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校友会

其他

邀您回“家”!2024年校友值年返校活动一览

毕业10、20、30、40……周年等10
4月30日 下午 7:06
其他

关于筹备上海大学人才学院院友会的公告(第1号)

2024年4月SHUAA本文转载自:上大人院上海大学校友会世界在你眼前我们在你身边Email:sdxyh@oa.shu.edu.cn
4月19日 下午 8:00
其他

【校友风采】险滩接棒 绝境生花 ——行业开拓者王宇校友专访

王宇人物简介:王宇,湖北襄阳人,上海大学2014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任上海宇昂水性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技术总监,全国功能高分子行业委员会秘书长、全国功能高分子行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科技部全国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联盟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专精特新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委员、上海市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协会执委及评审专家、浦东新区工商联执委及生物医药委员会副会长。王宇长期从事水溶性高分子基础理论研究、技术研发及应用研究;核心研究成果解决了限制行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实现了进口材料可替代。拥有核心国家发明专利80余项、国际PCT专利8项,牵头制定并实施多项国家标准,主编学术著作《水溶性高分子》。2016年6月入选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0月当选为“中国创业榜样”;2022年被评为张江杰出人才;2023年获评全国商业科技创新人物、上海市工商业领军人物
3月29日 下午 5:30
其他

【校友风采】“我要做的,只是坚定地走下去”——韩雨卿校友专访

韩雨卿人物简介:韩雨卿,1989年生。2013年,本科毕业于上海大学管理学专业。后保送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博连读。2018年获得上海市“创青春”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冠军,2019年入选上海市青年创业英才,2023年被评为“上海市巾帼建功标兵”;2020年创办上海艾尔温生命科技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CEO。韩雨卿在2023年“上海市巾帼建功标兵”颁奖现场(左二)“我是因为各种机缘巧合来到上大的。”采访伊始,一袭黑色长裙的韩雨卿笑着跟我们分享起自己和上大的缘分。一、“这样的‘人生攻略’是难以想象的”2009年的暑期,刚刚经历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高三考生韩雨卿在网上查到了录取结果:“上海大学。”作为韩雨卿所填报的众多志愿里唯一的一所上海高校,上大当年在整个甘肃省的招生名额“只有个位数”。所幸,韩雨卿成为了自己口中“个位数”里的一员。当然,韩雨卿选择上大也并非“脑子一热”。事实上,在填报志愿前,这个在当时仅有十八岁的甘肃女孩早已做足了攻略:“当时我问了在上海工作的姐姐,她有几个同事就是上海大学毕业的,姐姐的同事们说上大的成长性和学分制很不错,让我重点考虑一下。”来到上大之后,韩雨卿成了自己“决策”的最大受益者,四年大学生涯被她规划的井井有条。大一一年,韩雨卿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修习课程。“虽然那会儿我只有大一,很多课程却是直接和大二、大三的学生在一起上课。”得益于上大独特的学分制,三个学年下来,韩雨卿不但修完了大学四年的所有课程,甚至还在学习之余担任了主持人社团的社长。从大二起,韩雨卿开始在校外实习。“我分别在两个世界五百强公司里各实习了整整一年,第一个岗位是做人事管理,第二个(岗位)是做供应链管理。”两个学年的实习生活告一段落,大四的韩雨卿又成功入选国家瑞典公派交换的交换生,前往瑞典交流学习。并且在大三的时候跟于晓宇老师进行创业相关研究,并发表了相关论文。如此紧张的学习和工作,除了个人的努力、有序的规划之外,也与上大独特的学分制、三学期制密不可分。“换作其他学校,这样的‘人生攻略’是不可能实现的。”韩雨卿笑着说。韩雨卿留学时的照片上大四年,尽管待在校园里的时间并不算太多,但韩雨卿却结识了一批良师益友:“一个错别字、一个错标点符号都不能有”的于晓宇老师,介绍自己五百强实习的王志良老师。在韩雨卿看来,于晓宇老师帮助她走上了创业研究的学术之路,主持人社团训练了自己的活动组织能力和领导力:“现在再想想,我依然觉得那段经历对我特别有帮助,直到现在,我很多要好的朋友,还都是主持人社团的伙伴。”二、“要做和社会休戚相关的事情”2013年,韩雨卿以优异的成绩通过推免面试,顺利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博连读。读博期间,她又出国在加拿大和美国学习了一年半,发表论文十余篇,发表期刊至Personnel
3月8日 下午 3:27
其他

【校友风采】造机器人的90后追梦少年——王兴兴校友

王兴兴个人简介:王兴兴,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2016届机械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2016年创立宇树科技有限公司,成为最早公开零售高性能四足机器人的公司,关键技术获得了国内外180余项专利。其研发制造的四足机器人相继亮相2021年央视牛年春晚、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2023年杭州第19届亚运会、2023年Super
1月19日 下午 9:05
其他

