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宇:三八妇女节的来历及其他

陳宇 文字研究 2022-04-25

陳宇:三八婦女節的來歷及其他

陈宇:三八妇女节的来历及其他


妇女节是怎样来的?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要说自然界对男女两性实在是相当公平的,什么夫权、父权、男权制至多没超过两万年。可是至少在五万年前,所有的地球人都生活在母系社会时期。那几万年漫长的时光中天天都是妇女节。


那一段时空内,人类没有战争,没有文字,没有文明,采集和简单的原始农业、蓄养就能够满足生存。日常的工作轻而易举,男人能做,女人照样能做,男人不能做的,比如生孩子、奶孩子,女人照样能做。


好吧,就算男人在生娃的方面,付出了一丁点儿工时,做出了一丁点儿贡献,但男人会怀胎十月吗?男人会接生吗?男人会奶孩子吗?男人会给娃哼催眠曲吗?这些活儿女人们抱成团就能自己解决了。


除了在繁衍人口上提供一点帮助之外,男人是可有可无的。


女性是整个人类社会无可质疑的掌控者。男人活得像一个小瘪三或者小三。



部落中成长起来一代育龄女性,需要有人配合着生小娃娃啦,就这个活儿女人们没能力抱团或单干,于是一声令下,男人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干完活儿就一边去吧。还想干点儿表现表现刷点存在感是么?---那好吧!你们这些好男儿就去对付豺、狼、虎、豹、狮、象、犀、鬣、彘、熊、鹰、鹫、蚺、蟒、蛇、鳄等等现代还有的和已经灭绝了的那些可怕的凶兽猛禽吧,别忘了把毛皮、象牙、犀角、鳄皮带回来,那玩艺儿在几万年后可值钱了。而且所有收获都要上缴充公,不能私吞,敢不规矩干活儿,咒你将来变成东方不败!



奉命带着木棒、石头和弓箭去狩猎的男人们,历经凶险的搏斗,甚至于还陪上几个同伴的性命,千辛万苦地带着一大堆动物肉,和皮毛等等回来了。向女人们献上皮草,向娃娃们献上剑齿虎的牙、犀牛的角、雕翎等等纯天然的玩具。


然后发现所有的娃,全跟他妈或她妈的姓,这些姓到了有汉字的时代,全带着“女”字旁,一直传承到今天,比如姜、姬、姚、安、晏、娄、姒、妫、姞、嫪、妘、娲等等。


这些汉字很直观地告诉人们,地球人类历史是由女人开启的。只生男娃可是不行的,部落氏族的权力必须由女娃来继承,总而言之,在地球人类还没学会用火,和刚学会用石头当工具或狩猎武器的漫长的几万年中,地球人类是靠女人养活的,女人才是地球人无可质疑的统治者。男人不过就是保镖或猎人、渔人而已。全地球的男人们活得平平淡淡、无聊之极!


可是,不可否认的是,那几万年的漫长岁月,地球上地广人稀,草木滋盛,万物繁荣,所以人与人之间没有战争,没有欺诈。人类与大自然,与天地万物一切苍生和谐地生活在一起,很快地做完了打猎和打渔的工作的男人们,穷极无聊的男人们,可以拎一根绳子,牵着动物们到处蹓跶着晒太阳,高兴了还爬到树上去逗弄小鸟喜鹊啥的。没人去鼓舞什么高尚理想,伟大奋斗目标,大家都是“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无欲无为,边吃边玩,吃饱着挺着肚子继续游玩,人人都过着自然而然的一辈子,这真是一个天人合一、万物和谐的“至德之世”啊!


“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庄子·外篇·马蹄第九》)


在那漫长的几万年时代中,身为男人,怀胎十月是待在女人子宫里的,你出生时是部落中的女巫和老祖母带着一伙女人接生的,吃的食物,穿的衣服,全是女人操办的,哪怕是死了,也是女人们为之招引魂灵,为他哭两声,歌咏两句送他一程。在那漫长的几万年时代中,男人在人生的大部分时间中都需要女人的帮助,反过来,女人在绝大部分时间内并不需要男人,这个供求之间的巨大落差,男人们真是郁郁不得志,有志者几欲自挂东南枝!


当人们已经能够比较熟练地制造和使用石器,人口的繁衍也就越越来越多。


人口一多,部落的生活区域就要扩展,可以想象得到,两个或几个部落偶遇在一片林原上,谁都想为自己的部落氏族占有这一片地,战争不可避免。


为争夺一片生活领地,部落间你来我往的拉锯战是令人讨厌的,所以被击败的部落是悲惨的,为了不受到反击,至少不能让战败者很快地复苏战力。战胜者往往会争取一劳永逸地彻底毁灭战败者的部落,杀光绝大部分强壮能战的男丁,所有的女人和小娃、少年全都被掳为战利品,一旦部落被摧毁,残存的人口要么逃亡,要么就被俘为奴隶。


誓死保卫部落,才是唯一真理!说到战争,男人们的春天就来啦!


