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司徒乔:“我的绘画中有一道光束,它最初来自于鲁迅思想。”

人生不长,需要懂点艺术,关注020,持续接收好文章

司徒乔(1902-1958),原名司徒乔兴,广东开平人。1920年,司徒乔在岭南中学读书,与冼星海为挚友,常―同去乡间采风。1924年就读于燕京大学神学院,1928年赴法国留学,师从写实主义大师比鲁。1930年赴美国,以绘壁画为生。翌年回国,任教于岭南大学。1950年10月,司徒乔到北京参加革命历史博物馆筹建,1952年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擅长油画、水彩、粉画。代表作有《五个警察一个0》、《三个老华工》、《放下你的鞭子》等,有《司徒乔画集》行世。



鲁迅先生生前只给两位中国画家写过评论,一位是给他画书封的陶元庆,另一位就是司徒乔。“他将自己所固有的明丽,照破黄埃。”鲁迅这样赞赏司徒乔的创作。面对着风起云涌的革命浪潮和可歌可泣的时代,司徒乔终其一生保有了至真至纯的人性良知与艺术热情,岁月沧桑不改其明丽之心,他把无限的真挚情感倾注到画笔之上,掷向人间底层的黄埃大地。他的画饱含了爱与激情,他的艺术告诉人们,在真正的艺术中,比表现“美”更震撼的是要表现“真”。



放下你的鞭子 

124cm×177cm 

麻布油彩 

1940年 

中国美术馆藏



结识鲁迅:将画笔对准底层民众

 

司徒乔是最早与鲁迅结缘的艺术青年之一。1924年,司徒乔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感召,离开岭南大学北上到燕京大学神学院学习。在北京,司徒乔阅读大量鲁迅先生的著作,成为了鲁迅思想的追随者。当时的进步刊物《莽原》,封面都是司徒乔的画,每期都能读到鲁迅的短文。在鲁迅先生思想的启发下,年轻的司徒乔开始提笔作画,对准底层的苦难民众。



五个警察与一个0

速写

1926年

北京鲁迅博物馆藏



1926年,年仅24岁的司徒乔在北京中央公园水榭举办个人画展,没想到鲁迅先生不期而至,购买了司徒乔的两幅作品《五个警察一个O》和《馒头店门前》。

 

鲁迅购买司徒乔画作一事,对司徒乔的创作道路影响至深。他多年后曾写文章说:“从鲁迅先生买去的画,我得到这么一个启示:只有关切人民的画,才会得到鲁迅先生的喜爱。这个启示,一直指示着我的创作道路。”

 

从神学院毕业后,司徒乔没有按照校长的建议去当教会牧师,而是选择投身艺术。这也意味着他丧失了稳定的生活来源,他自诩“白薯画家”,住进北京的贫民窟里,每天继续画古庙、土山、破屋、穷人、乞丐……但他痴迷其中,甚至说自己有不得不画的苦衷,因为他“不能闭着眼睛走路,只要看到什么甚至听到什么”,他就忍不住要画下来。

 

在上海时,司徒乔常去探望鲁迅,有时一同吃饭,有时一同到附近小剧院看戏。鲁迅也到过司徒乔那巴掌般大的“乔小画室”看画,并为他的“乔小画室春季展览会”作序。



鲁迅遗容

速写

1936年

北京鲁迅博物馆藏 



1936年,鲁迅先生在上海病逝,司徒乔是几位赶到殡仪馆为鲁迅速写遗容的青年画家中的一位。司徒乔利用极有限的临场时间用竹笔急速画下3张鲁迅遗容,发表在上海的多家报纸上。司徒乔把对鲁迅的全部情感表现于竹笔端,在奔放与苍劲的点划之间生动地再现鲁迅先生横眉冷对的形象。护送灵柩盛大队伍中高举着的鲁迅巨幅布画,也是由司徒乔所绘,这幅画随着护灵的照片流传于海内外。

 

