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改开时代丨为中国农民请命的记者李克林

新三届 2021-04-24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钱江说当代史 Author 观潮钱江


作者简历

钱江


钱江,生于上海,曾在内蒙古插队6年,内蒙古师范学院中文系77级,1982年分配到北京《体育报》,1984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法学硕士学位。历任《人民日报》驻云南首席记者、华东分社新闻部主任、人民日报社记者部副主任、海外版副总编辑。现已退休。


原题

为中国农民请命的

记者李克林




作者:钱江



摘要:
她是李银河的母亲,王小波的丈母娘。
她是“一二九”一代左翼知识女性,1938年投身延安,求学于陕北公学,毕业于抗大四期,是张露萍的同学。
她是人民日报创刊元老,与丈夫林韦先后出任人民日报农村部主任。
她认为一名记者最首要的条件是良知,人的良知。并以自己的一生践行其职业信仰。


1950年代初的李克林


  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大包干”(家庭联产承包)为旗帜的农村改革风起云涌,一举扫除广泛的农村饥饿,中国农民终于在田野上挺起了曾被饿弯的腰杆。亿万农民身后,一双双记者、编辑的眼睛关注着他们的命运,其中有人民日报农村部主任李克林。为农民请命,是她一生的事业。

  经历波折,她在从业晚年迸发出最耀眼的生命之光。

  李克林是什么样的人?

 1. 烽火中激情青春岁月

  李克林(1916~2003),原名李振瀛、李荧,河南邓县人,1916年9月出生在岗岔楼村一个呈现衰象的地主家庭。她降生时,父亲李超竹是村里的小学教师,在当地算是个有文化的人,但家境已较一般。

  李克林还没有懂事,母亲去世了。继母待她刻薄,李克林5岁时来到生母娘家,由外婆抚养,舅舅教着识字。李克林自幼聪明,很快认识了许多字,经常受到舅舅夸奖。

  20世纪初的豫南社会非常混乱,土匪横行。李克林的祖父广有土地,在家乡一带说话落地带响。他家院门口修起了一个岗楼,有点像《水浒传》中“祝家庄”的气派。一旦遭遇土匪袭击,全家人就躲进岗楼,家丁护卫。

  李克林7岁那年,祖父病故。就在出殡那天晚上,月黑风高,土匪乘隙袭来,举火烧毁了祖父的灵柩,将李家人吓得丧魂失魄。祖父去世又遭此一劫,家道迅速衰落了。李克林的父亲到县城里躲了一阵子,对田园农耕之事渐渐管得少了,以当小学教师为主业。

  李克林经历了祖父出殡那个骇人之夜后回到了外婆家。

  舅舅也是一个地主,且是书香人家,坐拥书城,昼耕夜读。小女孩李克林受到影响,爱上了阅读中国古典小说。她喜欢书中杀富济贫的好汉,希望过上清静无为,与世无争的生活。

  10岁时,舅舅一家为躲避土匪一度搬进新野县城,送她上了县城小学。开始她有些跟不上,但一年以后就成了班上成绩优异的学生。不过李克林很快就知道,舅舅让她上完小学就回家,那是为了遵从“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训。 

  李克林的表兄弟们多在上中学,回家纷纷讲述丰富的学校生活,李克林徒生羡慕之情,但觉得他们都是男孩,自己没法可比。可是有一天,她发现自己有一个名叫孟昭莲的表姐,在邓县县城里上寄宿制女子中学。有段时间她经常来家里,她谈论学校生活,激起了李克林的求学愿望,就向父亲表露了想上中学的心愿。

  此时的父亲已经开通,一口答应女儿请求。李克林来到邓县上中学,从此离开了外婆。这是1930年,李克林14岁。

  李克林刚过10岁时,家里就给她订了婚。还是小女孩的李克林满心不愿意,又觉得自己还小,羞于谈论婚嫁,暂且不去管它。

  进入中学,李克林读到了鲁迅的书,还读了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屠格涅夫,以及高尔基的作品,深受影响。她对封建家庭充满了怨艾,希望离开沉闷的家,独立生活。

