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察丨慈善蓝皮书(2022):中国慈善事业或将迎来第三波浪潮

CDB NGO观察 2022-12-09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22)》。报告强调,中国慈善事业或将迎来第三波浪潮。

2021年,以第三次分配促进共同富裕的顶层设计初具雏形,乡村振兴的法治化进程明显加快,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断拓展,中国慈善事业被赋予了新的战略意义。受各项政策及国内突发公共事件频发的多重影响,总体来讲,中国慈善事业发展基本面保持稳定,社会组织总量保持低速增长,慈善资源总量持续增加,慈善资产管理继续稳健推进,志愿服务逐步迈向纵深发展。

《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22)》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社会组织总量为90.09万个,较2020年同期增长0.73%。631家境外非政府组织代表机构依法登记,较2020年增长13.90%。2021年全国社会公益资源总量预测为4466亿元,较2020年增长8.57%。2021年,我国实名注册志愿者总数为2.22亿人,较2020年增长15.63%。

▲《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22)》


新时代志愿服务:蓬勃而起

2021年,注册志愿者总数和累计志愿服务时数增长迅速,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迈向纵深发展。

《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22)》指出,2021年全国志愿者总量约为2.70亿人,占中国大陆人口总数的19.10%,较2020年增长3852万人,增幅为16.67%。其中,注册志愿者总数为2.22亿人,占中国大陆人口总数的15.72%,较2020年增加了3000万人,增幅为15.63%。

全国志愿服务组织(队伍)总数为123万家,志愿服务参与率达到7.71%,超过1亿名活跃志愿者贡献服务时间42.07亿小时,折合人工成本价值约1954亿元,中国志愿服务指数总体相对于2020年增长26.41%。

在2021年7月河南省防汛救灾期间,全国各地共计150余万名志愿者奔赴灾区开展水上救援、心理疏导、卫生防疫等志愿服务。

在2021年12月西安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期间,4.5万名志愿者在抗疫一线常态化开展核酸检测指引、社区重点人群排查、困难人群关爱服务、生活及防疫物资运输等各类志愿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实施文明创建工程,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意见》要求加快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全国县级行政区域全覆盖,整合社会力量建设一支群众身边的志愿者队伍。与此同时,中宣部志愿服务促进中心正式成立,聚焦贯彻落实中宣部对志愿服务事业的战略部署。


公益慈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势在必行

《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22)》指出,2021年,我国公益慈善教育发展取得新突破,公益慈善人才培养迈上新台阶,成为助推慈善事业第三波浪潮的重要支撑。这一方面表现为国内高校的公益慈善学科建设取得长足的发展。

5月8日,浙江工商大学获得来自企业的3.5亿元大额慈善捐赠,用于建设全国首家慈善学院和慈善大楼,培养本硕博国民教育系列公益人才。

8月,浙江工商大学申报的慈善管理本科专业和山东工商学院申报的公益慈善管理本科专业进入教育部公示阶段。

11月6日,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和敦和基金会联合主办首届“清华—敦和中国高校公益慈善教育论坛”,深入探讨中国大学公益教育的使命、中国高校公益教育现状和发展方向、人才需求视角下的高校教育与行业支持、公益慈善通识教育的未来以及课程教学组织与方法等议题,并发布《中国高校公益慈善教育报告2021》。与会的40所高校联合发起《关于共同推动中国高校公益慈善教育的倡议》,截至2021年12月底,共有53所院校或研究机构响应并加入,中国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共同体呼之欲出。

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出现于2011年的我国高校公益慈善学历教育仍然面临着项目数量屈指可数、教育模式尚处于原型塑造阶段,以及创新主体中市场驱动乏力、政府推动缺位等问题,存在高度的不确定性和非稳定态。

另一方面则表现为社会创新和商业向善越发受到管理类非学历教育的重视。2021年3月,中欧商学院将引领责任教育、全力赋能校友等确立为未来5年的重要战略举措,并在11月举办“2021首届中欧校友公益年会”,旨在推动校友群体与企业参与中国公益慈善事业。8月,长江商学院首次开设“长江EMBA社会创新与商业向善实践课程”必修课程,要求企业家学员将公益和社会责任相融合纳入企业未来实现差异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11月,深圳国际公益学院GSE项目首期班开学,旨在培养卓越的复合型社会企业家。


