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7年长宁、嘉定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上海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持续更新)

上海市各区2019年高三一模语文分类汇编--现代文二

2019年上海各区高三一模现代文一汇编

2019年高三一模文言文一汇编

2019年上海高三一模文言文二汇编

2019年上海各区高三一模古诗鉴赏汇编

2018年上海各区高三一模作文汇编

2020届上海市普陀、杨浦区一模作文题及范文导写

上海市虹口区2020届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试卷  高三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届奉贤一模作文及范文

2017年普陀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2017年崇明县高三语文一模  作文范文

2017徐汇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2017年松江区高三一模作文 范文

2017年杨浦区高三语文一模作文 范文


2017年奉贤区、虹口区、静安区高三一模作文 范文

2017年上海高三十四校语文第一次联考作文 范文

2017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二模作文 范文

2017年上海宝山、长宁四区高三二模联考作文 范文

2017年杨浦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7年奉贤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7年崇明县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7年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7年松江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7年普陀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7年嘉定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7年黄浦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7年虹口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7年静安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7年长宁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7年徐汇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7年浦东新区、虹口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7年浦东新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2017年长宁、嘉定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材料:

现今的中国很难出一个牛顿。第一,中国人没有闲暇功夫坐在树下。第二,苹果砸到了中国人,中国人第一选择是抱怨,凭什么砸到我头上呢,第二选择就是吃了。

这是央视主持人白岩松的一段话,对于他所描述的现象你怎么看?请自拟题目,写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学生作文:

成就牛顿之难

 

牛顿之所以成为牛顿,是因为具备了被苹果砸的条件与被砸后的探索精神。如今,正如白岩松所言,中国人缺少了坐在树下的时间,同时也缺少了那一份对事情的探索与求知欲望,取而代之的则是抱怨与赚取利益。然而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也不免令人深思。

缺少对身边事物的感知与探索的时间,将牛顿们存在的可能化为乌有。人们总是很忙碌,心中积着好些事要完成,身体也在不断地像机器一般运转。像牛一样被牵着鼻子走成了人们生活的常态,这样的生活方式也就直接导致了人们对生活中细节的漠视与感知世界时间的缺失。没有了坐在树下的时间就等于失去了成为牛顿的前提。著名的中国记者柴静便是那个愿意花时间感知世界的人。她因对孩子健康的关心而开始对雾霾的情况处处留意。正是有了她的这份对生活的留意与花费的时间才使她做出了那份关于雾霾天气的报告,在使她名声大噪的同时,也使千千万万的国人得到了知识的普及。这种观察与研究不正是成为牛顿的关键吗?柴静正是因为静下心来观察感知了身边的世界才让她被那个研究的想法砸中。可见留有时间感知生活对于成就的重要性。

过于急功近利尔缺乏探索精神则是这种现象出现的另一重要原因。被苹果砸到后的抱怨与那句“凭什么”则是这一原因的体现。人们没有把“被砸”想成是天赐的发现世界的大好机会,反倒觉得自己吃了亏,感叹起世界的不公来,这样探索精神的缺失使得人们即使具备了对身边事物的体悟却仍然无动于衷,仅会用消极的态度来面对事物。而“吃”的动作虽说去掉了“抱怨”那种消极的态度却不免又戴上了一顶急功近利的帽子。现代的书店好比就是一个从天而降的苹果,有着各种各样的知识与好处等着我们挖掘,而几个月前的人民日报上刊登出的报道上则显示实用性技术性的书籍较于文学经典的销量好上了将近四分之一。人们的眼睛只盯着那有实用价值的果肉,却忘了考虑那事物与现象背后所蕴含的科学知识或人生哲理。人们“实用好过虚无”的思想使精神世界的发展滞后,果子吃完了一抛果核就将此事忘得一干二净或许便是成就牛顿困难的原因。

因此我们更要给自己留出感知世界的时间和精力,使自己用具有好奇,探索精神的眼光看待事物。如此才能让我们在被苹果砸的同时,看到知识与哲理而非不公与果肉。

感知世界并探索身边细微之处才是解决缺少牛顿之难的最佳方法。

 

为什么我们很难成功

    白岩松曾说:中国很难出个牛顿,一则没空,二则是即便苹果砸中了脑袋,人们不是抱怨就是吃了。这话未免极端了些,但仔细想想,也确实有理,这些也未尝不是我们很难成功的原因。

    首先,我们须弄清什么是成功。是赚钱赚得手发软吗?是拥有一切极致的物质享受吗?并非如此,实则,成功是我们为社会、为人类做出来真切的贡献,是追求精神上的巅峰。

    反观之,中国人也确实忙,忙到没有空闲思考,可并非所有的忙都有价值,不可否认有“无事忙”的成份。多少次,我们见到身边的人忙于追星、忙于追求新款衣饰,不可否认,他们的确很忙,鲜有空闲时间,但也须承认,此类忙毫无意义。又有多少次,身边的人沉浸于手机中无法自拔,又在作业上交的最后期限前一秒拼死拼活地赶做,他们看似很忙,但实则可以称得上是无必要的瞎忙。