  3年后李克林毕业了,老师们都说她的成绩好,劝父亲继续供女儿上学。父亲的日子不宽裕,就和女儿商量今后怎么办?原来,父亲早已将女儿许配的那户人家正准备迎娶李克林。受到新思想熏陶的李克林哪里肯依,坚决反对,说自己决不跟父亲回家。

  好在天遂人愿,此时的父亲更加开明。他也喜欢阅读进步作家著作,尤其喜欢邹韬奋办的《生活》杂志。既然女儿主意坚决,那就随她的心愿。父亲说明,既然老师说你学习好,你就去考。考得上升学,考不上嫁人。

  谁知那户人家却等不及了,干脆退婚,正遂了李克林心愿。

  17岁的李克林来到开封,同时报考女子高中和女子师范学校,都考上了。一开始,她上开封女子高中,很快发现自己的英文基础弱,教材全部是英文的,实在跟不上。加上家里经济吃紧,于是转入女子师范。

  开封女师是官办的,每月发给学生6元钱,除去伙食还能略有节余,李克林在开封女师读书,整整3年没有回家。

  刚入学的时候,她的情绪比较苦闷,觉得社会黑暗毫无出路,书读得再好有什么用呢?后来,她更多地阅读鲁迅、巴金著作和苏联十月革命以后出现的新小说,思想逐渐开朗起来,暗自下了决心,一旦毕业,就出去投奔革命,去改变黑暗社会。

  1936年暑假,李克林从开封女子师范学校毕业,一时没有找到投奔革命的门路,先到河南新野县女子小学教书。半年后邓县女中有了机会,她去那里当了半年代课教师。
  
2. 抗战洪流中投身革命
  
  1937年暑假,“七·七事变”爆发,抗战全面爆发。这时李克林得知,红军长征到了陕北,要革命应该到延安去。

  这回,又是表姐孟昭莲当了表率,和李克林作伴来到陕西渭南,延安遥遥在望了。为解决路上盘缠之需,她们先在赫水镇一家农校找到了当代课教师的机会。

李克林和一位外国小伙子,摄于1937年11月30日

  这些日子,李克林心情愉快。有一张李克林摄于1937年11月30日在渭河边的照片被保留了下来,照片上是充满青春活力的李克林,面前是一个正在低头吸烟的外国小伙子。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照片背后,有李克林的笔迹:“我不会吸您苏联的纸烟,但我却会记着这个难得的相遇。”下面是她的签名:李荧(李克林在中学读书时用的名字)。不会有人知道这张照片的来历了,和这张照片相关的故事埋藏在她的心底,现在已经消失了。

李克林留在照片背后的笔迹

  这所农校有中共地下党组织成员,很快了解了这对姐妹的思想倾向。年底,农校的王璋峰老师介绍她们去陕西三原县安吴堡,到胡乔木、冯文彬主持的青年训练班学习。 

  经过青训班短暂学习,李克林在1938年1月来到延安,进入陕北公学学习,并且从此启用“李克林”的名字。一个月后,她在延安入党。后来她在自传中写道:“我从小也没个家,从此我有了温暖的家。在革命队伍里我感到无限的温暖。”

  在陕北公学学习数月后,她转入抗大第四期女生队(五队)学习。她有一位同学年龄更小几岁,名叫黎琳。凡有抗大集会,拉歌总是从女生队开始,只有17岁的黎琳就会站出来,挥手指挥合唱。李克林回忆:“直唱得人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即奔赴战场。”

  李克林和黎琳相处一年就分手了,此生再也未见。直到40年后才知道,黎琳更名张露萍,派往重庆,打入军统内部电台,后来事泄被捕入狱,早已牺牲在贵州息烽集中营,但是长久未被正名为烈士。“文革”后,落在“张露萍”名字上的历史尘埃终被拂去,原来她是李克林的抗大同期同学。

