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纪录片《世界遗产在中国》25 天坛

最爱诗词 2022-10-11

纪录片《世界遗产在中国》01 青城山—都江堰

纪录片《世界遗产在中国》02 黄山

纪录片《世界遗产在中国》03 大足石刻

纪录片《世界遗产在中国》04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

纪录片《世界遗产在中国》05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纪录片《世界遗产在中国》06 武当山建筑群

纪录片《世界遗产在中国》07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纪录片《世界遗产在中国》08 龙门石窟

纪录片《世界遗产在中国》09 黄龙风景名胜区

纪录片《世界遗产在中国》10 峨眉山和乐山大佛

纪录片《世界遗产在中国》11 昆曲

纪录片《世界遗产在中国》12 平遥古城

纪录片《世界遗产在中国》13 苏州古典园林

纪录片《世界遗产在中国》14 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

纪录片《世界遗产在中国》15 澳门历史城区

纪录片《世界遗产在中国》16 三江并流

纪录片《世界遗产在中国》17 曲阜孔庙、孔林、孔府

纪录片《世界遗产在中国》18 云冈石窟

纪录片《世界遗产在中国》19 泰山

纪录片《世界遗产在中国》20 皖南古村落


天坛是中国乃至世界

现存最大的祭坛建筑群

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想必不少小伙伴儿应该都去玩过吧~

但是,你们知道吗?

天坛里面还藏着不少很神奇的秘密哦~

1

天坛为何盖的有点歪?


南起永定门,北到钟鼓楼,这条纵贯北京城的中轴线大家绝对不会陌生。前门、紫禁城三大殿、景山,几乎北京城最重要的几大建筑都压在了这条中轴线上。但是,可以明显发现:天坛的位置有点偏,在中轴线往东一点

要知道,天坛和故宫一样,都是在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的。那会儿的北京城,还没有地坛、日坛、月坛和先农坛,作为北京独一无二的祭祀建筑群,天坛的选址完全可以在故宫附近挑个压着中轴线的显要位置,而不是现在的南二环边上。


那么,作为古代皇帝祭天的神圣场所,天坛这么重要的建筑,为什么偏偏选在了南边,又不建在中轴线上呢?

其实,这其中的根源不在于永乐皇帝和天坛的设计者们,而在于天上的太阳。因为按照《易经》的说法,东南方向是皇宫的巳位,是至阳之位,是太阳光线最充足的方位,当然也就是建造祭天之地的最佳场所了。所以天坛就被古人选在了北京城南中轴线靠东一点的位置。

2

祈年殿为何一圈都是门?


祈年殿绝对算是天坛里的一个360°无死角明星建筑,因为不管你从哪一个角度看,祈年殿长得都一样,一圈都是门,打开后四边都有穿堂风。可是,它为什么会被建成这样呢?

另外,《明会典》(明代官修的一部以行政法为内容的法典)明确记载了大祀殿(祈年殿初名)在1420年天坛建成之初是一座矩形建筑。可为什么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三重圆形尖顶建筑呢?

其实,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由于明武宗死后无嗣,所以作为武宗堂弟的朱厚熜就被张太后(明武宗之母)和内阁首辅杨廷和破格提拔成了皇帝,也就是说有点名不正言不顺。


所以,朱厚熜为了证明自己的皇位是天意如此,便号召群臣翻阅古籍寻找证据,没想到还真被他搬出了不少“礼数”。比如,天坛在永乐皇帝建造之初叫天地坛,于是他便在北京城的北边、东边和西边分别盖了地坛、日坛和月坛,以分担天坛祭祀的压力。

同时他还按照“天圆地方”的说法,把天坛的主要建筑都建成了圆形,矩形的大祀殿被改建成了圆形的大享殿。在设计大享殿的时候,他参考了中国古代传说中最早的祭祀建筑“明堂”(一个一圈儿开窗、四面通风的独特建筑),最后将大享殿建造成了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一圈儿开门、四面通风的三重圆顶建筑(PS:祈年殿于1889年毁于雷火,数年后依原样重建)。

3

祈年殿为何是三檐攒尖式?


