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乱刻乱画

被微信屏蔽
其他

长峰医院火灾舆情梳理与推演

4月18日中午,位于北京市丰台区的长峰医院发生火灾,截至目前已造成29人死亡。这起事故在舆论场上的演变,梳理与推演如下:事件:4月18日中午,长峰医院发生火灾。行动:现场目击者掏出手机拍摄照片与视频,记录下现场情况,并上传社交媒体。各平台迅速发现这一情况,在神秘力量的指挥下,采取限流、删帖等办法,避免舆情发酵。结果:从火灾发生到官方通报发布前,舆论场上约8小时几乎无人知晓此事。事件:4月18日晚间,官方发布火灾通报。行动:官方通报总计134字,简单说明火灾事故情况。2023年4月18日12时57分,丰台区消防救援支队接警:北京长峰医院住院部东楼发生火情。接警后,消防、公安、卫健、应急等部门即赴现场处置。13时33分许,现场明火被扑灭。15时30分,现场救援工作结束,共疏散转移患者71人。截至18时,经转院救治无效,21人不幸死亡。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
2023年4月19日
其他

四中舞会,衡水早读,与马云回国间若隐若现的联系

北京四中的舞会火了,不是因为舞会本身有多出挑,而是因为与衡水中学的对比。素质教育VS应试教育,多彩生活VS埋头苦读,出生在罗马VS华山一条路……这对比是如此鲜明,又如此熟悉。事实上,只要稍微留心,简中互联网上类似的争论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定时出现:教育资源不均衡造成的某个现象,瞬间引发讨论或骂战,高考工厂所在地人民与京沪等一线城市土著各怀委屈,大家相互问候对方八辈祖宗,然后回归自己的日常生活。是的,现实不会因为舆论场的血雨腥风发生任何改变。我上次写文章讨论教育公平问题,还是上次遥远的2016年。那一年引爆舆论的导火索是这样的:事情的起因,源于在教育部抛出的《2016年部分地区跨省生源计划调控方案》中,江苏、湖北分别被调出了3.8万和4万生源计划,引发两地家长对今年本省高考录取率下降的担忧。然后大家很快发现,一本录取率雄踞榜首的北京居然一毛不拔。于是,北京被骂了个狗血喷头,捎带把400分上清北这种老梗又翻出来传播了一遍。北京当然不是一毛不拔,在教育部下发的另一份文件《2016年“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实施方案》中,北京输出了5000招生名额……嗯,聊胜于无。在全国人民看来,这就是现实版的“北京酒肉臭,全国冻死骨”。眼熟不?这不就是一个政策层面的四中舞会VS衡水早读吗?七年过去,多少夫妻都痒到离婚了,教育资源均衡化的问题,依然没有本质上的改变。利益相关声明:我是个享受了北京教育资源,又在北京教育圈里混迹多年的人。所以我经常跟自己的学生——那群北京孩子讲,不要委屈,你们就是占据了优质教育资源,被人骂两句,听着就是了。从高考录取率上看,无论是本科录取率,一本录取率,985、211院校的录取率,北京雄踞全国前列是不争的事实。从日常学习生活上看,北京孩子所享受的师资、社团、教育理念、社会资源,显然也不是高考工厂里的学生能想象的。此刻应有房山、门头沟、延庆、密云、怀柔、平谷等区学生黑人问号脸:我们自古以来算北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吗?我只是对那些真正的精英学生有个小小的期望:享受了优质资源并成为社会中坚的人,可以选择想方设法保住自己的特权,也可以选择穷尽手段把蛋糕做大,让社会有机会变得更好。后者是一条难而正确,甚至有点反人性的路。但人类社会走到今天还没毁灭,大概也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人,前赴后继地出现并存在。请注意,把蛋糕做大,并不意味着把蛋糕完全均等地进行分配。如果按照今天互联网上朴素的均衡教育资源方法来治国理政,大概率只会是缘木求鱼——“全国一张卷,一条分数线”:如果采用全国统一标准的考试,只看分数不看人,那意味着在录取率上经济发达地区会对落后地区形成碾压性的优势。因为落后地区孩子唯一的武器就是苦读,而发达地区的学生可以有一万种方法提高成绩——比如花钱请更好的补习老师,接受更专业的考试训练,结果就是落后地区的录取率会比现在还难看。大学招生名额全面向教育大省倾斜:无论是按人口比例还是按经济发展水平分配大学招生名额,本质上都是计划经济思维。不管如何计划,总有不能周全之处。人口大省多招生?那西部地区的学生是不是就得让出原有的机会?经济欠发达地区多招生?招多少算合适,总供给不变时应该从哪里省出名额?当然很多人有现成答案,把北京上海的招生名额拿出来打土豪呀,反正大户人家不愁没出路。又是一款熟悉的声音,过去几年,在知乎和B站上天天要被打土豪、挂路灯的,正是那群堪称“大户人家”的“资本家”们。于是马云在海外晃悠了两年,许多民营企业家选择了躺平。结果就是今天的就业市场哀鸿遍野,要把资本家挂路灯的年轻人,不得不琢磨明天的挂面在哪里。历史已经反复证明过一个事实:教育也好,经济也罢,打土豪式瓜分优质资源,只会让土壤透支未来的生产力。用平均主义的方法追求公平,除了特权阶层依旧享有特权,其他人只会一起受穷。教育公平当然是社会需要维护的底线之一,但是,靠计划经济下的平均分配,依托权力挤压既得利益群体,让大家一起低水平公平,绝对不是最优解。教育不公平源自教育资源不均衡,要改善这种不均衡,就必须让帕累托改进发生。只有在增量上做文章,而不是天天打瓜分存量的主意,才有可能让教育资源逐渐匹配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过去几十年间的高校扩招,虽然泥沙俱下,但本质上就是提供了教育资源的增量。只是几乎完全靠财政供养的公立高校扩张总有边界,而且难免存在大量的资源错配与浪费。但我们又无法否认,眼下的供需谈不上平衡。比如北京的双一流高校,占了全国20%的份额;河南这样的人口大省,一共才有几所大学?再看基础教育阶段,北京上海的学生花样百出的同时,三线以下城市是不是只配建起一所又一所高考工厂?其实,市场可以给出更好的答案。相比高等教育体系发达的美国,中国的私立高校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孱弱的不值一提,民办基础教育更是在过去几年的国进民退大潮中左支右绌。如果释放这一部分民办教育潜力,让市场成为配置资源的有效手段,很大程度上就能完成教育公平的破题。也许很多人坚定地认为,教育绝不能市场化。因为商人利欲熏心,他们只会把学校当做挣钱的工具。这样想的人,忘记了优质教育资源本就稀缺,理应获得更高的溢价;更忘记了市场本就是优胜劣汰之地,在充足的市场竞争中,与价格不符的教育服务注定将被淘汰。更何况我们无需重复发明轮子,非营利机构早就通过奖学金、校友捐款等一系列工具证明了自己是非常适配教育领域的组织形态,从来也很少有利欲熏心的资本家非要挤进校董会,来挣穷学生的学费。所以我们究竟在担心什么?担心回来的马云们在学校里传播有毒思想?担心教育这样的意识形态工程不掌握在自己手里就会被敌人利用?我倒是觉得,在今天这样一个全面自信的时代,我们的教育并没有那么脆弱。多几所云谷学校并不危险,给市场开个口子,至少,教育公平的曙光会照进现实,而不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上演一场令人绝望的争吵。题图来源︱Activedia历史链接《学校、专家与冲上台的学生:我们的教育缩影》《进一步,退两步》——今日补刀——
2023年3月31日
其他

学校、专家与冲上台的学生:我们的教育缩影

一场理想的校外专家讲座是这样的:第一步:主办学校的负责老师或校领导对教育有自己的深入理解,认真选出一位对学生有价值的主讲人,邀请对方来校讲座,并认真协商讲座内容。第二步:受邀专家本着对听讲学生负责的心态,细致准备自己的讲座内容,设计讲座相关的教学支架(比如ppt、实物等)。第三步:学生提前了解讲座方向,准备好问题,在专家讲座时认真聆听,在交流环节提出疑问甚至是反对意见,双方在学术讨论的氛围中教学相长。一场现实的校外专家讲座是这样的:第一步:主办学校的负责老师或校领导有举办讲座的任务,或者正好碰到一个能邀请来讲座的人,遂邀请主讲人来校讲座,简单说说要请对方讲什么“正能量”内容——体制外专家,还会审核一下其讲座内容是否有意识形态风险;体制内专家,基于大家都是“自己人”的考虑,就不深究讲什么了,有用没有也不重要,反正形式大于内容。第二步:受邀专家本着“给学生讲座那不跟玩一样”的心态,并不认真准备,把自己通用多年的课件拿出来改改时间地点,就准备赴学校开讲。第三步:学生在一个昏昏欲睡的下午,离开课堂,走进礼堂,事先也并不了解今天要听什么。学校老师简单介绍开场后,专家开始讲座,讲到一半,ppt出现故障,为了缓解现场的尴尬气氛,专家决定脱稿跟孩子们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喜欢异性没啥问题,喜欢同性就有问题了哈。”“不要谈什么理想抱负。钱是最重要的,读书就是为了钱。”“你们中成绩最好的人,以后可以找外国人配对。和外国人配对,可以帮我们改善基因,杂交出更好的精英。”听讲学生忍无可忍,一个敢为人先的学生上台抢过话筒。不过碍于他也不曾接受过公共表达与批判性思维训练,他只能用最政治正确的口号表达反对:“我们努力学习不是为了钱,也不是为了崇洋媚外。而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复兴。”第四步:这段视频被发到网上,有人热血沸腾,因为学生有骨气,不崇洋媚外,愿意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有人忧心忡忡,认为专家固然讲得不对,但学生只会用狭隘民族主义和口号标语来表达反对,表现出理性思考的欠缺;还有人表示专家说的是实话,没毛病,你们砖搬完了吗就在这吵吵;还有人表示除了歧视同性恋不对,专家其他话都很坦诚;立刻有人表示,同性恋就是他妈的不对,老子想想就觉得恶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理想的校外专家讲座发生的概率应该十不足一。因为对教育有深入理解的校长和老师本来就是奢侈品,会认真准备一场给学生的讲座的专家更是凤毛麟角,当然,在这种环境里生长的孩子,也很难和专家进行有效沟通乃至商榷——参见今天舆论场里吵架的成年人,他们就是当年同等环境里长出来的孩子。当然,大部分时候也不会这么难堪,无非是专家讲了些正确的废话,学生耗过了一下午的时间,在交流中问了些不疼不痒的问题。谁还不是这么长大的呢。题图摄影︱ISDiva历史链接《进一步,退两步》《苏州穿和服女孩事件: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二舅和周公子》——今日补刀——类似北京这样的城市教育资源更好的表现之一:这种离谱讲座出现的概率更低。请注意,只是概率更低,不是不会出现。但降低这种概率,已经需要整个链条上都有更靠谱的人——教师、专家、学生以及他们背后的家长。理想的教育,何其难也。
2023年2月20日
其他

进一步,退两步

胡鑫宇案今天召开发布会,发布了一个很多人其实已经预料到的结果:自杀。谢天谢地,这场发布会的内容是真实且详实的,也安排了记者提问。虽然问题和答案都是提前准备好的,但至少回应了公众的绝大部分关切。所以,除了打死都要往阴谋论上联想的少数人,舆论场整体而言对发布内容是相信的。对比一下乌鲁木齐火灾后的发布会,也许新疆方面当时也没有说谎,但大家就是不信。除了彼时与此时社会氛围大不相同,恐怕发布会的内容与形式也是舆情反应截然不同的原因。归根结底,说出全部真相与回应部分问题是有区别的,自说自话与回答提问是有区别的,自我反省与推卸责任是有区别的——哪怕就是做个姿态呢,做了,就比不做好。我相信江西有关部门一定吸取了新疆的教训,开了一场在及格线上的发布会。但说实话,我更怀念十多年前,王勇平被逼问到说出“至于你们信不信,我反正信了”的时代。那时的发布会还没有剧本,新闻发言人要直面社会的所有疑问和关切。虽然这句话成为群嘲对象,舆情也不会因为发言人直面诘问而得到消解,甚至可能制造新的舆情,但那个时候,有这样的监督力量在,我们至少还相信,真相总会大白于天下,社会总会发展向好,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其中,贡献一点微小的力量,建设更美好的明天。由此联想到,甬温线动车事故后,无数媒体赶赴现场,救援与追责都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但胡鑫宇案件发生时,这样的社会力量已经不复存在,106天的寻人无果与最终“灯下黑”的现实,都说明只依靠公权力的社会治理注定会有漏洞。但如今现实就是如此,对一切真相的追问只剩下苍白的“等通报”,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总有人相信,也总有人不信,共识已成为遥远的传说。当然,我知道这样的回忆难免有时代滤镜嫌疑。2011年面对甬温线动车事故,也有人在怀念2003年的孙志刚案。江西的发布会比新疆的发布会有进步,但拉长时间线后,比起十多年前,谁又说得清到底是进步还是退步?我们每天这样进一步退两步,又何时能达到良法善治的彼岸。继续摸着石头过河吧,虽然石头经常会被搬起来砸脚。题图来源︱央视频历史链接《苏州穿和服女孩事件: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二舅和周公子》——今日补刀——AI创作作品:《进一步
2023年2月2日
其他

苏州穿和服女孩事件: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

苏州和服女孩事件,持续发酵很多天了,昨天北青深一度对穿和服女孩的采访,又一次点燃了舆论场。深一度的采访值得所有的敬意。这是事件发生以来,真正的新闻媒体在事实层面的重大突破,具体意义可以参看宋师傅的舆论手札《怎么看待北青报对苏州事件的报道?》。提醒一句,2020年第一个采访李文亮医生的新闻媒体就是深一度。无论报业如何风雨飘摇,北青有这样的深度报道部门,至少证明这幢大厦风骨犹存。深一度的采访由于种种压力已经被删除,但互联网是有记忆的,看过文本的人,很难不会希望得到一个说法:事实上,法律界人士早已对苏州警方的行径提出了质疑,如劳东燕教授:一批人正在公开呼吁苏州警方尽快做出回应:但是,也有一群人有不同意见,比如一位知名左派博主和他的评论区,画风是这样的:你问我看完以上内容是什么感受?第一,真正的新闻报道是有力量的,事实带来的巨大冲击力,足以让任何诡辩都显得苍白无力。只是我们的新闻行业想要展示一次事实的力量,太难了。第二,不妨把苏州穿和服女孩事件当作观察法治社会的风向标,看看苏州警方会不会给出回应。真正的法治社会不靠宣传来认定,靠行动来鉴定。第三,有些人是不可说服的,他们只相信自己认可的东西。一定要远离极端民族主义的疯魔人群,这些人手里都有U型锁。第四,在鸡蛋和石头之间,永远有人选择与石头共情。只能祝福他们早日被铁拳击中——在春天的上海,我们已经见证过很多类似的故事了。第五,穿和服的女孩不是一个人,她的所有行为,包括与警察的对话,以及采访中对“扯破衣服”的澄清,都代表着过去这些年文明发展的成果(这一点请参见张丰的文章《2022年会被写入历史的对话》)。中国的未来应该属于这样的年轻人,如果任由U型锁砸向他们,所有人都没有未来。以上。题图作者︱小浪仙历史链接《二舅和周公子》《若赞美不自由,则言论无意义》(未发出)《我大好男儿,怎么就与人渣共情了?》——今日补刀——我相信这件事如果发生在厦门,厦门会做得比苏州更好。他们会说,你穿和服?和服是日本的,你跟我们走,我们要把和服与刚捞的鱼一起做个核酸。
2022年8月19日
其他

二舅和周公子

互联网有些热点会构成奇妙的互文,比如最近同处风口浪尖上的二舅和周公子。二舅,用三天治愈了外甥的精神内耗,又用十分钟的视频抚平了几千万网友的焦虑。然后大家转头看看周公子炫爹秀权的朋友圈,旧病又复发了。关于二舅,最大的争议在于对苦难的态度。乐观豁达,不怨天尤人,打好一手烂牌,从个体的角度而言,的确是值得钦佩的。但从公共治理的角度来看,我们纳税,让渡权力,不就是为了建立一个可以为苦难兜底的政府吗?莫说现代政府,就是放在古代,且不论做得好与坏,从没有哪个政权敢公开说,扶危济困不是自己的责任——那是属于彻底摆烂的亡国之音。二舅的故事,很多人初看感动,再看觉得不太对味,原因正在这里。通篇下来,都是二舅如何庄敬自强,始终看不到二舅得到了任何公共资源的帮扶。当然,作者没说,可能并不代表当地政府什么都没做,我们也不能要求一个视频以“二舅人生百科全书”的方式打开,详细交代关于二舅林林总总的一切。但是,那么多官媒,忙着转发感动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先努力找到二舅其人,了解一下当地政府的行动。就算往事不可追溯,这些年我们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各种好政策是不是惠及了二舅?官媒有能力核查事实,有责任恪守新闻伦理,在不过度打扰当事人的前提下,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但他们只忙着传扬正能量,的确是令人失望。更进一步讲,如果二舅的故事都是真实的,对二舅个体的钦佩,与对帮助弱势群体的呼唤,本身也并不矛盾。就像我上大学时,最佩服一位室友,他好像能对任何生活的不便都泰然处之——无论是宿舍晚上断电,还是澡堂没有热水,于他而言似乎都不是件值得抱怨的事情。相形之下,我们天天吐槽,倒像是一群被惯坏的少爷。但我知道,我欣赏的是一种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这并不妨碍我们去争取宿舍不断电的权利,去争取洗上热水澡的权利——那本来就是一个成年人、一个大学生该享有的权利。所以,欣赏甚至学习二舅的庄敬自强,是对个体在苦难中展现出的强大精神力量的敬意。这是不是一种民族精神,我不知道,但未来我们要尽量避免让个体独自去承受这样的苦难,这才是民族要追求的进步。二舅的人生,有特定的时代背景,不再制造更多的二舅,则是我们今天必须要肩负的责任。有人说,如果二舅没有残疾,他就能走出山村,成为一位工程师或者一名公务员,甚至可能就会变成周公子的大伯——一位系统内的领导。这种可能性无从假设,但是当二舅和周公子同时出现在舆论场上,确实极大地撩拨了民众的神经——这不就是当代版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吗?在二舅的视频故事中,二舅因为办不下残疾证来到北京,是想看看“他”,因为“他公平”。很多知识分子对这段表述不以为然,殊不知这却是如今年轻人扎堆的b站上的天然共识。从易烊千玺入编到周公子炫爹秀权,一次次暴怒的民意背后,是增长神话趋于停滞之际,人们急需用一种想象中的公平来填补希望的空虚。因此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今天的年轻人会用时代的滤镜来审视那个看似公平的“他”年代,并由此寄托自己对理想社会的愿景。尽管在那个年代,更多的不公是以系统性的方式隐性存在,甚至二舅的悲剧也脱胎于那个时代,但这并不妨碍年轻人赋予其一种浪漫化的想象。太阳底下无新事,当经济高速增长停滞后,年轻人的左倾只不过是在全世界一代又一代人身上不断上演的剧情。只是对过去的浪漫想象,其实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唯有进步,继续改革,继续开放,才能让人端起碗吃肉,更能让人放下筷子骂娘——后者其实是更高级的一种自由。二舅也年轻过,二舅也许不知道自己的命运是时代的注脚;正如年轻的周公子也不知道,他的朋友圈撞上了时代的枪口。我们希望这个社会容不下周公子,也不要再制造新的二舅,让人人都能有一份希望,那才是真正的中国梦。题图来源︱@衣戈猜想历史链接《若赞美不自由,则言论无意义》(未发出)《我大好男儿,怎么就与人渣共情了?》《奇怪的男性共情》——今日补刀——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看着眼前的二舅,总让我想起电影《棋王》里的台词:“他这种奇才啊,只不过是生不逢时。他应该受国家的栽培,名扬天下才对,不应该弄到这么落魄可怜。”都说人生最重要的,不是胡一把好牌,而是打好一把烂牌。二舅这把烂牌打得是真好,他在挣扎与困难中表现出来的庄敬自强,令我心生敬意。我四肢健全,上过大学,又生在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我理应度过一个比二舅更为饱满的人生。——@衣戈猜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这代人,
2022年7月28日
其他

我大好男儿,怎么就与人渣共情了?

