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曾庆伟:盐,食肴之将

曾庆伟 鸿渐风 2023-04-30

请点击左上方鸿渐风关注我们

HongJianFeng


【饮食文化】


盐,食肴之将

文 / 曾庆伟


不知道你在生活中有过这样的体验么?肚子饿了上餐厅吃饭,服务员将一盘你平常最爱吃的菜肴端上桌来,色彩斑斓,盘碟锦绣,你的眼睛顿时一亮,食欲就像脱缰野马般奔腾起来,迫不急待地朝盘碟伸箸搛菜。吃了两口菜后发现,此菜寡淡无味,离你熟悉的味道相差太远,食欲像是遭了寒霜打过的茄子——蔫了。你再仔细咂磨这道菜的问题,十之八九是出在厨师做菜时忘了放盐。

现在中餐酒楼餐厅售出的菜品,除了特殊味型(如甜味菜)之外,大多数的菜肴如果没有盐的加入,就等于缺失了构成美味最重要的元素,或许某一道菜的“色、香、形、器”几项美味元素都非常出彩,但是这道菜终归难以进口,离美食美味的要求就相去甚远了。

漫长饮食生活积累的经验,使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没有食盐的加入,食肴的滋味便失去了灵魂。关于盐与食肴滋味的关系,《汉书·食货志》早已有非常到位的总结:“夫盐,食肴之将;酒,百药之长,嘉会之好”。


从史籍中我们知道,盐很早就出现在古代先民的日常生活中了。先秦时期(一说汉代)的《世本纪》载:“黄帝时,诸侯有夙沙氏,始以海水煮乳,煎成盐。其色有青、黄、白、黑、紫五种”。

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卷十二·盐部》云:

監,鹹也。从鹵監聲。古者,宿沙初作煑海鹽。凡鹽之屬皆从鹽。余廉切。 

这段话的意思是,盐,咸味佐料。字形采用“”作边旁,采用“”作声旁。古昔时代,一个名叫“宿沙”的人最早发明煮海的盐。所有与盐相关的字,都采用“”作边旁。

如果从史籍记载来看,最初的盐当是夙沙氏煮海的产物。史上的夙沙氏是传说中的人物,相传为黄帝时期的齐国诸侯(《世本记》说“夙沙氏,齐人也”)。夙沙氏生活的时代距今有三、四千的历史。因为史籍的记载,夙沙氏被后世尊为“盐宗”,直到现在我国还有很多地方都供奉有“盐宗” 夙沙氏的庙宇。

但实际上,盐是大自然慷慨的馈赠。盐的存在比我们人类要早得多。在自然界,存在着许多不需加工就可现成食用的盐。比如,地球表面积约70%被海水覆盖着,地壳中所含的盐分被雨水及河流所浸润,雨水从天空洒落大地,形成淙淙流淌的无数股溪流,无数股溪流汇合成千万条江河,而江河终归入海,于是使得海水中含有了盐分。海水中广泛存在着盐,大约盐以3%的浓度融解于海水中。我们居住的这颗星球已经存在了亿万年时间,盐不仅存在于海水中,还以别的方式存在,如盐湖(咸水湖)、地下盐水,井矿盐、盐泉等。所以盐的最早发现,很难说成是古代某一个人(譬如夙沙氏)的功劳,而更应该是先民们在漫长历史中生存经验的积累,是群体生活智慧的结晶。也因之故,考稽先民初始用盐究为古代何时,从史籍的记载和至今所有考古发掘成果来判断,此题委实难解。







 夙沙氏像

我们知道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一直离不开对盐的依赖。早期,“茹毛饮血”的先祖们受限于较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只能被动地从大自然中获取食盐(譬如野生动物的血液中含有盐分,自然盐泉等)来满足生存的需要。经过漫长时间的发展,古人发明了从大自然中获取食盐的加工技术,于是先民对食盐的获取渐渐有了主动权。

人类何以与盐有脱离不开的依赖关系呢?