前面,小编已经解释了祈年殿的屋檐是圆形的原因——嘉靖皇帝为证明自己的皇位正统+受“天圆地方”学说影响。那么,祈年殿为什么要建成三檐攒尖式呢?

要想说清楚这个问题,有必要先给大家简单普及一下中国古代建筑的分类和等级。中国古代建筑主要分为两类:正式和杂式。其中,正式主要包括庑殿式、歇山式、悬山式、硬山式和卷棚式,等级依次降低。另外,重檐的建筑等级要高于单檐。而杂式则主要包括攒尖式、盝(lù)式和十字脊式,它们都没有等级之分,比较少见。


知道了这些,再来回答上面那个问题就比较容易了。要知道,皇帝来天坛祭祀是来“敬天礼神”的,虽说能够让孔夫子跟他平起平坐(故宫太和殿和孔庙大成殿都是重檐庑殿式,等级一样高),但是“天子”在面对天上神灵时,还是要以天为敬的,这体现在建筑上就是:建筑等级要比皇帝更高一筹所以祈年殿用的是三重屋檐,比太和殿还多一重。

但是,虽说上天是最尊贵的,但是谁知道皇帝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呢?就连祁同伟都想胜天半子,难道皇帝就不想吗?而祈年殿用三檐圆形攒尖式,就巧妙地规避了建筑等级问题。既表达了对上天的敬意,体现了天人合一,又因为攒尖式没有等级,所以在人间的建筑等级还是太和殿最高,皆大欢喜。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啊!

4

圜丘为何是秃顶?


圜丘是皇帝举行祭天大典的场所,又称祭天坛。据史料记载,祭天大典在冬至那天举行,开始祭祀时间为“日出前七刻”,也就是天还没亮的时候。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寒冬腊月的凌晨,皇帝带着皇室宗族和文武百官,在圜丘坛祭天大典上瑟瑟发抖……由此可见,祭天大典不是一件什么舒服事儿,建造一个露天的祭天之地也不是什么明智之举。那么,为什么圜丘坛依然被建成了露天的呢?


原来,在嘉靖皇帝之前,祭天和祭地这些祭祀活动,都是要在祈年殿里举行的。在嘉靖皇帝建造了地坛、日坛、月坛和圜丘坛之后,祈年殿便成了祈谷的地方,祭祀的神仙是皇天上帝,必须是屋下祭。

圜丘坛却成了祭天的场所,是大报天的地方,必须在坛上祭。但是,嘉靖皇帝为了更加贴近诸天神祇,便没有建造屋顶。而他之后的所有的明朝皇帝,甚至连清朝的各个皇帝也沿袭了这个规矩,把祭天的仪式安排在了圜丘坛上。

5

皇帝祭天时为何住在西厢房?


天坛里的斋宫是历位皇帝来天坛祭天时的住所。永乐皇帝建造天坛之时,天坛还算在城外,所以为了保护好皇帝,便在斋宫的外面特意修了一条御河。因此斋宫有个外号叫“小紫禁城”

斋宫在天坛西路,也就是天坛的西部,估计大家也都在上图看到了,这座相当气派的建筑在天坛的方位格局简直不能再惨了,位置偏僻不说,还是个坐东朝西的西厢房,作为九五之尊的皇帝怎么能住这种地方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天坛是祭天的场所,皇帝要对老天爷称臣,自称天子。老天爷坐北朝南,皇帝退居到天子之位,只能坐西朝东了

天坛是个讲礼的地方,按照从老天爷开始的排序,皇帝在天坛的地位确实不算太高。紫禁城里的琉璃瓦是金黄色的,而斋宫虽然也是皇帝住的地方,琉璃瓦却是一水儿的青绿色。面对高高在上的老天爷,皇帝也只能屈尊和平民老百姓一个住房待遇了。

6

天坛为何只设钟楼不设鼓楼?


