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Evernote作为艺术史阅读和观看的判断力工具

艺术史的图书馆 艺术史图书馆 2022-07-10

 

艺术史图书馆注:


这是数字人文时代的个人数据库之九,是在某一个非常散漫的下午在Cascine公园里用手机码完的,所以呈现出很怪异的思维流动性,我也懒得改了,除了订正几个错别字外,一切如旧。


之前的九讲几乎都是建立在电子书构成数据库的基础之上,但是事实上我们更直接的阅读是实体的书籍,而且往往没有电子版,可能也未必重要到你非得去花功夫扫描一个电子版。纸书是最直观的,要了解一个领域的研究,最方便的就是去到一个专门的图书馆,浏览相关架上的图书就可以了。


目前艺术史中的很多议题,在KHI的图书里只要有心发现,不需要你费很大的力气,就能发现一些前人留下的蛛丝马迹,然后展开来,可能称不上什么突破性的研究,但搞个会议论文绰绰有余,而且能激发很多相关的想法。


西方的藏书非常成体系,往往开架阅读,不能外借。钱钟书当年的方法是用笔抄书,之后又不断地回顾这些笔记,用这些笔记来形成更进一步的判断。今天有了新的设备,虽然可能没有以前抄书来得与人切近,但却是一种更为方便的方法,也因为工具的发展,而有了新的未来的可能。这就是今天要介绍的Evernote,也是利用现在的手机的拍照技术和Evernote底层的OCR,来实现在一个专业化图书馆内的目录学式的阅读的大量的笔记产出。按目录读书不是西方现代学者的读书办法(详细的按目录读书的讨论,可参阅本系列的导论如何用目录学追踪艺术史的最新进展:书籍编目的工具Zotero),但却是中国的传统之法,可惜国内现在公共图书馆没有专业研究方向的,并无目录可言,古籍价高,也非普通人能承受,反倒是西方图书馆,有诸多朝向专业方向收集,积百年之力而得到排列有序的研究进展。读书可以很快,只要专注,且不陷入到研究细节中,只管往前进,有意思的地方迅速记录,等笔记积累到几千、上万条,自然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这代表了你对可能上千本专著的各部分的判断,之后再进入自己的研究,自然更加从容,这就是推荐Evernote 的原因。


以下是艺术史的数字人文时代的个人数据库系列:


           零:数字人文时代的个人数据库之导论:目录学下的数据库阅读

           一:如何用目录学追踪艺术史的最新进展:书籍编目的工具Zotero

           二:数字人文时代的个人数据库之二:获取艺术史电子资源的方法

               三:数字人文时代的个人数据库之三:pdf优化工具和OCR工具的选择

               四:艺术史的漫游者:散漫式的阅读和笔记工具—E-ink 阅读器

               五:艺术史的写作:图像的尤利西斯之旅

           六:数字人文时代的个人数据库之六:数据库的索引与检索工具FoxTrot Pro

           七:艺术的判断力之源:随身携带的个人数据库Foxtrot attaché

           八:艺术史和思维导图:marginnote在艺术史研究中的两个实

           九:Evernote作为艺术史阅读和观看的判断力工具


           艺术史家的图像和档案管理软件--Tropy


          本公众号的结构和更新计划: “艺术史图书馆”的结构






关键的不是知识,而是知识间的联系


Evernote 也就是国内的印象笔记,应该说是一个老牌软件了。很可惜现在似乎一直在走下坡路,以前所谓的第三大脑,现在似乎由于人工智能的全面发展也不强调了。前段时间正好一年订阅到期,也是隔了几天,还是继续订阅了。主要是实在是有两个workflow一直用得很顺,无法割舍。


Evernote为什么走下坡路?毕竟很多人用了十来年了,而且都是长期伴随他们的工作习惯的,但最终都纷纷离开了Evernote。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可能是软件变得越来越臃肿,尤其它的编辑器居然十来年没大变化。桌面端尤甚,同样的条目,都是拍的书上的内容,我在手机上浏览很流畅,图片放大也很便捷,但是mac端,简直无语,页面往下走直接是卡顿的,完全没有流畅可言,图片自动就很大,两指想缩小不行,点击图片直接放大了,还很难返回。这种直接影响体验的问题居然一直没被官方解决,也是神奇。同样检索非常慢,卡顿严重,检索结果居然要等很久。要知道,Evernote主打的就是检索,且其图片是会自动OCR的,能够直接检索到图片中的信息。但检索本身如此没效率,就很难去使用它。


