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50位学人的200本荐书(全球史、史学理论篇)

爱思想的学人 學人Scholar 2020-08-18


学人君按:2019年岁末,学人君继续邀请五十余位来自多个领域,以阅读、思考及写作为志业的“读书人”,梳理本年私人书单,并附以点评。所选书籍,凡两百余本,主题各异,偏于学术但不废通俗。经汇编整理,将分数期推出。

阅读之旅本与个人关怀旨趣、生命体验密切相连,他人之绚烂未必是吾辈之旖旎。不过在纷繁炫目的图书海洋面前,学人君相信秉持严肃思考、冷静独立的“读书人”,依然是值得关注的“同路人”。在即将开始2020年阅读之旅的时候,不妨听听他们如何说。

第三期私人书单汇编主题为“全球史与史学理论”,文中分全球史、国别与区域史、战争与和平、思想与文化等五部分。图书分类、排序大体按内容所属主题、时间,但一些“模糊地带”只能“模糊处理”,还请读者知悉。

往期书单:
50位学人的200本荐书(中国史篇)
50位学人的200本荐书(经济金融篇)


本期荐书学人

(排名按荐书出现先后次序)

 

 萧三匝 程方毅 蔡 翔 梁 捷  

李 腾 陆 洋 胡江涛 孟钟捷

陈  伟 撒海涛 周 俊 严   泉

郑力刚 唐大杰 田少颖 李红升

孟彦弘 向   维 丁建峰 樊   星

万昌华 徐 来





- 全球史 -





《西方通史》

作者:海因里希.奥古斯特.温克勒

译者:丁娜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



萧三匝  独立学者:

 

不了解西方历史,就不能认识西方的现实;不了解西方历史,也根本无法正确认识世界。当代德国著名历史学家温克勒的这套多卷本《西方通史》堪称一代巨著,深受全球好评。中文版刚出版上中两卷(6册),即将出全。温克勒融史论于史实的叙述,史实剪裁精当,史论精辟深刻,整部书虽卷帙浩瀚,但每个章节的论述都相当简洁。此书不仅论述西方各国经验,也直陈各国教训,实乃开阔眼界之必读书。




《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

作者:杰里·布罗顿

译者:林盛

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年





 程方毅  中山大学博雅学院副教授:


在中国的文献传统中,地图或者说“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占据了比较重要的地位,有所谓“左图右史”的说法。虽然古代的“图”并不等同于地图,但是地图应该属于古代“图”的范畴。然而这种传统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延续,一直到明清以来在欧洲传教士的影响下才逐渐重新被重视和发掘。而在欧洲,地图绘制的传统得到了比较好的延续与发展。作者十分巧妙地选择了由古至今的十二幅地图,并由此出发分析地图背后的世界历史与思想背景。最后一幅选择的是Google Earth上的一张地图照片,完美的关照了今天信息时代给我们带来的对于地图的认知、绘制与使用等等方面的转变。由图及史,地图不再仅是历史的补充,更成为了历史的主体。最后不负责任的说,这本书充分说明了以前中学文理分科时将地理划为文科的正确性。






《塞尔登的中国地图:重返东方大航海时代思》

作者:卜正民

译者:刘丽洁

中信出版社,2015年



蔡翔  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候选人:


在牛津大学的故纸堆中,发现了第一幅以海洋为出发点勾画世界的地图?而这幅地图,竟是用中文标注的?

 

之所以用上“竟”字,是因为中国史的正统书写很容易给我们造成一个印象,即中国与蓝色绝缘,大陆文明的气质使我们拥有了闭关锁国的长久历史。从北方的广阔黄土地到南方的精耕细作水稻农业,“乡土中国”的说法似乎让国史几乎遗忘了自己也雄踞于太平洋西岸。于是从陆地中心看,大航海时代成了一段他者的传奇,而我们的先人在海洋这一画卷中书写过的故事,则成了从官方角度来看是海盗、“倭寇”“自外于王化”的斑斑劣迹。

 

塞尔登的中国地图就像达芬奇密码中的圣杯,告诉我们在史官看不见或看不起的海平线外,曾经还存在着另一条被遗忘的文明线索。卜正民就像一位侦探,以引人入胜的条分缕析,在带给我们酣畅淋漓的阅读快感的同时,揭开了这条湮没于浩如烟海的文献以及浩瀚烟海本身之中的线索。他以一个外国人的角度提醒我们,海洋曾经向中国开放过什么机会,而中国人——而非中国——又曾经以怎样的方式参与到海洋秩序当中。毕竟,以海洋而非陆地为出发点绘制地图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方法,竟有可能是中国人首创。仅凭这点,我们就足以自信,海洋文明及其背后的某种自由秩序理念,依旧向我们敞开着怀抱。




《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作者:斯文·贝克特 

译者:徐轶杰 / 杨燕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9年





梁捷  上海财经大学讲师:


这是一本畅销书,但这本书并不容易读。我读过好几遍,但仍然无法提炼核心框架或者叙述脉络。有一次休息时,听了腾讯读书上有人对这本书的概括解读。听完之后,只能苦笑了。


棉花原产于印度,元代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在明清成为江南重要的经济作物。同时,棉花也是大航海时代打通世界航路后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不计其数的棉花在东西方之间运输,直到今天。棉花除了在印度种植外,也很快在美洲得到广泛种植,后来在非洲也有大规模种植。棉花种植直接改变了美国的经济基础,也改变了奴隶贸易,改变了美国后来的奴隶制度。


同时,棉花促进了英国的技术进步。从棉花到衣服,当中有纺纱、纺线、织布、染色等多个环节,颇为耗费人力。英国在18世纪后期出现所谓的“工业革命”,主要就体现在纺织业上,通过机器提高纺织的效率,降低布匹的生产成本。这个过程一波三折,技术也在逐渐扩散,经济竞争的局势就更复杂。


所以,《棉花帝国》很自然地又是一本资本主义生产制度演进史。这本书里包含了大量细节,棉花种植和传播的细节,纺织技术进步的细节,帝国及其各个殖民地之间博弈竞争的细节等等。这些细节是最吸引我的地方,同时也是我们传统教育和现有学科分工最薄弱的地方。《棉花帝国》很不容易读,要和其他帝国历史的书相互参照来读。我还等着下一遍复习这本书。