可以说,司徒乔的绘画中有一道光束,它最初来自于鲁迅思想。



1936年 司徒乔为鲁迅殡仪创作的巨型肖像



颠沛海外:穷境中发现人类美真

 

“在穷境中守着自己一点希望,去发现人类的美真。”这是著名作家沈从文对司徒乔艺术的评价。

 

1929年,27岁的司徒乔第一次踏上异国之旅,远赴艺术之都巴黎,跟随法国画家比鲁学画。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西方油画技巧,后来因为交不起学费,他整日跑到卢浮宫学习欧洲文艺复兴的大师画作。



四个马来少女

油画

1940年

中国美术馆藏



一个偶然的机会,司徒乔决定到美国碰碰运气,赚了学费再回法国继续完成学业。谁曾想到了美国之后,司徒乔因为留学生身份却画画赚钱而被捕入狱。

 

1930年,京剧大师梅兰芳到纽约演出,正在美国游学的司徒乔促成了罗马尼亚肖像画家斯托恩内斯库为梅兰芳画像,他第一次亲眼看到一幅肖像画是如何完成的。同年,泰戈尔也来美国讲学,司徒乔大刀阔斧地画了一张比真人大三倍的泰戈尔半身肖像。游学欧美,让司徒乔在人物肖像画的创作上有所领悟。



太虚法师

131cm×90cm 

麻布油彩 

1940年

开平市美术馆藏



司徒乔的一生,曾多次辗转海外。他30多岁时患上了肺结核,这在当时是不治之症,为躲避战乱他不得不出国医治,辗转于美国以及东南亚等地。在海外的岁月,他饱尝了游子的辛酸,但无时无刻不心系祖国。

 

1938年,司徒乔在妻子冯伊湄的陪护下远赴缅甸教书,开始了在东南亚的四年旅居生活。在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他孱弱的身体得到了短暂休息,笔下也开始有了更为抒情和绚丽的水彩风景画。

 

两年后,巧逢新中国剧团赴东南亚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司徒乔在新加坡观看了剧团演出的《卢沟桥之战》《放下你的鞭子》等十多部剧目,他每场都在台下信笔速写。一幕幕激发人们反抗的话剧桥段,激起了司徒乔心中那支战斗的画笔,他得到剧团负责人协助,3个星期夜以继日,创作出大幅油画《放下你的鞭子》。他把剧中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苦难,融合自己的思乡之情表达出来,完成了这幅感情真挚的画作。 

 

游学欧美后,司徒乔对人物肖像画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他强调,画肖像要用画家的心灵去捕捉被画者的心灵,决不能漠不关心地瞧着表面现象去描摹。



画室中的伊湄

粉彩画

1939年

中国美术馆藏



司徒乔虽从西画入手,却立志要画中国气派的绘画,他尝试把中国画简练有力的线条,引入他的素描和速写之中。西洋画教会他在物象面前严加取舍,而中国画则让他懂得不为物象所拘,大胆地创造冶铸。司徒乔的肖像画呈现了更多的个人风格和东方意境,司徒乔笔下的人物肖像似乎是从斧子凿出来一般,艺术感染力特别强。这些,为他接下来攀登艺术高峰——创作抗战“灾情画”埋下伏笔。



抗战时期:绘就灾情史诗

 

1942年新加坡沦陷,司徒乔扶病归国。司徒乔在重庆创作了大型纪念壁画《国殇图》以纪念抗日阵亡将士。司徒乔用十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这幅巨制:画面中,一对农民游击队父子是画中的主角,后面挺立着许多英勇战士……英烈们睁大双眼,似在控诉当时国民党的腐败政局。



伊湄像

64cm×54.5cm

油画

1949年

广东美术馆藏



司徒乔从1943年秋至1944年奔赴西北考察战时灾情,之后又随一队专家到新疆采风。

  

