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上学方法:四禅
8.2四禅
依上面这样修习,一个新的阶段就是能够得到初步的心一境性身心轻安。大论卷三十二中说,身心轻安生起的过程是这样的,一开始是很微劣的轻安,难可觉了。然后进一步地修习,轻安慢慢地增长增强,逐渐就容易觉察到了。然后就有,“如是乃至有彼前相,于其顶上,似重而起,非损恼相,即由此相于内起故,能障乐断诸恼烦品心粗重性,皆得除灭。”这时从头顶上有一种沉重的感觉出现了,里面有一种风在转,然后可能从头顶一下灌注到全身,“有能随顺起身轻安风大偏增众多大种来入身中,因此大种入身中故,能障乐断诸烦恼品身粗重性,皆得除遣。”这个时候,风先从顶上起来,然后很快地灌注于全身,外界的四大精华摄入到身内。“能对治彼身调柔性轻安性遍满身中,壮如充溢”,这时身中内根的活动明显增强,这已经属于色界的色法了。论中说这属于“色界所摄,少分定心”,已经属于色界定的初步境界了。我判定它属于初禅最开始的那一步,已经超过未到地定。
修到这一步以后,就有两种趋向,“唯有二趣,更无所余,何等为二,一者世间,二者出世间”(大论卷三十三第一页总1370页),一个是走世间道,一个是出世间道。走世间道的有四种人,一一切外道,二于正法中根性羸劣先修正行,三根性虽利善根未熟,四一切菩萨乐当来世证大菩提非于现法。外道当然不懂出世道,内道当中根性羸劣的人,当先修行定法,第三种是出世道善还未熟的人,也先修定法,最后是一切菩萨,不希望这么快地证入小乘的涅槃,所以他修世间禅定,广利众生。这就是《瑜伽师地论》中讲到这里的大体次序,下面就是修习初禅了。也就是初禅之前,《瑜伽师地论》讲了这么一个入手的次序,就是修习五停心观、四念住,证入心一境性心身轻安。然后下面修习初禅的七种作意,证入初禅;再修七种作意,证入二禅;最后证入非想非非想定,这么一个次序。这是一个非常完整、非常成体系的论述,其它有些书只是从一两种途径讲的,比如智者大师的《释禅波罗密》就是从最后一种安那般那念入手而证入初禅,只讲修安那般那念来证入,其它的他没讲。《清净道论》是南传佛教很重要的著作,觉音阿罗汉所著,他讲的方法是从修习地遍乃至风遍来证入初禅、二禅等等。我们可以知道这两个方法都是从属于前边五停心观的。下面,我打算按照智者大师的书来讲,一般来说证入初禅,还是走安般的路线比较多,而且智者大师从境界上讲得较《瑜伽师地论》详细。
《释禅波罗密》是通过修习数息、随息证入欲界定,欲界定之后是未到地定,未到地定之后便是初禅,是这样一个过程。证欲界定的过程要经过三步,一粗住心,二细住心,三证欲界定。(見《释禅波罗蜜》卷第五)你调息调得越来越好的时候,心渐虚凝,不复缘虑,名为粗住;于后其心泯泯转细,即是细住。粗住就是说心念能够初步安住在呼吸上,当然还是有一些杂念,但你能够很快意识到,并把心收回来,这时比较粗的杂念还是有的。当证入细住时,心更细了,也就是粗的杂念没有了,仅仅还有一些细的杂念。粗细住得或将得时,会有一种持身法生起,此法发时身心自然正直,坐不疲倦,如物持身。实际上这属于督脉通了,有一种力量从下面会阴或后腰处发起,直冲上头顶。这样你不需要挺身,腰自然就正直了。我体会过一段时间,不是很稳定,后来就没有了。总之你督脉通了以后,这个现象必然会生起,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这是持身法。下一步的进展就是:“心既细已,于觉心自然明净,与定相应,定法持心,任运不动,从浅入深,或经一坐,无分散意,所以说此名欲界定。”这个时候在一坐当中基本没有杂念了,意念能够很自然、无功用地安住在呼吸上。可以说证入欲界定也很难啊,这是最初步的一个定境。为什么叫欲界定呢?“入此定时,欲界报身相未尽故”,你对自己肉身和身外环境的感觉还没有消失。下面一个就是未到地定,“因此欲界定后,身心泯然虚豁,失于欲界之身,座中不见头手床敷,犹若虚空,此是未到地定。”为什么叫未到地呢?地指的是初禅,即还没到初禅,但是快到了,这属于欲界定和初禅之间的中间定,即是初禅的方便定。未到地定的证入应该说是一种突发的过程,你得欲界定之后忽然有一天的坐中,肉身床座环境都没有了。