《欧洲霸权之前:1250-1350年的世界体系》

作者:珍妮特·L.阿布-卢格霍德

译者:杜宪兵/何美兰/武逸天

商务印书馆,2015年



李腾  上海师范大学光启国际学者中心青年学者:


21世纪初年,全球史研究在中国迅猛发展,以首都师大历史学院为代表的研究团队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翻译了大量全球史作品,并发表了大量研究。事实上,全球体系的建构不仅能追溯到沃勒斯坦或汤因比,在中世纪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相当规模的构想与雏形。阿布-卢格霍德是社会学研究出身,因此本书中所使用的材料在历史学家看来过于二手,未能真正深入到原始史料的体验与解读中。但无论如何,她在1989年所建构的体系,仍然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她的主要目的就是想证明,在欧洲霸权建立之前,世界的中心应该在东方,而且西欧最后成为霸主的这个历史结果并不是必然如此的。在这本书中,她分析了西欧、伊斯兰世界、蒙古帝国以及中国等地区,认为13世纪的时候,我们今天所理解的世界体系已经形成了。当然,其中的许多论述并未特别深入,想知道其大意,读一下前言和结论部分即可。




《蒙古颠覆世界史》

作者:杉山正明

译者:周俊宇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年





李腾  上海师范大学光启国际学者中心青年学者:


这本书已经引发了热烈讨论,近期在《文史哲》杂志上刊发了一篇文章,旨在批判日本相关学者在关于内亚、蒙古乃至新清史方面的“野心”。若干年前也有学者在《读书》杂志上对其进行专门的介绍和批判。就日本学界自19世纪以来的发展来说,这种倾向恐怕确实难以避免。但如果尽可能地从学术角度来看,这也确实为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也就是如何理解作为名词和作为形容词的中国。在这本书中,杉山正明的写作手法很像是檄文,因此阅读的快感不错,其中提到蒙古西征等一系列历史事件对全球体系形成的影响也非常值得深思。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的大规模与外部世界交流,尤其是主动交流,似乎也可以以元代为起点。虽然许多学者对这本书的潜在立场颇有批判,但我自己却觉得在思想上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 世界古代史 -






《罗马的命运》

作者:凯尔·哈珀 

译者:李一帆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9年



梁捷  上海财经大学讲师:


很多人都说,西方学界永恒的话题只有两个。第一,罗马帝国为何衰落?第二,西方世界为何在近代兴起?当然这两个问题永远都不会有唯一和公认的回答。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自吉本开始,现在总有上百种说法。


 而哈珀这本书给出一个高度科学主义的解释,从气候变化和瘟疫传播的角度解释了罗马帝国的崩溃。这是当今环境史乃至经济史都很喜欢的研究进路。因为今天的科技进步,使得我们有能力重建过去几千年的气温、气候数据。同时,考古发现也能为一些疾病传播的年代提供数据支持。在这基础上,历史学家终于有机会调用数据,从科学角度来解释这种根本性的历史问题。


这本书也并不仅是环境史著作。作者拥有非常丰富的制度史、政治史背景知识,能够把这些知识融合在一起,先生动地构建出历史背景,再用专业的环境史、疾病史研究成果做出最后一击,让读者心服口服。这种研究历史的视野和能力让人敬佩,不管普通读者还是专业研究者,都能从中得到启发。




The Roman Triumph

Author: Mary Beard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7





陆洋  德国弗莱堡大学法理学博士候选人:


罗马皇帝的权力来自于元老院和罗马公民的双重授权。元老院授权之日即是皇帝执掌大权之日。作为阅兵最早起源的罗马凯旋式上,若皇帝的现身受到民众和士兵排山倒海的欢呼就意味着授权有效。凯旋式的参加者都用花冠和桂枝装点自己,有功者佩戴着勋章,各种战利品、宣传图画等在队伍最前面。夹道围观的罗马全城男女老少欢呼着抛散花瓣,士兵们排成壮观的游行队伍,大家唱着各种即兴创作的歌谣,一路欢歌笑语从马尔斯广场开始一直走到卡皮托林山上的朱庇特神庙。皇帝通过在场代表和广场民主的方式获得作为主权者的民众的正当性授权,再代表罗马人民将花冠与权杖献给朱庇特神。凯旋式是罗马社会重要的整合仪式,激发起罗马人民强烈的爱国心和自豪感。






《罗马元老院与人民:一部古罗马史》

作者:玛丽·比尔德

译者:王晨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8年



李腾  上海师范大学光启国际学者中心青年学者:


今年夏天在意大利待了半个月,除了查阅中世纪政教关系的文献资料,午间酷热休息时往往在看这本SPQR。这本书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完整的古罗马史,只叙述到卡拉卡拉将罗马公民权授予境内的所有罗马自由人。比尔德作为剑桥大学的古典学教授,也是非常积极的社会活动者,并为BBC拍摄了好几部质量上乘的纪录片,非常值得一看。关于本书的核心内容及思考,诸位读者可以参见我的同事熊莹老师在《文汇报》上所发表的三篇系列书评。


胡江涛  爱思想网编辑:


本书讲述罗马的第一个千年的历史,知识量细密,叙述视角最贴近现代人对政治生活的关注,政体、种族、阶级、女性、文化差异等话题都有涉及,对于这些问题,也许罗马人的观念与态度与现代人不同,但是它们的存在方式是相近的,并且在这些问题中作者对包括古罗马历史学家的前罗马史学者的观念提出了审慎的质疑,认为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并没有他们认为的那么重要:多次讲到凯撒和庞培,屋大维和安东尼无论谁胜出,区别都不大,奥古斯都之后的十四个皇帝虽然性情各异,但是帝国政治基本稳定,对平民生活没有明显的影响。西塞罗是本书叙述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作者对帝制前的罗马史是在与西塞罗的对话中完成著述的,对古罗马的建成和共和制政府的探究时不时地回荡着西塞罗的反思语调,西塞罗的时代也是罗马自我意识形成的时代,所以开篇叙述西塞罗揭发喀提林的阴谋显得意味深长。


- 国别与区域史 -




《二十世纪德国史》

作者:安德烈亚斯·维尔申

译者:张杨/王琼颖

上海三联书店,2018年





孟钟捷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毋庸置疑,德国在20世纪走过了一条跌宕起伏的发展之路:在帝国与共和国之间摇摆,在欧洲与世界之间穿梭,在梦想与现实之间徘徊。在此情况下,能用简明扼要的话来勾勒德国历史前进的轨迹,实在是一种“奇迹”:而这本中文不足8万字的小书做到了!