乱编:作为您公众号的读者,一直以来尊敬您观点的深刻,论证的精妙。但对于“奇怪的男性共情”中的部分观点,不敢苟同。故希望与您交流!点击图片查看昨天写的《奇怪的男性共情》,据说有男生看完表示不能理解作者“她”的想法。您批判那些支持“恶性事件不能上升到两性对立”话术的男性,认为这是在与人渣共情。您认为所有男性都客观上有“性别特权”,所以男性可以或者应该被“声讨”,这样的“上升”没有问题。我理解您的本意是鼓励和倡导广大男性自我监督,自我反省,自我检查,主动与性别不平等划清界限,共同推动性别平等。但愚以为,在您的论证中只能得到“我们可以使用男性这个语境”“对男性进行监督批判是合理的”,但这不能代表“恶性事件不可以上升到全体男性”这个立场有问题。诚然,男性作为一个群体,的确客观上享有一定的“性别特权”,但正如您所说,性别特权并非男性选择的结果。随意上升,特别是对于恶性事件的随意上升,是将那些“言行统一”的支持性别平等的男性一概视为罪人,这是否公平?是否有利于男性参与推动性别平等?这种完全忽视男性态度的观点存在问题。恶性事件的上升“名不副实”,不能因为男性拥有一定的性别特权,便不顾一切地认为所有男性都不是清白的,只因其男性身份便都应该被批判。社会对于女性的歧视言论大抵如此。上野千鹤子在《父权制与资本主义》一书中有对平权运动启发性的表述:“废除父权制并非要改变每一个男性的态度,而是要改变在现实中维系父权制的物质基础。”平权运动也并非只是一个社会思想解放运动,一味地在思想领域“划分责任”可能会使其误入歧途。这种为随意“上升”正名的观点有着恶劣的社会影响。对于男性,这种观点的“教育”和“熏陶”会使本支持性别平等的男性对自我身份产生怀疑,甚至自卑,默默接受自己“罪人”的身份。对于女性,这种“上升”会导致其对男性的群体性不满甚至仇恨。特别是将这种情绪带入到生活中,试问这会对周围男性产生什么想法或情绪?随意上升的确会造成社会的进一步分裂,结果只能是平权运动自取灭亡。因为平权是男性和女性,全体社会,各个方面共同参与的结果。我们的斗争对象是性别不平等现象,以及维系男权的物质基础。这要求构造并强调一个“我们”的语境。让“我们”一同对抗性别歧视和不平等,让“我们”一同推动平权和社会进步。读者乙读者乙:愿意认真讨论是好事,能看出你对这个问题是有深入思考的,那我也讲讲我的逻辑。其实你提出的问题,我在补刀里有解释,女性到底指责的是“恶性事件里的男性”还是“全体男性”,这里是有一个模糊空间的。绝大多数女性并不想指责全体男性,但我相信这次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引起这么大的反响,也是因为很多女性都有类似被男性引起恐惧的经历。在一个群体有着强烈恐惧感的时候,你要求对方每个人都精准地控制批评范围,要把“好的男性”和“坏的男性”无死角地进行切割,这种做法往轻里说是没有同理心,往重里说是过于爱惜自己的羽毛了。我在补刀里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男性在和身边女性吵架时也会说“女人怎么这样”,但我们知道,这不代表对全体女性的恶意,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也很难做到严格地使用定语限制批评对象。你说男性拥有性别特权并不出于主观故意,所以把所有男性视为罪人是不合适的。我在文章里恰恰想说的就是这一点。作为男性,没有任何主观恶意,就绝对无辜吗?试想一个场景,我深夜回到小区,前面还有一位女生在同一条路上往家走,我没有任何恶意,只是因为顺路跟在她身后也往家走。但前面这位女性有没有可能感到恐惧呢?我原来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直到有一次我听女性朋友谈起过类似的场景,后来我就尽量注意,在这种情况下,假装打个电话或者在原地系个鞋带找个东西,等这位女性走远了我再回家。这就是我强调的,作为强势一方,多一点自省意识,面对批评的时候,不要立刻跳起来证明自己清白。你既然享受了特权,就应该对可能是无差别的批评有更多的容忍度,不仅是女性对男性的批评如此,民众监督权力,狗仔队跟拍明星,本质上都是这个逻辑的延伸。至于说两性平权的愿景如何达成,我理解你的想法,很多人都认为女性应该讲究策略,团结大多数男性来推动两性平权,也就是所谓创造一个你说的——基于“我们”的语境。但我特别想说的是,更讲究团结大多数的策略这种话,应该由女性来说。作为男性,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怎么在自己这个性别上做得更好一点,而不是要求女性应该怎样。当然了,两性的利益诉求不同,有没有可能真的形成一个基于“我们”的共识,我个人其实挺悲观的。社会的进步终究还是要回到斗争与合作的二元博弈道路上,也许今天斗争多一点,明天合作多一点,作为个体,我们只能选择自己相信的那条道路去走。乱刻题图作者︱RyanMcGuire历史链接《奇怪的男性共情》《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词典》《我为2021年的中国社会学研究做出的巨大贡献》——今日补刀——要多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
2022年6月12日
其他

奇怪的男性共情

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发酵至今,围绕性别议题的声音最大,作为一个男性,我很想和各位男性朋友讲几句话:不要因为自己是个男的,就跑去和人渣共情。很多男性朋友会觉得委屈: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我承认那些打人的男性是垃圾中的垃圾,但不是所有男人都这样对不对?一杆子打翻一船人,这不是挑起性别对立吗?我支持两性平等,但中国女性地位不低啊,你们揪着性别议题不放,是不是境外势力……恕我直言,您并不真的支持两性平等,骨子里还和人渣共情呢。逻辑是这样的:支持这套“暴力事件不应上升到性别对立”话术的男性,都坚信自己绝不会做出有损女性利益的事情,甚至在某些方面,自己还让渡了不少利益给女性。鉴于自己如此“圣父”的人设(相对于圣母的概念),那么女性在声讨男性时,把自己捎上当然是不对的,所以必须反对。这是一种典型的“无知即力量”。只要对女性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困境稍有理解,就没有一个男人可以理直气壮地宣称自己在性别平等问题上无可挑剔,除非你选择闭目塞听。当然造成性别不平等的根源不是任何一个个体,这里有先天生理条件的限制,有后天社会文化的规训,但作为男性,无法否认自己在当下的父权社会中享受着性别特权——这种特权甚至以难以觉察的方式出现在生活之中,导致很多人包括女性无知无觉,把“实然”当作“应然”来看待。所以,站在“我是个好男性,我不与坏男性并立”的立场上,本质上就是否认性别特权的存在,不仅与嘴上宣称的支持两性平等背道而驰,事实上更无助于两性平权的达成。与那些暴打女性、囚禁女性的大奸大恶相比,这更像一种不自知的平庸之恶,说大家在男性身份下达成某种共情,不冤枉吧?胯下多个零件并非原罪,但作为强势一方,接受更多的批评与审视,本就是应尽的义务。之前杨笠调侃“男人都是垃圾”时,我对储殷教授跳进空气徒手接子弹多有嘲讽,正是出于对这种强势方自省意识匮乏的反对。如果把男性身份当作一种沉没成本,站在无性别的立场上,是很容易发现自己值得反思之处的。但抛弃沉没成本又是如此之难,很多人就只能在自己坚信正确的道路上南辕北辙越走越远。事实上,过去一些年来,有些本应是常识的东西都被消解了,其中就包括批评强势者的正当性。新闻媒体对权力的监督,本质上何尝不是对强势者的限制?但是当这种限制被不断弱化,以“宣扬正能量”取而代之时,就意味着我们失去了走向进步的重要路径。女性对男性的性别批评,其实也是异曲同工,不最大限度地接受这种批评存在,两性平等的应许之地就根本无从谈起。只是,父权父权,父和权还连在一起,大家都面对着相同的困境。题图作者︱KELLEPICS历史链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词典》《我为2021年的中国社会学研究做出的巨大贡献》《做个疫情时代的体面人》(未发出)——今日补刀——不要听见一句“男性怎样怎样”就把自己代入,和身边女性发生矛盾,你觉得女人不可理喻时,一般也不会加上定语“我妈/我姥姥/我奶奶/我女朋友这个女人不可理喻”。
2022年6月11日
其他

我为2021年的中国社会学研究做出的巨大贡献∣饭否札记005

◎想做一个思想实验:如果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有社交媒体,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子?◎“有没有那种集物化女性、地图炮、谐音梗于一身的恶臭句子?”“北瞧峰,南慕容。”这个段子仔细想想,有无限况味。◎看了一些国旗下讲话,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如鲠在喉。◎最近陆陆续续见了许多早年的学生,很感慨,既想念当年的自己,也欣慰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人和人投缘这种事可能真是玄学。多年没见的朋友,再见面仿佛就像昨天刚分开,待在一起十分放松,希望时光不要结束。这样的人,身边有几个就很人间值得了。◎真是唏嘘啊,纸媒最辉煌时代的大佬,最终的结局居然都是监牢。◎最近的经历反复提醒我,不要为了达成某个目标就使用手段,不值得。大道至简,聪明人要下笨功夫。◎今天我们的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不是教育家办教育,而是教育官僚办教育。◎北高杯报名推送,大家都转发了,但是学通社女生比例比较高——特别声明,这里没有性别歧视的意思,不是说女生就不能参与足球——但是客观来说,女生和足球的联系没有那么强——所以女生们看到报名帖,不代表球队能看到,所以我们还是要点对点邀请球队负责人。(来自我在学通总社例会上的发言)◎我从来不屏蔽朋友圈,只是闲时把它当作一个社会学观察窗口。在我的朋友圈里,西装师傅卖了房子,婚礼策划回了老家,酒店的客户经理小姐姐干了微商,村官在朋友圈推销农产品,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520这天看了很多婚纱照和情侣照,一个非常强烈的感受是:二十多岁的男孩大概率是配不上同样二十多岁的女孩的。当然,男生三四十岁后是否就配得上了,也不好说。◎最近出差在飞机高铁上发现一个痛点:卫生间不分男女,但基本都是坐便器,由于生理原因,旅途过半基本就被男性滋得没法看了,对女性使用来说非常不友好。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加装男性小便器?分性别使用卫生间?◎还是出差感悟。上次半夜在上海站等不到出租车,叫了个网约车,结果被爷叔司机一顿训:都像你这样定位火车站叫网约车那就乱套了呀!政府会管的,要罚款的呀!我怯生生地回答:俺们北京南站出租车排队处都用大喇叭广播,叫大家别排出租车,自己去停车场叫网约车……◎早晨六点半的地铁上,有一个姑娘坐在对面,用葛优瘫的姿势刷着手机。虽说不太雅观,却有一种打工人就地躺平的气势与魅力。◎今天忽然想到,我现在带着实习生做版,和当年霍爷带我完全是一样的——在实习生眼里,就是很随意地把内容整一下扔到版面上。聊以自慰的是,在我当实习生的时候,可比现在的孩子认真且爱琢磨多了。◎城市高三学生演讲版本:我是一颗来自城市的白菜,但我立志要逆天改命,绝不被社会变成韭菜!◎到了一定岁数后发现,看到人才却无力延揽的痛苦,丝毫不亚于追不到喜欢的姑娘。◎没必要在对立双方里选一边神圣化。大家都各怀鬼胎,正好互相伤害,这才是圈子要发挥的正确作用。◎我觉得体育教给我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学会正视失败。当年踢年级联赛,输了就是输了,结果没法更改,要认,甚至可能没机会重来(因为来年上高三了)。很多人接受的教育里没有这个部分,所以才会产生许多怪现象。◎关于到底什么人在真躺平,我最近发明了一个判断标准:如果一个人还或多或少地相信罗振宇的“得到”所秉承的价值观,那么无论他嚷嚷得多热闹,都不算真躺平。这应该算我为2021年的中国社会学研究做出的巨大贡献。◎我们得学会分辨,作出改变到底是因为真的拥抱变化,还是坚持不下去了。人嘴两张皮,怎么说都有理,但心里要有个基本的判断。◎我们教育口的领导都是奇人:有在大会上压任务时开口骂脏话的,有学蒋公微操越级指挥学校开学典礼操办的,还有直接从立交桥上跳下去的。我实在很难想象这群人怎么搞好教育。◎一位同事每次微信给我发文件时都会说,“已传离线文件。”这个瞬间总能让我小小地穿越一下,感受到一种old
2022年5月25日
其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词典

最近流行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言下之意,我们这代人的长征就是排队捅嗓子。我也不知道这样算不算长征,但随着这种日子越过越长,作为一个今天的新闻工作者与未来的历史学家——毕竟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我逐渐意识到,我们正在失去一些曾经习以为常的生活记忆。有鉴于此,我认为今天是时候开启一项知识工程了(这句话请自行脑补“得到”语境与罗振宇的脸):把一些曾经在我们生活中理所当然的中文词汇的定义记录下来,以便后人理解疫情纪元之前我们的生活状态。这个“一代人词典”工程我先开个头,大家可以在留言区跟上补充:教室[拼音]
2022年5月25日
其他

必须上纲上线:江西怎么了?

江西上热搜,一而再,再而三。今天是上饶防疫人员对隔离居民的宠物狗进行“无害化处理”,之前是南昌酒驾女面对交警试图寻求yuwei帮助,再之前是铅山因为出现一例阳性病例把全县所有红绿灯调成红灯。《环球时报》的胡总编说,要就事论事地看(扑杀宠物狗)这件事,不宜将批评扩大为对那个街道、乃至信州区目前防疫工作的整体否定,更不应将此事看成各地动态清零工作的缩影。可是,若是一起个案、孤例,就事论事没有问题,但江西接二连三上热搜,恐怕我们就必须上纲上线一下。不是否定防疫工作,而是针对政府治理能力向江西提出一个巨大的疑问:江西怎么了?铅山搞全县红灯防疫的时候,还有人为铅山辩护,说小地方资源有限,不比上海这种大城市,没法做到精准防控,全县红灯也是无奈之举。但今天上饶的新闻告诉我们,小地方的防疫资源其实也未必有限,没用对地方倒是真的——否则何以要一口气派出两位工作人员,到并无确诊病例的隔离居民家中对宠物狗进行“无害化处理”呢?再联想到南昌那位醉驾的玛莎拉蒂女司机,被查酒驾时第一反应是要打电话找yuwei,还被交警摁住了,此情此景,不禁让人对江西的权力生态充满玩味。无论是不是狐假虎威,遇事找人摆平,显然是这位女士生活经验的一部分;交警同志及时阻止,似乎也显得对电话那头可能存在的领导没什么信心,毕竟在全网直播的节目里,领导要是说句义正词严拒绝之外的台词,那可真是不好收场。由此观之,江西官场的积弊恐怕不小。平日里,权力掩护下的人情往来,很多人习以为常。一旦遇到疫情这样的突发状况,要么惊慌失措全县红灯,要么胡乱作为上门打狗。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已经一年多的情况下,全国有无数经验可以总结的前提下,依然是进退失据,反思一下懒政不作为的问题,是不是应有之义?更糟糕的是,出了问题,应该认真反思积极整改,但江西的选择是什么呢?铅山在为自己的全县红灯辩护,南昌直播查酒驾的节目停播了,扑杀宠物狗的上饶则出了一篇连胡总编都觉得“从危机公关的角度不成功的信息通报”。从这些表现来看,相关部门能不能举一反三改进工作方法呢?恐怕也要打一个问号。江西应该是个好地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相信大多数基层人员也是勤勤恳恳、尽职尽责。但有些地方官员和工作人员的表现,很明显是跟不上党和国家提出的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步伐,甚至带坏了一方风气。建议江西自省委书记往下,都捡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不要觉得委屈,要好好想想自己有什么问题,是不是对得起党和人民的重托?题图来源︱图片来源于网络历史链接《到底怎么“与病毒共存”?》——今日补刀——
2021年11月14日
其他

到底怎么“与病毒共存”?

