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弘涛|世界自然遗产地中的文化遗产保护—以九寨沟为例

教席秘书 UNESCO 遗产地可持续旅游教席
2024-09-09
编者按为更好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促进遗产保护利用的多学科交叉融合与人才培养,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地可持续旅游教席(UNESCO Chair)倡议发起并联合教科文组织相关教席单位和二类机构共同主办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学术论坛在线上召开。论坛期间,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中科院空天研究院等20多个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著名学者共同围绕世界遗产与世界文明、世界遗产与考古、海洋遗产与丝绸之路、文化景观、人居型遗产、活态遗产、历史城镇等不同的遗产类型所面临的问题展开了讨论,并就不同院校、不同专业间如何开展合作,围绕目前世界遗产领域国际人才短缺,利用世界遗产开展文明交流互鉴的经验不够丰富等问题,分别从理论到案例,从国际实践到国际传播、从教学设计到实践教学进行讨论。 为促进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学术论坛成果分享交流,推动遗产学术共同体发展,论坛秘书处整理了所有参会嘉宾的发言内容,经作者授权,本公众号将陆续推出参会嘉宾发言内容,供遗产研究者及遗产爱好者学习参考。


世界自然遗产地中的文化遗产保护
—以九寨沟为例

刘弘涛

西南交通大学世界遗产国际研究中心

导言

我们近年的研究和相关工作主要是集中在历史村落的保护与活化、乡村振兴中的乡村遗产保护、以及交通遗产的保护利用。以及我们结合西南地区灾害多发的特点,开展的文化遗产预防性保护工作。


1.团队前期研究

对于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融合研究,我们前期做过一些探索性的案例研究工作。2018年日本筑波大学世界遗产学院承担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个国际工作坊,主题是关于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关联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日本筑波大学设有一个UNESCO Chair,是关于Nature and Culture Linkage的教席,也是致力于文化和自然的关联研究议题。筑波大学承办的这次工作坊主要集中在Nature Culture Linkage and Disaster Resilience这个领域。

工作坊期间,有幸与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的专家在一起进行了10天的交流讨论,也现场考察了日本的相关保护案例,比如311地震后的东日本地区灾后重建中的世界遗产地,平泉遗址的保护和韧性发展问题。与各国专家讨论时也听到了不同的声音—在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出现了政策的空缺—对自然遗产地中文化遗产,比如传统村落的保护忽视问题。

同济大学韩锋教授在报告中提到了农业乡村景观以及乡村景观遗产在保护当中遇到的边界化问题。《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公约》发布后的50年里,我们也看到了公约是有一些需要修改和完善的地方,因为时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韩锋老师的报告中提到乡村既是文化遗产,同时乡村周边的环境又是自然景观,因此乡村遗产往往属于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保护边界,具有自然与文化遗产融合保护的问题。

图1 COMOS关于乡村景观遗产的标准(图片来源:韩锋老师)

我们前期做过的基础研究发现,我们国家目前18处以自然特征为基础的遗产地当中,包含世界自然遗产、和双遗产,其中13处遗产地的核心保护区中保存有传统村落。我们叠加了2016版的中国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图,从图上我们能出:其中12处自然遗产地中的村落处于地质灾害的中高易发区,其中就包括了四川的九寨沟、峨眉山、乐山三处世界自然遗产地,以及韩锋老师提到的武陵源。

这些世界自然遗产地中的传统村落保护问题,实际也是世界自然遗产地中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当下首先面临着保护政策上的缺失。

图2 世界自然遗产地分布与灾害易发程度叠加图

今年UNESCO发布了最新的文件—《Global Research and Action Agenda on Cultural, Heritage and Climate Change》,在世界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探讨全球的行动计划,应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文件。这个文件也给了我们一个新的指引,在全球气候变化各地的灾害频发背景下,对于文化遗产面临新的灾害问题我们该怎样应对?文件全文内容有近100页,我们受ICOMOS的委托正在组织人翻译和整理,稍后会正式发布。


图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发布的文件
2.世界遗产地九寨沟中传统村寨的预防性保护

结合我们在地的研究与实践,我们前期完成了一项课题—世界遗产地九寨沟的藏族村寨预防性保护研究。这项工作开展的背景是2018年四川省政府发起了“科技扶贫万里行”的活动,有幸我被委任为一个专家组的组长,主要负责文化遗产保护、乡村振兴以及协助世界遗产地九寨沟开展地震后的灾后重建。