慈善服务必经的改革方向之一:聚焦精准对象

慈善事业实际上也是非基本公共服务的一种重要补充,其行动路径应当以基本公共服务和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为参照,从协同角度出发设计有价值的行动。

《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22)》指出,从脱贫攻坚的建档立卡,到低收入群体的主动识别、政策找人,政府的公共服务已经利用信息技术和政策设计实现了相对精准化,困境人群服务也设计出了“资金+物质+服务”的人性化、温情化路径,而部分慈善服务依然停留在混沌状态,动辄打出为数百万人服务的口号进行募捐,这种虚假的集体性服务对象设计固然带来一时的宏大效应,却无助于慈善绩效的实现,最终伤害的还是慈善事业本身的形象,给社会留下的印象是缺乏专业性和科学性。作为社会服务的先锋组织,慈善组织应然的状态是积极探索精细化服务,引领服务规则和服务制度的设计,而不是停留在传统的中介服务角色中怡然自得。

脱贫攻坚战略任务的完成,意味着绝对贫困不复存在。如果说脱贫攻坚是向下看,用底线视角抬平共存的贫困人群,那么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就是向上看,以充满希望的目标托起平等和公平的准则,不单单以经济维度来衡量贫富,更是从美好生活的追求、机会获取、目标实现、温暖自信等维度提升整体人群的生存质量。慈善服务嵌入其中,在实现目标的长期进程中需要用科学的方法发挥自身的特殊作用。

聚焦精准对象是慈善服务必须进行的改革方向之一。慈善行业需要借用信息化技术,需要与政府协同定位自身应当服务的对象,无论是新的发现还是服务错位叠加,都能体现出专业价值。提升慈善服务质量,需要从改善个体的内源性力量出发,从增强社会群体的关系调和出发,使服务对象从不得不进行的解除困境的被动配合转变成主动寻求美好未来的努力。


志愿者贡献价值达到1954亿元,贡献GDP万分之17.09

《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22)》指出,我国志愿者贡献价值达到1954亿元,贡献GDP万分之17.09。

1.志愿者贡献价值达到1954亿元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推荐的“替代成本计算法”测算,扣除工资增长率10.7%,2020年度社会组织人均工资实际46.44元/小时[18],可以推算出2021年度志愿者贡献服务总价值为1954亿元,比2020年度增加了334亿元。(见下图)

2.志愿服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达到万分之17.09

志愿服务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率,从2013年的3.6‱ 到2021年的17.09‱ ,增长了3.75倍;对第三产业总产值的贡献率,从2013年的8.19‱ 到2021年的32.05‱ ,增长了2.91倍;志愿者为社会无偿提供了相当于210.4万名全日制雇员,占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的19.81%,较2013年(43.6万人)增长了3.83倍。


“公益数字化”成为年度热点

《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22)》指出,“公益数字化”成为年度热点,公益行业与互联网的结合更加紧密,数字化技术得到提升,极大扩展了慈善项目的范围和慈善文化传播的广度。

在疫情常态化的形势下,各大中小公益组织都主动或被迫地加快了与互联网的融合趋势。数字化技术使得在家办公或异地办公成为可能,提高了机构工作的灵活度、宣传的广度、筹款的效率等。部分实力雄厚的公益组织通过区块链技术提升了组织的透明度,深化了组织与捐赠者之间的信任感;其他中小组织也纷纷探寻数字化之路。

总之面对持续存在的疫情和巨大的数字红利,很多公益组织都在积极进行数字化变革,提升互联网技术。2021年多次全国性的行业盛会都借助数字化技术实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更大的社会效应,与此同时,也助力“公益数字化”成为年度行业热门话题。

2021年于线上举办了多场开放的互联网慈善盛会,借助数字化技术激活了公众参与公益、了解公益的热情。

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于5月20~21日举行,以“数字共建·公益流深”为主题,聚焦数字共建,围绕“公益数字化”等一系列话题进行分享、对话。该次峰会在重庆设置线下会场,共有联合国代表、全球知名科技公司驻华负责人、国内知名高校学者、知名公益企业家、公益名人、各大基金会负责人、公益及科技行业媒体记者,以及近2000位来自全国公益行业的代表齐聚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同时峰会也以高质量画质将全程转播给线上观众,共计约有70万人次通过网络直播观看该次峰会。