【校友风采】“正直做人、勤奋做事,努力做个有趣并对社会有利的人!” ——张正勤校友专访

张正勤人物简介:张正勤,1961年生,江苏淮安人。九三学社成员。1983年、1991年,先后获上海工业大学金相专业、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学士、硕士学位。现为上海东方环发律师事务所主任,执业律师。为中国建设工程造价协会专家、上海市工程造价管理专家、中国建设工程造价协会资深会员、中国工程造价纠纷调解中心调解员、中国行为法学会智库(建设工程)首届专家委员、上海市建设工程咨询行业协会法律委员会副主任、九三学社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上海委员会社科工作委员会委员及广州仲裁委员会等多家仲裁机构仲裁员。先后出版专著12部,发表论文100余篇。在上海东方环发律师事务所里,我们见到了张正勤,他黑色短袖胸前大写的“百年上大”四个字格外醒目。“我经常穿的!”张律师哈哈大笑:“我不仅穿,还经常穿着在全国各地讲课演讲、参会等,会穿着在全国各地跑!”蓬松的头发,黑色的休闲装,很难让人把面前的张正勤和“律师”这个词联系起来。“虽然我是一名房地产专业律师,学历背景也完全是理工科,但我特别热爱运动,喜欢书画和诗歌,我经常说:工作要理性才能有序推进,而生活则可以感性些,这样才会有趣生动、活得才会率真,精气神永驻。”张正勤(右二)与母校采访人员的合影一、“人生中最重要的两堂课”张正勤是一名“老三届”的毕业生,1979年至1983年的四年本科(原上海工业大学冶金系金相专业),1988年至1991年近三年的硕士研究生(原上海工业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都在上大校园里度过。在张正勤看来:“如果没有当时小平及时恢复高考,人生肯定与现在不同;也不太可能与母校有如此深的感情。”张正勤坦言,自己在母校这七年是“人生中最纯粹、最敏感、最有力、最宝贵的一段时间”。这七年里,张正勤也形成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完善了自己的三观、铸就了自己的秉性……“有了在母校中这七年的‘滑行’,人生才能起飞、飞行才能平稳、航行才有高度。”张正勤在上海工业大学就读研究生时的照片对于张正勤来说,他的“第一堂最重要的课”意义非凡:“我进大学还没有正式开始基础课,第一堂课在第一教学楼的梯形教室,就是徐匡迪老师讲的,当时他是我们的系主任。”多少年后,张正勤对于徐匡迪主讲的第一课还记忆犹新:“他重点说的,就是如何把中学学习跟大学学习区分开来,如何适应大学教育。”一节课下来,张正勤记住了课堂里的内容,也记住了授课老师的名字——徐匡迪。四年大学岁月,每当自己遇到困难时,他总是想起徐匡迪老师的教诲:“人的一生不可能一直顺的,无论顺境、逆境,始终都要坦然自若,始终都要自强不息!”临毕业时,张正勤再一次收获了惊喜:“那会毕业典礼都结束了,但大家坚持要请徐老师讲两句。”在“徐老师讲了我们才走”的呼声里,徐匡迪又为毕业生们带来了“最后一课”。“这堂课是什么呢?是告诉我们这些大学生,不要因为学了知识就变得刻板教条,要去适应社会,去为社会做贡献,去争取获得社会的肯定。”张正勤与徐匡迪老师在交谈“这两堂课可以说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两堂课,对我影响很大。”张正勤补充说,“这基本为我树立了‘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总结归纳’的思维方式,无论是后来生活工作中是顺境还是逆境,都会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自己,坚信‘挫折后,凯旋之歌才迷人,庆功美酒才醉人’。而‘归纳总结’的思维方式则实实让我尝到了‘甜头’,无论是各类考试、工作,还是转行的迅速适应,‘归纳总结’的思维方式功劳巨大,甚至在现在办案、讲课、写书中均起到‘时半功倍’的效果。真的,很谢谢徐老师!”二、“作为上大校友,我很自豪”1988年5月,张正勤(左)和妻子1988年,已经结婚的张正勤没有跟随时代大潮,去出国、去下海,反而辞掉了工作,再一次走进了上海工业大学的校门。谈起自己回归校园的原因,张正勤坦言这个决定做起来“并不容易”:“说到底,我内心深处还是一个读书人,比起金钱、社会地位,我认为读书这个台阶更扎实一点。”早在读大学的时候,张正勤已经见识过钱伟长的风采:“当时听来小道消息:钱伟长要来上海工业大学工作了!我们都不敢相信,真的,没有一个人敢相信!等到后来真的见到——哦!原来这就是大科学家的样子啊!”再次回归学校,崇敬之心依旧,但不同于曾经的是,这次,张正勤有了更多向钱伟长学习的时间和机会。“钱校长那个时候是全国政协副主席,经常北京上海两头跑,他每次一回到学校,就立刻让安保人员回去休息。”张正勤记得,有一次钱老在讲课时解释了原因:“原来钱老一进校园就跟保安说,‘我回到学校了,我回到学生们身边了,我回家了!’当时他话还没说完,下边掌声‘啪’地就响起来了。”对于张正勤影响最大的,还是钱伟长独特的学习方法:“我们都知道钱老过去是学文科的,后来转成理科,对吧?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学习方法是特别重要的。”张正勤回忆,钱老有一次曾和学生们聊起自己的学习方法:“他说上课时比起记笔记,更重要的是去倾听和思考。不仅是听课要思考,看书也要思考。”在张正勤回忆里,钱伟长“看书很有特点”:“一本书拿起来,他不翻别的,先看目录。”“那么,他为什么先看目录?”张正勤卖了个关子,见大家不响,他才慢慢说出两个字:“逻辑”。“逻辑是最关键的东西,看一遍目录,其实就是梳理这本书逻辑的过程,遇到哪个环节想不通,哪个环节有疑问,很好,接下来你就可以带着疑问来阅读和学习了。”钱伟长教会张正勤的第二个学习方法,是总结。“念过大学的都知道,一下课,人哄的一下全走掉了,对吧?钱伟长不是这样,他会在教室多待一分多钟,最多不超过两分钟,这个时间他用来干什么?他把老师讲过的东西,全部在脑子里过一遍。等一个学期学完,他拿出几张纸,‘唰唰唰’把这本书的重点在纸上默一遍,一本书最后就成了几页纸——不得了呀!”张正勤一边讲一边感慨道:“这真是不得了!”硕士三年,张正勤从钱伟长身上学到的东西还有很多。“多少学生的人生,因为钱校长的到来而有了根本的改变,我这个话一点都不夸张的!”提起钱校长,张正勤的口里充满了感恩:“我的毕业证上有钱校长的签名,作为上大校友,我很自豪!”三、“律师这个工作有相当大的社会意义”中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师、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从学校毕业后,张正勤的发展势头可谓“高歌猛进”,然而,就像当年结婚后仍选择返回校园一样,张正勤却又一次选择了“转型”——一次堪称破釜沉舟的“转型”。“四十五岁”,张正勤用右手食指点了点:“四十五岁,我决定义无反顾把所有在造价咨询事务所的股份都统统退掉,一切归零,然后去参加司法考试。”年近知命,张正勤的决定遭到了很多人反对:“当时大家都不理解,从三个角度来看:有没有必要?可行不可行?是不是合理?这三点都存在问题的,对吧。所以他们不相信我能考出来的。”然而,敢于破釜沉舟的张正勤有着充分的自信,这股信心来自于他的学习方法:“实事求是说,跟我一起竞争的,都是专业学出来的学生,他们都二十几岁,比我年轻,记忆力比我好,基础也比我好,我真的是一点都没学过的!”张正勤摊摊手:“但我自信的点在哪里呢?在于我的学习方法,我是严格按照钱校长的学习方法来学习的!我觉得我学什么东西都没有问题了。”2005年9月,张正勤顺利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进入了全国著名的房地产专业律师事务所——上海建纬律师事务所。“进所三个月我就开始办案,第一年就开始讲课,第二年开始出版专著了。”张正勤的部分专著作品三年时间,张正勤从一名聘用律师成为了高级合伙人和管委会成员,这当时完全是破格的。八年之后,张正勤离开建纬律所,来到上海东方环发律师事务所。如今,张正勤的律师生涯已经历经近十五个年头,他坦言,自己十分喜欢自己现在的工作:“律师工作有两个明显的好处:第一,人比较自由,时间非常自由,在保证收入的同时,还能空出大量的时间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第二,有相当大的社会意义。”讲到这里,张正勤举了一个自己曾经接手过的刑事案件:“搞到最后,我发现相关法律条文对于某一个行为并没有做出明确的定义,公众对这个行为的认识也存在很大的误解。”凭借着过硬的专业素养,张正勤帮助委托人打赢了官司,也在一定范围内给业内业外进行了一次“普法宣传”。“所以我说,律师这个工作,不仅是帮助一个人,而是能帮助一群人。”电视报道中正在工作的张正勤作为一名律师,在正常的业务范围之外,张正勤带领律所还从事了许多公益活动:他参与了多部国家标准、示范文本的起草,先后出版专著12部,发表论文200余篇,他经常被各高校、专业协会、企事业单位邀请进行普法讲课,近十年各种演讲超过400场……除了“律师”这张名片,张正勤也有了越来越多的title:中国建设工程造价协会专家、上海市工程造价管理专家、中国建设工程造价协会资深会员、中国工程造价纠纷调解中心调解员、中国行为法学会智库(建设工程)首届专家委员、九三学社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上海委员会社科工作委员会委员及广州仲裁委员会等多家仲裁机构仲裁员……“我一直觉得,律师这个职业能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有利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张正勤坚定地说。四、“我们对社会的贡献至少要大于零”无论是镜头前还是法庭上,张正勤好像永远激情四射、充满活力。几十年下来,张正勤每天的日程表都是满满的:“我每年有计划,每月有计划,每天也有计划,每两个礼拜原则上我要写一篇论文的,哈哈!”这十几年,张正勤几乎没有完整在上海待满过一个礼拜。“事务所的同事们都说,全上海滩所有的律师,比我勤奋的,也没有太多人的!”张正勤哈哈大笑。谈起自己能不断“走出舒适圈”的原因,张正勤说了两点:“第一,实现自己的价值,做人生的强者。长时间待在一个环境里,这个不叫强者。强者是什么呢?是哪天突然把你放到一个环境里,你还是能够迅速地交到朋友,还是能够非常熟练地跟人打交道,这才是真正的强者。”另一方面,比起实现自己的价值,更为张正勤所看重的,则是“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说句心里话,我们这个时代真的太好了,我们今天有楼房有汽车,有空调有手机,以前的人哪有这些东西?比起饭都吃不饱的时候,这个时代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时代!”对于张正勤来说,人不应该有太多的抱怨:“在我们这个时代,你没有任何的道理去矫情、去委屈——你怎么不问问,你对这个社会有什么贡献?你帮帮忙啊,对不对?”“我们对社会的贡献至少要大于零,在这个基础上,你才能谈别的事情。所以,一定不要辜负自己,一定不要辜负这个时代。”这几年,随着年龄慢慢上来,张正勤对母校投入了越来越多的时间和精力。他主动出任上海大学校友会监事长、上海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监事,是上海大学招生委员会委员、上海大学兼职法律顾问,还是上海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上海大学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理事。除此以外,他还多次参与学校相关的法委诉讼案件。张正勤在上海大学校友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二次、第三次会议上宣读选举结果被问到未来还有什么目标时,张正勤笑了笑:“未来我还想做几个大案子,也想把更多时间花在母校身上,因为我从母校得到了太多的东西,我应该知恩图报。2023年3月,张正勤在“临泮之春”海上沙龙暨上海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答谢会上作为“校友互助平台”发起人之一发言我经常说一句逻辑上未必通的话:现在母亲没了,我全将之后的所有孝心献给母校!我会经常想母校的点点滴滴,梯形教室的大课、图书馆中的自修、足球场的奔跑……现在的母校无论从规模、影响力、知名度……可不是一点点的提高,可以说是跳跃式的上升,叫我们这些校友们怎么不自豪呢?怎么不爱我们的母校呢?”张正勤作为主讲嘉宾参与母校临泮校友云讲坛活动,为校友们公益普法“人最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学位和地位,更不是级别和财富,而是不同经历带来的各种感受后的最终展示:理性不教条、睿智又适度、善良并坚定、严谨仍幽默!”采访的结尾,张正勤这样阐述自己对人生的领悟。专栏
2023年10月27日
其他

关于筹备上海大学浙江校友会的公告,快来加入我们吧!