去过天坛的小伙伴儿,看到这个问题,多半会一脸懵逼。什么?天坛里竟然还有钟楼?在哪?我去的时候怎么没有看到?难道我去的是假天坛?

其实,这座钟楼就在上面所说的“小紫禁城”斋宫的东北角。由于它的位置比较偏僻,在天坛公园的最西侧,再加上它不包括在天坛联票所含的景点之内,需要另外单独购票,所以绝大多数小伙伴儿在逛天坛的时候都会将它忽略。

大家都知道,鼓楼和钟楼是一对如影随形的亲兄弟,往往都会同时出现,比如北京的钟楼和鼓楼,再比如西安的钟楼和鼓楼。那么,为什么天坛里只有钟楼,而没有鼓楼呢?难道是因为它曾经存在过,然后被外力摧毁了?!


不然。其实从一开始,天坛里就只有钟楼,而没有鼓楼。那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其实这里面大有讲究。有一句成语叫“晨钟暮鼓”,而作为皇家祭祀建筑的天坛,只设钟楼,不设鼓楼,则是有着只取“晨钟”,舍弃“暮鼓”,寓意皇帝永生之意

除此之外,在祭祀礼仪中,钟声比鼓声传得更远,可以让更多的百姓听到,有着“击钟聚众”之用,所以钟比鼓在祭祀时地位更加重要。其实,除了天坛之外,北京的地坛和历代帝王庙也都是只设钟楼,而不设鼓楼。

7

七星石为何是八块石头?


七星石在天坛七十二长廊东南的场地中,是按照北斗七星的方位排列的七块巨石。但是,在上图大家可以明显地看到,在七星石的东北隅还有一块小石,所以七星石实际上是由八块石头组成的。那么,七星石为什么是八块石头呢?

关于这个,有一种说法是:七星石原是明朝嘉靖年间设置的七块镇石,寓意泰山七峰。满清入主中原之后,为了表明满族也是华夏民族的一员,乾隆皇帝诏令于东北方向增设一小石,寓意华夏一家、江山一统。

相比之下,小编更认可第二种说法。七星石之所以按照北斗七星的方位排列,是因为我国古人不把北斗七星当作勺子,而是把它当作玉皇大帝巡游四方所坐的“地车”(《史记·天观书》:斗为地车,运于中央,临制四方)。天坛作为祭天之地,玉皇大帝的地车当然也在祭祀之列,七星石摆成北斗七星状就解释得通了。


第八块小石头,它在七星石中的方位,刚好对应着天上开阳星的辅星(我国古人看它距离开阳星不远,于是便把它叫做“辅”),这说明古人对天象的观测非常准确,这样一颗比较暗的辅星,都没有被落下。所以很有可能,古人一开始设置七星石的时候就是搁的八块。

8

丹陛桥上的路怎么走?

丹陛桥也称海墁大道,是天坛内坛的主轴线,是连接祈年殿和皇穹宇的南北大道。任何走上这座桥的游客,想必都会被中央那条稍微凸起的石板道所吸引。但是你们知道吗?这条路并非皇帝祭天时所走之路,而是只有宦官才能走的路,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这里面大有学问。其实丹陛桥的路面并不是水平的,而是南端高约1米,北端高约3米,由南向北逐渐升高,象征着皇帝的步步高升,所以丹陛桥其实是一条“升天之路”。


而桥面正中央的那条石板路就是所谓的“神道”,而右侧为“御道”,左侧为“王道”祭天之时,王公大臣走王道,皇帝走御道,而宦官则走神道。之所以宦官走神道,是因为宦官的手中捧着皇天上帝的灵位,代表的是“神”,所以必须走中央,而皇帝只能屈尊走“以右为尊”的御道。

除此之外,皇帝在登上丹陛桥之前还必须先在桥东的具服台漱洗更衣,甚至明朝皇帝到此还要脱掉鞋子,以表示不将丝毫微尘带到神坛之上。



9

天坛祭祀的是什么神?