下面一步就是进入初禅了,智者大师讲得很详细,“若行者于未到地中,入定渐深,身心虚寂,不见内外,或经一日,乃至七日,或一月乃至一年,若定心不坏守护增长,于此定中,忽觉身心凝然,运运而动,当动之时,还觉渐渐有身,如云如影动发。或从上发,或从下发,或从腰发,渐渐遍身。”这就是进入初禅的征兆了,在未到地定中是一片虚空,忽然觉察到身体内有一种风在动,随着这种风的动,你的身体可能也会跟着动。这是“十六触”中的第一种,动触开始出现了。随着这一触的出现,有十种功德眷属跟它一起生起,这十种功德就是“定、空、明净、喜悦、乐、善心生、知见明了、无累解脱、境界现前、心调柔软”。总之,是伴着轻安和智慧的一种动触。平常我们打坐时,也可能身体会动,但这不属于证入初禅的动触,下面会分析这个问题。这样最初的动触相起来以后,或经一日,或经十日,或一月四月等等,有余触次第而发。余触就是:“(动)、痒、凉、暖、轻、重、涩、滑。”另外还有八种:“掉、猗、冷、热、浮、沉、坚、软。”这是十六触的次第发生都属于证入初禅的越来越深的过程。
下面就是鉴别各种触,到底属不属于初禅。关键是初禅里的触是伴随着十种功德的,如果没有这十种功德,那就不属于初禅。还有一个就是,得先证入未到地定,在未到地定中发的触,才算初禅的触。这时候发的触跟以前发的触不一样,以前发的触有三种情况,或者是病触,或者是魔触,或者是善触,但都不属于初禅。病触和魔触都是不好的,善触是身心初步轻安的结果,而且能够治病。所以不要以为得到类似的触,就是证到初禅。两种最主要的鉴别标准是:一、证没证到未到地定,二、有没有十种功德“定、空、明净、喜悦、乐、善心生、知见明了、无累解脱、境界现前、心调柔软”。所谓“定”就是“心一境性”了,接下来中间四种属于轻安,轻安有微劣的有深广的,这属于后者。“善心生”,由轻安引发其余善心,“知见明了”属于智慧,能够开发智慧了。“无累解脱”,这个时候已经能够降伏淫欲、睡眠、饮食等,这可真是功德啊!证入初禅一个动触出现,都要伴随这么深的功德,否则的话不是。你住在这个境界当中,就不需要吃饭,不需要睡觉,这才算数。“境界现前”,可能有各种善的境界出现。“心调柔软”,慈悲心生起。
前边是证入的过程,第二个大问题是初禅的五支。寻、伺、喜、乐、心一境性,即是初禅的五支。
初禅是属于有寻有伺地,这里面还有粗的和细的意言境在转,也就是分别意识语言的功能还在运转。“喜”、“乐”这两个有什么区别呢?“喜”属于意根的范围,“乐”属于身根的范围。从身体上说,喜以头部为中心,以身体的上半部为主,然后发起到达其他的部位。乐是以命根为中心而发出的,它们发出的部位是不一样的。我们知道,意根在大脑,身体的中心在命根,即下丹田的位置。第五支心一境性是诸禅的通则,专注在所缘上,无散无乱,修不同的所缘证入的初禅,其心一境性所保持者也不一样。如果你是修地遍证入的,那麽这时心一境性的所缘还是地大的境界。如果你是从呼吸入手的,这个时候的所缘还是呼吸,因为初禅时还是有呼吸的。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在这些表面境界的背后所发生的实质性过程是什么。