亲爱的校友、老师和同学:经过前期的酝酿和准备,上海大学浙江校友会筹委会已成立,并着手推动筹备工作。请生源地为浙江或在浙江工作、学习、生活的校友积极联系筹委会,扩大校友会的群众基础。同时也请上海大学在校师生提供浙江校友的线索,为顺利推进浙江校友组织贡献一份力量。
2023年9月8日
其他

【校友风采】“宝钢人”的“上大情”——王喆校友专访

王喆人物简介:王喆,1945年生,江苏苏州人。中共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67年,毕业于上海工学院冶金系。1967年,到上海第三钢铁厂工作。1978—1991年,历任上海宝山钢铁总厂工程指挥部翻译组组长、厂副总工程师、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和院长。1991年,任上海宝山钢铁总厂厂长助理兼设计院院长。1995年,任上海宝钢设备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2003年,任上海宝山钢铁集团资深技术专家。2006—2013年,任攀钢集团独立董事,兼任上海交通大学、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退休后,任宝钢湛江工程转炉、连铸设备设计审查组组长,助力350吨转炉的设计和建设成功并顺利投产。曾在韶关钢厂、梅山钢厂任技术顾问和指导专家。现任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站在宝钢办公楼的顶层向下俯瞰,宝钢总厂的风景一览无余。“这是宝钢总厂,就是最早的宝钢,后来啊,宝钢就大了,现在有新钢,在湛江还建了一个宝钢……”偌大的落地窗前,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眺望着远处的长江,缓缓讲述起他与这座“钢铁城堡”近半个世纪的情缘。而这一切的开端,都要从上海工学院(上海大学前身)说起……一、“我就喜欢轰轰烈烈的大场面”“欢迎大家,欢迎革命根据地的亲人们来看我!”采访伊始,会议室的空调温度有点低,王喆请工作人员从他办公室拿来一件蓝色马甲——原来,这是一件十几年前校友会举办活动时发放的纪念品,王喆一直放在办公室里备用。1962年,17岁的王喆考入上海工学院。“当时上海市啊,想为上海培养一批工程技术人员,就是这么个宗旨,学校就办起来了,我呢,属于工学院的第三届学生,当时的校址在延长路。”被问到选择冶金系的理由,王喆一下子乐了:“你们也好奇,是吧?其实当时的人都不太喜欢冶金系,都不喜欢的,但我有个表哥,他启发了我。我呢,从小就踢足球,爱参加运动会,喜欢那些轰轰烈烈的场面。表哥知道我这个特点,对我说,‘王喆,你怕不怕吃苦?’我说我不怕,他说,‘要是不怕吃苦,仪表系、电机系,那些厂子都比较小,你这个性格,最好到钢铁厂那种大型企业去,你不就最喜欢轰轰烈烈的大场面嘛?!’”在王喆生活的那个年代,专业与未来基本是直接挂钩的。选择冶金系,就意味着选择了钢铁厂,选择了大企业。可事实上,彼时选择小企业往往有着更加可观的发展前景。“像仪表厂,一般就是三五百个人一个厂,你去一个大学生,不得了,对吧?肯定是要把你当回事培养的。”如果搞了冶金,去了像钢铁厂这样的大企业,很可能就是辛苦一辈子,名不见经传啊。”站在人生的路口,立志要干一番大事业的王喆毅然选择了冶金专业:“其实那时候没多大意识,十几岁,完全是个小孩子,但在那个火红的年代,一听说钢铁厂一个厂子几万人,里边还有小火车在开来开去,就跟指挥千军万马打仗一样,嗯,不错,可以,我就喜欢这种场面,那我就去嘛!”几句话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王喆却严肃起来:“就像刚才带你们去顶层参观一样,我那时就喜欢这种很高的、很大的场景,如果当管理者,我也一定要管千军万马,带三个兵五个兵的,我不喜欢做这个。至于去了大企业,到底有没有搞出名堂,那就是我自己的事情了,对吧?没搞出来,那就没搞出来!我既不怨天,也不尤人!”王喆就是抱着这样的心志,来到上海工学院的。大学时期的王喆二、“学会自学”回忆起大学生活,王喆提到,最幸运的是自己在读书时遇到了良师益友。当时,工学院从北京石油学院引进一位教师叫陈鸿贤,王喆坦言,陈鸿贤老师对自己的“一生都起了很大的作用”:“当时我们上物理化学课,我的成绩很好,每次都考5分(满分),他很好奇,说‘你怎么学的?笔记本可以给我看看吗?’看完我的笔记本,他就喊我来一趟办公室。”“其实我当时被吓了一跳,我们那时候学生对老师都是很尊重、很敬畏的。”王喆笑着说。“到了办公室,他跟我说,我的笔记他看不懂,为什么看不懂呢?”王喆卖了个关子才道:“因为我当时是用俄文做笔记的,哈哈哈。”然而,随后和陈老师的一番对话,却改变了王喆一生的命运。“他跟我说了两句(重要的)话,第一句,除了俄文,会不会英文?我说会一点,他说英文也要掌握,多一门外语就相当于多了双看世界的眼睛。再然后第二句话,他说你单单物理化学学得好是不够的,我就红着脸跟他说,其实我其他的科目成绩也不错,包括体育。”说到这里王喆又忍不住笑了起来:“结果他跟我说,不是学校里教的课,你一定要学会自学。”“学好外语、学会自学”——此后,这两句话几乎陪伴了王喆的一生:“后来我进厂里工作,不论什么时候都记着这两句话,不论什么时候都努力践行着。”在工学院,王喆也遇到了另一位让他终身服膺的学长——丁山。“丁山曾是上海市高考状元,因为出身不好只能来工学院就读。他这个人,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学霸’,但他不仅学习好,品行也很好,很谦虚,非常诚实,一直都是三好学生。”早在王喆一年级时,就已经听说过丁山的名字。但两个人真正接触,却是因为王喆三年级时的一次借书:“当时陈鸿贤老师让我拓宽知识,我就去看一本非常难的书,叫《金属物理》,当时这本书的借书卡上只有两个人的名字,一个是丁山,一个就是王喆。他还回去,我借出来;我还了,他又借。”毕业后,王喆和丁山先后都分在上钢三厂,两人经常一起骑自行车上下班,后又先后来到了宝钢。英雄惜英雄,王喆与丁山成为了好朋友。“从他身上我学到一点,就是做事一定要从原理上把这个问题想清楚,不仅要从实际上解决这个问题,也要从理论上解决这个问题。”世事沧桑,风云变幻,几十年之后,当王喆卸任宝钢设计院院长时,他向领导推荐了丁山:“当时我就说了两句话,第一,技术上,你找不到一个比他更好的人。第二,人品上,你也找不到一个比他更好的人。”“上海大学从来不缺少风云人物”。王喆补充说。三、“没有高徒,哪能算是名师?”毕业之后,王喆一头扎进钢铁行业。然而,他与母校之间的那条线却从没有间断过。“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开始请许多国外的教授、专家来国内上课,时任炼钢教研室主任的徐匡廸把日本横滨大学的冲进教授请了过来,但请过来之后,徐老师犯了难,专业性强,难寻授课同声翻译,这可怎么办呢?”面对突发情况,徐匡廸想起了曾和他合作翻译、编辑现代钢铁技术丛书的王喆同学,便立即发出了邀请。王喆在学生时代就崇拜徐匡廸老师的风采:“徐老师年轻的时候长得帅得不得了,一般的电影明星都不如他,个子偏高,白净的皮肤,气质特别好。”这是徐匡迪和王喆的第一次合作,却不是最后一次。“没过多久,徐老师又来找我,他说‘王喆,我又闯祸了,这次我请了日本九州大学世界著名冶金物理化学泰斗——川合保治教授,来我们这边讲两个月,又得辛苦你请假来做翻译了。’我说徐老师,我还得上班啊!但他说无论如何都要来,最后我没办法,还是去了。”王喆说:“其实不是我帮徐老师完成了授课的同声传译,而是徐老师给予了我关于冶金物理化学方面最前沿理论的学习机会,为我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得益于这次翻译的机会,王喆又见到了另一位他崇拜已久的人物——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钱伟长。“当时我跟川合都住在锦江饭店,有一天突然有人说钱伟长来了。钱伟长——这在我心里是个了不得的名字,‘三钱’之一啊!我就赶紧去下边转一转,看一看。因为我站在门外注视着钱伟长,张华书记、雷枫桐教务长将我介绍给他,告诉他我是上海工大的毕业生,也是回校来为日本教授作授课同声翻译的。我眼前的这个老人,胖胖的,白白的,眼镜圆圆的,一口苏州话,不用说,就是钱伟长了。”本以为此事到此为止,没想到晚饭时,王喆又一次和钱伟长在食堂相遇。这一次,钱伟长主动喊住了王喆。“‘同学,你有空吗?我找你聊聊。’他用苏州话问我。听了我的经历,他就说我现在是同声翻译了,问我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我说我正宗的中国人,家在苏州。”听了王喆的介绍,钱伟长特别惊讶地说道:“在清华大学那么多年,我没见过能做同声翻译的学生,这上海工大的学生还真了不起”。后来,王喆又见过两次钱伟长。在王喆眼里,钱伟长是一位思想深邃的智者。一次,一个偶然的机会,钱伟长得知王喆已经在宝钢初露头角,特意叮嘱了王喆一番。“钱伟长跟我说,一个学校好不好,不光是由一个校长决定的,大学行不行,最关键的是要看他的学生。中国不是有句古话吗?名师出高徒。没有高徒,哪能算是名师?所以呀,小王你不仅自己工作要好,你还要多多关照我们上海工学院,上海工业大学的学生,他们的一件事,你要当十件事来做,要帮助他们成长成才。”几十年后,王喆仍用“震撼”来形容自己听到钱伟长这番话的感受,钱伟长校长对学生的关怀、对校友成长的关心也深深影响了他。后来的几十年里,在王喆的引导和帮助下,宝钢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上大人”,他们秉持着老校长“自强不息”的校训,活跃在各个岗位,并取得卓越的成就。“钱伟长的嘱托,我一直放在心上。”王喆说。四、“要帮助年轻人,爱护年轻人”作为一名“40后”,作为一位资深的“宝钢人”,王喆是一点一点见证着新中国钢铁事业的成长历程。“昨天我给上海市老干部局讲课,讲的就是宝钢的发展历程,可以说,宝钢是改革开放之后的第一件大事!”王喆担任CCTV-2《钢铁脊梁》节目嘉宾回顾起中国钢铁行业的奋斗史,王喆长叹一口气:“最近几年有很多抗美援朝的片子,《长津湖》这些电影,你们肯定也都看过了,看了以后,大家感觉我们打胜了,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其实,毛主席打完仗以后非常痛心,我们损失惨重啊,为什么呢?一个很大原因就是我们没有钢。”“我们国家当时有100万吨钢,美国有多少?8000万吨!这还不算他们的‘联合国军’!”说到这里,王喆的表情十分沉痛。1978年12月23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后的第二天,宝钢打下第一桩,迈出了中国钢铁工业奋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坚定步伐。“宝钢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当时国家百废待兴的中国,财政非常紧张。当时国家财政收入一共800亿,一个宝钢要多少?300个亿?所以当时很多人坚决反对,说宝钢是一堆破铜烂铁。”面对“宝钢的投资是不是‘无底洞’”等种种质疑,陈云在对宝钢建设问题作了半个多月调研、听取各方意见后,提出了8条意见,指出“这个项目要干到底!”“到了1979年9月,小平同志在一次会议上说,‘历史将证明,建设宝钢是正确的。’这一句话,成了支撑宝钢建设下去的最大动力!”说到这里,王喆十分激动,“从毛主席开始,我们国家历任领导人都很重视钢,中国要解决现代化问题,一定要有钢!”从解放初中国钢产量不到百万吨,到2022年,宝钢的年钢产量超亿吨,位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一。亮眼的成绩背后,是党和国家的重视,是社会各界的支持,是一代代“王喆们”花白的头发。工作中的王喆2014年,69岁的王喆办理了退休手续。宝钢把他返聘回来,交给他一个新任务:“copy一个宝钢。”年近古稀,王喆又一次挑起了“湛钢”的重任……一桩桩,一件件,一步一步,一年一年,王喆仍然在钢铁行业奋斗着。谈起自己这一生的心得,王喆坦言“第一是学习技术”:“我快80岁了,这里要请我,那里也要找我,为什么?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技术。技术需要学,不是学一个月,也不是学一年,是要学一辈子——我现在八十了,我还在学。我们的钢铁产业已经很大了,但我们还要更精,更强,靠什么?还是技术!很多人说钢铁行业是夕阳行业,其实是因为我们的技术还不够精啊!”2017
2023年8月11日
其他