    即便有些许的闲暇时间,又有是以此充实自我,进行深刻的思想以达到“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的效果呢?无事瞎忙与有闲而消磨同样,是我们成功路上硕大的绊脚石。

    不仅如此,消极的心态同样阻碍着我们前行,车在上坡时突然下滑,便赶着不住地咒骂车的不顺人意,半分也未曾想到要究其本质与原因;见到他人优于自己也并不发愤而只是怨母亲不把自己生得聪明些。对真理的探寻本应是怀着无限的期望与憧憬的执着前行,而抱怨则会化身为一条大棒,将这一切都击碎。

    而急功近利的心态也同样是在火上浇油。急功近利之心会使人幻化为利益的探照灯,对除短期个人利益以外的一切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就连选定职业方向,也会以薪资为标准,如此一来,薪金不厚、油水不肥的科学事业倒成了冷门。如此一来,我们怎能成功?试想看屠呦呦,诺贝尔奖得主,一个真正的成功的女皇,不计报酬,不论待遇,几十年如一日研究青蒿素,为全人类的生命保驾护航,这才是我们所说的纯粹的成功人士。急于求利却只会让利益蒙蔽我们的双眼,夺去我们的远见与卓识。

    因而,无事忙、消极心与求利心,此三者可并称为成功之忌,犯之则会让人面目可憎,更无需提供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了。

    只有真正摈弃这三忌,以诚挚之心、积极之心、无利之心去探索,去发现,我们才有可能拥有真正的成功。它不带一丝杂念,而为人类、为人类社会送上了无与伦比的瑰宝,将人类带向更高层面的发展。

    正是无数这样的“成功”的伟人,才将我们带到了今天这个明媚的世界,我们也应有如此的担当,将更美好的未来带给明天的人类。

    我们为什么难成功?问问自己吧。

 

为什么中国没有牛顿

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曾断言“中国现今很难出一个牛顿”,因为中国人一没有时间坐在树下,二即使被苹果砸到,也是要么抱怨要么直接吃掉苹果,丝毫不会思考为何苹果会从树上落下。

这段话看似玩笑,但笑过后不由引人深思,为何现今中国难出一个牛顿?

首先,中国人太忙了,忙着学习,忙着工作,忙着追求更安泰富足的生活。中国人的快节奏生活远近闻名,在高速的忙碌中,中国人逐渐适应了像工作机器一样轮轴转的作息,闲暇的休整是不需要的,更不用说坐在树下等苹果落在头上。只有高效的工作才是当务之急。

那么,为什么中国人会这么忙?为了社会经济更高速的发展,为了让已经很优渥的生活更加优渥。这体现出当今中国人两种心态——过分重视物质条件、急功近利。似乎什么都是越快,越高效,才是越好的。在追求富裕生活的道路上,什么都可以暂且放下,因此苹果摔在头上,中国人只会抱怨为什么是自己被砸到,苹果砸痛了自己,或是吃了苹果,甚至是根本没时间坐在树下。苹果对于现在国人来说只是可食用的一种水果,它的存在只是果腹,而不会有人思考为什么它会从树上落下。

造成这样现象的另一原因中国人对于探索精神的缺失。人们似乎只习惯于接受已有的知识和理论,而不愿自己去找寻新问题的根本原因。这种思考的惰性让中国人喜欢从别人身上找错误,抱怨苹果为什么砸到他头上,因为缺乏思考缺乏探索,所以总是在抱怨别人,但是抱怨是无济于事的,因此就算被苹果砸再多次数,抱有一种指责埋怨他人的心态而不愿加以思考们自己去寻找原因,所以也自然无法出现一个牛顿。

既然如此,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首先,我们应放慢生活节奏,许多伟大的发现都源于对生活中的小细节的思考,放慢脚步,静的思考,才可能抓住那一闪而过的微光。其次,遇事不要急躁,不要总急着抱怨他人的不对,而应停下思考问题真正的症结所在。第三,要敢于想,敢于去踏足别人未涉足的领域,而不要被传统的认知束缚。只有如此,才可能培养出牛顿。而我们所正缺少的,不是劳作的机器,而是敢想敢做的思想家。

我们为什么没有“牛顿苹果”