中国抗疫走到今天,张文宏医生说“需要长期与病毒共存的智慧”,然后,前卫生部长高强发文说,与病毒共存绝不可行,要“将病毒消灭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于是,舆论迅速分裂成两派:支持高强的,痛斥张文宏“躺平”,甚至成了“汉奸”,学西方的“走狗”;还有大批人旗帜鲜明地支持张文宏,强调要相信科学,保护专业的声音。还有和稀泥劝架的,说张文宏和高强都是要保护人民生命健康,没有矛盾,大家不要吵……我建议大家都认真读一下张文宏医生和高强部长的原文,但凡有一点阅读理解能力,应该都能看出来,这两人的观点绝不相同。张文宏主张“未来中国选择的方式一定是既保证与世界的命运共同体,实现与世界的互通,回归正常的生活,同时又能保障国民免于对病毒的恐惧。中国应该有这样的智慧”。高强讲的是“只要我们在‘外防输入’方面‘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坚决‘御病毒于国门之外’,就一定能够将病毒消灭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我们今天就简单分析一下,讲讲我的看法。新冠疫情发展到今天,我把全世界未来可能采取的抗疫模式简单粗暴地分为四种——第一,上海模式。以“精准防控,动态清零”为核心,主张用强大的专业能力与病毒赛跑,一边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一边尽可能不对社会生活造成任何影响。毫无疑问,上海模式是迄今为止全世界应对疫情的最优解,一方面最大限度保障普通人的安全,另一方面还能维持社会正常运转。但这个模式难度极大,需要医疗资源、专业能力、行政管理、公民素质环环相扣都保持在超高水准上,相当于瓷器店里抓老鼠,不仅西方做不到,中国也只有一个上海,北京一样做不到。第二,新加坡模式。基本主张是抓紧实现疫苗对全体人群的覆盖,通过疫苗实现群体免疫后就放开管控,不再把新冠视为疫情,只是当作流感处理。欧美目前都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因为理论上这个策略是可行的——疫苗覆盖率达标后,病毒传播速度会下降,更重要的是病死率和重症率降到低水平,不会造成医疗资源挤兑。如果新冠只相当于流感,就没必要如临大敌,以社会停摆为代价来应对。但这个模式的缺陷在于,首先它对疫苗保护效力和接种率的要求都非常高,如果在疫苗覆盖不到位时贸然放开,可能再次造成灾难性后果;其次新冠病毒变异可能会造成疫苗保护效力下降,到时候又要重新走回封闭的老路上去。第三,泛中国模式。主要特点就是饱和式防御,严防死守追求清零。发现一例,立刻封锁,大范围开展核酸检测,封锁和检测范围与城市治理能力成反比,比如北京出现病例,会选择性封锁若干小区;但一些低线城市出现病例,基本就是立刻进入“战时状态”,全城封锁全城核酸,直到彻底清零。这种模式肯定最为安全,但社会成本很高,一旦出现疫情就会造成社会较大范围停摆,对各行各业冲击很大。为了抗疫大家做出一段时间的牺牲没问题,若长期如此,恐怕代价太大。第四,印度模式。基本就是真躺平,放任病毒传播,不采取任何有效措施,直到以巨大代价实现群体免疫。这条路没啥可讨论的,相信任何一个负责任的国家都不会选。张文宏与高强两派的分歧在于,高强派是明显主张中国继续保持当下的防疫策略,只需要不断地补上“外防输入”的短板,御敌于国门之外,一旦发生疫情,就展开饱和式防御,追求迅速清零再让社会恢复常态。这个想法不能说错,但缺乏远见,没有看到泛中国模式背后的社会总成本。毕竟病毒在世界肆虐,严防死守也很难一丝不漏,如果持续地点状暴发疫情,会对社会造成巨大的不确定性,餐饮、旅游、娱乐等线下行业,相当于间歇性停业,运营难以为继,普通人的生计难免受到冲击。人们隔三岔五被封控在家,医疗、教育等行业一直处于疫情状态下,也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损失。另外如果长期维持14+7入境隔离政策,相当于三年五载不开国门,不仅对经济的影响相当大,也严重妨碍与世界的政治、文化交流。短期内财政或许可以补贴受到冲击的人群与行业,但长此以往,各级政府也难为无米之炊。类似这种严厉的管控措施,会给社会运转带来巨大冲击,并极大增加不确定性的预期,长期来看是很难持续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诟病高强空喊口号,不识民间疾苦的原因。而且高强先生作为经济专业出身的高级官员,不仅在自己不懂的医学专业领域指手画脚,甚至都不仔细推算社会经济账,实在是有老同志脱离实际的嫌疑。至于张文宏派的观点,很多人自行脑补,觉得张文宏医生主张中国要采取新加坡模式,这显然是误读。张文宏作为专业人士,不可能不知道新加坡模式同样存在短板,而且在中国会有水土不服的问题。别的不说,我们的灭活疫苗保护效力不及mRNA疫苗,这就意味着需要更高的疫苗接种率才能实现群体免疫,对于14亿人口的大国而言,这种几乎无死角覆盖本身就非常困难。而且张文宏从来没有提过一句,“与病毒共存”等于眼下我们应该立刻效仿新加坡放开管制。毕竟我们的疫苗接种率还不够高,此时贸然放开,很容易造成不可预估的后果。未来应该怎么办?作为上海模式的设计者,张文宏显然也清楚,上海模式不具备全国推广的可能。扬州疫情已经充分证实了这一点,而扬州的状态才是中国城市的基本面。事实上两个月前,广州暴发疫情时,也想仿照上海模式围剿病毒,但最终以失败告终。上海模式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全方位配套,再次重申我的判断,全中国也只有一个上海能做到。所以张文宏反复强调“中国智慧”,“找到长久制胜之道”,显然是希望能找到更加折中、效率更高的方案。这个方案一定是在保护国民健康的基础上,让社会生活尽可能回归正常,实现与世界的相对互通。但这个方案究竟是什么,别说我说不上来,我想,像张文宏、钟南山这样的专家也在思考。在做出决策之前,我们可能需要更多的科学依据。比如国产灭活疫苗的预防感染保护率和预防重症与住院保护率,在近期的几轮疫情中究竟是多少?扬州疫情中出现了不少重症与危重症患者,他们是否接种了疫苗,自身又有哪些疾病?面对传播速度更快的德尔塔毒株,我们需要达到何种水平的疫苗接种率,才能不对医疗资源造成挤兑,把死亡率压到极低水平,实现相对的新冠流感化?张文宏医生说:“我们已经赢过新冠病毒一次,未来我们一定会找到长久的制胜之道。”作为此次应对新冠疫情的优等生,中国有能力也有责任探索一条全世界未有人走过的路。但这种探索肯定不能只靠喊口号。题图来源︱Jordan_Singh历史链接《关于东京奥运会的舆情笔记》《2008:刘翔应该走完比赛?》《欧洲杯记忆碎片》——今日补刀——事实上的互联网讨论问题最优解。
2021年8月13日
其他

关于东京奥运会的舆情笔记

光阴如梭,在2021年举办的2020东京奥运会已经闭幕了。虽然开幕前大家都嚷嚷着不感兴趣,但等到比赛开始,奥运话题还是制霸了热搜榜单。在这里我挑选部分值得探讨的话题,作一家之言。相比之前发布的那个教育版本,这篇文章讨论尺度更大一些,你懂的。审美的偏狭,来源于……东京奥运会似乎是“悄无声息”地开幕的,很多人直到7月23日晚上才靠刷朋友圈知道奥运会正在举行开幕式。匆匆打开直播,不少人顿感东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完全入不了自己法眼,“阴间”“鬼片”“吓人”等评语登上了微博热搜。随后,又有一群网友来到B站,怀念起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盛况。要不是东京搞出个“超级变变变”模仿秀为自己挽尊,只怕一丝好评都捞不到。东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可以批评吗?当然,艺术讨论没有禁区。但是在7月23日晚上的声浪中,理性的声音并不多。声讨东京奥运会开幕式太“阴间”,进而怀念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盛大场景,本质上是审美的专断——只有宏大的、振奋的、整齐划一的表演,才符合我们对奥运会开幕式这种场景的想象,却并不对日本的文化以及当下疫情背景加以考虑;以北京的成功,反衬东京的失败,更能获得一种自豪感,一份无人超越的炫耀感——这自豪与炫耀里藏着多少自卑,值得玩味。当然,如果不是非要拉踩一把,仅仅是吐槽一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日本人不是一样也吐槽自家的奥运会开幕式吗?但如果我们把吐槽提升一个档次,真正展开文艺批评,倒是不妨想一想,日本人为什么选择这样的奥运会开幕式?这里有什么客观限制?又有什么值得改进?以及相比中国式的震撼人心,日本人的奥运会开幕式有没有值得学习之处?北野武的吐槽。如果有人想问,什么?东京奥运会开幕式还有值得学习之处?请去重温“熊十力对徐复观起死回生的一骂”。爱国不能靠键盘奥运会第一天,杨倩射落首金,大家的兴奋劲还没过去,就有人扒出了杨倩去年微博上晒出的四张耐克鞋的照片。于是转眼之间,这位为中国射落首金的运动员,就变成了“跪族女孩”,键盘侠们振振有词:“中国运动员,为什么要收藏Nike的鞋,不应该带头抵制Nike吗,我们民族品牌鸿星尔克、李宁、安踏不好吗?”“她明明可以把耐克烧了然后发微博表明爱国心,可她没有,真的很让人失望。”无独有偶,与杨倩一同出战10米气步枪的射击运动员王璐瑶,在预赛发挥不佳被淘汰后发了一张自拍,配文说:“各位抱歉,很遗憾,我承认我怂了,三年后再见吧。”这又招来了一群键盘侠,说人家比赛输了只想着自拍,光想红不好好比赛……任何一个稍有正常思维的人,都能从这些网络风波里觉察出巨大的荒谬感。但这样的荒谬,居然就实实在在地发生了,以至于人民日报都要下场,用#王璐瑶仍是浙江了不起的姑娘#、《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对失利的中国运动员实施网暴》来维护我们的运动员。归根结底,爱国不能变成人人过关的政审,爱国也不是用键盘向别人扔石头的游戏。东京奥运会上,一次次升起的五星红旗,一次次奏响的义勇军进行曲是无与伦比的爱国主义教育,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认真思考,具体到每个人身上,爱国应该如何体现。拿着放大镜去检查别人够不够资格爱国,这恐怕不是爱国主义,是恐怖主义。另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我觉得也有必要提出:在舆论空间日渐收窄与垃圾场化的大背景下,面对无休止的“扒坟运动”与人人过关,我们应该怎样应对。曹林有一篇《对奥运健儿的网暴很凶猛,公众强悍地把她们护在身后》,但我觉得实在有些乐观——毕竟罗翔被喷到退出微博时,可没人把罗老师护在身后,或者说,有心无力。是把网络阵地拱手让给喷子,还是自降身价以暴制暴?这可能是未来人人都要面对的大问题。从唯金牌论到体育饭圈化中国人不再“唯金牌论”,大概是从里约奥运会开始的。还记得吗?里约奥运会首个比赛日,杜丽、易思玲一银一铜,孙杨也没能拿下400米自由泳冠军,中国代表团没有金牌入账。虽说有点小失落,但大多数人也没太当回事,反而都要讲几句“银牌也是好的”,彰显自己的从容大度。这份淡定,其实得来不易。往前数,1984年中国重返奥运会,许海峰射落第一枚金牌,《零的突破》可是进入了小学语文课本,滋养了一代人的精神文明建设。1988年兵败汉城,李宁从鞍马上掉落后露出无奈的微笑,引发了举国狂怒——他丢了祖国的脸,怎么还敢笑?甚至有人给李宁寄去了刀片,希望他自杀谢罪。今天听来简直荒唐的段子,正是当年蒙昧的写照。更何况这种蒙昧并不只是上古传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刘翔因伤退赛,多少人怒斥他是“骗子”“懦夫”。四年之后,刘翔又一次倒在了跑道上,依然有那么多人选择永不原谅。时至今日,微博上终于了有了话题#欠刘翔一个道歉#,越来越多人倾向于认为,李宁和刘翔并不欠我们一块金牌,输赢也没那么重要。只是有时过犹不及,到了东京奥运会,“唯金牌论”销声匿迹,体育饭圈化却有抬头景象。运动员输掉比赛,却意外得到了批评豁免权,一句“你知道他们有多努力吗”就可以抵消一切技战术层面的反思。骂裁判骂对手骂天气,然后摸摸自家爱豆的头,说一句“重在参与”。竞技体育当然要争夺冠军,就像凯撒大帝在亚细亚高喊的如果不是“我来了我看见我征服”,而是“我参与我健康我快乐”,那历史就变成了一出滑稽剧。奥运会作为四年一度的最高体育盛会,是绝对的竞技体育范畴,与“重在参与”的全民健身不具有任何可比性。而竞技体育的核心元素,就是胜负和悬念。更何况站在赛场上,运动员都想赢。越是离至高荣誉更近的优秀运动员,越是如此。把赛场上见真章的体育变成“无论输赢永远爱你”的追星,实在是对运动精神的矮化。不过等到奥运会最后一天,中美在金牌榜上的竞争白热化时,很多人又顾不上自己“不唯金牌”的人设了。这说明大家还是想赢的,尤其是能赢美国的时候。不过我们还是要承认客观事实,美国人的体育依然比我们强,就像辉瑞疫苗的保护效力比国产灭活疫苗强一样。至于如何迎头赶上,从“金牌大国”变成“体育强国”,我在2016年的文章《举国体制再批判:从里约的26枚金牌说起》中写过一种路径,未必所有人都认同,仅供参考。坚持未必就是胜利,但一定是一种力量如果选择一个东京奥运会上最让国人难忘的瞬间,可能不是哪个夺金时刻,而是苏炳添在男子百米半决赛跑出的9秒83——半决赛第一、亚洲记录、中国运动员突破9秒90第一人、世界第12好的百米成绩,在这一连串定语面前,即使决赛苏炳添没能拿下奖牌,也显得无足轻重了。自刘翔之后,这是中国人在田径赛场上最辉煌的成绩,而且是在百米直道上,那可是奥运会皇冠上的明珠,欧美选手垄断多年的赛场。百米决赛后,大量报道展示了苏炳添这些年一路走来的艰辛,32岁的老将,十年间历经三个奥运周期,从崭露头角到跑进10秒再到创造记录,背后是日复一日的训练,克服伤病困难,挑战技术极限……如果说2004年刘翔在雅典的12秒91是天纵奇才的意气风发,那么苏炳添的9秒83更像是持之以恒地付出后得到上天的嘉许。在苏炳添“我研究我自己”的论文《新时代中国男子100m短跑:回顾与展望》中,你还会看到中国短跑成绩提升背后的科学力量。坚持,也要走在正确的方向上。苏炳添与兰迪·亨廷顿教练的合作,强大的科研支撑体系,针对每一处技术细节细致入微地调整与训练——这些我们看不到的幕后,最终成就了台前的光辉时刻。当然,普通人的坚持未必能收到如此的效果,但奥运精神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并不只为金牌鼓掌。超越自我,一样可以收获掌声。代表卢森堡参赛的乒乓球运动员,58岁的原中国国手倪夏莲,以及昔日的中国游泳名将,但此次无缘东京奥运会的叶诗文,她们也在用不同的方式坚持着。这里推荐阅读《人物》杂志的两篇报道,《倪夏莲阿姨,打球快乐!》和《东京不见叶诗文》,也许从中你能收获另一种坚持的力量。体育应该教会我们如何面对失败奥运会上,除了夺金的高光瞬间,同样也有难堪的失败时刻。中国女足,曾经的铿锵玫瑰,小组赛未尝一胜,最后一战2比8惨败荷兰,打道回府。中国女排,里约的王者之师,小组赛前三场三连败,用卫冕冠军小组出局送别了主教练郎平。体操男子个人全能,肖若腾以0.4分之差惜败给日本选手桥本大辉,在充满争议的评分中遗憾地拿到一块银牌。乒乓球混双,许昕、刘诗雯的“昕雯联播”组合遭日本选手水谷隼/伊藤美诚逆转,丢掉了被认为是手到擒来的金牌。这些都是我们曾经赢过的项目,越是如此,人们越难以接受失败,尤其是惨痛的失败。面对失败,女足球迷高喊“贾秀全下课”;排球迷大部分在给女排姑娘打气,少部分在反思临场与用人的失误之处;体操迷们在怒骂裁判,忙着制作桥本大辉出界的表情包;乒乓球迷则在痛斥日本对手,把伊藤美诚骂到关闭微博评论。赢过,就该一直赢吗?即使是无敌之师的乒乓球队,也在努力“养狼”,因为一家独大到毫无悬念对于一项运动来说绝非好事。但对于四年一次的云球迷们而言,他们并不在乎一项运动究竟如何,因为大多数人平时并不看女足、女排、体操、乒乓球。很多人只想要赢的快感,所以面对出乎意料的失败时,许多姿态实在不怎么好看。反观我们的运动员,往往更有运动家精神,虽然输掉了比赛很不甘心,但都能大度地祝贺对手,期待下次再战。这其实正是体育带给他们的精神风貌。竞技比赛,一定有输赢,输家如何体面地面对失败,面对强大的对手,面对发挥不佳的自己,面对可能存在误判和不公的裁判,面对关注者的目光,这些能力,没有亲身参与过体育运动的人,很难学会。体育,不仅仅是用来强身健体,更是一种人格养成的教育。团队协作、勇敢精神、挑战自我,这些不是体育的副产品,是体育带给每一个参与者的核心收益。建议每一个奥运会观众,能在奥运会结束后放下手机,真正地参与一些体育运动,首当其冲的,就是学会如何面对失败。打破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巩立姣夺得女子铅球冠军后,央视的采访把全国女性都惹毛了。“巩立姣留给我一个女汉子的印象。”“接下来对女孩子的人生有什么计划吗?”“其实我觉得你跟他(摄像)掰腕子……”时代变了。倒退十几年、几十年,大家都要发愁,铅球女运动员长得这么壮,嫁不出去怎么办,老公力气都没她大——完美对应记者“女汉子”“女孩子的人生”“和男人掰腕子”的灵魂三问。然而,今天这些问题得到的评价是:刻板印象,性别歧视,外貌羞辱。这无疑是时代的进步,文明的进步。女孩子终于不再被统一框定在“白幼瘦”的审美之中,我们愿意去接受不一样的力量之美、速度之美,我们不再把女性的人生设定为一切为了婚姻的单一路径,当她们在事业上取得成就时,我们就高高兴兴谈论她事业的成就,而不是非要问一句“找不到老公怎么办”“怎么平衡事业与家庭”?但是仔细想想,这何尝不是巩立姣用金牌为自己换回的权利呢?拿了金牌的巩立姣可以被大家宽容审视,可那些没有特殊成就护身,也不符合传统审美的女孩子,是否还有得到支持,免于被议论的自由?我们都知道,那很难。她依然要面对“嫁不出去”的责难,“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劝解,“应该以家庭为重”的期许。那些互联网上我们认为是文明共识的内容,在现实中可能寸步难行。两性平等,依旧任重道远。再深入一步,女性面对的刻板印象,何尝不是束缚着男性?如果我们可以接受巩立姣展现出“女汉子”式的力量之美,那为什么主流审美却从来不允许男性展现出阴柔之美,要把其污名化为“娘炮”?也许潜意识里,很多人觉得力量才是唯一正确的。所以女性有力量,那是一种加持,而男性放弃力量,便成了退化。这又何尝不是根深蒂固的性别歧视呢。有些事,往深处想想,都是悲哀。图片来源︱图片来源于网络历史链接《欧洲杯记忆碎片》《果然是语言体系暴露年龄∣饭否札记004》《从B站演讲联想到的》——今日补刀——以下付费内容主要是为了屏蔽口水,不付费也丝毫没有影响。
2021年8月9日
其他