【校友风采】四海奔浪家国情——陆中华校友专访

——林国强院士专访【校友风采】在西藏当公务员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赵吉星校友专访【校友风采】一位上大人的“双城记”——骆勇校友专访【校友风采】心游诗境
2023年8月1日
其他

【校友风采】“打退堂鼓不是我的性格脾气” ——何小玲校友专访

——林国强院士专访【校友风采】在西藏当公务员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赵吉星校友专访【校友风采】一位上大人的“双城记”——骆勇校友专访【校友风采】心游诗境
2023年7月11日
其他

【校友风采】淡泊功与利,做科研路上的领路人——朱建国校友专访

朱建国个人简介:朱建国,1958年生,上海嘉定人。1982年获得镇江农机学院自动化专业学士学位,1987年获得上海工业大学电机工程硕士学位,1995年获得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学位。现任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及教授。曾任悉尼科技大学电气、机械与机电一体化系统学院院长,电机与电力电子研究中心(CEMPE)主任,电气工程杰出教授。一
2023年5月23日
其他

【校友风采】“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赴法深造学子陆耀东校友专访

陆耀东个人简介:陆耀东,男,出生于1996年,上海市青浦人。2019年毕业于上海大学中欧工程技术学院机械工程专业。2017年赴法国特鲁瓦技术大学深造,于2020年3月获得工程师文凭。目前在法国雷恩国立应用科学院INSA
2023年3月17日
其他

