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双非二战406分上岸人大宪行丨花期晚不要紧,静待花开

知行法学 知行法学
2024-09-06
前言

无所谓本科是否名校,师妹以406的高分傲然跻身去年高分选手的第一梯队中。师妹之道,胜在一步一步的扎实笃定,走了许久终于来到了这里;更在于无畏艰险、必然取胜的决心,于是每一步都对得起自己。全篇经验帖尽展师妹考研全程的奋发砥砺,也正因此,站在此时回顾过往,尽是“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写在最前面


当你看到这篇经验帖的时候,证明你已经有了考研的打算,甚至是有了考人大法学院的打算,更进一步讲有可能是有了考宪行的打算。而我现在想告诉你的并不是这条路有多么的难走,你要经历多少艰辛,付出多少努力,而是要给你加油打气。其实有的时候我们不需要想太多,有梦就去追,有目标就朝着那个点出发,总会到的。你完全不需要去理睬外界的声音,考什么学校也不需要谨小慎微偷偷摸摸,就大大方方的,体体面面的,大行不顾细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嘛。

话虽如此,你还是要清晰的知道你的目标。如若仅是担忧本科学历找不到工作,那考研未必是刚需,因为没有担心的必要;如若仅是为了获得一文凭以作为部分考公职位的敲门砖,那就“稳”字当头,选择最便捷稳当的路径,本校或许是不错的选择;如若是有着学术追求、考研是人生规划的必经之路,那就去考吧,去考一个不错的研究生,如果没人支持你的话,至少还有我。但是切忌拿你的追求和规划当幌子哦。


二、个人情况介绍


(一)个人简介

本人无大才,本科双非,亦非政法类院校。两次大战,一战虽败,但战果累累,二战我便不许它再输了。一战的时候,被病毒偷袭,晕三倒四上了战场,最后差十分进入复试。二战毕,出考场时一轮红日当头,似有将刀剑收归剑鞘之感,顿时热泪涌出。待看到400+成绩之时,那股热泪再现,趵突泉的原理或许也是这样。进京赶考,稳住为好,终于守住了一座刚拿下的城。

有人看到这觉得我的经验帖好奇怪哦,似乎不甚严谨。其实是因为我在看经验帖的时候略觉枯燥,我试想换一种表达可能稍微好点。无论如何,有一点需要澄清的是,经验永远是经验,无论哪一篇都不可奉为圭臬,一定要摸索出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路。


(二)择校

这个话题就我而言,可供谈的地方不多。因为自我高中时便确立下来了人大的目标,我也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所以我实际上在择校这个上面是完全不理智的,在这个方面我给到大家的建议很少。我没有分析过具体的报录比,复录比,没有进行过咨询,没有了解过其他的学校,大概就是看了一下历年招生的名额、分数要求和考试题目类型,就匆匆然确定了这个这所学校。这似乎不大符合所谓考研的步骤要求,第一步便是择校,也有所谓“方向比努力重要”。确有道理,但也不能顾此失彼。择校的数据分析我不懂,我大概谈三个方面,其一是我为何选人大,其二是我为何选宪行,其三是我认为关乎择校的重要因素。

1.择人大之由

第一,少时的梦想。高中时是文科生,人大的文科懂得懂得,不用多说。奈何当时的能力不行,功力不够,只能考上一本院校,但庆幸的是与法学结缘。自大一时起,就有考人大研究生的梦想了,慢慢开始一步步积累沉淀。

第二,人大的理念。无论是人大的校徽的人文主义精神,还是实事求是的校训,那种精神力量的指引似乎无法用文字表达清楚,有一股特殊的力量助推着你,吸引着你。

第三,平台的作用。我深知平台的重要性,法学院与法学院是有区别的。本科学校很重视法学,但是似乎无法满足我的需求。我在B站上看了很多公开课,觉得我需要进一步深造学习。我很爱我的母校,结识了许多良师与益友,他们也一直鼓励我,这也是考取人大道路上不可多得的催化剂。

2.择宪行之由

第一,学科精神的铺垫。大一入学第一门专业课修的就是宪法,自此爱上。这种学科的魅力是足以让人折服的,那种对人的关怀,对权力审慎的态度,那种理论上宏大而又精巧的建构,那种无与伦比的情怀,在我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人大宪行有着与其他法学院宪行专业不同的魅力,那种对规范的执着,对理性的追求,对人权的向往,催生着那颗种子发芽了。

第二,大师思想的助推。梅贻琦先生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人大虽没有有些高校园林般的美景,但有比肩拙政园之于园林艺术造诣般的大师。我读宪行专业这些老师的著作、论文,听他们的讲座,方知桃花源之于那小小渔人的意义何在。他们身上的那股气质,到现在我才明白,是思想。

第三,功利主义的影响。当年选择这一专业,可能是因为它稍微冷门,要的分数不高,加上自己也很喜欢,竞争也不大,便选择。但是大家一定一定要注意,不要试图钻这些小空子,有这种心理。既然你这么想了,别人也会这么想,会出现“冷门”专业高手云集的年份,今年宪行的盛况就是典型例证。

3.择校之重要因素

第一,考试题目类型。人大考试无选择,均为主观题。其考试题目考察的是综合能力,不完全是记忆,与法硕大为不同。这意味着要求更高,但也适合一些同学。有一些同学,不喜欢条条框框的知识点,不喜欢死记硬背,喜欢发散思维(一定要建立在基础知识上),喜欢逻辑论证,人大的考试对于这种同学是利好的。但这并不等于不需要记忆,实际上记忆的内容量也是很大的,不记怎么能有精彩的论述呢?而对于那些喜欢记忆具体知识,不喜欢主观题,论述很费力的同学,当然认真训练肯定是可以补起来的,但是似乎法硕是一条更适合的道路。

第二,家庭支持程度。客观地说,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因素。有一些可能家境不是特别好的同学,需要快一些工作以补贴家用,要考研也是要稳字当头,这是不容忽视的。选一所适合自己的稳妥的大学是最好的。我从来不看轻任何一个有梦想的人,有理想当然要去为自己活一把。但是需要你具备克服重重阻力的能力和良好的不惧艰险的心态,如果齐备,我相信你一定可以。

第三,其他影响因素。梦想、名校情节、学术追求、恋爱关系、报录比、复录比、地理位置等等都可能会成为影响你择校的因素,但窃以为上述两个因素为大。理性的讲,做一个详实而又细腻的择校分析对于考上是大有裨益的。但一定不要把考研想得太难,也不要把重心完全放在择校上。


三、问题之澄清


很多同学在考研之前必然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细小而纠结的问题常常在考研预备期令人十分头痛,我现在凭现有的印象来谈谈当时令我纠结的点,供大家参考。


(一)是否报班?

在这厘清的第一个问题似有做广告之嫌(如果认为我是说客可以直接“欻~”一下划走)。但我在这说的一定是极其客观的亲身感受。我在这个问题上没有过多纠结:第一步,我没有选择各种线下机构,因为意义不大;第二步,我选择线上知行的全程班,因为比较迷茫。当时的知行还没有这么的强大,但是对于我而言这是当时最好的选择。进入知行以后,我发现了一群认真负责的师兄师姐,一整套系统完备的复习方案,一批优质的复习资料与配套课程……我的第一感受是,无论考没考上,我没亏。于现在而言,极其客观的讲,不用我多说你大概也会选择报班,毕竟数据摆在那里。

我要澄清的是,对于一些“负面新闻”(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已经很久没有关注过了),在我进入知行以后我就再也不会去看,不会去想,因为眼见为实嘛。那些子虚乌有,大多是一些怨言,一些竞争手腕罢了。有人说是因为你考上了才会说这种话,站在制高点上纯粹输出主观意识。但是我失败过一次,二战时毅然决然选择知行,难道不是最好的例证嘛?

但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按需选择才是王道。


(二)考试用书的择取?