几万年来,为了守护部落与获取食物,男人们与各类野兽进行长期的战斗。无论单挑群殴都有一套技术与经验的传承。现在只不过为着争夺生活领地,把斗兽的技术转过来斗人而已。


人类既然有了战争,那么除了继续生活之外,为了避免其他部落跑来抢食物、抢地盘、抢媳妇、抢人口,保家护族成为时代最强音


而几万年来,女性多只从事采集、耕种、酿造、纺织、烹煮、烧烤、缝制、祭祀等等工作,由于孕育繁衍生命的天然功能,女性的天性多是柔弱温和善良的,不适合残酷血腥的战斗。


纵然三千年来,每一个时期的大民族中,都会出现诸如圣女贞德、花木兰那样的女英雄,但总体数量微乎其微,更何况遥远蛮荒的时代。


献身战斗、保卫氏族的重责大任,还是得交给男人。


只有勇猛善战的男人,才能保卫部落,于是不知不觉的、理所当然的,部落的权力滑入男人的手中。


一段时期的战争之后,干了几万年保镖侍卫、渔民猎人的男人,终于成为部落的主宰者,他们中最为强悍善战的,被公推为大酋长。


这时候的人类,似乎集体意识到遗传基因的强大,所以全世界各族的先民,都曾一致把氏族和民族的兴衰,交托到某些强大英雄的手中,指望这些曾经强悍的英雄人物,以他杰出的基因而产生的后代,成为氏族部落或民族的守护者。于是天下为家的父系氏族时代开始了!


总而言之,地球人类亿万年历史,女人当家作主占了大部分的时光,男人们不过只充当保镖、猎人、陶匠或石匠那样卑微的角色,自己的娃都只能跟女人的姓,被人骂都只骂“他妈的”,似乎跟男人一点关系不沾。娃他爹们何其悲愤啊!


然而,只因为战争,才体现男人的价值,这太血腥太野蛮太不正义太罪恶也不人道主义了,男人们当然是极不满意的。


在男人出头的时代,有了文字,憋屈了几万年的男人们,开始用宣传的方式别出心裁地兴起男权主义。


希腊神话虽然保留了母系社会的正面女性形象,但也出现了一些把女性看成文明的敌人,与灾难、罪恶相勾联的故事,比如潘多拉魔盒--


拥有一切天赋的女神潘多拉打开魔盒,释放出贪婪、虚伪、诽谤、嫉妒、痛苦、瘟疫、忧伤、邪恶,给人类带来无穷灾难,唯独把希望,关在魔盒之中。


连《荷马史诗》(约前9—前8世纪)中,善于施展魔法,能呼风唤雨、策动闪电雷霆的赫拉女神都要屈服于男神宙斯。


最著名的当然是《圣经·旧约·创世纪2:7-3:16》中的传说--

上帝先造出世界上第一个男人,取名叫亚当,

亚当是上帝依着自己的形象创造的

亚当与上帝同在天堂伊甸园寿与天齐仙福永享

上古洪荒中满宇宙世界只有亚当一个人,太寂寞太无聊了

为了给亚当解闷寻乐子享受人生快乐

上帝从亚当身上取出一块肋骨

用这块肋骨造了一个女人夏娃,

夏娃受蛇的诱惑,违背上帝的命令,唆使亚当一起偷食了智慧树的禁果,

于是遭到上帝耶和华的惩罚,二人被逐出伊甸园,到地上受苦。


由于夏娃导致的原罪,上帝对夏娃说:“我必多多加增你怀胎的苦楚,你生产儿女必多受苦楚。你必恋慕你丈夫,你丈夫必管辖你。”


因为这个古老传说,几千年来,生活在西方的女性运气十分不好,雅典十将军之一、历史学家修西底德(前460-前396)说:“假如创造女人的神存在,他是罪恶的毒害的创造者。”


苏格拉底(前470年-前399)说女人是男人肉欲的堕落性质的人格化和体现,是人类衰亡的根源。


古希腊文学家欧里庇得斯(前480—前406)在《希波吕托斯》中说:“如果你(众神之王宙斯)想让人类永存就不该让女人出现!”


柏拉图(前 427-前 347)的《蒂迈欧篇》说女人的道德潜能低于男性。


柏拉图还说行为不端的男人在下辈子会投生变成女人。


柏拉图还主张妇女公有,这似乎就是苏联小老板赫瓦多夫产生共妻思想的灵感源头。


亚里斯多德(前384-前322)《政治学》中指出妇女是“放肆”的,有着“放逸的习性”和“贪婪这一恶德”从而“使全邦的政治结构陷入失调。”


除非男人是失败者、弱智,妇女微不足道。


毕达哥拉斯(前580年-前490)也曾把女人和混乱、黑暗、消极混同一谈。


有了上面这些女性歧视思想,古希腊女性就完全被束缚家庭琐务之中,即使外出也要从头到脚包裹严实。


唯一例外的,是全民皆兵的斯巴达。少壮女子可以参加体育锻炼和比赛。她们在比赛中裸露出了大腿,被其他希腊城邦视为轻浮、淫荡。


古希腊语中“Phainomeris”一词,即是“露出大腿的人”,专指伤风败俗。


依据《圣经》,诗人格兰维尔说:“女人从夏娃开始就是恶魔的工具”。


英语的女人一词Woman,意指给男人(Man)带来 Woe(不幸、麻烦)的人。


教皇格里高利七世(1020—1085)公然说:“妇女是邪恶的代名词。”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1712-1778)主张“天赋人权”可没包括妇女的人权,他认为女人只是为了服务男人的存在。


