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50位学人的200本荐书(哲学篇)

學人Scholar 2020-08-18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思想门户 Author 爱思想的学人


学人君按:2019年岁末,学人君继续邀请五十余位来自多个领域,以阅读、思考及写作为志业的“读书人”,梳理本年私人书单,并附以点评。所选书籍,凡两百余本,主题各异,偏于学术但不废通俗。经汇编整理,将分数期推出。

阅读之旅本与个人关怀旨趣、生命体验密切相连,他人之绚烂未必是吾辈之旖旎。不过在纷繁炫目的图书海洋面前,学人君相信秉持严肃思考、冷静独立的“读书人”,依然是值得关注的“同路人”。在即将开始2020年阅读之旅的时候,不妨听听他们如何说。

第八期私人书单汇编主题为“哲学”,文中分哲学总论、西方哲学、中国哲学、人与宗教等四部分。图书分类、排序大体按内容所属主题、时间,但一些“模糊地带”只能“模糊处理”,还请读者知悉。

往期书单:
50位学人的200本荐书(中国史篇)
50位学人的200本荐书(经济金融篇)
50位学人的200本荐书(全球史、史学理论篇)
50位学人的200本荐书(政治、法律篇)
50位学人的200本荐书(知识人篇)
50位学人的200本荐书(文学篇)
50位学人的200本荐书(社会学篇)
50位学人的200本荐书(科学与艺术篇)

本期荐书学人

(排名按荐书出现先后次序)


梅剑华 陈 潇 樊 星 向 维

陈 伟 徐 来 刘清平 李文倩

唐小兵 伍 国 萧三匝 周乃蓤




- 哲学总论 -






《哲学·科学·常识》

作者: 陈嘉映

中信出版社,2018年



梅剑华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


2004年陈嘉映先生在北京大学外国哲学所老化学楼227做了以此书部分(从希腊天学到哥白尼革命)为主题的系列演讲,2006年以此为基础出版了《哲科常》,2018年再版。十余年来如何理解哲学与科学,哲学与常识是我挥之不去萦绕于心的话题。学习、反思、对话、回应此书形成了我这些年的主要工作。我们知道一方面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等强调哲学与科学的分野;另一方面斯宾诺莎模仿数学建立伦理学、奎因强调哲学和科学的连续性。围绕着哲学和科学的相似和差异形成了风格迥异的两种哲学:致力理解的哲学和建立理论的哲学。哲学当呼应其时代,21世纪的政治、社会、科技、文化发生了巨变。也许到了超越科学主义和反科学主义、还原论和反还原论、专家之学和大众之思的两极分化的时候了。我们需要重新深入考虑哲学、科学和常识之间的有机联系,若不知从何开始,可从《哲科常》开始;若不知归宗于何,可归宗于《哲科常》。可超而不可越,此书当为案头必备。


陈潇  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生:


陈嘉映教授在哲学与科学的对垒之间,董道而行,有如武当张真人大道至简,将为哲学与科学所抛弃的“常识”重新拾回来,细致梳理了哲学与科学、科学与常识,哲学与常识以及“哲学-科学”与近代科学、哲学的关系。体大思精,行文晓畅,用语活泼,处理的却是艰深的硬核问题。


在科学昌明的当代世界,陈嘉映教授效法古往今来的大哲,对“哲学何为”给出了自己的思考。陈嘉映教授对诸家学说论争的问题及论据信手拈来,使得哲学史在其自身的哲学论述和问题关怀中逐次呈现,并指向我们的生活世界。


在“哲学与科学”关系的阐释中,陈嘉映跨越式的走到了海德格尔和托马斯·库恩的前头。这种意义,正如余英时在后五四时代于中国思想界的价值,重新梳理传统中国与现代的关系,在文革的“厚今薄古”与施特劳斯的“厚古薄今”之外,寻求传统与现代的第三条道路。