很多小伙伴儿都下意识地认为天坛跟地坛一样,都是一个坛。其实不然,天坛其实是圜丘坛和祈谷坛两坛的总称。

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两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的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回音壁等,而祈谷坛内的主要建筑则是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

除此之外,圜丘坛和祈谷坛供奉和祭祀的神祇也不一样。

圜丘坛内供奉神祇之地在皇穹宇,内供奉儒教至高神皇天上帝(昊天上帝)和皇帝的列祖列宗。另外东配殿供奉大明之神(太阳)、北斗七星之神、木火土金水之神、二十八宿之神、周天星辰之神,西配殿供奉夜明之神(月亮)、云师之神、雨师之神、雷师之神、风伯之神


祈谷坛内供奉神祇之地在皇乾殿,同样主要供奉的是儒教至高神皇天上帝(昊天上帝)和皇帝的列祖列宗。

10

天坛哪里体现了“天”的内涵?


天坛的特殊性体现在一个“天”字上,所以天坛中的建筑在细节上处处为这个至高无上的“天”服务。

其中最突出的莫过于圜丘,它无论在尺度上还是在构件的数量上,都集中并反复使用了“九”这个数字,以象征“天”和强调与“天”的联系。那么,为什么是“九”而不是其他数字呢?因为我国古人认为“九”为数之极,是最尊贵的象征


圜丘坛与“九”的关系极为密切,比如它的中心是一块圆形大理石,被称作“天心石”。从中心面向外, 3 层台面每层都铺有 9 环扇面形状的石板,上层从第 1 环的 9 块到第 9 环的 81 块,中层从第 10 环的 90 块到第 18 环的 162 块,下层从第 19 环的 171 块到第 27 环的 243 块。3 层总计 378 个 9 ,共 3402 块,象征“九重天”

11

天坛体现了古人的哪些天文观?

天坛的围墙俗称天地墙,北边为圆形,象征地象,南边为方形,象征天象,体现了中国古人“天圆地方”的朴素天文观。

祈年殿的殿正中有 4 根通天柱,象征着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中层有 12 根金柱,象征着一年的12 个月。外层有 12 根檐柱,象征着一天的 12 个时辰。中、外层相加共 24 根柱,象征着一年的 24 个节气。三层相加共 28 根柱,象征着周天二十八星宿


除此之外,顶部还有 8 根童子柱。三层加顶部共计 36 根柱,象征着三十六天罡星而祈年殿东边的七十二连房则象征着七十二地煞星

圜丘四面石栏上雕刻花纹的石板数,第一层每面栏板 45 块,四面共 180 块,由 20 个 9 组成。第二层每面栏板 27 块,四面共 108 块,由 12 个 9 组成。第 3 层每面栏板 18 块,四面共 72 块,由 8 个 9 组成。三层台面的栏板总数为 360 块,正合历法中“一周天”的 360 度 ,也就是一年中的 360 天

