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小: 布谷鸟又叫了

小小 鸿渐风 2023-04-30

请点击上方“鸿渐风”关注我们


 布谷鸟又叫了

文/小小
 
鸟语花香是对春天最好的描绘,也是由衷的赞美。冬去春来,百花齐放,姹紫嫣红;鸟儿们不吝舒展甜美的歌喉,争相对大自然吟唱,到处充满勃勃生机。
“wan-du -ba –go”……这种轻灵、悠扬而旷远的声音,充满了杜鹃的喜悦。生活在中南部一带农村的耕作人,每天都踏着这样熟悉的音符,开始一天紧张、辛勤而期盼的劳作。这欢欣的歌者,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布谷鸟”。它在为人们播种春天而伴奏。
布谷鸟带着强烈的人文色彩,寓意无限。从古至今,诗辞歌赋,都有它或快乐、或轻巧、或忧虑的身影。杜宇、子规、获谷……都是它的芳名。


而在我们家乡天门,也许是天真的小孩,或是有经验的老农,根据布谷鸟的叫声,直接音译成了“豌豆八果”。与即将成熟的时令农作物——蚕豆紧密联系起来,既形象好记,又带着浓浓的乡土气息。我们那里习惯把蚕豆叫成豌豆。把真正的豌豆叫做“麦丸子”,这也是家乡人豆豆不分的铁证了。虽然我离开老家很多年,但每到春天,“豌豆八果”的鸟语声,就不断地在我耳边回响,叫人不禁想起富饶的家乡江汉平原,满怀春归的冲动。
农作的季节性强,特别是主要粮食作物,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误了节令农时,一年的吃饭都成问题。每年的三四月份,正是江南一带春耕异常繁忙的季节,同时也是一年中青黄不接的非常时期。新的瓜果蔬菜才刚下种,上年度不太丰富的存粮也差不多快吃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春荒。
在这节骨眼上最能夠充饥的食物就是蚕豆。


每年秋冬之交,过了农历寒露节令之后,将蚕豆种籽点种到地里,经过整整一个冬季缓慢的发芽、生长与休眠期之后,再遇到春雨的滋润,蚕豆苗便茁壮成长,可窜到一人之高。那指甲大小的蓝紫色花瓣,从下到上节次绽放。三月份开花,四月初开始结果,一个个长长的豆荚挂满枝杆。直到豆荚内的豆粒成型后,就可以摘下来剝豆吃了。这种没有完全长老的豆子是绿色的,有浓浓的清香,我们叫它豌豆籽,有的地方叫青豆。
就是这样的豌豆籽,给青黄不接的人们带来希望,前后近一个月的时间里,豌豆成了辛勤劳作的农民们的主要食物之一。用它加上少量的大米煮稀饭、焖干饭。菜也是炒豌豆、豆米汤。总之一日三餐都少不了豌豆籽,天天如此,连从身体各个管道排放出来的气体,也是豌豆的气味。


什么东西都不能连续吃,吃多了就很厌烦。由于豌豆籽是那个时期解决春荒的主要食物,人们发明了很多种烹饪形式,所以人们唯独对豌豆籽不那么厌烦。我就百吃不厌,至今念念不忘。而且,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能天天吃到豌豆籽,已经是很奢侈的事情。现在,住在城里的人们能吃上豌豆籽,那就更是一种享受了。
记得有一年春季上午,我和一个朋友到郊外去捉“克马林子”(蝌蚪),沿路上都有布谷鸟的叫声伴随着我们。因为早上都没有吃早餐,到了中午,口干舌燥,肚子饿的咕咕叫,看到一片豌豆地,全部挂满了豌豆荚,我俩的口水早已流了出来。一看四周没人,我们偷偷钻了进去,躲在比我们个子还高的豌豆苗中间,掰开没有完全成熟的豌豆米狼吞虎咽起来。


其实那个没有长好的豌豆籽,除了有点水份,又苦又涩,实在是不好吃。由于饥饿,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吃了多少,肚子开始胀疼起来。这时候有个看田农民走过来了,看到田里的动静,大声喝叫:谁在偷豆子!
我们无处躲藏,被抓了个正着,并受到农民的责骂和训斥,只好老实交代。农民看到我们狼狈不堪的样子,又是小孩,也可能猜测到我们一定是饿急了,也没有多说什么,反而教育我们说,“这个没有长好的豌豆有毒,是不能吃的!”于是我们捂着肚子,忍着疼痛,担惊受吓地逃离了。
在那个闹饥荒的年代,谁没有受过饥饿煎熬的滋味呢,可是我们连一声“谢谢”的话也没有留下,现在想起来还是怀着深深的悔意。
从那以后,再也不敢吃生豌豆籽了。
在我们老家,到了四月中旬至五月初的这段时间,豌豆籽才大量上市,吃了几个月咸菜的普通市民,才开始尝到新鲜的时令菜肴。豌豆籽几乎成了家家户户的当家菜。
韭菜炒豌豆、豌豆烧五花肉、豌豆红烧排骨……加辣加盐,随各人口味。都是下饭佐酒的好菜。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的农业生产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利用薄膜技术,生产反季蔬菜,不再靠天吃饭了;利用快捷的交通网路,南菜北运,及时调节了市场供应的短缺;多种植物种植,扩大了蔬菜的品种,不仅丰富了人们的餐桌,同时也满足了普通老百姓对营养的需求。开放的市场,供销两旺,青黄不接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每当听到布谷鸟催促人们开始播种的叫声,我就想起了儿时的难忘经历。现在才知道,吃生蚕豆确实有毒。蚕豆种子中含有巢菜碱苷,人食用这种物质后,可引起急性溶血性贫血(蚕豆黄病),想起来心有余悸。好在如今我们都过着丰衣足食的日子。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享受着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农民付出的辛勤汗水,更不要忘记过去那艰难困苦的岁月。
 文末附打油一首以表心情:
布谷鸟鸣报春晓,蚕豆花开吐芬芳。
青黄不接及时雨,好助农夫度饥荒。

 

                                      2020.3.26于上海


(责编:春秋阁)


作者前期文章链接:

文友讲述:我的一天

小小:天门河上新渡船

小小:公交车的那些事儿

小小:故乡四题

小小:柴米油盐说童年

小小:岁月悠悠学徒情(外一篇)

鸿渐文献:熙熙鸿渐关,静静女人摊

小 小:分口粮

小小:我亲历的第一次春运



公号近期文章链接:

范萍:致敬疫情中的日子

小熬浆糊:三十万言三十年

解智伟:我们的2020

兰竹:落英

因荷藕然:《周作人散文精编》读后录

萧兴国、范齐家:西江义河载厚史  一河两岸典故多

飞鱼:后疫情时代(组诗)

齐传贤:抗疫纪事——纪念亡妻余深源



      敬请赐稿,欢迎留言(公众号“发消息”处可留言)。编辑部组建了《鸿渐风乡友群》,旨在增进编读沟通,分享信息。有兴趣者可在留言处告知您的微信号,编辑将邀您入群。本公众号投稿邮箱:449822561@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