王静安先生在中西哲学史论述中,曾发出一声喟叹:一辈子做哲学史家,不愿意;想做哲学家,又不可得。初读王静安先生一说,颇为震惊,震惊于这种直白“不可得”的现实,以及“不愿意”的无奈。读罢《哲学·科学·常识》一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陈嘉映教授是当代中国哲学界化解王国维两难困境的第一人。




《思想与论证》

作者: 程炼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梅剑华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


在哲学界,陈嘉映先生和程炼先生的写作风格具有高度的可辨识性。学界给程炼贴上分析哲学标签,但程炼不认为自己做分析哲学,他坚持声称是做哲学的。在《思想与论证》的序言里,他提出了后来广为人知的苏二条:“第一条,我们要用清晰的概念将思想清晰地表达出来,我们要用字面的意思而不是修辞的方式说话;第二,我们的思想要经得起推敲和论证,而不是愿望式的、跳跃式的、故弄玄虚的”。支持清晰表达,反对故弄玄虚,是程炼的一贯立场。他尤其反对迷魅地谈论世界,我们尤其要抵制把“内在”、“灵性”这类学院行话读入事物之中,并“把它们外推为世界的一个与众不同的部分从而让人取得不容质疑的客观性。”作为自然主义者的程炼对迷魅的行话有着高度的自醒。他在“哲学合作社访谈录”有些刻薄地提醒那些喜欢哲学的朋友:哲学令我最不满意的地方在于,它似乎有一种诱惑力。往往一个人越不适合做哲学,哲学就越是吸引他。哲学在这个方面有点类似于婚姻,越不适合结婚的人,婚姻对他的诱惑力就越大,结婚的次数就越多。当然他更期望的是在健全的科学主义世界观下写出来的不是《理想国导读》或《单子论评述》,而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理想国》或《单子论》,但这是一项极其困难的事业。我手头的《思想与论证》乃是程炼先生2006年秋季参加首师大哲学系举办的政治哲学国际论坛之际送给我的,保存至今。除了这本书,他的《伦理学导论》、《伦理学关键词》,译作查尔斯·泰勒《现代性之隐忧》,以及散见各种期刊报纸的大小文章都是中文哲学写作的典范,值得致力于汉语哲学写作的诸君一读。






《纷争的年代:当代西方思想寻踪》

作者: 刘擎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樊星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


时间在飞速流逝。许多轰动一时的人与事很快就会被人们在不知不觉间淡忘。因此,需要有心人记录下每年的大事记,作为当代的备忘录、路线图。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当代西方思想寻踪(2003--2012)”,旨在逐年记录下西方思想界、学术界的热点话题、政治动向,简明扼要,伴随着作者的点评,给时代留下一份抗拒遗忘的报告。其中,“反对‘弱智化’的文化战争”、“数码时代的文化愚昧”、“保守主义的衰落与思想多样性的危机”、“占领运动:另一种民主化浪潮”这些小标题都很能引人注目。


而以“纷争”作为这个时代的基本主题,也相当准确地概括了当代的杂语喧哗、莫衷一是。在这些纷争中,不同的思想交锋如何烘托出当代问题的错综复杂?有的思想如何成为政治家的武器?另一些新思想如何折射出历史的长久之惑(例如围绕右翼与左翼的斗争,关于宗教、民族、阶级、道德、性别等等的纷争)?还有,在种种的热闹纷争中,当今社会的种种困扰不仅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更加突出,这是否昭示了思想的危机?从政治家到文化人以至普通人都在各执一词的任性中奋力搏击,绝望的叹息、夸张的呐喊、狂欢的喧哗,加上别有用心的警告,常常都显得热热闹闹,也转瞬即逝。