2008:刘翔应该走完比赛?

才刚见面,就要说再见。更何况是以这样一种离奇的方式——我们也许在心里已经思考了一千遍一万遍刘翔输给罗伯斯的可能,却唯独忽略了因伤退赛。现在想来,刘翔的伤冰冻三尺绝非一日之寒,但举国上下的期盼与祈望把他赶鸭子上架般带上了鸟巢的赛道。在刘翔试跨两个栏后,结果其实就已经揭晓了,很不幸,他没有强大到阿喀琉斯的地步,但他的跟腱却和神话英雄一样脆弱。如果非要找些错误出来,那么也许最大的错误就是刘翔没有在十天前、二十天前宣布退出。因为这个中国田径界的领军人物已经不仅仅代表一块可能的金牌了,他已经成为一个符号,他必须走进鸟巢以求赌出一个最大的奇迹。这里是北京,但中国体育却玩了一场最大的俄罗斯轮盘赌——转盘停下的时候,我们收获的结果是“OUT”。奇迹不会每天发生,我们不能每天都体验一把邱健式的幸福。也许刘翔输掉比赛更容易被接受,但是,当身体已经不支持他跑下去的时候,退出又有什么错呢?当我看到董路说刘翔应该走完110米的时候,我无法掩饰从心底里对这个人的鄙视。他可能确切地代表了一类人——为了所谓的精神而神经。姑且不去说那些关于国家荣誉、英雄传奇的疯言疯语。我只是好奇:他们要刘翔怎么走完110米?在他面前,有十个106厘米高的栏架。而国际田联110米栏的规则上说:若裁判员认为参赛者故意以手或足撞倒任何栏架,应取消其参赛资格。如果你选择让刘翔忍住疼痛跨过栏架踉跄冲过终点,那么你实在灭绝人性。如果你选择让刘翔从赛道边上的平地一瘸一拐走到终点——我们暂时不讨论这算不算所谓的“完成跨栏比赛”,就算是吧——然后让刘翔身披国旗,面对冬日娜小姐不断地关于“你是否想起了阿赫瓦里”的提问,眼含热泪的说:“我的祖国把我从7公里之外送到这里,不是让我开始比赛,而是让我完成比赛……”这样的传奇逻辑实在是太过可笑。别再和我提阿赫瓦里,是,他值得尊敬,但如果四十年来我们的价值观没有一点进步,我们就连被尊重的资格都没有。也许你觉得刘翔坚持跑完全程就是上对国家下对9万鸟巢观众都有一个交代,但请多一点人性好吗,刘翔的身体健康和职业生涯要比这场比赛重要,比那块金牌重要,比观众手里那些可能来自黑市的上千元的门票重要。无论这是不是万众瞩目的北京奥运会110米栏赛场。特拉梅尔也因伤退赛了,我没有看到美国人指责他。我甚至很恶毒地想,埃蒙斯要是中国人,会遭遇怎样的命运。看看孙海平新闻发布会上的泪流满面与泣不成声吧,请学会尊重人性——国家荣誉?国家还没有要求刘翔完成比赛,就已经有那么多人站在国家的角度考虑问题了。爱国啊。如果他们代表中国的价值观,中国输出价值观那一天仍然不会成为一个大国,而只会给世界带来灾难。也可能是我太悲观了,十三亿人里总会有一些傻×。2008年8月18日
2021年8月9日
其他

欧洲杯记忆碎片

欧洲杯结束了,四强之后,三战全是加时,两场打到点球,每个清晨都仿佛刚上完一轮996的夜班。岁数大了,睡是不可能再睡着的,所以就可以偷出一点时间,回忆些欧洲杯往事碎片。名局在我心里,欧洲杯是比世界杯更出名局的大赛。2000年,我11岁,人生中第一次看欧洲杯。那届大赛,迄今回望也是经典中的经典。小组赛里就有英格兰两球领先被葡萄牙黄金一代3比2翻盘,西班牙与南斯拉夫梅花间竹的4比3这样的名局。四分之一决赛,荷兰6比1血洗南斯拉夫,巴尔干雄鹰以近乎悲怆的死法宣告谢幕。转过头来,荷兰面对意大利的混凝土防守,90分钟踢丢两个点球,点球大战再罚失三次,成就圣托尔多的江湖传说。决赛意大利全场领先,却被法国最后时刻扳平,加时赛特雷泽盖一锤定音,让蓝衣军团突然死亡的同时也宣告法国王朝的诞生。至于劳尔踢飞的点球,沙维尔葬送了黄金一代的那个争议手球,都成了命运惊涛骇浪中难以言说的注脚。在那个年代,相较于世界杯,欧洲杯才该是真球迷的盛宴。因为强队密集,从小组赛开始就有决战的味道。像南斯拉夫这种宁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的球队比比皆是,让比赛永远充满了过山车的刺激感。2004是个异数之年,波尔图黑马问鼎欧冠,希腊神话君临欧洲杯。穆里尼奥和雷哈格尔联手将防守反击战术提升了一个档次,但此时的欧洲杯,依然生产着荡气回肠的比赛。捷克3比2荷兰,小将罗本与小将切赫面前,是不动如山的内德维德和范德萨们;法国2比1英格兰,杰拉德一回传成千古恨,造就齐祖又一场不世出的逆转经典。四分之一决赛,C罗与鲁尼两位19岁少年间的恩怨情仇,只是一个时代揭幕的序曲。最终C罗泪洒光明球场,谁又会想到,他将与梅西一道统治未来的足坛,并在12年后的泪眼朦胧中,依稀看到德劳内杯的闪闪金光。2016年欧洲杯扩军后,强强对话不再密集,规则上的变化,让许多球队倾向于更保险的踢法。于是比赛多了,却少有让人记得住的名局。球星们表现挣扎,也少见哪位新人冒头。主帅们的斗法,往往换来一个令人昏昏欲睡的85分钟;如果最后5分钟里僵局没有被打破,那就点球大战见吧。2016年,小组赛三连平的葡萄牙一路苟到了冠军;今年,除了西班牙与克罗地亚、法国对瑞士那一夜的两场3比3有点时光倒流的味道,其他时候,比赛委实是有点乏味。当然,这也许是时光把过往蒙上了滤镜的缘故——在年岁更大一点的人心里,1996比埃尔霍夫的进球,1992的丹麦童话甚至1988的荷兰三剑客也许是更值得珍藏的回忆。主队前面没提2008与2012两届欧洲杯,是因为这两届欧洲杯于我是太美好的记忆——有什么比看着自己的主队卫冕冠军更爽的事呢?我是怎么喜欢上西班牙的,印象已经有些模糊了。只记得1998年世界杯上,劳尔对尼日利亚那脚凌空扫射,好像那是一个隐约的节点,从此我就成为了西班牙的球迷。可是2008年之前,做一个西班牙球迷是很没底气的。上一个大赛冠军在遥远的1964,预选赛之王的名头更像是无声的嘲讽,无论欧洲杯还是世界杯,出征阵容总是星光熠熠,成绩结局总是不尽人意。直到2008年,如今已经仙去的阿拉贡内斯没有带上劳尔,却打开了西班牙的新篇章。在大赛三连的西班牙时代,我至今都觉得2008版的西班牙才是最青春激扬的版本。那是巴萨宇宙队崛起的前夜,虽然阿拉贡内斯已经放弃了西班牙传统意义上的边锋战术,改打传控足球,但毕竟队内还有来自皇马、利物浦、瓦伦西亚的中坚力量,让打法很具有多样性。尤其是托雷斯正身处最好的岁月,外道超车拉姆的画面实在让人热血沸腾。等到2012年欧洲杯,虽然作为一个西班牙球迷依然为主队夺冠感到欢欣鼓舞,但我必须承认,那支西班牙着实有点催眠。托雷斯的早衰与比利亚的伤退,让西班牙开始沉迷无锋阵,把球控在脚下,不仅是为了进攻,更为了不让对方进攻。要不是决赛遇见普兰德利治下坚持攻出来的平民版意大利,2012年的夺冠旅程实在可以说得上乏味。只是那时谁能想到,命运的馈赠早就标好了价格。哈白布解体后,被寄予厚望的小法、伊斯科们并没有达到预期的高度,西班牙再也回不到无敌舰队的时代。2021年的西班牙,大概只有资深球迷才能分清楚那堆陌生的名字。这个感觉相信意大利球迷很熟悉,相比曾经的维埃里皮耶罗因扎吉托蒂们,因莫比莱之流实在有些提不起来,只是2021版的平民意大利已经拿到了那些巨星前辈都不曾触摸的德劳内杯,平民西班牙又要等到何时才能重现当年的辉煌?媒体2000年开始看欧洲杯的时候,门户刚刚兴起,论坛还很小众,纸媒躬逢盛世。我至今都清楚地记得,在版式风格“浓眉大眼”的北京青年报上,看到欧洲杯专刊带来的冲击力。21世纪的头十年,纸媒时代的欧洲杯,那是个什么样的光景呢?——全国上台面的都市报都要派记者去现场采访,两大专业报《足球》与《体坛周报》要在欧洲杯期间改出日报,而日报要等到凌晨第一场比赛的结果才肯下印,哪怕只是在头版放张照片贴上赛果。——每天上午,报纸会准时抵达报刊亭,如果自己的主队赢了,就要早早去抢一份报纸,先读主队的版面,一边看分析报道一边心满意足地回味胜利。但如果去晚了,就只能空手而归,除非你和老板关系好到他会给你单留一份报纸。——《足球周刊》《足球俱乐部》《足球之夜》这些专业杂志都要在赛前推出大赛手册,厚厚一本专刊,写满每支球队每个球员的全部信息与技战术分析,买回来翻过一个夏天,还要放进书柜里存好,和此前的大赛特刊形成一个系列。那时候也没有智能手机,电视几乎是唯一的观看欧洲杯的影像渠道。央视永远垄断着转播权,看完了直播白天还有重播,每晚的《豪门盛宴》里,专家们分析战术,名哨来解析判罚,嘉宾与主持人一起预测今晚的比赛。2000、2004两届欧洲杯,解说主力都是黄健翔,与他搭档的是刘建宏、段暄、韩乔生,如今他们或退或走,都早已不在央视了。2008年之后,贺炜逐渐挑起解说大梁,成为众所周知的“诗人”,可他的同伴从刘嘉远、朱晓雨到更年轻的曾侃、孙思辰,都不复昔日央视解说员们一吼成名的传奇经历。黄健翔回忆2000年解说欧洲杯。没什么原因,只是时代变了。2002年沈冰开了女主播说足球的先河,到2014年刘语熙因为“乌贼刘”的人设爆红,那是体育媒体高度中心化带来的时代红利。今年,除了《天下足球》的老观众,有几个人认识《足球盛宴》上张斌身边的搭档马凡舒?央视出走的名嘴们散落在咪咕与爱奇艺,他们的声音曾经以四年为一个轮回,伴随着我们成长,一路向前。猛然回头,才发现有那么多回不去的旧时光。图片来源︱图片来源于网络历史链接《果然是语言体系暴露年龄∣饭否札记004》《从B站演讲联想到的》《能吵吵就别动手点举报键》——今日补刀——欧洲杯,就这么结束了。C罗的泪水,法国人的不甘,法兰西大球场漫天飞舞的金屑,还有北京清晨东方泛起的鱼肚白。水落石出时,我在初中的班级群里感慨了一句:C罗上次进决赛时咱们刚中考完。想想整整12年了,当年19岁的单车少年,如今已届而立;曾经莫愁前路无知己的新星小将,今日已是足坛的绝代双骄。以及,我们也长大了。岁月留下的,是抹不去的记忆;成长给予的,是不复当年的心境。我已不再是那个每逢欧洲杯、世界杯场场都要写篇看球手记的少年,今年欧洲杯从始至终甚至未置一词。那么,在乐谱的终章,请让我任性地把那些零碎的念头拼接在一起,慢慢地,慢慢地回想一下,那些年,宛若初恋,不复相见的欧洲杯记忆碎片。以上内容写于2016年欧洲杯结束时,也就是说,这篇文章一口气拖了五年。什么叫拖拉机中的战斗机啊。
2021年7月12日
其他

从B站演讲联想到的

B站演讲《我不想做这样的人》,一年之后,又一次在五四刷屏了。去年我写过《后浪》那篇演讲,当时很多年轻人觉得自己被代表了,如今,很多中年人又觉得自己被冒犯了。所以B站还是有些失算,既然内容本来就是对着空气开枪,就应该找杨笠来讲,这样才能效果拉满。今天早晨我和朋友又聊了一下这个演讲,有一些心得可以探讨一下。《我不想做这样的人》里,讲的那些讨人厌的家伙——比如拿着锯子的人、浑身带刺的人、流水线上制造出来的人、隐身的人、油腻的人……的确很令人讨厌,不过最后话锋一转:“当我变成父母、师长、前辈的时候,希望我的孩子会对我说,我想成为你这样的人。”好家伙,这就差报当代父母、师长、前辈的身份证号了。你说B站的演讲里有没有“媚青”的成分?显然是有的。去年是来自中年人对年轻人的肯定,今年是来自年轻人对中年人的鄙视。但人家的用户就是年轻人,讨好一下用户有啥不对的?再说了,您如果不是那样的父母、师长、前辈,又何必跳进空气里徒手接子弹呢?可能只有储殷教授能给我们答案。不过话说回来,一代不如一代固然是刻板印象,但一代更比一代强也没什么科学依据。去年我就写过:代际集合本就是个伪命题,每一代人中都有出类拔萃者,同样也有不堪之辈,人群之中各色人等本就是正态分布。今天我和朋友的讨论更进了一步,因为他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在网络时代,人群的正态分布会受到影响吗?事实上放眼这些年的网络环境,我们确实很容易产生一种担忧,在一个高度气泡化、部落化的网络环境里,从小在这样一块屏幕中汲取信息的互联网原住民,会不会更容易受到极化思潮的影响?我过去一直有一个判断,就是网络其实是把以前在村口大槐树底下发表奇谈怪论的人外显出来了,因为传统媒体是精英把控的,不可能给他们发声渠道。但网络对这些人技术赋权之后,他们的声音变得很容易传播出去。而人群的正态分布没有变,只是我们看到了以前不在视野里的那群人。但是朋友说,你是不是太乐观了?当极端者在网络上串联起来之后,他们的声音越大,就会影响越多的人,尤其是没有主见的人。但我个人认为,这倒不是个大问题。因为根据我的观察,极端者往往都是持有同样的思维模式,但未必表现在同一个领域。过去,极化思维是没办法在政治和社会领域得到支持的,因为传统媒体不给他们发声渠道,所以很多人会把极化思维投注到日常生活中去。如果你去观察中国的乡村治理,会发现很多不上网的中老年人,往往有家长里短的纠纷,其实都是极化思维的产物。但到了年轻一代,因为他们有机会在网上指点江山了,就会把对家长里短的关注转移到公共生活中——所以拿着锯子把人群锯成两半这种行为才变得越来越常见。当然我这个观察是比较粗疏的,没有任何社会学调查支撑。但我还有一个想法,所谓的无主见人士,你不要以为他没有主见就很容易受影响,事实上这些人之所以没有主见,是因为他不关心。这个问题我也是想了很多年才想明白。上大学时我认为,观点的自由市场上,辩论的意义不在于战胜对手,而是影响听众。但后来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你以为的听众基本不存在,你使出浑身解数的辩论主要作用还是感动自己。《环球时报》和《南方周末》打了这么多年擂台,大家还不是各自抱团取暖?这个结论虽然很令人沮丧,但无比真实。但是要说互联网对当今社会的格局没有影响,那肯定是不对的。那影响在哪?(以下内容有点敏感了,设计成付费模式屏蔽一些口水)
2021年5月4日
其他

