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华财经调查|飞行汽车或成下一个风口 两大瓶颈有待突破

新华财经客户端 通航圈 2023-12-24
导读

权威媒体新华财经客户端今日发布财经调查文章《「新华财经调查」飞行汽车或成下一个风口 两大瓶颈有待突破》,其中不仅介绍了亿航智能、小鹏汇天、沃飞长空、峰飞航空、御风未来等国内eVTOL/飞行汽车厂商,还提到了Joby、Archer、Volocopter、Alef Aeronautics等欧盟厂商及其产业股东包括达美航空、丰田汽车、吉利控股、特斯拉CEO马斯克、波音等,以及电池配套的孚能科技、宁德时代及宁德时代合作伙伴中国商飞,以及摩根士丹利、保时捷管理咨询此外,文章还提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陶智,民航局原副局长李健,中国航空学会理事长林左鸣,中国航空学会飞行器适航分会主任委员徐超群,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张扬军等的相关观点。


新华财经上海12月7日电(记者 王鹤)今年10月,中国民用航空局向亿航智能颁发EH216-S型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型号合格证,也是全球首张无人驾驶电动垂直起降(eVTOL)航空器型号合格认证,让这家公司和eVTOL备受瞩目。

实际上,越来越多飞行汽车公司在国内外崭露头角,瞄准载人、运货、应急救援、森林消防、能源巡检等应用场景,为“天空之城”筑地基。
“造机新势力”蓄势“起飞”
“有人说我们是‘造机新势力’,正如多年前的‘造车新势力’,为个人用户打造智能电动飞行汽车。”小鹏汽车旗下小鹏汇天副总裁侯聪说,小鹏汇天两座飞行汽车航旅者X2在2021年载人首飞,2023年获国内特许飞行许可证,今年10月发布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
吉利旗下沃飞长空年初完成了5座级eVTOL AE200的首飞,民航局几日前发布了针对AE200-100的型号合格审定项目专用条件征求意见通知沃飞长空CEO郭亮说,eVTOL能够垂直起降,一个多小时的汽车通勤时间,eVTOL只需十几分钟,平均耗时为地面交通的1/5。从上海东方明珠到浦东国际机场,不到10分钟可抵达。未来出行成本约是乘坐专车价格的两到三倍左右。