网上常常也可以看到有心人对于国内思想文化大事的记录,值得留意。




《历史·山水·渔樵》

作者: 赵汀阳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年





向维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


一本可以叫做“思想小品”的册子,但作者试图处理的却是一个大问题,全书虽然主要由三篇文章构成,但“历史”是贯穿其中的。作者承续乃师李泽厚先生对于“巫史传统”的阐发,进而指出“历史”是中国人的信仰,是中国文明的精神基因。而“山水”作为“大地中的超越之地”,在超越性的世外涵育文明和历史,正可“以青山见证青史”。然而,真正与“山水”有着切身关系的只能是“渔樵”,在笑谈之中,“渔樵”不在意与人世间纷纷扰扰和恩恩怨怨,“渔樵”谈论的是超越性的历史之道。就此而言,中国文明的密码可能就藏在这几个“意象”之中。作为一个社会学系的学生,从中受到的思想启发也是巨大的。






《方东美先生演讲集》

作者:方东美

中华书局,2013年



陈伟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系副教授:


方东美(1899—1977),安徽桐城人,后来去了台湾。20世纪新儒学学者之一。方东美对中西方哲学与文化有很好的研究,其会通工作,亦令人称道。特别是,方东美的作品中贯穿着对生命的热爱,对生生不息的颂扬,对自由的讴歌。《方东美先生演讲集》是其作品集中的一种。其实他主要的著作,都值得推荐。方东美认为,董仲舒已经是打着儒家的旗号贩卖私货,谋取功名利禄。其独尊儒术的文化专制主义,更是令人不齿。方东美希望围绕儒家最基本的经典,去阐发儒学之精华。这种儒学,他称之为原始儒学。读了方东美,你会看清楚庸儒、俗儒、腐儒、伪儒的丑恶面目。目下不少儒者,利欲熏心,有意混淆概念,竭尽谄媚阿谀之能事,廉耻之心全无,却满口孔圣人。真所谓“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此时读方东美的文字,甚有必要。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作者: [美] 罗伯特·M·波西

译者:张国辰

重庆出版社,2011年





徐来  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我们活在一个价值混淆的时代,我想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过去的古老观念已经无法应付新的状况。”《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这部曾被《时代》周刊评为“美国七十年代十大畅销书之一”的作品,同样适合当下阅读。例如书中提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人们对科技热情又抵触的反复焦灼,与我们如今对AI的感觉并无二致,更有甚者,受众思想却并未因科技的发展而变得更加包容,一些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傲慢与偏见反被固化。似乎恰好为当下流弊所设计,书中反复提及的“良质”(quality),涉及道家的“道”、佛家的“心”、儒教中“好的传承”、印度教的“灵性”,以及禅宗的“物我两忘”,尤其巧妙的是,作者能从摩托车维修这种“格物”的方式去“致知”,从“正心诚意”的敬畏中去融合和总结“良质”的奥义。即使这本书后半部稍显冗长,但依然瑕不掩瑜。因为一本好书,重要在于能够破除人心中的偏见和误解,开启一个新的世界和领域。因此斯蒂芬·霍金才会说:“我希望拙作(《时间简史》)和《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一样使人们觉得,他们不必自处于伟大的智慧及哲学的问题之外。”让我们心态开放地拥抱所有优秀的思想成果,接受万物运行的异彩纷呈,从而豁然开朗,跨进新的境界和领域。


- 西方哲学 -






《道德情操论》

作者: (英)亚当·斯密

译者: 蒋自强 等

商务印书馆,1997年



刘清平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


亚当·斯密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哲学家,这本著作的许多论述也存在逻辑上的自相矛盾,却以独到的眼光分析了每个人兼有的利己欲与利他心(同情心)的互动关系,尤其从“无偏私旁观者”的视角出发,要求人们在伦理生活中凭借同情心约束自私欲的扩张,防止把利己动机凌驾于利他动机之上做出损人利己的不义举动,在“不可害人”的正义基础上追求自己的正当利益,并按照18世纪启蒙思想的基本理念,将这条正义的法则看成是支撑人类社会的“主要支柱”。同时,他还对以往西方哲学家将利己与利他割裂开来的片面见解进行了批判,认为人际行为具有道德价值的先决条件,就是让利己欲与利他心以正义为底线保持兼容协调。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仅在利己与利他的关系问题上,而且在以“不可害人”作为正义底线的问题上,此前此后的绝大多数西方哲学家都没有达到亚当·斯密的思想高度,要么在利己与利他之间各执一端,要么在强调正义时或多或少偏离了“不可害人”的要害。所以,今天批判性地重温这部经典,对于我们理解人类的道德生活,完成当前急需的“正义启蒙”具有重要的意义。




