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半城故事 | 爱不能等,崔琦之痛。

半城会 2019-08-29




“如果当年你妈妈不坚持把你送走,今天的崔琦又会怎样呢?”

我其实并不在乎,如果我留在农村,也许我的父母就不会饿死。”

哪怕归于乡野平凡,没有诺贝尔,他只想要他的父母能够在身边。

—  Miss 半城  —



宁愿当时妈妈没有送我出来

 ▲美籍华裔科学家崔琦,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崔琦1939年出生在河南平顶山宝丰县肖旗乡范庄村,崔琦的父亲崔长生以种地养家,母亲王双贤出身书香门第但识字不多。


崔琦的三个舅舅王治军、王治安和王治环,均是当地精英,其中王治军1906年赴日留学,结识孙中山,加入同盟会;王治安曾任宝丰县教育会会长;王治环为河南省教育厅督学。


崔琦在他舅舅家住了一段时间,在那读书。回来后没有再上学,但学校打钟、吹哨他都能听见,没事时他就坐在教室门外的土墩上,听老师讲课。有时老师提问,全班同学答不上来,老师就叫崔琦回答。他还曾到教室里黑板上演算试题,能说出个所以然。


崔琦的高智商,在年少时即有体现。金克敬和崔高祥在接受采访时都回忆起这样一件事:土改时有一次丈量土地,两个识字少的老人不太会算术,叫他帮忙。老人每量完一个数字,就知会他一声,他也不记账,只在一边和小朋友玩游戏,土地量完后他算出的结果准确无误。


崔琦则于1949年前后从高皇庙小学毕业,由于方圆几十里没有中学,辍学在家帮助父母干农活。崔琦有4个姐姐,其中4姐在十二三岁时夭折。刚解放时,二姐、三姐去了香港,大姐则在北京工作。


为了儿子的长远前途,1951年崔母王双贤决定让崔琦投靠香港的两个姐姐以完成学业。临行的前几天,崔母一针一线地为崔琦赶做了一件黑棉袄、一条蓝棉裤、两身内衣和几双鞋袜。他母亲就把家里仅有的面粉做了几个馒头,给他带上,然后叮嘱他说:“你要出去好好读书,只有这样才能有前途。”当年崔琦才12岁,从此一别,谁也没料到,那却成了与父母的永别。



崔琦到香港后,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语言关,一要学说广东话,二要学习英文。他的三姐便让他先在荃湾小学重读六年级。刚开始时,因为语言交流困难及生活拮据等原因,崔琦异常孤独、苦闷,强烈思念在家乡的父母亲,两次写信给母亲要求回老家。


母亲收到信后,通过别人告诉崔琦不要想家,好好读书求学才是对父母亲最大的安慰。渐渐地崔琦的一颗浮动的心才平静下来。经过一年的刻苦学习,崔琦考上了香港培正中学,在那里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并于1958年到美国留学。


崔琦去香港后不久,国内赶上大饥荒,1959年,庄上死的人不少,吃不好又得病。倒不是一点吃的都没有,但野菜、红薯干、树叶都吃光了,麦秆都磨成末,说是当淀粉吃。”在大饥荒的年代,崔琦的母亲被接到大女儿北京家中,后又回到老家,几年后抑郁而死。


“姥姥是我姥爷去世后接过来的,说我姥爷饿死了,在河南老家吃树皮草根,一点粮食都没有。”                                                                                   

——崔琦的外甥王达人



不是不想,是不敢回家乡

 

他虽然没有详细说,但我感觉他之所以不回去,主要因为那里是伤心地。他父亲大跃进期间是在那里饿死的。他对外的说法是:父母永远在我的心中,回不回去不重要,不在于形式。”

     ——崔琦的外甥王达人


1998年崔琦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后,当地政府建起了崔琦故居,并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专门辟了一个展览馆,但很长时间都没有等到主人归来。



