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俞闲话

经济

致东方甄选股东朋友的一封公开信

各位可能已经看到了东方甄选的公告。从今天开始,东方甄选的全资子公司与辉同行,将正式从东方甄选独立出去,由董宇辉个人持有其100%股权。
2024年7月25日
其他

老俞闲话丨人生难得,务必找寻一生热爱

(本文源自2022年7月26日直播“对话蔡志忠”)俞敏洪:各位朋友好!今天要和我对谈的是蔡志忠老师。蔡老师名气很大,很多人都读过他的书,他是一名非常优秀的漫画家,今天我们就来和蔡志忠老师聊一聊他的漫画人生,他的成长过程以及人生理想,希望大家能在今天的对话中有所收获。蔡志忠:大家好!我是蔡志忠,我专程来北京参加俞老师的老俞闲话。很高兴今天可以跟各位见面。俞敏洪:蔡老师,听说你从4岁就奠定了人生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是吗?蔡志忠:我出生比较特殊,我们村庄在我出生那年建了一个小教堂,我1岁、我二哥6岁的时候,我们每天早上都要去小教堂做礼拜。虽然大家都觉得1岁看起来好像什么都听不懂,但其实听久了就能听懂了,所以我3岁半的时候已经会背诵经文,然后通过红衣主教的面试成为了正式教友,面试合格之后还给了我一串念珠。
2023年5月6日
其他

老俞闲话丨心有多远,就能够走多远

(本文源自2022年7月4日直播“对话吴军”)俞敏洪:各位朋友好,吴军老师好!吴军老师现在在美国西海岸,为了进行这次对谈,他早上五点就爬起来了。吴军老师在喜欢读书的中国青年人中有比较大的影响力,很多青年人都读过他的书,比如《浪潮之巅》《文明之光》《大学之路》《数学之美》等等。吴军:谢谢俞老师,因为有时差,现在我这边是早上五点钟,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交流,谈一谈我这段时间的思考和心得。俞敏洪:我这两天读了你的《软能力》和《元智慧》,我觉得对于现在年轻人的成长来说,这两本书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其实书里的一些观点我也在你的《硅谷来信》中听过,但经过系统化整理后,读起来就有了深入浅出的感觉。你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软能力》和《元智慧》这两本书,以及你为什么要写这样两本书?吴军:现在正好是大学毕业季,学生们在学校里学了很多具体的专业能力,比如你是学物理的,你就了解了很多物理学的知识,你是学土木工程的,你可能就会懂修建房屋和道路。但进入社会之后会发现大家现在遇到了两个问题,第一,35岁危机。比如到了35岁,很多人好像觉得职业再往上走就比较困难,甚至干活也干不过刚进职场的年轻人。但也有很多人35岁以后反而担任了一些领导职务,承担了更大的责任,无论是收入的增加还是职位的提升,各方面都发展的很好。如果对比一下同班两个同学,这会儿可能会看到很大的差别,而这些差别来自于能力的差异。这个能力不是指当年他们在学校里考试成绩的差异,而是一些非专业性的能力,比如判断力,做哪件事和不做哪件事,从进入单位开始就有一个选择。还有与人交往的能力,你要做更多的事总要有更多的朋友来帮你,怎么跟人打交道,怎么动用这些资源,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并不是说你一定要当领导才能动员下属的资源。你会发现单位里有一些人,他要做一件事,一会儿求张三,一会儿求李四,很多资源在别人手里,但他居然还把这事给做成了,这实际上就是交往能力。另外还包括一些洞察力,人不会把我是好人或者我是坏人写在脸上,这就需要我们去判断、洞察。总的来说,《软能力》主要写的就是大家在生活中或者职场上可能会用到的专业知识以外的一些能力。第二,如何快速起步。比如做金融的差不多每五年会淘汰将近一半的人,只有一开始快速起步的这些人才能在金融行业站稳脚跟。有的人能快速起步,有的人不能,这取决于他一开始进入职场时的做事方法。首先,你要有判断力。比如动作,打网球也有一个动作,一开始你的动作不好,就会很费力,非常努力的打球也打不好。这个动作要靠师傅去带,要靠一开始进入第一份工作的时候找一个好单位,这个好单位是循序渐进培养人的。其次,还要有把自己的想法变为结果的行动能力。比如开公司,我记得我出国的时候,北京市的英语培训机构多如牛毛,几乎任何一所大学的英语系都有一个英语培训班,但最后都死掉了,为什么俞老师的新东方能最终存活下来?原因很简单,因为行动力,也就是你能把这个事做成的能力。后来新东方做直播转型,你会发现很多人都觉得好像这碗饭很好吃,只要有个摄像头就可以做,但很多人最后也死掉了,原因就在于行动力。不是你的想法不好,而是有些人不能把想法变成真正的结果。(点击图片链接购买《软能力》《元智慧》)
2023年5月5日
其他

老俞闲话丨大时代下的人间烟火

《北鸢》是以他的外祖父和外祖母的人生发展经历为蓝本创作的一本小说,背景设定在抗日战争前后,通过这本书能读出大时代背景下人物命运本身的跌宕起伏。目前这本书在内地已经卖了30多万册。
2023年5月4日
其他

老俞闲话丨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不屈风骨

(本文源自2022年7月10日直播“对话岳南”)俞敏洪:各位好!今天我邀请对谈的是岳南老师。岳南老师和我都是1962年出生,我是9月份的老虎屁股,岳南老师是12月份的老虎尾巴。
2023年5月3日
其他

俞敏洪寄语大学生:学会自主人生,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

3月17日,俞敏洪老师来到亚布力青火志愿者休息室为青火志愿者分享了一次关于“人生”的话题,俞老师希望每位同学有能力有勇气去做自己喜欢的事。1自由选择的背后是承担100%责任今天在这里和大家见面,我感觉到特别的亲切,我有跟你们一样的大学岁月,但我当时的大学岁月跟大家的不太一样:你们现在面向的是工作和创业,是为自己寻找毕业后生存的空间和机会;而我们当时的情况和今天相比,既有利也有弊。好的一面是我们当时不需要为工作担心。祖国刚刚处于改革开放阶段,当时的经济还没有那么快速地发展,所以我们那一代人做的更多的事情是读书、探讨人生、探讨真理,也探讨中国的前途和未来。当时我们大学毕业后的工作是国家分配,比如说,我第一次被分配是到经贸部,后来还让我选外交部,现在来看是个特别好的工作。但每个人的个性都不一样,我不喜欢朝九晚五的生活,所以我选择留在了北大当老师。虽然我们不需要为工作担心,但我们的弱势在于很多人在走进社会前,并没有做好“如何走好自己人生之路”的心理准备。其实,大家可以看到我们老一代的人,最后能够做出企业来的其实是少数。目前大家能看到的中国著名企业家几乎都在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上了,更多的人后来就变成了按部就班的样子,或者说是一种让自己的生命跟着时代、被时代带着往前走的状态。而现在,大家的状态是已经具有充分的竞争意识,明确知道“如果我不努力,不自主自己的生命,是没有人来帮你努力,没有人帮你自主你的生命的”。由于整体竞争的扩大化,以及机会的多样化,大家在进行人生选择时,或多或少地带有一定的迷茫、困惑,甚至是艰难。现在的时代给予了你们更多的机会,可以自主自己的生命,但自主生命的代价是你要为自己的生命负百分百的责任。当然,现在也有孩子是在父母的帮助下安排未来前途。这种情况下,如果父母帮你安排的前途也是你心里想要的,
2023年4月26日
其他

老俞闲话丨在时光中思考人生

(本文源自2022年12月18日直播“对话余世存”)俞敏洪:各位朋友好,今天与我对谈的是余世存老师,他是很有名气的中国传统文化学者和作家,他有几本书对我来说影响蛮大的,包括《大时间:重新发现易经》(以下简称《大时间》)《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以下简称《时间之书》)《自省之书:中国原典的当代精神》(以下简称《自省之书》)等等。从这些书中,我发现余世存老师是很认真做学问的人。
2023年4月20日
其他

老俞闲话丨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前行!

(本文源自2022年11月7日直播“对话毕淑敏”)俞敏洪:大家好,今天我邀请对谈的嘉宾是我内心非常尊敬的老大姐式的老师和作家——毕淑敏老师,非常开心。毕老师不需要我给大家做更多的介绍,大家应该或多或少读过毕老师的书,不管是她的散文、游记还是小说,我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毕老师文笔的影响。毕老师的书算是我的枕边书之一,我觉得内心比较烦躁或者焦虑的时候,就会把毕老师有关幸福的文字翻开读一两遍,比如《三个房间》我印象就特别深刻,一个安放爱和恨,一个安放事业,一个安放人生和家庭,所以,好的文字像春雨一样滋润人的心灵。
2023年3月27日
其他

老俞闲话丨聚变时代中的人生记录者

敬一丹:我觉得首先是需要,社会走到那一步,是一种需要。有了需要,这些人才可以产生。这些人集合到一起,又有一种互相激励。比如我加入《焦点访谈》的时候,已经40岁了,但我没有注意到他们有多大。
2023年3月21日
其他

老俞闲话丨于人间烟火处,感受人性之光

(本文源自2022年8月16日直播“对话梁晓声”)俞敏洪:各位朋友好,今天我邀请了梁晓声老师,一起聊他的文学创作以及人生历程。在对谈开始前,我先简单介绍下梁晓声老师的书籍,目前梁老师最有名的一套书就是《人世间》,我相信不少人都看过《人世间》这部电视剧,但实际上,小说的描述和电视剧中的表达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而且小说的文字读起来是那种娓娓道来的感觉,所以大家可以读原著感受一下。
2023年3月18日
其他

老俞闲话丨发现身边的历史:京杭大运河·北京段

大家好!我今天聊天的主题是北京大运河。大家说北京有大运河吗?也有很多人认为,京杭大运河,到了今天的通州就结束了。那通州之后还有没有大运河呢?当然有,比如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北京通惠河、积水潭、颐和园的昆明湖,其实都是北京大运河的一部分,有人说,昆明湖居然是大运河的一部分?好,今天我就来跟大家把前因后果细细聊一聊。我本人不是研究大运河的,只是业余爱好,如果中间有讲错,背后有专家在听,请多多包涵,可以指出我讲的问题,下次我再讲的时候就可以纠正过来。
2023年3月6日
其他

老俞闲话丨不管“阁中帝子”今何在,“长江”不会“空自流”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què)之长风。舍簪(zān)笏(hù)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2023年3月3日
其他

老俞闲话丨自尊自爱,自我努力,“不坠青云之志,岂效穷途之哭”!

