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城市视点 │ 后疫情时代,以社区经济为引擎的城市更新“最后一公里”
历时三年的疫情终于进入收尾阶段,伴随着全球化的经济危机和诸多不稳定因素,接下来,国民经济复苏毫无疑问将是重中之重。在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并强调了金融等调控手段“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持”。自写入十四五规划以来,城市更新行动正在承载越来越多的复兴与发展使命,成为拉动实体经济的增长新引擎。在后疫情时代,经济增长从粗放转向集约,作为城市更新的“最后一公里”,社区经济的重要作用也日益凸显。当整个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节奏放缓,社区才是距离终端用户需求最近的第一线,社区经济如同神经末梢那么灵敏而真实,在后疫情的经济复苏中,也必然是基础阵地。事实上,从中央到地方政策,都十分重视社区经济的发展。在2022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将为期2年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进一步健全完善城市社区服务功,并将遴选一批完整社区样板,在全国范围内宣传推广。到2025年,北京将在全市实现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覆盖,目前已培育了31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全国各地,社区商业的服务形态呈现多样化,便利店中不仅能购买商品,还提供干洗衣服、维修手机、清洗家电、寄收快递、家政预约等服务。市民能够通过无人柜员机、微信小程序购买口罩、打印资料、干洗衣物、租用轮椅、报事报修……通州首个社区级家园中心(图片源于“今日通州”)铺天盖地而来的社区商业服务、便民服务点、公共服务空间,各色各样的服务业态,是否真正满足居民需求,受到周边居民的欢迎,能否实现盈利,拉动消费,让闲置空间充分发挥价值呢?事实上,许多社区服务空间的利用率并不高,人气不旺,和社区居民的需求并不匹配,凭借政府补贴,依靠政府采购维持运行,而不能被居民真正认可,是普遍现象。这种窘境,绝不仅仅是疫情所导致的。疫情的影响只是优胜劣汰的加速器,关键在于,社区经济的运行,和社区建设改造一样,存在着“自上而下”的问题,只有充分调研民意,基于“自下而上”的理念,建立政府和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的市场化机制,才能按需发展,构建良性的社区商业环境。那么,如何结合疫情后市场环境,建立这种机制呢?笔者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及分享实践经验,提出社区商业创新的三个转变方向,与业界探讨。转变一:虚实结合,盘活社区存量“虚拟资产”在刚刚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中,将数据定义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四大生产要素之后的第五大生产要素”,并提出要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让作为虚拟资产的数据有机会能够通过创新拉动实体经济,发挥更大的产业价值。社区内的“闲置空间”,包括锅炉房、活动室、地下室、车棚等等,在更新改造时,往往会充分征集居民意见,根据民意进行功能规划,但仍未必能够获得良好的市场反馈。在后疫情时代,空间已经不是盘活资源的唯一核心要素,客流和转化更值得关注。笔者认为,通过盘活居民社群这样真实有效的数据资产,进一步匹配业态,虚实结合,是一条可行的捷径。疫情期间,出于防控的需要,各社区都进行了人员的统计、分类,以虚拟社群的形式承载了社区人群的真实ID。这些社群除了承载官方通知,也通过邻里互助,拉近了居民间的关系,实现精准社交,提供情绪价值。这类社群因为无法进行商业化运营,活跃度和流量都很难转化,如果能够以主题内容及活动进行人群的二次分化,形成以民间为主的主题社群,则能够有效运营,实现流量的精准分配,成为社区存量虚拟资产。官方社群和民间社群盘活虚拟资产,本质就是激活人群的潜在需求。社区公共服务空间,则可以作为平台来承载这样的需求,进一步在居民和商家之间找到平衡。举例来说,公益讲座、培训课程、市集活动都能够满足一部分居民的需求,产生可评估的活动数据,从而判断业态、商家的规模前景,能否在该社区环境中生存。许多服务类商家则还可以通过半入驻服务空间的方式,以分时用房、分时用工的方式来节约成本、灵活经营,从而在经济艰难阶段存活和发展。虚拟经济的优势,往往在于对抗高房租、高人力的传统业态,曾经火爆一时的社区团购就是个例子。如何从社区管理的居民流量中转化出具有商业价值的数据,需要以公益底线来筛选商家,也需要进一步探索与尝试。让市场需求来主导社区商业,将是后疫情时代的主流发展方向,需要运营者及时转变思维和模式。转变二:基层社区调整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