《伦理学与哲学的限度》

作者: [英] B.威廉斯

译者: 陈嘉映

商务印书馆,2018年





陈潇  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生:


《伦理学与哲学的限度》,单看书名,就有点拆台的意味,明显可以感到威廉斯的思想触碰了诸多哲学世界的禁忌。威廉斯开篇,即讨论苏格拉底“人应该怎样生活”的问题。他将苏格拉底问题,调整为“我应该怎样生活”,对试图将现实的个人抽离出具体处境的普遍化倾向和努力表示抵制。


威廉斯认为,苏格拉底问题,首先是一个自我关切的问题,并对康德道德义务的运思路径表达抗议。他认为,将“道德”置于至尊地位,是成问题的。威廉斯视“道德”为伦理思想之一特殊变种,并试图将道德浑然不觉者(amoralist)纳入伦理生活的考量范围。


“我该如何生活”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在诸多道德系统观念之间,选择合于自身性向的路径,而是在广袤的生活世界这一舞台上,在各种道德考量与诸多非道德价值和系统的竞技之间抉择。威廉斯认为,现代世界对伦理思想的需求是没有前例的。对理性和反思的谨慎态度,威廉斯使得苏格拉底问题,呈现出了不同于过往哲学家的面貌。


在这个平民化的时代,威廉斯的论说可能显得多余。但是,余私心以为,威廉斯首要的潜在论说对象,即是浸淫于苏格拉底和儒家智识主义传统的现代知识人群体。威廉斯的论著可以当作古代智识主义精神后裔,在平民化时代的生活指南。






《康德的理性神学》

作者: [美] 艾伦·伍德

译者: 邱文元

商务印书馆,2014年



李文倩  湖南大学外国哲学博士后:


艾伦·伍德在《康德的理性神学》一书中指出,在一般的理解中,人们认为康德对于传统的上帝存在之证明的批判,具有“摧毁世界”(海涅语)之功效。但作者认为,从哲学史的角度出发,康德其实对经院哲学-理性主义传统抱有较多的同情和理解,并且,他对上帝存在之证明的批判也并未取得绝对的胜利。




《理性的权威》

作者: [美]托马斯·内格尔

译者: 蔡仲 / 郑玮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





李文倩  湖南大学外国哲学博士后:


托马斯·内格尔在《理性的权威》一书中,试图在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盛行的当代语境中,为理性的权威性提供一种辩护。作者认为,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理性这样一种东西或者说思想范畴,它不仅适用于逻辑、数学和科学,而且也适用于人类活动的实践领域。由此,承认理性或普遍性是伦理学得以可能的基本前提。






《分道而行:卡尔纳普、卡西尔和海德格尔》

作者: [美] 迈克尔·弗里德曼

译者:  张卜天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李文倩  湖南大学外国哲学博士后:


迈克尔·弗里德曼在《分道而行——卡尔纳普、卡西尔和海德格尔》一书中指出,分别作为分析哲学和欧陆哲学代表的卡尔纳普和海德格尔,他们的工作基于一个共同的思想背景即新康德主义。只是卡尔纳普的思路更接近于马堡学派,而海德格尔则致力于对西南学派问题的解决。卡西尔是沟通二者的一个良好的中介。