德国哲学家康德(1724-1804)认为女性没有理性,不适合承担学术工作,他认为女学者的学问不过是戴上“一块停摆的表”,只为了炫耀,没有实际作用。


黑格尔(1770-1831)认为女人只能干家务,一旦去管理政治就一定很危险。


叔本华(1788-1860)说女人本身是幼稚而不成熟的,她们轻佻琐碎、缺乏远见,永远不会成熟。


尼采(1844-1900)逛妓院染上梅毒,非常气愤地断言凡是趋向衰竭、病态、腐朽的文化都带有女性味。他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说出一句极具性歧视的话:“你要去找女人吗?不要忘了拿鞭子。”


由于《圣经》中的传说,天主教认为女性易受魔鬼引诱,成为人间各种罪恶的诱因和化身,教皇英纳森八世在1484年号召全体基督徒狩猎女巫,掀起迫害女性的狂潮,从1480年到1780年,三百年中,成千上万的无辜女性被当作“女巫”,惨遭浸水、苦刑梨、骑驴、猫抓、枷刑、铁娘子等等各种酷刑折磨,受尽羞辱后被悉数虐杀。


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发起人马丁·路德(1483-1546)还提出女性应该“呆在家里、坐着不动、操持家务、生儿育女”。


欧洲女性为取悦男性,变态到以细腰为荣,有人因为束紧腰带,肋骨骨折甚至窒息身亡。相比之下,中国所谓“楚灵王好细腰”,未必真的出现“宫中多饿死”的夸张情形,《墨子·兼爱中第十五》至多记录“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也就是至多饿了一年多后,朝臣宫人们的脸色全因为营养不良黑黄黑黄的了。中国女性缠足则始于北宋中期,且未普及全民,只是危害到有产者家庭女性的一双脚而已。


这时期的西方女人,若敢与丈夫顶嘴,就会被戴上“毒舌钩”面具,带有尖锐铁刺的机关夹住舌头,只有持有钥匙者才能打开后脑处的锁。更可恶的是,有的“毒舌钩”还会加上铃铛或者一根链子,让受刑的女性体会一下游街示众的行为艺术。“毒舌钩”由英国迅速流传,残害了欧洲女性数百年。




还有从十字军东征骑士开始的,用贞操带来封锁妻子和情人的下身,防止她们红杏出墙,给自己戴上绿帽子或绿头巾。


教皇和各国国王们根本不保护军婚,而带上贞操带的女性无法清洁身体,臭气薰天。还会增加某些妇科病的发生率。


但西方男人这样做是有文化依据的。依据就在著名的《荷马史诗》中《奥德赛》的第八篇章里,阿芙罗狄娜是爱神与美神,魅力无限,掌管人类的爱情和生育。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见到美貌非凡的阿佛洛狄忒都为之倾倒。使她成为奥林匹斯十二神之一,

她是火神赫菲斯托斯的妻子

却跟小叔子战神阿瑞斯斯混在一起生了五个孩子

还跟机智狡猾的畜牧神赫尔墨斯与海神波塞冬各生了一个孩子

西方的神真是乱七八糟

火神赫菲斯托斯终于忍受不了了

锻造了一件紧身褡给她穿上,这就是最早的贞操神带。

而阿佛洛狄忒被上了铁链还不老实

她诱惑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激起了十年战争

美女海伦和几十万名战士成了牺牲品

……

……


在西方,这种禁锢女性身体、侮辱女性尊严的变态劣迹,直到近代才渐渐消失。


不过,最近又沉渣泛起,还男女都用了……


仿古意大利女性贞操带


德国贞操带


……

总之从古希腊神话和亚当夏娃的传说开始,一直到西方古近代思想文化,都是把女人当作“感性的尤物”和“危险的因素”。


所以纵观西方历史,西方社会对于女性几千年的压迫与摧残,实在惨不忍睹,所以女权运动是在西方兴起。这就叫物极必反。


战争给了男人机会,也给女人机会。第一次大战后男人死了不少,后方的许多工作都由女人承担,所以女人就可以申张自己的权利了。为了涨工资,为了提高待遇。女人抱团罢工,还上街示威游行。搞得资本家老板和政府焦头烂额。


最后,各国妇女们趁胜追击,走进了军队、警察、学术等等各个领域,终于有了一个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西方世界对女性长达几千年的压迫与欺凌,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就是三八妇女节的由来!


治国平天下之权,女人家操得一大半--庆祝妇女节感言


人道之事,籍女子之功最多……人道至文之具,而其创始皆自女子为之,此则女子之功德孰有量哉!岂有涯哉!

(清末民初·康有为《大同书》)


有智妇人胜于男子,远大之谋豫思而可料,仓卒之变泛应而不穷。求之闺阃之中,是亦笄帏之杰。

(明末·江宁刘氏《女范捷录》)


治国平天下之权,女人家操得一大半。

(清末民初·印光大师《上海护国息灾法语》)


三八妇女节,是西方女性反抗西方文化对女性几千年压迫欺凌的伟大胜利。


西方文化自神话时代开始,就一直是歧视与压迫女性的。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所以女权运动与妇女节才会直接产生在西方。


对比一下,东方中国在历史上是怎样对待女性的呢?