毛泽东曾经写过一首词,这首词我们在中学课本里学到过,叫《念奴娇·鸟儿问答》:“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
2023年3月2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老俞闲话丨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zhěn),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huáng)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qǐ)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yì)范,襜(chān)帷暂驻。十旬休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下面我们就来讲《滕王阁序》的文字。我本来不打算讲这些文字的,因为网上有很多讲解《滕王阁序》的视频和文字,但大家既然听了我前面的内容,索性一口气讲一下,对于从来没有读过《滕王阁序》的人,也是一个入门。我不是学语文的,所以肯定讲得很粗糙,也许错误百出,所以大家看完后,一定要去别的地方再看一看,对《滕王阁序》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当你对《滕王阁序》的每句话,有了一个基本了解,我建议大家开始背诵。不管什么年龄,想要背出来,依然是能够背出来的。
2023年3月1日
其他

老俞闲话丨为什么《滕王阁序》是一篇好文字?

中国古代,造楼、造阁、造亭子的文人雅士特别多。因为中国古代的政府官员,大部分人是文科出身,都是靠写诗作赋、读经读诗长大的,对于亭台楼阁有着特别的兴趣。中国古代,每一个城都有城墙,城墙上的四个或者八个城楼,本身就是亭台楼阁的标准。在河边上、在山上造亭台楼阁,也是中国文人的一个雅兴。但是,在古代成千上万的亭台楼阁中,留到今天我们能够说得上来的并不多。这些亭台楼阁大部分都是木结构,造了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湮灭了,也没有留下什么东西,很容易就被人们忘记。我们今天能记得的亭台楼阁,或者后来又被重建的亭台楼阁,大部分都跟某些文字相关。这些文字闻名于世,是传世之作。
2023年2月28日
其他

老俞闲话丨从“奇才”到“歪才”,《滕王阁序》成就不朽传奇

各位朋友好,今天我们来讲一下唐朝王勃所写的《滕王阁序》。由于这个文章被收录到了中学课本中(现在已经被从新版的统编必修教材中拿掉了,导致有的学生学不到,没有道理),所以大家对它还是比较熟悉的。但我们很多人其实并没有学通,也并没有全部学会,极少数人在中学的时候能够把全文背出来。
2023年2月27日
其他

老俞闲话丨哲学停止的地方,文学诞生了

(本文源自2022年9月4日直播“对话刘震云”)俞敏洪:大家好,我旁边的这位老师,大家一定十分熟悉——中国著名作家刘震云老师,很多人肯定都看过他的书和改编的电影,比如《一句顶一万句》《我不是潘金莲》《我叫刘跃进》等等。最早被拍成电视剧的是《一地鸡毛》,讲的是一个人从青春靓丽、雄心壮志的状态到最后陷入平凡琐碎生活的过程,这应该是我们大部分人的宿命。电影《一九四二》很多人看了以后都觉得非常震撼,当时我也专门去电影院看的,感受到了人们在极致生存条件下的一种挣扎。
2023年2月26日
其他

老俞闲话丨有人的地方,就有经济学

B的工作,面对的是一个机构,是要向这个机构交待,要向一个很小的圈子——教授团体交待,只要他们认可,你就可以继续在这里工作。但我的这门课是面向大众的,是To
2023年1月15日
其他

老俞闲话丨《兄弟》情义,时代戏剧

(本文源自2022年7月22日直播“对话余华”)前言前段时间,余华老师的第四部长篇小说《兄弟》新版上市了。《兄弟》主要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人生故事,并通过故事反映了中国社会四十年间的变迁,可以说是一部既深刻又好读的中国社会变迁历史。借此契机,我俩相约进行了一次对谈,聊《兄弟》、谈文学、侃生活。主持人:相信大家对两位老师都非常熟悉,读者关于余华老师的热评就是“把快乐留给自己,把悲伤留给读者。”两位是怎么认识的,对对方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余华:我认识俞老师的时候,他还不知道我。我们之前见过一次面,再早以前在视频里看到过他,有一些是演讲发言,有一些是朋友聊天,他早期上课的视频我也见过。新东方几乎可以说到现在为止,跟中国的不少家庭都有关系。俞敏洪:一样一样,我认识他的时候他也不认识我。余华老师出《活着》的时候,我应该算是第一批读者。那是1992年,我的新东方还没做起来,所以读《活着》特别有感悟,那时候我是一种拼命挣扎的状态,当时想我要能活下去就好了。读完《活着》以后,他后来出的每本书我都读过,《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兄弟》《文城》,我都读了,所以神交已久。后来我看他的采访视频,觉得这个人自己这么快乐,却写出这么悲苦的书,这是折磨别人,自己享受(笑)。主持人:你们第一次见面也像网友见面,跟网上的印象相比有什么反差吗?俞敏洪:没什么反差,我看过他很多视频,包括《朗读者》在内的采访视频。他能稍微喝点酒,所以我们一上来就能碰碰杯,尽管他酒量估计不如我。我不是真正的文人,所以不存在文人相轻,他跟莫言有没有相轻我不知道(笑),总之我跟他没有,我对他有崇拜。
2023年1月10日
其他

老俞闲话丨荣誉是一瞬的,踏实努力是永恒的!

经济年度人物的评选和获奖,我很久没有关注了,以至于根本不知道现在还有经济年度人物的评选。当新浪相关人士告诉我,我今年进入了十大经济年度人物,希望我参加颁奖典礼时,我确实有点意外。
2023年1月9日
其他

老俞闲话丨“男童掀帘”带来的思考

(图片源自网络)这两天,“女子试衣间遭男童掀帘”的事件,在网上持续引发关注。其实关注的原因不是男孩掀帘,而是家长对于这件事情的态度。网上有试衣间女子的讲述视频,据女子说,3日晚上,在优衣库试衣间换衣时被男孩偷窥,还被家长骂了,并且被抢夺手机。从该女子发布的视频显示,女子质问是谁在骂人,这时一名身穿驼色外套,戴着口罩的女性抱着衣服、提着包走过来,称“我骂的”,之后一名身穿格子外套的女性上前抢夺手机。家长骂的什么呢?骂女子“没素质”,“跟一个小孩计较”。然后看到女孩从帘子后出来,大概觉得女子比较漂亮,就升级了骂法,说女子“不检点”,是“做某种特殊职业的动物”。后来,这家人被优衣库工作人员劝走。这大概就是事情的经过。从整件事情来看,试衣女子没有太过分的行为和语言,一直比较克制。当然一个4、5岁(据家长说是2岁)的孩子掀帘子,也谈不上什么偷窥。孩子就是在玩而已。对于家长,我也无意指责,因为这样的家长,在中国还是有不少的。他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犯的错误,其实在有些家长中普遍存在。而这些错误,常常会养育出我们所说的“熊孩子”来。那这件事情,反应出了哪些错误呢?第一,家长缺乏给孩子树立规矩的能力。有些家长,自己做事情没有规矩,也不给孩子树立规矩意识。缺乏规矩的孩子长大,不仅会惹祸,而且会耽误他们的前途。有些家长认为小孩子不懂事,等大了再定规矩,可是大了就一定晚了。“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就是说规矩的习惯是从小养成的。不随地扔垃圾、见人要礼貌问候、不该去的地方不能去(比如试衣间)、自己的玩具要自己收拾好等等,这样的小事情,表面不重要,实际上对于养成孩子的人格非常重要。孩子有没有规矩能力,也体现了家长有没有教养。(图片源自网络)第二,家长和别人吵架的行为,会给孩子带来坏榜样。我们先不管是孩子的问题,还是试衣女子的问题。家长上来就和别人吵架这样的行为,会给孩子未来的成长,带来非常负面的影响。如果孩子看多了父母和其他人吵架,吵赢了,孩子会认为吵架能够占上风,未来养成吵架的脾气;吵输了,家长的负面情绪会严重影响孩子,孩子不会认为父母有问题,只会觉得父母被欺负,然后进一步产生对于社会和其他人的不信任,这对孩子长大后的社会行为会有致命的影响。用吵架,尤其用强词夺理来解决问题,本来就是缺乏理智的行为,如果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就是在告诉孩子,一切问题都可以用吵架来解决,这是严重的错误导向。第三,在中国文化中,强横文化是比较明显的,心平气和讲理的文化不是特别彰显。几千年来,当官的欺压老百姓,百姓吃亏了不敢吭声;地方豪强欺负,吃亏了也不敢吭声;地痞流氓欺负,也不敢吭声。因为平时闷着一口气,久而久之认为讲理没用,所以有机会欺负别人的时候,常常会毫不犹豫。这样,就逐渐养成了没有背景的人,互相之间争吵,谁拳头厉害、谁人多势众,谁就是王者的习惯思维。这种强横文化,最底层,反应的是很多人没有安全感,也没有个人权利会被法律保护得很好的信任,浮到表面,就是谁狠谁厉害的狭隘认知。这个家长之所以敢骂试衣女子,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她那边人多势众,而女子就一个人。如果女子的男朋友(据说是个健身教练)在身边,可能就不一定会骂了。之所以骂,不是为了公平和讲理,而是因为知道骂了没有后果。当然,网络暴力这个严重后果,他们是没有预料到的。第四,家长的叫骂,不是就事论事,而是不断升级。这一做法也是不少人吵架的特点。骂,不是为了把事情说清楚,而是为了侮辱对方,最后骂出来的话和事情本身就没有半毛钱关系了。“不检点”,“是做某种特殊职业的动物”,这样的语言,都是人格侮辱性的语言,家长驾轻就熟使用,表明这样的语言系统很常用。这也不是少数人的习惯。确实有不少人,一旦争吵起来,会很快超出讲道理的范围,迅速上升为互相之间的辱骂。我小时候生长在农村,经常看到农村人互相吵架辱骂,祖宗十八代一起骂了。不过很有意思的是,农村人吵完架,不管骂得多凶,过一段时间就和好了,反正互相骂了,谁都不吃亏。第五,家长明显缺乏道歉能力。其实,家长只要和试衣女子说一声对不起就足够了。道歉有这么难吗?对于不少人来说,道歉真的很难。不仅仅是普通人道歉很难,那些有地位有文化的人,我们也很少听到他们的道歉。有多少政府领导犯错误了,公开道歉过?有多少企业老板犯错误了,对员工道歉过?有多少老师因为教学失误,给学生道歉过?有多少家长因为教养不当,给孩子道歉过?中国文化中缺乏道歉基因。(图片源自网络)难得皇帝写个罪己诏,其实也不是真心的,就把群臣感动得涕泗横流。错了就是错了,错了就道歉,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既体现了一个人的风度和胸怀,又能够迅速得到另一个人的谅解,而且还能够迅速解决问题。这么一件简单的事情,为什么不去做呢?也许是觉得道歉会丢面子。其实,不道歉,面子会丢得更大,而且会失去其他人的信任,多不合算啊。我们生活中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不如意的事情,也常常会有和其他人的冲突,大部分人也都是家长,或者会成为家长。用什么态度来对待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不仅体现了我们的风度和素养,还会因为我们处理问题的不同态度,带来好的结果或者坏的结果。我们如何为孩子做好榜样,更关系到孩子的成长。面对孩子,我们的言行,更加需要慎重。这是“男童掀帘”事件,给我带来的思考,胡说八道一通,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我先在这里给大家道歉,你就不要diss我了。
2023年1月8日
其他

老俞闲话丨时间是一个容器,你想在里面装上什么呢?

