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1上海高二上学期期末古诗阅读汇编

上海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持续更新)


近三年高考语文真题答案解析及部分作文

2021年上海高考真题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0年上海高考真题(附答案)

2020年上海高考作文范文选登


2021上海语文高一上学期期末古诗阅读汇编

2021上海语文高一上学期期末文言文阅读汇编

2021上海语文高一上学期期末论述类文本汇编

2021上海语文高一上学期期末文学类文本阅读汇编

2021上海语文高一上学期期末选择题汇编


上海市普陀区同济大学二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上海市嘉定区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上海市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上海市松江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三5月月考语文试题

2021学年第一学期浦东新区高中高三语文期中质量检测

2017届上海市虹口区鲁迅中学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上海市虹口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上海市浦东新区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021上海高二上学期期末古诗阅读汇编

__________

 

 

 

一、古代诗歌阅读

(2021·上海市黄浦区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各题。

少年游·草

[南宋]高观国

春风吹碧,春云映绿,晓梦入芳裀

软衬飞花,远随流水,一望隔香尘

萋萋多少江南恨,翻忆翠罗裙。

冷落闲门,凄古道,烟雨正愁人。

(注)①芳裀:芳草有如厚厚的相褥,②香尘:所思念之人的踪迹,③萋萋:芳草美盛之貌。

1.下列关于本词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题材看,本词是咏物之作。

B.从用韵看,本词不讲求押韵。

C.从字数看,本词是一首小令

D.从风格看,本词属于婉约派。

2.对本词内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纵观整首词,通过描写草色的变化,抒发词人内心深沉的情感。

B.“晓梦入芳裀”句,点明这令人神往的芳景,只是一场春晓的消梦。

C.“一望隔香尘”句,表明所思念的人的踪迹被飞花、流水隔断。

D.“翻忆翠罗裙”句,借绿色罗裙这一最具女性特征的服饰抒发离情。

3.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下片画线句。

 

(2021·上海浦东新区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各题。

_________·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4.这首词的词牌是________ 

5.下列对词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不思量,自难忘”以退为进,真挚深刻地表现了苏轼对亡妻的思念。

B.“纵使”句设想相逢情景,以自己的沧桑困顿进一步渲染对亡妻的眷恋。

C.“相顾无言”句以夸张手法摹写梦中之境,以千行之泪,凸显无限欢欣。

D.结尾三句从对面着笔,设想亡妻月夜凄凉心境,以寓自己深切悼念之情。

6.赏析“夜来幽梦忽还乡”一句中“忽”字的妙处。

 

(2021·上海松江二中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闻 角

[唐] 章孝标

  边秋画角怨金微,半夜对吹惊贼围。

塞雁绕空秋不下,胡云著草冻还飞。

关头老马嘶看月,碛里疲兵泪湿衣。

馀韵袅空何处尽,戍天寥落晓星稀。

(注)①画角:古管乐器,传自西羌,形如竹筒,表面有彩绘;发声哀厉高亢,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振士气,肃军容。②金微:山名,即今阿尔泰山。

7.下列对本诗题材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羁旅B.咏史C.边塞D.咏物

8.对本诗评价适合的一项是(   )。

A.慷慨激昂B.雄奇瑰丽C.平实质朴D.深沉悲壮

9.本诗围绕“闻角”展开,层层渲染,步步推进,请对这一写法加以赏析。

 

(2021·上海中学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病后登快哉亭

贺铸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注释:①黄华:菊花。

10.这首作品的体裁与下面哪首作品相同?(   )

A.王之涣的《凉州词》B.杜甫的《登高》

C.秦观的《鹊桥仙》D.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11.下列关于这首作品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雨”一联写雨过天晴,蝉声欢快,诗人病后登亭,思归之念油然而起。

B.“病来”一联以把盏不知满足写归思之深,以登楼凝睇的形象写归思之切。

C.“鸦带”一联写诗人登亭看到的迟暮之景,用绵延的秋草暗喻别情。

D.“故园”一联即景抒情,写诗人滞留他乡,无计归去的落寞与感伤。

12.“秋风发上生”一句化用李贺诗句“秋夜明,秋风白”,生新奇警,不落陈腐,请赏析此句的妙处。

 

(2021·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高二期末)阅读下面作品,完成第下面小题。

溪行寄王震

唐 张九龄

山气朝来爽,溪流日向清。

远心何处惬,闲棹此中行。

丛桂林间待,群鸥水上迎。

徒然适我愿,幽独为谁情。

13.从体裁看,这是一首(体裁)