首先,因为盐与维持人类的生存和生命健康有直接的牵联。对这种物与人的关系,田秋野、周维亮先生在《中华盐业史》中有过精辟的阐述,兹录如下:

盐为人类维持生命之必需食品,不可一日或缺。至吾人每日究竟摄取盐量若干?据科学家之研究,每日需要食盐二十公分,除各项食物中含有一部分外,皆须取给于食盐,绝无可以替代之物,因世界上咸味物品,只有食盐一种,吾人每日不食米麦,尚可取杂量充饥,如缺乏食盐,却无他物可以替代。至其在生理上之特殊功用,举其大者,共有四端:

(一)维持胃液中盐酸成分之常度。人之胃液分泌,为消化过程中重要功能之一,胃液之成分如失常度,即可发生消化不良等症。胃液中含有盐酸千分之四,胃液之消化作用及杀菌作用,全系于此;而此项盐酸之所由成,则纯恃日常所食之盐。

(二)调节血液之碱度。人体血液在正常生理情形之下,常发生之碱性反应,但同时发生酸性之机会甚多。例如各种养分被氧化时,即发生酸性之二氧化碳;当肌肉运动时,葡萄糖即分解乳酸,含有硫磷之蛋白质于氧化时,亦能发生少量之硫酸与磷酸。此等酸性物质之产生既能连续而来,故欲维持血液中碱性反应,至为困难,所幸血液中之钠离子,具有碱性反应,由其调节作用,足以维持血液之碱度,此钠离子大半由于所食之盐而来。

(三)维持心脏之跳动。人体心脏之跳动,统辖于中枢神经,而由血液中之无机盐类调节之。通常人体汁液中至少含盐百分之零点六至零点九,方可维持心脏之正常活动。至血液之成分中,则恒含盐起因是分之六十至七十。

(四)维持肌肉之感应力。在人类肌肉中常含有相当分量之无机盐类,其作用乃在维持肌肉之正常反应。如缺少此项盐类,肌肉反应力即难敏活,而感动作乏力。『1』

上述这段话,能够说明食盐对人类生理是如何重要。客观上讲,人类的生存,实际上一直仰依仗着食盐日复一日从不间断的补给。

其次,盐不仅与人类个体生命的关系紧密,而且还对古代先民初始形成群居聚落的生活形态、氏族集团及形成民族文化有重要影响。对此,任乃强先生在《说盐》中有所阐述:

人类有火,有石器,有食物之后,虽无追求食盐之意识,但在偶得咸水可饮,或岩盐可吮之处,必相与密集以依之。从而容易发展成为原始的群落,又从而形成为氏族集团及民族文化。苟非有如此,或其它类此具有吸引力之自然条件,人各散漫生活,漂流不聚,则不可能有突出先进之文化集团。是故,上古文化最先形成之地区,则必为自然产盐之地区,或给盐便利之地区。此语起码适用于石器时代以前之人类社会。『2』

上面所引的这段话,说明远古时代人们的聚集,“盐的吸引作用”是其重要原因。在先祖们由一个个独自的个体走向群落、氏族集团的发展过程中,盐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粘合作用,进而对形成民族文化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华夏文明之所以起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这绝不是偶然的,古代文献和现代考古地质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盐资源从古至今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都有非常广泛的分布,而这,正是这两个流域能成为华夏文明源头的重要基础条件。


一般说来,盐在古代的应用不出两途:一食用,一药用。限于篇幅,本文就不去讨论盐的药用而仅限于讨论盐的食用之种种。当然,自古药食同源,我们在谈论盐的食用时,有时会自然地涉及到盐的药用内容,这也正常。

古人食盐,主要用来调味。古人把食物分为甘、酸、辛、苦、咸五味。《吕氏春秋·本味篇》云:

凡味之本,水最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时疾时徐,灭腥去臊除膻,必以其胜,无失其理。调合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