我相信,2023一定会比我们已经经历的2022要好很多很多,我也看到很多的视频、微信,大家都在共同问候:新年快乐,在期待新的一年能够有更好的生活、更愉悦的心情、更好的事业、更自由的出行。
2023年1月4日
其他

老俞闲话丨且话改革开放40年

(本文源于2022年9月14日,直播“对话王志纲”)俞敏洪:大家好,坐在我旁边的是王志纲老师,王志纲老师参与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全程,并且部分意义上还是影响了很多重要领域的一位专家、老师,今天我将和王志纲老师进行一次对谈,谈一谈中国的发展,谈一谈发展过程中我们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王志纲:大家好!第一次参加这种直播活动,以前我参加过很多中央台的活动,但没想到现在直播形式转换得这么快。俞敏洪:哈哈,现在年轻人喜欢这种模式。王老师可以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王志纲:关于我本身,多的就不说了,就一句话,我叫自己“不明飞行物”,既不是火箭,也不是飞机,也不是所谓的航天器,但一直在飞行,是啥我说不清,所以只能用这句话来概括,我是“不明飞行物”。这几十年走过来,横看成岭侧成峰,从各个角度来诠释王某人其实都不对,今天有这个机会坐在这里,给大家带来两本书,一本《王志纲论战略》,一本《大国大民》,这两本书充分说明了我是谁。俞敏洪:我能理解那种感觉,不明飞行物又神秘,又变幻莫测,也许有自己的目的地,别人并不知道,但你应该不是不明目的地的飞行物吧?王志纲:问得非常到位,由于人们只能用现有的、已知的工具来界定王某人,就出现了一个说不清楚的东西,所以只好用“不明飞行物”来说明自己,而这个“不明飞行物”有一个跟飞行器共通的东西,就是知道我从哪里来,我想到哪里去,而且还能够掌握自己的航程和航速。俞敏洪:但外面的人不一定马上就能看懂。王志纲:对。俞敏洪:你比我大8岁,你是23岁参加高考,23岁前的那段岁月你在贵州的农村还是城里?之前的23年,你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状态?为什么1978年一下就考上了中国的名牌大学?王志纲:问得很有意义,我虽然和你只差了8岁,但我可能比你多感受了一个时代。在23岁以前,我生活在一个绝望的时代,那时你再怎么努力,都没有出路。第一,不能考大学,第二,不能当兵,第三,没有就业。我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是不能当兵的,被叫做“臭老九”。我出身的地方,也是贵州一个小县城,尽管县城的人们到现在都津津乐道说“一部贵州史,半部在水西”,水西算是贵州一个文明昌盛的地方,但这毕竟是一个小县城。此外,我在23岁以前经受了很多苦难,我真正的文化程度是小学四年级。俞敏洪:你23岁之前只上到了小学四年级?王志纲:没有学校,停课了,所以我真实的文化程度是小学四年级。由于没有受过正规教育,我到今天为止也不会拼音,也说不好普通话。现在人们也会嘲笑我,说我说的是“贵普”(贵州普通话),和贵州老乡任正非一样,有人告诉我,说我的普通话比任正非、龙永图的好一些,我感到非常欣慰。
2023年1月3日
其他

老俞闲话丨2023,我们做什么?

新冠依然存在,即使我们不再封控,可以自由行走,但病毒并没有自绝于人民,而是会时时侵入我们的生活。在这一次大爆发之后,也许会有第二、第三次。这将会怎样影响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依然只能在摸索中寻找答案。
2023年1月2日
其他

老俞闲话丨愿2023年的第一缕阳光,给你带来一生的幸运!

最后这一周多的时间,我除了生病,还做了什么呢?对了,肯定是和书相关的事情。在家里待着除了与书相伴,还能做什么呢?(点击图片链接,购买《泰戈尔诗选》)
2022年12月31日
其他

老俞闲话丨 成功不可复制,成事可以修行

(本文源于2022年9月2日,直播“对话冯唐”)“
2022年12月29日
其他

老俞闲话丨明亮的希望诞生于大地

最后,特殊时期,大家保重身体,祝大家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我们祖国国泰民安,谢谢大家!晚安!
2022年12月23日
其他

老俞闲话丨普通人的坚韧前行,才是真正的希望!

阎真还对自己的学生说过:“千万不能设想,自己进了985大学,就进了人生的保险箱。对你们之中的大多数人来说,人生的高光时刻,就是接到入学通知书那一刻,已经过去了。”
2022年12月22日
其他

老俞闲话丨做一个虚心和谦卑的人!

2022年11月28日-12月04日这周的北京,气温骤降,上周还有点秋天的余温,现在断崖式的每天最低气温到了零下6度。白天,有那么几天,明晃晃的太阳挂在天上,但感觉一点热力都没有,尤其是在空旷的地方散步,放眼望去已经满目萧瑟的景象。看新闻报道,全国不少地方都已经在下雪,居然大多在长江沿线。北京尽管很冷,但一点下雪的迹象都没有,坚持着自己干冷的骄傲。小区的湖面,一夜之间冻成了一个大冰坨,几天下来,冰层已经有十公分的厚度,双脚踩到冰面上,岿然不动。但我只敢在岸边踩一踩。在冰上走路,我一直心有余悸。小时候,南方的天气比现在要冷一些,到了冬天,河面会结冰,而且也有厚度,孩子们会偷偷到冰上去玩。有一次,我掉到了冰窟窿里,幸亏被及时捞起来,否则大家今天就看不到我在这里胡言乱语了。冬天踏踏实实来了,也是好事。你做好了一切心理准备,不再对于春天的生机、夏天的繁盛、和秋天的灿烂有任何期待,骚动的心可以安放一下,踏踏实实过冬了。(图片来自网络)其实在冬天,内心也是有期待的。你期待来一场雪,最好下得大一点,这样整个世界会变得一片洁白,把各种污秽肮脏的东西掩盖起来,给你带来一种虚幻的人间仙境的错觉。你也期待可以自由自在去滑几次雪,尽管技术不行,但依然可以在雪道上弯弯扭扭滚下来。可惜已经有两个冬天,我只能在滑雪的想象中度过。你还期待有三两个好友,在黄昏时来访,手里拎着一两瓶好酒,在温暖的房间里体会“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的境界。前一阶段北京不能堂食,让大家感到生活中突然少了什么,变得冷清而手足无措。你更加期待今年春节来临时,大家真的能够不受任何障碍好好过年,全家人自由自在聚在一起,不管在哪里,天涯或者海角,都能够买张车票或者机票,随意前往。病毒不再成为阻挡人们自由行动的无形铁壁。即使冬天是寒冷的,但人心应该是温暖的。让温暖的人心相聚,来驱散自然的和人为的寒冷。尽管窗户外面是寒冷的冬天,但我还是努力寻找一点小确幸。我的办公室尽管小(二十多平米),但西边的墙体是一面大玻璃。每当中午过后,太阳慢慢西斜,阳光就一点一点进入房间。阳光铺在地上,面积越来越大,房间也变得越来越明快。房间里那种阴冷幽暗的感觉,立刻被驱散掉了。满地的阳光,像碎了一地的银子,闪闪发光,温暖怡人。这个时候,我常常会泡上一杯红茶,让茶香也氤氲在空气中,然后在懒人沙包上坐下,手里拿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慢慢读慢慢品,如果读着读着困了,就眯一会,有时候还会迷迷糊糊做个梦。在阳光下的梦,一般都是美梦,即使没有美女入梦来红袖添香,那也至少有挚友入梦来携手赋诗。这周,因为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疫情的管控政策正在做出积极的调整。尽管各地还没有明确的指令出来,但目前新冠病毒带来的危害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几乎已成为共识。医学界人士也纷纷出来表示,其危害性可能还低于流感所带来的后果。我想他们之前为什么不出来这样说呢?不管怎样,种种迹象表面,上面已经下定决心调整疫情管控政策。有些地方已经明确,阳性病人可以居家隔离,正常人士乘坐公共交通已经可以不再有核酸检测要求,多地方舱已经停止了建设。整体来说,这样的放开,是受到普通老百姓欢迎的,可以让人们尽快回到正常的生活中去,让经济尽快繁荣起来,让大街小巷迅速充满活力,让商场和影院等公共场所迅速回归欢声笑语。让每一只鸟自由地飞,让每一个人自由地唱。当然,恢复正常秩序需要循序渐进,需要考虑到每个人的感受和心理准备,各级地方也需要做好医学服务上的筹划,确实不能操之过急,矫枉过正。行稳致远,让我们静待花开。这周,江泽民同志于11月30日12时13分在上海逝世。尽管他96岁的高龄逝世算是高寿,但听到这个消息,内心依然充满了悲伤。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或多或少都感受到了他领导的那个时代的宽松和活力。网上有很多人写文章纪念他,回忆那个时期令人振奋的一些事情。新东方成立的1993年,也是在他领导的时期内。官方通告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江泽民同志是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杰出领导者,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2022年12月6日
其他

老俞闲话丨等待下一轮的生命盛宴!