该次会议通过线下线上的广泛动员,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烈讨论,也使“公益数字化”这一提法深入人心。

2021年9月迎来了两场互联网公益盛会:阿里巴巴的95公益周和腾讯的99公益日。结合当下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95公益周以“明星+主播+公益项目”的形式组织了“助力乡村振兴”直播夜,在一周时间里,95公益周带动了2.2亿人次参与支持乡村教育、老人关爱、乡村防灾减灾等多个议题。

在数字化技术进一步降低成本的情况下,极大扩展了公众的参与度。2021年“99公益日”的善行动员进一步触达社会各界:小红花互动人次超1.25亿,送小红花、答公益题目等公益行为实现破圈传播,亿万爱心网友共同领取了超9000万朵助力小红花;在全民公益的氛围下,共计有超过6870万人次在99公益日期间捐出35.69亿元,加上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的6亿元资金支持,总共募得善款41.69亿元,相较于上年的5780万人次参与、筹得23亿元善款等数据,在成绩上无疑是更进一步。除此之外,9月底还在浙江乌镇举办了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互联网公益慈善与数字减贫论坛,通过互联网促进共同富裕、推动普惠发展成为论坛的共识和方向。

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年会是公益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交流平台之一,2020年该论坛首次以线上为主的方式举办,2021年11月底以全程在线的方式进行云直播,举办2场主论坛、12场平行论坛,72家机构参与共创,报名参会人数逾3600人,首次覆盖全部34个省级行政区,线上观看近200万人次,单场实时在线保持3000多人。可以说这些借助数字化技术进行的线上活动均是2021年互联网公益的成功尝试,与公益慈善相关的话题和文化借助互联网平台在线上广为传播,公众也借助便利的移动互联网参与了互联网盛会。


“五社联动”实现公益慈善与社会工作融合发展

《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22)》指出,基于目前我国公益慈善领域与社会工作的联动状况与存在的不足,借助国家共同富裕战略对公益慈善事业的有力推动,以及“十四五”规划期间乡镇(街道)社工站在全国普遍建立这一社会工作发展的大好机遇,双方应当积极作为,在“五社联动”的实践模式下实现公益慈善与社会工作的融合发展。

一是促进相互了解,明确各自优势。公益慈善组织和社会工作机构要相互了解对方在价值理念、工作内容和服务方法上的差异,通过求同存异来达成共识,为双方的认同和合作奠定基础。同时要明确各自优势和在合作中的地位与角色,公益慈善组织拥有资金、物资等资源优势,而社工机构具有一线运作和精准的社会服务递送机制,将两者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服务链条,发挥1+1>2的整体合力作用。

二是建立沟通平台,破除信息壁垒。利用现有的公益慈善或社会工作的全国性网络平台,或者通过第三方建立统一信息沟通交流平台,将社会上的公益慈善资源信息和社会工作领域的服务资源需求进行线上发布,严审信息发布者的资质和信息真实性,为企业和社会个人等非基金会主体发布慈善资源信息提供便利,方便双方通过平台寻找到契合的合作方,减少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而降低沟通成本,促进双方合作顺利开展。

三是提升联动层次,拓展合作内容。公益慈善领域要扩大知识技术、空间场地、人力服务等慈善资源供给,提高慈善资源投向社工行业能力建设的比例,与社工机构共同开发慈善项目,保障优秀社工服务项目支持的连续性;社工机构及其员工要加强公益慈善资源利用能力训练,积极开发符合公益慈善资源投入方向的服务项目,同时拓展慈善资金来源渠道,减少对单一慈善资源的依赖。从而改变以往公益慈善与社会工作之间以资金和物资支援为主、合作范围狭窄、一方出资一方使用的传统合作形式。





本文素材来源:《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22)》

推荐阅读


读公益慈善专业的我们,后来怎样了?如果你是“千里马”,伯乐就是你自己,枢纽型社会组织用人观一个中国人在菲律宾,关心世界气候选人、用人、留人!协作者如何闯过人才管理这三道关?从不足100万到2亿+,从能打到能用,这个团队经历了什么?“基金会+救援队”救灾现象背后的观察
占比全国碳排放40%,煤电行业如何变革?黑暗中的“普通人”:渴望与美好对话

END


▼点击“阅读原文”,看更多简报精彩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