在工作开展后几年时间里,我们一直致力于乡村遗产的保护利用,特别是九寨沟地震后传统藏族村寨的保护和防灾问题,取得了一些成果,并受到了媒体的关注。四川科技报,中央电视台的人物栏目等对我们开展工作的情况进行了报道。

图4 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地

九寨沟景区于1992年入选世界自然遗产,景区的自然风光非常漂亮,生物多样性的特征明显,著名的野生金丝猴、大熊猫都生活在这个区域。

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发生了里氏7.0级的大地震,震源就在景区内的长海,地震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基础设施造成了较大破坏。现在看到的这些照片是我们进入九寨沟调研的时候,景区管理局提供给我们的。最左边的这组照片,是诺日朗瀑布地震以前的照片,非常的漂亮。蓝色的水面像一面镜子。

地震后,诺日朗瀑布垮塌严重,河水改道从其他的地方渗漏出来,原来的自然景观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下面的这张图是五花海,左边的这张图是地震前的五花海,透过湛蓝色的水面,能够看到的钙化景观。地震后,因为五花海的湖底震出了裂缝,大量的水从水底渗漏出去,造成五花海水底景观出现了沙化,风起的时候肉眼可见沙土迎风飘扬。最右侧的这两张图是长海景区,震源就在这附近。地震之后,大量的水从水底渗漏出去。从上面的这些图可见地震对于九寨沟原有自然景观造成的破环是非常大的。

图5 九寨沟地震前后景观对比图

地震后我们开展工作时了解到九寨沟景区里目前还保存有9处藏族村寨。九寨沟得名就是因为沟里有9处寨子,村寨的建成历史大约距现在有2200多年。四川大学历史学院在80年代的考古发掘中提出了这个结论。

图6 80年代九寨沟村寨的风貌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批照片就是1980年代,九寨沟里藏族村寨的面貌。地震后我们进入景区开展调研的时发现原来9处传统的藏寨都还在,现在被划分到了三个社区,分别是扎如、树正和荷叶这三个社区。截止到2017年8月,村寨里的人口数量一共是1387人。同时在九寨沟遗产地中还难得地保存有传统民居建筑3216栋。

图7 九寨沟村寨的基本情况

调研中我们发现了一个问题:尽管1992年九寨沟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入选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但是九寨沟景区里的9处村寨,保存的完整程度是较好的。这些村寨的选址、布局形式也颇具地域特色。九寨沟在历史上就是一个地震、地质灾害多发的地区,所以当地的藏族村寨包括民居建筑的营建,在选址以及营建方法上,有着顺应自然的适灾考虑,这也是先民传统智慧和经验的传承。

调研后我们对九寨沟的传统村寨以及民居建筑的遗产价值进行了评估。评估内容包含了对传统民居的建筑风貌、结构关系、屋面形式等等进行了详细的分类研究,从中也发现九寨沟景区内传统民居风貌的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1970年代,九寨沟作为国有林场;80年代,作为自然风景区的开发建设。1992年入选世界自然遗产成为九寨沟保护和发展的分水岭。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九寨沟景区内的民居建筑是兼具了民宿接待的作用。九寨沟的民居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既有继承了传统风貌的历史建筑,也有风貌改善型的民居(建筑材料和结构方面为适应新的需求而有所改良),也有更接近现代的风貌等等。从不同时期的民居样式能看出,九寨沟村寨里民居的风貌变化是动态演进的过程。

图8 九寨沟民居建筑风貌

九寨沟内的民居,既有涉藏地区传统民居的一些特点,比如使用敦厚的土坯外墙,因为处在地震带上,民居常见双墙的特征。建筑外面有一层土坯墙,内侧还有一层木板墙作为隔墙,民居使用双墙既能起到一定的抗震作用,同时还起到保温和隔热效果,这些方法同样也是当地先民数千年的传统经验和智慧总结。

关于九寨沟遗产地传统村落的遗产价值评估,我们前期发表了一篇论文,刊登在《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1年的第4期。另外一篇是在今年的建筑学报上刊登的论文,谈到九寨沟藏族民居建筑的风貌演变和保护传承的问题。如果各位有兴趣的话,可以通过这两篇文章来详细了解九寨沟的传统藏族村落和民居的风貌特点以及遗产价值情况。

