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韩愈
【作品介绍】
《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杂文,属论说文体,原为韩愈所作《韩愈文选》中《杂说》的第四篇,“马说”这个标题为后人所加。
“说”是“谈谈”的意思,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裁。全文用了借物喻人的方式,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把伯乐比喻为知人善任的贤君,把千里马比喻为未被发现的真正人才,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不识人才和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抨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
此文作于唐德宗李适贞元十一年(公元795年)至十六年(公元800年)之间。当时韩愈初登仕途,不得志。曾经三次上书宰相求擢[zhuó]用,但结果是“待命”40余日,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hūn]人辞焉”。尽管如此,韩愈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dùn]迹山林,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然终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再加上朝中奸佞[jiān nìng]当权,政治黑暗,才能之士不受重视,郁郁不得志。
【脉络梳理】
时间:唐德宗李适贞元十一年(公元795年)至十六年(公元800年)之间。
出自:选自《杂说》
情节:伯乐相马——不识千里马——天下无马
本篇名句: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通“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通“耶”)?其真不知马也!
【作品原文】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sù)一石(dàn)。食(sì)(通“饲”)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通“饲”)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通“现”),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通“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通“耶”)?其真不知马也!
【逐句译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人世间有了伯乐,这之后才会有千里马(被发现)。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
伯乐:春秋时期秦穆公时人,本名孙阳,擅长相马。现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
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因此即使有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辱没,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jiù ]里,不能以千里马著称于世。
祇:只是。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的才能。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喂马的人。
骈(pián)死:并列而死。骈(pián):两马并驾。
槽(cáo)枥(lì):喂牲口用的食器。枥(lì):马棚、马厩[jiù ]。
不以千里称也:不以千里马被称道。以,按照,介词。称,称颂,称道。
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sù)一石(dàn)。食(sì)(通“饲”)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通“饲”)也。
一匹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一石(dàn)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马之千里者:马(当中)能行千里的。之,助词。此句“马”和“千里者”是部分复指关系。
一食(shí):吃一次食物。或:有时。尽粟一石(dàn):吃尽一石(dàn)粟。尽,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石(dàn),十斗为一石(dàn),一石(dàn)约为120斤。
食(sì):通“饲”,喂养。
其:指千里马,代词。能千里:能走千里。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通“现”),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所以)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体现不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相等尚且还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是:这,指示代词。能:才能。
才美不外见(通“现”):才能和长处不能表现在外。见,同“现”,表露。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且:犹,尚且。欲:想要,要。等:相当。不可得:不可能。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
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通“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现在那些养马的人,不知道自己手中有千里马)鞭策它时不能顺其本性;饲养时又不能提供充足的饲料(因为千里马吃的要比普通的马多,这里是指喂不饱千里马),使它充分发挥才能;(千里马)哀鸣,(喂马的人)却一点也不明白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走到它跟前时,说:“天下没有千里马!”
策之不以其道:策:鞭打。之,指千里马,代词。以其道:用(对待)它的办法。
尽其材:发挥它的全部才能。材,同“才”,此指行千里的才能。
鸣之:(马)嘶鸣。通其意:跟它的心意相通。
执策:拿着马鞭。策,赶马的鞭子,名词。
临之:临视着马。临,从高处往下看。
呜呼!其真无马邪(yé)(通“耶”)?其真不知马也!
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还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吧!
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
其:难道,表示推测。邪(yé):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其:其实。知:懂得。
【赏析】
