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学进展

其他

Now you see me —— 在下“时空干扰”

刚看到“时空干扰”几个字的时候,你脑中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呢?是《回到未来》里乘着时光机穿梭于过去和未来的“时间旅行”?是《星际穿越》中越过虫洞瞬移到几百万光年之外的“空间旅行”?还是在《彗星来的那一夜》穿行于不同的“平行时空”之间?电影《回到未来》/《星际穿越》/《彗星来的那一夜》“时空干扰”或许自带着几分科幻的色彩,但这里我们先将科幻的部分还给科幻,想从“以人类心理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的角度,讲讲什么是“时空干扰”。有一个问题不知道你有没有关注过。几乎清醒着的每时每刻我们都在处理时间和空间信息:现在几点了?这篇推送看了多久?手机拿多远才刚好看得清字?在心理学中我们对这些时间和空间信息的认识可以分别称之为时间知觉和空间知觉。原图源自网络那么我们对时间和空间信息的处理是完全独立的吗?答案多半是否定的:不仅不独立,还能相互影响,产生“时空干扰效应”。早在约一百年前就有心理学家发现,时间信息能干扰空间知觉。下图中有三个水平放置的灯泡依次被点亮,前两个和后两个灯泡之间的距离是相同的,但因为后两个灯泡点亮的时间间隔更长,我们可能会觉得后两个灯泡的距离也更长。这种错觉现象被命名为“Tau效应”(Helson,
2023年3月28日
其他

《心理科学进展》2023年第1期目录与全文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免费阅读下载全文PDF。有手机打开PDF为乱码,请用电脑打开:http://journal.psych.ac.cn/xlkxjz/CN/volumn/volumn_296.shtml研究构想内外动机对青少年记忆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张明霞
2022年11月2日
其他

出事了,谁负责?人们为何需要责任归因?

4月29日,长沙发生一起自建房倒塌事故,最终造成现场53人遇难。事故发生后,除了关注现场的搜救工作,人们还关心的是,不幸为什么会发生?哪些机构或个人应当为此事负责?对此类事件进行责任归因是源于民众的一些基本需要。在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发生后,如果把事件看作是人力无法控制的模糊情境的结果,消极后果就随时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而这会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也就是说,个体为不幸事件寻找责任归属是一种保护机制,这让我们相信,如果个人或群体能够确定事件之间的关系,并对情境产生控制,灾难就可以避免。因此,突发事件后民众需要责任归因;而责任归因的目的和心理意义在于满足缓解不确定感和维持控制感的需要。
2022年6月2日
其他

利用心灵力量(抑制功能)缓解疼痛

为什么身体在受到相同程度的损伤后,有的人可以尽快从疼痛中恢复而有的人却发展成了慢性疼痛?为什么病情相同的慢性疼痛患者,有的人可以恢复健康而有的人却疼痛持续恶化?生活中,疼痛感受和受伤程度并不总是一致,强大的认知塑造了我们感知疼痛的方式,提示我们利用心理因素缓解疼痛何尝不是一个好的方法。疼痛不仅仅是一种感觉,还包含了情感、动机和认知等多维度的复杂体验,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行为。目标导向行为的背后由执行功能支撑,执行功能包括更新、转换和抑制三个子功能。其中抑制功能也称为认知控制或抑制控制,指对冲突和优势反应进行抑制。疼痛是不愉快的但也是人类所必需的。如果没有牙痛,我们就不会知道应该保护牙齿;如果没有腰痛,我们就不会知道应该调整坐姿;如果没有胃痛,我们就不会去注意饮食。疼痛往往与生存相联系,它威胁着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提示着我们身体某部位受到损伤。当人类接收到疼痛信号时,会本能的优先诱发防御机制应对疼痛。众所周知认知资源具有局限性,在对疼痛进行自上而下控制时必然会影响抑制功能。抑制功能也会调节疼痛体验。疼痛带来的影响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疼痛感觉本身带来的不愉快,二是疼痛对日常活动的干扰。例如,一位疼痛强度不高的轻症慢性腰痛患者饶有兴致的阅读一本书时,突然感到腰部隐隐作痛会扰乱其注意,将更多的精力从阅读转向如何缓解腰部疼痛。此时对疼痛的厌恶和恐惧更多来源于疼痛对正在进行阅读活动的干扰,而不是疼痛强度本身。当这样的干扰频繁出现,疼痛会变得更加可怕。如果可以增加个体抵抗疼痛干扰的能力,则有利于减少对疼痛的恐惧和厌恶,进一步降低疼痛出现时的消极预期。抑制功能本身代表了个体专注于某一活动时抵抗干扰和优势反应的能力,对于阅读中的慢性腰痛患者而言疼痛是一种干扰,且应对疼痛是一种优势反应。疼痛与抑制功能相互作用部分解释了我们开始提出的问题。同样是受到相同的伤害,抑制功能低的个体承受了更多疼痛带来的干扰,疼痛被不断放大使急性疼痛逐渐发展成慢性疼痛,且疼痛会不断加重。反之高抑制功能个体并不过多的将疼痛视为一种灾难,则有利于疼痛的恢复。这一过程也解释了慢性疼痛患者中大多为老年人的现象,因为抑制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下降。基于治疗疼痛的现实,抑制功能训练等心理因素完全代替药物似乎是不可能的。但在急性疼痛发生后或轻症慢性疼痛等疼痛强度较弱的阶段,及时的抑制功能干预可以阻止疼痛进一步恶化。此时如果依靠药物缓解疼痛容易形成药物依赖,尤其对于慢性疼痛发病率较高的老年人而言,药物在一定时间内可以有效缓解疼痛但之后会带来更多的副作用。更重要的是,抑制功能干预直接指向了慢性疼痛患者认知功能的重建。治疗疼痛的最终目标不仅仅是缓解疼痛感受,而是要让患者可以像健康状态一样进行认知活动。
2022年5月3日
其他

