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郝景芳:中国很多博物馆,都缺少历史精神

晴妈 童行学院 2019-11-30



3月初,我来西安出差,为童行学院选择新的营地/支教驻点。


一直心心念念想找一个历史古迹,做驻点给孩子开历史主题夏令营。今年先选择西安,明年也许找洛阳。


西安我也来过多次了,一些著名景点,包括兵马俑、华清池、老城墙、陕西省博物馆等,在以前的游历中也都到过。这次特意选择了两个平时去的人没那么多的地方,一个是昭陵,一个是秦陵(丽山园)。


下飞机之后,接我的姐姐一边开车,一边给我指:“你看这边就是去乾陵,武则天的墓;那边是茂陵,汉武帝的墓;咱们还会路过长陵,就是刘邦、吕后的墓;再过去一点就是昭陵,唐太宗的墓。”


所有这些,都是让人浑身一凛、让大地震动的名字。他们中间的任何一个,都是改变了中国历史走向的人。


我坐在车上,看着高速公路外看似平庸的田野和山坡。如果没有这几个名字,也许今天的中国就不是现在这样。而他们都静静地长眠在这片山野的不同方位,跨越时空交汇在一起。这让西安这座城市有了一种出离时空的意味。



但是下午参观昭陵博物馆,多少让我感受到失望。


我说的还不是美丑意义上的失望。现在网上有很多帖子,嘲笑各地的奇葩审美博物馆。让人惊掉下巴的丑陋博物馆造型,和神神叨叨的渣审美展品。但时间久了,我对这些帖子也开始免疫,感觉其中也有一些刻薄。


确实有很多渣审美,但全国多数地方现状就如此,从小缺乏审美教育,此时嘲笑未免过于扎心。我会降低预期,不会太苛求。而且,昭陵博物馆的设计也可以算及格了,并不算丑。


我说的失望,更多是历史意义上的失望。我可以接受一个地方博物馆不够优美,但是我很希望到一个历史遗迹游览,就能了解更多历史。要不然为什么要游览呢?


可是我并没有得到。


昭陵博物馆和很多中国博物馆一样,做到了本本分分的博物馆,但是并不是一个历史馆。中国的博物馆往往把焦点定义为“物”,一切设计都围绕“怎么摆放文物”这个核心思想。但没有围绕“人”,既不关心历史上的人,也不关心现实中参观博物馆的人。


昭陵博物馆也围绕藏品,做了分区设计,一个文物馆,摆文物,两个碑林,陈列石碑,一个壁画馆,陈列一些墓葬壁画残片。除此之外就没了。如果博物馆里只有物品,没有故事,那么吸引人的唯一方式就是藏品本身是否珍宝。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昭陵博物馆里珍宝不多,如果大老远来西安一趟时间有限,可以不来这里了。


中国的很多博物馆,就是这样失去了客人。


唐昭陵出土陶俑


最近几年博物馆教育越来越火,有眼界见识的父母,都知道让孩子多去博物馆、多参观美术馆,长大之后对孩子有长期好处。


只是中国绝大多数博物馆的设计,都太不适合儿童,灯光昏暗、氛围可怕,藏品的玻璃冰冷、展示的方式冷淡,距儿童千里之外。即便是成人,进去都不知道要如何参观。


这些博物馆设计的问题,都是以器物为中心,让人适应器物。带孩子学习的知识,也是一样一样具体的器物:这件宝物为什么是宝物,我们总共有多少件宝物。


然而以器物为中心的思路,既不是孩子认知世界的思路,也不是最好的理解历史的思路。我们人类认知世界的整体方式就是情节式的——谁,为什么,做了什么。只有这种讲述才是我们平时能够理解并深深记住的。我们看完一本书,很容易记住杨过为了小龙女跳下绝情谷,但是并不能记住绝情谷主家里摆放了什么器物。器物只是情节的装点。


如果把历史情节全都略去,只把器物摆上,没有人能懂得这些器物,也太不容易喜欢。即使从文物的意义上懂了——什么材料、什么造型、多么宝贵,也不知道这东西和我们通常讲的历史故事有什么联系。


真正让人动容的历史遗物,并不一定多么宝贝,而是在历史情节中有意义的事物。


历史遗迹展示和讲解,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简单背诵单点知识。


昨天在秦陵博物馆里参观铜车马,听到旁边一个讲解员说:“这辆铜车马,重1241公斤,现在是全世界排名第一的青铜器。世界排名第二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重800多斤。铜车马比司母戊鼎重了400多斤。”


(我一边听,心里一边飘弹幕:公斤和斤,傻傻分不清楚……世界排名第一就是指重量排名第一?青铜的工艺呢,文化呢,美呢?……)


即便这里面说的细节都是对的,这样的讲解能增加听众怎样的历史知识和历史洞察呢?孤立地知道一辆铜车马的重量,对于理解秦始皇与秦汉帝国有怎样的帮助?