从欲界定到未到地定的过程,我认为是我们扩散到外面环境去的五根,重新收回到体表的浮尘根的过程。欲界定是一种定心,当欲界定越来越深时,出到环境当中的五根,就要渐渐从环境中回到各自所从出发的浮尘根里。外出的眼根回到眼球,乃至外出的身根回到皮肤。当外出的五根完全从环境中收回来时会经历一个突发的体验,这就是从欲界定证入未到地定时的所感。这个时候就会失去环境的相貌,因为我们的根已经从环境收回来了,外界的色声香味触就感知不到了。从未到地到初禅发生的过程是已回到其本位的五根以及身中各种维持生命运动的气,藏传佛教叫五根本气,都要逐渐从体表向身内与肉身相脱离。当脱离从体表开始时,初入初禅;当脱到左右二脉时,初禅圆满。脱离过程开始,也就是各种触生起的时候。我们可以判定初禅十六触就相当于人死过程的四大解体。但二者有所不同的是,后者是往里收的,五根五根本气都从体表逐渐收入左右二脉;而初禅十六触的发生,根与气不是往里收,而是在原位直接与肉身脱离。但或收或脱,其表现则大体一致。人死四大分解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沉重寒冷燥热搅动正对应于地水火风四大,初禅十六触实际上也正分属于四大。智者大师在《释禅波罗蜜》中说,十六触中的重、沉、坚、涩属地大,凉、冷、软、滑属水大,暖、热、猗、痒属火大,动、轻、掉、浮属风大。十六触的四类四种当中,有一个是那一大的本触,以此为主,分别与其他三大相混合,就形成了其余三触。智者大师分析了属于火大的情况。他说热是火的本触,以火大为主要成分,加入一些水大就是暖,加入风大就是痒,加入地大就是猗。猗到底是什么感觉我们就不清楚了,可能是一种比较沉重的热感。暖和痒我们都有体会,一种滋润的热就是暖,热中夹杂着动态就是痒。痒的确与热有关,寒冷时不会发痒。这就是十六触跟四大的关系。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十六触,智者大师说是从正属风大的动触先起的,而人死的四大分解过程则是地水火风的次序,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实际上修证十六触的出现并无固定的次序,一般而言,从哪一触开始与所修的法门有关。随着修法的不同,其最初生起的触可能就会不同。智者大师所讲的是从安般法门修入,所以会从动触开始表现,因为出入息正属于风大。假如你从修习地遍证入初禅,我想最先出现的大概应该是地大一类的触,如坚触等等。你如果是从水遍修入的,可能最先出现的应该是冷触,属于水大方面的反应。我想人死的分解过程可能也是一样,一般而言是从地大开始,也可能有少数的人会从其他的大开始。
这样我们就弄清楚了:第一,如果初禅要达到圆满,这四类内触定是大致都要出现的。如果一个触也还没有,表明脱离过程尚未开始,也就表明根本尚未进入初禅。如果四类触没有出全,表明脱离尚未达到左右二脉,初禅就不圆满。第二点,十六触出现的次序可能会随着所修法门的不同而不同,而并不一定象智者大师说的那样先从动触开始。
修习五停心观都可以证入初禅的境界,都可以作为四禅四无色定路线的入手方便。有些人是从修习白骨观而证入初禅的,修习缘性缘起观,修习界差别观都可以证入初禅。所以《瑜伽师地论》讲的最为全面,但比较理论化。
下面就是二禅的修证。如何从初禅进入二禅呢?智者大师说就是要修六行观。所谓六行观就是观下地的粗、苦、障,想上地的净、妙、离。《瑜伽师地论》把这归纳成两项,即观下地的粗相与观上地的静相。我认为《瑜伽师地论》抓到根本了,比如观下地的粗相,这就包括了观察下地是粗的、是苦的、并有各种各样的障碍。观上地静相,也就包括观察上地较下地更为宁静、细妙,且离开了下地的障碍。从初禅后直到非想非非想定,都是如此升进。