意思是,味道的根本在于水。甜、酸、苦、辛、咸五味和水、木、火三材都决定了味道,味道烧煮九次变九次,火很关键。一会儿火大一会儿火小,通过疾徐不同的火势可以灭腥去臊除膻,只有这样才能做得恰如其分,不失去食物的品质。调和味道离不开甘、酸、苦、辛、咸五种味道。

在人工调味品尚未问世之前的漫长时光,古人用来调和甘、酸、苦、辛、咸五味的调料,主要从天然植物中获取,这种状况,《尚书•商书•说命下》有过记载:“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那时人们食物中的甘味,亦即甜味,主要从饴、柘(甘蔗)等植物中获得,也有从野蜂蜜中获取的;其酸味,主要从青梅等植物中获得;其辛味,主要从花椒、桂皮、姜、芥等植物中获得;其苦味,主要从黄莲、黄芪等植物中获得;其咸味,则仅是用盐的结果而无他物可以替代。后来在人工调味品逐渐问世后,人们在调和五味时,不仅会使用天然植物的调味品,还可以使用人工调味品,比如先民发明了醋之后,制作酸味食物,更多使用醋来调味。在古代,无论是在发明了人工调味品之前还是在发明了人工调味品之后,咸味食物都是因为加入了盐的结果。

在古人饮食生活所需的五味之中,咸味的重要性非常突出。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说:

口之于味也,辛酸甘苦经年绝一无恙,独食盐,禁戒旬日,则缚鸡胜区,倦怠,恹然,岂非天一生水,而此味为生人生气之源哉?

这段话意思是,除盐之外的“甘酸苦辛”之味,即使在一定时间内缺食,对人体的影响肯定有,但不至于要命,但是旬日之间没有食盐,就会使人倦怠,无力,长久下去,会危及生命。所以,古人把盐称之为“五味之将”,这个比喻准确而贴切。

按照传统中医药理论,在甘、酸、辛、苦、咸五味与人体五脏的对应关系中,咸味入肾,并对肾有一定的养护作用。咸味食物味咸,性寒,归胃、肾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润燥、滋肾通便、杀虫消炎、催吐止泻的功效。当然,世间物事总是具有两面性,多食咸味对身体亦有伤害,《黄帝内经》说:“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现代医学实证,食盐过量是人类患有高血压症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现在的饮食生活,不能不重视要将食盐的摄入量控制在一定的区间之内,不可超量摄取。

黄帝内经


古代食盐的生产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煮(煎),二是日晒。前者是把海水或者是盐池、盐井中的咸水,经过高温煎煮将水分蒸发而成盐,这是当时比较普遍的一种生产方法。初期盐的制作,是直接安炉灶架锅釜而燃水煮。这种原始的煮盐之法费工时,耗燃料,产量少,盐价亦自然贵。后者是依靠日光将咸水蒸晒成盐,并且这种晒制的盐不需要再经过煎煮了。

古代的食盐因为是从海洋、盐井、盐池等不同地质条件下所获取,所以古代的盐有海盐、井盐、盐池等不同的盐之称谓。

前面说过,海盐在古代的生产,是用海水煮出来的。“”古作“”,此字本象是在器皿中煮卤。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卤也。天生曰卤。人生曰盐”。意思是天生的盐称卤,生产加工的叫盐。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载:“山东食海盐,山西食池盐”。《尚书·禹贡》中有“青州厥贡盐”的记载。《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始》曰:“东方为青州,齐也”。海岱之滨的青州(古之齐地)将盐作为献给天子的贡品,而作为贡品的盐,则是海盐,这也比较符合先民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基本生存法则。