- 中国哲学 -






《论语讲析》

作者:周志文

北京出版社,2019年



唐小兵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周志文是我的忘年之交,他撰写的记忆三书(《记忆之塔》《同学少年》《家族合照》)从个体的生命史和成长史讲述了小人物与大历史的相遇,而其《冬夜繁星:古典音乐与唱片札记》展现了一个研究古典文学的学人的音乐世界与人文涵养。周先生关于教育的随笔集《躲藏起来的孩子》也是脍炙人口,颇受大陆读者欢迎,他在这本小书里对于在急功近利的时代如何培养儿童的人文主义心灵有着真切而深刻的反思。


最近刚刚出版的《论语讲析》更是周志文先生数十年沉潜涵泳于中国古典作品的结晶,他的诠释与讲述既能进入学术史的脉络,又能与个人的生命体验结合,而且文字自然真切,很多论述可以直指人心,确实如《论语》专家复旦中文系傅杰教授所言:这是一本开卷有益的解读《论语》的好书。比如周先生阐释孔子所言的“五十而知天命”就很深刻,他说:“面对这无法完全明白又无法掌控的世界,我们该怎么办?在西方世界,便将这事放到宗教上去讨论,由信仰或祈祷上帝‘垂怜’来帮助我们适应这种秩序。孔子则不然。他不说‘信天命’,而说‘知天命’,这是与宗教家最大不同处。‘知天命’指我知道有天命这回事,也知道我无力掌控它,但天既生我,也让我与闻天底下最奥秘的真理,可知我之存在是有意义的。‘知天命’的另一层含义是我知道它,但我不‘相信’它会左右我的一切,除了天命之限之外,这世界还留下了不少可供我奋斗的余地,我应努力为学,以望成人,至于最后能否有成,则不在我的预计之中。人生有限,这是天命,但有限的生命不妨碍我让它变得有丰富的含义,让它有意义,这靠的是人的努力。后人常有泰山、鸿毛之喻,在儒家看来,人生意义的泰山、鸿毛之别,往往是操持在自己的手上。”




《一个当代的、大众的儒学:当代新荀学论纲》

作者:刘又铭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





伍国  美国阿勒格尼学院历史系副教授:


这是一本有新意,能引发思考和争论的著作,也反映了当前带有一定普遍性的,对荀子思想地位的重估。作者在书中回顾台湾的儒学研究环境时指出,在20世纪80年代,倘若有人在圈内研究荀子,“那是为了证明荀子错误百出。” 在2006年,刘教授正式提出了“当代新荀学”概念,希望把荀学从孟学的框架中抽离出来,建立双方平等的对话关系。


作者认为,荀子的“性恶”论被后世夸大,但其本质只是另一种形式的性善论,即“弱性善论”。“心”在荀子看来必须经过“困惑犹豫,尝试错误才能做出恰当的道德抉择”,是一种有限度有条件的道德直觉心,因而比孟子学说中的不虑而知的“心”“更贴近人类道德生发开展的真相”。在思想史意义上,作者揭示出,虽然汉唐儒者都有尊孟贬荀倾向,但其实早已深受荀子影响而不自知,即所谓“孟皮荀骨”。


作者承认,孟子的世界显得更为“纯粹,纯净,而美好”,而荀子建构的图景则“驳杂,凡俗与平常”,但是作者自承自己的哲学观是“哲学建构必须紧扣宇宙人生的真实来立说”,追求人在具体情境中运用寻常理智。我想,假如以此为基准来定义哲学的意义,大概会认为荀子的意义世界及其逻辑论证是更“真实”也更可学的。