整整一周,从家里到办公室,两点一线,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连业务会议都凑不齐人,所以时间最多还是花在了阅读上,着重阅读了阿来的书和马伯庸的书,同时在周末的三天,和他们俩进行了对谈。
2022年11月30日
其他

老俞闲话丨站在生命的入海口,追问命运

(本文源于2022年11月10日抖音直播“对话蔡崇达”)俞敏洪:朋友们大家好,现在坐在我身旁,看上去像个大学生的就是蔡崇达老师。蔡崇达在之前出版了《皮囊》,已经销售了几百万册,是一本非常感人的散文集,也可以说是纪实小说,但我更愿意把它看成对自我家乡的传统文化、对自己的父母、从童年到青年生长过程的散文回忆,写得非常感人。最近他又出了新书《命运》,是一本以阿太(外婆的妈妈)和阿太的命运跌荡为核心的长篇小说,把抒情、故事、散文和历史以及人物的生生死死,卑微生命的困顿、艰难和倔强写在一起,读了以后让人放不下的一本小说,这算是我近十年来读过的非常好的小说之一。所以今天我请蔡崇达老师一起,聊聊他的成长过程、创作过程以及他的内心世界。“
2022年11月23日
其他

老俞闲话丨大地之上,新农理想

另一个差异,在我和很多美国农场主,无论规模大小,在和他们访谈过程中,他们都流露出一种对自己从事农业的自信。他们会觉得我是农场主,我自己很自由,开个拖拉机就可以管我的农场,不需要受别人的管理,说“I
2022年11月17日
其他

老俞闲话丨为了孩子-凯叔创业的不易和坚守

(本文源于2022年5月22日直播“对话凯叔”)俞敏洪:今天和我对谈的是光头凯叔,他的口才非常好,声音也非常好听,今天就一起来听听他的创业故事,谈谈他半生用自己声音来讲故事的体会,也许对大家有所启示。“
2022年11月15日
其他

老俞闲话丨内心有诗和远方,你就没有老去!

2022年10月17日-10月30日一眨眼又两周过去了。日子就像秋天的落叶,无声无息的飘落,同时飘落的,是对于工作和生活的期盼,期盼着生活和工作比以前更好,结果却发现每一天都是原地打转,就像哪些树叶,每一片都不同,每一片都相同。最近写周记,写着写着就觉得平淡的日子,好像没有什么好写的了,想辍笔,又想到已经从一月份坚持到了十月份,最初下定决心要写完一年,现在还差两个多月,半途而废了有点可惜,无论如何要写下去。人间的事情大抵如此,很多事情,你开始了,就只能坚持下去,有的时候即使意识到错了也要坚持,因为投入的成本已经太高,最后就成了你人生和事业的一部分。北京的秋天,是色彩最丰富的季节。这十几天,有几天是阴天,还雾霾了两天,整个城市都灰蒙蒙失去了光彩。但只要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北京一下子就生动起来,明丽挺拔的高楼大厦,在蓝天的背景下显得干净刚健。马路边上和公园里的树木,大部分都变成了明黄色和深红色,在阳光下显示出充满韵味的成熟之美。那一丛一丛的爬山虎,红得像火焰一样燃烧。它们从春天到夏天,都一直卑微地倚靠着墙壁或者树干活着,现在突然就爆发出满身的红艳,向世界宣示自己并非一无是处。散步的时候,我喜欢去踩路边上那一层一层飘落的树叶,树叶被踩碎的沙沙声,让我听到了时光的歌声,无可奈何又不甘寂寞,告别过去又不知所措。季节的轮换,就像生命的变迁,岁月漫长,却又瞬间天翻地覆。大自然对我的召唤总是不可抵抗。也许是因为从小在大自然中长大,家在长江边,看潮起潮落,听涛声依旧,对于自然中色彩的变幻尤其敏感。在春天里感受稻花飘香,在秋天里醉心稻浪千重,那种对土地的热爱融入了血液。我最喜欢毛主席的两句诗:“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有人间烟火气,又有高远的英雄气。也许,东方甄选卖农产品的选择,在我童年的生活里就已经深埋,只不过在这个时期开花结果。我个人人生的变迁和发展,也是一个祖国变迁和发展史的缩影。本应该一生都拘泥于村庄土地的生命,最终因为祖国的改革开放,带来了无穷的可能性,就像长江之水,滔滔东流,融入了无边无际的海洋。要是没有疫情的阻扰,我这两三年,也许又行走了中国的很多地区和世界的很多角落,然后装模作样留下一些旅行文字,号称是对生命足迹的记录。但疫情让我绝大部分时间局限在了北京的方寸之地,每天以散步的方式,无数次重复丈量小区里的路径和小区周围的道路,差不多平均每天能够行走一万多步。如果按照每天十公里计算,一年就是3650公里,三年就是一万多公里。要是一直向前走,可以走遍半个世界了。可见付出同样的努力,绕圈的人生和勇往直前的人生,状态和境界就必然会不一样。疫情结束了,我真想用一到两个月的时间,不间断地行走,行走于祖国大地,去抚摸那一棵棵不期而遇的树,注视那一张张陌生的开心的笑脸。新东方有着行走的传统。每年,我都会组织几次管理者和员工老师的徒步活动,一般一天要走30公里以上,提升大家的团队合作精神,锻炼大家的吃苦耐劳能力。28号,我组织了总部和在京机构的管理者,进行了一次爬山活动。爬山在北京阳台山公园进行。阳台山是离北京城最近的一座高山,海拔1200米,从山脚爬到山顶,要上升垂直高度1000米。翻过阳台山,能够到相连的著名风景妙峰山。妙峰山上,有一座远近闻名的娘娘庙“天仙圣母碧霞元君庙”。始建于明末,到了清朝康熙年间,据说因为求子特灵,香火逐渐兴旺,逐渐发展成北京最热闹的庙会所在地。清至民国间,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至十五,至少有十几万人,爬山涉水来参加庙会,
2022年11月2日
其他

老俞闲话丨往讲台上一站,我就能找到自己

(本内容源于2022年1月30日直播“对话赵林”)俞敏洪:各位朋友好,今天我邀请对谈的这位风度翩翩的老教授,是武汉大学著名教授赵林老师。赵林老师主讲哲学,但他非常风趣幽默,平易近人,如果大家看过《百家讲坛》,可能或多或少都听过赵林老师讲西方文化。赵林老师还特意去罗马、希腊拍过关于这两个文明的纪录片,在平台上播放后受到上千万人的追捧。赵林:俞老师过奖了。俞敏洪:邓晓芒老师什么时候出山?邓老师和你合作写过一本《西方哲学史》。赵林:邓老师年龄比较大,他比我年长七岁,现在基本上在潜心做自己毕生的哲学思考,做一些总结性的事情,所以时间比较少。俞敏洪:好像很多大学都把你们写的《西方哲学史》作为通用教学版本。赵林:对,可能中国南方的一些大学用得比较多,当然这是以前。现在因为有很多国外的教材,每个大学可能选的教材不一样,加上现在又有了统一的教材,所以可能每个学校会受到一些规定的限制,就不见得完全选我们的书作为教材。俞敏洪:现在大学讲哲学课是有指定的教材要求,还是说老师依然可以自己选择教材?赵林:现在一般来说还是以指定教材为主,其他教材作为辅助。但我多年来一直在武大讲西方哲学,所以还是以邓晓芒和我写的教材为主,我们也会参考其他一些指定教材。我觉得可能每个人必须按照自己的风格讲哲学才比较合适,大家都讲同样的规定内容,可能有点滑稽。俞敏洪:对,在40年前是这样的。你作为大学教授,你有退休年龄吗?赵林:我70岁退休,今年年底满68岁,还有三年。但现在课程相对少一些,主要我年龄大了,还是想做一些自己思想的总结,现在主要在做罗马那本书。俞敏洪:70岁之后还打算被大学返聘继续讲课吗?赵林:我觉得讲课的机会可能还会有很多,但是否要被返聘,就很难说了。“
2022年10月11日
其他

老俞闲话丨个人的成长来自内心强烈的意愿

(本文内容来源于2021年12月19日,抖音直播“俞敏洪对话郝景芳”)俞敏洪:各位朋友好,今天我将和郝景芳老师对谈。郝景芳是中国著名的科幻作家,她的科幻小说《北京折叠》获得了第74届“雨果奖”,这是全世界比较大型的科幻小说大奖。郝景芳老师不仅是个科幻作家,而且还是个对社会理解非常深刻、对家庭教育有着很好的理解的人。百度上对她的介绍是,郝景芳,1984年出生,小说作家、散文作家,2002年荣获“全国中学生第四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2016年8月,《北京折叠》获得第74届“雨果奖”,这是继刘慈欣的《三体》之后,我国作家第二次获得该奖项。2018年5月,郝景芳老师凭借《长生塔》又获得了“第三届华语青年作家奖”中篇小说提名奖。郝景芳其实从小就喜欢阅读和写作,原则上明显应该进入文科,她也被北大免试录取了,但她后来居然到清华大学学了物理,研究生时期学了天体物理,所以对天文学也有所研究,她把所学到的物理、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的知识结合起来,运用在文学创作中。郝景芳对中国古代的历史也有自己的理解,她最近刚出了一本《宇宙跃迁者》,是一本把中国古代历史和现代科幻结合在一起的小说。她曾经说:“我写了好多非典型的、科幻边界非常模糊的小说。我自己其实还挺想干这种破圈的事。我们做的一个自媒体账号叫‘折叠宇宙’,当时定义‘折叠’这个概念,就是人都分成了一个个小宇宙,每个人只在自己的小宇宙里生存,不同的小宇宙之间没有往来、没有交流,科幻圈的人跟文学圈的人没有一点交流。这种情况下,我想干的事就是打破这种折叠宇宙,没有边界之分,能够真正穿越不同的宇宙。”这样一名优秀的女性作家,她如何在自己的生命中不断进行突破和尝试,她在写作、创作和家庭教育中,又有些什么心得体会?
2022年10月10日
其他

老俞闲话丨人生是一场日日精进的努力!