作者是德国当代著名的现代史学者,专长于魏玛共和国研究。他抓的主线是所谓“德意志特殊道路”。在德意志帝国结束前后,知识精英们都把这种特殊认知与启蒙时代以来的普世情怀相对立,并以此论证德意志发展模式的优越性。这种自豪感最终伴随1945年的战败结局而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截然相反的同名理论:即认为这种特殊道路恰恰反映了德国社会的“落后性”。“向西方看齐”成为“历史社会科学”书写近现代德国史的价值标准。作者站在21世纪初的“后现代”象牙塔内,看起来更愿意超越这种非此即彼的二元论观念。他反对“辉格式历史阐释”,也对各种教条主义的观念敬而远之。在他看来,德国历史的“特殊性”的确存在,但其特殊并非在于现代发展的问题独一无二,而是在于“这些矛盾存在的同时性”。由此,他在后文中着重探讨了一些“不同时代的同时代问题”,例如政治结构中的民主化趋势与统治精英的保守性共在,反犹主义思潮与多头政治政权“逐渐恶化”之间的联系性等。不仅如此,他还用极少篇幅谈到了二战历史认知的发展与困境,特别是所谓“克服历史”在社会层面中的接受与抵制。


当然,用如此少的篇幅,来描述100年的德国历史发展,自然不能满足各方读者的期待。我们看不到最近三十年颇为引人关注的社会文化史研究成果,如性别、阶层、族裔、代际等核心概念未能出现在这本书中。一种全球史的视野同样很难体现在如此聚焦于民族历史书写的文本之内。






《以色列:一个民族的重生》

作者:丹尼尔·戈迪斯

译者:王戎

浙江人民出版社,2019年



孟钟捷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浙江人民出版社的“好望角”系列最近推出的好书不断。这本关于以色列历史的著作便是其中之一。


对于很多中国读者而言,以色列是一个既近又远的国度。说它近,因为新闻中几乎每天都能听到它的消息;说它远,则是我们对它的历史和文化知之甚少,也不甚连贯。两千年的颠沛流离、欧洲曾经流行一时的反犹主义乃至纳粹的犹太大屠杀、建国后处在多次中东战争的漩涡中心等串起了大致的政治脉络。除此之外,以色列究竟是如何在二战结束后不久复国的?它又是怎样迅速渡过数重难关,崛起为一个现代化强国?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能够在这本著作中找到十分清晰的答案。


作者本人来自以色列,多少带着一种对祖国的敬意。他用“一个壮观的人类故事”来开篇,结尾处又十分自豪地写下这段话:“以色列体现了一场仍在展开的丰富对话,体现了一个业已实现的宏大观念”。尽管如此,他仍然十分细腻地在宏大叙事之外,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多元立体的以色列:在这里,宗教传统与世俗生活同在。究其根本,一切都在历史画卷中可以找到答案。从最初的流散境遇到犹太复国主义者的梦想,从立国奋斗到精神复兴,以色列人沿着一条看上去“天定”但更多属于“坚持”后的道路不断前进。对于今天的中国人而言,这多少也算是一种精神启迪吧!




《法国大革命史》

作者:路易·马德林

译者:伍光建

时代文艺出版社,2014年





陈伟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系副教授:


 中译法国大革命史著作甚多,但马德林的这本书,特别值得推荐。首先是民国时期老翻译家伍光建的精彩翻译,使得该书读起来如同读通俗小说一般。翻开本书,浓郁的民国风扑面而来。流畅、典雅、古朴,没有鄙俚之辞,却十分地通俗易懂。而马德林对法国革命的描述,堪与伟大的文学作品相媲美。我们读后,也会改变从前对法国革命的刻板印象。例如,我们可以读到贵族如何发了疯,要革自己的命。贵族在革命中的角色与地位,远不是从前教科书所写的,等着被新兴资产阶级打到。事实上,他们推动着革命的到来。而所谓的穷人的表现,也没有体现出无产者的优良品质。对于人物的刻画,史学家也是用尽了心思。他写到罗伯斯庇尔有洁癖,爱穿洁白的衬衣,在道德上也不允许有一点妥协和污点;写到拿破仑性格中超脱的一面——喜欢在夜间躺在草地上,看漫天的星星,以呼吸新鲜空气和喝纯净的水来养生。在杀人如麻的暴力革命中,如此笔触缓和了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充斥的紧张气氛,也透露了对人性的关爱,令人在读历史的过程中有美的享受。






《波兰史》

作者: 亚当·扎莫伊斯基 

译者:郭大成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9年



胡江涛  爱思想网编辑:


一本概述了波兰一千多年历程的简史,重点介绍了波兰自古以来的“虚君”传统,书里把没有被瓜分之前波兰称作“联邦国家”而不是“帝国”是理解波兰概念的关键。多民族多文化共存的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有着帝国的表象,然而贵族压倒国王的权力格局弱化了中央权力。这样的自由氛围给波兰贵族带来了几个世纪的荣誉和奢华的生活,宽松的宗教与政治氛围甚至使波兰躲过了宗教战争的梦魇。到了民族国家时代,松散的联邦体制让波兰遭到俄普奥瓜分的命运,而历史和文化记忆保存了波兰复国的希望和动力。波兰的历史充满了伟大的悲剧和伟大的成就,从这个背景阅读米沃什应该更有代入感。




《帝国边缘》

作者:马娅·亚桑诺夫 

译者:朱邦芊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





梁捷  上海财经大学讲师:


亚桑诺夫是哈佛大学的历史学教授,她写了“帝国往事三部曲”,今年都有了中译本。《帝国边缘》讲述的是18世纪,英、法在海外扩展和竞争,在印度、在埃及的经历及其影响。我们今天在大英博物馆或者卢浮宫都能看到大量来自印度、埃及的文物,它们当年如何来到英国、法国,经历了怎样的历程?这些问题和棉花一样,让我深深着迷。