众所周知人大不指定用书。这就意味着一切观点均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支持与认同。但是与之带来的不稳定性仍会令同学们不知所从。可以看看知行公众号上推荐的书目,基本上足以应对。至于怎么看如何看,且听下文分解。

在这个模块我想谈的更多的是这么几点。

第一,其他书目也可看,但是时间有限者并不建议。如果备考周期很长,那可以看,没有任何坏处。

第二,对待论文的态度。有的同学会在初试阶段看很多论文,但往往适得其反。论文大多数是老师对待某一个话题的专门探讨,主观性较强,可能对于基础不是很扎实的同学来说会有碍于知识体系的形成。故而,以最为基本的教材为纲,奉行“基础为王”的态度,不奉论文为圭臬,仅发挥其锦上添花的作用,这才是最适合绝大多数人的复习路径。

第三,法考书目可以作为铺垫与补充,吃透讲义是重中之重。前者我会在“双考”部分予以探讨,后者则在后文学习方法中融入。


(三)应用法学的选择

在了解了人大考试内容之后,很多同学会陷入选什么应用法的迷茫。按照往常做法,大多数同学会选择民刑知三门。这是因为在本科阶段,我们对这三门的体系性比较熟知,也有一些有趣的案例吸引。在这里,我不做推荐,只讲一下我的亲身经历。

本人一战时选择的便是民刑知,但要知道前两者都是大部头,所以考前我基本上没有复习完。加之我一贯认为要想把刑法学精学透,那可谓是难上加难。但因路径依赖,就这样上了考场。如前所述,我是发烧上的考场,当时刚上考场见到刑法题就有些晕头转向,摸不着门路,就翻阅试题,看到了环境法学的题目。虽然完全没有复习过,但是依日常的法学方法论、法考残存的记忆以及本科阶段的学习内容,我足以应对。故而就在考场上裸选了环境法,最终应用法学拿到了近130的成绩。

所以在二战的时候,我就放弃了选择刑法,选择的是民环知三门。因为环境法内容不多,体量不大,重点突出。我可以利用省下的时间去学习民法,最终也拿下了较高的成绩。

要清楚,这是一场考试,贵在如何选择。


(四)双考的意义?(附法考备考指南)

我当时作了很多心理斗争,是否要双考困扰我很久。后来我经过论证,证明了双考对我的考研是有利的,故而选择双考,也拿下了法考证书。大概有如下优势:

第一,形成作为基础的学科体系脉络,为日后深入学习打好基础。

第二,全面详实的学习知识,在生动的法考课程中学习枯燥乏味的知识,对于理解与背诵考研知识大有裨益。

第三,心理上的安慰也很重要,拿下法考证对法学生而言是一个安全网,有兜底作用,即便考研失利,也不会产生“芝麻也没捡着,西瓜还丢了”的自卑情绪。

第四,人大考研与法考并不冲突。知识点融会贯通,都很侧重于对规范的理解与阐释,考试科目类同。也因人大考试题目的包容性使得法考观点也可以被接受。

当然,双考最大的缺陷就是时间分配的问题,可能我的一战失利也受此影响,但我真心觉得这并非主要原因。时间配置好完全没有问题的,本人性格的作用使得在法考上面投入的时间过多了。

在这里简要谈及法考备考。

1.老师的择取

笔者当时选择老师是基于两大考虑,一方面是要与考研结合起来,另一方面是为了方便。基于此我直接购买了众合的资料包,另外购买了钟秀勇老师的民法教材与杨帆老师的三国法教材。

所以我的老师选择就是众合的那群老师,不再细说,只是民法老师进行了替换。当然,当年也有同学选择李建伟老师,据说他今年不讲了;也有同学选择刘家安老师的民法。我个人认为这些老师功力都很强,大家按需选择。我是因为老钟讲的全面,有助于后续考研知识的理解,所以才选择他。但是实话实说,老钟的讲课方式不同于技术流老师,单纯应对法考的话可能对许多同学来说比较困难。而且据悉,老钟这两年的书进行了删减,有些点也不再提了。

也有一些朋友推荐瑞达刘安琪老师的商法,据说还不错。三国法毋庸置疑找女王就可。

综上,便宜做法就是直接用众合全套就行了。个人认为较好的武装(从利于考研的角度)是:

民法——钟秀勇

刑法——柏浪涛

行政法——李佳

民诉——戴鹏

刑诉——左宁

商法——刘安琪

理论法——马峰

三国法——杨帆

2.法考方法论

至于时间安排,我们当年受疫情影响较为特殊,再加上我的记忆已经比较模糊了,在此就不误导大家。如果有需要的话,可以看看其他师兄师姐的经验,在这里我简单谈谈法考备考的方法。

(1)客观题

第一,根据老师的节奏和自己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决定先读书还是先听课,但总的来说读书>听课。常有论者说,先看书再听课。但是对于双考的同学来说,时间是非常紧张的,所以我提出了这个观点。在我备考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老师的风格我完全可以直接听课,比如说李佳老师。而有的老师的风格,我得先看书再听课,如钟秀勇老师。但是,一定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看。比如说,在听课过程中你经常不知老师在说什么,那不如先看看书。如果听课十分顺利的话,那就不用先看一遍书了,直接听课后续复盘就行。有一个课程我是十分推荐大家去听的,就是考前聚焦,最后几天把各个老师的几页纸吃透,会唤醒你的记忆,非常有用,也常有老师压中题目。

图 1:老钟精讲卷

第二,与考试重叠的科目一切从繁,与考试无关的科目一切从简。如民法、刑法、知识产权法这类科目,一定要把精讲卷吃透,一边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这对于我们形成学科体系是大有裨益的,而且往往这类科目占大头分数,对通过法考也是必要的。

第三,做题做题还是做题,背书背书还是背书。看再多的书,不做题不行,不背书不行。把法考真题刷完,重点科目拿着背诵卷背完,不要只抓精神,而不注重细节。刷题时无论对错都要看解析,要把解析吃透,实际上也是一个复习知识点的过程。背书时的方法论我在之后会讲解。那时候我为了刷题,每次图书馆闭馆以后会回到宿舍拿把椅子趴在过道里打个小台灯再刷几十道,因为宿舍有些吵,我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我可以做到重点的题目完全记住,其他的题目看到就知道再考什么。

第四,注意时间安排与科目协调。双考的同学要注意,越早开始越好,不要怕战线拖得长,因为这是你自己的选择。当然,不要在法考上耗时过多,对于一些科目(除非考相关专业)不必投入过多时间,如刑诉。但不能忽视小法的作用,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个一个小漏洞会让整座大厦倾倒。行政法与商法都是性价比很高的科目,理论法的基础知识,对于考研规范的掌握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老师总结的口诀对于之后背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五,注意心态。双考压力很大,很痛苦。这一年你看过的书摞起来绝对比你高得多,一定要做好心理建设。我在学习过程中很快乐,平时也经常和同学交流讨论,甚至因为某个观点会吵起来。就这样,也会有绷不住的时候,考前会有失眠状态,经常瞌睡等等,这些都是正常现象,一定要做好调试。

总之,我一直认为法考的复习方法没有那么的复杂,无非就是看书、听课、背书、做题,然后就是上考场,通过率也没那么可怕,你只要按着流程走,一步一步稳扎稳打,绝对可以通过。

(2)主观题

我们那年受疫情影响在十月份没有举办考试,所以没有花时间在主观题备考上。故而,我在这里谈及的主观题备考不是在紧张的一个月时间内的备考,而是一个较长时间的备考,大家领悟精神就可以。

对大家而言,基本上有这么几种选择:

第一,客观题通过后就开始认真准备主观题,与考研并线作战,去参加主观题考试。

第二,客观题通过后不准备主观题,全力进攻考研(毕竟已经到十月了),去参加主观题考试。

第三,客观题通过后不参加主观题考试(因为保留一年客观题成绩)。

大家都各有想法,我不左右。但是如果是我我会选择第一种,毕竟客观题都过了,稍微发点力主观题是能够拿下的。一下我来简单介绍一下主观题备考。

第一,无需听课,看书做题即可。时间缘故,根本没有听课的必要。我连书都基本没怎么看,当然不会的知识点可以回去翻一翻。在竹马系统上可以直接做题,系统会自动批改,当然会有误差,按点踩分,自己大概看看,不要过度在意那个分数。注意做题时间,系统会计时的。我是做完之后会将自己的答案整理到Word文档里自己进行批改,会将知识点、相关理论观点以及法条放在文后,有利于后续的系统复习。我再强调一下,做题弥足重要,必须要动手去练去写,要适应打字的环境,不能只给思路,这是大忌!尤其是民商诉的大案例,关系比较复杂,需要一一理清楚,不动手不行啊!

