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
撕掉标签,住在当下
开脉轮调百病
生命·命运·健康-共同体
修身养性,守己安分。
学思践悟,快乐人生!
士以弘道
开脉轮
回到自己的中心
榕一
很多不必要的痛苦,都是“我执”创造的。我执是什么?
“我”执着于某事、某物、某人、某境或某种概念、标签、形象等等信念,得不到或期许落空产生的痛苦/不舒服。
痛苦/不舒服是“我执”的产物。因此破除“我执”,痛苦/不舒服立刻就消散了。
还得回到“我真正是谁?”(“我究竟是谁?”)从我们出生的生活—教育环境里,似乎都在教我们区分你—我—TA,你的—我的—TA的。
有了“我”和“我的”概念存在时。“我”就容易与“我的”融为一个整体,把“我的”相当于/等同于“我”。
比如“这是我的玩具”,当他人碰到“我的”玩具时,就相当于他人碰到了“我”;他人想抢躲“我的”玩具,就相当于他想抢“我”的某部分,因为“我的”已经等同于“我”了。
“我”和“我的”已经成为了一个整体,当他人想要夺走“我”的某部分时,就存在一种“我要消亡”的错觉。
为什么是错觉?只要深入一点,就可以看到“我”只是我,玩具只是玩具,二者本来就是分开的,独立的。
但是当把“我”与“我的”融为一个整体时,就有了粘黏。想要再次分开时,就相当于“我”的一部分要解散了、要消亡了。
这种情况在情感关系中最为常见,也最为痛苦。比如两人相爱时,似乎“我”不存在了,更多的是“我们”。
自然的把彼此视为一个整体,从“我”和“你”视为“我的爱人”,那么,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把对方认同于“你是我的”,这种黏连会非常深。
当一方或双方没有“我”存在时,就像两种不同颜色的泥混在一起,这其实是危险的,因为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想要活出自己。
如果不相融,要想分开,要一点点收回到“我”时,这个过程感受到的痛苦似乎更痛。(这种痛也是非常好的觉醒/回到自性的机会)
这是小我最常见、根深蒂固的一种形式。事实上,我只是拥有使用玩具的权利,玩具并不等同于我。但当有一个“我的”存在时,就产生了和“我”是一个整体的错觉。
这是“小我”的一种自我认同感,因为它本就不真实,所以小我总是要寻找“我存在”的存在感。
把玩具换成任何其它的人事物境都一样。
在我的经验里,破除我执,只需要把“我”和“我的”区分开,认出“我真正是谁?”
其它任何都是只有使用权、陪伴权、同行权、引导权……并非拥有权。
最简单的识别出“我真正是谁?”的方法是问问自己:“死时我能带走什么?”能带走的才是“自性”/真我。
能够明白“我”真正是谁,那么回到“我”的位置上,以“我”为中心,回到自性。
其他一切都是“为我所用,不为我所有。”只有通过这样的思考,明确真实的本质是何,那么执着便会瞬间脱落,小我也在这种脱落中慢慢“消亡”,自性越光明。
我们会在痛中经验到“我执”,同时也是消亡“小我”或“我和我的”剥离的机会。通过这样的机会一次次的锚定在“自性”中。真正认出“我是谁”。
如何活在当下?
这其实是一个不真实的真实。
因为本来就只有当下,我们是如何认为自己不在当下的?