果然是语言体系暴露年龄∣饭否札记004

◎互联网上不是没有优质内容,但比起劣质信息和情绪,声量太小了,充其量算是精英们自娱自乐。过去的世界可以维持平衡,是因为精英把持着媒体渠道,把很多人性的恶藏在水面之下。但社交媒体浪潮下的互联网赋权打破了这个平衡,舆论场完全变成劣币驱逐良币,圈地自守已经是最好的结局。◎12分钟跑不适合用来评判足球运动员不应该是上世纪90年代已经被科普的基本常识吗,怎么2020年了还在讨论这个事?◎今天下午有位同学在办公室里打了很久的电话,我笑他:你是在和女朋友煲电话粥吗?晚上我忽然意识到自己用错词了,现在这种行为叫“连麦”。果然是语言体系暴露年龄。◎能把一件小事体面、妥帖地办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是一辈子都掌握不了的技能。◎看脱口秀大会第三季,最喜欢博洋那个嘲讽键盘侠的段子。后来去知乎上看了看,果然有人觉得自己被冒犯了。有种一通乱枪打到不少鸟的欣慰感。◎互联网上的思维如今已经简化成了屁股和膝盖决定一切。所有的是非,都可以归结为一个人“屁股歪没歪”“跪没跪”,真是单细胞生物的天堂啊。◎手段和方法的区别是什么?其实都是为了达成目标,但手段往往只有短期作用,当然也意味着见效快;方法往往要看长期效果,翻译过来就是需要做大量未必立刻有用的工作。谁对谁错不评论,但我选择信仰长期主义。◎年龄差巨大的爱情,虽然世事无绝对,但依然很难讲是道德的,因为双方根本谈不上对等。◎我时不时就得确认一个问题,我到底是在做市场生意还是在做政府生意?如果有一天只剩下政府生意,我就该告辞了。◎每年十一跟楼吞吞回老家,我都喜欢在小镇上随便走走,有一种假装自己在写《城乡中国》的田野调查感。◎看了几集抗疫剧《在一起》,真的是单元导演水平决定下限,审查尺度决定上限。◎很多人害怕体检,在我看来,当代人的“体检恐惧”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20多岁,视力下降恐惧与体重增加恐惧;30多岁,指标异常恐惧;40多岁,影像学增生恐惧;至于50岁往上和20岁往下的心态都是一样的:我需要体检吗?我不需要。当然个中差别需要自行体会。◎我始终想不太明白,官媒下面留言“点亮在看!”“一定要注意!”“严惩!”的人到底存在于何处,为什么他们总能坚持说上那么一句毫无意义的废话呢?◎“严于律人,宽于律己”真是一个绝大多数人都有而不自知的毛病。◎昨天十月初一,大家都在街边送寒衣,估计能直接烧出个重污染。我的疑问是,这种“冥界双十一”会造成阴间快递爆仓吗?他们如何解决物流问题呢?◎前几天和学生们小聚,这帮孩子如今都大学毕业了,他们的聊天话题也终于转移到工作、薪酬与职业发展。人啊,成长的痕迹其实都在社交话题里。刚上大学时谈论社团、专业、感情,快毕业时聊考研、工作、出国,将来说的就是结婚、生娃。谁不是这么过来的呢。◎昨天傍晚走在酒仙桥的街上,恍惚间有一种过年时的感觉。冷冷清清,却又无比熟悉。于我而言,北京太大了,所以很难讲北京是我的故乡,只能说酒仙桥才是真正的故乡,当然,团结湖可以算第二故乡。◎把2020年的热词串起来看是个挺恐怖的故事:一位“后浪”,一路“内卷”过来,终于混成了“打工人”。通过把自己伪装成“名媛”的方法,好不容易有点资本“凡尔赛”了,忽然有了孩子,只好继续“鸡娃”。这人生可太难了。题图来源︱sabinevanerp历史链接《饭否札记003》(已删除)《饭否札记002》《饭否札记001》
2021年5月4日
其他

能吵吵就别动手点举报键

杨笠红到发黑了。这是件很自然的事情,人红是非多,当她在脱口秀大会上说出“男人那么普通又那么自信”时,我笑得很开心,没有感觉被冒犯。但我也很清楚,一定有人会跳进空气里接子弹。“男人都是垃圾”,“男人还有底线?”这些脱口秀语境里的调侃,正常男人的反应应该和罗永浩老师一样:“她把在座的男的都骂了,但每个人都坚信,跟自己没关系,觉得骂的是旁边的人。”可是偏偏就有那么一群男人,你也说不清他到底是自信还是自卑,感觉句句都在针对自己,感觉“性别对立”的滔天巨浪马上就要把社会掀翻。然后,他们跑去举报了杨笠。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举报这种迷惑行为,让我甚至觉得储殷都没那么讨厌了——至少他还在认真地骂人,虽然满嘴垃圾,也引来一堆苍蝇嗡嗡叫好,可这本来就是舆论场的应有之义。大家看不惯彼此,可以互相批评,互相拉黑,互相认证傻X,可你诉诸公权力,找“爸爸”让对方闭嘴算怎么回事?举报,从来都不是一个可以随时随地拿起来的大棒。对违法行为举报尚可理解,但自古以来还留了个允许“亲亲相隐”的口子,放任文化举报盛行,则无异于养蛊。如果因为你看不惯一种表达,就要扣个帽子让公权力把它消除,那么终有一日,你也会被这种力量反噬。当举报成为习惯,其中的是非曲直已经无人在意,因为决定“正确与否”的从来不是你、我甚至是全民公投,而是上位者内心的自由裁量。养出这样一只潘多拉盒子里的巨兽,不同阵营间拉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鸿沟,然后希望巨兽在自己的指挥下咬死对方,这就是你们想要的世界吗?曾经,某些肖战粉丝就是这样做的,现在,有人对着杨笠照猫画虎。可笑的是,这群人寄望于权威为自己主持公道,可就在不久之前,他们还在痛心疾首权威媒体替丁真站台,认为丁真的崛起有违“公平”。同一个权威,一会儿是牛夫人,一会儿是小甜甜,你们这样双标,让权威也很难选择到底让哪拨人民“至上”啊。最后,还是希望诸位都把自己的阈值提高一点。杨笠讲个段子,《余欢水》嘲讽一下女权,你可以觉得自己被冒犯,去骂街,去打一星,去自行抵制,都没关系,反正最后你只会和自己三观一致的人抱团取暖。但能吵吵就别动手点那个举报键。这样不好,不讲武德,而且自己也早晚有被“偷袭”的一天。题图及插图来源︱腾讯视频历史链接《带秤吃饭100天》《想做一个实验》《三十加一而已》——今日补刀——还是太闲了,要是既上班又带娃还考研,怎么会有空搭理这些口水。对,我说我自己呢。
2020年12月28日
其他

带秤吃饭100天

就在上周,我达成了一项小小的成就,带秤吃饭100天。先简单粗暴地上一个结果:依靠这个行为和背后的一套方法论,我在这100天里减去了5公斤的体重,达到了我在大学时都不曾触碰到的70kg标准体重。附赠的好处是,去年体检时偏高的甘油三酯和尿酸,都回到了正常水平。我在饭否上的一段体检感慨。回到100天前,8月中旬,我决定开始带秤吃饭,是因为我的体重控制计划遇到了一个小小的瓶颈。多年来,我自认为是对自己有点要求的人,依靠着每年给健身房上税,相对有意识地控制饮食,虽然没搞出八块腹肌,但也始终没让自己长出中年男性常见的孕肚。我的体重一度在2013年前后冲到80kg的峰值,那时看着镜子里的自己面目可憎,下定决心不能放任自流,一通努力后,这几年就一直稳定在75kg左右,不上不下。但这个迈不过去的75kg瓶颈其实是个很尴尬的数字——以我177cm的身高,我的BMI(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²))始终游走在合格的边缘,但凡晚上多吃一点,BMI就会飚过24,提醒你没有一点点放开嘴的自由。在去年体检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尿酸与甘油三酯升高暴击后,我试图更加注意“管住嘴,迈开腿”,每周坚持去健身房报到,中午吃多了晚上就坚决不吃,努力降低食谱中碳水化合物的比重。但无论怎样努力,75kg都成为我无法迈过的天堑。我知道必须要寻求一些新方法的帮助了,75kg显然不是凭我的经验主义可以逾越的山峰。环视四周,我的朋友们在这些年里使用过哥本哈根食谱、生酮饮食、轻断食、keep打卡乃至马拉松大法,但他们谁也没能长期坚持下来。所以我必须找到一条有乱刻特色的减重主义道路——起码是我能相对无压力执行下来,而且比较便于长期坚持的方法。这里就要说到第一个知识点:减重的方法千千万,除了本就志在骗钱的智商税,其实每一种科学方法理论上都是有效的,关键在于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办法,并能长期坚持执行。巧得很,7月时我刚好在得到上听了阜外医院冯雪医生的科学减肥课,她把我以前就有所耳闻的“能量缺口理论”又系统性地讲了一遍。简单来说,“能量缺口理论”就是指你的体重是你每天摄入热量长期作用下的结果——如果我的热量摄入总是大于消耗,我就会越来越胖,如果我能让自己的热量摄入降低到消耗水平线下,长期坚持下来,我就能瘦。根据这个理论,我首先需要精准地知道自己每天会摄入多少热量。想要精准,就需要一点工具的加持——于是我下载了专门计量食物热量的薄荷健康APP,还征用了楼吞吞做蛋糕用的食物秤,反正她一年也用不上一回。但因为在我的减重大业里派上了用场,楼吞吞又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这个秤可不是乱买的,是有bear而来”,我们因此实现了家庭的大和谐。8月17日,我第一次用食物秤精准计量了自己摄入的热量,一份看上去挺不健康的食谱,只吃掉了1329千卡。之后的那个周末,我按照冯雪医生的建议,敞开了正常吃,发现其实不管不顾,平均下来我一天也就能吃掉2000+千卡的热量。那么根据能量缺口理论,我应该日均减少500千卡的热量摄入,才能达到体重缓慢而稳定下降的效果。这之后就是漫长的每日1500千卡的热量修行时间。在刚刚开始的时候,我需要迎接每一个人诧异的目光,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向大家解释这背后的原理。三个月之后,我已经成为了食堂一景,身边所有人都知道我就是那个乘风破浪带秤吃饭的姐姐奇男子,但依然没有几个人理解这背后的原理和逻辑,我还是要向大家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解释。每周体重秤上缓慢掉落的数字,验证着这套方法论的有效性。但世人其实只关心结果,而且最好要速成。比起那些15天减重30斤的惊世成就,我每周下降不到1斤的势头实在不值一哂。但我知道,坚持下去就有希望,而万物之中,希望至美。现在回看,这个方法最大的难点还不在于管理自己的口腹之欲——每天1500千卡的食谱搭配可以很丰富,有时候我甚至要努力多吃点以凑足数字,真正的难点是要在任何场景下都努力做到相对精确的计量,而不是依靠自己的臆想:今天多走了两步路就可以多吃点,或者中午吃多了,晚上就只吃点水果。因为只有在精确的基础上,你才能拥有对减重整体进程的掌控,并获得相应的正反馈。于是,在这三个月里,除了极少数饭局实在没好意思拿出秤来,我基本做到了饭不离秤。到11月24日,带秤吃饭第100天,服用下第N个1500千卡套餐后,我的晨间体重终于来到了69.7kg,并在随后一周里稳定地保持在70kg上下浮动。虽然区区5kg花了三个多月才减掉也没什么值得吹嘘的,但至少这是一条相对适合我的道路:不需要天天吃草,不需要动辄断食16小时,不需要每周一次马拉松,我其实从头到尾只干了一件事:带秤吃饭,用这个动作实现对热量摄入的相对精准计量,然后长期坚持下去。100天前,我的体重74.9kg,脂肪率19.3%
2020年11月30日
其他

想做一个实验

过去十年,我长期在北京的中学里教授一门选修课,有时候叫新闻选修,有时候叫媒介素养,还有时候叫小记者训练营,但不管叫什么,内容都差不多,我会讲一些记者这个行当的职业技能,并尝试教中学生去处理纷繁复杂的信息。也是因为前两天整理文件,我才发现这件事已经干了十年,去过的学校基本覆盖了北京绝大多数名校。2009年秋天第一次接我进校园的同学,后来成了我的同事、又离职去结婚了。而我,今天依然在学校里讲这门课。用王建国的话说,这到底是不忘初心,还是忘了出发呢?今天我在学校里讲这门课当然是驾轻就熟,但说实话,没什么大意思。一来我不能确保这门课是否真的是台下学生兴趣所在,他们不是被调剂过来凑学分;二来我也怕后面坐着听课的老师下了课过来和我说:“栾老师,您讲得特别好,但是刚才的1234有点敏感,咱们上课能不能不讲这些。”新闻传播经常被马赛克也就算了,对新闻传播做学术研讨也得马赛克,那还开这门课干啥?2020年,是个“国家不幸诗家幸”的年份,于教育而言,大量的新闻、话题,都是绝佳的激发思考的教育素材。但年初我写下那篇《没有反思的疫情教育是不完整的》,很多老师看完后和我说,唉……我理解这种一言难尽,所以决定自己来做个实验。我准备把长期积累的内容与今年新发掘的素材放在一起,设计一套媒介素养课程,从11月开始,我要把这个课程的信息处理模块拿出来进行试课。滑动查看更多图片这些都是疫情期间我设计的思考题,这次你有机会继续讨论它们。在我设计的媒介素养课程里,信息处理模块要重点解决如何面对复杂信息,形成独立思考与判断,这个模块包括四讲:1.辨别新闻真伪2.观点交锋碰撞3.不与流行为伍4.建立信息体系每一讲都指向一个核心问题,此外我还会延展出一些思考性话题,比如如何对信源进行评级,如何对待谣言,怎样对专业信息进行判断,媒介审判是否值得警惕……有些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需要教师与学生一同发起思想实验。既然是试课,就要有一个磨的过程,每一讲我都会重复讲两到三次,根据现场反馈不断调整。因此,我需要一些听课的志愿者。话不多说了,123,上要求:1.首先你一定要对新闻时事有好奇心,村里刚通网的、2G用户就不要抱着补短板的心态来了,不关注新闻一样可以活得很好,这不是人生必备技能。2.身份上,原则上建议在校高中生报名,初中生认为自己的思考已经超越同年龄段也可以报名,大学生读传播专业或对这个行当感兴趣,可以旁听。有学通身份优先。3.时间上,从11月起,每次试课都会选在周日上午,具体时间地点报名后会另行通知。如果你能一讲听上两三遍、听完四讲并不断给出反馈,鞠躬致谢;如果只抽出时间听某一讲,也没问题。听课不收费,任何以各种名义收取这门课费用的人都是骗子(事实上并没有这种骗子),但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所以千万不要脑子一热就报名了,或者本着先mark再说的心态,你要确信自己对这门课真的有兴趣,不然我们都在浪费彼此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想好了,填表就行,会有人联系你。我们冬天见。题图来源︱Alexas_Fotos历史链接《三十加一而已》《教师节,一些实在的祝福》《垃圾分类历险记》——今日补刀——欢迎来见证一门课的诞生。
2020年10月31日
其他

三十加一而已

一年前,我迈进30岁的门槛。我想过三十岁后的世界会与之前不太一样,但我确实没想到,真的是“整个世界”都变得与之前不太一样。明年,我真的不瞎想了。春天的时候,走在因为只开一个门所以不得不绕远出门的小区里,楼吞吞突然跟我说:我觉得自己正在见证历史。我摆出一副“你要是唠这个我可就不困了”的表情:你们村里的少女真是没见过世面,遥想那2003年非典,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2年……但是三十岁后,我逐渐想明白的一个道理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大世界与小世界,本就是两个平行世界。见证历史这种事,多谁一个不多,少谁一个也不少。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并不差任何一双眼睛。极少数改变历史走向的人物和时刻,是茨威格老师所谓的“人类群星闪耀时”,且不说那是否与你我有关——就算我们真的不小心改变了世界,那也要等到多年之后由历史追认,身在局中,谁还不是得想今天晚上吃什么?想明白这个道理,有助于化解人生中过度的虚妄。家里蹲的那段时间里,我的银行卡每个月都会准时收到2200元工资,每周准时戴着口罩去一次超市,每天准时围观互联网上的喧嚣。那无穷的远方与无数的人们当然都与我有关,但我也只能远观。粉红战略家们在指点江山,而我的文章总会有几篇阵亡,我的朋友圈下总会有人跑来抬杠。我当然并不重要,说服别人本就是一种妄想,但现在连表达都变成了屁股和膝盖的位置问题,能做的也只有默默转身。道不同者,终究不相为谋。既然已经知道是这样的结果,又何必非得创作一个跌宕起伏的过程呢?好在人生不是只有宏大叙事,就算2020年的大世界,忽然之间沧海桑田,但在平行小世界里,人生其实依然按部就班。5月的时候,我和楼吞吞去领了结婚证,平常得就像去超市采购一张纸。世界慢慢回复正常,工资终于不再是2200元,也不必再每周准时前往超市。这个时候回看,似乎那段岁月也没有多么艰难。更难的人比比皆是,用更长的时间标尺回望,谁又不是从上一个高速增长堆起的山顶跌落下来的呢?如果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把石头重新推上山,谁又敢说自己不是徒劳无功的西西弗?但至少我们手里还有石头,那也许就是通往未来的船票。过往三十年习惯的世界似乎已经不复存在,那么此后每一年都像一场大冒险游戏。三十加一而已,游戏还在继续,乱刻先生,生日快乐!题图摄影︱diapicard历史链接《三十破立》《在我18岁零132个月的第一天》《在我18岁零120个月的第一天》《在我18岁零108个月的第一天》——今日补刀——
2020年9月25日
其他