作为中国人,我们在英国、法国看到圆明园遗物或者敦煌遗物,会有很大触动。但这都已是后话。早在这之前,殖民者就已经在印度和埃及掠夺了大量文物。东印度公司原本是个贸易性质的公司,但在18世纪中期逐渐在印度的孟加拉地区获得了真实的土地。此后,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势力不断扩展,却遭遇南印度迈索尔帝国的提普苏丹的强烈狙击。放在世界范围内看,这却又是英法两国“七年战争”的后续,从一片殖民地打到另一片殖民地。


在研究印度的时候,我曾自以为挺清楚这段本土印度人反抗殖民者的历史。在英国参观博物馆时,我也觉得能够把握英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关系。但亚桑诺夫的研究使我的盲区顿时显现出来。她指出,帝国-殖民地的二元叙述仍嫌太狭。18世纪后期印度本土的战争,并不只是东印度公司与提普苏丹之间的战争,法国的背景若隐若现,必须纳入考量。同时,其他殖民地如埃及的情况,也可能与之潜在相关。同时,我们还要关注印度战场上那些英雄人物如克莱武回到英国以后的表现。


只有把英国、法国、印度、埃及以及相隔万里的美国这些国家地区联系起来,同时思考和比较,才能勾勒出一幅更准确的画面。 






《中东史》

更正:左侧配图有误 / 应为:

作者:: 哈全安 / 上海

社科出版,2019年



撒海涛  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生:


作者是国内中东史研究的首席专家,以一人之力,积二十年之功,成煌煌巨著,代表了国内中东史研究的最高水平。此书是作者继2016年八卷本《中东史》之后的修订版,是作者最新的理论成果。全书体系严谨,观点新颖,古今贯通,处处可见思想的火花,尤其结束语部分,更是值得一读。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

作者: 艾哈迈德·爱敏

商务印书馆,2001年





撒海涛  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生:


1939年自埃及爱资哈尔大学留学归来的纳忠先生首译《黎明时期回教文化学术史》,由商务印书馆发行,建国以后纳忠先生率诸弟子又相继翻译其他卷目,80年后,商务印书馆再版此书,是国内知识界了解伊斯兰文化不可或缺的参考。


- 战争与和平:20世纪的世界 -




《现代的异化:日本陆军史(1878~1945)》

作者:户部良一

译者:韦平和 / 孙维珍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





周俊  日本早稻田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科博士生:

 

如果你对抗日神剧不感兴趣,那么你肯定会对这本书感兴趣。明治维新以来,一直在追求现代化的日本陆军为何会异化成一个残忍暴虐军纪败坏的反现代化军事集团?户部先生解剖了日本陆军的组织病理,还描写了日军内部的叛乱、暗杀、权斗、政变等许多不为人知的一面。






《美丽与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

作者:皮特·恩格伦

译者:陈信宏

中信出版社,2017年



 胡江涛  爱思想网编辑:


“所谓历史,正是这些平凡人物感受的小时刻。”这部写一战的非虚构作品,呈现得就是那个时期平凡人物的生活、痛苦、迷茫、压抑、希望和绝望,以文学的笔触表现了时代的血肉和欲望。相比二战,一战确实是一个悲剧的战争,它以一个现在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争端把整个欧洲拖入战火,毁灭了一代人,终结了欧洲的古典文明。这本书的语言和组织结构都很好,贴近了每个痛苦的人,值得一读。




《亚洲的决裂:1909年前远东的兴衰》

作者:汤姆斯·F. 密勒

译者:: 郭彤 / 林珺丽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9年





 严泉  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

 

20世纪之交的大国兴衰,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与传统的欧洲中心观不同的是,美国著名新闻记者汤姆斯.F.密勒在20世纪初就开始研究亚洲的新兴大国崛起现象,《亚洲的决裂:1909年前远东的兴衰》一书就是其代表作。作为百年前的一本研究远东国际关系的时政性著作,虽然书中将日本、中国、朝鲜与菲律宾等远东国家均作为观察对象,但是就全书的篇幅与重点而言,日本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亚洲国家。该书最大的价值就是对明治日本大国崛起进程的生动描述与冷静评价,“日本是当前远东问题中最强势的不安定因素,这使得日本当下的举动和局势都变得引人注目、影响深远,我们全面考察远东事务时,必须对日本加以重点关注。”本书特别指出日本突破了西方国家自由贸易的商业标准与底线,包括侵犯商标版权的知识产权违法行为。日本政府通过征收关税的手段打击外国商品,从而达到维护本国国内市场的目的,这是一种保护性关税制度,从而在整个远东地区建立商业霸权。如果说国家主导的重商主义是明治日本大国崛起的经济基础,那么以中国和远东地区为目标的对外扩张,便是日本作为新兴大国的突出表现了。






《黑暗大陆:20世纪的欧洲》

作者:马克·马佐尔

译者:赵博文

中信出版社,2016年



 严泉  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


与当代学界关注20世纪后半期第三波民主化现象不同的是,英国历史学家马克.马佐尔(Mark Mazowe)的《黑暗大陆:20世纪的欧洲》一书对一战后欧洲国家民主化挫败非常关注,借以说明20世纪欧洲政治文明与现代化的艰难历程。1922年,墨索里尼率先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政权,宣布终结议会民主体制。保皇党人里维拉将军在西班牙掌权,开始军人专制统治,其邻国葡萄牙共和国也很快出现经济学者萨拉查教授的独裁统治。波兰在1926年迅速脱离了议会制政府,进而经历了一段极度通货膨胀和政治混乱时期。在阿尔巴尼亚,1928年索古国王实行独裁。在南斯拉夫,亚历山大国王1929年宣布个人独揽大权。巴尔干地区的君主国,此时几乎都建立了君主专制制度。有统计表明,一战实行代议制的28个欧洲国家,到1925年,其中8个已经实行独裁统治。到1933年,又有5个国家加入独裁国家行列。5年后的1938年,欧洲只剩下10个民主国家。在马佐尔的笔下,欧洲并非民主与自由的发源地,而是各种思想派别、利益集团和极端政治势力的实验室与赛马场。战争、革命及意识形态的利益争夺战,使欧洲不断新生及再造,过程往往令人触目惊心。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与冷战的洗礼,欧洲走向整合的趋势,从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幸运,而不是一种必然性。