  李克林得知音讯,在1985年7月14日的《人民日报》撰文纪念战友黎琳——张露萍。她的回忆丰富了对张露萍的认识。

  1938年底,抗大第四期毕业前夕,129师政委邓小平来作报告,讲述敌后根据地的战斗。座中的李克林深受吸引,当即报名要求去太行山工作,结果如愿以偿。

延安抗大第4期学员李克林,约摄于1938年间
  
3. 太行山抗战岁月
  
  1938年12月9日,以抗大毕业同学为主,前往华北敌后的人员50多人离开延安。他们途经咸阳时,李克林和杨尚正(杨白冰)等31人被咸阳被警察局扣留,百般刁难,在关押两个月后转到西安继续扣押。

  受扣押期间,李克林被推选为临时党组织负责人之一,带领大家与警察当局斗争。

  实际上,到西安以后,关押已经松懈。3月8日,日本飞机轰炸西安,李克林等被关押战友全部乘乱逃出,进入七贤庄八路军办事处。他们短暂停留后转赴太行山。

  这段被国民党警察扣押的时间共3个月,由于是集体关押,便于相互证明。李克林感慨的是,后来历次“整风”,乃至建国后的历次大的政治运动中,特别是“文革”中,对她这段历史进行了一次次重复的审查、外调,卷宗积累盈尺,最后除了证明她没有任何问题之外,什么都不能说明。

  李克林对此深深惋惜,生命中为此虚掷了太多时间和精力,遑论组织的人力和物力耗费巨大!

  1938年4月,李克林来到太行山根据地,在高扬领导下办小报《平汉线报》。约在1939年下半年,林韦前来负责。他和李克林在抗大同期,但在延安只见过一面。共同的工作使他们熟悉了,原来文学是他们的共同爱好。

  他们恋爱了。小女儿李银河说起父母的故事,一个夏天,有一次趟水过河,林韦站在水中拉了李克林一把。当双手连接在一起的时候,李克林的心剧烈跳动了。那是青春的梦在河面上歌吟。

  他们于1939年11月结婚,李克林次年生下第一个孩子。像革命年代里拼力工作的人们那样,李克林把刚出生的女儿寄养在老乡家。

  1942年1月到1943年底,她担任河北赞皇县委宣传部长。那是抗战最艰苦的岁月,敌我双方扭杀在一起,李克林亲眼目睹了许多战友的牺牲,战火和血海交织的残酷斗争给她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

  1944年初,李克林又怀孕了,调到根据地中心的太行区党委宣传部工作,由此结识了新的领导——宣传部长张磐石。
   
 4. 参加《人民日报》的创建
   
  李克林经受了“太行整风”,对这场运动有不同看法,认为将自己的同志整得太凶了,对参加革命的知识分子不尊重。运动的领导者之一张磐石在晚年也有相似认识。好在太行“整风”为时较短就临近抗战胜利了。

  张磐石在1946年4底接到命令,下太行山到河北邯郸创办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李克林跟着张磐石下山办报,成为《人民日报》最早的几个女编辑之一。

  几个月后从国统区进入根据地的女编辑宋琤觉得,她见到的李克林完全农村化了,从衣装到发式,再到缝补衣裳的手势,都是北方农村妇女做派。彼此接触,才知道李克林读过许多书。

1946年8月,人民日报部分编辑在武安河西村合影。照片中的成年人都是人民日报的创建者。站立者中前左1是李克林
    
  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在内战全面爆发后转移到河北武安县河西村出版。1946年7月,当地农村土改。为了团结力量共同对敌,人民日报的一些负责人曾动员出身富裕家庭、早年就投身革命的老同志将家里的田地主动交出来,供农民重新分配,称之为“献田运动”,还就此发了消息。

  对这个做法,李克林马上接受了,认为是好办法。谁知很快出现否定意见,策划报道的负责人安岗和李庄作了检讨。李克林不认可两位领导的检查,她认为,土改是必要的,但在运动中的“乱打乱杀”行为不可取,是极左做法,只会危害革命事业。她将这些想法埋在心里,时常回顾和分析。

  1948年6月,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和《晋察冀日报》合并,创办华北《人民日报》,李克林随编辑部前往河北平山县,参加了党中央机关报的创建。