【校友风采】桃李春风,山高水长——记原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党委书记刘芳

人物简介:刘芳(1915-1998),安徽安庆人。中共党员。1959-1973年,历任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党委书记。1937年,参加安徽省民众抗敌后援会流动工作队,从事群众动员工作。历任皖西救亡工作团及安徽省动员委员会直属十九、二十工作团团员、团长,中共鄂豫皖边区党委妇委会常委,省动员委员会妇女工作委员会常委兼省军政人员训练班政治教官、妇女组政治指导员,和含县委委员兼组织部部长、宣传部部长,苏皖边区政府各县联中教导主任。巢无县委委员兼宣传部部长、民运部部长,无为县总队部政治处主任,皖江各县联合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山东大学附属中学党团书记、副校长等职。为苏皖边区根据地第一位女性中学校长。1946年9月,刘芳由中共华东局派往上海开展地下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上海军管会公用事业管理处驻英商煤气公司军事联络员,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普通学校教育处副处长、师范教育处副处长,华东教育局办公室主任,上海师范专科学校校长、党总支书记,上海第二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上海市科委副秘书长等职。1972年,任上海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兼革委会主任。1977年后,任上海市政府教育卫生办公室副主任、党组成员。1983年离休。上海大学嘉定校区一号教学楼前的草地上,矗立着一尊女性的半身铜像。她的神情温和安详,凝望着这片她深爱着的土壤……1穷且益坚,革命救国1915年,刘芳出生在安徽安庆的一个书香世家。因父亲早逝,刘家逐渐败落,童年的刘芳只得与母亲相依为命,“孤儿寡母仅靠出租几亩薄田来维持生计”。为能继续学业,初中毕业之后,刘芳报考了免费的师范学校。发奋苦读之余,她也不忘利用寒暑假和课余时间刻蜡版,以此来补贴家用。在校长和老师们的帮助下,刘芳不仅顺利完成了高中学业,更因成绩优异被保送至安徽大学。对老师们的感恩之情,也为刘芳日后从事教育行业埋下了种子。1937年,刘芳大学毕业并得到了留校任教的机会。眼看着家中多年的贫困生活就要迎来一点转折的曙光,刘芳发自内心地高兴。可是,在日军烧杀抢掠之下,偌大一个中国“竟然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看着家乡寸寸沦陷,看着父老四散流亡,刘芳悲愤不已。她没有随着拖儿带女的老乡们逃离故土,而是毅然加入安徽省民众抗敌后援会流动工作队,为党领导的抗日救亡活动四处奔走。无论是在大学还是在流动队内,刘芳是少见的才貌双全的女大学生,备受青睐。“当时追妈妈的人有很多,有一位同志甚至一直追到了延安!”刘芳的大女儿后晓淮笑着回忆。因刘芳文化水平较高,被安排负责宣传工作。在革命队伍里,刘芳认识了同为大学生的后奕斋。后奕斋出生于一个爱国知识分子家庭,因师从陶行知先生,他自幼便接受了进步思想,企盼着能够“科学救国”。然而,局势的动荡“已容不得一个年轻人实现科学救国的梦想”,也让后奕斋和刘芳走上了共同的道路——革命救国。据刘芳的子女们回忆,在战友们的积极促成下,“没有风花雪月、没有卿卿我我,用妈妈的话说,把两个人的铺盖卷搬到一起,就结为夫妻了。”在烽火连天的动荡岁月,在为革命工作奔波忙碌的同时,刘芳诞下了晓淮、晓江、晓湖、晓山、晓海几个孩子,淮(淮河)、江(长江)、湖(巢湖)、山(无为县照明山)、海(上海)——孩子们的名字既包含着“长夜尽,晓光现”的美好愿景,也记录了夫妇二人在革命道路上奋勇前行的足迹。1949年,新中国成立,刘芳一家人终于在上海安定了下来。尽管革命胜利了,但后奕斋夫妇的工作却更忙了。“当时新中国刚成立,一切都百废待兴,爸妈的工作很忙,平时很少能见到他们。”刘芳的子女在回忆父母的文章里这样写道。后、刘二人都是党的干部,除了养育几个孩子外,他们还会竭尽所能地接济家境贫寒的亲戚朋友,这让这个大家庭的生活条件艰苦了起来。“小菜就是青菜和咸菜当家”,生活改善时“才有点肉、蛋和豆腐”。工作繁忙、生活清贫,刘芳却没有落下对孩子们的教育培养:“妈妈用杯子、暖壶、酱油瓶等做样子,教我们画画,教我们用鸡毛和碎布做毽子,还教我们缝制衣服和织毛衣等手工活。”刘芳全家福(摄于1959年)2奠基领航,一马当先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全球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科学技术水平的落后和人才的缺乏同国家工业化建设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在党中央“向科学进军”口号的指引下,1958年初,上海市着手创建一所新型多科性的理工结合大学——上海科学技术大学。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建校之初,上海科学技术大学的办学条件并不乐观。临时校址选在欧阳路221号原上海财经学院旧址,地方狭小不论,更为关键的是“缺少必要的设施设备”。至于确定在上海科学卫星城嘉定南门的正式校址,此时尚属“一张白纸”,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才刚刚开始——刘芳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来到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开展工作的。相比于其他高校,“师生共建”是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嘉定校址最为突出的特点。除去日夜施工的建筑工人队伍,全校教职工和学生们也纷纷投入了这场“建校大作战”之中,大家轮流分班参加劳动。由搬砖运木做起,从地基到校舍、从桌椅到设备、从园林到花草……仅仅一年左右的时间,刘芳便和全校师生员工一起把一张“蓝图”变成具有相当规模的正规校园。建校初期,除了主持学校党委工作和日常行政工作外,刘芳还兼任教务长,与副教务长毛启爽一起处理学校教务工作。刘芳不仅能叫出每个教职工的名字,也熟悉他们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工作方法。平时,她团结带领党委班子处理学校各项事务,更关心每一位教职员工与学生。作为校领导,刘芳不喜欢在办公室里“坐班”,而是经常到各个办公室参加工作讨论,和教师、员工、学生谈话,询问情况和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在仔细整理、思考后“择其善者而从之”,将大家的“金点子”一一落到实处。刘芳(一排左二)与师生们交流刘芳(左三)和王应睐、沈昭文等教授在讨论工作退休教师林住集自科大建校初期便在校工作,他对刘校长“视教师员工为亲人,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子女”深有体会:“刘校长是教师员工的知心朋友,这是我的切身感受。64年我结婚时学校分配了一间房子,结婚第二天,刘校长同陈雨田(3系总支书记)毛启爽(3系系主任)亲自来我家送祝福。有一年我母亲从福建老家来上海探亲,有一天突然心脏过速,刘校长立即请她的司机把我母亲送到瑞金医院就诊。我没想到,像我这样小助教都能得到校长如此关怀和帮助。”逢年过节,刘芳总是住在学校,和外地师生一起过节,这成为许多外地师生对于老校长永久而珍贵的回忆。首届教师节刘芳(二排右二)为优秀教师授奖1960年,为了贯彻党中央提出的“劳动人民知识化,知识分子劳动化”方针,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建立工人班,在产业工人中选拔先进工人入学深造。刘芳对这项工作十分重视:“从工人阶级中培养科技人员,是一个创举,市委指出我校要把工人培养成能掌握高度文化知识的人,我们能接受大批脱产工人使之知识化是光荣的”;同时,她也表达了殷切期待:“这批先进工人来校,可以成为学生的骨干,他们的思想、政治品质及劳动技术能力,一定会成为大学生学习的榜样!”用“刘芳”作为关键词检索《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志(1958-1994)》,能得到108个结果。从建校、教学、党政工作,到学生生活、教师培训、科研项目,刘芳的身影几乎遍布每一个类别。校志里那些朴实的字句,述说着当年那段激情澎湃的不凡岁月。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驻足在绿树成荫的上海大学嘉定校区,六十多年前全校师生合力筑成的教学楼依旧昂然矗立。层层叠叠的爬山虎攀缘而上,如同刘芳校长当年播撒的种子般四散开来……刘芳对于学生们的爱既是温润的,也是严厉的,是实实在在体现在她给学生们提出的要求中的。1961年3月,学校举行新学期开学典礼。刘芳在会上明确提出科大的学生要做到“五个有”:“一要有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二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三要有勤奋好学的学习空气,四要有团结友爱的同志关系,五要有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此后,她又在许多场合强调,科大的学子要以中科院的老科学家们为榜样,努力做到“三严三基”:“态度要严肃、要求要严格、学风要严谨,基础理论扎实一点、基本知识面广一点、基本技能加强一点。”在此基础上,她自己又特意加了一条“外语水平高一点”,意在培养能与国际接轨的高素质人才。刘芳对于学生们的爱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是点点滴滴灌注到每一位学生成长成才的道路中的。据老科大63052班的单贤琦回忆,有一次,他因看《居里夫人传》等“闲书”被系领导叫到办公室谈话。“领导提醒我不要犯走‘白专道路’的错误”——这让深深为居里夫人献身科学的精神所打动的单贤琦大为不解。隔了几天,单贤琦恰巧在校园里遇了正在散步的刘芳:“我当时就向她反映了自己的困惑,刘校长安慰了我。”过了不久,单贤琦又一次遇到刘芳,没想到刘芳告诉他,自己已在校图书馆专门借阅了《居里夫人传》。“刘校长笑着跟我说,那书挺好的,值得推荐给大家看,它可以激发科技人员攻克科技难点锲而不舍的韧劲。”几十年后,单贤琦回想起这件事,仍然十分感慨:“我真没想到,日理万机的刘校长那么郑重其事地对待一个普通学生反映的情况,我很感动,(她)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刘芳(二排右四)与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女篮运动员合照刘芳对于学生们的爱既是无悔的,更是无私的,是完完全全不计成本、不求回报的。从抗战时期算起,刘芳在教育战线上奋斗了一个甲子,用“成千上万”来形容她的学生绝非虚指。这些学生活跃在各个领域,其中亦不乏精英翘楚。仅以老科大为例,“原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在她短短几年的办学过程中出了4位院士,在全国高校中不多见,这跟刘芳卓有成效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分不开的。”曾担任上海大学副校长的龚振邦不止一次这样感慨。“妈妈一辈子从事党的教育工作,桃李满天下。解放后,许多当年她的学生都当了干部。”据后晓海回忆,尽管其中有的人“职位还挺高”,“但是妈妈从来没和我们讲过”。一直到刘芳去世,她的子女们才陆陆续续在人们的回忆和悼念中了解到一段段动人的师生情谊。在孩子们心中,刘芳尤其关注工人班的学生,每次有工人班学生来家里做客,刘芳都非常高兴。“(她)多次告诉我们那些师傅文化基础差,非常用功和刻苦,最后功课都跟上来了。”这些学生对刘芳的感情同样真挚而深厚,由于当时交通不便,学生们又往往在刘芳家里聊到很晚,“有的学生回市区都是走回去的”。刘芳退休后,有一批原工人班学生来探望她,过了几天,其中一个学生又来到家中,“那天妈妈不在,那个学生带了工具来,把我们家一个桌子修好,坚决不肯吃饭就走了。”这件事情令后晓海印象特别深。刘芳之所以能几十年如一日爱生如子、无私奉献,原因正在于“她们这代人的坚定的信仰和对事业的忠诚”。“老共产党员品格与意志,平易近人的性格,对教育的重视以及亲力亲为的工作态度——这是刘芳老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科大1964级学生郑天慧这样评价这位老校长。在他看来,刘芳是真正身体力行“爱生如子”理念的一位教育家。即便是在最困难的时候,刘芳也始终保持着对党的忠诚,始终怀着最坚定的理想信念。特殊时期,刘芳曾借住在63032班舒禾平的宿舍,“她住下来后,便把下铺布置得有条不紊,还挂上了她女儿绣的毛主席诗词: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一句“乱云飞渡仍从容”,既可见其心志,更足见其品格。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从新中国成立到新时期建设……光阴轮转岁月流逝间,一颗赤子之心却始终不改颜色。刘芳铜像(现位于上海大学嘉定校区1号教学楼前)2019年5月16日,以“三千桃李满天下,一片丹心报师恩”为主题的铜像揭幕仪式在上海大学嘉定校区举行。铜像捐赠者、科大64级学生郑天慧坦言这是自己几十年来一直心心念念想做的事:“希望能够通过塑立铜像,表达全体师生对刘芳书记的怀念。”红布揭开的那一刹那,当年那位坚毅卓绝却又爱生如子的刘书记又一次站在了校园里,她的眼光温和明亮,永久而深情地注视着这片她曾经为之拼搏、为之奋斗、为之付出半生光阴的地方。她面前的校园依旧书声琅琅、依旧鸟语花香。END附录:刘芳
2023年3月6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校友风采】科研为功怀严谨,音乐作伴种诗意——吴杰校友专访