我的新书《不负我心》现在可以购买了,点击下方图片即可购买。
2022年9月29日
其他

老俞闲话丨山不来就我,我便去就山

文章来源于:2021年12月12日
2022年9月28日
其他

老俞闲话丨父母是最重要的老师

(本文内容来源于抖音直播“俞敏洪对话李玫瑾”)李玫瑾老师,1958年出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现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玫瑾老师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曾对许多个案进行过详细调查,由此提出预防犯罪要从未成年人教育抓起。2020年9月10日教师节,我和李玫瑾老师进行了一场面对面的直播对谈,对谈的主要文字现在和大家分享。俞敏洪:大家好,今天坐在我旁边的,是大家期待已久的李玫瑾老师。李玫瑾老师现在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博导,李老师名声很大,不需要我做太多介绍。恰逢教师节,这是全国千千万万老师的节日,也可以说是李老师和我的节日,因为我们都是老师,只不过李老师现在还在大学里当老师,我已经成了江湖老师。我在北大当了六年多老师,后来出来做新东方,在新东方也是当老师,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直当到今天。在这里,我代表新东方、也代表我自己向全国所有老师表示诚挚的问候,谢谢大家一年365天为中国孩子们所做出的付出和努力。由于今天是教师节,我和李老师的对话也会围绕老师来展开。但在话题开始前,我想先问问李老师,你从事的青少年犯罪心理学其实非常特别,你在小时候就对这方面感兴趣吗?
2022年9月20日
其他

老俞读书丨从“心”出发,重新出发——《不负我心》自序

岁,就觉得老之将至。因为东方甄选主播董宇辉的一句“老头”,现在全网已经开始叫我“老头”了。刚开始我心有不服,还会争辩
2022年9月19日
其他

老俞闲话丨“生命至上”不是一句口号!

2022年9月12日-9月18日这周,北京的天气非常稳定,秋高气爽的味道出来了,白天的气温还是有点热,但已经没有了夏天的灼热。天空白云飘过,或悠闲,或疾驰,划过湛蓝的穹苍,不留一丝痕迹。白云苍狗,不断变化形状。有的云朵,飘着飘着就在空中消散了,没有了踪影,犹如我们的日子,不知不觉就没有了,空留一些惆怅。这一周的晚上,夜夜都有月亮。我一般晚上12点左右,会到户外去散步,散步是为了看月亮,从最初圆圆的月亮,每天变小一点,变成半个月亮,从午夜月亮在头顶遍洒银辉,到午夜月亮刚刚从东方地平线露出半张羞怯的脸。晚上的空气日益变凉,空里流霜不觉飞。这周,我的身体遇到了点考验,也不知道怎么着,既没有受寒也没有挨冻,结果就咳嗽、嗓子发炎,而且持续了一周还没有好,可能是季节更替带来的身体调节,反正每年都有这么一两次。最严重的时候,晚上嗓子如火烧一样,火辣辣地让人没法入眠,不得不用安眠药把自己弄晕。随后嗓子好了一点,结果一躺下又咳嗽不止,一个晚上被咳醒四五次。现在疫情让人草木皆兵,这种症状让人有点疑神疑鬼,而且我还要上班,还要直播和人对谈,赶紧连续做核酸,一直是阴性,让我松一口气。到周日,症状开始明显好转,下周有望恢复健康!这周,工作上的事情需要处理的不是太多,都是日常事务,召开了几个业务会议,见了几批各地来谈合作的政府领导,也参加了三五个应酬。除此之外,有几件事情值得一提:一是新东方总部一层,原来租赁的银行搬走了,我决定不再出租(也不一定租得出去),而是由新东方自己打造一个环境优美的阅读空间。该空间自一个月前开始改造,到10月份可以开张。阅读空间以展示全国各出版社最新出版的优秀书籍为核心,向所有人开放,有很舒适安静的阅读环境,甚至还有像大学阅览室一样的学习空间。大家在里面可以听着舒缓的音乐,阅读最新书籍,或者安静坐在一角,喝杯咖啡,做自己的工作。如果看上了某本书想要买回去,只要扫描下单,新书就会快递到你指定的地点。这样的一个空间,一直是我心向往之地,希望这次新东方能够把它做好。新东方阅读空间效果图二是我给新东方全国国际教育相关的一千多位老师,进行了2个小时的讲课和交流。国际教育,就是面向要去国外读本科或者研究生的学生,新东方提供的考试培训服务,包括托福、雅思、GRE、GMAT、SAT、ACT等的考试服务。新东方最初的起源就是出国考试服务,这一业务延续至今,也是新东方的看家本领。从1990年开始,中国自费到国外去深造的学生越来越多,随着归国留学生的增加,中国的创业和科技队伍中,已经出现大量留学归国人才。新东方二十年前就提出了“出国留学的桥梁,归国创业的彩虹”的口号,一直鼓励大家学成后归国创业。过去三年,由于疫情影响,出国留学生的数量总体下降了不少,随着疫情即将过去,很多学生又开始启动了留学程序。老师的水平决定了学生的水平,所以对于老师的培训成为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新东方凡是对于老师的培训和进修工作,我都会亲自参与。三是我的新书《不负我心》在东方甄选首发。这本书是一本我的散文和随笔的精选集。我并不觉得我的文字值得出精选集,但周成刚觉得今年我刚好六十周岁,出一本有纪念意义的书还是挺好的。他自己组织了新东方编辑部的人,一起选编了这本书。周五晚上,老周带着董宇辉、孙东旭一起开始推荐这本书,并说不卖掉十万本不下播,还让我也过去助阵一下。我实在不好意思去推广自己的书籍,就一直没有露面。他们三人吆喝到了差不多晚上12点,才勉强卖出去了十万本,我觉得完全是网友觉得他们仨不容易,鼎力支持的结果。很多大作家来东方甄选平台,通常二十分钟就能卖出去十万本。我的书,用了四个小时,才勉强破十万,书也有拼凑之嫌,内心惭愧不已。这周,做了两场直播。一场是12号,还在中秋假期,王石和周鸿祎约我一起去攀岩。他们俩是攀岩高手,我只在上次和周鸿祎直播时玩过一次。他们说一起攀岩,然后一起共进晚餐,互相交流,并且同步直播。我想这明显是通过攀岩来彰显他俩的水平,让我原形毕露啊。不过我还是答应了,互相聊天应该挺有意思。12号下午4-7点,三个小时的时间,一个半小时攀岩,一个半小时便餐交流,用周鸿祎的平台直播,前后有上百万粉丝上来进行了交流。王石72岁,比我大整整一轮,攀岩依然如猴子一样敏捷,令人钦佩。他争强好胜的内心依然炽热燃烧,82岁还要去爬珠峰,而我已经希望自己退一步海阔天高,准备“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鸟倦飞而知还”了。另一场直播是14号晚上和王志纲老师。王志纲原来是新华社资深记者,亲自参与了广东改革开放试点的报道和邓公南巡报道,以其敏锐的眼光和超前的观点,成为当时最有影响力的记者之一。1994年左右,他辞职做了王志纲工作室,后来改为智纲智库,为中国房地产业、城市文旅产业、城市发展战略等提供战略咨询,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出版的书《大国大民》和《战略》,一直比较受读者喜欢。我也是在推荐他的书的过程中和他相识,见面沟通,被他的观点和思考所折服,邀请他和我进行一次对谈,同时在东方甄选上推荐一下他的书籍。14号,王志纲老师和他的团队来到新东方,先和我一起共进晚餐,然后进行了两个小时的对谈直播,再去东方甄选一个小时,共销售了五万本图书。和我对谈的时候,因为我问的问题比较尖锐,他回答得又比较直抒胸臆,网友就一直提醒我们,小心平台被关掉。这两天,对谈的部分视频,已经被其他发布者发布出来,其中流传最广的是:我问王志纲老师:未来四十年,如果中国要持续走向繁荣,应该做什么?他说:尊重常识,顺应规律,尊重人性!这周,除了两场直播,我还去拜访了Beyond团队的成员之一,著名鼓手叶世荣。我和叶世荣原来并不认识,但Beyond的歌,一直陪伴着新东方,也陪伴着我。《光辉岁月》《海阔天空》几乎是每次聚会都必唱的歌曲。所以当有人说可以安排我和叶世荣见面时,我当场就答应了。要是当初黄家驹没有在日本出事意外去世,Beyond团队应该能够创作更多流传的歌曲。黄家驹去世后,团队慢慢就散了,剩下的三个人分头寻找自己的发展道路。叶世荣也从鼓手开始转变为歌手,而且越唱越好。他找了一位大陆姑娘,成婚,生子,几乎定居在了北京。这次见面,我更多的是去拜访他,另外也商谈一些后续可以互相之间合作的事项。他抱着吉他,给我唱了一首《真的爱你》,差点把我唱哭,我顺手录制下来,放到了我的抖音上,一天之内就三百多万人上来看了视频。可见Beyond团队,是大家的共同记忆,甚至是某种共同的精神记忆。本周,阅读了一些书籍。约了苏童老师和马伯庸老师在10月份的时候直播对谈,所以从现在开始读他们的一些经典作品。苏童的《妻妾成群》大家都熟悉,后来还拍成了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但他的茅盾文学奖作品《黄雀记》,有些人可能并不知道,我原来也没有读过,所以趁着中秋节读完了。马伯庸的书,我原来读过《显微镜下的大明》,一本特别好的历史细节书,也是他难得的非虚构性作品。最近他出版了长篇历史小说《大医·破晓篇》,出版社给我寄过来。其实,马伯庸原来的小说《长安十二时辰》《古董局中局》等,我都没有读过,因为我对虚构性的传奇故事并不是特别热衷。既然后续有可能对谈,我就必须读了,所以本周就先把《长安十二时辰》读了。书中关于主角张小敬的描述,令我印象深刻,觉得马伯庸对于人物性格的抓取,比较炉火纯青。后续还要继续阅读他的新作《大医·破晓篇》。张炜老师的书,我从去年就开始推荐。他的非虚构作品《我的原野盛宴》,我读完后感动了半天,放在了我的书籍推荐名单里。后续又读了他的儿童作品《寻找鱼王》和讲述苏东坡的《斑斓志》,觉得都是非常不错的书籍,都进行了推荐。前段时间和张炜老师联系上,约他一起进行对谈,他欣然同意了。我们确定了9月20号进行对谈。他的作品实在太多了,光是他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你在高原》,就有整整十本,400万字。加上他的其他一些长篇小说、儿童文学和学术著作,几乎到了汗牛充栋的地步。为了下周对谈,这周我继续阅读张炜老师的作品,读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古船》,他最新的长篇小说《河湾》,他的两本解读古典文学的专著《也说李白与杜甫》和新出版的《唐代五诗人》。张炜的小说读起来很有张力,他的学术著作视角独特,善于多角度讲述中国古代文人(诗人)的生命历程和精神历程,都是值得一读的好书。张炜老师学术功底深厚,知识渊博,文学创作如汪洋恣肆,令人目不暇接。我正在担心和他对谈,是不是能够胜任的问题,内心惴惴不安。写完这篇周记,正准备合上电脑,突然传来了贵州大客车出事的消息。消息说:9月18日凌晨,贵州黔南州三(都)荔(波)高速(贵阳往荔波方向)三都县段K31处发生一起客车侧翻事故。事发时,车上载有47人,事故造成27人遇难,20人受伤正在救治。另据报道,该车从贵阳云岩区接送涉疫隔离人员前往黔南州荔波县隔离酒店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于半夜12点10分出发,路程需要4个小时左右。国家相关法律有明文规定,凌晨2-5点之间,严禁大客车上路运营。不知道哪个部门、哪种权力,有资格能够突破各种法律法规,用一纸行政命令,让大客车上路,畅行无阻,最后把那么多人送上了不归路。有关部门已经出来道歉,但面对二十几条瞬间失去的鲜活生命和在医院躺着的二十个受伤的人,道歉能够换回什么呢?“生命至上,人民至上”不应该是一句口号啊!一声叹息,又一声叹息!!!广告时间“老俞闲话”之“思考的力量”新栏目来啦~明天(2022.09.20)19:30,“老俞闲话”直播间邀请到了作家张炜先生,我们将一起邂逅文学之美。抖音搜索“俞敏洪”进入直播间,感兴趣的你也可以来加入哦~新书《不负我心》现在可以购买了,点击图片即可。
2022年9月19日
其他