《道德经》

作者:老子

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



徐来  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对于读书这件事,我始终鼓励——“年轻可翻《新青年》,稍长宜读《道德经》”。《道德经》作为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探讨了宇宙生命发生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真谛,被誉为“万经之王”。它寥寥五千言,却包罗万象;立意高远,又贴近日常。人的一生,至少应读两至三本正经以启蒙智慧。早读或晚读,不是那么地重要,重要的是一旦打开,须不定期反复品读。尤其是当下,科技越发展、互联网越兴盛,反而出现“知识易得而智慧难求”的困境。人们仿佛走进触手可得的知识的广袤森林,却似乎只能见树木不见森林,或是为了阅更多的树木、摘更多的果实而穷尽其心却不知所归。《道德经》之于当代人,仿佛出走的婴孩回到母体文化的怀抱,于纷纷扰扰中复归清净之气。思考“道”,便是思考人在天地中活着的本质和意义,真正做到“达理而不执迷,就像将要融化的冰块;朴实诚恳,就像未经雕琢的原木;胸襟开阔,就像那深山的旷谷;随和宽容,就像那容纳浊流的河水”,顺其自然,才最是有力。




《新编中国哲学史》

作者:劳思光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





萧三匝  独立学者:


劳思光先生此著超越截至目前所有中国学者撰写的哲学史、思想史。哲学史之难写,在于哲学家必须同时是哲学家与史学家。也就是说,哲学史必须既述评历代重要哲学家的哲学的内在逻辑,又要从大方向上勾勒出中国哲学在历史上的发展轨迹。劳先生是一个天生的哲学家,其思维之精细、贯通、深刻,其文笔之精准、简约、清通,并世无第二人。劳先生写哲学史,真可谓做到了庖丁解牛。读之,一切高深玄妙的哲学问题,立即朗然释然。劳先生之所以能有此功夫,与其具有西方哲学素养直接相关。事实上,他也著有论述西方哲学的书。读毕《新编中国哲学史》,使我产生了读完劳先生所有著作的冲动。不过,《新编中国哲学史》评述的只是中国之“哲学”,而非更宽泛意义上的“思想”或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这限制了劳先生思考的广度和深度。站在中国哲学内部来看中国哲学史,使他高扬王阳明心学而贬斥程朱理学。他没有深刻认识到阳明心学的巨大弊端——人的自以为义,也没进而认识到整个儒学的大问题,这与他对基督教没有亲和感直接相关。


- 人与宗教 -






《圣经》

国际圣经协会,1998年



萧三匝  独立学者:


天下第一书。人是什么?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要回答清楚这些问题,必须读《圣经》。西方到底是怎么回事?西方人到底是怎么思考问题的?为什么中国学西方近200年,学成了“四不像”?要搞明白这些问题,必须读《圣经》。中国的思想传统如何更新?中国社会如何才能走出沉闷?中国知识分子如何才能成为未来的瞭望塔?也必须读《圣经》。如果让我只给朋友推荐一本书,我就推荐《圣经》。以后给最好的朋友送礼物,首选《圣经》。




《系統神學》

作者:林鴻信

校園書房出版社,2017年





萧三匝  独立学者:


神学是人认识神的拐杖,系统神学是系统论述神意的著作。神学家巴特说:“一个神学系统必须满足两个需求:基督教信仰真理的陈述以及为每一个新的世代诠释这真理。神学就在这两极当中摆荡:一极是作为其根本的永恒真理;另一极则是永恒真理落实的时空处境。”因此,一切神学都是处境神学,这是汉语世界应该有自己的神学的最充足的理由。林鸿信教授师从当代神学大师莫特曼,其《系统神学》就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汉语神学的巨著。这部书一共1800多页,我读了两遍才算真正读懂。






《生命的转化与超拔:我的基督宗教汉语神学思考》

作者:温伟耀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



萧三匝  独立学者:


近现代以来,甚至到当代,中国西学家最大的问题在于只研究一半西学,即源自古希腊的哲学及其分蘖出来的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等等,而对希伯来信仰的认识几乎一片空白,很多人一说起西方宗教甚至犯常识性错误。因此他们眼里的西方并不是真正的西方,而是残缺的西方。温伟耀教授的特殊之处在于,他既是牛津大学哲学博士(现代德国哲学及基督教神学),又是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宋代中国儒家道德哲学)。巧的是,他在香港中文大学的博士生导师正是劳思光先生。温伟耀不仅在知识上融汇中西,更重要的是他苦难的家庭生活(妻子早逝,一个女儿智障)致使他做的是生命的学问,由此他对信仰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就更为深刻入微。我认为,中国思想界对港台思想家的认识远远不够,像温伟耀、林鸿信这样既有信仰体验,又能认识到中国文化优劣的思想家才能代表中国思想界未来的方向。当然,大陆思想界也不是没有这样的思想家,只是太少了而已。