12

天坛内适合散步的五条小路

天坛内有很多非常适合散步的小路,这里小编只给大家推荐其中五条。

银杏路:在皇乾殿和北天门之间,两排总共23棵,不管是夏天还是秋天都非常漂亮。


古柏路:在丹陛桥西侧,26棵古柏排成一列,路边有可供休息的座椅,旁边是古柏林,不管是散步还是休息都非常惬意。


丁香路:在月季园与古柏林之间,是北京城最大的一片丁香林,占地6300平方米,种有丁香240从,树龄近50年,在北京城非常少见。丁香路就在这片丁香林中间。


国槐路:在天坛西天门至古柏路之间,两排高大的国槐在半空交接,下面一片荫凉,坐在路边的座椅上,看着满眼碧绿,心情一下子就好了。


内坛环路:沿着祈谷坛的围墙,有一圈小路,这就是内坛环路了,沿途红墙绿瓦、青松古柏。逛完祈谷坛之后,避开人潮,来这里走一走,也挺不错的。


纪录片

纪录片《中国通史》合集
纪录片《河西走廊》合集
纪录片《金城兰州》合集
纪录片《中国将帅》合集
纪录片《解放西藏》合集
纪录片《四大美女》合集
纪录片《契丹王朝》合集
纪录片《千年书法》合集
纪录片《玄奘之路》合集
纪录片《大国崛起》合集
纪录片《中国商人》合集
纪录片《诗词中国》合集
纪录片《茶马古道》合集
纪录片《十大元帅》合集
纪录片《大国仪仗》合集
纪录片《茶叶之路》合集

纪录片《美丽中国》合集
纪录片《银发汹涌》合集
纪录片《美丽中国 》合集
纪录片 《华为是谁》合集
纪录片《百年巨匠》合集
纪录片《黄帝内经》合集
纪录片《六祖慧能》合集
纪录片《中华文明》合集
纪录片《为了和平》合集
纪录片《台北故宫》合集
纪录片《竹林七贤》合集
纪录片《江南文脉》合集
纪录片《诗画江南》合集
纪录片《中国医生》合集
纪录片《商於古道》合集
纪录片《史说汉字》合集
纪录片《鸟瞰中国》合集
纪录片《问道楼观》合集
纪录片《西泠印社》合集
纪录片《养老中国》合集
纪录片《故宫100》合集

纪录片《大明宫》合集
纪录片《习仲勋》合集
纪录片《毛泽东》合集
纪录片《潘天寿》合集
纪录片《张爱玲》合集
纪录片《第三极》合集
纪录片《秦淮河》合集
纪录片《苏东坡》合集
纪录片《大运河》合集
纪录片《英雄之城》
纪录片《玄奘大师》
纪录片《俺爹俺娘》
纪录片《缅怀杨绛》
纪录片《抗美援朝》
纪录片《豪门秘事》
纪录片《布达拉宫》
纪录片《大明王朝》
纪录片《耶路撒冷》
纪录片《齐白石》
纪录片《张国荣》
纪录片《邓丽君》
纪录片《沙孟海》
纪录片《钟南山》
纪录片《邓稼先》
纪录片《钱学森》
纪录片《孙家栋》
纪录片《于右任》
纪录片《圆明园》
纪录片《于敏》
纪录片《路遥》
纪录片《雍正》
纪录片《孤老》
纪录片《启功》
纪录片《孔子》
纪录片《赤峰》
纪录片《马云》
纪录片《大清》
纪录片《冲天》
纪录片《杨绛》
纪录片《中国》合集
纪录片《朱熹》合集
纪录片《南宋》合集
纪录片《故宫》合集
纪录片《西湖》合集
纪录片《先生》合集
纪录片《大师》合集
纪录片《敦煌》合集
纪录片《王震》合集
纪录片《路遥》合集
纪录片《家风》合集
纪录片《货币》合集
纪录片《知青》合集
纪录片《强军》合集
纪录片《徐渭》合集
纪录片《屈原》合集
纪录片《楚汉》合集
动画片《易经》合集
纪录片《张謇》合集
纪录片《长江》合集
纪录片《颜子》合集
纪录片《园林》合集
纪录片《养老》合集
纪录片《汉江》合集
纪录片《中国远征军》合集
纪录片《非典十年祭》合集
纪录片《楚国八百年》合集
纪录片《资本的力量》合集
纪录片《汉字五千年》合集
纪录片《三国的世界》合集
纪录片《我从汉朝来》合集
纪录片《麦积山石窟》合集
纪录片《西藏的西藏》合集
纪录片《走近毛泽东》合集
纪录片《李鼎铭先生》合集
纪录片《东方帝王谷》合集
纪录片《卢浮宫之旅》合集
纪录片《文学的故乡》合集
纪录片《中国这五年》合集
纪录片《读书的力量》合集
纪录片《台儿庄1938》合集
纪录片《毛泽东1949》合集
纪录片《 南怀瑾先生 》合集
纪录片《毛泽东与湖南》合集
纪录片《书房里的中国》合集
纪录片《宋氏家族往事》合集
纪录片《楹联里的中国》合集
纪录片《中国文房四宝》合集
动画片《中华德育故事》合集
纪录片《中国十大王朝》合集
纪录片《梁思成 林徽因》合集
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甘肃篇
纪录片《憨山大师的一生》合集
纪录片《苏联解体二十年》合集
纪录片《星云大师的梦想》合集
纪录片《抗美援朝真实档案》
纪录片《 龟兹·龟兹》
纪录片《中国的重生》
纪录片《我的中国心》
纪录片《另一个香港》
纪录片《世纪宋美龄》
纪录片《 千年菩提路》
纪录片《归来的局外人》
纪录片《国庆阅兵盛典》
纪录片《不朽的马克思》
纪录片《十大瓷厂往事》
纪录片《生于五十年代 》
纪录片《蒋介石与胡适》
纪录片《北京的星期天》
纪录片《2019阅兵盛典》
纪录片《王阳明传奇一生》
纪录片《苏联最后的时光》
纪录片《星云大师的一生》
纪录片《末代皇帝—溥仪》
纪录片《大昭寺与小昭寺》
纪录片《1950年中苏合拍》
纪录片《大漠盗墓惊楼兰》
纪录片《英雄战胜北大荒》
纪录片《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纪录片《敦煌莫高窟:美的全貌》
纪录片《人生第一次 • 养老》
纪录片《中国新疆,反恐前沿》
纪录片《历史的拐点·汉匈之战》
纪录片《隐形杀手:对抗病毒的战争》
纪录片《鲜为人知的东北惊天大鼠疫》
纪录片《流行病:如何预防大型传染病》
纪录片《新中国十大元帅、上将授衔》
纪录片《从秦始皇到汉武帝》合集
纪录片《失落的天书山海经》合集
纪录片《世界名画·华丽的大师》合集
纪录片《张瑞敏企业重塑之求索》
纪录片《揭秘六十年前北京定陵挖掘全程》
纪录片《秦灭六国 商鞅变法》合集
纪录片《邓小平百万裁军决策内幕》合集

