够清晰的路标能够指引盈利预期的改善以及风险偏好的回升,投资者的预期前景仍然模糊。因此,A股仍处于底部震荡的阶段,阵地战时机未至,短期需要规避与外资重仓以及外需强相关的个股,枕戈待旦。




02

抓住制度边际带来的交易机会:两融标的扩容、转融通费率调降以及科创做市


抓住制度边际带来的交易机会:两融标的扩容、转融通费率调降以及科创做市。中证金融公司与交易所先后宣布整体调降转融通费率40BP、并扩大融资融券标的股票范围。从历史经验看,转融通费率调降前市场大多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而转融资费率调降通过降低杠杆资金的机会成本,往往能够有效促进两融余额的扩张以及杠杆资金的活跃。2014年以来,转融通费率共经历了10次调降,调整后60、120个交易日,上证指数平均上涨6.8%、10.5%。相对而言,两融标的扩容对指数提振效果相对有限,但扩容标的流动性与交易活跃度往往会在扩容后得到明显抬升。2019年两融标的股票数量由950只扩增至1600只,新增标的在扩容一个月后,日均成交额、日均换手率相较于扩容前一个月增长48.1%、30.1%,要明显高于全部A股的38.4%、24.1%,相应标的也获得了明显的超额收益。科创板做市开闸也有望对优质科创公司股票尤其是科创50形成增量资金支持。以上制度变化将有望推动部分股票结构交易边际的形成。







03

内需“找机会”,外资重仓与外需相关“防风险”


内需“找机会”,外资重仓与外需相关“防风险”。国内重要会议落地后,股票短期进入了“不确定落地、政策真空以及估值相对便宜”的阶段窗口期,我们认为做多高确定性的内需板块以及规避高风险的外需与外资重仓股将成为下一阶段的重要的思路,围绕着内需我们建议关注:1)自主可控:经济结构的转型、政策目标的转变以及补短板的需求,正在让制造业尤其是政府支出与政策倾斜相关的科技行业收入增长和资本回报的确定性上升,聚焦自主化率提升较快的能源装备、军工、通信、信创等领域。2)能源安全:传统能源供给的短缺与低资本开支不仅加大了通胀粘性,同时也使得战略资源的重要性显著提升,海外地缘政治的波动放大了上述过程的长期性,这带来与资源相关的企业的现金流确定性提升以及较高的股息回报。而预期之外的全球加息周期的放缓以及中国经济的回暖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股价弹性的期权,这提供了上述板块攻守双面特征。



04

行业与投资主题:内需“找机会”,聚焦确定性


行业与投资主题:内需“找机会”,聚焦确定性。下一阶段,投资的重点在于政策供给与盈利增长的确定性。


1)实物资产通胀与大宗商品:a)煤炭:动力煤价格淡季强势,冬季供电季或再迎催化,焦煤受地产托底需求预期回暖,估值修复有望;b)石油石化:生产国挺价意愿强烈,地缘政治持续催化油价高位波动,市场高估下经济衰退对需求的影响。四季度能源短缺仍是主线,重视高分红低估值的上游板块。c)油运:运力需求大于供给,VLCC市场高景气延续。d)农林牧渔:猪价淡季超预期上涨,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继续恢复,进入业绩兑现期。

2)自主可控与转型升级:a)军工:主战装备升级和股权激励有望超预期,需求刚性;b)通信:电网信息化将进入业绩兑现期,光纤光缆量价齐升叠加海缆需求高确定;c)计算机(信创):芯片制裁措施短期影响可控,中长期将加速流片自立自强, 产业有望超预期发展。d)光伏设备:扩产密集落地,上游设备受益需求爆发和HTJ降本增效加速推进;风电设备:全球海风政策频出、国内招标高增,长期利润挤压行业产能扩张滞后,供需或出现错配,行业有望量利齐升。

05

五维数据全景图








国君策略·周论

【国君策略|周论】乌云的金边

【国君策略 | 周论】徐徐图之,慢就是快

【国君策略|周论】枕戈待旦

【国君策略|周论】“确定性”的回潮

专题精选回顾

▶策略对话行业系列
【国君策略】策略对话食品饮料:行业驻底,静待花开20220804
【国君策略】策略对话军工:行业高景气,改革添动力20220726
【国君策略】策略对话环保:寻找行业的第二成长曲线20220715
【国君策略】策略对话非银:机构业务是下一个确定性共识20220707
【国君策略】策略对话银行:早周期复苏下的银行选择20220627
【国君策略】策略对话有色:掘金稳增长金属和新材料板块20220616
【国君策略】策略对话新能源:投资时代脉搏20220609
【国君策略】策路对话交运:春寒做底,终越关山20220602
【国君策略】策略对话社服零售:供给出清,“剩”者为王20220527
【国君策略】策略对话农业:产能去化超预期下的困境反转20220525
【国君策略】策略对话钢铁:稳增长下的逻辑与价值20220524
【国君策略】策略对话建材、地产:看好龙头20220516
【国君策略】策略对话建筑:稳增长下央国企的加速重估20220509
【国君策略】策略对话石化:石化的配置内涵20220507
【国君策略】策略对话煤炭:价值的深度重估20220506

▶新材料系列
【国君策略】军工新材料:确定性最强低风险成长赛道20220817
【国君策略】半导体新材料:时过于期,否极终泰20220817
【国君策略】能源新材料:潮水退后,试看真金20220817
 
▶消费展望系列
【国君策略】预期见底,消费重回视野20220621
【国君策略】确定性下消费的投资逻辑变化20220601
【国君策略】财务视角:消费的机会在哪里20220523
【国君策略】峰回路转:正视荆棘,消费的机会正在临近20220523

▶成本回落下的投资机会系列
国君策略】上游成本下行带来的机会有哪些20220808

【国君策略】中报视角:成本回落,中下游景气制造率先获益20220914

免责声明



国泰君安策略团队

 


方奕:首席策略

负责领域:大势研判/行业比较

执业编号:S0880520120005


陈熙淼:联席首席策略分析师

负责领域:行业比较/大势研判

执业编号:S0880520120004


黄维驰:资深策略分析师

负责领域:行业比较/大势研判

执业编号:S0880520110005


苏徽:资深策略分析师

负责领域:主题策略/行业比较

执业编号:S0880516080006

唐文卿:策略分析师

负责领域:主题策略/行业比较

执业编号:S0880522100002


郭胤含:策略分析师
负责领域:大势研判/行业比较
执业编号:S0880122080038


张逸飞:策略分析师

负责领域:大势研判/行业比较
执业编号:S0880122070056


田开轩:策略分析师
负责领域:行业比较/专题研究
执业编号:S088012207004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