Evernote最具潜力的地方其实是其相互关联性,也是我认为他们应该着重发展的地方。这跟它的笔记组织方式有关,一个条目,里面可以放任何东西,PDF 、音频、网页等等,而且也可以一个条目内组织一小块,再与另一小块连接,放在一个笔记本里,再用tag来组织整个系统,而且背后还有一个自动推荐的系统,这个系统目前并不那么惊艳,但时有发现,如果利用当下的机器学习、神经网络之类,那真的可以达到第三大脑的目的。目前各种大数据学习都是以你的个人购买喜好为数据,其实是破坏了你个人的隐私,导致各种推荐千篇一律,每天打开知乎都是推荐类似的回答,简直无语。


但Evernote实际上是你个人的数据加上专业的数据库数据,在此基础上给你推荐相关外部的相关内容和你个人的Evernote内部的相关条目。


更详细地说明一下:Evernote作为个人数据库,事实上就是你平时阅读、上网浏览、看展览、看画册等等利用手机将你认为重要的信息或者触发你的某个画面进行记录的过程,也就是你的判断力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目前技术还无法让你拍摄的图像和原始环境建立索引联系(之后我们要介绍Marginnote作为艺术史研究的两个实例,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无论你如何组织你的笔记,你都可以迅速回到笔记的原始著作的出处,而纸书的“引用”系统是非常低效,已经完全无法应付当下的某些领域的专业研究所产生的知识量),但这样的技术感觉在近十年内就会有突破,等到那个时候,你拍摄了某幅画作的细节,等你再次细审这个引起你兴趣的细节时,可能手机所记录的当时的情境和记忆都可以复现。这也就是判断力为什么会如此重要的关键所在,重要的不是具体的知识或者图像,而是其中的关系。但是光有个人数据是不行的,在个人数据中还要接入经专家审定的某领域的专业数据,比如艺术史百科词典类的:英语Dictionary of Art,意大利语里的ENCICLOPEDIA DELL' ARTE ,德语里的Allgemeines Künstlerlexikon 。在艺术领域,应当解放个人的判断力,但并不是放任个人的主观意见。而推荐的外部内容,Evernote目前的推荐内容:

毕竟是家科技公司,所接入的内容体系都是这种科技公司的信息为主,而不是知识类,这是很大的缺撼。


它的内部条目之间的推荐也问题很大,比如似乎只在存入的文章之间建立联系,我存的最多的是图片和pdf,Evernote一项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能够在后台对其进行OCR,但OCR之后居然没有对此建立相互之间的联系,这点实在太可惜了。Devonthink以此见长,但这个软件实在太难用(后来我用了Foxtrot Pro),最近有了重大更新,等有时间再试试。如果只是标题的联系,也是很好用。因为平常看到纸书中的内容,一般标题会写作者和年份以及对这一页的兴趣点,后期自然希望不用手动操作,自动就能根据同样的作者年份组成一个组,事实上并没有那么智能。


Evernote 作为实体书的笔记工具


我最主要的是两个用处:一是阅读纸质书的快速笔记工具,二是博物馆等地拍原作局部并记下要点。


在阅读实体书的时候,碰到有意思的话题,就直接拍照,然后分享到evernote,并会写上一段话,并标明作者和年份,以便今后核查。下面通过Evernote手机端的实例,稍微讲一下。这里的图片看起来都略模糊,是evernote的原因,点击一下的话,都非常清楚,但说实话为什么显示的图片要模糊化,也是不太懂。


这是我读关于Longhi生平的文章的感想


 

这是之前读潘诺夫斯基的书信集时,最到感兴趣的就随手拍一下,然后将感兴趣的存入Evernote,以备后期就某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这里是关于潘氏与未来主义的,也就是他跟当代艺术的关系


 

我经常在佛村的红书店干活,也会随手翻他们的展览画册和最新出版的著作(一般情况下,图书馆进书速度太慢),这就是最近庆祝达芬奇五百周年,再版了1999年《最后的晚餐》经历二十多年修复之后的最新成果