“新疆猎画”是司徒乔艺术成就中的一个亮点。由重庆出发,经西安、兰州、乌鲁木齐,西至伊犁、霍城,南走喀什、于田……近两年的时间中,他拖着病体创作了280余幅作品。他的一路言行被残暴军阀盛世才爪牙盯梢,幸得维吾尔族友人掩护得以脱险。

 

司徒乔按捺不住创作的欲望,他把写生当成“晨祷”,在他笔下,新疆丰美与宁静的草原、云杉插翠的雪峰、奔腾的骏马、各民族的风情徐徐展开,陆续创作了《天山放牧》《生命的奔腾》和《新疆集体舞》等作品。1945年,司徒乔在重庆举办的“新疆写生画展”轰动了整个山城。他开创了内陆画家在新疆写生时间最长、作画最多、创作最深入的先河。



三个老华工 

29cm×39.3cm 

纸本彩色铅笔 

1950年 

中国美术馆藏



1946年1月,应“善后救济总署”的聘邀,司徒乔夫妇又开始奔赴粤、桂、湘、鄂、豫五省考察灾情。司徒乔生活在被饥饿和被疾病折磨得七分像鬼三分像人的人群中,被灾区惨象深深刺痛了,他拖着三期肺病病躯,以奔雷之势画下了灾民的种种苦况。

   

在广州,司徒乔用竹笔表现殉国战士留下的孤儿;在广西梧州,他的《学龄儿童》表现了本该去上学的孩子们在街头擦皮鞋、卖报纸、卖香烟的一幕,他们的命运脆弱得像北风中的芦苇;在柳州,他目睹为生存不得不卖掉女儿的悲惨难民,含泪画下《卖女》;在湖南,他听闻饿死人的惨剧,亲眼目睹了啃食野草的孩子,满怀悲痛画成《啃野草》……在回武汉的途中,司徒乔见到逃难回家的难民仍居无定所,开始构思长卷《义民图》。



父女 

35.4cm×26.4cm 

纸本水彩 

1946年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好像是难民的血,画家的泪,一点一滴往纸上倾注。”在妻子冯伊湄的记述中,仿佛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倾注在司徒乔的创作中,几十年来他苦练的绘画功夫,加上对苦难民众的万斛同情,一泄如注,如闪电之势,三天内一气呵成了30多个难民肖像,完成了这幅2丈6尺的长卷《义民图》。 

 

1946年6月,“灾情画展”在南京举办,《义民图》《饥饿》《逃荒》《空室鬼影》《归去亦无家》等一系列作品醒世展出,7月展览移至上海,立刻赢得了社会各阶层的热烈反响,门外的观众排成长龙,观众要求展览延期。纪实般的画作具有强烈的现场感,震撼了不少到场观众,他们在画作前流下热泪。




空室鬼影图 

39.4cm×54.6cm 

竹笔纸本水墨 

1946年4月



有人称司徒乔的“灾情画”是“血性之作”,有人称之为“血泪字典”,还有人说,《逃荒》一画应该挂在“南京国民大会堂”。司徒乔的画展,也引发了当时不少知名文化人关注,郭沫若为他的展览撰文《从灾难中像巨人一样崛起》。吴作人则评价说:“司徒乔用那支有董狐般的力量的竹笔,写下这80幅为抗战而遭遇到颠沛流离、非语文所可喻、非泪血可诉的、悲悯惨烈的劫后史诗。”

 

笔底人间:火光燃尽为讴歌人民

 

“灾情画展”完成后,司徒乔倒在医院,大口吐血,终日高烧,肺病已经进入到三期末期,生命垂危。为了一丝希望,妻子冯伊湄毅然决定带司徒乔远赴美国进行治疗。 

 

“铁笔檀心锦绣肠,倾将热血入丹黄。”“平生耐尽风波恶,紫髯飘萧渡五洋。”在太平洋的轮船上,妻子送他两首小诗,写满了对司徒乔的理解与深情。数十年来,冯伊湄是司徒乔最大的知音,正因为有了她的默默扶持,司徒乔才得以全情投入艺术。