教师节,一些实在的祝福

今天是教师节,大家都花样百出地祝福老师们节日快乐。群发的祝福我就不讲了,结合最近的新闻,在这里说一点实在的期望。首先我要祝老师们都能过上体面的生活。像大方县5年拖欠教师工资近5亿元的事,也许不是大多数,但你看到房间里有一只蟑螂的时候,一般来说也不会真的只有一只蟑螂。再穷不能穷教育,希望别只是一句口号。不存在被拖欠工资情况的老师,也希望能多挣点钱。这些年有不少地方高薪招聘老师,北大清华学生趋之若鹜,很多名师也能凭本事在市场上得到合理的回报。这都是可喜的现象,千万不要因为老师挣到钱就痛心疾首,只有合理的回报才能吸引高质量的人才,这是市场规律,不是虚幻的道德说教可以颠覆的。但另一方面,普通教师、非重要科目教师、小地方教师的收入,也应该体面起来。当下我们很多普通老师的收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选择当老师的人,大部分应该都没想着发财,可是如今什么都在涨价,却要老师们安贫乐道,不是个好想法。桃李都满天下了,还在为面包发愁,无论如何有点说不过去。当然,这是一笔不小的钱,筹措起来并不轻松。不过,公立教育中教师工资由财政拨付,事实上我们的财政支出里,依然存在着不少没必要的开销,却牵动着不少人的利益。大胆改革,不怕触动利益,把钱花到有用的地方,依然大有可为。除了生活体面,我还想祝老师们能不被“困在系统里”。看了这两天新闻的人,应该知道我的意思。外卖小哥被困在送餐系统里,程序员被困在996系统里,老师一样也被困在教育系统里。这个系统并不只是单纯的“在教言教”,而是掺杂了许多与教育无关的杂事。比如说,哪个老师没填过莫名其妙的表格,应付过莫名其妙的检查呢?2019年有一则新闻,湖南湘西一位基层老师写了一篇文章,质疑学校频繁迎检、耽误教学的现象,文章发出后这位老师还被当地教育局各种约谈。当时我还在报纸上做了一篇头版评论,后来我的高中老师看到,还专门发了朋友圈,感谢我虽然人微言轻依旧心系老师。后来此事以当地整改而告终,但一年过去了,这类现象还存在吗?据我所知,好像并没有销声匿迹。庞大行政机器的惯性,并不那么容易消除。学生减负喊了那么多年,老师其实也需要减负,而且是持续地减负。想要老师们不被“困在系统里”,还要少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要求。前两年我帮记者朋友联系采访老师,其实只是个关于学生暑假作业的小选题,可几乎老师们都不敢接受采访。为何?因为学校领导明令,接受采访必须报备,层层审批,但这种审批,往往层层拖延,最后不了了之。因为领导根本不想自己学校的老师接受任何采访,生怕惹出任何事端。但作为一个公民,老师们有没有发声的权利?有没有参与公共讨论的必要?这两年有些针对老师的禁令尤其无厘头,比如不允许老师发朋友圈,尤其是寒暑假期间——因为如果老师们寒暑假出去旅游,发了朋友圈,可能会让还在上班的社畜感到不适。这不是段子,是我听到的真事。或许领导们也是好意,毕竟杠精难缠,但面对恶化的舆论环境一味退让,真的能换来更好的明天吗?如果对老师限制至此,又如何能指望老师们在这样的环境里教出值得托付未来的孩子?好了,祝老师们节日快乐,也祝老师们能过上体面、自由的生活。题图来源︱图片来源于网络历史链接《垃圾分类历险记》《满分经》《非虚构写作和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合流了∣饭否札记003》(已删除)——今日补刀——那么老师们能把这篇文章转到朋友圈吗?
2020年9月10日
其他

垃圾分类历险记

北京实施垃圾分类已经好几个月了,你有没有那种很挫败的时刻?我,传说中那种疫情期间就开始在家里演练垃圾分类的环保主义者,就深深地体会到这种挫败感。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无数次拎着分好类的垃圾出门,然后遭遇现实的暴击。故事要从头说起。我家这个小区比较新,物业管理水平也不错,开始执行垃圾分类前,小区垃圾桶的配置基本是每单元门前都有三个不分类垃圾桶,每天保洁都会及时把垃圾收走。五月开始垃圾分类后,小区的垃圾桶位置先做了调整。单元门前的垃圾桶都被收走了,集中在两栋楼中间摆放,其中,厨余垃圾桶和可回收垃圾桶各一个,剩下的都是其他垃圾桶。刚开始垃圾分类的时候,我观察了一下垃圾桶里的“内容”,显然很多人没有养成分类习惯,垃圾依然是混在一起丢掉的。甚至有人连多走两步都不愿意,直接把垃圾丢在原来放垃圾桶的地方——当然,这样丢掉的垃圾更不会是分好类的。原来摆放垃圾桶的位置,垃圾桶撤走后,依然有人把垃圾丢在这里。于是,每天我拎着分过类的垃圾下楼,然后分门别类投放到垃圾桶里,让我的其他垃圾和西瓜皮做邻居,厨余垃圾与矿泉水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虽然很挫败,但没关系,这是前进路上必然的小波折,我要坚持做好垃圾分类,等到大爷大妈可以在垃圾桶前站岗那一天,我就是整个小区最值得表扬的仔。不幸的是,我没等来站岗的大爷大妈,却等来了垃圾桶位置不声不响的再次调整。某一天我拎着厨余垃圾下楼,发现两栋楼前集中摆放的垃圾桶被分成了两排,厨余垃圾桶和可回收垃圾桶都被藏在了第二排。这种摆放方法,考虑到垃圾桶的宽度和正常人的臂展,显然是一种委婉的拒绝。在这之前,我没有看到任何通知,说小区的分类垃圾桶位置有所调整。你可以想象一下当时我的黑人问号脸——我着急出门,手里拎着一袋厨余垃圾,而楼下的厨余垃圾桶向我发出了无声的拒绝,我也并不知道它有没有张开怀抱的兄弟桶,藏在小区的什么其他位置……于是,我可耻地把厨余垃圾扔进了其他垃圾桶。经历了这天的挫败后,第二天我特意没带垃圾,还提前了一会儿出门,围着小区转了一圈,在小区主干道上找到了硕果仅存的几个厨余垃圾桶和可回收垃圾桶。当然我也能理解,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厨余垃圾和可回收垃圾不算多,在小区指定位置摆几个垃圾桶足矣。我是有素质的公民,每天拎着厨余垃圾多走几步路都不叫事。没人告诉我垃圾桶摆在哪也没关系,在寻找垃圾桶的过程中,我还难得欣赏了一下小区的风景,我们小区的绿化还是不错的嘛。只是在寻找的过程中,我看见保洁阿姨正在手动翻捡其他垃圾桶里的厨余垃圾。据说北京的垃圾站对收回来的垃圾是有分类标准要求的,不合格的坚决不收。然而,无论是小区居民没养成垃圾分类习惯,还是大家没找到挪窝后的厨余垃圾桶,最终善后的总是保洁阿姨,有点心酸。本着有素质的公民不能给保洁阿姨添麻烦的原则,找到了厨余垃圾桶和可回收垃圾桶的新位置后,我每次都拎着不同的垃圾穿越大半个小区去扔它,我以为这就是小区垃圾分类的HE,没想到终究还是逃不过一次BE的暴击。那是阳光明媚的一个早晨,我拎着一袋厨余垃圾走到主干道,发现一辆垃圾车正在隆隆作响地倾倒垃圾桶。一位操控垃圾车的大叔站在一排垃圾桶前,看着一桶接一桶的垃圾被倒入车中,发出满足的叹息。我准备走上前去,把厨余垃圾倒进厨余垃圾桶,把垃圾袋抖干净后扔进其他垃圾桶,如果大叔要表扬我,我一定骄傲地挺起胸膛,让胸前的红领巾更加鲜艳……但剧本并没有按我想象中发展,大叔死死守在厨余垃圾桶前,与垃圾车形成犄角之势让我无从靠近。我疑惑地举起了手中的厨余垃圾,大叔云淡风轻地指了指旁边还没有倒进垃圾车的其他垃圾桶。这就是截至目前我所经历的垃圾分类历险记。有时候我觉得北京的垃圾分类仿佛一面镜子,折射出中国基层的治理困局:一件事的初心肯定是好的,为此也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一群人奋战许久,有效无效的工作都拼尽全力地完成了,但最终的成果总有一丝黑色幽默的感觉。一个普通人能怎么办呢?只能继续播种一群瓶子,等待收获一朵垃圾分类之花。题图摄影︱Peggy_Marco历史链接《满分经》《非虚构写作和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合流了∣饭否札记003》(已删除)《如何辨别假新闻》——今日补刀——特别声明:本文不代表北京全部情况,不负责向西方、垃圾分类老牌强国乃至上海递刀子,作者屁股始终坐在支持垃圾分类并践行垃圾分类的立场上,对于垃圾分类执行得好的地区,作者主张认真学习,但坚决不跪不舔。
2020年8月31日
其他

《满分经》

我最近悄悄去写了本书。本以为这本书切中时代脉搏,没想到被人抢在前面。现在书估计是出不来了,那就节选其中一部分,送给各位同学。每天务必晨起诵读,效果一定碾压拜杨超越,吊打转朱朝阳。各考试满分周测验满分、月考满分、段考满分、期中满分、期末满分各年级满分一年级满分、二年级满分、三年级满分、四年级满分、五年级满分、六年级满分、初一满分、初二满分、初三满分、高一满分、高二满分、高三满分、大一满分、大二满分、大三满分、大四满分、研一满分、研二满分、研三满分各科满分语文满分、数学满分、外语满分、物理满分、化学满分、生物满分、历史满分、地理满分、政治满分、音乐满分、美术满分、体育满分、计算机满分、劳技满分升学考试满分幼升小考试满分、小升初考试满分、中考满分、高考满分、成人高考满分、考研满分、考博满分社会证书考试满分大学英语四级满分、大学英语六级满分、计算机等级考试满分、计算机应用水平考试满分、英语等级考试满分、外语水平等级考试满分、书画等级考试满分、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满分、普通话水平考试满分涉外考试满分托福满分、雅思满分、德福满分、日本语能力测试满分、韩国语能力考试满分、GRE满分、GMAT满分、剑桥商务英语证书考试满分、剑桥少儿英语满分专业考试满分公务员考试满分、司法考试满分、教师资格考试满分、注册会计师考试满分、注册建筑师考试满分、房地产经纪人考试满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满分、演出经纪人员考试资格满分、监理工程师考试满分、执业药师考试满分、消防工程师考试满分、导游资格考试满分题图摄影︱ZEAREA历史链接《非虚构写作和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合流了∣饭否札记003》(已删除)《如何辨别假新闻》《“后浪”们也要向历史交出答卷》——今日补刀——不到之处,请大家补充。
2020年7月30日
其他

如何辨别假新闻

这篇内容是前段时间我给《中学时事报》录制的一节音频课。疫情期间,舆论场上谣言满天飞,大多数人都知道应该独立思考,不要被假新闻左右,但真正做起来,要想不掉入假新闻的坑,很难。我根据自己多年的舆情观察经验,试着录了一节音频课,想教大家一些简单可行的辨别新闻真伪的方法。稍微有些遗憾的是,最终放出的版本还是删掉了一些内容。所以我在这里重新做一个完整版,正好也试一下微信新增的付费阅读功能。正文内容都是免费的,最后付费的部分,可以用1块钱解锁音频和一道新思考题,大家随意就好。本讲重点1.疫情期间的谣言回顾2.快速辨别假新闻的四个方法你好,欢迎来到《给中学生的媒介素养课》,我是本期讲师,栾轲。这一讲我们来聊聊“如何辨别假新闻”的问题。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因为疫情,大家都宅在家里,不停地刷手机,假新闻的问题也被凸显出来。疫情期间,我相信很多同学也都刷到过假新闻。腾讯新闻的“较真”栏目就总结过新冠肺炎十大谣言榜,我随便摘取几条,你看看你有没有听说过:第一条:为防控疫情,北京即将封城。现在我们都知道了,这件事并没有发生。但当时的确很多人信以为真,还跑去超市抢购。第二条:1月26日晚央视新闻,白岩松将邀请钟南山院士介绍疫情。这个假新闻相信也有很多人中招,不少学校还要求老师在群里转发,让学生一起收看。结果很快被辟谣。第三条:放烟花爆竹可以消毒,预防瘟疫。这也是春节期间的一个大谣言,这条谣言还扯上了民俗,说什么古代放鞭炮就是为了驱逐瘟疫——事实上,古代的瘟疫一样不少,放鞭炮并不能起到阻止瘟疫传播的作用。说了这么多假新闻,我想告诉你的是,今天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随时随地都能刷到各种信息。面对汹涌而来的信息,怎么辨别真伪,就成了当代人一项重要的能力。长期以来,你可能听别人说过,要提升“媒介素养”,要独立思考,要加强判断能力,但说实话,这些建议都欠缺一点“可行性”。你知道他们说的都是对的,就是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所以今天,我给你几个简单的方法,绝对简易可操作,帮你来识别假新闻。给信源分级首先,你要学会给信源分级。今天的舆论场上,所有人都可以发声,但请你牢记:看到一个声音,一定要看它的信息来源。一般来说,权威媒体的可信度要远远高于自媒体。在中国,权威媒体首先是中央级别的大媒体,比如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其次是各地的主流媒体,比如北京青年报、澎湃新闻、南方都市报,还有一些声望比较高的杂志类传媒,比如这次疫情报道中表现非常突出的财新、三联生活周刊等等。这些权威媒体发布的消息,相对来说更准确,因为权威媒体背后,是一家机构在为它的信用背书,而且他们都有一套明确的新闻操作规范,从记者采访到编辑修订,然后是校对审阅、主编签发,这套流程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发出假新闻。而自媒体背后往往只是一个人或几个人,也没有采访能力,甚至根据只言片语就能炮制出一篇文章,也就是所谓的“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比如那个已经被封号的著名自媒体“今夜90后”,就曾经靠作者的脑补,描写出一位自杀少年跳桥前的心理活动,让人大跌眼镜。除了给媒体的可靠程度分级,你其实还可以对自己朋友圈里的个人做个信用分级。有的人视野开阔,性格严谨,转发的内容长期来看总是比较靠谱,这类人就可以放进你的相对可信名单上。请注意这个名单和日常生活没有直接关系——你爷爷可能很爱你,给你零花钱,带你吃好吃的,但也因为他很爱你,所以常常给你转发一些“这个和那个不能一起吃”“震惊!这些真相99%的人都不知道”,你可以选择不相信爷爷发的消息,也可以适当给爷爷辟谣,但不要影响家人之间的亲情。总的来说,你应该在自己的脑子里建立一个信源分级体系:这里既有你相对信任的媒体,你认为说话比较靠谱的家人朋友;也有不那么可靠的信源,比如自媒体或者身边爱转谣言的人。但是注意,这个体系只用于你个人对信息分级处理,和日常生活没有直接关系。交叉验证信息第二,学会交叉验证信息。虽然我们已经对信源进行了分级,也有了一套个人层面相对可信的名单,但当一个新闻爆出来时,即使是权威媒体,也可能被欺骗,成了假新闻的推手。这个时候,学会交叉验证信息就很重要。具体来说,就是“让子弹飞一会儿”:一条新闻出来,不要着急表态,先看看各路媒体怎么说,有没有不同的声音,过段时间会不会发生反转。疫情期间,这方面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双黄连事件”。这条新闻首先由新华社旗下的微博“新华视点”发出,新闻的内容是: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获悉,该所和武汉病毒所联合研究初步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消息一出,所有药店、电商货架上的双黄连被抢购一空。但这个消息很快就受到多方质疑,有记者跟进采访当事方上海药物所,对方表示“科学的事情不能说太过”“实验数据不知道”“不好说治病是否有效”,而直到今天,世界卫生组织也没有说哪种药是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特效药,显然这个消息并不靠谱。这里特别要提醒你的是,如果你已经相信或者转发了一条新闻,又碰到了反转,请一定保持开放的心态。不要为了维护自己的选择,就刻意忽略反转的消息,或者想方设法证明自己没有错。比如你已经去抢购双黄连了,后来知道双黄连没什么用,就不要强行支持双黄连了,找各种证据证明自己的抢购是有道理的,甚至去和辟谣的人争辩。人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陷在错误里无法自拔。记住,让子弹飞一会儿,多看看不同的消息,如果这个过程中你上了谣言的当,也不要为了面子死撑着。警惕标题党、阴谋论第三,要警惕标题党、阴谋论。在舆论场上,标题党其实是相对好识别的,大家浸淫移动互联网多年,对“震惊”、“不转不是中国人”这类标题可能都免疫了,在这里我只告诉你一个窍门:只要一个标题拼命想引起你的关注,你就要小心,比如重磅消息!刚刚爆出!独家新闻!一定要看!……重要的消息,标题应该传递事实本身,而不是拼命引起你的关注。比标题党更要命的是阴谋论,阴谋论是永远存在的,有些阴谋论言之凿凿,乍一看确实很有道理,但你要仔细读一读,查一查,就会发现里面有很多硬伤。比如有个流传很广的阴谋论说,曾参加武汉军运会的美国女军官是新冠肺炎“零号病人”,这个病毒是从美国那个被关闭的生化实验室放出来的……这个阴谋论,颇有点像前段时间的另一个阴谋论——新冠病毒由武汉病毒所泄露,也是几条不相干的线索,推导出一个惊人的结论。其实你想一想疫情在中美两国爆发的时间线,如果病毒先在美国传播,怎么可能瞒住大部分美国人,一瞒就是好几个月,最后造成疫情先在武汉爆发呢?当然阴谋论者会说,去年美国把新冠肺炎都当成流感了!可是我们知道,新冠肺炎的病情、死亡率都和流感有很大区别,其次美国也有科研机构做了追溯性检测,直到2020年1月,美国流感病人提供的病毒样本里也并没有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你看,让子弹飞一会儿总没有错,阴谋论也会被更新的信息击破。区分观点与事实第四,学会区分观点和事实。很多人会被假新闻骗到,是因为自己有一个先入为主的立场,看到一个新闻能验证自己的立场,就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相信、转发。但是请你记住,事实比观点更重要。比如,你可以相信中医药的作用,但不要因为你相信中医药,就认为神医李跃华治疗新冠肺炎的新闻也一定值得相信。这个李跃华自称用穴位注射法给患者注射苯酚,100%治愈了新冠肺炎,呼吁医学界给他一个机会,当时也有很多人觉得,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但这只是他单方面的说法,后来媒体追踪发现,他号称“治愈”的患者并没有全部痊愈。而且你也无法验证,那些好了的患者到底是自愈还是被他治好的。所以这则新闻并不可信。要知道李跃华没有医师资格,如果去掉他所谓中西医结合疗法的背景,谁敢做这种给人注射有毒性的苯酚的人体实验呢?即使是中医医生,也要遵循医疗规律,不能在安全性没有保障的前提下,就拿患者当小白鼠。所以你看,很多时候不能因为自己的立场,就去选择相信一则新闻。本讲小结简单总结一下,我们如何辨别假新闻。首先,我们要给信源分级,相信权威媒体,找出相对可靠的个人信源。第二,我们要学会交叉验证信息,记得有新闻爆出来时,让子弹飞一会儿。第三,要警惕标题党和阴谋论,看见任何消息都要多想一想。第四,要学会区分观点和事实,不要因为自己先入为主的立场就去选择性地相信一些新闻。训练自己识别假新闻的能力,提升媒介素养,是这个时代每个人的必修课。毕竟如今我们每天都能接触到大量信息,但你看到的未必是事情的全貌。有一张著名的漫画表现了这种困境,你可以看一看,然后想一想自己是不是犯过类似的错误。如果有一天,当你看到一条新闻,不是简单地去浏览然后直接相信,而是能够思考一下,这条新闻是谁发布的,是否可信,逻辑上有没有问题,那么你就算初步入门了。课后作业今天给你留一道思考题:如果你在手机上突然看到一条消息,称“钟南山院士在《柳叶刀》发文证实莲花清瘟对治疗新冠肺炎有效”,你会相信这条消息吗?你要如何验证它的真实性?欢迎你留言,说出你的思考。(这个题和音频里的思考题不一样,难度更大一点,争议也更多,所以只有付费的人才能看到,这样可能口水会少一些——当然也是因为音频里的题目已经过时了,我懒得重新录。)
2020年5月27日
其他