从此种修习中,我们就能知道,这是羯磨曼里的修法。厌弃下地的粗动,追求上地的静妙,即是从相对的动相归为相对的静相,解决动静的问题。《瑜伽师地论》将六行观归为两条,观下地粗相与上地静相,是抓到了关键。所以我们把世间道这条路线归为羯磨曼里的修法,应该是非常准确的,它就是要解决动静的问题。
具体到从初禅进入二禅的过程,就是要观初禅的粗相,观二禅的静相,这样就能渐渐把初禅境界泯去。初禅的粗相相对于二禅来说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有寻有伺,这就需要观寻伺的过患。寻伺有什么过患呢?两者都属于分别意识运用语言的功能,于意言境粗浅寻思曰寻;于意言境精细伺察曰伺。寻伺的存在,有意言境于心中运转,则令心粗动不安,妨碍进入更深静态。二禅寻伺不起,得入真实定境;故二禅名“定生喜乐地”。初禅则名“离生喜乐地”,只是离开了欲界之欲而已。初禅尚有眼耳身识三识,尚有尘相。二禅五识全无,已经与欲界的尘相完全脱离。
就这样观初禅的粗相,二禅的静相。有一天初禅的境界没有了,喜乐没有了,五识也没有了,进入到一种中间定态,名无寻有伺三昧。对外界的粗感觉没有了,但内心当中还有伺察,还在伺察上界的静相。其后在这个中间定中,忽然就证入了二禅。对于证入时的境界智者大师是这样描述的,中间定无寻有伺三昧:“经久不失不退,专心不止,于后其心豁然,明净皎洁,定心与喜俱发。亦如人从暗室中出,见外日月光明,其心豁然。明亮内净,十种功德眷属俱发之义,具如初禅发相,但以从内净定俱发为异耳。”本来在中间禅当中,初禅五支中的寻喜乐都没有了,只剩下伺和一个心一境性。现在忽然一种新的喜乐发出了,这就是初次证入二禅的标志。这种新的喜乐的发生,跟初禅不一样,初禅是从外来的,这个喜乐是从内发的。故二禅四支其第一支就是内净。余三支是喜、乐、心一境性。这就是二禅。然后是三禅。
在二禅到三禅之间,还要修中间定,就是修六行观。渐渐地二禅的境界没有了,这四支就剩下一个心一境性支了。这时候你不要忧悔,要专心攀缘上地的静相。三禅和二禅的区别是二禅是有喜的,三禅则能离喜,只余妙乐。(二禅离开了初禅的寻伺,三禅就不仅离开了寻、伺,而且离开了喜。)就是要观喜的粗动,观唯有身乐的净妙。这样修六行观,有一天在未到定中就忽然“其心泯然入定,不依内外,与乐俱发,当乐发时,亦有功德眷属,具如前辨。”本来在未到地定当中,二禅的喜乐都没有了,这时忽然一种前所未有的乐与十种功德眷属俱发,这就是证入三禅了。乐开始发时,可能还属初步,尚未遍身,也不稳定,这时你要好好地将护,不要起贪念。若善加修习,乐法必定增长,遍满身中。三禅有五支,舍、念、智、乐、心一境性。
下面是四禅的修证。深观三禅乐之过患,欣求四禅之舍念清净。“初欲得乐,一心勤求,大为辛苦。既得守护爱著,是亦为苦。一旦失怀,则复受苦。是故经说第三禅中乐,无常动故苦。又此乐法覆念,令不清净。行者既深见三禅乐有大苦之患,应一心厌离,求四禅中不动定。”修六行观,入中间定;更勤修不止,于中间定中,“其心豁然开发,定心安稳,出入息断。定发之时,与舍俱生。无苦无乐,空明寂静,善法眷属,类如前说,但无事用喜乐动转之异。尔时心如明镜不动,亦如净水无波,绝诸乱想,正念坚固,犹如虚空,是名世间真实禅定。”四禅有四支,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心一境性。
从初禅以后,色界禅都是靠修六行观证入的。六行观说来简单,但实际上是以对教理的精深理解和对整个世界人生的深切体察为基础的。下地是粗苦障,上地是净妙离;你光说这几个词那不起作用,你得深刻地认识到它的所指才行。这都离不开智慧的作用,都须有正见作为保障。没有智慧,你说我什么都不知道我就入定,那就能进入禅定吗?那不可能啊!所以必须得研究教理。