老俞闲话丨在旅行中寻找千万种生活

(本文内容来源于抖音直播“俞敏洪对话刘子超”)俞敏洪:大家好,今天我邀请了我的北大小师弟、著名旅行作家刘子超老师一起对谈,他写过《失落的卫星》《沿着季风的方向》等知名著作。既然是对谈旅行作家,我们今天的话题肯定就离不开旅行。旅行,相信这是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因为疫情,从2020年初开始到现在,国际性的旅行都被暂停了,但疫情早晚会结束,我们依然可以走向全世界,这就意味着我们谈世界旅行是有意义的,而且我们不仅要谈世界旅行,还要谈中国的旅行。2020年我去了一趟甘肃,游历了11天的时间,后面写了8万字左右的旅行日记,未来我还会继续旅行,继续写旅行日记。其实我不喜欢用“旅游”这个词,我更喜欢称之为“游历”,旅游和经历,或者叫“旅行”,旅行和行走。那么旅行到底给我们带来什么?其实旅行可以大致分为四种,每一种对应着不一样的收获:第一种是简单的旅游。大部分人会去各个国家逛一逛,看一看,买点东西,吃点当地的小吃、食物,这就是简单的旅游。简单的旅游也没什么不好,就是放松一下,但不会有太多收获。约翰逊曾说过一句话,大意是,当你不带着知识去旅游的时候,你也不可能把知识带回来,相当于白走了一趟。第二种是文化旅游。你去那儿是为了看文化,为了学东西,比如你到了希腊就会对古希腊的文化有更多了解,到了罗马会对罗马帝国有更多了解,到了埃及会对古埃及文明有更多了解,这就是文化旅游。你是抱着去了解文化的目的去,而不仅仅是去吃吃饭,看看风景,买买东西。第三种是负笈远游。背上书到那个地方去学习,就叫负笈远游,包括去留学,或者去一个地方当访问学者。这也是我特别喜欢的方式,王石就是这么做的,他到哈佛大学待了两年,又到剑桥大学待了两年,现在在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研究希伯来文化,尽管他这个年龄要做真正深入的研究难度会很大,但依然值得钦佩,因为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非常可贵。第四种是半定居考察。比如你到了雅典,给自己更多的时间,租个房子住下来,比如两个月或者三个月。住的过程中彻底融入当地生活,了解当地社会风俗民情,优哉游哉的对那个地方的历史文化进行考察和记录。我们也可以把这四种方式结合起来,如果想轻松一点可以简单的旅行,但最好能做到有文化的旅行,或者是能负笈远游,最后再到半定居考察,如果能够结合起来做,人生的旅行道路就会更加丰富。那么,在旅行前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准备,才能不虚此行呢?第一,在旅行之前一定要阅读相关书籍,当地的历史、风俗文化、原来去过的人写的游记等等,阅读的时候还要做笔记。这样做好了前期准备,带着知识去旅行,就不会两眼一抹黑,而且还能结合路程中的体验,带着更新更好的知识回来。第二,要对地图路线进行比较深刻的研究。我是一个特别喜欢研究地图和路线的人,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千万不要按照导游或者旅行社安排的行程走,因为旅行社安排的行程都是热闹的,或者都是最著名的景点,人山人海,所以你要自己去设计旅行的路线。我也会有导游,但我会告诉导游我要去什么地方,而不是让导游来告诉我应该去什么地方。第三,选择导游的时候要特别小心。有的导游是“半吊子”,文化历史、地理知识都不太具备,只是能帮忙安排吃住,这样的导游其实就没啥用。我们应当选择有文化功底,能把当地风俗民情、文化历史讲得透透的导游。这样的导游很少,我旅行这么多次,也就遇到了两三个这样的导游,确实可遇不可求。第四,要准备好相关的能力和知识。如果你是独自旅行,英语能力是一个必备能力,因为到全世界任何地方,你讲中文大家可能听不懂,讲法文、德文大家也听不懂,但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有懂英文的人。当然你还可以带一个翻译机,能翻译各种语言,总之,要把这些相关设备设施带齐,带好足够的衣服,而且独自旅行还要考虑到安全问题,对于一些高风险地区,比如有恐怖活动的地区,就等以后安全了再去,我比较反对冒着生命危险去旅行。好了,子超上线了,我们来和他聊聊吧。
2022年9月17日
其他

老俞闲话丨最难舍,那人间烟火!

