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治评论

其他

评论 | 支振锋:是谁给了方方“日记”春天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独立精神,自由意志。
2020年4月11日
其他

健康中国需要法律动真格「中国法治评论」第184期

“健康中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仅涉及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市政建设等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会导致木桶效应。复杂的问题需要现代化的治理水平,需要动真格的法律来构建起国民健康的保障体系。
2017年8月22日
其他

守住正当程序的铁门「中国法治评论」第183期

于艳茹诉北大学位撤销一案的裁判结果让不少人难以理解。确实,“程序正义”的法治理念不同于一般人的日常思维。而恰是这正当程序,将权力关进了笼子,成为守护公正的铁门。
2017年8月10日
其他

“法学教授”担任兼职律师是真问题吗?「中国法治评论」第182期

“法学教授”能否担任兼职律师?社会对此时有争议。有些担忧确有道理,有些顾虑并非理由。究竟如何,还需反本溯源,做细致分析。
2017年8月2日
其他

筑牢司法公正的证据根基「中国法治评论」第181期

2017年6月27日,《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正式施行。这为从源头上防范冤假错案提供了详尽的“操作手册”,构筑起了司法公正的证据根基。
2017年7月5日
其他

“辱母杀人案”:以专业精神应对争议案件「中国法治评论」第178期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环球法律评论》杂志副主编)
2017年3月27日
其他

“辱母杀人案”判决书全文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2017年3月26日
其他

“网络主权与法治体系”研讨会成功举办

阿里研究中心副主任顾伟,提出了对《网络安全法》数据跨境提供安全评估的几点思考。他指出数据跨境安全评估主要包括主体安全和数据安全,尔数据安全又包括商业数据、个人信息以及重要数据。
2017年1月26日
其他

司法应鼓励人的智能与人工智能叠拼

科兹威尔甚至预言,2020年,人类将能够成功逆向制造出人脑;2030年末,人工智能将整体赶上人类;2045年,人工智能将接管全球科技发展。摩尔定律将从此失效。
2017年1月7日
其他

【会议通知】“网络主权与法治体系”研讨会暨《网络法治蓝皮书》筹备会

Cyberspace)决定于2017年1月15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召开“网络主权与法治体系研讨会暨《网络法治蓝皮书》筹备会,欢迎各界人士携研究成果参会。
2016年12月28日
其他

法庭才是江天勇案的权威辩论场

据报道,因冒用他人身份证件,并涉嫌非法持有国家机密文件、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等违法犯罪,公安机关已经依法对曾从事过律师职业并一直活跃在“维权”活动中的江天勇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2016年12月19日
其他

让平反聂树斌案继续为中国法治拂去雾霾「中国法治评论」第174期

聂树斌蒙冤而去,留给人们的是沉甸甸教训和悲痛。但中国法治的转型与发展必须继续推向前进,让聂树斌案的平反继续为中国法治拂去雾霾,让中国司法中永远不会再有下一个聂树斌,也许才是对他更好的告慰。
2016年12月4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厚植互联网发展的法治土壤「中国法治评论」第172期

作为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的第一部和基础性法律,将于明年六月正式实施的《网络安全法》,必将通过厚植互联网发展的法治土壤,促进网信事业的繁荣,让互联网更好地造福社会大众。
2016年11月25日
其他

对待见义勇为不应有道德洁癖「中国法治评论」第171期

某种意义上说,孔子深谙法律经济学的道理,作为圣人,他能体察世间百态,以平常人的平常心,来对他人提出道德和行为要求,可以更好地培养社会公德。而回到赵女士目前周某“见义勇为”的问题,是否也有一点启发呢?
2016年11月24日
其他

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世界人民「中国法治评论」第170期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2016年11月17日
其他

【会议通知】“网络主权、安全与法治体系”研讨会

近期,随着《网络安全法》的通过和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召开,我国网络空间治理和法治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为深入研讨相关问题,网络空间治理与法治研究所(iGLC,Institute
2016年11月16日
其他

法律不应让婚变中的失德者满载而去「中国法治评论」第167期

不应要求公众对婚变中的失德者保持沉默「中国法治评论」第161期
2016年10月19日
其他

不应要求公众对婚变中的失德者保持沉默「中国法治评论」第161期

从法律上讲,夫妻固然有相互忠实的义务,但无论是法条上还是实践中,出轨的成本却相当低。当场撞破能如何,证据充分又如何?红杏出墙能如何,对簿公堂又如何?
2016年8月16日
其他

雷洋事件折射公众的安全焦虑「中国法治评论」第150期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环球法律评论》副主编)
2016年5月11日
其他

王翰灵:中国抵制南海仲裁合理合法「中国法治评论」第149期

第一,不接受、不参与该仲裁是中国政府根据国际法作出的维护自身正当权益的合理抉择。中菲南海争端的根源是菲律宾非法侵占中国南海的部分岛礁,并采取国内立法、执法及国际仲裁等手段,妄图使其非法行为合法化。
2016年5月9日
其他

【四中全会专题】褒贬两极的四中全会法治公报|「中国法治评论」第26期

当然,至少在中国现行法律框架内释放民主的力量,不仅对于推进法治极为必要,而且也有一定的可行性。例如,通过落实现行法律,放松言论管制,切实发挥选举与人大的作用——而这同时也本就是推进法治的应有之义。
2014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