  来年春天,《人民日报》进入北京,应该称作“三七式”干部的李克林于1954年9月担任人民日报农村部副主任。
   
5. 思考咏叹曲:激情与泪水
  
   新中国成立了,李克林充满喜悦,对领袖无比崇拜。然而也有痛苦伴行。1952年,她的父亲李超竹在“镇反”运动中被枪杀。她认为父亲是支持自己参加革命的,思想是逐渐进步的,他拥有的田地来自祖父分割的遗产。李克林默默承受失去父亲的痛苦,将此看作为革命付出的代价。到后来的改革开放岁月,李克林对父亲的认识明确起来,为父亲重修了坟墓。但要重新追溯案件,却发现时光已经远去,当事人及档案都难寻找。这成为她的一个隐痛。
  
  随着新中国成长的步伐,李克林的独立思考逐渐发展起来。1957年“反右”风起,她认为“章罗联盟”证据不足,章伯钧、罗隆基与党并非敌我矛盾。对人大女学生林希翎一案,她认为应属人民内部矛盾,对林希翎有勇气面对千人辩论是内心佩服的。但这些还都是藏在心底的念头。

     “大跃进”接踵而至,人民日报大院里也炼起了钢铁。李克林也曾头脑发热,跟着炼了些日子。一旦发现炼出来的铁块根本不能用,劳民伤财,李克林就停手不干了,对自己上阵烧火炼钢铁十分愧悔。

     李克林和农民有天生的密切联系,对农村“高产卫星指标”产生了警惕。

  “大跃进”中,李克林读到一篇富有想象的通讯,说河南邓县有个村庄,小麦亩产6500斤。麦秆长得太密了,跑来一只兔子,怎么钻也钻不进去,结果被人一把抓住了。

     邓县正是李克林的家乡,她熟悉家乡水土,那里的农田怎么会一亩长出6500斤小麦呢?

      1958年夏秋之间,李克林到河北省元氏、赞皇县采访,那是她在抗战中战斗的地方,许多战友牺牲在这里。现在,到处是炼铁“小土群”,到处弃堆着“小土炉”烧出来的“烧结铁”。

      李克林看到,农民生活仍然贫苦,由此动摇了原先对“大跃进”的赞赏。她回到报社和同事聊天说,小土群“出不了多少铁,觉得太浪费了”。“看到一些地方秋收粗糙,地里有些庄稼无人收”。李克林想到:“钢铁任务太重了,兼职压倒了一切。”她说:“大兵团作战,为什么可以这样不讲代价,不计成本呢?”

1958年人民日报社编辑记者在报社后院炼钢铁的场景。阎宝山摄

  李克林在党小组报会上直言:“我的想法是任务小点,动员人数少点,最好在不影响人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的情况下办钢铁。”她拿出自己带回来的两块东西要同事们辨认,都是小高炉炼出来的,一块是烧结铁,一块是灰生铁,没有一点用处。李克林说:“钢铁压倒一切,山货运不出来。”“小土群太浪费,出铁太困难。”

  李克林批评农村“大食堂”,指出现在赞皇一个县管两万来人的饭,“我觉得农民负担太重了,影响人民生活太大了。”“这样下去是要弄得民穷财尽的”,“社会主义就可以这样不讲代价吗?”

      这些话记录在案,头脑发热的人们感到吃惊,但有理有据使大家默然无语。

      李克林参加过报社编委扩大会议,她在会上发言,提出对“人民公社”和“大跃进”的不同看法。她说,自己刚刚到过的河南禹县瞎报钢铁产量,寿张、范县则虚报了粮食产量,是典型的“虚夸”。

  她说:“小麦元帅县夏邑县”已经饿死人了,而河南大范围出现的“虚夸”,其实已经是全国性问题。李克林说:“为什么形成了全国性的虚夸?” 她脱口而出说:“主席脑子也有些发热。”“共产风也是从上面来的”。

       当时仍在“大跃进”尾潮,此言即出,满座皆惊。

  李克林说,最初她听到“吃饭不要钱”很兴奋,后来“有些地方闹起粮食问题来了”,她感到惊讶,由此想到,中央想多搞点钢铁,这当然是党的愿望,可是要求未免有点主观,也有点考虑不周,特别是没有注意到秋收。“为什么这样急切,不等到秋天再大干呢?”