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说过一段话:“现今的中国很难出一个牛顿。第一,中国人没有闲暇功夫坐在树下。第二,苹果砸到了中国人,中国人第一选择是抱怨,第二选择是吃了。” 
  这不外乎讽刺中国人目前浮躁,物质的心态。我们急功近利,所以吝啬那一点坐在树下的时光。我们太过现实,所以只抱怨苹果砸到了自己而不思考原因,不愿思考所以把可能富有灵感的苹果吃掉。 
   只要有了浮躁,我们几乎是做不成什么大事的。中国自古有“慢工出细活”,“欲速则不达”之说。但在这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慢”似乎意味着浪费时间,更不要说在树下坐一坐了。但我们没有意识到,这片刻的停顿可能就是孕育灵感的温床,诗仙李白从不吝啬喝酒赏月的时光,苏子也经常与友人出游。正是他们“无所事事”的一点时间给他们带来了无尽的才思,倘若没有闲暇功夫坐在树下,灵感又怎会有暇眷顾呢?我们总盼着马上成功,所以这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断绝了潜心研究的道路。因此我们没有牛顿的苹果。 
  我们既悲观又现实。苹果落到我们头上,我们只觉得倒霉,而不会觉得是命运女神的降临。亚历山大发现青霉菌时,青霉爬满了他的面包片,毁掉了他的培养基。但他没有抱怨“噢!真见鬼!”然后把实验的扔掉,而是继续观察研究,最后制出了不可或缺的绝妙抗生素——青霉素。这突如其来的并不一定是霉运,可能是只有自己才能发现的灵感与契机。忽略它便错失了“苹果”。 
  但即使我们把落在身上的苹果视作幸运,我们物质的眼光可能只把它当作天上掉下的馅饼,权当捡个小便宜,却忽视了苹果背后更深的内涵。这苹果不只是用以果腹的一口,而可能承载着一个新的突破,而物质的人只是把它当即吃掉,这样无疑与当年卖掉飞天壁画来谋利的愚蠢的人一样可恶。这样无知的目光无疑是对学术的戕害。但历史上有位数学家在这方面做得很巧妙。他回避了当时流行而少有进展的费马大定理,向全体数学家扛出了另外23个难题。有人问他,既然你这么厉害,为什么不证明一下费马大定理呢?这位数学家回答:“这是一只不会下金蛋的鸡,你为什么急着杀死它呢?”正因为一个费马大定理可以引起数学界的许多革命,他才把难题留给后人,并给后人指了更多的路。这和“不要一口吃了苹果”是一样的道理。不要急于榨取那个“苹果”,而是要让“苹果”产生更多,更长远的贡献。 
  因此,我们也许真的很难出一个牛顿。在此之前我们必须摒弃我们的浮躁与功利,然后,我们要珍惜那个“苹果”,令它不为功利心戕害,让它作出长远的贡献,成为牛顿的“苹果”。

 

“缓步”而“思齐”

中国人出不了一个牛顿,是因为没有坐在树下的闲暇,也没有那坦然的心境去将苹果与万有引力联系在一起。

牛顿在苹果树下的臆想成为了科学界的传奇。与牛顿齐名的数学家莱布尼兹也在自家的牛棚中默默铺开了稿纸,开始了他对于微积分的探索。古希腊的地心说学者哥白尼在仰望夜空的熠熠星光时,也在窥探着宇宙的秘密。

一颗细致的心,一双灵敏的眼睛,一种放慢脚步的心境,成就了一群优秀的学者;一颗浮躁的心,一双黯淡的眼睛,一种加紧脚步的心境,却是当今中国之常态。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彼时的中国人,被高楼大厦的喧嚣所包围的中国人,再难以摆脱桎梏以释放内心了。但是,当你在拥挤的人潮中前行时,请不要忘记那湖边低飞的蜻蜓,因为那是雨之将来的信号。也因为科学,就蕴藏在生活的角落中,需要你放慢脚步,缓缓地用心去感受它的律动。

牛顿是幸运的,他能被苹果砸中,也能将苹果的下落引伸至科学范畴。而大多数人被苹果所砸后,定是加以一通怨天尤人的说辞。

在这背后,是浮躁的心态与对于科学的忽略与轻视。曾经一位旅行者来到亚马孙腹地的原始部落。部落的酋长将盐巴投入火堆中,通过其燃烧的声音来预测天气。旅行者对此类“占卜”相当不屑,殊不知盐巴燃烧的声音能判断空气的湿度,进而可以为天气的变化提供线索。正如苹果落地,燃烧盐巴这种再普通不过的方法也蕴藏着其中丰厚的科学依据。对科学、生活的轻视也将终究使你离真相的距离再一次被放大、拉远。

“见贤思齐”,我们错过了苹果落地启发的万有引力,错过了近代多少伟大的发现。保有这颗坦然的心以追寻科学与生活,你就是活字印刷的缔造者,就是地动仪的制造者,就是用“三眼火枪”夺北京的于谦,也是用青蒿素享誉全世界的屠呦呦。

放慢脚步的同时,再用眼睛与头脑追寻世界的踪迹,这便是——“缓步”而“思齐”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