没了Emoji,我仿佛不会聊天了?!

Kurita)设计了世界上最早的Emoji表情符号,当时总共设计了176个Emoji。Emoji在日语中的意思是“图片信息”,从日语的“e”(图片)和“moji”(字母、字符)演变而来。
2022年5月1日
其他

今天,你羞怯了吗?

提到羞怯,我们或许都觉得不陌生,比如下面这些常见的羞怯情境:(1)和暗恋的人乘坐同一部电梯,内心OS:“啊……我到底该往哪里看?他/她在看我吗?好想往角落里再移动一下下……”(2)在台上发言,内心OS:“我怎么说话这么快?我下一句话该说什么?大家是不是都在看我……”(3)公众场合被人表扬,内心OS:“干嘛突然cue我啊,这也没什么可说的啊?完了,要成为焦点了……”
2022年4月16日
其他

​看脸的科学 | 我看起来值得信任吗?

展现更多积极表情的人看起来更可信。微笑的面孔比愤怒的表情看起来更值得信赖。笑嘴常开的人比整体臭着一张脸的人看起来更可信,所以每天开开心心,在生活中也会遇到更多好的事情哦。
2022年4月1日
其他

谈预期与90分的人生

834-850.(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下载全文pdf)
2022年3月1日
其他

冬季,你emo了吗?

那么光照到底是如何影响到情绪的呢?光照的作用路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光可以直接对情绪产生影响:视网膜中的内在光敏感神经节细胞(ipRGC)将光信号投射至情绪调节相关脑区直接影响情绪;
2022年2月3日
其他

触觉的情感力量:爱我,你就抱抱我

当我们摸到一个苹果,首先会感觉它滑滑的、圆圆的,上面有个把,下面有个窝——于是我们意识到,哦,这是一个苹果。毋庸置疑,当我们用身体的任何部位触碰任何物体时,触觉系统都可以告诉我们物体的形状、大小、表面结构等物理信息。但是,若我们触碰到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呢?
2022年2月1日
其他

内心深处的隐秘伤害——道德损伤

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当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在特洛伊战争当中,作为希腊联军统帅的阿伽门农将本应该属于将领阿喀琉斯的战利品——女俘虏布里塞伊斯夺走了。这样的行为不仅违背了社会道德,也让阿喀琉斯的尊严和荣誉蒙受了极大的侮辱。阿喀琉斯失去了对于统帅的信任,最终愤怒地退出了战争。1994年,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的学者谢伊(Jonathan
2022年1月3日
其他

面相识人:科学还是迷信?

俗话说“相由心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是容易根据一个人的长相辨识、推断他人品格。我们发现,通过观察一个人的面相识别个体特质,会影响到个体在后续的判断与决策。人们对于面相的兴趣早就存在于历史逸闻趣事、童话故事以及大量的现实实例中。比如,在《三国演义》中对刘备的描述是“两耳垂肩、双手过膝”,以此描绘出他异于常人的帝王之相;西方的迪士尼卡通人物中,善良的公主总是眼睛大大的,五官非常立体,而恶毒的巫婆总是会有尖尖的鹰钩鼻,给人一种尖嘴猴腮的感觉;此外,在择偶的过程中出现了“娶妻不娶颧骨高,嫁汉不嫁连眉梢”等判断标准。这种将面相和人物的性格和行为相结合的现象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即使到目前为止这种凭借“以貌取人”的现象也仍然普遍存在。这种现象究竟是一种迷信还是蕴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这激发了很多学者的研究兴趣,从而展开了许多关于面相研究的探索。
2022年1月2日
其他