图 2:刑法主观真题演练

第二,资料选择。我基本上没有买关于主观题的教材,只购买了柏浪涛老师和钟秀勇老师的教材,因为上面附带着主观十题和主观八题,我把上面的题目均做完了,是比较有难度的,尤其是钟秀勇老师的题目。对于法思的题目,直接打印马峰老师的几页纸背诵就够了。刑诉的资料嘛,在下一点我会着重讲到。最后就是二选一,我选择的是行政法,一方面我对这门学科的知识了解的非常透彻了,也与我的考研专业相吻合,再加上李佳老师太强大了,我果断没有看商法的内容。对于行政法的资料,我就看了他在微博上发的每日一题(众合会发整合版,大概50道),极其管用,顺带着也把知识点看了。

图 3:钟秀勇主观8题

图 4:柏浪涛主观10题


第三,法条查阅:课程+训练。主观题考试与客观不同,是可以查阅法条的。但是,考试时间很紧张,每道题都查是完全来不急的。只有刑诉属于需要查很多的学科,所以我推荐看看左宁老师的法条课,看完以后多训练,大部头的分数拿下是没问题的。至于其他老师也有开课,选择去看,如李佳老师的。刑法完全没有查的必要,查也查不到,近年多考察观点展示,平时多积累,柏老师的书中有汇总,主观十题也有相关训练。民商诉以自己的记忆为主,商法多关注公司法的司法解释,民诉的部分重点法条的位置要记住。有些规定是查不到的,如九民纪要,这就需要大家记忆咯。所以不要想着在考场上题题都查,完全来不及。把查法条的时间多用在刑诉上面,这是比较合理的。听完课以后要结合真题训练查找速度,竹马有个查找的系统,结合着训练,一定要练!练着练着就记住大概位置了。

第四,考研互动。在做主观题的时候,可以尝试着用考研的观点予以回答,多做观点展示(即便没考也要做观点展示,分析每种理论的缘由)。要用考研的术语予以表达,如使用民法蓝皮书的语言进行阐释,具体而言如对待悬赏广告的性质蓝皮书上详实地论述了两种观点的理由。这种方法不仅仅局限于刑法,各种学科均可使用。法思的题目结合法理学、宪法学来回答是会很加分的。

总之,对于主观题备考而言,做题是最重要的。每一道题做完之后要批改,Word中要用不同颜色出现批改痕迹、出错理由、相关规范、其他观点、基础知识、回答思路等等,吃透每一道题,那上场之后便是如鱼得水了。但这个工作不是那么容易的,时间紧任务重,我当时整理的文件二三十万字是有的,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点参考。

至于法考的知识如何应用到考研上我在下文会谈到。祝愿大家法考可以一次性通过!


(五)与本科课程的互动?

许多一战的同学都有这个顾虑,如何权衡本科的课程学习,期末考试,学校的活动之类的。有这个担忧是正常的,说明你认为考研十分重要。还是希望大家权衡利弊,做好取舍。一定要在保证自己不挂科的情况下灵活调整。

我当年也是,我需要双考,完成学年论文,还有一些任职和很多课程。我如何取舍?对于我觉得有用的课程而言,我会十分积极的去上。但是有一门课是民法案例分析,老师管的并不严,但我仍然会十分积极地去上课,去探讨,去分析,去回答问题。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结合考研的知识做输出,实际上发现对于案例分析的能力有一个很大的提升。当时还有法律英语的课程,这对于复试来说是利好的,再加上老师管理的比较严格,我也积极去上。所以大家一定要做好选择,为我所用。

对于一些学校在大三下大四上开展的学年论文,大家看学校要求来完成。能够满足基本的要求就行了,不需要追求完美。而我当时可能是性格使然,觉得研究要保持连续性。在确定完题目后我就着手开始写了,每天晚上都要花两三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来写,花了不少时间在这个上面。老师看后也很满意,最后毕业论文在此基础上稍微修改了一下就完成了,而且写的还不错。但是确实是浪费了不少时间,也可能是一战失败的一个原因吧。

对于校内任职而言,如果在大三能退就退掉吧。这些活动任务会干扰你备考的进程,要分的清楚孰轻孰重。本来备考就已经很累了,我不想你们因为这些更累。但是对于一些必须完成的工作,那还是要积极完成的,但是如果有需要可以和老师们积极协商,他们还是比较通情达理的。


(六)二战?

这个话题是比较沉重的,我放在这里来说。这部分不谈学习方法论,只是一个事实的陈述与一些建议。对于一战的考生而言尽全力拿下这座城,可以略过;对于一战失利的同学,甚至二战失利的同学可以看一看。

一战失利不等于就要开始准备二战,必须要做好详尽的考虑,因为二战不等于上岸。二战意味着更不确定,更焦虑,更压抑,更孤独。而且你不知道前路会发生什么,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放弃。好好想一想,分析分析自己一战失利的原因,跟师兄师姐倾诉倾诉,问问他们的建议再做考虑。

拿我自己来说,我的二战实际上是从毕业之后开始的。从学校回到家就着手复习,我是自己一个人在另外的一个房子A里面复习。每天面对着那堵墙,那扇窗,似是牢笼。晚上12:00左右回家B睡觉(我想给A打造成自习室的感觉),夜里一个人走还有些许害怕,好在陪着我的还有星星月亮。那一刻我才想起,很久没有在家呆过这么久了,每天夜里也都在感怀家里的星星真闪、月光真亮。就这样,我从酷夏走到隆冬,就在那短短一条小路上经历过雷鸣与暴雪。就这样,我第一次体会到了“披星戴月”的感觉。

回到家不到一周我亲爱的奶奶就去世了,之后是我的爷爷,再之后是我的姥爷。我无一例外地作为孙辈送了他们最后一程。这对我而言是莫大的打击,更多的是麻木,责怪自己为什么没有早一年考上,这样他们就会安心地看到我走进人大的校园。我会偷偷哭,哭着哭着就会想起他们离开的那个早上,那个下午。想着想着,就得抹开流不尽的眼泪,咬着牙继续看书。太阳升起又落下,我时不时会去拜访那些被封存在照片中活生生的人,我会时不时看一看录像,听他们叫着我的小名,告诉我“要好好学习,将来要为人民服务呢”。我踏过千山万水来到人大校门口站着的时候,我不知道背后支撑我的是什么,是信念吗?是理想吗?所有人都可以夸夸其谈,但我不会,因为我真的不知道是什么。

不知道在这里谈家事合适不合适,但是我想告诉你的是,二战的道路要远比你想象的复杂,但是只要你选择了,就一定要一个脚印一个脚印踩下去,要踩实,踩稳。只要你坚持到最后,你就是胜利者。心累的时候可以想想我的故事,我都坚持下来了,你也一定可以。



四、备考指南之公共课


对于公共课的备考,我将以表格的形式对比一战二战来进行较为详实的梳理,以便于大家参考。


(一)英语

1.资料择取

以上即为我的资料择取,加粗项是我认为最为重要的资料。英语非常好的同学以二战资料为准,不够用的话从一战资料中选择添加,英语较差的同学,尽早开始,可以选择一战的资料。

2.备考内容

3.一些补充

我的英语备考大概就是这样。还有几点要给大家强调,也附上一些自己的笔记供大家参考。

第一,不要投入过多时间,也不要配置时间过少。原则是时间不超过专业课,不少于政治,一天两到三个小时为宜,后期要缩减时间。必须清楚,英语是长线作战的科目,不可能考前突击完成。视个人的英语水平决定时间安排。

第二,单词为王,这是我发现的奥秘。哪怕你语法不好,但单词全部认识你都可以猜出个大概。哪怕你语法再好,关键词不认识那照样完蛋。单词背诵以app为宜,因为它会根据你的记忆曲线进行安排,比死背书好得多得多,我是走过弯路的。

图 5:背烂的第一本书,朋友说这叫“读书破万卷”