工作之后,他又重新找回了音乐对他的意义。他常常一边改文章,一边听音乐。在疫情爆发的时候,他深处国外,形况严峻,有几个月不能出门,但他却觉得那是他一生当中最幸福的时光。
2023年2月10日
其他

【校友风采】说干就干——王博伟校友专访

——林国强院士专访【校友风采】在西藏当公务员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赵吉星校友专访【校友风采】一位上大人的“双城记”——骆勇校友专访【校友风采】心游诗境
2022年12月7日
其他

【校友风采】找到自己的宇宙——程杰校友专访

对程杰而言,“1979年李政道回国讲学招生”绝对是他人生中的重要刻度。“尽管中美在此前已经有了很多接触,但正式的学术交流,其实是从李政道先生搞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China-United
2022年12月2日
其他

【校友风采】“我只是一不小心成了干企业的人” ——何志明校友专访

——林国强院士专访【校友风采】在西藏当公务员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赵吉星校友专访【校友风采】一位上大人的“双城记”——骆勇校友专访【校友风采】心游诗境
2022年11月12日
其他

【校友风采】从受助者到服务者,一个自强者的奋斗 ——王任杰校友专访

王任杰个人简介:王任杰,1987年生,上海人。国家残疾人游泳队队员。上海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2010届毕业生。现就职于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是黄浦区残疾人联合会兼职副理事长。1999年入选中国残疾人国家游泳队,多次征战国内、国际各项赛事,先后获2004年雅典残奥会男子50米自由泳、4×100米混合泳接力亚军、2008年北京残奥会男子4×100米混合接力亚军、男子50米自由泳S9级第四名。曾获上海市政府颁发的一等功两次和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2009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荣誉。担任北京2022
2022年9月16日
其他