《爱与圣奥古斯丁》

作者: [美]汉娜·阿伦特

译者: 王寅丽 / 池伟添 

漓江出版社,2019年





唐小兵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美国犹太裔政治思想史家阿伦特是我的“女神”,她的作品《极权主义的起源》、《人的境况》、《心智生命》、《黑暗时代群像》、《过去与未来之间》、《责任与判断》等都是20世纪思想史上的经典,可以常读常新予人深刻的启迪,而这些书里的《人的境况》、《过去与未来之间》都是我在华师大的哲学系朋友王寅丽老师翻译的。王老师最近又翻译出版了阿伦特的博士论文《爱与圣奥古斯丁》,这本薄薄小册子对阿伦特的思想观念的发展影响深远,她在其中对于圣爱与贪爱、生命与死亡、记忆与永恒等议题的思考极为深邃,比如她说:“人忘却和鄙弃了自己的尘世过往,得以从世界的纷繁万象中重新收聚自身。时间中的未来(那些所有的尚未)从未来奔向现在,又涌入过去。但在飞越中达到的‘绝对未来’却永远是其所是——恒常的迫近,是任何人类行为都不可动摇的、永远摆脱了死亡的时间。由于人对它无所作为,对之的恰当态度就只能是期待,要么在希望中期待,要么在恐惧中期待。”由此可见王寅丽老师译笔的传神。






《未封聖的聖徒》

作者: [俄]吉洪都主教 著 / 周昌新 配圖

译者: 劉文飛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18年



周乃蓤  资深媒体人:


吉洪大主教是一位深具文学素养造诣的东正教教士。这本散文集充分展示了他讲故事的才华,自从2011年俄文版问世之后,已译成十多国语言,销售了数百万册,中文版去年在香港印行。书中以人物的描写最为给力。这些人有他们人性的弱点,但也充满了灵性的光辉,忏悔的精神,谦虚而且真诚,在吉洪的心目中是圣徒。书名《未封圣的圣徒》是俄文的直译,英文版译为 Everyday Saints and Other Stories 意为“人世间的圣徒”,或许更贴切。


俄罗斯社会的变化,给保守的东正教会带来新的考验。虽然七成俄罗斯人自认是东正教徒,可是每周进教堂瞻礼的信众寥寥。这本书的时代背景是苏联解体前相对单纯的日子。吉洪写的是他在修道院的心路历程和一些长老们的掌故,如诗如画的文字,怀念逝去的纯真,带着淡淡的哀愁,特别能够触动读者的心弦。即使不具有东正教的知识背景,也很容易领略其中奥妙。


相关阅读


 

往期精选


学人书单 |  36位学人荐书(文史哲)  |  36位学人荐书(政经法) | 2018年学人Scholar编辑书单 | 东西方文化通识读本 学人访谈 | 萧功秦伍国 |  杨福泉 | 何义亮 | 刘清平  | 姜克实 | 寇延丁 | 刘绪贻 刘道玉学人往事&逝者 | 杨小凯 | 杨绛 | 扬之水 | 胡适诞辰127周年 | 高华逝世七周年祭 |  陈梦家 | 巫宁坤 学人史料 | 赵元任 | 钱穆 | 胡适逝世57周年 | 一瓣心香祭高华 | 一代文心 | 巫宁坤专题 | 余英时 | 苏东坡 | 四大发明 | 什么是自由 | 读书与思考 | 院系调整 | 曹雪涛事件 中国领土 

学人·思想的芦苇



投稿、联系邮箱:isixiang@vip.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