不在当下是因为住在了头脑的妄念中,就会感觉是在过去或未来中的某个相里。
最后连当下也没有了,只是此时此刻的发生,与此刻的发生同在,流经你而不停留,就只是观/在/是。
这是一种自然而然——不造作,不假思索。也就是不经过思考就自然发生的存在状态。动物、植物或其他生物,存在就是存在,没有其它。
方法是让自己从所住的相里出来。
我常做的是去做一些——简单—无用—无意义的事。
比如:今早出门走了一圈,除了带着一份觉知,注意力是开放的,我喜欢去看雨后人行小道上长出的青苔;去听小鸟的叫声,它显得尤其的清脆;当我走过一棵树时,凋零的金黄的落叶从我面前落下;
石板上的水向下流出,我凑近一看,溅起的水滴格外的凉;我去触摸一下大树,蚂蚁正在忙碌着什么;水池旁边的青年、壮年、老者正安安静静的坐着钓鱼……
一切都同时存在,和我同在那个瞬间。
或许在某个病床上某人结束了生命;某个小生命正在诞生,呼吸着地球上的第一口气;某个销售正在完成一次交易;某个星球正在滋生着某种人类无法想象到的东西……
都在同一时间发生,一切都在进行着,头脑的认知永远都是那么局限,无尽的信息我们都不曾知道。在这一刻,我有选择去看到什么的权利。
这是我们当下每个人的自由选择,是我们可以自由支配的权利。
活在当下不是通过某种锻炼或是某种过程,我把它看作是一种选择。是你要不要选择活在当下?
你可能唯一缺乏的是对“活在当下”的一种认知,或也许只是不知道还有这样一种不同的生活可以选择。
你可以选择继续住在“与爱人分离”的相里;
你可以选择继续住在“我负债那么多”的相里;
你可以选择继续住在“我不健康”的相里;
你可以选择继续住在“我孩子成绩不好”的相里;
你可以选择住在“我不够好”的相里;
你可以选择住在“我很自卑”的相里;
你可以选择住在“我很穷”的相里……
真的有太多选择了,无论住在哪个里面,你都会经验到那份经验,除非你不想再经验它了,那么,当下立刻就出来了。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当那一刻不再选择安住某个相时,佛性就显现了。所有追求的开悟、连接高维、进入空性……都只能在当下进行。
一切的发生,唯有在当下这一刻转变。
我们可以选择去扒一扒过去,可以选择探测一下未来,只要不住相,它都是在当下一刻完成的。就是“过了就过了”,“下一刻继续”。
所有的痛苦都是因为对某个相的执着,经验快乐就全然的体验快乐,如果你想让快乐停留多一会儿,就是痛苦的开始了。
比如:现在正在下雨,当我沉浸其中正享受时,雨突然停了,我哭喊着祈求上天“再多下一会儿吧!”这是我不能做到的,只要多要一分,就让我痛苦一分,多要十分,就痛苦十分。
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下雨时体验下雨,停了就“收”;天晴了就体验天晴,阴天就体验阴天。要修炼的是在生活中的“收放自如”。
无论是什么,都只是事物本身,本就是空性,自然的状态。
我们的头脑会让我们区分快乐是乐,恐惧是苦,所以总是渴望追求乐,远离苦。
但是,并没有真的看到在追求乐的同时就在创造苦,所以,逃不过这种恶性循环。
真正的乐是不住任何,这种极乐用“平和”更贴近吧!如微风细雨般轻柔甜软。一切如其所是,只是形容词,是名“平和/乐/轻柔”,而非“平和/乐/轻柔”,实则是空。
但是,有那么多种丰富的经验,难道一直想体验快乐这一种吗?这有点像想要一直站在山顶。
但是,在小河里感受清凉的河水;在山间感受潮湿的土壤、空气;爬上树枝感受风吹过摇曳的晃动;在山谷里大喊一声有的回应……
每多一种感受就更多的丰富了生命经验,是“流经而不住”。
“越是抗拒的就越会持续。”抗拒时就住的越久,因为你不想就越执着,最快的方法就是接受、允许、让它自然而然的流过——只是观、体验,如其所是。有多臣服就有多平和。(结合上一篇叠加理解如何让自己静下来?)