从前面的照片我们能看出,地震造成了九寨沟核心景区自然景观比较严重的损毁。同样的地震对九寨沟的村寨安全也造成很大威胁。地震后,我们选取了其中的一处典型村子—树正寨。树正寨位于九寨沟景区入口的右侧,距离景区入口开车约30分钟可到达,是距离景区入口最近的一处村寨。树正寨下方是著名的景点树正群海,树正群海里保存有九寨沟早期的水磨坊,也是一处著名景点。树正寨目前也保存了数十栋传统民居。

我们利用仪器设备对树正寨的灾害信息开展了监测预警。主要针对周边的自然灾害风险,特别是地质灾害(山体滑坡、泥石流)、强降雨等数据进行动态的实时监测。并且利用物联网技术,在当地建立了九寨沟村寨的预警监测平台,所有仪器收集到的信息统一汇总到村中心的服务器。通过物联网技术能够实现24小时监测村寨周边的灾害风险的数据。

我们开展预防性保护的相关工作情况发表在了《新建筑》杂志2021年第2期上,各位也可以通过下载网上的论文了解我们开展预防性保护工作的具体情况。现在看到的页面是手机端下载的实时监测信息所呈现页面,通过手机的App端能够实时掌握九寨沟村寨周边各种自然灾害有关的数据,并在灾害来临前给当地政府和村民发出预警信息。

图9 手机端APP呈现的实时监测预警图像

基于相关研究,我们不仅出版了论文,也获得授权了多项专利。今年上半年也刚出版了专著,系统介绍了我们在九寨沟世界遗产地开展藏族村寨预防性保护研究和实践的情况。

3.小结

简单小结,通过我们前期做的一些调研,以及我们在地研究中也发现了的事实,世界遗产地当中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本应就是一个整体。如果要做好自然与文化遗产融合的保护工作,一是需要有完善的制度保障,建立起自然与文化遗产关联保护的体系;二是多技术的方法、多学科保护理念的应用,这也是在自然遗产地中做好文化遗产保护的有利趋势;最后一个关键的问题是,遗产地中的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融合发展和保护的问题,需要当地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才能有效达成目标。

九寨沟遗产地特殊之处在于,一些九寨沟的原住民现在并不在景区里居住,而是在景区外住宿和工作。这样导致的后果是一些本地人对九寨沟景区的发展、灾害问题相对关注度并不高,这样也会导致今后景区的保护和社区发展以及村民脱离关系。这些对于世界自然遗产地中的文化景观的保护,特别是村落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也希望今后有机会能够致力于推动自然和文化遗产融合的发展、和协同保护工作。

我的汇报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温馨提示: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经作者授权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文字整理:朱玉洁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本科生
文字校审:刘弘涛 老师

刘弘涛,西南交通大学世界遗产国际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博士生导师。日本文部省博士奖学金获得者。曾任日本筑波大学都市计划专业研究员,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千人计划专家,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四川省专家服务团专家,四川省世界遗产专家委员会专家等。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子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研究课题等多项研究任务,参与多项国外研究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约50篇。以第一作者出版专著5部,获得专利授权3项,软件著作权14项。主要从事建筑遗产保护利用、预防性保护、历史建筑修复等相关的研究。因在科技扶贫中的突出贡献,被评为四川省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全省10人),并被央视《人物》栏目报道。
韩锋|乡村景观遗产价值认知及其对世界遗产的贡献邹统钎|国家文化公园的整体性保护与相容性利用张剑葳|文化遗产保护的跨学科教学探索:WHITRAP-Beijing文化遗产联合工作坊的实践李光涵等|“文化景观”遗产的有关问题——兼谈文化景观与文化空间的关系●庄优波|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管理规划(之社区规划)的若干实践陈平|文化遗产价值:传播途径与实施策略齐欣|遗产传播:关注社会进程中的文化与自然●沈世伟|法国高校遗产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与启示●吕舟|文明视角下的世界遗产●陈寿田|世界遗产5C战略的良渚实践●肖时珍|世界遗产的保护管理、 可持续发展与国际对话:武陵源的蝶变●李江敏|遗产教育与人才培养

●邵甬|人居型世界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张玉钧|从世界遗产的完整性到国家公园的完整性

●保继刚|哈尼梯田活态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

●詹长法|国际语境下海洋考古遗产的探索与保护

●王心源|世界文化遗产价值实在性与评价标准真理性的思考——兼谈作为一门科学的文化遗产研究是可能的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UNESCO 遗产地可持续旅游教席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