根据上述史籍中的记载来判断,中国先民生产海盐的历史,距今至少有三、四千年了。

东汉制盐画像砖中的晒盐场景


中国的井盐诞生也很早。战国时期,秦孝王任命李冰为蜀郡太守,李冰在任上不仅治水都江堰,造福成都平原,还开盐井,以利民生。《华阳国志·蜀志》卷三中有李冰在蜀地开盐井的记载:李冰“又识察水脉,穿广都盐井,诸陂池,蜀于是盛有养生之饶焉。”据张银河在《中国盐文化史》中的说法:“《华阳国志·蜀志》卷三同时又说,安县(今四川乐山),郡东400里,县城在青衣江与岷江的交汇之处,在县溉那个地方有两个险滩,一个叫雷坻,一个叫盐溉,都是李冰治沫水(大渡河)时开凿的。从此,蜀中开始有了自产的井盐,中国的井盐生产拉开了序幕。”『3』

如此说来,井盐在战国时期就得到了开采,井盐进入蜀地先民的生活,距今也有2000余年了。

池盐,即从盐池中所取之盐,一般认为始自汉代,现存于世的汉赋中多有对池盐的记述。杨雄的《河东赋》序云:“既祭,行游介上,回安邑,顾龙门,览盐池,登历观,陟西岳以望八荒,迹殷、周之虚,渺然以思唐虞之风。”刘桢《鲁都赋》云:“又有盐池漭沆,煎炙阳春,焦暴喷沫,疏盐自殷,挹之不损,取之不勤。”王廙《洛都赋》云:“东有盐池,玉洁冰鲜,不劳煮沷,成之自然。”郭璞《盐池赋》:“水润以下作咸,莫斯盐之最灵。傍峻岳以发源,池茫尔而海渟。嗟玄液之潜盛,盖莫知其所生。”《华阳国志》载:“越隽笮夷有盐池,积薪以池水而后焚之成盐”。

从刘桢、王廙、郭璞所作的赋和《华阳国志》的记载,可见当时人们的采盐,主要是从盐池中获取,而取盐的方法,则是日晒与煎煮两者兼有。

东汉四川制盐画像砖


古时盐有各种颜色。《世本纪》所载的夙沙氏煮海所获之盐的颜色,有青、黄、白、黑、紫五种。晋代郭义恭的《广志》说:“海东有印成盐,西方有石子盐,皆生于水,北胡中有青盐,五原有紫盐,波斯国有白盐如石子。”唐代段公路在《北户录》中说:“恩州有盐场,色如绛雪。琴湖池桃花盐,色如桃花,在张掖西北。”

古代的食盐因产地不同,生产方法不同,因而食盐也有良莠之分,品级有异。古代有苦盐、散盐、形盐、饴盐、崖盐、戎盐、伞盐、石盐、木盐、蓬盐的不同名称。《周礼·天官·盐人》载:

盐人掌盐之政令,以共百事之盐,祭祀、共其苦盐、散盐,宾客共其形盐、散盐,王之膳馐共饴盐。凡齐事,鬻盐以待戒令。

从上述文字可以得知,古代盐是分等级的,显然饴盐的等级高于形盐,形盐的等级高于散盐和苦盐。

苦盐、散盐、形盐、饴盐等盐之所以有等级差别,原因在于它们的“出身来路”各有不同。

苦盐即颗盐也,出于池,其盐为颗,未炼治,其味咸苦。散盐即末盐,出于海及井,并煮硷而成者,其盐皆散末也。形盐即印盐,或以盐刻作虎形也,或云积卤所结,其形如虎也。饴盐,以饴拌成者,或言生于戎地,味甜而美也。其余之崖盐生于山崖,戎盐生于土中,伞子盐生于井,石盐生于石,木盐生于树,蓬盐生于草。

《吕氏春秋·本味篇》载:“和之美者,阳朴之姜,招摇之桂,越骆之菌,鳣鲔之醢,大夏之盐,宰揭之露,其色如玉,长泽之卵。”其中,大夏之盐为“和之美者”之一种,无疑是当时盐中的精品,用精品盐烹饪食物,调味的效果更好。