所有民族的文化,都从神话开始,所以我们先看看中国的远古神话:


(一)女娲:女娲是中国的创世神话,当初盘古开天辟地,有山川草木、鸟兽虫鱼,但没有人类,女娲抟土造人,又炼石补天,拯救人类。是人类世界的创世女神,世间万物的创造者。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

女娲祷神祠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

(东汉应劭《风俗通》,最晚成书于西历196年)

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西汉·刘安《淮南子·卷六·览冥训》)


(二)西王母:又称瑶池圣母,掌管不死药。居住在昆仑山,统领众仙。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

(西汉·刘安《淮南子·卷六·览冥训》)


(三)羲和:太阳女神,生了十个太阳,繁衍出十个部落,后来有九个被后羿部落征服,所谓后羿射九日的传说。


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先秦及初汉·佚名《山海经·大荒南经》)


(四)九天玄女:传授黄帝奇门遁甲之术,帮助轩辕黄帝战胜蚩尤。中华民族上古女战神。


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

(汉朝·佚名《龙鱼河图》)


(五)骊山老母:上古神仙。天姿绰约,风华绝代,秦始皇游骊山曾遇之。


骊山女亦为天子。

《汉书·志·律历志上》


(六)素女:以音乐造福生灵万物、擅长弹奏瑟的女神,同时还是中国医家供奉的医疗女神。《素女经》记载了素女向轩辕黄帝传授中国古代性学知识和相当成熟的性养生技术经验。


黄帝使素女鼓瑟。

(先秦至汉初·佚名《世本》)

黄帝曰:夫阴阳之道交接奈何?素女曰:交接之道,固有形状,男以致气,女以除病,心意娱乐,气力益壮。

(先秦至汉·佚名《素女经》)


唐末杜光庭《墉城集仙录》,记录了三十七位女神仙的事迹,描绘她们超凡脱俗的美丽,鼓励人们像她们那样努力追求个人生命的圆满完善和永存。


中国道教修炼史上还有何仙姑、海神林默娘、福州临水陈太后四娘等等传说,还有魏华存(252—334)、何仙姑(682-?),孙清静(1119--1182)、曹文逸(1009--1126)等等著名的道教女性修炼家,显示中国神话和道教仙宗学术是非常尊重女性的地位的。


在尊重女性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下,连原本在印度佛教中是男子汉大丈夫形像的观世音菩萨,到了中国,也变成了南海观音娘娘。


可见远古时期的中国神话一向是比较尊重女性的,那么人文主流思想又是怎样的呢?


我们先看看从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某些读书人强调中国妇女的受压迫情况。


而近百年以来,人们总会扯出两句话来批评传统中国对妇女的不平等和歧视--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周·孔子及其弟子《论语·第十七章·阳货篇》)

女子无才便是德。

(明·陈继儒《安得长者言》)


先说前面一句,我们知道,孔子是一位教师,他的职业和事业就是教书育人。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无论男子或女子,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

说到教育,就现实而论现实。


虽然让所有人都享受教育的平等权利,但是不可教也的人,也是随处可见。好比阳光平等地普照一切,但有人要遮挡阳光,那他就享受不到光照。


作为一个教师,自然乐于传道授业解惑,可是试问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愿意认真坚持修养自己的人生德行?有多少人愿意去穷究社会、历史、人生、自然、生命的终极真理?


只要你是一名教师,尤其是社会人文系的教师,你会发现:


有许多学生,有许多人,你教导他们浅近的,他们会说,这稀松平常的道理还用你说?!我早就知道啦!


你跟众人分享关于宇宙人生的玄远思考,分享远大的理想与信仰和哲学,他们或她们又抱怨说,这种不能吃不能喝不能当钱用的不实在的东西,有什么用?


更有一类肤浅而不重视修养的男男女女,你太靠近他(她),时间长了,他(她)就会狎昵不逊无礼。


你一旦疏远他(她),他反而抱怨你看不起他(她)!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现象难道少了么?


孔子说这样的甘于平庸男男女女,是很难教他们学会反思人生的,也是很难教育成为德才兼备、文质彬彬的精英人才,难道不正确吗?


这是作为教师的孔子对人类习性的一种无可奈何的慨叹。


这难道没有依据吗?有错吗?


无奈的是,这句话一直被人曲解,被歪曲成为孔子歧视女性的证据。


那么,由孔子开始的儒家文化女性观到底是怎样的?


孔子说过,夏商周三代圣明帝王有优良的政治成就,一定是尊敬他的妻子的,对他的妻子以礼相待。妻子是家族事务的主导者,哪里能够不尊敬呢?!


昔三代明王之政,必敬其妻子也有道。妻也者,亲之主也,敢不敬与?