Churchill and Orwell: The Fight for Freedom 

Author:Thomas E. Ricks

Penguin Books,2017





郑力刚  加拿大自然资源部科学家:


这本书刚出版时就从图书馆借来读,借的还是供老年人读的大字本。可惜没读完就得还回去,因后面排队的人太多。去年大女儿买了一本作为圣诞礼物送给我,让我可以慢慢地读完它。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是邱吉尔,同时也是奥威尔,最辉煌的年代。但如果在三十年代中期,前者在纽约被车撞死而不是撞伤,后者在西班牙的内战中那颗穿过他喉咙的子弹稍偏一点,可以肯定地说历史是会忘记他们的。

 

此书最让人感兴趣的是关于这两人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地位和影响的讨论。伟大的邱吉尔将永远是捍卫民主与自由的旗帜。然作者指出,奥威尔对当代的影响也许已超越邱吉尔。奥威尔在世时,他的书的销售量是以百最多也只是以千来记。这情形在五十年代也没有什么改变。然从六十年代初到今日,其《动物庄园》和《1984》保守的销售量累计已超过五千万。有批评家在2013年甚至将奥威尔与蒙田,莎士比亚并提为“世纪的智者(Sage of the Century)”。看今日普京及他志同道合的伙伴们的所作所为,读一读有关丘吉尔和奥威尔的书,不是有许多令人深思的地方吗?






Appeasement: Chamberlain, Hitler, Churchill, and the Road to War

Author:Tim Bouverie

Tim Duggan Books,2019



郑力刚  加拿大自然资源部科学家:


“又是一本关于丘吉尔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书!”当我告知我的朋友理查我想看的书时,他不由得感叹地说。是的,2019年对我这样沉湎于那段历史和人物的读者实在是一个好年。好评如潮的书这是一本,另一本还没来得及读的是希特勒的传记(Hitler, A Biography by Peter Longerich)。

 

Tim Bouverie, 这位牛津大学历史系的毕业生,在繁忙的电视记者工作之外,阅读了大量的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国及其它国家的历史文献,出版物,以及私人日记和信件,写出了这本全面的,深刻的,叙述性的关于英国是如何一步一步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著作。让人十分佩服的是作者选题的眼光和勇气:这是作者的第一本书!我相信作者“独上高楼”读完了关于此课题汗牛充栋的书后,在“灯火阑珊处”找到了一些给他新的启发的资料,于是穷“为伊消得人憔悴”之力非常信服地向读者展现了慕尼黑会谈和决策背后的“大气候”。“到底是牛津生!”




《凯南日记——用一百年和美国告别》

作者:乔治·凯南 

编者:弗兰克·科斯蒂廖拉

译者:曹明玉

中信出版社,2016年





唐大杰  赛意企业研究所研究部主任:


关于冷战的研究很多,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搞清楚美国决策者是怎么想的,他们为什么选择了冷战而不是与苏俄合作共处或者直接“热战”(第三次世界大战)?冷战是在东西方两大力量交织下的一个国家战略选择,由美国人主导,以苏俄失败告终。


了解冷战,面对冷战,要从认识冷战之父乔治.凯南开始。


1945年,当苏联人民在欢庆二战结束,时任美国驻莫斯科代办的他却说:“人们都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其实战争才刚刚开始。”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联代办乔治·凯南向国务院发回一份8000字的电报,这封著名的长电报通过分析俄罗斯人的民族性,苏联的民族、社会与经济、政治的情况和特征,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马克思主义为何首先在苏联大获成功等深层问题,来解读和判断苏联对外政策的逻辑,进而提出美国应采取的对苏政策方针。凯南提出了应对克里姆林宫的基本原则:虽然苏联人民和平而友好,可是俄罗斯民族主义在缺乏安全感的心理驱使下,需要通过树立一个外部敌人来证明其集权制度的合理性,由于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的诸多原因,苏联必然选择消灭资本主义和与美国对峙的政策的立场。正确的美国对苏政策应该是:面对苏联政府,既不能妥协,也不必诉诸武力,放弃继续在国际事务上与苏联合作的天真幻想,通过媒体教育美国民众了解苏联的真相、防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扩散,致力解决美国国内问题不让苏联有可趁之机;援助欧洲各国战后重建,培养欧洲的反苏阵营以达到遏制苏联的目的;他还精准地预见到社会主义阵营必将分化。简言之就是,采取“遏制”政策促使苏联政权衰弱并走向最后崩溃。“遏制”成为“冷战”的核心词汇,也是20世纪国际关系和冷战史时期最重要的词汇之一。


美国总统顾问威廉.邦迪认为,凯南在思想上经常“比一般人超前二三十年”。除了主导了冷战策略,作为国务院政策规划室的首席专家,凯南参与制定了马歇尔计划、日本重建计划,以及对蒋介石国民政府的限制援助政策,并在南斯拉夫与苏联决裂后与其领导人铁托接触,这些业绩为他赢得了“美国全球政策规划者”的美誉。


凯南的日记并不是完整的工作、生活记录。他恪守外交官的谨慎作风,从不在日记中记录涉密信息,而且,在他事业高峰阶段很少写日记(1946-1948),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心情不好的时候想写日记,心情好的时候就不想写。”


在日记中,凯南是个忧郁的人,心中常有一种孤寂的苦痛。同事评价说,在他“虚荣自负”的同时也“一直心绪焦虑”。凯南的儿子克里斯托弗回忆道,父亲的“感情生活深沉而不外露,很刻板,很压抑,很多话他都没有说出来”。


1950年朝鲜战争期间,他的日记内容非常丰富,谈到了美苏关系的核心位置,中国大陆、台湾的国民党军队、以及整个东亚战略。其中对中国的看法最吸引我,摘录一段日记分享一下:


7月28日


在上午的整个讨论中,我发现自己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只有我一个人反对同事们的观点。争论的焦点主要是美国政府是否该承认中国共产党政府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如果我们还希望继续坚持联合国的原则,包括它是一个全球性组织而不是某一个国家的组织,它最终能够通过除战争之外的各种手段调解东西方之间的关系,它能积极发挥作用而不是坐视不管,那么我能够理解,从美国利益的角度出发,我们没有必要反对中国共产党在联合国拥有一席之地。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Author:Robert Service

PublicAffairs,2015



田少颖  冷战史学者:


英国牛津大学教授罗伯特·谢伟思(Robert Service)于2015年出版了《冷战的终结,1985-1991》一书,详述美苏两国关系演进及冷战终结过程。谢伟思利用了美国胡佛研究所、牛津大学所藏冷战史档案,新解密的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档案,美国国防部关于核裁军和欧洲常规裁军的档案,里根总统图书馆,老布什总统图书馆档案,美国国安会档案,舒尔茨国务卿档案,美国中情局档案,英国驻苏联大使个人档案,苏联副外长阿达米辛个人档案等,使该书材料极为丰富,新论迭出。谢伟思本身是研究苏俄和苏联历史专家,著有列宁、斯大林、托洛茨基等人大部头传记,在进入冷战研究领域后,他和冷战史学者进行了多次讨论,对西方军事思想、华约集团历史、欧洲安全问题史、俄欧关系进行了广泛研究。谢伟思对里根和戈尔巴乔夫反核武器思想的历史性汇合,及其开启的美苏历史性和解进程进行了细密叙述和分析,对美苏领导人观念演变及其对两国外交政策演变的影响,对美苏、美欧、俄欧关系的转变都进行了深入分析。谢伟思的研究揭示了苏联内部对于和西欧进行经济技术合作、获取贷款的渴望,以及苏联政界很早就研究通过从东欧撤军来推动内外政策改革能够真正启动。更重要的是,谢伟思充分利用苏方档案,复现了戈尔巴乔夫不断对西方让步,尤其是在德国统一过程中对西方的让步,在苏联内部逐渐激起反对情绪和力量的情境,这对中国读者理解苏联解体进程有很大参考价值。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Author: Alexander von Plato 

Palgrave Macmillan,2015





田少颖   冷战史学者:

 

德国学者亚历山大·冯·柏拉图(Alexander Von Plato)的《冷战终结?布什、科尔、戈尔巴乔夫及德国统一》一书的英译本于2015年出版,作者得到戈尔巴乔夫外交顾问切尔尼亚耶夫所藏苏方档案,掌握了德国统一过程中戈尔巴乔夫对美国、西德、法国、东德领导人的会谈记录,并且把这些苏方记录与其它国家记录进行了详细比较,证明在柏林墙倒塌之后,戈尔巴乔夫等以沉默加以应对,而不是尽快提出建设全欧集体安全体系作为对两德统一的要价,耽误了宝贵的两个月时间。此后,当美国和西德已经设计好了“二加四”谈判框架并前来推销的时候,戈尔巴乔夫召开非正式会议,确定的对德国统一策略是要求新德国中立化,这一方案来自于1950年代斯大林时期的对德政策,早已无法适应新的苏德关系、美苏关系。在1990年7月的高加索会谈中,戈尔巴乔夫也按照其只顾大略,不顾细节,不肯艰苦谈判的习惯,接受了北约框架东扩到原东德。结合近年乌克兰危机导致的美俄、欧俄争执,作者认为冷战未必真正终结了,留下的问题太多,尤其是给苏联后继各国留下了太多冲突的根源,造成俄罗斯和西方新的对立,还可能导致新冷战的发生。







《档案:一部个人史》

作者:蒂莫西·加顿艾什 

译者:汪仲

 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



李红升  国家信息中心研究员:

  

与其说这是一本个人史,不如说是冷战史和后冷战史的一个缩影。当作者穿行于东西方铁幕两边时,幽灵般的“斯塔西”正通过由近三十万雇员和“线民”构成的天罗地网,将作者的言行和举动转变成“斯塔西”的秘密档案。柏林墙轰然倒塌后,作者得以目睹自己的数百页档案,寻访“斯塔西”的雇员和“线民”,并在此过程中发现人类本性中的暗黑一面:当面对过往的罪行时,人们本能的选择不是认罪和忏悔,而是遗忘和开脱。由此,作者在“修订后记”中提出了一个迫在眉睫,也最具挑战的问题:处在互联网、智能手机、电子探头、人工智能和区块链这样一个新技术大爆发的时代,“斯塔西”将会如何的与时俱进?人们又该如何面对这样一个武装到牙齿的怪兽?



- 史学理论 -






《公众史学研究入门》

作者:李娜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



孟钟捷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历史学研究入门丛书”向来值得学界同仁的关注。在各方向上的资深研究者以简明扼要的方式,方便后学者最快熟悉学术前沿、掌握核心概念、了解主要学人、洞悉常见争议。可以说,这套丛书搭建起一座通往克利奥殿堂的直通桥梁。


2019年,浙江大学历史学系李娜教授的《公众史学研究入门》问世。与此前入门丛书不同,这本著作的主题直指目前仍处热议之中的“公众史学”。什么是“公众史学”?它是否能够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它的研究方法具有独特性吗?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依然未能获得学界的共识。在此情况下,以此为题来提供一份学术性的指南,无疑是一种挑战。


尽管如此,李娜教授仍然义无反顾地投身其中。这一方面是与她作为首位在美国获得公众史学博士的身份密不可分,以至于她时刻拥有着一种自觉意识来推动公众史学作为新兴研究方向而落地;另一方面,她所在的浙江大学公众史学研究中心在陈新教授多年推动下,坚持不懈地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一步步地夯实公众史学的研究理路。


如此的热情、专业和经验汇集起来,使得《公众史学研究入门》拥有着一些引人关注的特点:首先,作者把公众史学置于历史产品的生产、传播、教育与反思的闭环中加以讨论,增进了人们对历史书写方式及其影响路径的认识。其次,作者尊重各种文化氛围下公众史学发展模式的同一性与异质性,从中探讨中国公众史学的目标与手段。最后,作者把个人思索与近年来学界多次讨论的成果结合起来,既尊重他人研究成果,也有目的地推进了相关讨论,提升了学科研究的品质。


当然,作为一门正在发展中的研究方向,“公众史学”并不会由于这本入门著作的出现而停止继续向前探索理论与方法的动力。从李娜教授在附录“推荐阅读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明显的英语/美国中心的印痕或非欧美国家经验的轨迹。相关理论的深入讨论(如记忆)或方法革新(如数字史学)等,还未能及时体现在这本著作中。“公众史学”的实践导向同样决定着相关教学内容也理应是“入门”的指南之一。




《书写民族:一种全球视角》

作者:斯特凡·贝格尔

译者:孟钟捷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年





孟钟捷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这是本人的译作,但也愿意推荐给各位读者。因为这的确是一本好书!