  编委扩大会议毕竟范围小,参加会议的多是李克林的老战友、老领导,大家对她有所关照,没有太追究。

      不久后的1959年4月,李克林到郑州采访,参加了河南省委扩大会议,会上听到了省委书记们的议论,深感震惊。4月14日深夜,她在郑州给人民日报负责人吴冷西、胡绩伟、安岗写了一封信。

       她在信中说,参加会议“使我想起前一时期我们还报道某县平均亩产几千斤。我总觉得我们接受教训还不够深切,这次下来听到这些事,真使人触目惊心。不久前河南的夏邑、永城饿死人的事件就是由于虚假报道造成的,夏邑县原是河南的小麦元帅县啊!” 

       “讨论中人们不断提到报纸宣传和空气问题,观察形势对我们报纸来说怕也是最最重要的一条了。报纸宣传的问题虽然不少都是各级各部党组织决定的,如果我们能‘观察形势’,在转弯的关头也能少吹点风,亦可谓造福于人民矣!”

  李克林在信中特意提到,河南省委书记吴芝圃在会议上讲话说:“近年来党内有种风气,不敢讲心里话。麦子敢下种千斤,直言敢谏之风反而削弱了,心理上好像有个威胁。——如何广开言路、不怕、是很重要的。”她同意吴芝圃这个说法,但对吴芝圃瞎吹高指标的做法完全不认同。

1950年代初,林韦、李克林和儿子李向南(前右)、女儿陈乃云(前左)

  这封信的内容在庐山会议后传了出去,受到猛烈批判,有人揭发她在多种场合说了许多尖锐的话。例如,对“以粮为纲, 带动一切”的方针,她说是“挤掉了一切”。

  当时“政治挂帅就能出铁”这句话很风行,李克林说:“不相信思想好就能炼出铁。”针对“公共食堂是社会主义阵地”的说法,李克林说:“城里人都在家里吃饭,是否都退出了社会主义?”

  李克林批评“浮夸”风说:“有人瞎说,有人爱听,有些是品质不好,有些是上边压的。”

  李克林的丈夫,人民日报农村部主任林韦,勇敢地抨击“大跃进”中劳民伤财,损害农民利益的事。他在和同事交换对大跃进看法的时候,说过一句:“革命革了20年,没有想到看到了饥饿的一年。”他还说,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的皇帝,都不可能说要把农民的吃饭问题都包下来。
  报社总编辑吴冷西从庐山下来,领导报社的“反右倾”,林韦被打成报社头号“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李克林被定有“严重右倾思想”。

  受到批判,李克林一次次痛哭。后来她对朋友说,这次运动一哭,她把几十年的眼泪都流尽了,以后就不哭了。
     
       在1959年被定为有“严重右倾思想”的李克林承受了很大压力,好在这段日子不算太长。1962年初召开“七千人大会”,李克林也参加了。会后对“反右倾”中的人与事进行甄别,李克林被免于处分。

1961年11月,林韦、李克林在北京八达岭长城上。这时的林韦还带着“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帽子

     1962年在人民日报第一支部对李克林的甄别意见全文如下:

       李克林同志1959年整风反右倾运动中,曾经因为在“小土群”、浮夸、共产风、吃饭不要钱等问题上反映过一些问题,并发表过一些看法,受到批判,她自己也写了检查,最后由总编辑室整风领导小组对她的思想检查提了意见,肯定李克林同志有严重的右倾思想。


      现在看来,李克林同志所反映的问题基本上是符合当时情况的。她所发表的一些看法,主要是在汇报会和编委扩大会议上谈的,这是允许的。至于李克林同志的一些思想作风上的缺点,如自由主义,则不属于右倾问题。因此,当时总编辑室整风领导小组所附的意见是错误的,应予撤销。