手机诚有趣,生命价更高

806-814.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查看全文。
2021年5月7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在“做自己”与讨好别人之间:东西方文化中的“真我”

894-905.https://doi.org/10.3724/SP.J.1042.2021.00894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看全文。
2021年5月3日
其他

好名字很重要吗?从玄学到科学

其实我算过了,她叫焕英,我叫光林,我俩“欢迎光临”,听着多热情啊。——电影《你好,李焕英》他俩最后并没有成为一对儿,根据名字也算不准人的命啊。当然啦,电影只是设计了一个情节嘛,哪里会有算得准的命呢?仅凭名字是不可能百分之百准确判断人生发展的,毕竟现实生活中的偶然因素太多了呀。所以,一切和名字有关的说法,都是不科学、不靠谱的咯?你又走极端了。虽然我们无法根据名字来准确预测一个人的具体发展轨迹(正如学了心理学并不能知道对方此时此刻在想什么),但是从群体统计规律的角度,关于姓名的实证研究还是能够回答很多大众非常感兴趣但又不甚清楚的问题的(正如学了心理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某些情况下大多数人更有可能想什么)。我明白了,科学关注的是群体规律,而不是个体特例?你可真是个小机灵鬼啊。是的,其实姓名心理学和其他领域一样,回答的问题并不是“所有取某个名字的人注定会如何”,而是“取带有某些特征的名字是否会影响这个人的人际交往、行为决策、心理健康、毕生发展等方面”。当然这些影响不能理解成一种必然的因果关系,因为科学上没有百分之百的因果关系,更多是统计学意义上的概率。一定会有支持和不支持某个结论的特例存在,但不影响对总体下结论。具体都有哪些结论呢?最近中科院心理所的研究人员对全世界范围内关于“姓名对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实际影响”这一主题的所有心理学实证研究做了一次全景式的文献回顾和评论,文章近期发表在了权威期刊《心理科学进展》。原来已经有那么多实证研究了啊,他们的结论一致吗?你问到点儿上了。首先,虽然“实际影响”只是姓名心理学的四个研究取向之一,但这些研究覆盖了很多不同主题,而且考察的姓名特征或维度也是各有侧重的。根据这篇综述文章,在“实际影响”取向的研究里,大约有四分之三为姓名效应提供了支持证据,另外四分之一则不支持或者批判、证伪了姓名效应。图1
2021年5月1日
其他

人越老越智慧吗?

如果让你不假思索地说出谁是有智慧的人,你的脑海里第一时间可能想到的是双目深邃、丰须长髯的老者。那是否老年人都是有智慧的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现实生活中,平平庸庸,甚至是越老越糊涂者,并不少见。街头巷尾那些卖保险、推销保健品的年轻小伙,骗的都是那些弓腰驼背的老年人,网络电话诈骗更是让老年人雪上加霜。当然,越老越精明的老年人也不在少数。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经验和阅历会越来越丰富。老年人常说,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多,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多。丰富的人生经验让老年人在处理各种复杂问题或做决策时能够驾轻就熟,游刃有余,远甩年轻人几条街。但是,见多识广、经验丰富并不等同于智慧。有些经验丰富的老年人将“丰富经验”用于谋取各种私利,如“街头碰瓷”、“火车霸座”、“超市插队”,胡搅蛮缠,强词夺理,气哭一群小姑娘小伙,反倒成为“为老不尊”、“倚老卖老”,甚至“老奸巨猾”,让人感叹“老人变坏了”。总之,一句话,人总会变老的,但老了并非就有智慧了。智慧是在道德的基础上运用元认知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是才智与美德的整合。智慧与个体的生活经历、经验、个人成长甚至生理成熟等密切相关,是个体在其人生经历中习得的一种德才一体的综合心理素质。智慧在个体的毕生发展中获到增长,但智慧并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自然发展。智慧的获得与提炼涉及一个长期的和认真的学习与练习过程,需要一系列涉及认知的、情感的、社会的、人际的和精神性等特征的因素和过程相互协调以及与努力朝向卓越的动机等“协作”发展而成。因此,在步入老龄化社会,最浪漫的事不仅仅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还要“和你一起老而智慧”。(图来源于网络)
2021年4月15日
其他

幸灾乐祸是邪恶的吗?