19世纪以降,民族国家逐渐取代此前存在的各种国家形态(帝国、联邦或邦联、部落社会等),成为常见国家类型。在此过程中,自诩为“如实直书”的历史学家们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他们是否仅仅根据所谓科学的理念来挑选自己的研究对象、寻找相应的史料、建立合理的因果论证结构呢?


以德国历史学家斯特凡·贝格尔为首的一批历史学家经过一系列研究后,给出了完全相反的答案。在这项题为“以全球比较视野来观察民族历史编纂学”的欧盟项目中,贝格尔教授与其同仁们出版了10本论文集,该书是其中之一。


该书不仅抽丝剥茧式地从纵向梳理了欧洲各国历史书写者在19世纪民族主义运动兴起后投身于民族历史书写浪潮中的原因和方法,而且还有意识地提供了横向比较同时代历史书写者的共识与行动,凸显了全球比较的意识。它涉及六大洲,覆盖美国、加拿大、巴西、墨西哥、阿根廷、澳大利亚、中国、日本、韩国、印度、阿拉伯国家、塞内加尔等数国,提到将近一百位历史学家。


令人感兴趣的是贝格尔教授在导论中所言,民族历史书写既拥有着“自由与解放的潜力”,得以被人们用来反殖民主义,又一而再再而三地导致了“一种激进性的他者化政治产生”,从而引发大屠杀、暴力和战争。这种对于“雅努斯面容”的清醒描述,为今天的历史学家不断自我反思指出了一条明路。特别是在全球化的今天,民族历史书写如何与全球视野结合,或是我们最具挑战也最具未来的前进目标。





《历史理性批判论集》

作者:何兆武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



孟彦弘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研究员:


对历史系的学生来说,哲学意义上的史学理论往往是大而无当的——比如,历史能不能认识,就哲学而言,可以深入探讨;对历史研究者来说,无论哲学意义上是能认识还是不能认识,我们都得去认识;倘若很早就陷入其中,往往会流于疏泛,除非以研究理论为专业。但是,倘若一头扎进史料中,从来没有意识到史学理论对具体史学问题的研究的重要性,那也是不可取的。可惜这个简单的道理,我是到了临近退休才明白。今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认真拜读了何兆武老先生的《历史理性批判论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书中所收的系列论文,是不是可以完整地勾勒出西方史学理论或历史哲学的发展线索,我不知道;就我的阅读而言,有一种挣脱开具体史料,适意地长舒口气的感觉。何先生对西方哲学史修养之好、翻译水平之高,不劳我这外行饶舌——一位读中哲史的研究生,后来赴美留学,一次返国闲聊,他说读罗素《西方哲学史》英文版,有些地方怎么也读不懂,拿出何译本一对照,豁然开朗。读过这本论集,再读法国年鉴学派代表人物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张和声、程郁译,上海社科院出版社,1992),就可以明白哲学家与历史学家在“史学理论”方面的差异了。对学习历史的人来说,二者都不可少。




《作为方法的中国》

作者:沟口雄三

译者:孙军悦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





向维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


本书是沟口集中探讨方法论的著作,作者深入透辟地反省了日本中国学研究中的西方/欧洲中心论的问题,提出了“以中国为方法,以世界为目的”的主张。尽管在阅读本书之前我自认对他处理的这一问题还算素有高度警惕,但沟口反思批判的深度和力度还是极大地震撼了我,大大拓展和深化了我对该问题的理解。尽管作者本来是写给日本同行看的,但我相信我们作为中国读者,从中可以得到的教益一点都不会比该书本来针对的读者们获得的要少,相反可能更多更丰富。此外,作者在“后记”中对于人类未来普遍命运的忧愁幽思和对于中国文明的殷殷希冀,也十分令人动容。


- 思想、文化史 -






《思想史基本问题》

作者:汪丁丁

东方出版社,2019年



丁建峰  中山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汪丁丁先生所著《思想史基本问题》,是一本浓缩了思想史主要议题,并以极为精粹的方式加以表达的一本小册子,上下古今,旁征博引,在人类思想的广阔长河中航行,穿越思想上的重重密林,并指向未来的人类社会。这本书也总结了数十年的阅读与思考,所谓“思想史基本问题”是:作为“局部”的个体研究者如何理解作为“整全”的思想史?任何人都不能把握无限,但人类的思想却在“无止境地超越自身的有限性”,这也就是作者理解的生命力或创造冲动。汪丁丁认为,区分于未来的人工智能,人类最重要的优势,就是直觉思维,直觉是生物演化过程中涌现出的“意识”,而“意识”是高于人脑的,脑不过是“意识”(荣格所说的深层意识)的接收体。如荣格所说,物质生活只是广大无垠、甚深微妙、历久弥新的精神生活的投影,于是,汪丁丁先生和梁漱溟先生一样,认为宇宙是有生命的,那些富于深思的生命个体,以其沉潜往复之思,交融互通之感,心心相通,真理因得以发扬不绝,思想乃得以灯灯相传。于是,人们因真理和思想而得以自由,如作者所说,“自由,是一个整体性质而不是个体性质。”