图 6:单词本积累

第三,阅读最为重要,其次是作文。小三门常规练习就好,但不能放弃。所以,阅读作文宜繁,后者宜简,但繁简有度。一战的时候我对待阅读过繁了,这一点上岸南大的朋友后来批评过我,二战就改掉了,真的太浪费时间了。

图 7:10年前阅读总结笔记

图 8:10年后阅读总结笔记

图 9:阅读方法论总结

第四,注意小三门,万不能放弃。练习时可以不注意自己的工整程度,但不得不练。对于翻译而言,拆开一天练上一两句是合适的。练习时注意计时,一句话3——4分钟是合适的。

图 10:翻译练习

第五,一定要模拟!一定要模拟!一定要模拟!可以在网上买点答题纸进行模拟。模拟的时候就要注意字迹工整了,字不好的同学可以在前期练练衡水体,趁有困意或者是学累的时候听着歌练习,作为一种放松,似有修身养性般的惬意。

图 11:英语模拟考试


(二)政治

1.资料择取

2.备考内容

3.一些补充

第一,资料选择不用多说。完全肖老师就可以,完完全全可以。精讲书是最全面的,先看在做题,标注重点内容。肖1000必须全部做,认真分析错误,当然做对的题也要看解析。肖老师也出了小册子,用起来也是很不错的。至于往年真题和时政,个人觉得用处不大。


图 12:肖精讲与肖1000

第二,其他老师的内容可以做补充。比如说哲学差的同学可以听听徐涛老师的课,讲的还是很不错的;想学一些解题技巧的同学,可以选择腿姐的技巧班。当然,腿姐在考前也会有带背,可以每天早上起来在去图书馆的路上磨磨耳朵,我一战的时候也是这么做的。

图 13:一战时腿姐主观

第三,客观题不要只做题,做题的同时要回到基础知识。此时不宜在使用精讲书(当然不会的问题可以去查阅,此时起字典的作用),以各种类型的小册子作为武器。冲刺阶段把市面上所有的题搜罗一下去做,有电子版和纸质版。

图 14:一战时肖八总结

第四,主观肖四完全足够,我二战只用了肖四,最后80+的成绩。背诵肖四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要找到其中的规律,形成自己的答题思路。肖4的答案构成是有逻辑的,逻辑的发现工作要靠自己。当然,在我二战那年肖四做了更新,更为完善,整合了每道题目的关键逻辑。我还是喜欢自己总结,所以没有细看他的总结。答题时可以试试腿姐的“点-默-析”,实际上就是文科常见的答题方法论换了个名字。

图 15:二战时肖四主观

第五,至于政治是否需要模拟,我的回答是按需选择。我没有模拟过,因为我觉得有的浪费时间,写主观题太费劲,太耗元气了哈哈哈,而且等到背完主观题已经到考前了,时间太过于紧张,于是就放弃了。大家不放心考试时间安排的话,可以试着模拟一次。


五、备考指南之专业课


专业课部分我不再进行一二战的对比,而是先总后分,总以宏观方法论为纲,分以各学科为要,主要是将一二战中的经验融会贯通,从应然层面做论述,同学们看起来也更为便宜。其实我的整个专业课备考就是围绕着知行的安排走的,没有什么亮点,但是在这也算是做一个总结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总论——谈专业课备考方法

1.如何规划?

我不是一个善于做规划的人,这主要表现在我没有一个很宏观的纲目来安排自己什么时候该干什么。因为我觉得这样太过于抽象,过于渺茫,自己会心累于既定的任务没有完成而懊悔。所以在长期规划方面大家可以去看看其他师兄师姐的建议。

简单谈谈:于一战而言,我是从12月份就逐步开始了,但那会儿主要还是英语和法考内容,但是已经开始接触考研的专业课了,主要是理论法的书籍阅读。二战则是从毕业后的暑假开始,我觉得是来得及的。

我更为详尽地谈一谈短期规划,这个我认为自己做的还是比较到位的。我一般是列一个周计划和日计划,在列计划的第一周需要先试试水,看看自己一周大概能完成多少工作量,然后在开始后续的安排。根据实践的结果决定这一周的学习计划以及生活琐事,当然不乏会有一些突发事件会打乱规划,尽量压缩时间按计划完成既定任务,如果实在无法完成,则需要灵活做出调整。

日规划要仔细,大概早上要完成多少任务,下午和晚上要做什么工作写清楚,可以买一个日规划本进行记录。每天学习时长要用电子表进行计时,这样可以作为复盘依据,也可以知道自己每天的有效学习时长以预估后续时间需要。完成任务就打勾,没完成就打叉,没有完全完成就打对上叉。未完成内容可以顺延至下一天,但是必须要在周任务规定的范围内完成。这就意味着,周计划不能定的太满,一周的学习量可以超过既定规划,但一定不能达不到该标准。

图 16:日计划

当然,在每天的日计划上面可以写一些激励自己的话,写一些每日反思,或者心情抒发,做好与自己的对话。因为涉及到个人隐私,在这里就不展示了。

2.如何看待人大专业课考察?

四个字,基础为王。我在上面已经反复提及了,基础知识必须牢固。在这里我需要抛出的新的话题是,应对专业课考察必须全面。这就意味着每个点你都必须要复习到,而不是囫囵吞枣,也不是只挑重点去复习。所以我的整个备考的过程都是图全面的,只是在考前冲刺的几天前再把重点过一过。

所以需要再加四个字来形容人大专业课考察,即全面为皇。这一点不是说他什么都考,而是说考的时候你会很全面的做出回答,你会很综合的输出观点。也可以很好地应对他人可能复习不到的冷门知识点。这一点真题上是有表现和反应的,在这里就不列举了。

如何做到全面?那就是看书要全面,建构知识体系要全面,背书要全面,做题也要全面。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到这么全面,那就要看你协调时间的能力了。当然大家不要畏惧,这里的全面指的是相对全面,可以根据各科目复习的情况调整时间规划与精力配置,说的并不是要把书一字不落的背完。具体方法论在下文会提到。

3.如何读书?

读书要全面,这主要表现为吃透教材。这里的教材就指的是知行推荐的教材,大多数是人大的蓝皮书。读书的顺序大致是这样:

第一遍要精读,每个角落(包括脚注)都要扎实看完,遇到不会的地方勾画出来,然后请教师兄师姐。要用好荧光笔,比如说概念用黄色,观点展示用蓝色,论证理由用橘色……就是一个区分工作。

第二遍要结合专题来读,这主要是在看知行讲义,听有关课程的过程中,对于某个专题的理解再回到课本去看看论证的思路,这个过程就是由繁到简再到繁的过程。重点阅读自己标识过的部分,相当于打第三遍基础。

最后就不再通读教材了,以讲义为本,教材起到的只是字典的作用,对于不理解的部分再回到教材上看看老师们是怎么论述的,这样会进一步深化理解。

图 17:法律史教材阅读

书上是完全可以勾勾画画的,不要心疼。相关的课后习题如果可以找见的话可以在阅读过程中标注到相应部分。如果没法在文章中找到的题型,在第一次阅读时可以批注在书上,但这并不排斥日后进行专门模拟。

图 18:王迁老师知产教程课后习题

对于二战的考生来说,我个人认为读书也是必要的。在一战战败到正式开始准备二战这个过渡期内,可以多看看书来充实自己。建议还是与考试相关的著作。具体而言,如林来梵老师的《宪法学讲义》、张翔老师的《基本权利的规范建构》、刘家安老师的《物权法论》、杨代雄老师的《民法总论》等等。我当时也是这么做的,看书对于过渡期的度过与备考是大有裨益的。

图 19:刘家安老师物权法论阅读

4.如何建构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的建构是必要的,尤其对于人大这种考试题型来说。知行也会讲许多的方法论,而且非常有用。如“上下左右”,“制度与思想的穿梭往返”之类的,但这些技巧的运用一定是建构在自己详实的知识储备以及对知识体系的全面掌握之上的。