(周·孔子等《礼记·哀公问第二十七》)



孔子不但尊重德才兼备的女性,对女儿和侄女也是很疼爱,为她们妥善地安排了婚姻,他还在妻子墓前,俯身伏首,以额触地,满怀深情地为妻子行了最隆重的稽颡叩拜之礼。这说明孔子是根本不歧视女性、并且是很尊敬女性的。


圣人之杖而稽颡也。葬于鲁北泗水之南,洙水之北,新茔也。

(满清·郑晓如《阙里述闻》)



从孔子的观点和作为上看,从文化发展流变的溯源上看,“女子无才便是德”是宋明理学僵化和偏颇化的产物,不符合孔子所开创的原典儒家文化的传统理念。“女子无才便是德”只是后世平庸男子害怕优秀女性盖过自己的一种心理表现。因为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女性中的英杰人物足够多!


顺便考察一下,这句话出现在明朝盛极趋向衰弱的时期,这句话出现后六十年内三代人的时期后,明朝灭亡了。


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

(明·陈继儒《安得长者言》)


真理前进一步,就会变成谬论。“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就是如此。


一个人的德行,应是由其作为和后果来鉴定的。品德好的不一定真有才干,没有才能,不能做实事,一定显不出一个人真正的德行。


有德无才,所谓没本事的好人,只是没本事,所以更没能力做坏事而已。无论男人女人都是如此。


身怀利刃,杀心自起,有点本领或有点才智的,能够不做坏事而做好事,才是真正的好德行。


真正的道德,应该是有才能,但不会成为精致利自己主义者,而能真诚地造福苍生,才是真正的人生真品质。


无论男女,都要德才兼备。


只有德,没有才的母亲,怎么能教导出真正的德才兼备的下一代?


所以“女子无才便是德”与其它一些压抑女性的主张,事实上不见于先秦孔孟儒家原典文献,是后世偏激强调狭隘道德礼教的僵化谬论。


事实上中国历代都是敬重才智女性的。


中国古代女性,也是有宏大的理想信念和作为的。


有智妇人胜于男子,远大之谋豫思而可料,仓卒之变泛应而不穷。求之闺阃之中,是亦笄帏之杰。

(明末·江宁刘氏《女范捷录》)


从历史事实上看,先秦时期的中国女性,社会地位可不低,并且能够申张自己的权利。


商朝高宗王后王后妇好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有自己独立的封地和财产。


只是记载妇好的甲骨文,出现在近现代考古发掘中,就连先秦史官与司马迁都无缘一见,所以《史记》上没有提及这位女性。


但先秦史册中某些女性的记载,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国先秦妇女的生活状况:


周灵王二十二年(前550),齐庄公派使者吊唁杞梁,杞梁的妻子当场发飙怼了过去,不愿意接受国君的吊唁,批评齐庄公的做法不合礼仪,没有给予为国牺牲的杞梁应有的荣誉,于是齐庄公按礼仪到杞家郑重吊唁。


杞梁之妻猛怼国君的时候,孔子才两岁呢!


齐侯归,遇杞梁之妻于郊,使吊之。辞曰:“殖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于罪,犹有先人之敝庐在,下妾不得与郊吊。”齐侯吊诸其室。

(周·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先秦时期的中国女性,不但有话语权,春秋时期的女性行为,可以影响社会,形成一种风俗。


周灵王三年(前569),鲁国军队在狐骀山战役中大败而归,女人们一起用麻布带扎束头发,悲痛地迎接战死者的灵柩,从此形成了一种丧礼发式--丧髻。


几十年后,南宫韬的母亲逝世,孔子教南宫韬的妻子做丧髻的发式说:“你不要把丧髻做得太高,也不要做得太大。用一尺长的榛木簪子固定头发,束发的麻布条垂下八寸长就行了。”


鲁妇人之髽而吊也,自败于台鲐始也。

南宫绛之妻之姑之丧,夫子诲之髽曰:“尔毋从从尔,尔毋扈扈尔。盖榛以为笄,长尺,而总八寸。”

(周·孔子等《礼记·檀弓上第三》)


虽然从宋明理学开始,出现了女性的压抑,但还是有眼睛明亮,通达事理的人士能够承认、赞叹女性对人类历史不可替代的伟大贡献。我们知道,满清末期的康有为(1858-1927)是一个保守派,可是他很称赞女性的历史贡献,并没有任何贬视女性的言行,反而力主女性婚姻自主、兴办女子学校,他说:


 人道之事,籍女子之功最多……人道至文之具,而其创始皆自女子为之,此则女子之功德孰有量哉!岂有涯哉!

(清末民初·康有为《大同书》)


正是因为中国文化从根本源头上就从未轻视女性,反而是尊重女性。中国数千年历史上,才会有正面的女神传说,才涌现妇好(商)、太姜、太妊、太姒(周)、钟离春、采桑宿瘤女、庄姪、颜征在、许穆夫人(先秦)、吕雉、羲娥、缇萦、徐小季、班昭、徐淑、阴丽华、明德马皇后、邓绥、卓文君、王昭君、迟昭平、陈宝光妻、长安女碧、解忧公主、冯嫽、蔡琰、海曲吕母(汉)、左芬、谢道蕴、苏蕙、鲍令晖、刘令娴、冼夫人、李秀、鲍潜光、朱序之母韩氏、荀灌娘(南北朝)、冯太后、花木兰(北魏)、平阳公主、红拂女、文成公主、武则天、上官婉儿、李冶、杜秋娘、薛涛、刘采春、鱼玄机、公孙大娘、胡愔、牛应贞、项城李杨氏、诚节夫人邹奚氏、飞狐古高氏、陈硕真、唐赛儿(唐)、花蕊夫人(五代)、曹文逸、孙不二、梁红玉、温婉、朱淑真、李清照、吴淑姬、张玉娘、杨妙真(宋)、马皇后、奢香夫人、谈允贤、梁小玉、瓦氏夫人岑花、秦良玉、沈云英、刘淑英、韩希孟、徐德英、桂家抗清女英雄囊占(明)、顾二娘、王贞仪、王天真、江蕙、姬素贞、李晚芳、陈端生、沈善宝、王聪儿、周秀英、苏三娘、邱二嫂、洪宣娇、秋瑾(满清)等等许多优秀的女性。她们活跃在政治、军事、文化领域。


