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世纪人气最高的十位戛纳导演

陀螺凡达可 陀螺电影 2021-02-19



“假装在戛纳”是一次特别企划

在2020年这个特殊的5月

戛纳电影节因新冠疫情取消

这个企划 是一个自我安慰的小游戏

假装此时的我们 在戛纳 看电影





戛纳最强导演TOP10是他们

你服气吗?




撰文 | 甜酸酱



我们对投票活动如此热衷,这或许是因为,这是我们自己可以成为评审团的时刻。


每一年的戛纳电影节,每位影迷的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遗珠。或许正牌的戛纳评审团,有诸多要考量的因素,譬如风格、政治、文化、突破性甚至是商业,但作为个体的影迷,判断自己喜不喜欢一位导演,不是那么困难的事情。


要让我们记住一个电影创作者的名字,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或许是因为,喜欢TA是一件很时髦的事情;或许TA的影像代表着某种电影运动的高潮;或许TA在糟心的审美疲劳之后,为你带来了一阵影像的清风……或许仅仅只是因为,你在看某部电影的时候,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


于是,你便投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票。你想让他的电影被更多人看到,你想满足自己作为迷弟迷妹的竞争心理,你想以一种象征性的方式,弥补TA当年未能获得大奖的某种遗憾。最终的这份TOP10导演的榜单,无疑也从某种方式,反映了影迷们五彩斑斓的热情。



NO.10

拉斯·冯·提尔


戛纳履历:


1984 《犯罪元素》 主竞赛 技术大奖

1987《瘟疫》 “一种关注”单元

1991 《欧洲特快车》 主竞赛 评审团奖、最佳艺术贡献奖

1996 《破浪》 主竞赛 评审团大奖

1998 《白痴》 主竞赛

2000 《黑暗中的舞者》 主竞赛 金棕榈

2003 《狗镇》 主竞赛

2005 《曼德勒》 主竞赛

2009《反基督者》主竞赛

2011《忧郁症》 主竞赛

2018《此房是我造》非竞赛展映


在这份新世纪戛纳导演的榜单中,拉斯·冯·提尔无疑是与戛纳关系最为复杂的创作者之一。他曾在2011年《忧郁症》的新闻发布会上玩笑般地宣称自己的“纳粹”身份、认同了希特勒。


▲ 《忧郁症》


我们好像很难将戛纳和“禁令”一词联想到一起,毕竟戛纳的很多片子可是顶着“禁令”放映的。不过,冯·提尔这令人摸不着头脑的言论,还是触到了欧洲艺术电影节的雷区,这也导致了戛纳对他长达七年的禁令。


当然,这位“导演”的叛逆,不仅仅表现在行为上,也表现在影像主题与风格上。无论是试图追求电影大众化、反对技术进步主义的“道格玛95”运动,还是一系列挑战人性边缘的叙事材料,都体现了这位导演对于传统电影形态的逆反。


喜欢拉斯·冯·提尔的电影,已经成为了一种态度。




NO.9

是枝裕和


戛纳履历:


2001 《距离》 主竞赛

2004 《无人知晓》 主竞赛

2009 《空气人偶》 “一种关注”单元

2013《如父如子》主竞赛 天主教人道精神奖-特别提及

2015《海街日记》 主竞赛

2016《比海更深》 “一种关注”单元

2018《小偷家族》 主竞赛 金棕榈


在电影节系统中,是枝裕和早已成为了新世纪日本导演的代表,他凭借《小偷家族》赢得的那尊金棕榈,也是让许多影迷等待已久的殊荣。


▲ 《小偷家族》


很少有人会不喜欢是枝裕和,毕竟他不仅创造了一系列温柔的影像,为人也如此温和谦逊。他对于日本家庭剧类型的探索,已经达到了一个颇为娴熟的程度。他似乎总是在这个家庭想象已然破灭的时代,寻找某种新型的共同体。


在他的作品里,无论是在家庭中处于何种位置的人,无论是长辈、中年人还是孩子,都会获得平等的对待。对于他来说,似乎每一个人的生活里都隐藏着迷人的闪光点。




NO.8

娄烨


戛纳履历:


2003《紫蝴蝶》 主竞赛

2006 《沙漠帕拉斯》 主竞赛

2009 《春风沉醉的夜晚》 主竞赛

2012《浮城谜事》 “一种关注”单元


作为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娄烨也是新世纪戛纳最重要的代表导演之一,他的《紫蝴蝶》《浮城谜事》等作品,都让世界认识了中国影像的另一条脉络——当然,还有那部不能说出名字的作品,我们叫它《沙漠帕拉斯》或是《夏天的宫殿》


▲ 《沙漠帕拉斯》


娄烨那种强调主观现实、多用手持运动镜头的迷幻影像,总能为我们带来一种别样的观影体验。当然,对于许多影迷来说,他的批判性视点也同样重要。他那种为自己带来麻烦的当代史书写,也让许多观众赋予他一种别样的文化价值。


作为逆行者的娄烨,也是当代中国电影中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无论你是否喜欢他的影片,当你提起他的名字时,总是能够会心一笑。