对于知识体系的总结大概有两种办法,一个是思维导图,一个是专题总结。

于前者而言,一定会有师兄师姐讲述很多,因为思维导图的制作是一门学问,而我又觉得自己做的不是很好,所以只能简单谈一谈经验。首先,知行的师兄师姐会给大家总结思维导图,但是这比不上自己做出来的。因为自己做的是更加符合自己的思维惯性以及知识掌握程度的。所以还是建议大家自己制作一些。其次,可以采用纸质版手写思维导图,这样的好处是不需要研究电脑上导图制作,而且更为灵活,但是效率跟不上。更多的同学选择的是电子版的导图app,在这里不做推荐了,我自己用的是MindMaster。用app制作效率高,使用也比较便捷,基本是足够满足大家需求的,所以我还是建议大家使用app制作。

对于如何制作,怎么删繁就简的同时又保证内容的完整性,因为我自己做的不好,所以我不误导大家。还是之前的观点,我比较喜欢全面,所以导图做的就更加全面一些。大家可以看一看其他师兄师姐的经验,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径。

图 20:民法手写思维导图

图 21:电子版法律史思维导图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体系思维建构的方式就是专题总结。比如说围绕一个论题,将该科目所有章节涉及到的有关论据进行罗列,打包汇总,形成一个知识体系。如最经典的就是法理学中的社会调整的相关话题,还有“大宪法观”的树立用的也是这个技巧。

图 22:画面左边体现的就是专题总结的方法

总之,“因地制宜”采取不同方法进行体系性建构。这个过程一定一定一定不能省略。这是一个知识的输出过程,也为后续的整体复习打下了一个大的框架,以后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背诵。当然,未必每一个学科都需要这么制作,因为其实还是很耗时间的,大家视自己的情况来进行制作即可。

5.如何背书?

在背书方面我强调这么几点。

第一,背书要趁早。不要等到理论法学与应用法学的书都看完,课都听完再开始背,这就太晚了,背诵压力也太大了。建议在学习完法理学与宪法学就开始着手背诵了,或者是在理论法学学习完毕后就开始背诵,时间大概是在暑假期间。因为我开始背的晚,所以到最后都有些科目没有背完,这是我一战失败总结下来的经验。

第二,背书要动笔。一方面,背书不要在那凭空记忆,拿起笔来在讲义上勾重点,勾自己认为必须完全记忆的内容。另一方面,背完之后要复盘,可以合上书拿纸默写提纲,在大脑中进行具体知识的记忆。

第三,背书要全面。不要想背什么就背什么,只挑自己喜欢的背,只挑重点背。最起码第一轮复习讲义上的知识点是要全面过上一两遍的,前期背诵不要求快要求稳。后续的复习就要讲求效率了,多刷几遍,重点精背,次重点稳背,非重点速背。对于资料的选择,我基本上就是用的精讲。可能没有做到由繁到简,但实际上我在过知识的时候已经进行了筛取。知行也会出背诵表格等辅助资料,做的很不错,大家到时候也可以用这些资料进行背诵。

第四,背书讲方法。在考研期间,我也分析了各种同学的背书方法。有的同学放声大背,有的同学闷声默背,形态各异,但殊途同归。你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一种。但一定要切记,不要光是在那读来读去,不过脑子。不过脑子读十遍,不如过脑子的一遍。我个人比较喜欢的背书方法是把自己当作老师,自己给自己讲出来。这种方法对我来讲是很好的,也为复试面试夯实了基础。还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喜欢大声背书的同学注意保护好嗓子,可以买点润喉糖、含片之类的。

第五,背书有结果。有的同学会问,背到什么样的程度就可以了。我的建议是背到你可以在直接提问你的时候(意思是面对问题不能先看一眼书的时候)精准定位这个体系位置,并将其有关的知识可以较为全面的说出来就可以了,不需要一字不差的复述,但是主干、精神与逻辑必须精准记忆。而对于一些十分重要的概念类知识必须一字不差的背出来,比如法治的概念等等。

总之,人大考研不靠死记硬背,主要还是能力和功底的测试。但是这种类型的测试一定是建立在充沛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之上的。否则面对一道论述,只是浮于表面,泛泛而谈,没有知识的调度与运用,很难拿到高分,甚至均分都拿不到。面对一道法条分析题,只是脱离实际,大搞批判,没有相关规范群知识做支撑,结果一样不好。

6.如何做题?

考研真题必须是要进行训练的。必须要动手去做,去写。做之前不要看解析,先做再看。对待真题,不要浪费。

做真题的时间大概是理论法二轮完毕,应用法一轮完毕就可以开始了。因为前者要求记忆的东西比较多(这是在精准度上来讲的),而后者主要是运用的东西比较多,对于背诵的精准度需求没有那么高,所以做如上时间安排。

出于时间考虑,前期做真题可以使用电脑打字完成。但是后期一定要手写去模拟考试的感觉。必要的时候也是可以选择一个上午模拟理论法学,选择一个下午模拟应用法学。做题的过程中不要去看讲义,克制自己的惰性思维。做完之后可以拿去给师兄师姐批改,他们会集中的做反馈。在收到反馈之前,自己应该先去做批改。查阅资料完善答案,知识出错的地方及时修改并记忆。这就是一个查漏补缺的过程,因为开始真题训练已经到了中后期了。同时,答案也不能过于冗长,适度即可。但是通过题目复习知识的时候,一定要做加法,毕竟是在复习知识点。拿到反馈之后,要认真看师兄师姐的分析,再次进行有关知识的学习以及答案的修改完善。当然,也可以看看其他同学的答案,积极学习他人的答题思路不是一件坏事。最后一步,就是二刷真题,然后结合知行给的答案进行研读学习。但是不是要做到和它一模一样,取之精华为我所用即可,一定要突出自己的特点。

图 23:法理学真题训练

真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是必须要精准记忆的,围绕真题进行记忆是比较便捷的方式。真题的答案组织是有方法论的,具体而言师兄师姐会讲到,在这里不再赘述。当然,自己也可以总结自己的答题方法论,这对文科生而言不是一件难事。

除此之外,还可以看看知行出的模拟题,广度和深度都是有的。如果实在是没有时间,把真题吃透就可以了。无聊的时候可以翻一翻看一看,给个思路也是可以的。将省下来的时间用在背书上并不吃亏。

7.如何将法考知识用于此?

我上文已经其实已经讲到了如何将考研的知识运用到法考,主要是主观题方面。在这里我来谈一谈法考知识对于考研专业课的支撑作用。

第一,打好学科基础,扎实了解规范。法考更加侧重规范层面的学习,通过法考学习,对于很多学科的基本规范会有很扎实的把握,为后续理论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我可以说,考研的专业课考察就是“建立在规范上的理论提升”,所以不懂规范,基础就不牢,带来的只能是地动山摇。民法、刑法离不开规范,所以法考对于应用法备考是有很大的作用的。

第二,总结高效口诀,提升背诵质量。法考老师会总结诸多的口诀帮助记忆知识,这同样可以用在考研上。如马峰老师对于选举法相关知识的口诀总结等等我到复试复习都一直在用。很方便,很有效,极大助推了专业课背诵。尤其是对于一些繁杂而又无味的知识而言,是极其管用的。但是,很多同学有误区,往往会出现只知道口诀怎么背,但是不知道其中意思的情况。这种问题的形成还是记忆衰减导致的,忘记口诀具体含义之后返回法考资料中看看,多看上几遍自然而然就记住了。

图 24:法考口诀在专业课备考上的运用

第三,听取系统课程,助推知识理解。法考老师讲课充满趣味性,能够有效促进知识点的理解。具体而言,如马峰老师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巧妙地串联历年宪法修正案的内容,形成一个随着时代变化发展的体系,对于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与背诵具有积极作用。

第四,掌握法考真题,促进精准答题。法考的客观题实际上就是诸多小案例,法考的主观题实际上就是综合大案例。应用法学有时也会考察案例分析,虽然考察的角度不同,但法考规模性的案例积累对于这类型题目是大有裨益的。还有一种类型的题目是结合具体案例来谈及某个知识点,或者是直接让举出相关案例,这类举例子的题目在经过法考训练之后应该不是一件难事。

8.如何调整心态?