两千多年中国传统时期,女性还从事工商业,比如开采矿产的巴蜀寡妇清(先秦)、后唐李杨氏(五代)、经济学家顾若璞与丁氏(明)等等。


据统计,中国传统时代两千多年中,各时代见诸史册的中国优秀精英女性:政治领域有43人,军事领域有19人、科技工艺领域有15人、思想领域有10人。文学艺术领域的最多,有73……。


当然有人指责缠足裹小脚是残害女性的中国陋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这是很笑话的。


缠足裹小脚只不过是从宋朝开始的畸形审美流弊,北宋之前,根本没有缠足的记录。


追溯缠足裹小脚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南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八》说:“妇人之缠足,起于近世。”苏轼(1037—1101)三十六岁任职杭州时写了《菩萨蛮·咏足》说:“偷穿宫样稳,并立双趺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大意是:舞女们穿着宫廷贵人样式的小脚鞋,看似好看但并立两脚都感觉困难。到底这脚要小什么程度才算纤绳美妙?那要能把那双小脚捧在手掌看了。


理宗朝,宫妃系前后掩裙而长窣地……束足纤直。

(《宋史·志·第十八·五行三》)


《宋史》的记载,说明缠足这种极为畸形的审美而进行肉体摧残的残酷陋习,实在是起源于宋朝。


不过这个畸形审美并未殃及全民。仅是祸害中产阶层以上那些不用从事劳动的富贵家中的女子。平民百姓家女性多要操持家务,甚至要种田务农,多是不缠足的。


不过即使是士族阶层女性,也不是全都缠足裹小脚的。


否则从宋朝之后就不会出现梁红玉(1102-1153)、沈云英(1624-1660)、姽婳(guǐ huà)将军林四娘(?-1635)秦良玉(1574-1648)这样的女性名将,与白莲教武装领袖唐赛儿(1399—?)、抗击英法联军的冯婉贞、辛亥革命志士秋瑾等等这样的女中豪杰,更不会出现太平天国女军、天津红灯照、黄埔军校女生队这样的女性武装团队了。


这些见诸史册的真实人物之外,从宋朝开始,虽然理学礼教日渐僵化刻板,束缚禁锢女性,但人民还是创造出诸如佘赛花、穆桂英、杨排凤、杨排风、樊梨花、吕四娘等等一系列女英雄形象。


这说明中国从神话开始到孔子原典儒家文化,并没有像西方文化两千年一惯的歧视和压迫女性。


当然,从宋明理学僵化开始,直到民国初期,中国女性确实受到虚伪礼教束缚。


有对女性的各种不平等的现象,那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反常现象呢?


事实上也很简单,不要说女人当家的几万年母系时代,女性如何高高在上,予求予取。


即使是仅有可怜巴巴的几千年父权、夫权、男权的年代,甚至直到现代,都少不了恶婆、妒妇、不孝媳、长舌妇,

或者贪慕虚荣,贪图享受;

或者碎嘴闲舌,挑拔手足亲情;

或者无事生非,激化家庭矛盾。


更绝的是,同为女人的女作家张爱玲也说:“女人的确是小性儿,娇情,作伪,眼光如豆,狐媚子,(正经女人虽然痛恨荡妇,其实若有机会扮个妖妇的角色的话,没有一个不跃跃欲试的。)”这段话出自张爱玲文集《都市的人生》中的《二、女性风景谈女人》


长期以来,男女分工有别。男主外,男人在外务工,或开创事业,女主内,女性主要承担起照顾家庭,教训儿女的责任。表面上男人是一家之主,要当家作主。事实上男人不过是像骡马一样,承担起供养家庭经济的主要责任。


父母、儿女、家族都交给了身后的女人,尤其是下一代,完全交由女性来调教,每个时代都是如此。


假如一个家庭,没有一个合格的太太、合格的母亲,身后的家庭一地鸡毛,儿女没有教养,不成样子。宗族不和,兄弟不睦,亲情淡薄。那么男人再优秀,他一生的奋斗,事业辉煌,结果连家都稳不住,后代也不成材,那他的奋斗,能有什么意义?


那么从母系时期就难免留下心理阴影的男人们,为免家庭不安、兄弟失和、儿孙不肖,要对女性有所警诫,不是很正常的吗?