“后浪”们也要向历史交出答卷

B站献给新一代的演讲在五四青年节前夜刷屏了。大部分人都觉得很热血很感动,不止年轻人在转发,许多中老年人也在点赞;但也有人嘲讽这不过是讨好年轻人,毕竟演讲内容有给现实加玫瑰色滤镜的嫌疑。这种分歧与站队,大家应该也熟悉了,公知粉红,挺方倒方,中医西医,莫不如是。B站出圈了,自然就得承受这些撕裂,不能再像过去那样躲进小楼成一统。从跨年晚会到五四演讲,B站把抖音快手楚汉争霸的剧本格局,撕开了一道向三国演义发展的口子,这已经很了不起了。一个商业公司,讨好下自己的用户本来也没错,难道还要B站指着年轻人的鼻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吗?那恐怕才是真魔幻。对于年轻人来说,“一代不如一代”当然是刻板印象。80后垮掉多年,2008之后“公民一代”“志愿一代”的赞誉纷至沓来;90后长期非主流,遇上新冠疫情一样冲锋在前。但反过来讲一代更比一代强,同样没有科学根据,至多算份美好愿望。后喻文化的时代,青年崇拜是理所当然的文化表现,但年轻人就一定正确么?“更年轻的身体,容得下更多元的文化、审美和价值观”,那肖战粉丝是怎么举报AO3的?嘲讽与否定未必出自弱小,赞美和鼓励更不来自内心强大,就事论事、一事一议才是实事求是的正道。代际集合本就是个伪命题,每一代人中都有出类拔萃者,同样也有不堪之辈,人群之中各色人等本就是正态分布。而且历史从来都不是线性前进的,只有在一个足够长的时间区间里,才能看出一代人的角色与使命。身处洪流之中,个人的奋斗在历史的行程面前相当渺小:中世纪的欧洲,两三代人之间并无本质区别;改革开放年代的中国,早生晚生十年,就会赶上截然不同的世界。今天的年轻人当然享受着现代文明的成果,财富、科技、文化都处于人类文明迄今为止的高峰,但年轻人自由选择生活的资本,可是上一辈人实打实奋斗出来的权利。千万不要觉得自己理所应当享受这一切,那不过是命好,刮出了一张投胎彩票而已。具体到中国,自85后以降,拜市场经济所赐,童年大体不曾吃苦,又赶上互联网腾飞的二十年,成长路上的物质与精神条件几乎要优于历史上任意一代中国人。可在硬币的另一面,整个社会翻天覆地的变革动力也在持续减弱,那个国家用几辈子的力量托起的大牛市正在隐隐消退,年轻人必须正视沦为庸常的生活与愿景。更何况前浪们还没有被拍上沙滩,他们依旧在指引着社会前进的方向,规训着后浪们的行为。无论加诸多少赞美与期待,请后浪们一定保持清醒:今天你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前人的荫蔽。你所凭借和倚仗的,是年轻背后的潜力与可能性。但潜力需要用时间来兑现,可能性要变成历史的答卷。大江东去,前浪终将奔流到海,后来者能否改变潮水的方向,唯有每个人用自己的人生作出解答。题图来源︱Free-Photos历史链接《说说财新“高管性侵养女案”的报道》《北京可能较长时期处于疫情防控状态,所以还开学吗?》《巨大的撕裂》——今日补刀——何冰老师的台词功底毋庸置疑,然而被他盛赞并期待的新一代里,有这份本事的年轻演员可能都还没进入那条奔涌的河流。
2020年5月4日
其他

说说财新“高管性侵养女案”的报道

财新传媒度过了一个非常魔幻的周末。讲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封面报道《他们打满全场》,赢得一边倒的赞扬,大家众口一词感谢财新也“打满全场”;等到《高管性侵养女案疑云》出炉,风评立刻反转,各种骂声纷至沓来——怎么还有加时赛?怎么加时赛财新一败涂地了?昨天我零零星星地和一些朋友讨论过这个话题,今天站在新闻专业主义的视角上做一个系统的梳理。不能说自己讲的一定都对,但我保证不站队、不带节奏、不讨好任何一方,纯讨论,一家之言,供你参考:第一,先明确一个前提,在这个案件中,鲍毓明作为犯罪嫌疑人,有没有通过媒体发声、为自己辩护的权利?这是一个程序正义的问题。昨天批评财新的声音很多,你可以通过一个问题来分辨自己的立场:财新该不该刊发鲍回应、自辩的采访报道?的确有人认为,所有为这个人渣辩护者都是可耻的,就应该把他批倒批臭,让他永世不得翻身。如果你也这么想,那接下来的讨论就不用看了,以免生气。留点力气,将来可能还得骂鲍毓明的辩护律师呢。第二,如果我们还能达成“鲍毓明可以通过媒体为自己辩护,但采信与否是法律问题”的共识,那就应该看到,微博上很多对财新的谩骂是不合理的。这篇报道中很多引语被视作别有用心,但如果抱着只想看到符合自己立场的事实的心态,任何不同的声音都可以解读成别有用心。这些被标红的句子,基本都是采访对象的引语。如果不如实呈现这些引语,那反倒是不正规的新闻操作。当然,也没必要要求大众掌握专业的新闻知识,就像记者进了医院也不知道手术怎么做。术业有专攻,有一些不专业的指责可以理解,但不必理会。第三,也有更专业的质疑,认为财新的报道没有做到平衡信源。这点我有一些不同意见。财新的报道是建立在《南风窗》对此案报道的基础之上的,补充了《南风窗》报道中缺失的视角和信息。我们应该把平衡报道看成动态平衡,大家选取的角度各有侧重,而不是每篇报道都要实现对立双方50%对50%的公平发言机会,否则新闻报道前面怕是要先加上文献综述才能过关。第四,在叙事框架上,记者有没有夹带私货?我觉得公允点讲,肯定有,后面我还要展开说这个问题,但我主张不苛求。年轻时我也觉得新闻报道应该绝对客观,观点要放在评论里,但现在我倾向于认为,只要报道还是人而不是AI在写,绝对客观是基本不存在的。就算新闻事实无法造假,但可以通过新闻事实的选取,来或多或少地体现作者的立场,这种价值判断根本无法避免。所以客观应该靠不同媒体的交叉报道来实现,而不是指望一个记者扮演上帝。所以《南风窗》的报道同样有瑕疵,我也主张不苛求。但也不能因为《南风窗》的报道贴近我们的立场,我们就称赞它;财新的报道不符合我们的立场,我们就换一套标准要求它。常江教授有一个点评说:“对专业程序(比如信源的平衡性、语言的客观中立等)的部分舍弃,必须是服务于绝大多数人都认可的‘善’的标准的。这就是为什么同样是专业程序上有问题的报道,我认为南风窗那篇可以接受,财新这篇绝不能接受的原因。”我觉得这属于学界一贯的“正确废话”,因为所谓“善”的标准,具体到某件事上是很模糊的,绝大多数人也是无法定义的——要不然大家至于为方方日记吵到绝交、离婚吗?第五,为什么财新的记者选择了这样的报道角度?从记者自己发的朋友圈来看,显然是认为自己发现了另一面的真相。但我不得不说,这是很多新闻人的通病(也包括我在内)——喜欢挑战复杂性叙事,沉迷于“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反而忽略了基本事实。从现在披露的细节来看,被性侵的女孩显然不是个“完美受害者”,这个故事中有很多人性的幽暗面,但基本事实依然没变:一个与女孩地位、能力、掌控资源明显不对等的老男人,与未成年小女孩之间产生了畸形的两性关系。强调此间的复杂性而忽视基本事实,和当年胡锡进老师每天高喊“复杂中国”,遮蔽具体问题有什么区别?第六,讨论至此,我们不妨问自己一个问题,基于包括财新在内的所有报道呈现的信息,这个案子的事实反转了吗?我认为并没有反转,基本事实还是那些,即使财新给鲍毓明提供了自辩机会(后来《南风窗》也刊登了他的回应),他的罪恶也没有减轻。至少我认为,一个成年人与明显和自己不对等的未成年人发生两性关系,无论是童养媳还是师生恋,都是有罪的。当然如果有人认为可以允许这种“自由恋爱”,那我无话可说。第七,这就引申出一个更大的问题:法律规定14岁以上拥有性同意权,但15岁的少女(或少男)真的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身体吗?和同学谈恋爱没问题,一夜情行不行?与邻居家上大学的哥哥青梅竹马,那找个大叔援助交际行不行?这里有太多可能出现的情况了,我比较支持罗翔教授的观点,引进“滥用信任关系剥削性利益罪”:如果行为人与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负有特殊职责,与之发生性关系就构成犯罪。这样能最大限度防止鲍毓明这种人对少女(或少男)下手。第八,我们还是应该聚焦更有价值的议题,而不是任由情绪发酵。在这个案子中,还有很多谜题没有解开:为什么此前女孩的报案被警方搁置?是现行法律真拿鲍毓明没办法,还是他与经手警察之间存在利益输送?怎么才能从法律层面杜绝这类事件继续发生?还有多少类似的故事正在上演?舆论应该督促媒体向这些有价值的方向努力,而不是沉湎于口水战中发泄情绪。题图来源︱Alexas_Fotos历史链接《北京可能较长时期处于疫情防控状态,所以还开学吗?》《巨大的撕裂》《诗歌改变不了一个人的命运,但有可能改变一个人》——今日补刀——希望有关此案的报道不要被翻译成外文,否则又给西方反华势力提供弹药啦。
2020年4月13日
其他

北京可能较长时期处于疫情防控状态,所以还开学吗?

昨天北京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说,当前首都北京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不可掉以轻心。在全球疫情不断加速蔓延的态势下,作为国际交往中心的首都北京,疫情防控在短期内完全结束是不可能的,很有可能较长时期处于疫情防控状态,要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要继续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严防死守、精准防治。消息一出,北京人民心态原地爆炸。毕竟我们身处历史之中,没有抗日神剧开上帝视角告诉你“八年抗战还有一年就结束了,再坚持一下”,在一场仿佛看不到头的持久战里,人人都有烦心事——生活何时能恢复正常,自己会不会失业,企业还能不能维持……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和广大师生一样比较关心什么时候开学。为此和同事们打了好几场赌,今天把关于开学时间的一点思考写在这里,不见得对,仅供大家参考:第一,疫情防控常态化,不等于社会停摆常态化。昨天发布会的第二段话被很多人忽略了:“全国范围内和北京市基本阻断疫情传播,疫情防控总体可防可控可预期,现在是在确保疫情防控前提下,加快复产复工、全力以赴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的窗口期,要紧紧抓住,不可错失良机。”所以防控疫情的措施还要维持,出门还要戴口罩,进出还要测体温,入京隔离检疫得继续,但社会正常运转也得尽快推进。这是讨论问题的大前提。第二,复学难,难于全面复工。复产复工,并没提复学,因为学校作为一个特殊场景,人口密度大,从硬件条件来说,只要复学,学校里社交距离根本无法维持在一米以上,像办公室轮流值班一样轮流上学也不现实。所以复学的优先级一定排在复工之后。更何况北京至今也没实现全面复工,这一点看看早晚高峰之后的路况就可以确认。也许全面复工后家长无法在家看孩子的问题日益凸显,复学压力就会逐渐增大。第三,学校防控疫情压力最大的场景还不是上课,而是吃饭和住宿。大家或许可以戴着口罩上课,但显然不能戴着口罩吃饭、睡觉。有两个以上的人都摘下口罩的瞬间,就是病毒传播的危险时刻。但不让学生在校吃饭、住宿,家远的学生有现实困难没法克服;就算能隔开安全距离,轮流吃饭,住宿的问题也很难解决。第四,如果大家都确保不携带病毒,以上担忧就不存在了。可是无症状感染者就像达摩克里斯之剑一样悬在头顶,而北京对输入病例就算严防死守,总难免有一二漏洞——比如最近那个隐瞒病况拖过隔离期回家变重症的病例,一旦这种意料之外的传输链条延伸到学校,显然压力山大。总不能每天在校门口给所有师生做个核酸检测吧?第五,偌大个北京,无论中小学哪个年级先开学(先不论大学),总会有目前在外地(特别是在湖北)甚至外国的师生。我知道各学校都已摸过底,但无论是谁,回京14天的隔离期是跑不了的。所以想要开学,先得确保他们回来,开学前一定要留足准备期。数数日子,从宣布开学到真正开学,恐怕还有一段等待。第六,复学也要分年级,毕业年级肯定优先,其次中学,再次小学,大学生和幼儿园估计会享受同等待遇。道理也简单,孩子年龄越小,防控难度越大,毕竟小孩子难管;而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一起回来防控压力不是一般的大。目前大学普遍已经线上开讲新课,这学期就这样过去也未可知;中小学4月13日起课程也要上新,估计总得持续一段时间——这个“一段”到底多久,要看疫情发展走势。但高三终究要参加高考,虽然北京与湖北一样时间未定,但总不至于像东京奥运会看齐,而且大概率不会在家备考到底。只要高三能复学,其他年级晚一点也复学有望。第七,上面都是分析客观形势,最后说一点个人判断。疫情发展至今,全世界大流行已是事实,现在大家多少还寄望于夏天的烈日与高温能让病毒销声匿迹,但若是新冠不同于SARS,不惧高温,我们恐怕真的要做好和病毒打持久战的准备。持久战有两种思路,一种是严防死守,杜绝一切可能造成疫情传播的场景,直到转机出现——比如疫苗和特效药问世;另一种是在尽可能做好安全防护的前提下,冒一点风险,让社会恢复相对正常运转。具体选择哪种策略,怕是要医学专家仔细分析利弊,由最高领导层来决断。至于北京何时复学的问题,我猜或许可以把上海视为样本。毕竟上海同为国际化大都市,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其实并不小于北京。但上海的高三年级要和全国高三学生一样在7月参加高考,所以复学指日可待。如果上海的高三年级复学后证明,在长期无本土病例有输入病例的地方,学校场景防疫形势相对可控、安全,上海中小学其他年级就可以陆续复学,有上海的样本在,北京复学应该也更有底气一些。题图来源︱theasad121历史链接《巨大的撕裂》《诗歌改变不了一个人的命运,但有可能改变一个人》《孙杨被禁赛八年!为今之计,我们怎么办?》——今日补刀——上海:讲道理,我也是国际化大都市,还帮北京分流了不少国际航班,怎么论特殊情况时,除了湖北、北京就不算上我呢?
2020年4月6日
其他