华侨农场青年突击队 

47.8cm×63.3cm 

纸本水彩 

1957年 

开平市美术馆藏



在美国,司徒乔的肺病奇迹般地治愈了大半。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他与妻子无心留恋美国的生活,1950年,终于又登上了从美国回国的轮船。

   

船上,三位年轻时就被卖到美国檀香山的老华工,讲述了他们的悲惨命运,听完老华工们的倾诉,司徒乔在船摇手颤中饱含着自己的同情与悲愤创作了《三个老华工》,一笔一墨都饱蘸着激情与血泪,与脚下狂怒的海浪,一起涌动着、拍打着、激荡着人们的内心。

 

回国后,司徒乔深深为祖国的新气象所吸引。他开始构思一幅幅革命史画,第一张起草了《毛主席在农民讲习所》。随后,司徒乔立下心愿要给鲁迅先生的小说配图,创作了《鲁迅与闰土》等插图广为流传。



三个老华工画稿 

 20.4cm×13.3cm 

纸本速写 

1950年 

开平市美术馆藏



1956年,冯伊湄为了给司徒乔养病,请求母亲卖掉祖屋,将北京香山东宫村的一处房子买下来。它在一个小山坡上,向西望是碧云寺,向北望去是卧佛寺,每一个窗框看出去都像是一幅风景画,这也成了司徒乔最后的居所。

 

司徒乔去世后,中国美协为他策划遗作展。1962年,司徒乔逝世4周年纪念日,遗作展在北京开幕,之后又在上海和广州巡展,展览受到了市民们的空前热爱。在北京,参观人数最多的一天超过了5000人,在广州参观人数最多的一天超过了6400人。

  

他竭尽生命绘就的画作,无论是瑰丽景致,还是荒舍鬼影,抑或是难民肖像,都饱含着深切的情韵和意志力。他的画笔洞悉人间,他的笔触温热动人,给人以永不枯竭的希望和爱。他的一生,诠释了他在日记写下的那些滚烫的句子:“含泪画下去啊,蠢人,在艺术的牢狱里过你的一生。”




啃野菜、父女画稿 

28.9cm×45.8cm 

竹笔纸本水墨 

1946年 

开平市美术馆藏



司徒乔: 真情实感带来持久感动的力量

文/陈履生



司徒乔,一个几乎被忘却的名字。当年鲁迅这样论述他:“知道他不管功课,不寻导师,以他自己的力,终日在画古庙、土山、破屋、穷人、乞丐……”历史确实太容易遗忘,因为每一个时代有基于自己需要的选择,所以,历史的遮蔽就成为无情之手常常翻乱史书的章节,甚至会颠覆曾经的荣耀。


1925年孙中山逝世,司徒乔带着画板在孙中山的灵前画速写,并送给宋庆龄,后来挂在孙中山故居几十年。


1936年鲁迅去世,他又用自制的竹笔蘸墨汁画下了鲁迅的遗容,并为鲁迅葬礼画了鲁迅的巨幅遗像。


可以说,这位冼星海的同学从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就为新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他一直关注社会下层人民的苦难,并不断地将他们表现出来,成为20世纪中国美术的脊梁。 



司徒乔创作大幅油画作品《孙中山先生像》



正如鲁迅所说,司徒乔一如既往地用画表达了对社会下层人民的关爱,他的情感表达立足现实的人文关怀,他的心每有所触动,他的画笔就紧随之。


1940年,司徒乔在马来西亚期间看到侨胞演出的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所激起的感动促使他完成了一生中重要的油画代表作《放下你的鞭子》。这种感情的传达,加之情感驱使下的语言的契合,使这幅画成为20世纪中国油画的代表作之一。