1962年3月20日


    丈夫林韦也得到甄别,从下放劳动的甘肃农村回到北京,恢复职务,不久调离人民日报。

       生活又似乎归于平静,李克林也似乎变得沉默了一些,埋头农村报道,曾多次去大寨采访,写了宣传大寨的稿子。 

  她在沉默中度过了“文革”浩劫。不过可以提及的是,她和丈夫林韦养育了出色的儿女们。有一个女儿是航天工程方面的专家;成为社会学家的小女儿李银河知名度相当高,她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丈夫:王小波。
  
6  推动中国的农村改革
  
  恶梦醒来是早晨。“文革”落幕后,李克林出任人民日报农村部主任。她思考许久的问题逐渐有了一个又一个答案。她曾积极地宣传“学大寨”,以为可以改天换地,消除农村贫困。“文革”后她转变看法,以极大的勇气阐明:“全面学习”“山那边典型”的做法没有出路,将中国农村推向久久贫穷而不得出,已经由实践证明了。

  李克林主持人民日报农村部,以极大的热情推动农村改革,突出的做法是,不再像过去那样什么都学山中典型,而是依照11届3中全会通过的加快农业发展的若干问题决定,“也可以在生产队统一核算和分配的前提下,包工到作业组,联系产量计算劳动报酬,实行超产奖励”,从而朝着“按劳分配”的方向迈步。

  理论僵局被打破了,“包产到户”的种子到处萌发。

  1979年3月15日,李克林到北京崇文门饭店,参加国家农委召集的落实中央关于农村工作决定的座谈会。当天的《人民日报》到了,头版头条位置上发表了署名“张浩”的一封信《“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应该稳定》和“编者按”,表示不同意变革中的农村政策。与会代表们马上阅读,会场大哗。

  原来,张浩来信对洛阳农村“包产到组”提出了反对意见。更要紧的是,此信还有约700字的编者按,强调指出,农村组织和分配“更不能从队为基础退回去。已经出现的‘分田到组、‘包产到组’的地方……(要)坚决纠正错误做法。”

  如果说张浩的信还可以算作个别人的意见,编者按就不同了,人民日报的编者按就更为不同了。

  参加大会者大都长期从事农村工作,大部分支持农村改革,有人当场向李克林发问:“你们报纸是怎么搞的?”

  对张浩的信,李克林不知底细,但是她马上明确地回答:“奉命搞的!当然,报纸也有责任。”

  回到报社,李克林找社长胡绩伟,当面责问,你不是支持农村改革吗?怎么能登这样的信?

  胡绩伟告诉李克林,这封信大有来头。

  原来,陕西省委书记王任重已在3个月前调到北京,出任国务院副总理,分管农业,他看到了张浩的来信。

  张浩实有其人,是甘肃省档案局一名干部,1979年2月回老家洛阳探亲,看到村里正在“分产到户”。张浩对此不满,写信给中央,反映自己对“分产到户”的担心,认为它影响“人民公社制度”。

  张浩写信向领导人陈述个人意见,这件事本身没什么不对。不幸的是,这封信迎合了反对实行农村体制改革的意见。新任农委负责人与张浩有同感,他安排写出了一个编者按,和张浩的信一起送到人民日报,要求尽快刊登。

  夜班值班副总编辑李庄接手,打电话向正在京西宾馆参加会议的胡绩伟报告,询问怎么办?

1980年代初,李克林(左)和人民日报总编辑李庄

  一开始,胡绩伟不同意刊登这封信。他对新任农委负责人曾在“大跃进”中大放高产“卫星”,并要胡绩伟刊登相关消息的做法记忆犹新,很有意见。

  胡绩伟对李克林说,冷静下来一想,报纸应该发表不同意见,何况刊登这样一篇反对“包产到户”的来信和按语,读者可以体会到这不是一般人的手笔,引起注意。于是就在1版显著位置登出来了。

    李克林当场表示不同意胡绩伟的解释。她说,这样必然产生很坏影响,打击了农村改革。她又说,《人民日报》不应该这样做,要采取措施挽救。

  “张浩来信”立即引起争议。首先是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不同意此信意见,省委第二书记赵守一打电话给人民日报总编辑秦川,明确表示反对,要求予以澄清。洛阳地区负责人也持相同看法,指出人民日报刊登张浩来信不妥。