秦陵博物馆,铜车马


第二个层次,知识点的串联和深挖。


我之前买过《三联.中读》的《了不起的文明现场》音频课(不拿钱做广告,这真是一门好课),昨天在秦陵院子里,一边走一边听。这门课上讲到了秦陵考古的重大发现,和背后不为人知的研究过程。例如讲到铜车马,老师提到,现代机械加工用到的各种铸造连接技术,铜车马上都有应用。


除此之外,课里还讲了展馆里没有的发现,例如一个比兵马俑一号坑还要大的陪葬坑,出土了一万多套石质铠甲,每一套铠甲都是由石片连缀而成,每片石片大约只有3、4毫米厚,是由完整石块切削打磨,再穿孔,以青铜丝连缀。


考古学家做了尝试,以现代电动工具尝试,一个人一天只能做六片石片,而一套铠甲有600多片石片组成。老师讲,由此可见,古书上讲秦陵由72万人工作完成,是可信的。


但无论如何,音频课只是单向传递,不可能设置互动思考。


第三个层次,就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探究讲述。


秦陵出土的各项文物,令世人惊叹的同时,提出了一个最大的困惑:秦代的各项工艺,是不是比汉唐明清等后代更为高超?


提出这个问题的依据是:


类似兵马俑这样的雕塑,我们在后世极少见到。中国并不是一个有雕塑艺术传统的国家,后世著名的雕塑主要是大型佛像,在隋唐佛教运动之后开始繁盛,而佛像也缺乏真人质感。


当时如何组织修建兵马俑是个谜。即便是今天,想要召集农民工造出兵马俑,也难以想象。更何况,秦陵出土的百戏俑雕塑,比兵马俑形体动作更为真实有艺术感。


秦始皇秦陵出土兵马俑与汉景帝阳陵出土陶俑


类似铜车马这样的复杂金属制成品,我们在后世极少见到。


铜车马的冶金技术,能根据部件所需的硬度和韧度,调节合金中含锡比例;铜车马的铸造技术,根据构件的大小、薄厚以及不同的形状,采用不同的铸造方法;铜车马的连接工艺多种多样,常用的有活页连接、子母扣连接、子母扣加销钉连接和纽环连接等,与现代机械构件几乎一样。其工艺之高超,构件之复杂精巧,拿到今日都令人叹为观止。


此外,秦陵主陵是一座“人造山”,远望过去就是一座山,地上地下一百余米。类似于“石片铠甲”这样令人叹为观止的遗物,在整个陵园还不知道有多少。而据考古资料显示,整个秦陵是在大约五年的时间完成,这样的基建水平和工艺水平令人吃惊。


那么秦代各项工艺技术是否比后世还高超?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去看书学习、参观学习、研讨学习,真正对比古代历朝历代的器物。


这个时候去看秦陵博物馆,就有了问题视角,秦朝工艺具体是什么样?跟后世相比水平如何?亲眼所见是否像传说中那样精妙?再去看唐昭陵博物馆,也有了不一样的感受,唐代泥塑和秦代泥塑相比,艺术水平如何,形体特点是什么,技艺水平谁高?为什么秦代和汉代、唐代陵墓出土的器物差别这么大?秦始皇为什么布置这些人车马,汉陵、唐陵为什么不布置?如果陵寝布置受经济因素影响,那么陵墓以外的遗迹是否可以对比?


秦始皇陵兵马俑与唐太宗昭陵出土陶俑


如果秦代工艺技术比后世高超,那么如何解释这种高超?汉唐明清为何没生成同样水平的雕塑和复杂金属构件?秦代工艺技术从何而来,后世又流失到哪里?


如果秦代工艺技术不比后世高超,那么汉唐明清的艺术和科技巅峰的产物为何?为什么我们没能看到像兵马俑或铜车马这样复杂的大型构造产物?