2022年8月29日-9月11日这篇周记,应该算是两周合在一起的周记了。前面写了一篇有关我生日感悟的文字,不能算作周记,所以在这篇周记里,把上周的一些事情也补记一下。这段时间,世界级别的名人去世了好几个。8月24日,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去世,终年90岁;8月30日,前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去世,终年91岁;9月8日晚,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享年96岁。三位老人都很深刻地影响过世界的发展,都活到了90岁以上,算是福享天年,寿终正寝。他们的离世,不会给世界带来震惊,犹如大河久流,入海是早晚的事情。他们的影响开始于几十年前,并且持续到今天,也许还会持续到未来的世界。稻盛和夫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思想,对一代中国企业家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他敬天爱人的价值体系,谦卑努力的工作态度,细致入微的工匠精神,对我做人做事也起到过很好的指导作用。即使面对科技变化日新月异的未来,他的经营思想也不会过时。有些思想是可以亘古长存的,就像我们到今天,还能够从老子和孔子的智慧中汲取营养。戈尔巴乔夫在世界历史中的作用,也许不是我这样的平庸之辈可以评价的。他改变历史的行动,已经使他成为国际上褒贬最多的人物之一,未来的历史,也许能够给他一个更加公正的评价。但评价对他已经不再重要,不管落到他身上的是不是历史使命,他已经走完了自己的生命之路。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俄国今天的现状,无论如何不应该算到他的头上。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电视上第一次看到英国女王的形象,还不懂得女王意味着什么,也不懂得英国的政体是怎样的。后来才懂得,女王仅仅是英国的象征,并不真正拥有政治实权。英国也有一些激进人士,不断要求把英国从君主立宪制变成民主共和制,希望取缔英国皇室。我去过英国几趟,感觉到英国整个的文化气质和国民精神,好像拥有一个国王并不违和,尤其是一位越来越像老奶奶的女王,好像给整个国家都带来了祥和之气,就像贾府里的贾母一样,就像我小时候隔壁住的老祖母一样。一个国家是什么样的制度,容不得我们来置喙,自有其国民来加以选择。但谁都会承认,女王的存在,确实给了英国一种稳定、安全的力量和氛围。作为一国之主,家事国事天下事,在她表面的雍容华贵之下,一定也有着常人难以承受的忍辱负重。我记得,9月8日午夜我正在看书,有消息传来女王病危。正式确认离世的消息传来,中国时间已经进入9月9日。1976年,在中国土地上,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也是在9月9日离开了我们。我记得那一年,我十四岁,刚好在农田里干活,高音喇叭放出哀乐和悼词,全体村民瞬间嚎啕大哭,感觉天塌地崩一般。人间沧桑,从来不会因为重要人物的离去而停止运转。人类世世代代面对生老病死、生离死别,面对和大自然的相爱相杀,在交替循环中寻找最好的出路。“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江月可以年年相似,但人间变迁,沧海桑田,就是瞬间的事情。9月5日,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境内发生6.8级地震,地震造成甘孜州泸定和雅安市石棉县严重受灾。我第一时间和在四川工作的新东方员工打听消息,9月6日,新东方董事会做出了向地震灾区捐款500万的决定,并指定此款项用于灾区学校的重建或者学校必要设备和设施的购买,或者学生学习用品和图书的购买。天下大事,本来就不是我周记的主题。我还是回到琐碎的日常来吧。新东方最近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发生,我喜欢无为而治的状态,不到万不得已,员工老师们循序渐进,共同努力就是了。倒是有了东方甄选以后,我们给员工发节日礼品方便了。这次中秋节加上教师节,新东方定制了五万盒礼品,礼品盒里有月饼、茶叶、蜂蜜、枸杞等,漂漂亮亮的盒子装着,发给员工,大家一起欢欢乐乐过节。我在盒子里给大家手写了八个字:“中秋快乐,教师光荣!”这周我自己的工作,还是以访谈为主。两周内,我访谈了长江商学院副院长张晓萌、著名作家冯唐、著名作家刘震云、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还带着六神磊磊去了一趟东方甄选,我自己到民生现代美术馆,为敦煌大展做了一场宣传直播。本来不应该有这么多的对谈和直播,各种机缘巧合,就被挤到了一起。张晓萌老师出版了《韧性》,这是她在长江商学院讲课精华的总结。韧性,一直是我关注的话题。有无韧性,对于一个人生命的成功和事业的成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也常常被外界认为是一个很有韧性的人,尽管我自己看自己,常常觉得就是一个“扶不上墙的阿斗”。总之,韧性真的很重要。在出版之前,晓萌老师就把书稿发给了我,我读了以后很有感慨,觉得她的专业研究,和我这样的一知半解就是不一样,于是欣然写了推荐语。书正式出版后,晓萌老师希望和我一起做个对谈,我也欣然同意,根据双方的日程,放在了8月30号晚上。我们就韧性话题对谈了2个小时,又去了东方甄选1个小时,销售了5万多本图书。和冯唐的对谈,本来是约好了8月28日晚上的,但我这里突然被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打断,只能调整时间到9月2日。冯唐在国外,和他沟通后他也调整了时间。冯唐著作颇丰,好在我上上周已经基本读完了他的主要著作。我最喜欢的是他的青春小说,其次是他的散文、管理随笔和读书笔记。他的新书《冯唐成事心法》和《了不起》都值得一读。我和他对谈前,打算发一个对谈提纲给他,结果他说不用提纲,我们兄弟俩讲到哪里算哪里,这样才更加自由和出彩。我听从了他的建议,打算以“云无心以出岫”的方式纵横捭阖。结果上线后,因为是国际线路,连线成了问题,害得我一个人在上面聊了40分钟。最后只能断播,再用另外一套平台上线,终于顺畅,两人聊了2个小时,尽兴而散。眼看着他说得有点兴奋,网友就说他的茶杯里,一定是有度数的饮料。哈哈,我不知道是不是,我喝的一定是水。不过直播结束后,我确实给自己倒了一杯有度数的饮料,一饮而尽。刘震云是我北大的师兄,曾经同在一个楼里住过两年,只不过当时确实不认识。我们俩都来自农村,如果当时遇见,两个土鳖,一定互相瞧不起。他成为大作家后,一起吃过饭,但并没有深厚的交往和友谊。这次出版社出版他的《刘震云作品集》,希望对谈推广。我就和他通了微信,相约对谈的时间。前一阶段刘震云一直在广州等地演讲和参加活动,要到9月初才能到北京,我们就商定了9月4日安排对谈。安排完了我才发现,那天是我生日的正日子。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人家是大作家,我也不能说好了又推翻。到了9月4日,他拎着一个大蛋糕来到了我办公室,要和我一起共同庆生。新东方的团队觉得我生日还要干活,为了抚慰我受伤的心灵,也准备了一个大蛋糕,结果我们就在蛋糕堆里开始了直播。他上来就说:祝师弟生日快乐,结果网友们发来了无数条“老头生日快乐”的祝福,让我欲哭无泪。果然,在广大网友心中,我“老头”形象,已经如磐石一般坚固了。我们俩对谈了2小时,又带他到东方甄选,让他和主播顿顿、东方小孙互动了一个小时。顿顿从来没有访谈过大作家,既兴奋又紧张。两边的平台,共销售了十几万本他的小说。直播结束后,大家觉得不尽兴,又到楼下烧烤店喝白酒吃烧烤,我把东旭和顿顿也叫上一起热闹。震云师兄兴致很高,最后决定要来新东方,取代我的董事长地位。大家嘻嘻哈哈,尽欢而散。我们俩喝得南摇北晃,不问西东,内心却有着不绝如缕的开心。许倬云先生是我无比敬重的大家。他的《万古江河》,我很多年前就读过,也看过许知远采访他的视频,为他的历史大局观所折服。我知道他定居美国,山高水远,又已经九十二岁高龄,所以从来没有想过要和他对谈。半个月前,许先生的助理联系我,说先生的新书《往里走,安顿自己》刚刚出版,能否安排一次宣传,许先生也愿意和我对谈一次。我听到这个消息,内心很紧张不安。我的学问功底,浅薄的一眼看到底,哪敢和许先生对谈。但我不想错过这个机会,所以想了想,可以以学生的身份请教,不揣谫陋,这样也许能够听到一些许先生的真知灼见。为了做好对谈准备,我用了几天时间,把许先生的《万古江河》、《中国文化的精神》《许倬云十日谈》《往里走,安顿自己》,全部拿出来读了一遍。前两本是重读,后两本是新书。《许倬云十日谈》主要谈疫情下的美国和中美关系,《往里走,安顿自己》主要是讲在这个浮躁多变的时代,如何回归自己,安定人心。读完,我又写了一个访谈提纲,发给许先生审阅。考虑到许先生的身体原因,我们决定以录播的方式提前录制,然后配上字幕,再放到平台上直播。为了赶上中秋节和教师节这天直播,我们9月8日晚上进行了直播录制。因为时差问题,北京时间晚上10点半才开始对谈,一直到晚上12点多才结束。对谈过程用了将近两个小时,老先生精神矍铄、思维敏捷、有问必答,整个过程耐心周到,令我钦佩,感佩至极。录制结束后,两边的团队,用了一天多的时间,剪辑出来配上字幕,于9月10日中秋节晚上顺利播放。对谈受到了很多网友的好评,对谈文稿,已经于昨天发布到“老俞闲话”(老俞闲话丨往里走,安顿自己),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前面翻阅。我原来和六神磊磊做过单独的访谈。这次他到北京来,是推广他的新书《唐诗寒武纪》。他原来写的三本书,《六神磊磊读唐诗》、《给孩子们的唐诗课》,还有《六神磊磊读金庸》都是不错的书籍,明白晓畅、通俗易懂,所以我曾经推广过。在年轻的作者中,王晓磊(六神磊磊)是思想和文笔俱佳的人物。这次到北京来,告诉我之后,我决定给他一个到东方甄选去的机会。9月7日晚上,我和他一起到了东方甄选,他和董宇辉对谈。他们两人的对谈,最后变成了一场互相背诵唐诗的对决,令人眼花缭乱,我退避三舍,自叹不如。我从来就没有背过太多唐诗,唐诗水平超不过高中生水平,只能自卑地在一边鼓掌,感叹“人生代代无穷已”,“一代更比一代强”。对谈毕,我得知磊磊还没有吃晚饭,又带他到烧烤店喝啤酒撸串,直到半夜方挥手告别。敦煌大展的主办者,是民生银行现代美术馆。馆长陈鸿毅原来和我认识,知道我对敦煌感兴趣。其实我对敦煌感兴趣,有叶公好龙之嫌,我根本就看不懂敦煌的壁画。那些壁画都太厚重了,一层一层的历史和艺术杰作,让人除了赞叹,不敢多说一句。而最伟大之处,在于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杰作,都是出自古代无名的平民艺术家之手。我去过敦煌几次,每次都只能看几个石窟,随着人群熙熙攘攘,讲解员的解说潦草而急切。后来,我买了一些有关敦煌的书籍,阅读了樊锦诗的《我心归处是敦煌》,《敦煌,敦煌——常书鸿自传》《敦煌人生:我的父亲段文杰》,以及讲如何临摹敦煌壁画的《敦煌如是绘》,一下子打开了我的眼界。常书鸿先生、段文杰先生和樊锦诗先生,先后担任敦煌研究院院长,真正实现了“热爱可抵岁月漫长”的内涵,把一生献给了敦煌文化事业。他们的献身精神,令我感佩之至。这次敦煌大展,是把敦煌精华的壁画和石窟复制品,拿到北京来进行展览,展览要进行半年之久。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展览,沐浴敦煌文化的光辉,组委会希望加大宣传力度,于是他们找到了我,让我去看看大展的布局。上上周,我找了个时间去看了一下,觉得挺让人震撼,就主动提出来可以用我的平台直播,为他们做宣传。双方一拍即合,确定了9月5日闭馆日,下午进行直播。直播从下午4点开始,一直到6点。和我一起直播的是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张小刚。他学识渊博,已经在敦煌工作二十多年。我们俩一边直播一边讲解,接近百万粉丝参与了直播和互动,效果良好。随后的几天,据说去看展览的人数明显增加了一些。非常可惜因为疫情原因,很多人到不了北京,否则这样的展览,真值得大家专程过来看一看。在北京的人们,别忘了有时间去一下哟,难得的艺术熏陶,即使像我一样叶公好龙,也会有所收获。说完了这么多工作和直播,还是回到生活中来吧。很多朋友知道我9月份生日,所以这段时间盛情难却,连续参加了5、6场聚会。每次我都告诫自己不要多喝酒,但常常最后都是醉意阑珊,兴尽而归。回家后在小区散步,连续几晚都体会到了“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的境界。到了第二天,宿醉在身,踉踉跄跄去上班,晚上又进入到“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的状态,再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曾经警告自己不许喝醉,但最后还是原谅了自己。人生从六十岁跨入六十一岁,就像跨入另外一个生命,就像死了一次,又重新出生。也许这几场酒,就是我再次远行的壮行酒吧,希望此后的风雨兼程,风景更加壮观。中秋节放假的三天,我决定真正给自己放假,什么事情也没有安排,也不再和人喝大酒。一个人在院子里看阳光落地,变成满目闪烁的明媚;看风吹过树林,带来动人的枝条摇曳;听远远近近的鸟鸣,是互相慰藉寂寞的呼唤;然后看夕阳一点点西沉,霞光满天一点点黯淡,天还没有来得及黑下来,东方一轮明月就跃上天空,银辉满地,秋虫唧唧。中秋节的那天晚上,本来皓月当空,结果又电闪雷鸣,紧接着一场雷雨不期而下。半夜,雨停云散,一轮圆月又当空而照,如水的月光散满大地。也许这就是命运的暗示:不管是阴晴圆缺,还是热闹清净,都是人间值得的好景致。其实,中秋节那天,也不那么清净,尽管我在家独处,但互联网时代,几千个问候信息蜂拥而至,我不能拒绝人间烟火,也感谢节日期间还花时间问候我的朋友,于是也花费了几个小时,回复各路神仙信息,直至精疲力竭!广告时间“老俞闲话”之“思考的力量”新栏目来啦~今天(2022.09.14)19:30,“老俞闲话”直播间邀请到了战略咨询专家、智纲智库创始人王志纲先生,我们将一起从大民里看大国。抖音搜索“俞敏洪”进入直播间,感兴趣的你也可以来加入哦~
2022年9月14日
其他