小鹏汇天“陆地航母”沃飞长空AE200今年均收获首批100架订单
峰飞航空的eVTOL盛世龙是今年巴黎航展的明星产品,并与阿联酋猎鹰航空服务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公司总裁田瑜透露,计划在春节前,开展全球首条跨城跨海eVTOL航线深圳至珠海的往返试飞。盛世龙4号机今年初完成单次充电状态下250.3公里飞行,刷新全球2吨级eVTOL航程纪录
御风未来的2吨级eVTOL MATRIX 1是第六届进博会的明星展品。御风未来华东销售负责人岳强说,除了看新鲜的普通观众外,接待最多的是物流企业和投资机构。“无人驾驶eVTOL使用纯电能源,无飞行员,意味着运营成本很低,且零排放、低噪音,安全性高,制造和运营成本未来约是直升机的15%左右,按照‘先郊后城、先物后人、先隔离后融合’的发展路线,未来eVTOL一定会对传统城市交通工具带来巨大变革,实现有效补充。”
“作为面向未来的新型交通工具,eVTOL受到航空和汽车两大领域的重视。”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陶智说,传统航空巨头、汽车企业及新兴科技企业纷纷进入电动航空产品的研发领域。年全球有600多家企业从事eVTOL研发,今年已有超过800家企业,足见行业的活跃度。
下一个产业风口?
如同大型民航客机改变了人类的长距离出行,飞行汽车将带来城市出行的革命,有巨大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是资本和企业竞相争夺的新赛道。
摩根士丹利预测显示,到2030年,全球将有12000架飞行汽车用作空中出租车、机场班车和城际航班服务,全球飞行汽车市场规模达550亿美元,2040年市场规模超过1万亿美元,2050年市场规模达9万亿美元。
保时捷管理咨询的预测显示,2030年中国eVTOL市场容量将占到全球25%至30%的份额。
中国航空学会飞行器适航分会主任委员徐超群表示,电动航空是航空业的第三次技术变革,是绿色转型、航空动力、电子系统、新材料等领域的创新结果,电动航空企业的崛起,掀起了全球范围的电动航空热潮。
在经历了房地产、家电、互联网+以及新能源汽车热潮后,下一个体量足够大、能支撑经济消费持续增长的行业在哪里?民航局原副局长李健说,目前八大交通运输体系中最有希望的是通用航空、低空经济
在这条赛道上,欧美近年同样涌现出一批先行者,包括Joby、Archer、Volocopter、Alef Aeronautics等,它们背后的产业股东包括达美航空、丰田汽车、吉利控股、特斯拉CEO马斯克、波音等。
纳斯达克上市的Joby公司的S4有人驾驶eVTOL 11月在纽约市区完成首次试飞,计划2025年投入生产,每年交付500架。
吉利科技集团参与投资的德国公司Volocopter计划明年在巴黎奥运会期间提供服务,进行eVTOL商业试运营。
Archer Aviation近日与阿布扎比投资办公室达成协议,2026年在阿布扎比启动空中出租车业务。
“在绿色航空领域,我国与其他国家基本同时起步、同台竞赛,有部分处于领先。”中国航空学会理事长林左鸣说。
“当下的电动航空类似三五年前的电动车,这是中国航空业实现换道超越的有利时机。”郭亮说,中外电动航空发展“并驾齐驱”,没有代差。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电动航空很可能是下一个电动车产业,无论是技术、体量和全球排位。
我国有完善而领先的电动车产业基础,为eVTOL提供高能量密度电池,高可靠电机、电控和自动驾驶技术等;国产大飞机的自主研发为eVTOL提供了飞机工程设计、安全性和适航相关技术和人才储备;5G、北斗技术给低空空域管理带来革命性管理手段。此外,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密集的城市群、最大的单一市场。这些都是eVTOL发展的底气所在。
两大瓶颈有待突破
业内人士表示,eVTOL有了良好开端,更需要长效发展机制,一方面是政策,另一方面是产业链构建。
记者采访了解到,今年以来,从国务院、省一级到地级市,密集出台了一批与低空经济相关的政策文件。其中,《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空域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等重磅政策让eVTOL商业化的政策限制被逐步打通。
电动航空没有先例可循,每一步都是深水区,在发展认知、战略规划、管理理念,产业链自主和创新网络安全与持续发展等方面需进一步完善。”徐超群说。
未来,飞行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验证;空域释放和空域管理能力;适航审定政策制定和支持保障、市场接受度、技术人才储备等诸多因素都需政策制定者全方位考虑。
在产业链构建方面,飞行汽车涉及能源动力、飞控系统、导航监控、主机制造等细分供应链。
据介绍,孚能科技此前已研发出第一代高能量密度三元软包动力电池,交付给电动飞机客户;宁德时代正在进行民用电动载人飞机项目的合作开发,并与中国商飞成立合资公司。(继与商飞携手成立合资公司后,宁德时代又牵手航科院共建锂电池安全联合实验室)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张扬军说,飞行汽车要想实现快速发展,载荷航程智能驾驶适航安全是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高功率密度、高效率、高适应性的新能源动力技术,高安全、高可靠、全天候的智能驾驶平台技术,以及安全高效、云网融合、路空一体的三维智慧交通技术是三大关键技术突破方向。
来源:新华财经客户端。
PS:最近微信平台推荐机制调整了,可能有些朋友会收不到我们的推送,大家伙儿别忘了给(通航圈)加上星标,以免错过更多精彩!
延伸阅读

需要进入通航圈交流群的朋友,
关注本公众号后,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关键词:入群。
免责声明: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文章之观点,皆为交流探讨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公众号作者也不负有更新以往文章观点之责任,一切以最新文章为准。用户根据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其他观点进行投资,须风险自担,责任自负。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众号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平台综合编辑文章,转载本文请在作者处注明为通航圈,并在文首醒目位置注明“来源:通航圈(微信ID:tonghangquan)”,文末放通航圈二维码,侵权必究。部分图文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投稿合作及商务合作:publicvoice@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通航圈:一个行业的跌宕起伏
欢迎通航圈内企业约稿、圈内人士投稿
邮箱:publicvoice@qq.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