【校友风采】十年,我与上大的缘 ——俱李菲校友专访

俱李菲个人简介:俱李菲,女,陕西人,上海大学理学院化学系2010级本科生,2016级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曾获上海市优秀毕业生、上海大学优秀学生、学业一等奖学金等荣誉。2011年12月参军入伍,2013年12月退伍,期间荣立一次“个人三等功”,获得“优秀士兵”“一级技术能手”“集团军训练标兵”等多个荣誉称号。2016年7月参加上海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赴甘肃省定西市支教一年。现为上海市杨浦区储备人才,从事区妇联宣传与发展工作。2010年9月,俱李菲乘坐火车从家乡咸阳来到上大,正式开启了她与上大的缘分——“当时的我根本没想到,这场缘分,居然会有整整十年,而这段情,也将延及终身。”一、破阵子刚从高中三年的“题山卷海”中走出,摆在俱李菲面前的是一张更大、更难,也更具挑战性的考卷——大学。“当时上大在我们省的招生分数是五百八,我记得我那年考了近六百分,衡量了一下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最终选择了化学专业。”初入上大,俱李菲既为新鲜的大学生活而欣喜,也经历了一段时期的迷茫:“选择了化学专业之后,感觉化学也没有自己想的那么轻松,上课的时候也时常会感觉自己不在状态。”大二的第一个学期,一条通知打断了俱李菲的迷茫。“当时辅导员老师在群里发了一条消息,说要征兵了。”征兵的消息唤醒了俱李菲的回忆:“我有个叔叔在新疆做军医,虽然每年回家次数不多,但只要一回家,他的自律、勤奋,以及那种精气神儿总能感染到我。所以当时我想,我应该去参军,打破自己目前的状态。”对于女儿的选择,俱李菲父母的意见并不一致:“我爸还蛮支持的,我妈刚开始不太同意,她倒不是说怕女孩子不能吃苦之类的,而是担心我去了部队之后影响了学业,彻底把学习耽搁了。”面对母亲的担心,俱李菲选择了“执拗”:“也是跟我妈沟通了很久,最后成功地说服了她。”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系列的考核、体检,俱李菲顺利成为了2011年学校为数不多的大学生女兵中的一员。十多年之后再回想起这段经历,俱李菲还是深感幸运:“后来我才知道,往年的上海市征兵都要求女生必须是上海户口,身高要一米六二以上,但我那年恰好规则有所调整,身高一米六、集体户口就行,而我,刚好一米六一!”伴随着这“一厘米幸运”的守护,俱李菲勇敢打破了初入大学的迷茫,转身、前进、大步向前,去谱写青春征程的一段美妙插曲。二、从军行来到部队,俱李菲首先面对的挑战是长跑训练:“我其实是一个不大擅长跑步的人,短跑还行,长跑就更加是个挑战。但是军队最开始新兵训练的三个月,每天下午四点都有一个体能训练,内容就是长跑三公里。”困难必须要克服,每次训练到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俱李菲就暗暗鼓励自己:“我们是一个集体,绝对不能拖集体的后腿。”正是在这个信念的支撑下,俱李菲扛住了包括长跑在内的各项体能训练,顶住了压力。到后来,她甚至主动提出要和男兵一起混编训练:“男兵可以,我们也一定行!”在部队的日子里,最让俱李菲期待的,是家人寄来的书信:“我们那个时候智能手机不允许在部队使用,跟家里沟通大多是写信。”每天训练之余,俱李菲和战友们最期待的就是家里来信。“一听说有信来了,这一天的训练状态都跟平时不一样,会特别特别有激情。”两年的部队生活,最让俱李菲难忘的日子是作为话务员参加整个集团军组织的“通讯兵技能大比武”,往年都是由当兵两年以上,有经验的老兵士官参加,而当年,作为部队的首批女兵,俱李菲接到任务去参加比赛:“我记得特别清楚,那年的比赛安排在六月份,整个五月,我们一直在进行集训。”成堆的数字号码、规范的电话语言、复杂的速记工作……一次次的训练,一次次的备赛,最终,俱李菲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集团军比武的冠军:“之前在军营里大家都觉得我只是个大学生,但拿到冠军之后,感觉大家都对我刮目相看了,我想,这就是一种认可吧。”穿着一身迷彩服,俱李菲在部队期间荣立一次“个人三等功”,并获得“优秀士兵”“一级技术能手”“集团军训练标兵”等多个荣誉称号。蓝天下,军营里,训练场上,这位“不简单”的上大姑娘以敢拼敢博的姿态、无所畏惧的勇气,发着青春独有的光和热。行胜于言,行动是打破迷茫的最佳方式。一场“从军行”,俱李菲为自己找到了答案。三、阮郎归部队生活提高了俱李菲的体能,也锤炼了她的意志。回到学校,俱李菲不但找回了学习的状态,更是“退役不褪色”,积极参与到上海市的征兵宣讲工作中来:“当时我做PPT,去各个高校宣讲,展示我们在部队的生活。我跟学弟学妹们调侃说,‘当兵可能会后悔两年,但不当兵肯定会后悔一辈子!那样纯粹的生活,一定会让你一生都回味无穷......’”部队的经历让俱李菲难以忘怀。大四即将毕业时,她又做出了另一个大胆的选择:参加学校的研究生支教团,去甘肃定西支教。俱李菲是陕西人,本以为甘陕气候相近,自己也能轻松适应,到了之后才发现差别很大:“陕西七八月份还有三十八度那么热,到了甘肃山里就得穿长裤了,温差很大。”除了气候,支教点的生活条件也比较落后:“刚开始第一个学期没有自来水,水都是从井里抽上来的。”艰难的生活条件既是对俱李菲的考验,也限制着学生们的想象力:“那个时候我给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们上语文课,课文里讲到‘空调’,他们不理解,‘环卫工人’这样的职业,他们也没听说过。我当时就想,身为一个老师,我不仅应该教会孩子们知识,更要扩宽孩子们的视野。”后来在上综合实践课的时候,俱李菲常常把自己手机里拍的照片分享给孩子们,孩子们也跟着俱老师一次次见识到了“外面的世界”。“支教结束之后第二年,下一届研支团学弟学妹们组织了几名孩子来到上海游学,我还作为向导带队了几天,带着孩子们逛了逛。”俱李菲笑着说。一年的支教生活让俱李菲与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支教生活虽然结束了,她与孩子们的联系却一直没有中断。“尤其班里有个小女孩,那是我们班里学习最用功,成绩也最好的一个孩子,每年我过生日,她都会用手机给我发一条祝福短信。那些短信我都留着,非常非常珍贵......”角色转换,从“学生”到“老师”,俱李菲在甘肃又度过了自己的一个“间隔年”。彼时的她,回顾当初初入上大园那个懵懂迷茫的自己,心里也早已有了更加笃定的答案。一年支教,她从孩子们的眼睛里看到了迷茫,以及对外面世界的渴望,也让她更加珍惜自身的拥有,学好过硬本领,努力服务社会的脚步更加坚定。支教结束,她再次回到上大,继续在求知求学的道路上迈步前行。四、少年心重回求学征程的她,再次埋头书本,回归课堂,并一路披荆斩棘,获得了诸多荣誉,曾经课堂上的“迷惘少女”,已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了。读研之后,忙于学业的俱李菲也没少继续“折腾”,这一次,她将目光瞄准了一个新领域——志愿公益。研二的她,报名参加了首届进博会的志愿者。“当时我和另一个支过教的同学,因为经验相对多一些,就成为了上大进博会志愿队的小队长。”在进博会当志愿者期间,俱李菲和小伙伴们常常需要熬夜加班,每日步行几万步,还有需要面对每天各种突发的状况,但直到现在,她还是特别怀念做志愿者的那段的日子:“那种全身心投入的状态虽然很累,但是真的也让自己特别享受,也许这就是志愿精神的魅力吧。”2020年,俱李菲以优异的成绩研究生毕业,再一次站在人生选择的十字路口,在诸多选项中,她选择了成为一名储备人才,入职杨浦区妇联:“我想,应该是这么多年的经历影响了我,让我更明白自己热爱什么,自己适合什么,自己想要去做些什么,这也是一种‘初心’吧。”进入妇联之后,俱李菲一边负责着部门的宣传发展工作,一边也在尽自己所能为区里的女同胞们提供服务:“可能大家印象里妇联就是负责‘家长里短’调解纠纷的部门,其实我们负责的工作远不止这些,发展部更关心职业女性的个人成长、身心健康,让女性能无后顾之忧地奋斗在职场上。”除去单位的工作外,俱李菲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上海大学退役校友联谊会秘书长。“我们这个组织是一个很年轻、但很有特色的校友组织。我们的宗旨就是希望大家能在这里找到更多归属感,也希望从上大走出来的这群‘校友+战友’可以联系得更加紧密。”2021年,上海大学退役校友联谊会筹建期间,联谊会的几个理事自费自筹,为这群从上大走出来的退役士兵们送上了一份特别的纪念品:一个正面是八一红星标志,背面刻有上大校徽的特别徽章。“大家收到之后都特别开心,很多没能来现场的校友们也十分热情,于是我们一一给大家寄送了这份特别的礼物。”“尽管大家都退役了,尽管大家都不是同一批次入伍的兵,但每次见面或者在微信上聊起来,还是有说不完的话。”俱李菲说,“我相信这份战友情,会一直一直维持下去;我们也希望我们能联合起来,更好的为母校的发展服务。”学校、军营、山区、进博、妇联......学生、士兵、老师、志愿者、基层工作者……十年时间,上大见证了俱李菲前行的每一个脚印,俱李菲也成为了母校十年发展历程的见证者。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俱李菲多次对母校表示感谢,也对学校的发展速度表示感慨:“说真的,我觉得母校近年来的发展比我们个人的发展进步快多了。如果我参加的是这几年的高考,很可能就要和美丽的上大失之交臂了......”欢声笑语间流露的,是她对于母校最真切的热爱和祝福。百年寄语2022是上海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在谈及对学校期许时,俱李菲充满了骄傲:“上大的百年是风雨兼程的,也是英才辈出的,是母校给了我知识和力量,希望母校的未来更加辉煌!”而面对亲爱的学弟学妹们,她感言:“迈开行动的脚步,时间会给我们最好的答案......”专栏
2022年9月10日
其他

【百年百人】何可校友专访:钝学累功,求索中泰

远赴泰国以上大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促进母校与泰国文化交流本期让我们一起来认识2009届校友何可
2022年8月19日
其他

【校友风采】走不虚此行的路,做毫无保留的我 ——扎根社区基层的“海归第一书记”罗桑仁青校友专访

上大启航赴英留学北大交换选调回乡……他是游历三十余国的“藏族海归硕士”亦是“90后社区党委第一书记”“成都好人”“五四奖章”获得者今天就让我们来认识这位集多重标签于一身的青年罗桑仁青人物简介:罗桑仁青,男,藏族,出生于1992年,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人,中共党员。2016年毕业于上海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8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艺术文化管理专业硕士学位,同年考取四川省委组织部急需紧缺专业选调生,进入四川天府新区管委会工作。现任四川天府新区兴隆市场监督管理所所长、兴隆湖社区党委第一书记。即将步入而立之年,罗桑仁青身上已经有了很多标签,每个标签的背后,都有一段长长的故事。以歌会友
2022年7月22日
其他