这是关于Longhi1920-22年的欧洲之旅,也是奠定他之后的研究和鉴定的,其所作笔记目前依旧处于未释读状态,这条笔记是我读previtali的这篇文章时所记的,后来又读到Vedere e rivedere 一书中Longhi的学生在受训时的旅行记录,所以Longhi的两次旅行就成了可以研究的主题

 


这张纸是放在我那种项目大文件夹里的,一般在一堆打印的文献最上面,列出继续要研究下去的思路,我最常写研究思路的一般是Max 2,只有这种很少被研究过的主题,会先收集所有的Karl Frey的所有文献,打印后,再写一个研究纲要,以备后需,另一个是Kallab


 


这个是做达芬奇时,从Carlo Pederetti进入时,需要他的Bibliography,但发现所里没有1944-1984年间的,需要填单子,让他们去购买


这个是《最后的晚餐》的修复后的大图,这一组图比较适合放入Tropy,因此记下一笔


上面的几张图和解释大致可以解释我是如何用Evernote来当做笔记工具的,一般看书时都种树,好的是种树时是可以拍照和传到Evernote的,所以不影响。


纸书不是说手感,而是全局感,翻页,不懂就跳过,尤其是泛览式阅读,目录式阅读,一下子读一千本书,读纸书的话,掌握方法,会很快。关键要读原文,迅速下判断。


电子书反倒适合深入阅读,不断组织内容,往往会很有触发性,因为纸书不容易带,只能在图书馆或研究所里读,如果本来有个目录,从一本书跑到另一本书,很方便。也越容易看到别人的误读。但电子书,往往看得仔细,要组织各种内容。但又会很有想法,因为你可能是在一个美好的下午,一个公园里读到这本书,四处无人,突然有了想法。我很少带一本纸书出去,因为实在很难说一本书包罗万象,很容易就生厌,除了带小说、(诗歌不行,诗歌本身太过与旁边的事物联系,反倒适合在最无聊的家里,无聊至极时,读个里尔克,振作一下自己),但小说真的太悠闲了,太费时间,太美好,每次读纳博科夫我都觉得是最美好的时光,但在当下真的太奢侈了。



好吧,我出去常带的纸书是一本德语词典,差不多可以读一个下午不知疲倦,还好不是什么德德词典或德语词源词典,只是一本普通的德汉词典,让我觉得接点地气。



其实我挺想读德语词源词典的,就是这本,但是这词典装帧太差了,又是硬封,实在不方便带,这词典其实挺适合读的。其实这两书适合同时看,挺有意思的,但词源这本排版也不行,窝在一起了,看得累,得拿根铅笔画画合适。


Evernote 作为图像的判断工具


下面是我一般去博物馆用Evernote的习惯,一般就是看到有兴趣的点,直接拍下细节,然后记录感兴趣的点,之后如果要继续调查的话,只要在这个条目下继续将相关材料放进去就可以了,当然这依托的就是一个好的艺术史图书馆。



这两个方面都是非常快速的,存的时候也基本上不分笔记本,都是存在Evernote这个笔记本中,之后我会在Max 2 的evernote上再进行整理,e-ink对眼睛友好,可以长时间地进行笔记整理和打tag,而且更容易有深入的想法。



  相关推送:  

             用“艺术”打开艺术:Roberto Longhi艺术史研究的方法及用“语言”写作中国艺术史 上

          艺术史家的图像和档案管理软件--Tropy

             艺术史家的讲座:潘诺夫斯基1967年在UCLA的《提香和奥维德》的讲座

             Gertrud Bing:瓦尔堡的私人图书馆、记忆女神和和语言风格研究的核心人物

              北大《艺术史方法论》课程的书目和版本(上)

              米开朗基罗的纸张使用——手稿的擦除、重写与复原

     


 扫码关注艺术史图书馆



10、100、4000、2万、30万,这是一系列图书数量的数据,10本著作大约可以比较有把握地掌握一个研究主题,100本可以差不多地勾勒出一个研究方向的框架,4000本可以满足一个学者的研究需求和一个私人图书馆的藏书开端,2万本则达到了私人藏书较为完美的状态,30万是一个专门学科的藏书的公共图书馆的量。这个公众号旨在建成一个私人的艺术史图书馆,藏书量在三万左右,主要收集艺术文献(5000)、艺术史学史(15000)以及瓦萨里《大艺术家传》中对各艺术家的注解所需要的基本研究著作(1000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