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知识提纲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4讲:清朝的鼎盛与危机【张伸虎】

张伸虎 高中历史教研 2022-09-24


点击上方蓝字,分享更多资源!
特别说明

高中历史新教材实施在即,如何用好新教材成了很多老师最关心的话题。

山西省星河科技学校张伸虎老师先行研究,结合最新教材逐课编写教学讲义,已形成完整体系。经张老师独家授权,本平台将安排每个工作日推送一课提纲,和各位同仁分享。高中历史教研平台特别感谢张老师无私奉献!

张老师简介与往期作品:史学入门大全

知识提纲
第十四讲

清朝的鼎盛与危机

■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清朝前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措施,认识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通过了解18世纪中国社会的繁荣及此后各种矛盾的加剧,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 本节重点

清朝前期的君主专制


■ 本节难点

清朝前期的对外政策及其影响


■ 知识概要

一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1. 康乾盛世   

清朝康熙、雍正、乾隆(1661—1796年)时期

中国古代五大盛世:西汉“文景之治”,东汉“光武中兴”,唐朝“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清朝“康乾盛世”。

(1)表现: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并巩固,出现鼎盛时期。

(2)出现原因:帝王勤于政事,励精图治;完成了对国家的统一;调整经济政策(清初征收地丁银,雍正帝推行“摊丁入亩”等)

17、18世纪世界上的三位伟大君主:中国康熙帝,沙俄彼得大帝,法国路易十四。

2. 君主专制的加强

(1)建立密折制度

作用:使皇帝能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体制的控制。

(2)设立军机处  雍正帝于1729年设立

作用:负责起草或处理军机文书,提高了行政效率,使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

(3)大兴文字狱  以乾隆朝最为严重

中国古代加强思想控制的四件事:秦焚书坑儒,汉独尊儒术,明八股取士,清大兴文字狱。


二  疆域的奠定  

1. 表格  

明清时期,中国发生的三次反侵略战争: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

2. 地方治理:

(1)内地分为18行省,各省设立巡抚,每两省或三省设总督。

(2)边疆地区设将军和办事大臣。

(3)清朝设立理藩院掌管少数民族事务。

元朝设立宣政院掌管少数民族事务,兼管西藏的地方事务。

3. 清朝的疆域


三  统治危机的出现

1. 时间:康乾盛世后期,开始由盛转衰;嘉庆、道光时期,衰象明显。   

2. 国内有三大表现

(1)人口膨胀迅速,资源危机日益显露。

(2)政治腐败,如“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3)贫富矛盾加剧,农民起义屡次爆发。

如白莲教起义。

3. 对外,实行闭关自守政策     

(1)背景: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西方列强在东南沿海不断侵扰。

如1792年,英国马噶尔尼使团来华;1816年,英国阿美士德使团来华。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帝

(2)表现:四口通商到一口通商,十三行代管外贸事务,严格限制海外贸易。

(3)影响: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来侵略,维护了国家主权。但是并不能真正消除外来潜在威胁,反而加深了中外的隔阂与矛盾;使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中国不过是一个泥足巨人,只要轻轻一抵就可以把他打倒在地。

——马噶尔尼

(4)教训:闭关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开放才能发展,发展才能强大。

编者说

该资源由张伸虎老师授权高中历史教研平台独家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高中历史教研公众平台感谢作者倾情奉献。

欢迎大家通过留言发表看法和见解,我们也将及时精选留言后再次分享。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往期回顾


● 第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 第2讲: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 第3讲: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

● 第4讲: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

● 第5讲: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 第6讲: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 第7讲: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 第8讲:三国至五代的文化

● 第9讲: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 第10讲:辽夏金元的统治

● 第11讲: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 第12讲: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 第13讲:从明朝建立到清朝统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