【校友风采】让“京”彩在国际舞台绽放——滕俊杰校友专访

滕俊杰人物简介:滕俊杰,上海大学董事,国家一级导演,上海市第十二、十三届政协常委,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上海市艺术类高级职称评委会主任,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多年来,导演、创制了数百台大型电视文艺节目,曾两次荣获中国文化最高奖——“五个一工程奖”,十六次荣获中国电视文艺最高奖“星光奖”一等奖,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年度唯一“最佳导演奖”,一次荣获中国电视“金鹰奖”年度“最佳导演奖”。2010年11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世博先进个人”称号。2019年5月,被联合国授予“联合国中文日文化大使”称号。滕俊杰导演的3D全景声京剧电影《贞观盛世》获中国电影最高奖金鸡奖并获第15届中美电影节“最佳影片奖”,京剧电影《霸王别姬》以及歌剧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在洛杉矶分获国际3D电影和8K电影最高奖——“卢米埃尔”奖,成为中国电影史上“零的突破”。一
2022年6月4日
其他

【校友风采】心游诗境 纵览事功——杨克明校友专访

参加武术比赛痴迷评书演义主修机械工程偏爱诗词歌赋擅长企业管理咨询亦喜纵览山河作诗本期让我们来认识1996届校友杨克明杨克明人物简介:杨克明,山东人,1996年毕业于上海大学机械工程专业,中国海洋大学企业管理硕士,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博士,企业文化咨询专家,受聘担任上百家企业管理顾问,青岛市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海尔兵法》《OEC管理》《铁军八局》《企业文化落地》《静湖集》等多部著作。现担任上海大学山东校友会会长,上海大学(MBA)、青岛大学(MBA)校外导师。“千年史事心中游,万里山河得纵览。”2011年,在从故乡山东乘机前往贵阳的途中,杨克明写下了这联诗句。彼时,他已从上海大学毕业十几年,无限感慨,尽藏诗中。01行修问学1992年,杨克明考入上海工业大学,就读于机械工程专业。两年后的1994年,上海工业大学等四校合并,组建上海大学,杨克明也成为见证上大新生的“上大人”之一。“我们校区紧靠着闸北公园,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具体地址是延长路149号,这个地址一辈子也忘不了。”回想大学岁月最难忘的经历,杨克明用“一文一武”来概括。“武”指的是武术。在校期间,杨克明是校武术队成员,曾参加过三次上海市大学生武术比赛,获得过第二名。出于对武术的喜爱,杨克明积极参加队里的各项训练与比赛,日子一长,不仅收获了强身健体的功效,更结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武林好友”。“文”则代表读书。大学四年,杨克明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学校的图书馆,一有闲暇,他就沉浸在书海中,“当时学校有两个图书馆,一大一小,小的那个是文艺图书馆,四年来几乎被我翻了个底朝天”。由于常去图书馆,他和图书管理员老师变得越来越熟悉,他还经常去图书馆做志愿者,也因此认识了许多同样热爱读书的“书友”。“我一直觉得,大学是人一生中读书的一个黄金时期,错过了会非常可惜,可能一生中很难再有那么好的机会、那么好的资源、那么好的环境去随心所欲的读书了。”杨克明说。谈及对武术和读书的喜爱,杨克明坦言与自己年少时的经历有关。杨克明从小便痴迷于《杨家将》《说岳全传》《水浒传》《三国演义》等评书演义,他最崇拜的就是书中那些像杨六郎、呼延丕显、岳飞等文武双全的英雄人物,也因之种下了浓郁的“英雄情结”。毕业多年,在杨克明那批上大人眼中,最能代表“上大精神”的,是已故老校长钱伟长先生。“钱校长是一个极富有家国情怀的人,他所提出的上海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上大学子,钱老肯定希望从上海大学走出去的学生,都是有家国情怀和大格局的爱国青年。”钱老的思想深深打动了杨克明,他视钱老为偶像。就读于有钱老担任校长的大学,是杨克明一生的骄傲。在校期间,杨克明听过两次钱校长的演讲:“有一次听钱校长演讲,讲到当年抗战的故事,他情绪上来了,在台上带着我们一起唱《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当时大礼堂歌声雷动,我们一群学生都慷慨激昂!”多少年过去了,杨克明还时常怀念那令人震撼的一幕。02海尔锤炼“海尔是我人生的又一所大学,在那里我学到了无穷的知识。”杨克明在谈“老东家”海尔的时候总会强调这一点。1996年,杨克明从上海大学毕业,进入青岛海尔集团工作,海尔集团当时在国内外已拥有广泛的知名度。进入海尔,是当时很多毕业生的就业理想。初入海尔,杨克明从事与自己本科专业相关的职位,先后从事过产品技术工艺等多个工作。后来,因为个人爱好和企业发展需要,他又先后在办公室、企业文化部担任管理职务。也因为这种工作的跨界,他想在管理学科拓展学习。于是,2000年-2007年期间,杨克明分别在中国海洋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攻读了管理学科的硕士和博士。结合海尔工作经验和社会实践,杨克明见识日广,学问日深。“海尔正在从传统制造业向互联网企业转型,
2022年5月20日
其他

校友风采 | 在西藏当公务员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赵吉星校友专访

世界在你眼前|母校在你身边办公邮箱:sdxyh@oa.shu.edu.cn
2022年2月18日
其他

校友风采 | 学之大者,为国为民 ——林国强院士专访

世界在你眼前|母校在你身边办公邮箱:sdxyh@oa.shu.edu.cn
2022年2月11日
其他

【校友风采】走出书斋做学问——张炎夏校友专访

世界在你眼前|母校在你身边办公邮箱:sdxyh@oa.shu.edu.cn
2021年12月31日
其他

【校友风采】邓智恒(达尼):海外征程,新时代远征者的使命

世界在你眼前|母校在你身边办公邮箱:sdxyh@oa.shu.edu.cn
2021年11月15日
其他

【校友风采】鹏程万里奋壮志,依依深情越重洋 ——记上海大学加拿大校友会名誉会长陈忠

忠1986年毕业于上海大学(原上海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现任加拿大Park
2021年6月15日
其他

共同战“疫”的上大人| 全球校友在行动

Premix”,经客户测试及公司自测,性能超越TA,TB及TF三大国际品牌,现已投入市场应用。详情请点击:1.
2020年2月7日
其他

【上大校董】一流上大路,玄陵永相伴——名誉校董彭宏陵先生十年感恩记

彭宏陵,籍贯贵州,1959年10月出生于上海,1983年毕业于原上海大学国际商学院日语专业,现任香港宏马(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2012年5月至今担任上海大学董事会名誉董事。慈善彭宏陵先生热爱教育事业,注重人才培养。他通过自己创立的彭心潮基金会、玄陵基金会助力多所大中小学。十年来,玄陵基金会共向上海大学捐资1285万,为学校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公益彭宏陵先生爱护弱小生命,推动人类文明。2014年,彭先生发起成立以“明文立法、拒食狗肉”为宗旨的“世界爱犬联盟”(WDA),三年多来,彭先生耗费巨资,通过拍摄记录片、开办画展等形式进行禁食狗肉宣传,并通过各种方式在世界各地推动“禁食狗肉”的立法活动。在WDA的积极推动下,2017年4月,台湾“立法院”三读通过“动物保护法”部分条文修正案,明确规定禁止购买和食用猫肉、狗肉。陪伴中国人逾万年的猫狗伙伴,终于不用被抬上人类伙伴的餐桌,极大推进了华人世界的社会文明程度。正义彭宏陵先生敢于坚持真理、勇于维护正义。自2009年至2016年,彭先生以个人一已之力发起了一场与美国利益集团的诉讼斗争,最终打破了美国司法界与房地产界的“潜规则”,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这场诉讼虽历时七年,耗资巨大,但推动了美国司法制度的进步,维护了广大消费者的权益,维护了世道公平、人间正义。一流上大路,玄陵永相伴
2017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