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我们1月11日认为今年政府债净融资小幅下滑,发行节奏或将后移,但月度规模或将平滑,地方债发行期限缩短(《2021年政府债券供给五大猜想》)。5月30日认为国债发行量可能低于赤字目标,地方债发行量按照略低于年初额度的比例进行估算(《哪些省延迟发行地方债?今年政府债会少发吗?》);7月4日认为8月供给压力可能较大,关注是否会缩量后延(《如何看待7月供给压力和资金波动?》)。
当前地方债发行进度如何?发行执行率是否提高?假设地方将预留部分专项债额度在今年12月发行,剩余新增专项债额度需在9月发行完毕,那么后续供给压力怎么看?
(1)相较于各省市发行计划,7月地方债计划发行与实际发行更为契合。从地方债月初披露的当月计划发行规模/当月实际发行规模来看,今年4月-6月占比均在66%-72%区间,7月占比提升至100%,4月至6月实际发行规模与月初计划规模差异较大,基本相差2200-2700亿元,主要原因是:
一方面,披露月度发行计划的省/市/地区普遍存在少发的情况,今年4月-7月分别少发1202亿元、2976亿元、1507亿元、1377亿元。
另一方面,月初一般只有部分省/市/地区公布月度发行计划,今年4-7月披露月度发行计划的省/市/地区有7-19个,而实际发行地方债的省/市/地区有22-30个,4-7月未披露月度发行计划但实际地方债发行规模分别为6324亿元、5031亿元、2870亿元、867亿元。
总体来看,披露季度发行计划的省/市/地区少发,但由于部分省/市/地区未披露计划,实际地方债延后发行的规模逐渐减少,实际发行与计划发行更为契合。
(2)新增专项债发行始终偏慢。今年以来地方债发行进度始终偏慢、其中主要是新增专项债发行偏慢,1-7月地方新增一般债总发行规模5287亿元、新增专项债总发行规模13546亿元、分别占政府预期目标的64%、37%,相比于19年-20年新增专项债发行节奏明显偏慢。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表示“合理把握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推动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实物工作量”,我们预计后续地方新增专项债发行速度有望提速。但从8月第一周来看,无论是发行规模还是净供给规模并未较7月底回升,反而有所下降,或许与地方债发行窗口放宽至年末有关(如地方将预留部分专项债额度在今年12月发行)。(3)地方债发行窗口大概率放宽至年末。7月20日财政部预算司副司长项中新表示“专项债发行进度较去年有所放缓,主要是今年专项债券恢复常态化管理,适当放宽地方发行时间要求,这样既不会影响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和资金需求,也可以有效避免债券资金闲置”,以及财政部部长刘昆表态“适当放宽专项债发行时间限制,合理把握发行节奏”,多方面显示今年地方债发行窗口或放宽至今年末。(4)Q3政府债供给压力较大,预计年内供给高峰在8月、9月、12月、净融资规模在0.9-1.3万亿元左右。考虑到地方或将预留部分专项债额度在12月发行,我们假设在预留12月发债额度后,剩余新增专项债额度需在9月发行完毕,我们按照专项债发预算的96%、98%(分别对应去年比例和近五年均值)两种假设、专项债集中在8月、9月、12月发行,后续政府债(不含储蓄国债,下同)供给情况如下:8-12月平均每月政府债净发行量分别7900多亿元和近8600亿元,其中记账式国债为4200亿元、地方债分别为3700和4370亿元。预计年内政府债净发行高峰在8月、9月、12月,净融资规模在0.9-1.3万亿元左右,其中国债、地方债平均每月净发行分别在5200和5730亿元,10月和11月供给压力较小。
-------------------------------
相关报告(点击链接可查看原文):
机构行为
债市情绪进一步走高——债市情绪高频指标跟踪
债市情绪继续走高——债市情绪高频指标跟踪
杠杆久期双抬升,绩优基金三板斧——21年Q2纯债基金季报
债市杠杆率回升,降准打开利率空间 ——6月债券托管数据点评
整改初见成效,后续压力仍存 ——以两款案例分析现金管理类理财整改进度
流动性与债市供给
存款利率改革——利率市场化再下一城
上半年地方债投向如何?各省剩余额度怎么看?
解析5月央行资产负债表异常之处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珮珊债券研究)为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行业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观点交流;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对研究观点或报告的解读能力,使用订阅号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请务必取消订阅本订阅号,海通证券不会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订阅号内容而视其为客户。本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海通证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海通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本订阅号的版权归海通证券研究所拥有,任何订阅人如预引用或转载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务必联络海通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必注明出处为海通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行业对本订阅号(微信号:珮珊债券研究)保留一切法律权利。其它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行业名义注册的、或含有“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团队或小组”及相关信息的其它订阅号均不是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行业官方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