       随后,万里和王任重直接通电话,达成一致意见是,春耕大忙已经开始,不管什么责任制,都不能再变了,秋后总结了再说。

  李克林随时关注这些情况,认为由此出现了“纠正极左的一个好机会”。她参与组织了安徽省委农村工作部辛生、卢家丰两人的来信,半个月后刊登,阐明农村体制改革已经带来的好形势。同时刊登新的编者按,指出上一次的按语“有些提法不够准确”。

       此后,人民日报连续发表拥护“包产到组”,以后是“包产到户”的稿件,逐渐配发评论和长篇述评。

       恰是历史机缘,身为人民日报农村部主任的李克林,和新任安徽省委副秘书长兼政研室主任吴象是延安抗大同学,在1946年共同参加创办晋冀鲁豫《人民日报》,一起编报。吴象主持安徽省委政研室,李克林领导人民日报农村部,他们投入农村改革大潮,就像一场大战役的前方和后方。

      老战友李克林和吴象,又像青年时代那样一起讨论题目,细分轻重缓急。吴象向《人民日报》提供材料和稿件,李克林在北京主持编辑,确定版面。这年秋收后,《人民日报》连续刊登长篇报道《喜悦和希望》(1979年10月10日)、《农民为什么如此喜欢责任制》(1979年11月14日),均有吴象参与执笔。一年后的1980年11月5日,《人民日报》刊登吴象的名作《阳关道与独木桥》。 

  进入21世纪,吴象向笔者回顾农村改革,深有感慨地指出,农村改革报道身后,“有李克林的身影”。

  以“包产到户”为核心内容的农村改革终于畅行中国。  

李克林撰写的长篇报道,载《人民日报》1984年1月5日
  
  李克林对农村体制改革的坚定性人所共知。在她领导下,人民日报农村部成为坚决推动农村改革的思想尖兵,报社内外许多人知道,人民日报农村部“有一个坚持农村改革的李老太。”
   
7. 李克林怎样认识“学大寨”
  
  1982年12月,行政10级的李克林离休,实际上,她只是不再担任部主任了,仍然坚持上班,继续作农村报道。

  在推进农村改革,倡导“大包干”的日子里,她始终关切长期报道过的大寨,和大寨人保持联系。《今日大寨》,集中反映了李克林晚年对大寨的认识。

李克林采写的报道《今日大寨》,人民日报》1985年10月5日
     
  改革开放时代,她又来了,“住在大寨国际旅行社,偌大一层楼只我一人,静得令人发怵。清晨,我站在虎头山边,遥望蓝天白云,不禁思绪万千:大寨!你为什么这样寂寞?!”

     她接着写到,再深入这个山村,发现另一种景象:到处生机勃勃,热气腾腾;与过去那种表面“红火”、内里僵冷的景况,恰成鲜明的对比。

     首先是自由了!过去,像李克林这样的“大记者”,过去来大寨“并不能随便和社员谈话,社员们也是板着面孔什么也不说”。现在不同了,可以任意交谈,“和大嫂大娘炕头谈心”。“我串了七八家窑洞,一种‘自由’‘解放’的喜悦扑面而来。大寨人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现在真好!”

  农民,大寨的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生活的自主权,生产力不再被扭曲,她写道:

  男的大都去干工副业搞运输去了,干地里活主要靠妇女,一天也干出过去两天的活。一个农民看我好象不大理解,在旁说:“过去是伙的,现在是我的,这不是明摆的理儿?”是的,就是这个简单明白的道理,我们却是20多年没弄懂,硬是把人家捆在一起,摽着穷。


  作者写道,今日大寨的生机,不仅表现在粮食获得更高产量,更在于突破了“以粮为纲”的束缚,采煤、运输、林果一项项开展,大寨人从狭小的“大寨田”里,走向了广阔的天地。”由此,大寨人的生活内容丰富了、生活水平提高了。