更进一步,如果我们在秦代机械和冶金水平、集体作业管理方法就达到如此高的水平,为什么我们后代不能发展出现代工业,而要到2000年后被工业国家教训?


中国的古代工业水平,何时是最高峰,又为何衰落?


秦始皇是什么样的人,他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


带着所有这些疑问去看展览,才会把展览里的器物放入历史长河,从人和社会角度看待展馆里静止的事物。也只有从历史长河的视角去看待器物,才会把知识从单点扩展到全世界,才会印象深刻、念念不忘。


我们为什么要学历史呢?不外乎更深刻地理解人与世界。


如果我有机会设计历史博物馆,一定不是以器物做思路,而必须是以“人”为核心。


如果以“人”为核心,会如何设计昭陵博物馆呢?


首先是站在参观者的立场上,想一想:如果我是一个对唐太宗一无所知的人,走进这个地方,用什么样的展示形式,能让我快速了解唐太宗的一生?其次是站在当事人的立场上,想一想:在他整个生命的过程中,哪些人、哪些事件对他而言最为重要?最终是站在历史人的超脱角度,想一想:从历史长河中看这个人,有哪些角度将他看得更丰富、更立体?


唐昭陵博物馆,陶俑


如果是我设计昭陵博物馆,我会在门口摆上一个问题:唐太宗以暴力的“玄武门之变”登上帝位,该如何评价他的一生?


然后,从这个问题的前后展开,用展馆讲述他的生平——没有相关器物没关系,有绘图和模型已经可以做很多讲述。


他为何弑兄?——他在兄弟中的地位、成长过程,他和父亲和兄长的关系。


他为何逼父退位?——李渊其人和唐建立的背景。


他如何在变故后平定时局?——他所仰赖的臣子、他的策略,甚至他的血腥。


他如何成为后世口中的明君?——他所做的功绩、他在位时的文化与科技、他给中国带来的时局变化。


他如何做到这些?——他身边的重要人物,唐代发展变化,唐代的朝廷安排。


该如何评价这样一个人物?——他所做到的功绩,他其人其事的争议与非议。


他的陵园为何如此安排?——哪位贵妃和臣子共同下葬?为什么是他们?


他的石碑留下哪些文字?——是谁写下什么样的话,有什么涵义?


以“人”为核心,少年看故事,成年看政治,整个展馆可以以场景设计,让人有带入的人生体验。而器物也都因为历史衬托而具有了点睛的意义。


唐昭陵博物馆,碑林


如果让我做历史教育,我会从“如果”开始。


很多事情的因果与意义,其实是从思考“如果不是这样……”开始领悟的。“如果刘邦没有战胜项羽,会怎样”,“如果汉武帝没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会怎样”,“如果唐太宗没有发起玄武门之变,会怎样”。


这样的思考,会让历史变得不再是一些既定事实,而是可探讨、可改变的复杂因素


一个事件,追问“如果不是这样”的时候,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性是追问到最后,发现“不能不是这样,必须是这样”,这个时候一个人会更加透彻地明白历史必然性的意义;另一种可能性是追问到最后,发现“确实可以不是这样”“如果不是这样,历史完全不同”,这个时候一个人会更加透彻地明白历史偶然性的意义。


还记得我在两年前做过一个项目,应“巧书”的朋友邀约,发起了一个名为《汉初》的集体创作计划。“巧书”是一个互动写作平台,就是作者设置故事里的分岔点,在某个情节设置两个选项,读者可以自选沿哪个分岔继续阅读(奈飞近期的剧集有这种设置)。当时我提出的题目是:汉初的历史有多少种可能性。


我从“刘邦战胜项羽”开始写起,最初就有“称王还是称帝”的选择,后来又有“分封还是不封”的选择,在我之后连载的作者,写到的可能性包括:韩信是否起兵、是否获胜、刘邦是否改立太子、定都是否回到关中……等等,下一级的分叉路口就更多了,一直到后来写出了汉初100年的55种不同结局,有的回到历史主线,有的彻底颠覆中国历史。


这个写作计划非常有趣,到最后,所有作者都真实掉入了历史漩涡,以刘邦为视角、以吕后为视角、以韩信为视角、以“留守儿童”刘盈(作者语)为视角,都呈现出不同历史。我之所以对这段历史感兴趣,因为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年历史的基调。如果汉初不继承秦制,中国不是今天这样。