老俞闲话丨往里走,安顿自己

(本文内容来源于抖音直播“俞敏洪对话许倬云”,完整视频可在抖音搜索“俞敏洪”主页,选择“节目”栏收看回放)前言:9月8日,我与许倬云先生进行了一场有着12小时时差的对谈。许老师出生于1930年,如今已是92岁高龄。许先生出生即残疾,手脚萎缩不便,在日本侵略中国时期,经历了近十年的逃亡生活,中学毕业后1948年迁移到中国台湾。许老师总是直接指出现在全球性的现状和问题,对于中国历史他是这样说的:中国尊敬过去,注重延续,这是中国的好处,也是中国的缺陷。让人醍醐灌顶。许先生是难得的历史大家,虽然身体不便,但凭着自己的毅力与顽强,在思想上、精神上为我们带来了引领。今天的这场对谈,他也一定会给我们带来一场思想的盛筵。
2022年9月13日
其他

老俞闲话丨激荡的人生从不畏惧一无所有

(本文内容来源于抖音直播“俞敏洪对话李国庆”)俞敏洪:大家好,今天和我对谈的是李国庆。大家可能都知道李国庆,他是当当网的创始人,也是个读书人,他这辈子也一直和书打交道,在北大没有毕业的时候他就开始做书,后来做当当网也跟他在北大做书的创业项目有关,现在他又做了一个「早晚读书」。很多人都觉得李国庆是一个有个性的人,但剥开李国庆所有不靠谱的外衣,摔杯子、跟老婆打架、公开吵架等等,他实际上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个人觉得他算是一个性情中人,没有坏心,脑子有时候“缺根弦”,很特立独行,行动和行为都比较随性潇洒、自由,我蛮欣赏他的性格优秀的一面,自愧不如。他性格中有时候也会暴露一些弱点,摔杯子等等也是率性的表现。今天刚好也是读书日,李国庆今天一直直播卖书,他之前也让我选了我的四本书,稍后他会在对话过程中卖。但我其实更期待和他谈出点思想、谈出点感觉。
2022年9月11日
其他

老俞闲话丨生死相依,才是人类最真挚的感情!

2022年8月1日-8月14日上一周因为各种忙忙叨叨的事情,就没有来得及写周记,只能把两周的事情,放在一起写了,算是双周记吧。也不知道怎么的,脑袋里就冒出了狄更斯的《双城记》开头的话:“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代,这是愚蠢的年代;这是信任的纪元,这是怀疑的纪元;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的春日,这是失望的冬日;我们面前应有尽有,我们面前一无所有;我们都将直上天堂,我们都将直下地狱。”
2022年8月15日
其他

老俞闲话 丨放弃执着,是一种境界!

2022年7月25日-31日这周北京天气比较闷热,总有点喘不过气来的感觉。周二晚上下了一场大雨,半夜躺在床上听隆隆雷声和刷刷的雨声,还有鸟受惊后惊恐的叫声。第二天早上雨过天晴,蓝天白云,让人心情明媚,但到了晚上又开始闷热起来。近几年北京的夏天,下雨天明显增加,不下雨的日子,地上湿气上升,闷热天气就增加了。东方甄选定好了28号在哈尔滨现场直播,卖东北的农产品。政府领导和团队都希望我到场。我想刚好到哈尔滨避暑,就答应过去,并且故意为自己多安排了一个晚上,27号晚上到,29号早上回京,订了松花江边上的一个宾馆,这样可以早晚在江边散散步。没有想到,一下飞机,热浪就扑面而来,温度和北京几乎没有区别。接我的司机告诉我,前段时间哈尔滨一直下雨,天气很凉爽。今天突然出了大太阳,一下子就火热了。我到哈尔滨避暑的美梦变成一地碎片。果然,在宾馆晚上不开空调根本没法入睡,白天在太阳底下犹如烤红薯一般。东方甄选在哈尔滨的直播,是跨省的第一次直播。起源是哈尔滨相关政府部门的领导联系我,希望我们帮助宣传黑龙江农产品。领导原来就是我朋友,而且黑龙江是中国农业大省,所以我们就一口答应。前期做了一个月左右的准备,团队几天前就扛着各种设备出发了。团队先去牡丹江播了一次,然后再折回哈尔滨直播。我去的主要目的是和相关部门见面,和一些农业公司洽谈战略合作的可能性。同时也到直播间逛一圈。结果我去直播间露面后,因为用力过猛抢了董宇辉的话头,网友表达了强烈的不满,差点被网暴。除了新东方的工作外,这周做得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召集了北京情系远山公益基金会理事会。北京情系远山公益基金会,是几年前我拉着好未来的张邦鑫,以及其他一些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共同成立的一个专门支持农村和山区中小学教育的慈善基金。好未来和新东方,各自每年拿出500万元,加上其他机构参与,组织优秀老师和教学资源,为农村孩子们提供包括直播、录播、教学资源配送在内的各种教育支持,每年有几十万学生从中受益。国家政策调整后,不少培训机构陷入困境,我和张邦鑫商量后,决定两家继续出钱,确保情系远山继续为农村孩子提供服务。其他机构有钱可以继续出钱,没钱就继续出力,确保情系远山能够存续下去。我们内心坚定相信,农村孩子需要我们。我们帮助过的农村小学初中生,学习水平明显提升,而我们帮助过的农村高中生,高考本科入学率提高了至少十个百分点。同时,情系远山的工作人员,因为热爱这项工作,也不希望情系远山偃旗息鼓,努力开展自救,居然通过各种渠道也募集了几百万人民币。在这一困难时期,人心凝聚最重要。张邦鑫和我决定把大家召集起来,一起讨论一下情系远山后续的发展,并且一起聚餐团建。周一下午,通过各种努力来自全国各地的十几位理事,一起相聚,回顾了过去情系远山的成绩,讨论了后续发展的重点,并且在晚上一起聚会。我安排了烤全羊和美酒,大家觥筹交错,互相鼓励,聚到半夜,尽欢而散!这周对谈了不少人物,周二和台湾漫画家蔡志忠先生对谈,周五和陈佩斯父子对谈,周日应张朝阳的邀请,去参加了他组织的《星空下的对话》活动。蔡志忠先生一直是我敬仰的人物。他讲述中国传统文化的漫画《孔子说》《老子说》等,我在二十多年前就读过了。我是一个特别喜欢漫画的人,尤其是有内容的漫画,我尤其喜欢。蔡志忠的漫画,幽默轻松有内涵,语言简洁明了,传文达意清晰,老少皆宜。后续他出版的几十本漫画我全部一一拜读。最近又拜读了他的自传《动漫一生》,对于他的人生经历和专注精神,尤其心服。十三年前,有一个朋友听说我喜欢蔡志忠,刚好他和蔡志忠熟悉,就带着蔡老师来到我办公室。我们一起叙聊甚欢,我还带着他们专门到香山山里的农家乐,吃了一顿树林星空下的晚餐。这次蔡老师从杭州来北京(他已经定居在杭州),约了我见面。我想刚好可以和他对谈一下,推荐一下他的漫画和书籍,就和他磋商,他欣然同意。于是,26号周二晚上,我先和蔡老师共进晚餐,然后在我的平台一起对谈了一个半小时,路过了600万人左右。对谈结束,我又带着他去了东方甄选,在平台上对谈了半小时,同时销售了上万套漫画。我和蔡老师对谈的内容,后续会放在老俞闲话中。周五晚上,邀请到了陈佩斯父子来我的直播间。前面的周记我提过,陈佩斯是我一直比较喜欢和钦佩的人,不仅是因为他的小品演得好,也不仅是因为他后来一直坚守底线,做喜剧、话剧,几乎场场都自己亲自出演,到了68岁依然勤奋不辍,更加因为他的人品人格让人钦佩。他不仅仅是一个演员,更加体现了一个正直的人身上那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我和陈佩斯前不久才第一次见面,去他的“大道戏剧谷”吃了一次烧烤,后来礼尚往来,我又请他到我家里吃了一次烧烤。近期他又用他特有的象形篆体,把他自己创作的一首词如梦令送给了我:“冬至新春伊始,老梅迎风舞蕾。冷月星汉明,大角渐昂天启。蝼蚁,蝼蚁,安卧残阙故里。滚滚英雄铸史,腾腾热血和泥。落得字几行,断碣半张素纸。心喜,心喜。土下笋肥竽美。”
2022年8月3日
其他

老俞闲话丨做一只有“文化”的馋嘴猫

(本文内容来源于视频号直播“俞敏洪对话陈晓卿”)俞敏洪: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邀请了陈晓卿老师一起对谈。陈晓卿老师大家都比较熟悉,是《舌尖上的中国》和《风味人间》的导演,很多人都看过这些美食节目,看的时候在享受视觉盛宴的时候垂涎欲滴,这样的节目把中国和世界的美食带给了中国人民,当然中国人民本身就是美食民族。陈晓卿老师出了一本书《至味在人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过。人生不能总是天天谈理想、谈严肃的事情,人类最重要的事情实际是吃喝玩乐,孔子也说过“食色性也”。性,就是男女之间的交往;食,就是吃饭,让自己生命得以延续,并且在能吃饱的前提下,把美食变成一种文化,在美食中寻找某种愉悦、某种认同、某种满足和对人间值得的一种信念和向往。尽管我们通常不会吃各种各样太奢侈的东西,但任何一种美食放在桌上,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是不会拒绝的。“
2022年8月2日
其他

老俞闲话丨在时光中远行!

2022年6月20日-26日生命是需要记录的。生命的丰富性很重要的一面是来自于创造,创造就是往前看,到底想干什么?做什么事情值得我们回忆。第二就是记录。记录就是往后看,通过记录翻看过去的日子,生命就能够串起来。这就是为什么我要写周记的原因。
2022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