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贺《公共文化服务需要“精准供给”》

古文拾遗、文言文古诗常识、常识汇编(持续更新)


古人出行带什么样的包

文化的开新与守成

儒家是哲学还是宗教?----李泽厚

古人出行带什么样的包

孙季萍《封建帝制下吏治的努力与无奈》

纪亚芸《<论语>视角下的工匠文化观》

远离优雅写作,直面疼痛现实

时间——季羡林

鸡汤与囚笼  羽戈
杨明刚《文心玩趣话“文玩”》

艾永明《传统监察制度展现中国古人智慧》 

中国古代监狱演变——据王志亮《中国监狱史》整理
徐茂明《文化世族在社会变迁中转型》
冯峰《义利相兼,以义为先》
林剑《论文化创新与创新文化》
汤拥华、朱国华《诺贝尔时代的终结与文学世界共和国的重建》
《关于中国茶文化的历史由来》

以“师道尊严”挺立民族信仰

宋朝国富军弱的原因
当代文学创作的“轻”与“重” ---谭皓珺
彭勇《活跃在明清时期的那些民间组织》

文化与代沟

吃饭  钱锺书

胡晓明《“江南”文化再发现》

王永波《从时空维度看巴蜀文学》

帝王排场虚荣政治学


 公共文化服务,是以政府部门为主的公共部门向社会成员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包含了更多文化期待。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投入稳步增长,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建立,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农家书屋、电子阅报栏等来到群众身边,正在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

    当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和设施建起来之后,提升使用效率的问题便摆在了人们面前。有群众反映,一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利用率不高,农家书屋“只见房子不见读者”等现象在一定范围存在。究其原因,是由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公共文化的需求日渐呈现出差异化、多样化趋势,当前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存在一定程度的“供需错位”。改变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利用率不高等现象,关键要在供给侧发力,找准群众的文化需求,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的匹配程度。

    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精准供给”,需要改变此前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内容单一、供给缺乏弹性等问题,更好同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相对接。现实中,我国农村人口结构不断变化,相关需求也日益多元。在这种背景下,围绕公共文化的投入不能是一次性的,应当在内容资源上不断进行更新,同时在载体上也应与时俱进,更多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让人们更便捷地获取知识和信息。比如,现在不管城市还是农村,父母都越来越重视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儿童图书馆经常人满为患,儿童图书的借阅量占不少图书馆外借图书的一半。在这种情况下,理应加大儿童图书的采购量、扩大儿童阅览室的面积。让服务内容更加贴近群众生活,才能缩小公共文化服务与群众文化需求之间的差距。

    我国文化资源日益丰富,群众的文化选择空前广泛,欣赏水平也日渐提升。如果公共文化供给更新缓慢,不对群众胃口,自然会导致吸引力不足。需要看到,我国的公共文化需求正在向更高层次发展。当群众呼唤动态的、社交化的文化服务时,公共文化服务就不能全都是静态的、非社交化的读书、看报、看电影;当群众习惯于从移动互联网上获取资讯和娱乐时,公共文化服务就不能仅停留在物理空间。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就必须重视群众在文化需求方面发生的变化,掌握服务对象的特点和需求。

    公共文化服务是一项润物无声的文化事业,也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名片。让文化之风充盈社会空间,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比如,一些地方探索以“智慧+”为核心的公共文化服务,打造社区“智慧书房”;一些地方突破传统服务界限,充分呼应群众所需,为放学后无人看管的孩子开办“四点半课堂”;还有地方挖掘本地戏曲、民乐的优势,构建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等。事实证明,立足本地特点,贴近群众需求,才能有效提升群众的获得感,让公共文化服务惠及更多人。

                 (摘编自张贺《公共文化服务需要“精准供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