而1946年创作的《义民图》,司徒乔在5米多长的横卷中描绘了30多个受战争灾情影响的社会下层人物,他们中有经历五省逃难好不容易回到家乡、双腿却突然瘫痪的壮年大叔;有在战争中父母双亡的十几岁小男孩;还有一家14口人只剩一个的大婶;一家9口死了8个的疯子;享受不到残废军人待遇的残废军人跛子;逃难半路还把眼弄瞎了的男人;丈夫病着,母亲太老,儿子太小,逃难前有所房子、现在一无所有的女人;孤儿寡母有难逃到独山,孩子的爸给日本鬼子捉去了;丈夫霍乱死了,孩子的颈骨被车子碰断。每一组人物都是一段人间悲剧,司徒乔在画中的每个人物旁边以寥寥数语记录了悲惨的故事。而司徒乔所发出的“希望啊你在哪里”,成为他们的代言。这是一个时代的写照,也是一个时代中艺术家的真情实感。 



母子三人像 

50.4cm×30.8cm 

纸本水彩



司徒乔笔下的民众,饥馑、痛苦、受难、不幸,令人爱怜和同情,他“含泪画下去”充满呐喊的画面,现在有多少人能够含泪看下去?更难以想象,现在还有多少人能含泪画下去?回看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艺术家,激情、激愤,和着时代的旋律;看看当下那些为着自己的画家们,冷漠、淡漠,簇拥着合唱队、唱诗班的旋律而对自己应有的责任熟视无睹。无边的风花雪月,遍地的莺歌燕舞,艺术缺少感动人的内容,审美更难有打动人的力量。所以,今天来看司徒乔和他那个时代的画家更值得敬重。


无疑,历史是一个参照物。在过往历史的对比下,人们常说的当代中国美术创作缺少精品力作,实际上缺少的是作品所反映的深刻而多样的社会现实,而画家表达的情感也只是局限在自我的世界中,难以与社会发生关联。被组织起来的写生队伍像旅游一样,而猎奇的眼光更不可能发现生活中打动人的内容,尤其是市场化影响下的所谓创作更是把那种不痛不痒的枯燥乏味的图像贡献给社会,因此,徒有语言和形式的艺术表现显得苍白无力。对生活的淡漠、对现实的冷漠,隔绝了艺术家的人文精神,也严重影响到当代美术创作的文化品格。 




缅甸古琴图 

107cm×131cm 

麻布油彩 

1939年 

中国美术馆藏



当以城市为中心、小资生活为情调的审美成为今天的主流,城市贫民、大杂院、农民工、建设者,以及散落在街头和胡同里的下层民众,需要怎样的人文关怀与艺术表现,是需要艺术家付诸情感去思考的,是需要艺术家深入体验的。问题是,普遍过着优越生活而与普通民众隔绝的艺术家们,所看到的都是欢声笑语,因此,美术创作也就难以反映普通民众真实的生活和实际的希冀。至于更为广阔的老少边穷地区,人民的现实生活是否都如年画般的幸福吉祥,也有待于艺术家们真实的表现。




维吾尔族歌手

 20.5cm×30.2cm 

纸本水彩 

1944年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对于美术创作而言,市场的现实难以接受这类表现社会基层的作品,这也从一个方面阻断了创作的动力。如果画家不能倾尽心力去深入生活,那么,发生在当代美术创作深层的问题将决定这是一个莺歌燕舞的时代。还有没有人像司徒乔那样含泪画下去,或者用自己的人文关怀和艺术理想去表现普通民众的基本诉求,让他们获得更广泛层面的社会认同和关怀,从而维护他们的社会尊严,并提升他们的生活水平,让他们处于欢声笑语之中?这是一个双向的问题,艺术家投入了情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自己的艺术创作中过去缺少的感人力量。这个时代要出精品力作,艺术家就一定要付出真情实感,一定要加强人文素养。




司徒乔 

草原夏牧(又名“尤鲁都斯黄昏”)

18.4cm×62.5cm 

纸本水彩 

1944年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司徒乔 

巩哈饮马图

168cm×252cm 

麻布油彩 

1954年 

开平市美术馆藏



司徒乔

轮船上写生(江门五七年元旦)  