而之所以从刘邦获胜开始写起,已经是控制了写作走向,如果从秦朝开始写,那么分支可能性更是如同蝴蝶效应,不可计数:如果秦始皇没有早死,如果秦始皇传位扶苏,如果在大泽乡没有两个农民突然起义,如果鸿门宴项羽没有放过刘邦,如果韩信没有投奔刘邦……所有这一切如果,都会让两千年中国后世,截然不同。


影响中国最深远的历史事件,莫过于一个官僚制的郡县中国的形成和延续,中央皇权和郡县官僚对中华帝国的塑造,既有移山填海巍巍壮观的好处,又有山崩地裂滔滔不绝的坏处。而所有这一切,都在秦汉之交奠定。想到这里,我常不胜唏嘘。


理解历史为什么会发生、理解今天的我们何以生活在今天,是历史教育最核心的意义。而如果不思考和追问历史,只是背诵,则完全没有历史教育。


秦陵丽山园,秦始皇陵外


在去年秋季学期,我们尝试开了一个月的历史思辨课:如果我是永乐大帝


在这个课上,我们让孩子们用四周的课程思考:永乐大帝定都北京,对中国意味着什么。我们让孩子们假想自己就是朱棣,在“篡位”之后定都南京,然后选择:是否要迁都北京。


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们开始看明史,开始看朱棣的生平、当时的政治背景、社会经济背景,老师带孩子去参观了北京的明城墙,这个小众景点,如果不是因为这样的课程,可能都不会有人去看。


最终,孩子们在一场“辩论赛”中陈述自己得出的结论:有人说北京有自己的老部下,有人说南京有盛极一时的繁华,有人说北方有进犯的匈奴,有人说南方靠海更近。


最终结果谁嬴谁输并不重要,孩子们在辩论时紧张而磕磕巴巴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能够知道,历史中的任何事件,都是复杂因素导致的结果。


能够不以单一因素解释历史,就已经超过了多数人的见识水平。这样的思辨能力被称作“情境思维能力”,它指的是将“宏观抽象原则”与“微观人性原则”相结合的思考能力,既能理解宏大的普遍规律,又能理解具体的人心偶然,最终能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用自己的思考理解多种因素的交汇。


有这样的思维能力,未来再遇到任何情境,都能将自身置于宏大历史洪流,沉静思考,无往而不立。


不知不觉又说多了。最后收敛一下:通识教育的愿景是,让人以宏观的高度看待知识,以理性的明辨思考知识。我们希望能带给孩子的,是以人的有限一生,思考无限的万事万物。


也是在这样的愿景下,我联合浙江大学王立铭教授和十几位专家学者,研发了童行学院线上通识课堂。童行学院专注儿童通识教育,希望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去探索世界的广度和深度。现在,《年度大课》人类馆课程正在限时免费体验中,识别下方小程序码,即可免费体验。



童行学院,等你到来



12

郝景芳

世界科幻最高奖「雨果奖」得主

清华大学天体物理硕士、经济学博士

童行学院创始人,2018年世界青年领袖



今日互动


博物馆这么多,有没有哪里博物馆真的令你眼前一亮?你又带孩子去过哪些有趣、有特点的博物馆呢?欢迎留言和大家分享,非常期待听到你的推荐~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系统性通识教育

长按关注一起童行


拓展阅读


童行学院是谁?


童行理念

中国教育还缺什么?

孩子需要不一样的主动

学习枯燥,是因为这一点没做对

重新回想育儿之路,什么是有用的

启蒙是安静,听见思维生长的声音

面对应试教育焦虑,我做出这样的选择

那些爱学习的孩子,是我们“推”出来的吗?

我们还在用19世纪的方法,教育21世纪的孩子

什么样的教育,能帮助孩子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景芳专栏

中国教育还缺什么?

我是这个世界永远的行路人

学习枯燥,是因为这一点没做对

我想带孩子们,走入文学的世界

重新回想育儿之路,什么是有用的

启蒙是安静,听见思维生长的声音

面对应试教育焦虑,我做出这样的选择

让内在生长的兴趣,成为照亮学习的光

为什么通识教育是帮助孩子直面未来的教育?

数学、语言启蒙其实可以更快乐

让孩子有学习动力的2个必备要素

很多人都低估了这个词的力量


掌握“1+3”公式,轻松玩转博物馆



喜欢,就点个「在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