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知青丨女知青傍着棺材,黑夜惊魂吃第一顿饭……

倪小英 新三届 2018-11-17

编者的话:有多久没看过小人书了?还记得小时候看过的那些小人书吗?那时候,翻书页是手指沾着吐沫?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重新过上儿童时代的“甜蜜生活吧”。下面这本小人书,是老知青小英记录那个时代的绘图本,那些久远的画面,熟悉而亲切,还有点儿伤感。

      

作者简介


倪小英,郑州八中六八届初中生,一九六九年元月初下放到河南省固始县汪棚公社连山大队院墙生产队插队,回城后在郑州骨科医院药剂科工作,自幼喜欢绘画,如今已退休。

原题

插队生活点滴

 

文图:倪小英



今年插队整整五十周年了,那些艰苦的日子里,虽苦也有很多有趣的事,把它画下来,算是对那段青春往事的纪念吧。


固始县地处河南东南部,与安徽接壤,贫困闭塞。也算是鱼米之乡,水稻是主要食粮。固始也是农民工的输出大县。




插队前从未如此近距离的靠在棺材上,在农民看来很稀松平常。



全班同学被分散在数个生产队,那时我们都以为要在农村扎根一辈子,永远也回不去了。



那个年代,城市农村晚上都要开会,累得要死的人们,谁也不知道队长在黑暗中说些什么。



家信是知青与家人唯一的联系方式,憧憬着收到信的那一刻,就已幸福无比。



红麻不仅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也是重要的经历来源。卖的钱买盐,买煤油,能干好多事呢。




秧马是拔秧的工具,坐在上面,可以像小船一样在泥里滑行,每次我都会想:这个伟大的发明是谁想起来的呢?



固始属于黏土地,下雪后泥泞不堪,木屐子应运而生,解决了这一难题。



“气死猫”是乡下必不可少的物件,鸡鸭鱼肉这些珍贵稀少的东西,全靠它来守卫。



我很幸运,没有打老张,大部分同学都没有逃脱。画这幅画时,想起了当年我们生活的窘迫,心里很难过,差点流下眼泪。



插队时,我们组三个女生都很瘦弱,体重都不足九十斤,挑担子的辛苦可想而知。一年后我们都变得很胖,因为吃的太多了,没有油水,一顿吃一斤米饭很平常。



到现在我都不明白为什么那只公鸡要卧在母鸡下蛋的地方。



这样大的水缸,挑满一缸水,累的两条腿都发软哆嗦。



这样惬意的日子,真是屈指可数。



插秧时节,我们经常累得两腿是泥都懒得洗,耷拉在床边就睡着了。




最好吃的油条,一定是乡下集市上炸的,现在很少能吃到那样美味了。



那只啄人的公鸡高大威猛,毛色艳丽,只是因为有这恶习,只能忍痛割爱。



小时只在书中才见到的萤火虫,在枯燥乏味的插队生活中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快乐。



“天下知青是一家”,连狗都知道这句话,它们也严格按这个标准执行。



一个组只剩下俩人的时候,是多么的想家啊!



这首打油诗是插队四十周年时写的。








水牛非常有意思,当你准备骑上它的时候,你冲它说:低胳低胳,它就低下头,让你踩着它的犄角骑到背上。胳是犄角的意思,我闹不清是哪个字。



四十八年后,我们又回到插队的村子,一切都已面目全非。身后栅栏里的菜地,曾是当年我们的草屋所在地。左边是我。





看见小水牛好亲切!我一叫它,它就走了过来,歪着脑袋看我,想起了当年情景,恍若隔世。



知青时期的照片很少,这是回家探亲时一起的留影。那时我们都很胖,个个面如满月。前排右边是我。



再次回到插队的小村庄时,我们已是年过花甲的老人。又见到红麻,姿态依旧婀娜,枝头开满白花。当年费尽艰辛修的南干渠,如今成了窄窄的小水沟。

 



在村里遇见了当年村里最漂亮的女人小游,当年的小游不仅人漂亮,山歌也唱的好,现在她也老了。上图是我画她年轻时的模样,同学们都说很像。右边是我。

 

图文由作者提供本号推送



喜欢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知青阅览室

蒋国辉:“再教育”派生的故事

杜昌忠:挑粪打个趔趄还被扣掉一个工分

刘晓阳:从巴木之死说到"厉害国"的差距

邓晓芒:幸好我们还在,不然就死无对证了

方新阳:我在乌苏里江当水手

兜里没钱,风雪严寒中的回家之路

孙海:那一年,父亲“押送”我回东北

吴乃华:馒头中的驴粪,漫漫回家路

邵学新:"病退"回城,一个心照不宣的话题

王明析:在乡下女生住仓楼我只能睡猪圈楼

李振亮:种田人饿肚子是怎样一种悲哀

 美国90后女孩:寻访中国知青"赤脚医生"

孙立哲:生命烈焰,在压力中爆发

陶海粟:知青“青春无悔”辩

冯骥才:那些上山下乡的女知青

梅长钊:30年后我回乡下设宴感谢乡亲们

陈凯歌:下乡时我带了十管特大号牙膏

明瑞玮:社员忆苦思甜不忘“三年困难时期”

朱志宏:我在木瓜会种瓜看瓜偷瓜

周锤:北大子弟沈因立的决绝选择

作家老鬼:大草原上的"孤狼"岁月

陈鸿仪:几曾回首,我的知青生涯

陈鸿仪:与死神擦肩而过

王宗禹:我不相信因果,似乎也感到了天意

马献时:一个黑五类子女的遭遇

张宁静:我是1965年被迫下乡的老初中生

何求:五十年祭哭健儿黄玉麟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届2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征 稿


新三届公号向新三届朋友征集稿件

主题一:新三届人的高考之路

主题二:新三届人的大学时光

主题三:新三届人的文革经历

主题四:新三届人的上山下乡

主题五:新三届人的当兵岁月

主题六:新三届人的爱情故事

主题七:新三届中的菁英人物

主题八 新三届人的职业生涯

主题九:新三届人关注的话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