所以说到三从四德,三从自有它的时代社会基础,妇德、妇言、妇工、妇容这四德也未必一无四处。对等的是,男子也要接受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的训练。男子中的小人和卑劣者一样遭受毫不客气的历史鞭挞。


可中庸之道比较难以把握,是人就会犯错。因此才会出现从宋朝开始把道德礼教片面化、偏颇化。无形中造成对妇女的僵化礼教束缚,所以为了破除不合理的极端礼教束缚。中国要引进三八妇女节,来纠正这些僵化偏颇之处。


可是要知道,中国女性那一点委屈,比起西方从神话时代开始几万年来一以贯之,对西方女性的无理摧残压迫。可是小巫见大巫,所谓物极必反,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所以女权运动和三八妇女节

不可能产生于中国

而只会产生于西方


综上所述,辩明孔子“女子小人难养”的真实内涵,撇去“女子无才便是德”这类毫无意义的话语。


认真考察文化与历史,我们会发现--


无论先秦原典儒家文化文献,还是中国民间常用语,或是道教佛教的教义。事实上中国传统社会对女性始终有着相当的尊重。否则中国历史上就不可能出现那么多女性优秀学者和英杰人物。


比如--

未婚女子,无论多小,都称“姑娘”,实在太小的,也有资格称为“小姑娘”,还可以称“小姐”,年轻女人也能自称“姑奶奶”和“老娘”。男人要管自己的妻子叫“娘子”。


好吧,就算男人要骂女人,也会骂“臭娘们”“臭婆娘”。无论是“娘”还是“婆”,辈分都不低啊。男人这样骂女人时都没意识到还是被占了便宜。


从姐到姑到娘到婆到奶奶,中国女性们就是这样被称呼的。


总之汉字圈内的中国女性们,充分利用汉字的历史文化资源,占够了男人们的便宜。


掉过来看反面,不利于女性形象的汉字少之又少,我们可以来扒一下:


奴:奴婢皆古之罪人也。


娼妓,娼,本来写作“倡”;妓本来写作“伎”也仅指代古代从事歌舞的女子,是文艺工作者,在日本,称为艺妓。可是后来,这个娼妓就被丑陋化,成了性工作者了。


媿,同“愧”,惭愧、羞耻之意。


妔(Kēng):女子性情急躁暴戾。


馁:饥饿、没有勇气、泄气,丧气、食物腐烂变质。


嫉:憎恨。


妒:因为别人好而忌恨。


嫌:怀疑、避忌、厌恶、看不起、仇怨。


萎:枯槁、凋谢、衰弱、病危。


诿:推托责任、连累、烦劳


驽:劣马、才智低劣、愚钝无能。


娆,本指娇弱、妍媚,也有戏弄、扰乱、琐碎义。


妷(yì):原为侄女,后引申出放荡的意思。


妖:妖怪,妖精,妖魔、妖异,妖媚、妖艳,凡带妖字的没有一个好词。


佞:原义是才智与口才,后来也指花言巧语、谄媚、伪善。


妄:胡乱、不切实、荒谬。


婪:贪婪。


姘:非夫妻而同居的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婊:妓女。


婬:也写作“淫”,淫荡、纵欲之意。


奸:古字也写为“姦”,阴险,虚伪,狡诈,不正当的性行为。


延伸一下跟女性有关联的“母”字结构的文字吧!


毐:品行不端的人。


毒:毒性、狠毒、祸害、痛苦、憎恨、酷烈等。


晦:倒霉、昏暗不明、隐秘。


还有悔、侮、霉。


除了这少得可怜的二十八个汉字有贬义之外,许多带“女”字和“母”成分的字,都是褒义。


比如海、梅、敏、繁、毓等等。


最常见也最有女权精神的,莫过于“好”这个常用字,女子就是好,还有“妙”字,少女就是妙!妙,也有精微、玄奇、精巧、高明之意。


媄、姝,也都是颜色娇好、美丽之意。


就连“姽(guǐ)”这个字,看上去形态很危险很诡谲是么?可是它的意思是女子体态娴静、优雅美好。


所有的跟女性有关的美妙文字中,莫过于“姓”这个字。


没办法,只要没有白内障,谁都看得清楚,无论男娃女娃都是女人生的,所以女人索取一下优先冠名权,看上去是完全合情合理的。


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最关键也最绝的是这个“娃”字,人类的子孙后代,无论是男是女,全是女字旁的娃!


相反,看到“甥”这个字,男同胞们有没有感到心理不平衡?

生了男娃呢就是甥,甥就甥好了,还要加一个外字,叫外甥!


这是有说头的,回溯一下人类历史N万年,男子们只能干些拿着木棒、石头、长矛、弓箭等老老实实外出站岗放哨或打渔捕猎的活儿,所以“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原则,事实上是有数万年的历史根由的。


中国传统时代的女性能享有知识,还能大胆追求爱情,比如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徐德言与乐昌公主破镜重圆、红拂女与李靖相偕夜奔、崔护的人面桃花相映红、唐伯虎与沈九娘、查婉香与杨鼎来……


广大人民感觉这些真人真事还不够多,还创造出还有牛郎织女和七夕节的美好传说,以及白素贞与许仙、张生与崔莺莺,还有祝英台与梁山伯的故事等等。


虽然某些宋明理学家削尖脑袋死钻牛角尖,认为妇女“再醮(改嫁)”是“失节”,说什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丈夫死了,未亡人宁死不能改嫁,最好守寡或殉节。


