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届2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编者的话:有多久没看过小人书了?还记得小时候看过的那些小人书吗?那时候,翻书页是手指沾着吐沫?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重新过上儿童时代的“甜蜜生活吧”。下面这本小人书,是老知青小英记录那个时代的绘图本,那些久远的画面,熟悉而亲切,还有点儿伤感。
作者简介
倪小英,郑州八中六八届初中生,一九六九年元月初下放到河南省固始县汪棚公社连山大队院墙生产队插队,回城后在郑州骨科医院药剂科工作,自幼喜欢绘画,如今已退休。
原题
插队生活点滴
文图:倪小英
今年插队整整五十周年了,那些艰苦的日子里,虽苦也有很多有趣的事,把它画下来,算是对那段青春往事的纪念吧。
固始县地处河南东南部,与安徽接壤,贫困闭塞。也算是鱼米之乡,水稻是主要食粮。固始也是农民工的输出大县。
插队前从未如此近距离的靠在棺材上,在农民看来很稀松平常。
全班同学被分散在数个生产队,那时我们都以为要在农村扎根一辈子,永远也回不去了。
那个年代,城市农村晚上都要开会,累得要死的人们,谁也不知道队长在黑暗中说些什么。
家信是知青与家人唯一的联系方式,憧憬着收到信的那一刻,就已幸福无比。
红麻不仅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也是重要的经历来源。卖的钱买盐,买煤油,能干好多事呢。
秧马是拔秧的工具,坐在上面,可以像小船一样在泥里滑行,每次我都会想:这个伟大的发明是谁想起来的呢?
固始属于黏土地,下雪后泥泞不堪,木屐子应运而生,解决了这一难题。
“气死猫”是乡下必不可少的物件,鸡鸭鱼肉这些珍贵稀少的东西,全靠它来守卫。
我很幸运,没有打老张,大部分同学都没有逃脱。画这幅画时,想起了当年我们生活的窘迫,心里很难过,差点流下眼泪。
插队时,我们组三个女生都很瘦弱,体重都不足九十斤,挑担子的辛苦可想而知。一年后我们都变得很胖,因为吃的太多了,没有油水,一顿吃一斤米饭很平常。
到现在我都不明白为什么那只公鸡要卧在母鸡下蛋的地方。
这样大的水缸,挑满一缸水,累的两条腿都发软哆嗦。
这样惬意的日子,真是屈指可数。
插秧时节,我们经常累得两腿是泥都懒得洗,耷拉在床边就睡着了。
最好吃的油条,一定是乡下集市上炸的,现在很少能吃到那样美味了。
那只啄人的公鸡高大威猛,毛色艳丽,只是因为有这恶习,只能忍痛割爱。
小时只在书中才见到的萤火虫,在枯燥乏味的插队生活中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快乐。
“天下知青是一家”,连狗都知道这句话,它们也严格按这个标准执行。
一个组只剩下俩人的时候,是多么的想家啊!
这首打油诗是插队四十周年时写的。
水牛非常有意思,当你准备骑上它的时候,你冲它说:低胳低胳,它就低下头,让你踩着它的犄角骑到背上。胳是犄角的意思,我闹不清是哪个字。
四十八年后,我们又回到插队的村子,一切都已面目全非。身后栅栏里的菜地,曾是当年我们的草屋所在地。左边是我。
看见小水牛好亲切!我一叫它,它就走了过来,歪着脑袋看我,想起了当年情景,恍若隔世。
知青时期的照片很少,这是回家探亲时一起的留影。那时我们都很胖,个个面如满月。前排右边是我。
再次回到插队的小村庄时,我们已是年过花甲的老人。又见到红麻,姿态依旧婀娜,枝头开满白花。当年费尽艰辛修的南干渠,如今成了窄窄的小水沟。
在村里遇见了当年村里最漂亮的女人小游,当年的小游不仅人漂亮,山歌也唱的好,现在她也老了。上图是我画她年轻时的模样,同学们都说很像。右边是我。
图文由作者提供本号推送
喜欢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知青阅览室
刘晓阳:从巴木之死说到"厉害国"的差距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届2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