27.3cm×38.8cm 

纸本水彩 

1957年 

开平市美术馆藏



司徒乔 

侨乡笛手 

61.2cm×41cm 

纸本色粉 

开平市美术馆藏



司徒乔

司徒美堂先生  

44.9cm×30.6cm 

本速写 

开平市美术馆藏



司徒乔

陈家骥校长头像  

20.4cm×16.8cm 

竹笔纸本水墨 

1957年 

开平市美术馆藏




司徒乔 

早市茶客 

23.6cm×17.9cm 

纸本速写 

1957年 

开平市美术馆藏



少妇头像 

36cm×23.8cm  

纸本水彩 

1944年



新疆五姐妹 

38.9cm×53.1cm 

纸本水彩 

1943年至1944年




捧水果的女孩 

64.8cm×43.6cm 

纸本水彩



奔流 

38.2cm×56cm 

纸本水彩



拉雪橇 

31.9cm×43.9cm 

竹笔纸本水墨



少女像 

30.5cm×22.5cm 

纸本铅笔



小提琴手像 

40cm×27.3cm 

竹笔纸本水墨



速写 

40cm×27cm 

竹笔纸本水墨


文图来源︱开平市美术馆公众号,特此鸣谢!


更多热读(点击直接阅读)

林风眠黄宾虹傅抱石张大千齐白石李可染石鲁高剑父关山月黎雄才杨善深黄胄关良赖少其陆俨少叶浅予程十发杨之光宋雨桂吴大羽姜今卢沉崔子范王学仲林丰俗刘济荣李叔同陈卓坤陈望马文西鲁慕迅卢禹舜卢中见潘喜良刘斯奋杨福音孙其峰苏百钧刘文东黎明郭全忠莫肇生黎柱成许固令陈炳佳贾又福王子武郝鹤君李玉田罗渊李孝萱杜滋龄何家英林墉陈新华史国良董希源陈金章袁武梁江梁如洁范治斌朱涛何加林周午生马国强赵跃鹏韩天衡马顺先梁君度周京新蒋兆和张蓉叶其嘉陈骏张立辰陈子奋陈大羽李宝林吕云所罗兵纪光明林散之张旭光徐章曹宝麟孙晓云陈永正许鸿基于右任麦华三林蓝戴士和俞晓夫周刚贾科梅蒂潘行健袁炽彬张志祥罗寒蕾刘三齐范迪安郑鹤芝邹传安张铁威李苦禅林容生陈映欣金城江汉城塞尚李家馨任伯年苗再新萧朗吴长江潘天寿潘行健

我珍爱速写,速写本是随身的标配

齐白石:没事老找师母干嘛?再找师母,直接拉黑。

范迪安做客央视《开讲啦》:千篇一律的美,不叫美!

李苦禅:工笔画学3年成家,写意画学30年也成不了家

李铁夫:最早掌握纯正油画技术的第一个中国人

书画家适合娶什么样的女人做老婆?

张铁威:如果心都漂浮不定,又如何画由心出呢?

罗寒蕾:钱,用来买别人的时间;爱,会花光你所有时间。

任伯年:一枚“画奴”!

塞尚:我的绘画真理,我将在画中告诉你(300幅)

新时代 新班子 新气象•广东画院创作年度展在广东美术馆全新亮相

李劲堃:“广东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青年画院”

“是不是画画这块料,就看他的速写吧。 ”

30年前的老照片,看懂的人都老了

“如果这辈子只能拥有一件艺术,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贾科梅蒂”

袁炽彬:印版画不是盖印章!







创于2014,相伴已成为习惯

平台已进驻网易、搜狐,同步更新

商务合作、转载事宜请在后台留言

广州541794294@qq.com(微信)

深圳517172580@qq.com(微信)

如果您有意收藏平台推介的艺术家作品

请在页面右下角留言,我们将及时联系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