在这里我还想强调一下心态,也顺带说一下备考时的生活方面的注意事项。长线作战,身体是第一位的,身体没了,什么都没了。

要注意劳逸结合,这一点很重要,我是吃过亏的。前期学得太猛,后期劲儿就不足了。一战的时候,我基本上拒绝了一切社交邀请,思想紧绷,后续就神经衰弱,麻木不仁了。所以告诉大家的是,考研完全可以放松,适度就好,必要的社交活动完全可以积极参加。

要注意锻炼身体,缓解情绪,这一点很重要。我在每天从图书馆学习完毕之后会去操场上跑跑步或者是散散步,这段时间我不会去回忆一天的知识点,就是放空自己,哼哼歌,散散心。偶尔心态不好,哭一哭都是可以的。甚至和研友一起聊聊天都是很好地疏解情绪的方式。二战的时候,我也会偶尔去爬爬山,接触接触大自然,放松放松,没有坏处。

要停用一切与娱乐有关的电子设备,这极度重要。你看有的人可以在图书馆坐一天,但他实际上玩了一天手机。所以到了图书馆就关机,不要受外界的干扰。聊天也是一样,学习的时候不要聊天。因为他会打断你的思路,你会一直想着对方要回什么。等到下午饭的时候打开手机,或者晚上回宿舍的时候打开,集中处理信息。晚上睡觉前尽量不要看,因为会让大脑兴奋,从而影响第二天的状态。第二天起迟了或者是特别困,很影响一天的状态,而且极度懊悔,从而导致心态爆炸,反思来看,实际上是电子产品惹的祸。

要坚持到考试结束,无论结果如何,你都是胜利者。准备考研者大有人在,真正完全坚持到最后的人其实不多。许多参加考试的人都没有正儿八经学习,可能是为了应付家长的要求,也可能是中间半途而废,当然缺考者大有人在。只要你从开始准备考试的那一刻,你就必须坚持到考完那一刻,此时你就战胜很多人了。中途可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处理完就赶快恢复到备考状态。

我在这讲讲我一战的故事。我当年备考很努力的,无论是同学还是老师都觉得我是种子选手,虽然我不这么认为。备考中后期,尤其是解封之后,那段时间学校里时有小阳人,我们也会花很长时间应对各种情况(解封前亦然)。就这样,我和我的研友在寒风中吃过冷饭,几次搬书改变据点,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但是就在考前两天,我还是阳了。当天就发烧了,一直烧到考试结束。我怕影响舍友们的备考,我在通知了他们以后收拾好东西就一个人去酒店了。那时也没有体温计,就喝我妈给我寄过来的感冒药和退烧药,没有什么实际效果。全城都买不到什么药了,我的朋友们说来给我送,我为了不影响他们考试通通拒绝了。我头昏脑胀,但是还是有个信念,要撑着去考试。但是奈何我一个人在这里真的很难到达,坚持几天时间去考试。就在我愁容满面的时候,我爸妈和我叔叔驱车一千多公里来到我身边(我是拒绝的),这给了我莫大的鼓励。在这里也感谢一下他们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爱。

我妈劝我不要考了,但是我拒绝了,撑着也要靠完。于是每天就顶着发烧去考试,尤其是下午的考试最让我难受。中午吃完饭我会再喝一袋退烧药,排排汗就去考场。我依稀记得应用法考试的时候,我晕三倒四,手脚发凉,我当时就觉得可能会晕倒。但是有一种信念一直支撑着我,最后咬着牙考完了。当时我也没有想到会有个什么很好的结果,确实也没有考上。所以不要总想着有什么奇迹,踏踏实实地备考才是正途。

我的朋友们知道我阳了以后都觉得很可惜,我当然也是这么觉得。但是我没有怨恨,就坦然接受,毕竟考试就是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有些东西你没有改变。我的朋友给我说,你能去考就已经赢了。后来想想,这话在理。如果是现在的我,还不知道会有当年那股冲劲儿吗?或许有吧。

讲到这里,关于我这两年的大多数故事基本都讲完了,当然还有很多很多小插曲,什么做手术啦等等等等。我见这些,不是为了塑造一个什么样坚韧不拔的人设,而是要告诉大家,只要你肯下功夫,只要你有信念,只要你坚持到最后,那上岸的一定就是你。加油干吧,前往不要轻易放弃,坚持。


(二)分论——谈各学科备考指南

喝完鸡汤,我们来谈一谈各学科的备考方法。我在这里基本上只论及各学科备考的特殊性,总的指南还是得看总论部分。这部分一定要在总论的基础上来阅读,在总论指导下来落实,否则学科备考就会像一团散沙,一堆乱麻。

基于本人两次选择的应用法不同,一次是刑法(考场上临时换成了环境法),一次是环境法,那我就简要谈谈这七门课的备考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法理学

教材选取上,蓝皮书足够了。于初试而言,没必要上博登海默之类的专著。需要做的就是读教材——看讲义+听课程——背讲义,所以蓝皮书+讲义就完全足够了。当然,平时可以积累一些经典的素材作为答题的润色,比如说培根曾说“一次错误的审判造成的损害要远胜无数的罪行, 因后者不过是污染了水流,而前者则污染了其源头”。

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体系化,大体系小体系都要清楚。前者如“法哲学—法之上”“法社会学—法之外”“法实证论—法之内”等等,后者如上文所述专题总结的内容。

法理学除了知识点之外,还要注意它对其他科目的指导作用。如宪法总论部分可以围绕法理学体系来展开复习(法理学体系的作用),民法原则可以法律原则的知识展开(法理学知识的作用)。形成学科之间的相互支持,对于背诵任务而言是一种减负,对于答题任务而言是一种技巧,对于法学体系形成而言是一种润滑。

图 25:法理学体系对宪法学体系的支撑(主要是总论部分)

法理学是我们开始考研学习的第一门课,也是绝大多数同学开始背诵的第一门课,也是记忆压力最大的一门课。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就是先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不断反复,背上三到五遍是完全有可能的。

2.法律史

教材选取上,蓝皮书+讲义完全足够。但是我在二战的时候时间充裕还看了法硕的资料,听了法硕老师的课程。可能对于一些知识点的扩充是有一定的作用的,但是对我而言作用不大。在初试应试上,大师兄教的完全足够了。

法律史一定一定要进行思维导图的整理,做的过程中一定一定要进行“思想与制度的穿梭往返”。其精髓就是一个朝代的立法精神体现了哪些制度,这些制度反应了哪些精神。在答题论证的时候也要做这个工作。在导图中可以用线条将有关知识连接起来,详情见图21。

法律史是有模板的,历朝历代都一样。无非就是立法指导思想,立法概况,法制内容与司法制度,只是部分朝代略有侧重罢了。在做每一个朝代的导图过程中不要复制上一个导图中的模板,而是重新再打一遍,打着打着就记得特别牢了。

注意朝代之间的衔接与制度流变。一个制度从古至今的是怎么形成的,它必然是有其源泉,这就是“史”的意义。所以在法律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制度演变,如“五刑”的演变,法律儒家化进程等等。

注意重点朝代,不能轻视非重点朝代,还是全面。唐朝、清朝恒重,但实际上正如大师兄所说,魏晋南北朝才是核心。许多制度的源泉你都可以从魏晋南北朝找到踪迹,论证制度的时候往往都可以提及。所以在深入学习之后,甚至背诵过程中就会发现,唐朝没什么好背的,基本上就是对前朝的制度做了汇总,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一个伟大的朝代。

注意文言文,大的态度是“重其所重,轻其所轻”。对于有些精炼而又凝结的文言词句需要精准记忆,如形容秦朝法律“秦法繁于秋荼,而网密于凝脂”,再如唐朝的立法指导思想“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等等。而对于教材中大段落的文言文,略读,甚至跳过均可。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文言词句的背诵一定要比白话文多反复几遍,因为瞬时记忆会让你觉得你背过了,实际上无法做到有效输出,想想高中背古文的痛苦就知道了。

注意对比。这种对比可以是立法指导思想上的,也可以是具体制度上的,还可以是法律文件上的。历年真题有所体现,比较型的题目还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对比也有套路,无非同异。分门别类进行探讨即可。但仍旧要做到“思想与制度的穿梭往返”,不能问什么只答什么,在有限时间里尽可能多答。

注意专题总结。这份工作要求的是拎出某一个主题,汇总各朝代的有关知识。与沿着朝代发展,在内部谈是不一样的。注意两种方式的区别,前者如下图所示,汇总各个朝代的立法指导思想;后者则如上文所述思维导图的制作方法。只有从这纵横两个方面都打通了,你的法律史才算过关了。

图 26:图中左上角系法律史专题总结的部分展现

总之,相对而言法律史在诸多学科中是较为简单的,希望大家可以好好准备,拿一个高分是比较容易的。

3.宪法学

我选择的专业就是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但是我一战也就败在这里,因为种种原因导致我最后宪法题目没有做完,所以影响了理论法学的整体分数。放在这里就是为了提醒大家,一定要安排好时间,一定要做完!!!

