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为什么缺失“批判性思维”
互联网时代,到处都是信息,但真假难辨。
今天看篇微信文章,觉得有道理;
明天看到个网站新闻,观点不一样,但好像也有道理。
我们应该相信什么?应该怎么辨别信息的质量?怎样形成自己的观点?
— Miss 半城 —
批判性思维指的是一种谨慎地运用推理,去断定一个断言是否为真的能力。它使得一个人能够始终保持独立而理性地思考,而不是被动地全盘接受。
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体现在“怀疑”上,对任何事情都抱有疑问,就可能会打开事情的全新局面。我们可以看到有史以来都是那些最先提出不一样观点的人创造了不一样的世界,正是因为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有批判精神,才能够破除那个时代的局限,人类史才能不断进步。
可以说,人类如果缺乏批判性思维,那么在很多方面都不会取得显著的进步,很多的发明也不会诞生。批判性思维虽然只是一个起步,但是它的萌生是具有决定性的,也是有希望性和可能性的。
但是批判性思维在国内是稀缺的。因为我们的孩子们都太乖了,几十年的应试教育一直在告诉他们要好好学习,但是可能很少有人告诉他们为什么要好好学习,他们被告知要懂礼貌,讲文明,被告知要好好学习考到一个好的大学以后才会有出息。但是不是所有的事情他们都明白为什么,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那么顺理成章。
我们举两个例子来看一下中美两国课堂上的区别。
第一个例子是关于中国千百年来流传的一个道德教育故事“孔融让梨”。当美国老师跟学生讲述了“孔融让梨”这个故事之后,有的学生就会说他不喜欢孔融,他这么做对别人不公平,剥夺了其他兄弟选择和表现的机会;有的学生说孔融可能不喜欢吃梨才给自己挑一个最小的,但不喜欢吃就直说,讨巧地编出一堆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很虚伪的;还有的学生讲孔融的推理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因为他说年纪小应该拿小梨,他比哥哥年纪小,所以应当拿小梨。然后又讲年纪大应当拿小梨,他比弟弟年纪大,所以他应当拿小梨。我们看到美国的老师会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可以质疑故事本身的合理性。
第二个例子是在一个中国的课堂上,有位老师跟全班学生讲“灰姑娘”的故事,讲完后,一位学生问老师,午夜钟声响起,魔法消失了,灰姑娘所有的东西都变回原样,为何水晶鞋却没有变回原样呢?当时老师却让学生不要胡思乱想,说考试就是按照课本知识来考的,否则拿不到分。
在中国的教育中,老师就意味着权威与服从,这是孩子从小就被灌输的一种观念,学生要在学校听老师的话。听话的孩子被认为是好孩子,他们受到大人的喜爱也享有更多的资源。而那些不听话的孩子将受到惩罚。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的思维言行就会受到束缚;久而久之,大部分学生就丧失了“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2005年,钱学森曾问前来看望他的总理:"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钱学森之问的前半句,民国时期大师云集,在文学方面颇有成就的有鲁迅、《围城》的作者钱钟书等;理工科方面有无线电电子学、空间系统工程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陈芳允,中国植物分类学的奠基人胡先骕,中国现代数学先驱,中国函数论的主要开拓者之一熊庆来,"熊氏无穷数"理论载入世界数学史册;还有华罗庚、姜立夫、李四光等等。
不仅在文学和世界科学技术领域有杰出人才,艺术类同样才人辈出。灿若星辰的大师妆点了战火纷飞的年代,时至今日,我们回想起曾经的风云对决,依然会情不自禁的赞叹有加。
这些灿烂辉煌的史实并不是偶然,它与近代新式教育取代旧式教育的功劳是分不开的:中西交融的知识让学术界和教育界思想碰撞,以致灵感迸发创新倍出;政府对教育高度重视与资金支持,低门槛的入学标准和普及化,老师的极高地位与受人敬重;极其自由的学术氛围让各个学派之间积极交流,为创新的初启蒙带来了良好的风气——这些都让后人高山仰止,望之弥高。
在生活安定、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为什么再也培养不出民国那样的大师?我们先撇开这个问题不谈,小编随手摘录来自高校的几个案例,相信对大家理解这个问题有所帮助。
- END -
主编:YS半城
音乐:陈佩佩
文章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删
延伸阅读
半城调 | 甩谢贤赢过林青霞,被评最伟大亚洲演员,72岁的她才是学霸演员完美示范!
我遇见你,我记得你,这座城市天生就适合恋爱,你天生就适合我的灵魂。
比起自怨自艾的“中年危机”, 我更欣赏她们意气风发的“中年叛逆”
半城带你看世界 | 遇见杜拉斯情人里的法式浪漫,还有市井的烟火
半城调 | 70多岁老夫妻的裸身照,看完有恋爱的感觉,“爱不是一辈子不争吵,而是争吵后还能一辈子”
点击以下 关键词 查看往期精彩文章
黄菡 | 叶檀 | 陈文茜 | 黄佟佟 | 野夫| 张明 | 潘知常| 周晓虹 | 白岩松 | 徐士进 | 裴谕新 | 薛冰 | 刘嘉| 李丽淑 | 金一虹 | 晋锋@一猫一艺术 | 吕莎莎 | 张默雪 | 鲁敏 | 陶向南 | 傅国涌 | 曹立群 | 于海青 | 底层放弃教育,中产过度焦虑,上层不玩中国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