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水浒》合集
百家讲坛《苏轼》合集
百家讲坛《慈禧》合集
百家讲坛《李煜》合集
百家讲坛《庄子》合集
百家讲坛《李清照》合集
百家讲坛《武则天》合集
百家讲坛《长恨歌》合集
百家讲坛《张爱玲》合集
百家讲坛《唐伯虎》合集
百家讲坛《梅兰芳》合集
百家讲坛《宋太宗》合集
百家讲坛《宋太祖》合集
百家讲坛《说聊斋》合集
百家讲坛《书法档案》合集
百家讲坛《资治通鉴》合集
百家讲坛《爱上语文》合集
百家讲坛《永乐大帝》合集
百家讲坛《三十六计》合集
百家讲坛《春秋五霸》合集
百家讲坛《中华孝道》合集
百家讲坛《人间词话》合集
百家讲坛《大隋风云》合集
百家讲坛《贞观之治》合集
百家讲坛《太平公主》合集
百家讲坛《诗歌爱情》合集
百家讲坛《诗歌唐朝》合集
百家讲坛《千古爱情》合集
百家讲坛《清官海瑞》合集
百家讲坛《千古爱情》合集
百家讲坛《末代皇帝》合集
百家讲坛《清官海瑞》合集
百家讲坛《走近曹操》合集
百家讲坛《康熙大帝》合集
百家讲坛《解码关公》合集
百家讲坛《孙子兵法》合集
百家讲坛《嘉庆王朝》合集
百家讲坛《诗歌三曹》合集
百家讲坛《至尊红颜》合集
百家讲坛《论语 心得》合集
百家讲坛《曹操的启示》合集
百家讲坛《刘备的谋略》合集
百家讲坛《唐宋八大家》合集
百家讲坛《雍正十三年》合集
百家讲坛《风雨张居正》合
百家讲坛《易经的奥秘》合集
百家讲坛《诗歌话清明》合集
百家讲坛《隋唐英雄志》合集
百家讲坛《玄奘西游记》合集
百家讲坛《孟子的智慧》合集
百家讲坛《唐诗的故事》合集
百家讲坛《诗歌故人心》合集
百家讲坛《成败论乾隆》合集
百家讲坛《诗歌话中秋》合集
百家讲坛《诗歌里的春天》合集
百家讲坛《救时宰相于谦》合集
百家讲坛《易中天品三国》合集
百家讲坛《汉代风云人物》合集
百家讲坛《南唐后主李煜》合集
百家讲坛《胡雪岩的启示》合集
百家讲坛《王立群读史记》合集
百家讲坛《囚徒天子光绪》合集
百家讲坛《苦命皇帝咸丰》合集
百家讲坛《清代皇陵谜案》合集
百家讲坛《向古人学家教》合集
百家讲坛《发现上官婉儿》合集
百家讲坛《大秦政坛双星》合集
百家讲坛《酒色财气李清照》合集
百家讲坛《端午时节话屈原》合集
百家讲坛《明亡清兴六十年》合集
百家讲坛《人间正道是沧桑》合集
百家讲坛《五百年来王阳明》合集
百家讲坛《纳兰心事有谁知》合集
百家讲坛《书香才女李清照》合集
百家讲坛《金戈铁马辛弃疾》合集
百家讲坛《抗倭英雄戚继光》合集
百家讲坛《向诸葛亮借智慧》合集
百家讲坛《曾国藩教子十法》合集
百家讲坛《跟司马懿学管理》合集
百家讲坛《唐玄宗与杨贵妃》合集
百家讲坛《历史人物的悲剧》合集
百家讲坛《苏洵、苏轼、苏辙》合集
百家讲坛《孔子是怎样炼成的》合集
百家讲坛《钱文忠解读三字经》合集
百家讲坛《钱文忠解读弟子规》合集
百家讲坛《钱文忠解读百家姓》合集
百家讲坛《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合集
百家讲坛《正说清朝二十四臣》合集
百家讲坛《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合集
百家讲坛《汉武帝的三张面孔》合集
百家讲坛《道光王朝与鸦片战争》合集
百家讲坛《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合集
百家讲坛《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合集
百家讲坛《侠骨柔情陆游陆放翁》合集
百家讲坛《唐宋诗词的风骨气韵》合集