《马说》是一篇说理文,似寓言而实非寓言,用比喻说理却并未把所持的论点正面说穿。通过形象思维来描述千里马的遭遇,提出事实,韩愈利用了虚词(语助词、感叹词和连接词),体现出一唱三叹的滋味和意境。伯乐的典故几次被韩愈引用(见韩愈所作的《为人求荐书》及《送温处士赴河阳序》),可见韩愈命运的坎坷。
《马说》的第一句是大前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正由于“伯乐不常有”,很多千里马没有被发现,“祇辱于奴隶人之手”,然后死于槽枥之间,其遭遇不幸、结局悲惨。从文章表面看,作者说得透彻,却有很多辛酸痛楚还没有吐露,看似奔放,实则内涵丰富。
作者刻画“食(sì)马者”与千里马之间的矛盾,两相对照,既写出千里马的抑郁不平,也写出不识真才者的愚昧专横。千里马在无人给它创造有利的客观条件时,有时欲一展所长却有力无处使,最后到了无力可使的程度,连一匹普通马也比不上,实现不了日行千里的功能,因此待遇甚至比不上一匹“常马”。受辱和屈死也就不足为奇,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了。由于食(sì)马者的原因,千里马不能恪[kè]尽职守,还会受到责难和惩罚,往往被痛打一顿在待遇上也就越加糟糕(食之不能尽其材)。表面看“食(sì)马者”不是伯乐,不懂马语,却蕴涵着怀才不遇的人面对那些愚昧专横的统治者就是申诉也无用这一层意思。
文章写到这里,作者还觉得不够,又接着用“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从“人”的方面再做深入一层的刻画。使文章生动深刻,也表现出作者的愤激。作者并没有立即谴责这种不识马的“人”,反而让他面对着千里马不懂装懂,还说“天下无马”。意思是说,这样的“人”在主观动机方面还是不错的,他并非不想选拔人才,并非没有求贤用贤之心,无奈贤人贤才太“少”了。明明是“人”的主观上出了问题,却把这种局面的形成推给客观条件的不如意、不理想。眼前就是一匹千里马,食(sì)马者却对着千里马发出了“天下无马”的慨叹,认为这不过是一匹连常马也不如的马。这是作者的讽刺。文章写至此处,作者立即点明主题,用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结束,把“无马”和“不知马”这一矛盾形成一个高潮。这是韩愈凝聚浓缩手法的结果。
【人物简介】
伯乐
本名孙阳,一说他乃赵简子御者,善相马,字子良,又称王良。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另一说是秦穆公时的人,古代春秋时期郜国(今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人。还有一种传说中,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现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
关于伯乐的故事一:
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干好。
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连素以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都仔细寻访,辛苦倍至,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伯乐立即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
伯乐对驾车的人说:“这匹马在疆场上驰骋,任何马都比不过它,但用来拉车,它却不如普通的马。你还是把它卖给我吧。”
驾车人认为伯乐是个大傻瓜,他觉得这匹马太普通了,拉车没气力,吃得太多,骨瘦如柴,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伯乐牵走千里马,直奔楚国。伯乐牵马来到楚王宫,拍拍马的脖颈说:“我给你找到了好主人。”千里马像明白伯乐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响,引颈长嘶,声音洪亮,如大钟石磐[pán ],直上云霄。楚王听到马嘶声,走出宫外。伯乐指着马说:“大王,我把千里马给您带来了,请仔细观看。”
楚王一见伯乐牵的马瘦得不成样子,认为伯乐糊弄他,有点不高兴,说:“我相信你会看马,才让你买马,可你买的是什么马呀,这马连走路都很困难,能上战场吗?”
伯乐说:“这确实是匹千里马,不过拉了一段车,又喂(饲)养不精心,所以看起来很瘦。只要精心喂(饲)养,不出半个月,一定会恢复体力。”
楚王一听,有点将信将疑,便命马夫尽心尽力把马喂好,果然,马变得精壮神骏。楚王跨马扬鞭,但觉两耳生风,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后来千里马为楚王驰骋沙场,立下不少功劳。楚王对伯乐更加敬重。
关于伯乐的故事二:
春秋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军事的需要,马的作用已十分凸显。当时人们已将马分为六类,即种马(繁殖用)、戎马(军用)、齐马(仪仗用)、道马(驿用)、田马(狩猎用)、驽马(杂役用),养马、相马遂成为一门重要学问。伯乐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选择了相马作为自己终生不渝的事业。他从事相马这一职业时,还没有相马学的经验著作可资借鉴,只能靠比较摸索、深思探究去发现规律。伯乐学习相马非常勤奋,《吕氏春秋·精通》说:“孙阳学相马,所见无非马者,诚乎马也。”
少有大志的孙阳,认识到在地面狭小的郜[gào]国难以有所作为,就离开了故土。历经诸国,最后西出潼[tóng ]关,到达秦国,成为秦穆公之臣。当时秦国经济发展以畜牧业为主,多养马。特别是为了对抗北方牧人剽悍[piāo hàn]的骑士,秦人组建了自己的骑兵,故对养育马匹、选择良马非常重视。
孙阳在秦国富国强兵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并以其卓著成绩得到秦穆公信赖,被秦穆公封为“伯乐将军”,随后以监军少宰之职随军征战南北。孙阳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在做好相马、荐马工作外,还为秦国举荐了九方皋[gāo]这样的能人贤士,传为历史佳话。
孙阳经过多年的实践、长期的潜心研究,取得丰富的相马经验后,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整理。他搜求资料,反复推敲,终于写成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相马学著作——《伯乐相马经》。书中有图有文,图文并茂。《伯乐相马经》长期被相马者奉为经典,在隋唐时代影响较大。后虽失传,但蛛丝马迹在诸多有关文献中仍隐隐可见:《新唐书·艺文志》载有《伯乐相马经》一卷;唐中叶张鷟[zhuó ]写的《朝野佥载(cháo yě qiān zǎi)》、明人张鼎思著《琅琊代醉编·伯乐子》和杨升庵著《艺林伐山》中均有大致相同的记载。
以下好文:
1.《古文言文》第1篇:《滕王阁序》
2.《古文观赏》精读精解第2篇:曹刿(gui)论战!
3.《古文观赏》精读精解第3篇:《阿[ē]房[páng]宫赋》!
4.《古文观赏》的精读精解第4篇:《兰亭集序》!
5.《古文观赏》的精读精解第5篇:《出师表》!
6.《古文观赏》的精读精解第6篇:《后出师表》!
7.《古文观赏》的精读精解第7篇:《过秦论》!
8.《古文观赏》的精解精读第8篇:《邹忌讽齐王纳谏》!
9.《古文观赏》的精读精解第9篇:《治安策》!
10.《古文观赏》的精读精解第10篇:《归去来兮辞》!
11.《古文观赏》的精读精解第11篇:《桃花源记》!
12.《古文观赏》的精读精解第12篇:《谏太宗十思疏》!
13.《古文观赏》的精读精解第13篇:《陋室铭》!
14.《古文观赏》的精读精解第14篇:《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