一切的定义、判断、评判、标签都是为自己创造一个局限的框架。
我们都知道过往的这种惯性模式,做起来不容易,打破好不容易塑造起来的“假我”是一件痛苦的事,但是值得。
带着觉察,在生活中的情景中打破;
同时以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的身份来照见自己;
在家庭中、在关系中、在生活的任何地方照见自己、照见所住的相。
要给『定义』松绑,然后撕掉『标签』
我们都太会给自己定义了,为了区分不同,给各种各样的东西贴上标签,赋予定义,给TA命名,然后在不自觉中被牢牢捆住。
越是关注就越强化,越是关注就越吸引。
我们的思维、话语和行为都是具有能量的,在一次次的想—说—动时,就在加固—强化某个标签定义或意义。
比如:年龄焦虑、性别差异、抑郁症、焦躁症、肥胖、厌食症、我很自卑、我很社恐、我很丑、我太笨了、我很愚蠢、我不智慧、太难了我做不到、我很穷、我脾气不好、我没有什么天赋、我不会唱歌不会跳舞……
以及很多不同症状所用来区分的名称,当很多人被赋予了这样的标签后,其实会更加的强化它,这份恐惧或焦虑才是真正的危害。
尤其像“……癌”,因为过多人的强化,还未发生什么,听到名称就已经吓退了……想想似乎真正起到作用的是那份强化后带来的恐惧。
也是为什么有很多人在未发现的时候似乎状态还挺好的,但是一听说换了“……病”时,很快发生了与之“相匹配”的症状,发现越来越明显,甚至是死亡。
那是不是因为“先入为主”后,通过症状的框架把自己一步步的送入局限中呢?
当越来越多的声音出现,并以那样的框架定义时,并且当事人也认同,那么似乎“不进入都不行”的一种状态。
严重了说,那么多人在盼着你日子的到来,通过思维、话语和行为态度强化之后,“不死都对不起别人”。
抱歉,这或许是过于夸大了,引起了不适或更加的焦虑了……
我只是想表达:这份“暗示”带来的威力会如此强大。
当我们真的相信的时候,潜意识就会在无意之中运作,如果没有看到,是不太好控制的。因为对于潜意识来说,这是“你要的”。
此刻,告诉自己:我是健康,我很健康,我是自由,我是无限,我是自信,我是富足,我是丰盛,我是圆满,我本清静,我本具足。深呼吸。
我们总是会在无意中给自己贴上各种“不痛不痒”的标签。比如吃的太饱了然后暗示自己“唉,又要长胖了!”在注意力不集中看书学习,然后暗示自己“唉,这点事都做不好,还能干啥!”等等……
(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对自己太狠了。最应该感谢和道歉的是自己!)
那潜意识都记住你的暗示,然后让你真的体验到。如果潜意识会说话,那就是:“哦,原来主人想要的是这个。收到,工作,给TA。”
明白定义的局限,通过觉察能够看到给到自己的束缚,那么就已经“松绑”了。将这些标签脱掉。
以上是一个给自己“捆绑”的过程,那么重新塑造就清晰了,重新省视自己。
我们一直都在向这个世界宣称“我是谁”,我是丰盛or我是匮乏;我是健康or我有病;我是自卑or我是自信……
不过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宣称而已。当我们有意识的宣称“我是谁”,并且真的相信,潜意识依然是通过它的那套模式运作,同样会说:“好的,主人,我收到了,马上执行,完成任务。”
那些标签或定义下的症状或问题,只是在无意识创造后产生的一个结果,用这样的方式来告诉我们“我是谁”,通过表象的信息照见呈现我们内在的思维,唤醒内在的力量。
感谢关注 学思践悟
感谢关注
点击链接寻妙缘
点击链接寻妙缘
道炁开脉轮 调病慧心净
道炁开脉轮调病法
道炁开脉轮【图简】 天天新文(道炁学苑 几百篇链接)天天新文(道炁书苑 几百篇链接)
最近新文点下看:
指月静虑(看月悟道)
声明:公众号旨在弘道净炁传播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内容转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公众号中所载内容仅供参考,若想亲身实践,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感恩原作者,感恩前平台!
死心踏地,上座定时。
身口意定,三密加持。
事上制心,安分守己。
八道十善,证道净一。
点击今日推文 每天分享锦论
死心踏地,上座定时。
身口意定,三密加持。
事上制心,安分守己。
八道十善,证道净一。
点击今日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