品味经典


《武汉“战疫”纪事》合集
中国各朝代帝王(合集)
《红楼十二钗》合集
陈大惠《活着》合集
蒋勋说宋词 合集
蒋勋说唐诗 合集
蒋勋生活美学 合集
叶嘉莹评赏温庭筠
蒋勋细说红楼梦 合集
蒙曼之品读经典 合集
郦波品读古诗词 合集
杨雨品读古诗词 合集
《中国历史悬案》合集
《中国诗词大会》合集
蒋勋美学《孤独六讲》合集
蒋勋美学《美的觉醒》合集
蒙曼解读《梅兰竹菊》合集
蒙曼解读《风花雪月》合集
30首经典电视剧主题曲
《鬼谷子智慧经典》合集
曾仕强《论三国智慧》 合集
张雷《老子的人生智慧》合集
曾仕强《鬼谷子的人生智慧》合集
曾仕强《四大军师的人生智慧》合集
李昌集丨中国古典诗文朗诵与吟诵 合集
《幼学琼林》(朗诵视频+全文完整版)
《增广贤文》(朗诵视频+译文完整版)
《笠翁对韵》(朗诵视频+全文完整版)
《声律启蒙》(朗诵视频+全文完整版)
《了凡四训》(朗诵视频+全文完整版)

*作本微信公众号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视频等版权归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视频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授权)

图文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西北孤莲

主编微信:xuzhigang112963929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