由于古代产盐的方法原始,制作过程十分复杂,各地交通又不方便,因此盐就成了非常昂贵的稀罕之物。于是,盐自从在先民的生活中出现伊始,王室就立有盐法,专设官职管理盐务。在周朝时,掌盐政之官叫“盐人”。春秋时期,齐相管仲也曾经设置盐官,创立了食盐专卖制度,并提出了“以渔盐之利而兴国”的强国办法,为后来齐国成为称雄一时的“春秋五霸”打下了基础。战国时期,盐的地位更高,甚至形成了一种定势:哪个国家的盐多,哪个国家就富强。此种情形,《汉书》有载:“吴煮东海之水为盐,以致富,国用饶足。”到了汉代,朝廷制定了更加严格的《盐法》,来限制买卖私盐和浪费盐的行为:“敢私铸铁器鬻(卖)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郡不出铁者,置小铁官,使属在所县。”

汉代以降,盐都是受国家严加控制的专属物品。即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改革开放以前的这30多年,盐也是专卖品,有关盐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皆由国家设立的各级盐业公司独家施行。改革开放以后,盐的生产经营逐渐向市场开放,盐从专卖品变为普通商品,至此结束了盐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专卖制度,现在全国城乡的任何一家超市、任何一间小小的便利店,都能买到食盐,而且可供选择的食盐品种也很丰富。


总之,中国人食盐的历史,是沿着人们对盐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用量更精准的路线发展着。明清之后,全国各个城市的工商业得到发展,餐饮行业成为独立的商业门类,职业厨师成为餐饮行业的固定技术人群,由于餐馆酒楼的市场化属性,厨师们出于职业的专业素养,对用盐调味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用什么地方产的盐,用什么样的处理方法去掉盐中的杂质,以烹饪出更受市场欢迎的肴食,是他们常思常新的永久课题。清代童岳荐编著的《调鼎集》对当时淮扬厨师精于用盐烹饪食物记载较详,如《调鼎集·调和作料部》载:“滤盐渣:凡盐,入滚水搅三、四次,澄清,滤去泥脚,草屑用。”又说:“凡盐入菜,须化水澄去浑脚,既无盐块,亦无渣滓。”

盐,始终与我们人类的行程相伴左右,如影随行,所以有人说“人类的历史,其实是嗅着盐味前行的历史”。此话不谬。




【注释】

『1』田秋野、周维亮编辑著:《中华盐业史》(台湾商务印书馆1979年出版)

『2』任乃强:《说盐》,载《盐业史研究》1988年第1期

『3』张银河:《中国盐文化史》(大象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



(责编:鱼七秒)



【作者简介】

曾庆伟:作家、美食评论家,武汉炎黄文化研究会美食文化委员会主任、江汉大学武汉研究院特聘教授、湖北楚菜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评审专家、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评审专家。已出版《荆楚味道》《味蕾上的乡情》《楚天谈吃》《武汉味道》《武昌老味道》等书籍多部。



作者往期作品链接曾庆伟:清风来报稻花香
曾庆伟:糖,调味品中的“硬角”曾庆伟:炉灶古今谈曾庆伟:独树一帜公馆菜曾庆伟:风味别具的宫观寺院菜曾庆伟:取一杯天上的水,照着明月人世间

曾庆伟:美食的标准

曾庆伟谈吃:珍馐美馔义河蚶


公号近期文章链接:

老人、子女与保姆,一出纠结的“戏”

撼钧:在东湖艺术馆与秋天来一场约会

彭振:次韵鲁迅《自嘲》杂感集(4)

张文睿:《红灯记》的前世今生

月如钩:真水无香(外一篇)

火车上倏然消失的妻子

童正祥:竟陵酒官张耒

截访工作的幕后故事

一天一曲:我的渔薪小学

彭振:次韵鲁迅《自嘲》杂感集(3)

男人需要怎样的狐狸精?

晶硅子:《李自成》《碧血剑》和贝叶斯公式

一种可怕的教育

何山:怀念周年丰(外一篇)

樊星:天门之谜


敬请赐稿,本公众号投稿邮箱:449822561@qq.com。

欢迎留言(公众号“发消息”处可留言))。

鸿渐风·公众号

长按左边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