2008年,崔琦荣归祖国,与中科院开展学术交流,宝丰县领导曾先后两次赴京,与来访的崔琦教授面谈,希望他回家乡看看。崔琦一直推脱。宝丰县委党组成员郜现营说,他2012年专程去北京大学拜访在此开讲座的崔琦,邀他回家乡看看,崔琦说2013年退休后一定回来。在此之前,崔琦在家乡捐款建了一座希望小学。


2014年4月22日,阔别家乡63年的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教授携夫人琳达女士,二女儿朱迪思·崔,女婿彼得·达尔,外孙女斯黛拉、阿格尼丝终于回到河南宝丰县肖旗乡范庄村省亲。



杨澜问崔琦,“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选择外出读书还是留在农村?”

杨澜以为崔琦会这样回答:如果人不接受教育,一生就会很贫困。

崔琦一下子眼泪汹涌,哽咽着说,“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选择留在农村,宁愿终身当个农民,家里多个干活的照顾,也许父亲不会饿死,母亲也不会病死。”


小时候不理解,觉得古人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年长历事后才觉得古人诚不我欺。少小离家老大回,时光隔断的,不仅是对故乡的熟稔,亲情的炽烈。


他之前一直不肯回家乡,面对故乡,他有太多的痛苦的记忆:旱灾、水灾、蝗灾、战乱;父亲在三年“困难时期”被饿死;母亲在“文革”初期抑郁而亡。他不是不想回家,他是没做好准备,是不敢回家乡,他怕回到那个没有家人的地方,怕回到失去家人的地方.



当崔琦看到母亲生前最后一张照片时,他久久站立,捧着母亲的照片用手一遍遍摩挲。他仔细端详着照片,似乎要把母亲的笑容铭刻进脑海中。当记者告诉崔琦,照片背后是他大姐崔颖留下的字迹。崔琦轻轻地说了声“姐姐”,半天无话。


诺贝尔奖算不算成功?当然算,对许多人都是终生难以企及。

他如今面对自己的成就,看得淡泊,他更愿意看到这个世界和平美满。

也许是他看透了生命,他的成就父母无法见证,但他心里永远抹不去,未曾尽孝于双亲的遗憾,有什么能比“子欲养而亲不待”更悲痛的呢。 


在亲情和人伦面前,特别是相对于人的生命,一切就不那么重要了。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鼓励和刺激每个人都去追求成功的时代。但在成功之上还有些其他更重要的东西,比如人格、尊严和亲情。


爱与亲情永远是我们发展的基石。


- END -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

声明〡文章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延 伸 阅 读


半城计 | 阶级跃迁也许还有戏,思考能力的固化可能无法翻身

女主播月入百万,每个人都活在欲望共和国

半城计 | 空巢青年春节回家怎么办?

比起自怨自艾的“中年危机”, 我更欣赏她们意气风发的“中年叛逆”

会客厅丨潘知常:物质该退场了,爱、美和信仰的时代即将来临

没有洞察力,读再多历史也没用

半城美学 | 装修的阶级属性:为什么欧美风格不适合普通人

你心柔软,却有力量 | 用阅读来怀念你:林清玄

华为公主孟晚舟: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心中有信念

为元首生育的少女:当“超级人种”堕入万丈深渊

半城故事 | 盛宣怀家的两个著名女佣

她们是时间的敌人|上海滩最后的大小姐严幼韵,每天都是好日子

半城男人丨他比徐志摩浪漫,比梁思成深情,是这世上最会说情话的男子

反鸡汤 | 中年妇女优秀不优秀,主要看娃


点击以下 关键词 查看往期精彩文章

黄菡 | 叶檀 | 陈文茜 | 黄佟佟 | 野夫张明 | 潘知常周晓虹 | 白岩松 | 徐士进 | 裴谕新 | 薛冰 | 刘嘉李丽淑 | 金一虹 | 晋锋@一猫一艺术 | 吕莎莎 | 张默雪 | 鲁敏 | 陶向南 | 傅国涌 | 曹立群 | 于海青 | 底层放弃教育,中产过度焦虑,上层不玩中国高考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