还要掀起人人争当霜妇、贞女、烈妇的旌表运动,真的是吃人礼教。可是孔家店中吃人礼教的膺品,并不是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即使宋明理学礼教被偏颇僵化,但历代中国社会也不是完全不通情理的。


所以中国古代寡妇们,也是爱改嫁就改嫁,比如蔡文姬、李易安,比如宋朝范仲淹的母亲,明朝重臣杨士奇的母亲,全是改嫁的。


这些女性敢于选择新的开始,究竟是因为中国文化从源头上对女性是平等尊重的。


贞节碑坊也不是西方骑士的贞操带。所以人们对于半路上杀出来的宋明理学日益僵化的道德礼教,也可以爱理不理。假如古代中国社会真像古代西方那样残虐女性,那中国古代女性怎么可能有这样的作为?


中国传统文化还认为,女性天生有着孕育生命的能力,女子身上具备宇宙天地化育万物的至大德能。但是--没有合格的母亲,就不可能培养出合格的下一代。没有品质优秀的母亲,就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英杰人物。


中国历史上诸如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孔子、孟子、岳飞、范仲淹、欧阳修等等精英人物,都是在母亲的教导下成才。母亲的素质,是孩子的基本盘。母亲如同孕育万物的大地。只有优质的土壤,才能丰收嘉禾。种子再好,土地贫瘠,不可能开好花结好果。好母亲,好女性,是一个民族根本的未来和希望。


此外,无论是学术领域,还是杀气纵横的战场,还是仙佛圣道超世成就,都有优秀的中国女性的身影。希圣希贤,修仙修佛,大道不问男女,皆能有成。因为人虽分男女,自然之性平等无差别。中国历史上学问卓越、登台讲学的女性僧侣,男性学者和官员也要老实敬称为法师、师傅。


尤其是那些敢于成为战士或战地护士的女性,如妇好、荀灌娘、梁红玉、花木兰、秦良玉、杨妙真等等。和敢于抗争暴政的女性民众起义领袖,如唐赛儿、陈硕真、王聪儿、秋瑾等等。无论哪个时代,无论什么理由,她们都是值得男人们尊敬的。因为她们突破了大多数女性的天然局限,与男性战士们一起直面生死、浴血奋战。既爱红妆,亦爱武装,大智大勇。


所以珍视德行、才干、知识与智慧,甚于首饰和衣服美食的享用。始终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女性观,也是中国传统女子教育的重视理念。德才兼备、温柔谦逊而勇毅担当,才是真正的中国传统女德。


反观现在某些所谓的传统文化女德班,迂腐之极。只能称为“驴德班”或“女奴培训班”,那是宋明理学被刻板僵化、极端化、伪道德化的沉渣泛起,并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真谛。


要知道男女之间,是好比自然宇宙天地阴阳。互根互生,俱荣俱损。要知道唐代女性豪放张扬,青春活力,所以唐朝是中国最强盛时期。只有破斥宋明理学偏颇教条,砸烂僵化礼教枷栲锁链。道乎中庸而极高明,复兴中国传统的女性德行,民族才有希望,国家才有力量。


印光大师说:“治国平天下之权,女人家操得一大半。”所以庆祝妇女节、继续维护与捍卫妇女权益的同时。也祝愿中国现代女性能够复兴中华民族传统优秀女性文化修养。在自己的心身之内,彰显宇宙天地之大德。发扬自然赋予人类生命止于至善的光明德性。在自己的家庭里,在社会各个领域,实施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权力。复兴华夏,晋取大同,缔造人类世界的光辉文明!


人道之事,籍女子之功最多……人道至文之具,而其创始皆自女子为之,此则女子之功德孰有量哉!岂有涯哉!

(清末民初·康有为《大同书》)


有智妇人胜于男子,远大之谋豫思而可料,仓卒之变泛应而不穷。求之闺阃之中,是亦笄帏之杰。

(明末·江宁刘氏《女范捷录》)


治国平天下之权,女人家操得一大半。

(清末民初·印光大师《上海护国息灾法语》)


福州陈宇撰于北京房山山口村

黄帝纪元年四千七百二十年壬寅夏历二月初三惊蛰日

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纪元年二千五百七十三年

辛亥革命纪元一百一十二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三年

西历2022年3月5日星期六

【相關閱覽】


陳宇:答復臺灣林學長關於儒家文化與佛教之信函

陈宇:学习《道德经》的当代意义

陳宇:“晉鑄刑鼎”真相辯訛

陳宇:孔子指斥墨學是“異端”了麼? 

陳宇:《百惡孝爲先》讀後感——與Q友子非魚兄商榷

陳宇:鎖议《97岁老人劝青少年勿学<弟子规>》

陳宇:一个ㄐㄧˉㄉㄨˉ徒,就少一个中国人?

陳宇:墨家淵源略考

陳宇:湯池印象

陳宇編輯【绘本】轩辕黄帝:华夏人文初祖

陳宇:佛教是胡夷教,還是華夏文化之組成?

陈宇:没有洋ㄐㄧㄠˋ堂,中国市场经济就没信仰了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