14.下面对本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诗题的“寄”与“夜雨寄北”的“寄”字意相同

B.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本诗描写的是早春景色

C.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由景而情,情景交融

D.作者写山溪中划船所见的景物,描绘得有声有色

15.从本诗来看,作者的情感经历了变化,试结合具体词语加以分析。

 

(2021·上海市七宝中学高二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

陶渊明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

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注)①长勤:长期劳作。②耒(lěi):型柄, 这里泛指农具。③怀新:指麦苗生意盎然。④问津:指孔子让子路向两位隐士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

16.对这首诗的意境评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沉郁顿挫B.清淡悠远C.古朴典雅D.自然明丽

1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虽尊崇孔子,但“忧道不忧贫”难以践行,因此他立志躬耕,表达对孔子选择的否定。

B.诗人亲自参与田间劳作,不仅快乐地拿起农具耕种,还面带笑容鼓励农人们积极从事劳动。

C.“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意思是说不必斤斤计较收成如何,愉悦就在耕耘的过程中。

D.“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写傍晚与左邻右舍相伴而归,取酒欢饮的情景,画面温馨。

18.结合全诗,分析结尾句“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复杂的情感。

 

(2021·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高级中学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江阴,山之北水之南为阴,江阴即江南。

19.本诗从体裁上看,属于________诗。

20.根据诗歌写作要求及诗意,可以填入第二句诗末最确切的一项是(   )

A.B.C.D.

21.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

 

(2021·上海市致远中学)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开壕行

(宋)刘克庄

前人筑城官已高,后人下车来开壕。

画图先至中书省①,诸公聚看标贤劳。

壕深数丈周千里,役兵大半化为鬼。

传闻又起旁县夫,凿教四面皆成水。

何时此地不为边,使我地脉重相连。

[注释]①中书省:中央掌管官职升降等的机构。

22.从体裁上看,本作品属于(   )。

A.律诗B.近体诗

C.曲子词D.古体诗

23.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的语言风格平实质朴。

B.采用了对比手法表达情感。

C.本诗题材包含闺怨、行役。

D.以时间顺序推进突出主旨。

24.本诗于描述中寓褒贬,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参考答案

 

1.B

2.C

3.(1)想象。画线句想象所思之人的居住环境,孤寂庭院、凄迷古道笼罩在迷朦的烟雨之中。(2)融情于景。作者选取几个春天淫雨季节特有的意象,营造出清冷凄迷的意境,融愁情于景中,言有尽而意无穷。(3)直抒胸臆。最后一句“正愁人”,直接抒发词人怅惘的心境,情感表达直白强烈。

【分析】

1.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理解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解答此题需要熟悉诗词这种文学常见的特点,比如押韵、体裁、题材、风格、结构等等。

B.“不讲求押韵”错误。前两句的“碧”“绿”,押“i”韵“裀”“尘”“恨”“裙”“门”“人”等均入“n”韵。可见格律严谨,字炼句琢,可谓句句押韵。

故选B

2.

本题考查学生对思想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

C.“被……流水隔断”错。“一望隔香尘”句,大意是“一眼望去,伊人的芳踪已被无边的芳草阻隔,春恨别情无限”补足上一句中春晓梦境。“香尘”者,女子的芳踪也。可是美人的踪迹被无边的芳草隔断了。即使追寻到梦里也并不圆满,也只是一个凄迷的短梦而已。

故选C

3.

本题考核学生赏析表现手法的能力。

未三句,大意是“冷落的庭院,凄迷的古道,都笼罩在茫茫烟雨之中,这景象勾起了人满怀的愁绪”。“冷落闲门”,见出庭院之孤寂,“凄迷古道”,流露出望远之悲心,以“烟雨”结笔,将草色、离情与迷蒙的雨色化为一片,情景相伴,凄然无尽。“冷落”三句,以排体出之。句句切草、切情,化工之笔。“凄迷”二字,将心绪之凄黯与望眼之迷蒙两重意象融会一起,并与前片之“一望隔香尘”暗相挽合。以迷迷糊糊之睡眼,逐古道之轻尘,真令人难以为怀,此为虚写想象。然而作者述情之笔愈出愈精,最后又推出了“烟雨正愁人”之句,把这种怅惘的心境渲染到了十分,直抒胸臆。“烟雨”,在词人的笔下与草色结缘甚深,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高观国用他那巧妙的艺术构思和秀美婉约的风格另起炉灶,独成一家。


汇编不易

需要全部答案可添加作者微信付费3元获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