今天你“愚人”了吗?当看到别人“上当”后,你是否哈哈大笑?为什么有时当我们也像今天这样愚弄别人,却会被认为是不好的?为什么有时当别人“受难”后,我们只能在心里暗爽,如果像今天这样把开心直接表现出来,也会被认为是不好的?这是因为在文化道德的约束下,幸灾乐祸常被认为是一种不道德的情绪,是邪恶的。《左传·僖公十四年》中记载“幸灾不仁”,
2021年4月1日
其他

幸福感之谜——幸福感能持续提升吗?

幸福感是人类几千年来一直在追求和探索的不老话题,不仅个人向往幸福,很多国家也在致力于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那么,如何提升幸福感呢?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钱”,有钱可以满足很多需求,给人带来幸福感,贫困人口对此的感受尤为强烈,但是,当金钱满足了人们的基本需求,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以后,金钱是否还能带来源源不断的幸福感。
2021年3月19日
其他

当谈论死亡时,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

孔老夫子说过:“未知生焉知死”。时间一长、说的人一多,导致我们也觉得死亡有什么好思考的,它还这么恐怖。工作做完了吗?钱挣够了吗?孩子作业辅导了吗?还想“死亡”这么高深的问题,好好思考活着的事情就够费劲儿了。
2021年3月6日
其他

如何为学生的学习插上创造力的翅膀?——创造力培养的蝴蝶理论简介

2015年9月份笔者有幸见到创造力研究领域的一位大师Lubert,并有机会与他们一家共进晚餐,在与他的孩子们一起交流时,发现这些法国的孩子非常善于引导和提示,有一个细节印象非常深刻,14岁的小女儿给我们出了一个问题,她先用15跟棉签摆出了一头牛,问:“有什么办法只移动两根棉签而让一头牛变成两头牛?”(如图1所示)图1
2021年3月3日
其他

基于游戏的心理测评,用游戏洞察人心

早上起床打开微信回复消息,刷刷微博,空闲时候打开支付宝收收能量来种树,周末出门拍拍照片更新自己的朋友圈……这些看似日常的行为其实反映了一个人更加真实的个性偏好、社交习惯、思维方式。有研究者用社交平台上的头像评估智力水平(Wei
2021年2月8日
其他

问道德情绪为何物?直教人积极创造

道德情绪:探寻道德与创造力关系的新视角.
2021年1月2日
其他

《心理科学进展》2021年第1期目录与全文

http://journal.psych.ac.cn/xlkxjz/CN/volumn/volumn_263.shtml
2020年11月24日
其他

智慧人生跑道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2020年9月28日
其他

“社交电商”成功的关键:提升“社交-消费转换”

“我想认识下奥巴马你觉得有可能吗?”“当然,根据六度空间理论,最多通过5个人的介绍,你就能认识他了”。由这段话可见社交力量的强大,而这种强大,在电商领域也开始发挥重要作用。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以及零售渠道的下沉,传统的电商模式正遭遇流量瓶颈。社交电商作为一种以“社交网络”为主要流量入口的新兴经济形态,不仅能缓解传统电商的信任问题,而且能进行用户裂变、触及传统电商触及不到的人群。基于这些优势,许多传统电商平台都已开始布局社交零售业态。但是,传统电商的“社交梦”却不如人意。例如,作为阿里系社交路选择之一的支付宝,它有强大的后盾,近年来也一直在走社交路线,但是无论是支付宝圈子,还是集五福活动,都是不温不火。再如拼多多,在其“盛宠”阶段,仿佛使用拼多多的不是三亿人,而是全世界!可现在,对拼多多的质疑也越来越多。为什么消费者,开始越来越厌烦熟人们“安利”?为什么就算点开了也就是帮帮熟人的忙,不会想要参与消费?这是因为,大家都忽视了社交情境和消费者情境的转换!尽管通过社交网络的裂变能让用户更快地接触到消费信息,但是用户是否采纳这些消费信息仍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熟归熟,但我不接受你的安利”。社交无法向消费转换,就是社交电商不成功的关键因素。为了解释和解决上述难题,谢菊兰等人(2020)借鉴边界理论,基于“角色转换”的视角,提出“社交−消费转换”概念,并从社群边界整合供给、用户边界分割偏好、社群边界定制氛围三个方面构建了社交−消费转换机制理论模型。社交−消费转换机制理论模型社交情境与消费情境可以相互转换是社交电商的重要特征。然而以往有关消费者社交电商采纳行为的研究多单独关注于用户在社交情境或消费情境中的行为和意愿,缺乏对跨情境行为和意愿的研究。谢菊兰等人(2020)率先提出社交−消费转换概念,用以描述用户从社交情境到消费情境的角色转换过程,并从社群和用户两方面构建了社交−消费转换机制理论模型(见下图)。
2020年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