世间禅定与出世间禅定的区别是世间禅定修的是六行观,下节课要讲的出世间道修的是四谛观。结果是,六行观能暂伏见思惑,四谛观能永断见思惑。不管是那一种都是以智慧去引导的,定境及聖位的证入要靠由心念去攀缘。得先想那个境界,随后才能证入。本来法性是无量无边的,要是不在心中给出一个趣向,我们的修行怎能沿着一个特定的路线前进呢?所以修行都是以见解为基础的。道家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的修行路线也是以他那个见地为基础的,得先学习那个路线然后在潜意识当中甚至在修习当中都去那么运作,然后才能实现那条路线。世间道的路线也是一样。我们先在意识中熏习这些定的境界及其关系,在我们潜意识中建立起一个框架,然后我们修行时,还是舍弃下地,攀缘上地,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最终才能在现量中实践这条路线。所以不要以为什么都不懂就能修行,你得把教理研究得很通达,路线研究得很清楚才能修行。
还一个问题就是,有此人说境界不能研究,研究了以后你会打妄想,这也是一种错误的想法。我们上面讲的不都是境界吗?三禅什么样、二禅什么样,什麽是喜,什麽是乐,你怎么能不知道呢?不知道又如何修六行观,从下地证入上地的境界?你得先知道上地是个什么境界,你得去攀缘它,以那个境界为所缘,先在意识当中建立起一个法尘的所缘,最后你才能在现量当中证到它。即分别意识的所缘是你的定境前进的路线。有些人说,不能研究教理,不然你会打妄想。是可能会有揠苗助长的问题,但也不能因噎废食。不研究教理永远不能入正定。不研究教理,只知空心静坐,修行就是瞎猫碰死老鼠,纵有所见仅属宿世善根发现。假如宿世修行过的人,在这种无攀缘的止的境界当中,可以发现前生已修纯熟的定境。要是没有善根,只得一个无记顽空。智者大师在《禅秘要籍》当中讲到了宿世善根与真实正定的问题。真实的定境,都是以与你所修的所缘真实相应了为标准,见到的不是所缘,纵使殊胜,只属善根,并不可取。假如你修某某本尊,却见到其他本尊了,那一般而言还是要舍弃;只有见到你所缘的本尊才是可取的境界。怎么能说不需要研究境界呢,什么都得研究。当研究尚在初步,暂时确实会有可能增加妄想,但是当你研究清楚了,什么都知道了以后,你想什么呢?反而不想了,你就光想你的所缘就行了。所以打妄想的问题,不是反对我们研究教理的一个正当理由。智者大师亦云:“复有人言,禅法一向不得处众说之。敬寻提婆,在大众中,广说禅定,今时岂顿杜口!”(《释禅波罗蜜》第五卷)
再讲一个问题,就是前天道元师讲的姿势问题,那是特别重要的。许多人特别是知识分子常常自以为是,以为学佛练功,修心就行了吧,认为姿势不重要,实际上这是错误的。你打坐时最重要的是姿势。所谓“调身,调息,调心”,其中最根本的是姿势。你把姿势调好了,才算有了根本,其他的调息、调心才有基础可言。如果姿势不正确,调心、调息定然难以调好,因为没有基础。而且姿势不对容易出问题,就是引起身体上的各种毛病、心态上的难以入静杂念纷飞等等。就像密宗讲身口意三密的关系一样,身密是根本,口密和意密属于其次的;我们身体的姿势和手印都属身密的范围,这是根本,就像树的根一样,我们必须得重视起来。我们一开始学习打坐时,就应该养成一个良好的姿势习惯。一开始你的姿势就得正确,养成习惯。如果习惯建立错了,那就很难改;就要按照道元师说的规则(按:即七支坐法),逐个地调整。有时,在初学养成习惯时,你还得在一坐当中按照规则多调整几次,从上到下,观察哪一支对了,哪一支不对。总之姿势的问题是很重要的。
形上学方法1绪论:传统学术的生机走出西方学术规范复兴固有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