《断裂的时代:20世纪的文化与社会》

作者: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译者:林华

中信出版社,2014年





樊星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


此书的作者有“左派史家大师”之称,所著“年代四部曲”(《革命的年代》、《资本的年代》、《帝国的年代》和《极端的年代》)都有中文译本,气象壮阔,富有智慧。此书的副标题是“20世纪的文化与社会”,由作者最后的一些演讲、评论汇编而成,都聚焦于一位思想家对于“一个失去了方向的历史时代”、“茫然无措的时代”的观察与思考,也启人追问:在多元思想的碰撞中,现代社会如何失去了共识?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年代里,当代人的断裂感、碎片感为什么空前强烈?当宗教世俗化、女性解放、“高等文化”陷入窘境等等问题冲击着传统价值观与社会生活时,当文化与政治、市场、道德的博弈催生出新的产业、新的艺术、新的禁忌,“艺术家奔通俗”也成为新的浪潮时,连博学、睿智的作者也发出了无尽的困惑与叹息。这很容易使人想到西方文化界关于“哲学的终结”、“文学的终结”、“艺术的终结”、“历史的终结”……种种的杂语喧哗,也是许多文化人的共同忧患。另一方面,一切都转瞬即逝的当今文化,是否也蕴含了新的希望?是这本书留给读者的一个问题。关注当今社会的巨变中产生的新问题、新动向,研究当代史(从政治史、社会史到文化思潮史)的瞬息万变、光怪陆离,此书中的丰富洞见值得借鉴。






《名山:作为思想史的早期中国博物馆史》

作者:徐坚

科学出版社,2016年



万昌华  山东泰山学院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


何为社会之思想?从社会学上来说,就是人类在社会生产和实践中生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的观念或构想。徐坚教授此书由博物馆史入手,研究以博物馆为代表的社会机构之演进史,进而探求当时整体社会思想史。书中首先以“权舆”论,叙述博物馆观念和实践在中国的萌发;然后以博物馆由“帝国”到“中央”的化私为公之转变来表达近代社会思想之转型。在构成关系上,徐坚教授认为博物馆在近代的古物保护、都市建设、国民教育、遗物考古、科学研究、大学博物馆等历史中所显现的意义是构成中国社会之公共思想和博物馆史的基础。自清末以降,“社会”“公共”等语不断被搬上台面,以替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皇权思想。然而“思想”如何被实现才是当时的问题。当以文物为代表的“物”出现所有权的变动时——由私有变为公有,相对应也出现“物”的机构——博物馆在所有权方面的变动,而社会公众之诉求便在“物”权和机构的变化中构建出来。徐坚教授此书所表达的“思想史”,与其说是“物”和博物馆在变化中表现出来了社会思想的变动,倒不如说是“物”“博物馆”“社会思想”在当时情境下所形成的一系列关系。相比较于对结论的追求,读者更能在此书中看到“情境主义”“关系”等视角在以博物馆为表达的思想史中的解读。




《启蒙运动:为什么依然重要》

作者:安东尼·帕戈登

译者: 王丽慧/郑念/杨蕴真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年





陈伟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系副教授:


帕戈登是英国史学家。晚近以来,全球出现了保守的潮流,传统主义复活,对启蒙价值的否定,似成时尚。有的学者(如阿多诺、霍克海姆)甚至把启蒙与极权主义相联系,在虚构的辩证法中否定启蒙,罔顾启蒙精神与极权主义之本质上的对立。在中国,我们也可以看到公然提倡父权、夫权的学说,公然为压迫辩护的学说。时代的危机是由人们精神上的错乱造成的。人类没有了理想,世界将会怎样?如果人们认为强权即公理,有的人生来就是要做奴隶、受压迫,战争、杀戮是人类生活中的常态,这个世界离无序便已经不远了。由此,正视启蒙运动的成就,在这个时代仍然十分重要。启蒙运动提倡理性的自立,提倡个体的解放,他们乐观地憧憬着一个“除个人理性之外没有任何主人的社会”,它反对独断,强权,欺凌,反对迷信、愚昧和疯狂,它是西方现代文明兴起的标志,其世界主义精神,迄今仍令人感动。帕戈登基于思想史的叙述,阐发了启蒙的主要理念,并揭示了启蒙之于当下的意义,实有拨乱反正之功。启蒙为什么依然重要?读者不妨到书中自行寻找。






《20世纪想史:从弗洛伊德到互联网》

作者:彼得.沃森

译者:张凤/杨阳

译林出版社,2019年



 徐来  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我们无疑正处于实证的时代,科学正取代艺术、人文和宗教,成为最主要的知识形态。”在这样的基础上,二十世纪为何如此与众不同?除了战争和政治我们还有什么?什么才是我们面向未来的希望?英国思想史学者彼得.沃森思想史系列的下部,2019年迎来了高质量的中译本。续接《思想史:从火到弗洛伊德》的线索,沃森用平易近人的笔触,一揽上个世纪所有思想的历史,对以上问题作出思想层面的回应。与通常通过罗列重要思想家及其著作的传统思想史不同,该书依据思想生长的历史脉络,将二十世纪所有影响人类心灵的重大发现及成就以穿针引线的方式构成恢宏的智识地图;百科全书式的梳理,读来不但没有枯燥乏味之嫌,而是充满丰满鲜活的时代动感:当我们拨云见日般回首上个世纪,会发现二十世纪全人类在奴役、对峙、战争和解放的裹挟中曲折前进、求同存异的过程中,其背后都是思想理论的隐现、推动、验证和升华。现实影响思想,思想也影响着现实,正是只有在政治、哲学、法律,尤其是道德哲学以及人文学科领域提出举足轻重的新思想,我们才能说这个国家在现代世界中成为一个真正重要的角色。换言之,思想,才是人类面向未来的希望。


 

往期精选


学人书单 |  36位学人荐书(文史哲)  |  36位学人荐书(政经法) | 2018年学人Scholar编辑书单 | 东西方文化通识读本 
学人访谈 | 萧功秦伍国 |  杨福泉 | 何义亮 | 刘清平  | 姜克实 | 寇延丁 | 刘绪贻 刘道玉
学人往事&逝者 | 杨小凯 | 杨绛 | 扬之水 | 胡适诞辰127周年 | 高华逝世七周年祭 |  陈梦家 | 巫宁坤 
学人史料 | 赵元任 | 钱穆 | 胡适逝世57周年 | 一瓣心香祭高华 | 一代文心 | 巫宁坤
专题 | 余英时 | 苏东坡 | 四大发明 | 什么是自由 | 读书与思考 | 院系调整 | 曹雪涛事件 中国领土 

学人·思想的芦苇



投稿、联系邮箱:isixiang@vip.qq.com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