NO.7

科恩兄弟


戛纳履历:


1987 《抚养亚利桑纳》特别展映

1991 《巴顿·芬克》 主竞赛 金棕榈、最佳导演

1994 《影子大亨》 主竞赛

1996《冰血暴》 主竞赛 最佳导演

2000《逃狱三王》 主竞赛

2001《缺席的人》 主竞赛 最佳导演

2004《老妇杀手》 主竞赛

2007《老无所依》 主竞赛

2013《醉乡民谣》 主竞赛 评审团大奖



无论是在哪一个“新时代”,都会出现传统类型的颠覆者。曾凭借《巴顿·芬克》获得金棕榈的科恩兄弟,对于黑色电影类型的频繁颠覆、指涉与戏仿,早已收获了戛纳的多次嘉奖。


▲ 《巴顿芬克》


在他们的影像中,自反性是非常重要的特质。他们的影像中那种纷繁复杂的互文,总能让迷影分子频频高潮。他们的作品告诉我们,新一代的导演无疑是浸泡在影像中成长起来的。


他们的每一次电影游戏,也都能够让观众收获新的惊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既是在颠覆传统,又是在赋予传统以全新的生命力。




NO.6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戛纳履历:


1992《生生长流》 “一种关注”单元

1994《橄榄树下的情人》 主竞赛

1997《樱桃的滋味》 主竞赛 金棕榈

2001 《童心一二三》 非竞赛展映

2002《十段生命的律动》 主竞赛

2003《伍》 非竞赛展映

2004《十段生命的共振》 “一种关注”单元

2010《合法副本》 主竞赛

2012《如沐爱河》 主竞赛

2017《24帧》 非竞赛展映


戈达尔曾说:“电影始于格里菲斯,止于阿巴斯。”


或许他否定了电影在未来的可能性,但毋庸置疑的是,他对于阿巴斯的电影,给予了惊人的高度评价。


1997年,这位电影大师的《樱桃的滋味》获得了金棕榈奖,后来戛纳还举办过阿巴斯的专题影展。这个已经于2016年逝世的导演,为我们留下了难以计数的、永留心中的电影回忆。


▲ 《樱桃的滋味》

在这个纷乱而浮躁的后现代时代,阿巴斯恬淡而厚重的现代主义影像,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维度的观影体验。或许正如戈达尔所说的那样,阿巴斯如今已经是个载入史册的导演了。





NO.5

罗曼·波兰斯基


戛纳履历:


1972《麦克白 非竞赛展映

1976《怪房客》 主竞赛

1986《海盗夺金冠》 非竞赛展映

2002《钢琴家》 主竞赛 金棕榈

2013《穿裘皮的维纳斯》 主竞赛

2017《真事改编》 非竞赛展映


这几年来,波兰斯基一直是个备受争议的导演。当然,人们之所以一直在争论他的艺术家身份与社会责任,恰恰是因为他那惊人的创作能力。2002年,他曾凭借《钢琴家》在戛纳电影节获得了一尊实至名归的金棕榈奖。


▲ 《钢琴家》


在波兰斯基的影像中,我们可以看到颇为诡谲的叙事谜局,也可以看到对于幽暗人性的深刻探索。他涉猎广泛的主题,也为他招徕了一大批忠实的受众。也正因如此,即便是在经历了一系列丑闻事件之后,他仍能获得颇为可观的人气。


无论从何种维度上来说,波兰斯基的例子都告诉我们:人生就像电影一样复杂。





NO.4

伍迪·艾伦


戛纳履历:


1979《曼哈顿》 非竞赛展映

1984《丹尼玫瑰》 非竞赛展映

1985《开罗紫玫瑰》 非竞赛展映

1986《汉娜姐妹》 非竞赛展映

1987《无线电时代》 非竞赛展映

1989《大都会传奇》 非竞赛展映

2002《好莱坞式结局》 非竞赛展映

2005《赛末点》 非竞赛展映

2008《午夜巴塞罗那》 非竞赛展映

2010《遭遇陌生人》 非竞赛展映

2011《午夜巴黎》 非竞赛展映

2015《无理之人》 非竞赛展映

2016《咖啡公社》 非竞赛展映


毫无疑问,伍迪·艾伦是个反复无常、颇为多产的喜剧天才。他的喜剧妙语连珠,而且不像许多喜剧创作者那样愤世嫉俗——在他的戏谑之中,我们仍能体认到他对纽约、对电影艺术的由衷热情。


▲ 《曼哈顿》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伍迪·艾伦就对电影观众有着惊人的吸引力。他的电影就如同一股清流,以机智的、调笑的视角观察着美国社会的变化。事到如今,他仍在稳定地为观众们创造着迷人的喜剧。


当然,他也由于过去一系列不知真假的事件,遇到了现实层面的麻烦,而他在最新出版的自传中,对这些事件的解释,也引来不少的争议和讨论。对他来说,这会成为讽刺喜剧的素材吗?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NO.3

李沧东

戛纳履历:


2000《薄荷糖 导演双周

2007《密阳》 主竞赛 

2010《诗》 主竞赛 最佳编剧、天主教人道精神奖-特别提及

2018《燃烧》 主竞赛 费比西奖


这份榜单里的唯一一位韩国导演,不是获得金棕榈奖的奉俊昊,而是大家的心头好李沧东。这一次的投票结果,无疑反映了大家的怨念,毕竟那部口碑大好的《燃烧》,并没能在戛纳斩获大奖。


▲ 《燃烧》特别海报


曾是小说家的李沧东,对于叙事形态的掌握,在当代导演中可谓数一数二。他并不算高产,但每一部作品都深入人心——《薄荷糖》《绿洲》《密阳》《诗》……这些作品也屡屡获得电影节系统的嘉奖。不过,在金棕榈方面,李沧东的奖运似乎不佳。


当然,李沧东早已与奉俊昊、洪常秀、金基德等人一起,让整个世界意识到了韩国电影的迷人之处。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他将为韩国电影创造新的辉煌。




NO.2

迈克尔·哈内克

戛纳履历:


1989《第七大陆》 导演双周

1992 《班尼的录像带》 导演双周

1994《机遇编年史的71块碎片》 导演双周

1997《趣味游戏》 主竞赛

2000《巴黎浮世绘》 主竞赛、天主教人道精神奖-特别提及

2001《钢琴教师》 主竞赛 评审团大奖

2003《狼族时代》 非竞赛展映

2005《隐藏摄像机》 主竞赛 最佳导演、费比西奖、天主教人道精神奖

2009《白丝带》 主竞赛 金棕榈、费比西奖

2012《爱》 主竞赛 金棕榈

2017《快乐结局》 主竞赛


迈克尔·哈内克是极为罕有的、“双金棕榈俱乐部”的成员,他分别凭借2009年的《白丝带》和2012年的《爱》两度斩获戛纳金棕榈大奖。


▲ 《白丝带》


哈内克的作品具有惊人的当代性,他对于现代消费社会、移民社群、新型家庭结构、情感结构的探索与思考,为他的作品赋予了一层独特的文化价值。这其实也贴合着当下戛纳日益触及当代现实的倾向。当然,他反思与批判的触角,也涉及到了电影本体,他的《趣味游戏》就是对于传统电影类型的深刻自反。


有些电影让我们入梦,而迈克尔·哈内克则让我们清醒。




NO.1

佩德罗·阿莫多瓦

戛纳履历:


1999《关于我母亲的一切》 主竞赛 最佳导演、天主教人道精神奖

2004《不良教育》非竞赛展映

2006《回归》 主竞赛 最佳编剧

2009 《破碎的拥抱》 主竞赛入围

2011《吾栖之肤》 主竞赛入围

2016《胡丽叶塔》 主竞赛入围

2019《痛苦与荣耀》 主竞赛入围


人人都爱阿莫多瓦!


在当今在世的电影创作者中,阿莫多瓦无疑是最为有趣,也最具活力的导演之一。他那一系列极富争议的作品,探索着宗教、欲望、暴力与人性的边缘。他的风格也与他的主题一样“过度”,那华丽的构图、绚烂的色彩,总能让你在转瞬之间陷入阿莫多瓦的世界之中。



▲ 《痛苦与荣耀》


不过,在他最新的作品《痛苦与荣耀》中,我们又可以看到某种异乎寻常的坦诚与温情。无论是构图还是叙事游戏,在其中都是点到为止,“恰到好处”。或许这部半自传性的作品,也让我们看到了这位千变万化的导演,相对真实的一面。


但这显然不是他的终点——这位天马行空的导演,仍将在未来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讶与感动。







-END-






陀螺电影·假装在戛纳



你爱的电影,戛纳影评人们都骂过


《沙̶漠̶帕̶拉̶斯̶》


史上最差“金棕榈”,你绝对想不到是它


华语电影,在戛纳


这份戛纳宝藏·遗珠片单里的电影,怎么都没听说过?


假装在戛纳 Day3 | 他们都说这电影很牛逼,但我看不懂


假装在戛纳 Day2 | 这些“高冷”艺术片怎么总是毁三观啊!?


假装在戛纳 Day1 | 在这个电影节,我看到了最黄的电影


戛纳电影节最强公开赛,正式开战!


刚下飞机,人在戛纳,今晚开幕




真实片单预测


唉,今年最大愿望,是戛纳电影节不要取消


2020年用来续命的电影,戛纳已经帮你准备好了




2020年第73届戛纳电影节


活久见!戛纳电影节将在威尼斯举办?


今年戛纳电影节正式宣布取消......但又没完全取消?


“如果戛纳电影节都要线上看,那我宁愿直接取消”


他凭什么成为戛纳评委主席?


赌一杯奶茶,今年戛纳评委主席,就他了!




· 感谢关注 ·


陀螺电影


豆瓣 | 陀螺凡达可

微博 | @torovandarko

微信公众号 | 陀螺电影

B站 | 陀螺电影

知乎 | 陀螺电影

今日头条 | 陀螺电影

西瓜视频 | 陀螺电影

网易新闻 | 陀螺电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