应对宪法初试,对于非本专业的同学而言,吃透蓝皮书,认真看完黄皮书,仔细背诵讲义基本上也就够了。但是我还看了林来梵教授的《宪法学讲义》(当时是第三版,现在已经有第四版了)、《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张翔教授的《基本权利的规范建构》,李忠夏教授的《宪法变迁与宪法教义学》等等。这些不完全是初试期间看的,同学们可以选择去看。

我可以说,知行的宪法是最强的。无论是规范分析还是理论深度,绝对占据着佼佼者的地位,甚至有些考其他学校的同学都会去报名知行的宪法学。在我一战的时候还没有宪法专题课,二战的时候出了宪法专题课。它横空出世的那一刻已经无人能敌了,我印象中B站上作为公开课已经可以看了,大家可以去看看,顺便“拜倒在师兄的石榴裙下”哈哈哈哈哈。真的很强,真的太强了。

图 27:宪法专题课材料及笔记

宪法学的备考一定要注重规范,就是宪法文本。仔细研读文本,你会折服于宪法的魅力。要做到重点条文一字不差的背诵,如序言最后一段、第十三条、第四十条、第五十一条、第六十二条等等。还要对这些条款进行规范分析,有些要十分深入的研究,如通信自由与通信秘密条款。因为大家都太强了,你稍微弱一点分数自然而然就下来了。

宪法学的备考一定要注重重点模块。具体而言就是合宪性审查制度、基本权利的规范分析两大模块。我觉得这是宪法学考察中最为最为重要的内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内容不重要,如制宪权理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机构的职权等等,全部都要掌握。而对待那两大块的内容,必须做到极为熟练,熟的不能再熟!可以说是整个专业课考察中最为最为重要的内容,性价比最高的内容。

图 28:宪法重点模块讲义(左一战,右二战)

宪法学的备考一定要注重热点。比如说立法法的修改,比如说《备审决定》的出台,比如说宪法十大事例等等。这些内容不仅仅可靠性大,而且对于宪法思维的训练具有重要意义。

宪法学的备考一定要注重体系思维。比如师兄师姐给我们总结的“大宪法观”,基本权利部分的七步法与三阶层分析,国家机构部分的六要素。这些方法的掌握不仅仅有利于题目的作答,而且对于背诵都是很有意义的。

宪法学特点大概就说这么多吧,一句话总结,跟紧知行是王道。

4.刑法学

谈及刑法备考我的眉头就皱起来了。因为我的刑法真的很差劲,所以我简单提及。因为时间配置的原因,我没有时间看教材了,我连蓝皮书都没看,更何况让我去读“太黄太厚”这样大部头的著作。所以我直接用的知行的讲义+配套课程。

师姐和师兄讲的是好,但是奈何我刑法基础太差,尤其是德日刑法理论,所以我就云里雾里的听完就去背书了。背书也是云里雾里的,也没背完,就云里雾里上了考场。一上考场就蒙了,于是就灵活选择了环境法。可能到此,我与刑法学在考研的视角上缘分就尽了。说实话,我还挺喜欢这门课的,有机会还是把“太黄太厚”啃完吧。

我实在没什么经验好谈了,到此为止。说这么多的意义在于,大家要学会变通,不能死板。该放弃就放弃,换一门轻松点的课程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

5.民法学

在初试的诸多科目中,民法应当算是最大部头。它的规范庞杂,内容详实,实践丰富,争议突出。在加之人大民法的实力,就导致了它的考察既深又广。所以我们必须投入很多的精力在民法的复习上。

首先还是资料的选取。个人认为蓝皮书+知行讲义+知行课程绝对够了。因为人大民法的考察还是侧重于规范,对于所谓的德日理论并不钟爱,所以大家按需求选择其他的书目进行阅读即可。朱庆育老师的书不说,我推荐看看刘家安老师的《物权法论》(已有新版),短小精炼,很快就看完了。

蓝皮书分上下两侧,备考的重点还是在总则、合同以及物权。但是其他分编不是没有可能考到,如婚姻家庭,所以在基础阶段一定要把这些知识学习一下,以备不时之需。当然,分编的知识很难作为一整道题让你去分析,但是它会渗透到一个题目中,作为一两个小点,有时甚至可以成为解题的关键。

我再强调一下规范的重要性,所以人手一本民法典是必要的。我有许多本民法典法条书,如吴香香老师的《请求权基础检索手册》《请求权基础手册进阶版》,杨代雄老师的《袖珍民法典评注》。第一本书比较小,携带方面;第二本留有空白处,方便笔记,也附带了司法解释;第三本是评注,较为详实,大家可以按需选择。在这里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司法解释,尤其是合同编司法解释,我个人认为比较重要,知行的师兄师姐已经做了非常全面的总结,大家一定要好好看看。

图 29:民法规范书(左为进阶版,右为初级版)

如前所述,可以通过法考对规范进行全面系统的掌握。我在这两年的备考过程中将钟秀勇老师的教材看了5—6遍,书都已经翻烂了。买了老钟的新书后发现做了很大的删减,所以大家如果有可能的话,可以看看他两三年前的书,但一定要对比好规范之间的更迭。

知行讲义是要认真看的,课是要认真听的。基于民法知识体量巨大的特点,师兄会有详有略的进行讲解。所以师兄详细讲解的内容一定一定要认真听,有的地方真的很难的(如债权让与,无权代理,合同解除等等,你不要觉得这些知识很常规,但实际上很深奥,许多地方值得钻研研究的),但是听完之后你就会感觉到如沐春风,居然是这样的。略讲的地方自己也是要认真学习,认真阅读的,这种知识说明比较简单,自己一看便知了。

图 30:民法讲义部分笔记

最后还要给大家推荐一个课程——姚明斌老师在B站上开的民法课。深入浅出,逻辑清晰,尤其是他的法律行为论部分,讲的真的特别特别的好。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些问题,就向他发了私信,没想到当天就给我回了信,解答了疑惑。在这里也提醒大家可以多利用各个平台的资源,充实自己。

图 31:姚明斌老师课程笔记-纸质版

图 32:姚明斌老师课程笔记-电子版

6.环境法学

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我在应用法考场上均选择了环境法学。环境法学虽然规范庞杂,但是重点恒重,考察的范围也不会特别广,选环境法的同学尽量拿45分以上,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还是先谈谈教材的选取上,我主要是看了蓝皮书+竺效老师的《环境法入门笔记》。前者仅看了总论部分,后者全看完了。本科阶段还使用过汪劲老师的红皮书,考研时将其作为字典来看待。

许多同学不选环境法的原因是本科阶段接触较少,较为陌生,可能相对枯燥,体系性知识一知半解。但是实际上,从考试考察的角度来说,这些在半个月内就可以基本吃透。

法考的知识是可以为环境法基本制度打好铺垫的。如前所述,法考重视规范,所以老师们主要是对于重点规范做解读。由于环境法在法考分值中占比很小,所以课程内容也很少,一两个小时就可以看完。在此基础上,你已经对于一些基本的制度知识有了了解,就可以去看教材了。在通读完毕后,教材就可以抛弃掉了。直接用知行的讲义,配套听师兄师姐的讲解就完全足够了。注意,师兄师姐上课所讲的内容有些是讲义上没有的(主要是一些论文论点的扩充),一定要做好补充。

最后谈谈背书,环境法背书内容很少,所以多过几遍。考察重点也很集中,在下图我的体系图中标注重点符号的均是。这些内容重点记忆背诵,可考性很大,性价比很高。第一遍背诵可能需要十天,第二遍可能是五天,第三遍可能是三天,最后一两个小时就能过完。