  晚年的李克林认为,大寨人为消除贫困和饥饿,改天换地改造山河,这种艰苦奋斗精神是好的,在今天也值得学习。但是,在荒唐劫难岁月认为什么样的农村经验都出在这里,将这里视为“百宝箱”,以“阶级斗争为纲”,在小山村里不停地“批和斗”,在农民分配上摒弃“按劳分配”原则搞“大寨分”——评估分配,那就扭曲了大寨面貌,走上了歧路。   

对这一点,李克林也曾一度迷失,但晚年的她意识到了。《今日大寨》一文中,她和大寨老英雄宋玉英、贾进才有一段对话,谈及“文革”中左的宣传。李克林和贾进才紧紧握手,她写道:“真正的大寨精神是凝结在老英雄这树根一样的双手上的。”
    
8:开创人民日报史研究工程
  
  在这个时候,李克林来到工作舞台的边缘。离休之后,她以极高热情投入对人民日报史的收集和整理。她认为,自己经历了人民日报自农村根据地创办到进城后的所有历程,这段报史对当代史和中国新闻史都极有意义。

  李克林投入报史工作,使人民日报史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就起步了,为此后修史打下基础。

  她主持“报史工作小组”收集了报史资料,梳理了一些题目,是人民日报史研究的开山工程。她的首创之功不可磨灭。

  进入1990年代后,李克林年事已高,身体渐弱。临近生命终点之时,李克林回答人民日报资深记者蒋涵箴最后的提问:“当一名记者最首要的条件是什么?”李克林反复推敲后说:“是良知,人的良知。良知包括人的理性、良心、本性、品格,如大公无私、疾恶如仇、爱憎分明、助人为乐等等,起码应该是个诚实、正直的人。

  2002年4月21日,李克林留下最后遗言,“我再发病以后,不要再叫120,不要抢救,不去医院。不要抢救,不要为治疗花钱。” 

她谢绝医疗救治,于2003年8月走完人生路,享年87岁。


2010年8月22日初稿于北京

2020年8月校阅修订


   (作者注:本文以《人民记者李克林三部曲》为题,刊登于《党史博览》2014年第3期,本次校阅有增补。)


钱江读本
 钱江:胡耀邦重走泸定大渡河铁索桥
胡耀邦最后的远行:在张家界山水间

钱江:胡耀邦初识华国锋共事湘潭

钱江:扣林山作战,

一个普通士兵的战场回忆

钱江:揭秘中国援越抗法战争

中美建交谈判幕后的高手过招

钱江:燕京学子金无怠,
世界情报史上的"超级谜团"


本号获作者许可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农村改革历程

新华社系列内参《告别饥饿》, 为包产到户"鼓与呼"李锦:改革开放前农村有多穷?

杜润生文革后一招终止高层激烈争论

蔡晓鹏:九号院·杜润生·中央一号文件

翁永曦忆杜润生:“守住底线,敢讲真话”邓力群:谈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陈锡文:我与中国农村50年黄晓京:一个“农发组”旧人的私人记忆
高王凌:"包产到户"是农民"拱"出来的高王凌:投身农村改革的人生更精彩
以后就叫老顾“省级农民”好不好?周其仁:从完达山到朗润园
周其仁:在江湖与庙堂之间温铁军"三农"往事:世纪困境应做何解赵树凯:九号院与中国农村改革
柳红:还原1980年代被遮蔽的历史王岐山和改革四君子的故事地主典型马维新与张闻天马洪农村调研冯印谱:农业学大寨,越学越贫穷
冯印谱:农村大牲口的“充公”与“私分”卜新民:认命当农民
黄清水:30年前农村大包干采访追忆周其仁:反思农村金融温铁军痛斥“合村并居”:大危机下,有点责任感好不好?日本农业为什么会走在世界农业的前沿
秦晖:户籍制度考验人的忍耐力,解决进城问题农民才有未来蔡晓鹏:绿色发展,关于农业5.0随笔
宋卫平:不要叫我"开发商",这间农庄是中国未来30年的“源代码”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追师长……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