图 33:环境法讲义笔记

图 34:环境法扩充(左边为理论知识扩充,右边为体系扩充)

7.知识产权法学

知识产权法也是应用法中性价比比较高的科目,就初试而言,主要就是四个部分组成。从宏观的层面先把握体系逻辑,再深入具体范畴分析,很容易得高分。

在教材选择上,经典方案是蓝皮书+王迁老师的《知识产权法教程》,当然李琛老师的《知识产权法关键词》也可以看。我主要就是通读了王迁老师的,遇到一些理论冲突会去翻阅蓝皮书。但是我的体系化树立是按照蓝皮书来的,也是师兄师姐推崇的方法,即“对象-归属-内容与行使-限制-救济”,在此体系树立的基础之上,按照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展开,但也要注意反不正当竞争法。

知产的学习,除了规范之外,还要掌握诸多的理论。尤其是一些有争议的话题,论述题可能会有所涉猎。平时也要注重案例积累,可以拿王迁老师的教材做训练。此外,一定一定要认真听师兄师姐的讲解,注意一些细微的点。关注细节很重要,有可能很小的一个点就会出成一道大的论述题。

图 35:知识产权法讲义

知识产权法实际上专业性非常强,有许多专业名词表达,一定要注意这些名词的记忆以及内容的阐释。而且一般来说,知产的背诵基本上到后期了,所以一定要抓紧时间背诵,避免背不完的情况出现,从而没抓住性价比这么高的一门课。

对于专业课备考而言,希望大家可以抓住总的方法论,并统筹兼顾各学科的特殊性。这些我在上面都有所提及,在这里也祝愿大家可以拿到一个不错的成绩。

对于复试而言,我不再多言,这部分内容可以去看看其他师兄师姐的经验,我想告诉大家的其实就是“自信放光芒”。所以整个备考过程就记住这么几句话:“基础为王,全面为皇,自信放光芒”


六、写在最后


到这里,我的经验分享就接近尾声了。还有很多想说的,却说不出来了。印象中,我从很多年前就确定了人大这个目标,兜兜转转,我花了太长的时间才走到这里。

我还依稀记得过去的那些个冬日。晚上图书馆闭馆之后还要和朋友跑到透风的过道里背书。料峭寒风中似乎也不惧严寒,奈何手和耳朵有所畏惧,我因此才知道冻疮是什么样子。

我失落过,迷茫过。自己否定过,也被他人否定过。依稀记得,法考客观题考试结束的那天晚上,我站在偌大的南京城里,看着车流不息,余光里的红绿灯红了又绿,绿了又红,我觉得自己一塌糊涂,一种从来都没有过的孤独感油然而生。依稀记得流了眼泪,但又硬生生地憋了回去。朋友觉得我状态不对,我们约在操场上散步。等他来的时候,我坐在操场的正中心。他来的时候我告诉他,我就站在舞台的中央。

我有很多要感谢的人,支持我的人,否定我的人;逝去的人,健在的人;熟悉的人,陌生的人。我收到过朋友来的信,失落时的一通电话,求来的护身符,亲手捏的小人,五花八门的零食……我收到过老师们给我的关心,支持与指导……收到我的家人们给我的最强大最坚实的后盾……我也时不时会抬头望向夜晚的星空,收到他们寄给我用来伴我回家的光亮……

我似乎从来都在感谢别人,这一次,谢谢自己。

看到这里的你,快去洗把脸继续战斗吧。如果你还想问问我有什么好的经验,我当然可以告诉你,就是两个字:

坚持。



2025人大法学考研必读系列

2024人大法学考研初试成绩分析、知行军团战绩: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非官方统计)
人大法学考研初试参考书目及内容解读(2024.3.11)丨初试一本通
2025年人大法学考研早鸟班重磅发布:千锤百炼,终见成果
2025年人大法学考研私塾班重磅发布:细心倾听,温暖引领
2025年人大法学考研全程班重磅发布:少年英勇心无畏状元有话说丨本科深大,二战考研424分上岸人大刑法:青草蔓发,春山可望本科人大,双考一战上岸人大刑法学——平凡之路,就在脚下
一战踩线惊险上岸人大比较法:最想说的还是请坚持下去,不要放弃
本科南京大学,二战考研398分上岸人大数字法:往事暗沉不可追,来日之路光明灿烂本科中国政法,一战考研上岸人大民商法:请拥有愿意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的勇气
本科武大,一年双考,一战上岸人大诉讼法:我的身上有一个不可战胜的夏天大一考华政插班生失败,大四双考复试逆袭上岸人大法理:要巧学不要死学
本科西政,二战上岸人大经济法:人“活”在痛苦的每一刻本科某五院,二战上岸人大国际法:我将武装我的一切去迎接这场勇敢者的游戏
本科法大,考研调剂上岸人大法律史:历尽苦难,春天自然会到来
本科石瓦坡,一战双考上岸人大诉讼法|能做做,做不了算了本科济南大学,二战考研上岸人大民商丨人人皆有可能一战双考初试总分均第一408分,上岸人大知识产权法:不必飞太高,做一只笨鸟人大本科,一战上考研岸民商法:化简为易,实效为先
二战考研401分上岸人大知产|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一战法大失利,二战人大上岸:曾经在后疫情时代徘徊的少年,鲜花会挂满枝头
本科法大,二战考研上岸人大民商法——享受过程,取悦自己
另辟蹊径,先加后减:二战考研403分上岸人大刑法学
本科中南财,二战考研400分上岸人大法理学:故余虽愚,卒或有所闻
考研二战397分上岸人大刑法学:思我所欲,奋力前行
高效输入,冷静输出:一战双考上岸人大法学院的应试分享
本科中南财,一战考研上岸人大民商法:兴趣使然的考研人本科西政,一战考研上岸人大民商法|好运留给有准备的人
普通211二战考研上岸人大知产:重复是王道
二战考研400分上岸人大经济法:“三无学生”的逆袭,也谈备考中的“讲义一本主义”
本科中国政法大学,二战上岸人大国际法丨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新版发布|第六版民法学讲义修订说明:增补全面,讲懂难点
新版发布|第六版宪法学讲义修订说明:坚持体系,跟踪热点
新版发布|第六版法律史讲义修订说明:注重体系,培养思维
新版发布丨第六版法理学讲义修订说明:高于课本,拓展深度和广度
新版发布|第四版诉讼法讲义修订说明:注重深度,跟上新法
新版发布|第六版刑法学讲义修订说明:优化形式,讲懂热点
新版发布|第六版知识产权法讲义修订说明:遵循教材,重视体系
新版发布|第三版国际法讲义修改说明:抓住重点,帮助记忆
新版发布|第四版经济法讲义修订说明:删减多余,增补专题
新版发布|第四版环境法讲义修改说明:补充热点,反映实践
法考经验|人生是旷野,抬头即是豁然开朗
法考经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法考经验|自助者天助,天道酬勤法考经验|“轻舟将过万重山”——从海本法学到回国一年双考
法考经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法考经验|稳扎稳打,步步生花法考经验|与时间赛跑,稳而不乱法考经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法考经验|临考备战的科目取舍和复习方案法考经验|法考是久久为功的艺术

法考经验|书山有路,唯有勤奋无他捷径;学海无涯,经验作舟载君前行

法考经验|用方法论迈出焦虑的困境

法考经验|无关天赋,惟执行与复盘

法考经验|去芜以存菁,执简以御繁

关于我们

知行法学

微博/知乎/豆瓣:知行法学

微信公众号:知行法学

更多详情请扫描上方二维码添加微信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 END —

重要提示:通过本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知行法学关注者参考。因本订阅号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不是法学研习者或者考研的同学,为避免观点发生误导或者偏差,请您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者适用本订阅号的任何信息。本号所发布内容均为公开信息加工、整理后的专业解读,任何观点不代表任何官方机构或者主管部门的立场和观点,仅供本号粉丝和考研的同学学习、交流之用,请大家不要误读。此外,知行法学团队的其他重要信息将通过内部多元化渠道分享,请大家避免因偏听偏信部分资料而造成信息误差。如有任何侵犯我方权利的行为,请大家联系微信号:ruclaw59进行举报,我方将严肃处理。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知行法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