巨大的撕裂

武汉即将解封,各路《封城日记》也纷纷写到了尽头。如果说疫情期间的舆情海啸是两点一线,那么“两点”就是李文亮医生之死和《发哨子的人》全网接力,“一线”则必然是持续六十天之久的《方方日记》。围绕《方方日记》,有太多争议,最近的一次热闹是“高中生”给方方写信事件。那封“高中生”的信出来后,有很多反驳之声,但那毕竟是一篇阅读与在看双10万+、有近8000人打赏的推送,在微信公众号上达到这个数据,意味着千万级别的阅读,和数以百万计的支持者——也许有人觉得,如此荒谬的言论,怎么会有这么多人认同呢?是的,就是有这么多人、甚至更多人讨厌方方,而且在他们眼里,方方的支持者同样不可理喻。这就是我今天想说的,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呈现出巨大撕裂的舆论场。上周我也凑了个热闹,编发了一篇《一位真正的高中生给作家方方的信》。在这篇文章有限存活的两个小时里,我看到一些有意思的评论,比如:下面这句是我回的,然后这位读者又追评了一句:这位同学认为,健康的社会需要不同的声音,所以说“极左都是祸国殃民”是非常可笑的。然后他又进一步解释说,他是支持言论自由的,但他讨厌双标——尤其是方方一边说“健康的社会需要不同的声音”,一边又把反对者批为“小粉红”和“极左”。这是非常典型的,对“健康的社会需要不同的声音”的误解。因为他混淆了“言论自由”与“观点冲突”的概念。言论自由是什么,是你发表的言论不会被删帖,你不会被禁止发言,你不会因为不违法的言论遭到训诫。观点冲突是什么,是你不认同对方的观点,对其进行批评,甚至跑去骂他——只要你不阻止他说话,碰撞再激烈也是观点冲突。这就是为什么我说“即使祸国殃民,也不能训诫他们”的原因,骂人家“祸国殃民”还算观点冲突的范畴,一旦不让别人说话,你所支持的言论自由就没有了。很遗憾,有人是不明白这个道理的,所以后来又有读者留言说:我只能说,先好好想想,错误言论的标准是什么,由谁来判定?是你、网管还是全民投票表决?这个问题想不明白,建议先去阅读我以前写的《从PGONE被封杀到“誓死捍卫与我相同观点的人说话的权利”》。其实,有不同的意见并不可怕,平和理性的公共讨论可能也只是一个镜花水月的愿景,但在巨大的撕裂面前,哪怕大家互相对骂,水火不容,我认为舆论场还是应该有一个底线的——要让人有说话的权利。现在有很多人在试图突破这个底线,他们的目标不是表达反对意见,而是让对方闭嘴。如果公权力纵容甚至助长这种突破底线的行为,那恐怕是在放任灾难发生。题图来源︱geralt历史链接《孙杨被禁赛八年!为今之计,我们怎么办?》《没有反思的疫情教育是不完整的》《2020年以来,想要重新读取存档的时刻》——今日补刀——然而,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因为一些特殊原因,从本周开始,禁乱刻乱画将代为发布一些学生作品,欢迎关注。
2020年3月24日
其他

诗歌改变不了一个人的命运,但有可能改变一个人

约稿。人生第一次,这好像是真心话大冒险里的必备内容。初恋初吻初夜,酒局上的常见梗,每个成年人都说过的真话或假话。事实上,人生处处都有第一次,远不止初恋初吻初夜这样乏味。我记得小时候看《童话大王》,郑渊洁就曾连载过一个随笔系列:100个第一次。内容无奇不有,从第一次动手术到第一次吃人肉——其实是胎盘——简直是童年阴影,让我印象深刻到今天。不知道央视编导们是不是和我有同样的童年记忆,于是就有了《人生第一次》这部纪录片。我是个教育工作者,所以朋友安利我先看了第三集——《长大》。这是一个发生在云南漭水中学的故事,一所国家级贫困县乡村学校里,老师居然在带着孩子们写诗。这是一个反常识的教育故事,但最先吸引我的,是镜头里那幅绿水青山的画面。你懂的,这个春节在家里憋太久了,每天看着窗外永远不变的那棵树,格外地想出去玩,想看不一样的风景。但我知道,城市人这种对乡间田野的执念,也不过是一场叶公好龙。走马观花或许可以,把你扔进山里一个月,就会乏味到想要逃离。毕竟那里没有院线,没有演出,没有咖啡馆,没有博物院,没有一切现代都市的文化生活。可还有很多人祖祖辈辈生活在那里,他们的孩子,也要在那里接受教育,尽管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可也孕育着走出乡村的希望。然而,对于乡村学校来说,现实是很残酷的。你看镜头里的孩子都很可爱,读诗的时候眼睛都闪闪发光,但成绩恐怕不会像诗一样美好。孩子们要么家庭贫困,要么是留守儿童,“漭水中学的811个孩子,只有一半能够考上高中”。漭水中学校长说,考不出去的孩子,留下来种茶、干农活,要不就去外地打工,他们所面对的未来就是这样。纪录片后半程的主角,12岁的初一女孩穆庆云,爸爸早逝,妈妈远在广东打工,过年都不回来。她一个人在老家生活,在漭水中学读书,姐姐上了大学,在楚雄念免费的师范——这已经算是跃升了一个阶层。比起知乎里“年薪百万,人在美国,刚下飞机”的精英式焦虑,这才是最真实的中国民间生活。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还有学校把诗歌课当作必修课,而且不是为了考试给学生讲诗经乐府诗唐诗现代诗,是带着孩子们去写诗,去感受诗歌的美,塑造完整的人格。这些老师从不强行灌输一种理念,而是用专业的教育方法去启发孩子。我印象很深的一个画面,老师带着孩子们去山上采风,每人拿一片叶子,卷成筒状,当作望远镜一样远眺,透过云层,透过大山,去观察这个世界,然后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把想到的内容写成诗。即使在北京上海最好的中学里,学生也未必能有这样的教育体验。这样写出来的诗,会是千古名句吗?不会。但这些很稚嫩的句子,就像一颗种子,埋在孩子心里,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不知会在哪里发芽。纪录片里,“是光诗歌”公益机构的创始人康瑜带着孩子们围坐在篝火旁,让大家讨论十年后的自己会成为怎样的父母。一个男孩说自己“想做一个像大海一样的爸爸”,康瑜老师让他转过身,大声地读给大山听;一个人独自生活在老家的穆庆云说:“十年后,我希望做一个自私的妈妈,把自己的爱留给自己的孩子。”因为她觉得妈妈把太多的爱留给了姐姐。等篝火燃尽,课堂散场,穆庆云在台灯下还是接起了妈妈的微信视频通话,短暂的沉默后,小姑娘和妈妈说:“妈,我给你读一首,我写的第一首诗歌。”孩子小鸟是大鸟的孩子白云是蓝天的孩子路灯是黑夜的孩子母亲去广东的时候我把我的鞋放在母亲鞋的旁边因为我是母亲的孩子视频那头,妈妈落泪了;视频这头,穆庆云也哭了。一首诗,母女达成了沟通与和解,一颗小小的诗歌种子发了芽。这场乡村学校里的诗歌教育实验,并不会改变什么客观存在的现实。但通过诗歌,这些孩子的青春变得不那么庸常。他们的校长说,哪有学校不想提高升学率的呢?考大学不考诗歌,但是学了诗歌的孩子,不会去砸玻璃。是的,诗歌或许改变不了一个人的命运,但有可能改变一个人。最近世事纷扰,很多人爱转这么一段话:如果你觉得你的祖国不好,你就去建设它,如果你觉得政府不好,你就去考公务员去做官,如果你觉得人民没素质,就从你开始做一个高素质的公民,如果你觉得同胞愚昧无知,就从你开始学习并改变身边的人,而不是一昧的谩骂,抱怨,逃离。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若光明,中国便不黑暗”。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像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果没有炬火:我们便是唯一的光。且不论这段鸡汤的逻辑如何,鲁迅的棺材板能不能按住,至少当大家在讨论一个具体问题时,搬出这么一段话,显然是在让讨论失焦。即便是“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那也要问问自己平时是否做到,而不是在社交媒体上喊喊口号。起码,漭水中学的这些老师,这些支教的志愿者,真的做到了。他们才是真的在努力改良这个社会,“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长大》的最后,校长拜托公益机构从北京请来壁画艺术家,把孩子们的诗画到墙上。我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顿时觉得这个校长好牛逼,应该拿马云公益基金会的乡村教师奖,后来上网一查,漭水中学校长于春云还真是马云乡村校长计划的被提名者。马云爸爸搞教育还是蛮认真的,希望这样的乡村学校、这样的校长能多一点,再多一点。题图及插图来源︱知乎@蜻蜓队长历史链接《孙杨被禁赛八年!为今之计,我们怎么办?》《没有反思的疫情教育是不完整的》《2020年以来,想要重新读取存档的时刻》——今日补刀——终于混到了能给同学的作品写推荐的年纪。
2020年3月24日
其他

孙杨被禁赛八年!为今之计,我们怎么办?

孙杨因暴力抗检被国际体育仲裁法庭禁赛八年,我和大家一样,感到非常愤怒。这是西方世界对中国运动员赤裸裸的攻击与歧视,但事情已经发生,愤怒无济于事,我们还是要想想补救的办法。首先,向瑞士联邦法院上诉后翻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毕竟那依然是一个西方世界控制下的法院,完全没必要自取其辱。所以我们应该以孙杨是中国人,瑞士法院没有司法管辖权为由,将本案向浙江省高院提起上诉。浙江省高院不必推翻孙杨方违规的事实,但可以推翻禁赛处罚——八年太重,小惩大诫,禁赛八天即可,也不会影响孙杨参加东京奥运会。至于到时候认谁的判决结果,我国外交人员当努力,一方面谴责西方别有用心,一方面可以“一案各表”,再加上金元公关开道,让孙杨出现在东京就是胜利。其次,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到,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的双标不是一天两天了。我们是一个已经崛起的大国,没有必要再忍辱负重,应该向川普学习,一言不合,退出就完了。现在WADA的副主席是前中国运动员杨扬,可以让她先宣布辞职,并声明中国体育从此不接受任何WADA的检测,也不再支持WADA的任何决定。让他们自己玩去吧。但注意我们只是退出WADA,不是与国际奥委会整体为敌,这个分寸一定要拿捏好。革命就是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朋友搞得多多的。接下来我们可以组建一个自己的东方反兴奋剂机构(EADA),合纵连横,把看WADA不爽的国家和机构都吸纳进来。去年刚被WADA禁赛四年的俄罗斯肯定会支持我们,让杨扬当EADA的主席,找个俄罗斯人当副主席。这次WADA驳了国际泳联的面子,我们也可以全力拉拢,用“三十亿人下泳池”的条件争取国际泳联倒向我们。至于乒乓球这种中国一家独大的项目,不愁拉不进来。最后我们还要争取国际足联,一来FIFA因为飞行药检的事和WADA早有龃龉,二来我们可以让球迷老大出面公关,这是多大面子!只要争取到世界第一运动,EADA就足以和WADA分庭抗礼,世界反兴奋剂冷战格局初成。值此国际体育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辈作为一个普通人,能做点什么?我想,我们一定要躬身入局。如果你会抽血,你就去EADA当主检官;如果你会办证,你就去给EADA做文件。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EADA;你怎么样,EADA便怎么样;你是什么,EADA便是什么;你若光明,EADA便不黑暗”,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题图来源︱图片来源于网络历史链接《没有反思的疫情教育是不完整的》《2020年以来,想要重新读取存档的时刻》《医院安检,刻不容缓》(未能发出)——今日补刀——
2020年2月29日
其他

没有反思的疫情教育是不完整的

这周开学了,虽然学生不能回到校园,但很多学校还是在网上开了课,不少内容还和疫情有关。这次疫情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教育背景,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但我想用一个非常主观的标准来做个判断:疫情期间的教育好不好,关键就看敢不敢鼓励学生去反思问题。为什么我要用这个标准做判断?因为反思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曹林老师在《没有疫情教育的“停课不停学”学了白学》里讲过:眼前的现实,每天刷屏的新闻,跳动的数字和背后的人,热议的话题,知识分子的忧思,是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最好的活教材。不妨带着学生去思考这些问题:这场危机为何发生?为什么医生的警告没有引起重视却反受训诫?为什么钟南山能享有这么大的威望?我们重复了哪些在SARS中犯过的错误?医生为什么值得尊重?一个国家为什么不能缺少舆论监督?不停学,不是把课堂搬到网上,而是搬到现实命题的考问语境中。我本以为这应该是教育的常识,后来发现并不是,或者大家知道是一回事,做不做是另一回事。疫情发生以来,我看到过两份比较好的教学内容,一个是来自景山学校周群老师的《创意独写学习方案》,另一个是北师大实验中学何志攀老师的《公共事务观察中的科学精神》,这都是真正鼓励、引导学生去反思问题的教育。但更多的时候,我看到的几乎全是正能量:学生齐呼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大家一起云合唱,到处都是父母上一线的暖心故事。不是说正能量不好,但今天我们面对一场波及十数亿人的疫情时,如果只教给孩子一些正能量,他日史书上检索到这一段,那画面未免太过吊诡了。而且,这种正能量几乎是集体无意识下的统一选项,所有人好像都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前两天我想了一道辩题,想让大家讨论下在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建设过程中,“云监工”们给吊车叉车起外号建后援会的行为,到底是苦中作乐还是娱乐至死。我的同事拿着辩题请大学老师提意见,人家觉得这个题目太敏感了。当然我理解人家是为了我们着想,怕我们踩雷,但这种不假思索的自我审查还是令我感到害怕——如果教育首先考虑的问题是内容敏感不敏感,那教育得异化成什么样了?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学生,会怎么思考问题?前两天有位读者给我留言,我觉得很有代表性: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说法,过去这段时间你肯定看到过类似的。但仔细想想,这段话里的二元对立其实全都是不存在的:为什么我们这偌大个国家只能在一个时间处理一个问题?难道批评反思和抗击疫情只能非此即彼吗?为什么责备过去就会毁了未来呢?难道责备过去不是为了吸取教训让未来更好吗?医生护士上一线和我们在家里反思冲突吗?难道我们除了喊加油,其他任何批评意见都是“喷”吗?但你不能怪孩子为啥这么想,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有种舆论就是习惯性地用转移矛盾的逻辑来面对批评的。我总结了一下,常见的转移逻辑有三种:别有用心带节奏,大局为重看优点,好好努力做自己。所以每当大家去批评一件事的时候,就会有一拨人跳出来说:你可不要被别有用心的势力带了节奏啊;然后又有一拨人劝你:要以大局为重,眼下还不是反思的时候,而且总体来看,我们的优点明显比缺点多嘛;最后再来一拨人给你灌一嘴鸡汤:你要是觉得不好……你就去……你所站立的地方……你若光明……就不黑暗……我就问一句:问题到底存在不存在?要不要改进?能不能讨论?该不该就事论事?哦对不起,问多了。更可怕的是,人们在社交媒体上还会发表一些批评性的意见,到了真实世界的公共生活里,大家就自觉规避了这个选项。我们每天都在说,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但从来不给孩子创造这样的条件。万一学生真的自己独立思考和判断了,老师还得费尽心思给他讲道理:你不要被别有用心的人带了节奏,咱们要大局为重看到优点比缺点多,好好努力吧,你所站立的地方……你若光明……就不黑暗……题图来源︱图片来源于网络历史链接《2020年以来,想要重新读取存档的时刻》《医院安检,刻不容缓》(未能发出)《创造一个低成本试错的模拟社会》——今日补刀——既然大家都不愿意上一节反思课,那我就自己上吧。从这周开始,我会不定期在公众号底部菜单更新一些思考题,给读者们提供一个思考的方向。你自己琢磨琢磨也行,愿意把思考和我说说也行,立志自己研究出个小论文也行。你若思考,我就不停止。
2020年2月18日
其他

2020年以来,想要重新读取存档的时刻

21世纪第三个十年的开篇,实在是有些让人接受无能。很多人都说,如果是玩游戏,我特么早就不保存退出,重新读取存档了。可惜生活不是游戏,我们只能朝前走,但回头看看,这个1月的确触目惊心,新闻密度大到让人犯密集恐惧症。以下,就是2020年以来,一些想让人重新读取存档的时刻:1月3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圣城旅指挥官苏莱曼尼在伊拉克被美军无人机“定点清除”。苏莱曼尼:重新读取存档,我要选一条安全的路线。特朗普:不,你不想。1月4日,长江白鲟灭绝的消息登上微博热搜。广大网友:重新读取存档……什么?长江白鲟可能在2005-2010年间就灭绝了?让我们回到2019年9月的存档,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不要把长江白鲟评估为灭绝吧。1月7日,亚裔演员奥卡菲娜当选金球奖影后。部分爱国网友:重新读取存档!我们要换一个长得好看的亚裔影后!打破西方世界对东方人的审美偏见!换谁呢?Angelababy?关晓彤?郑爽?景甜?走,微博刷票去!1月8日,乌克兰航班遭伊朗导弹误击坠毁,机上176人全部遇难。包括伊朗在内的全世界:重新读取存档,飞机上的人是无辜的。1月10日,公众号“青年大院”发出爆款文章《没有澳洲这场大火,我都不知道中国33年前这么牛逼!》,因罔顾事实煽动情绪,被全网批判“坟头蹦迪”。广大正常网友:重新读取存档,这么丢人的文章就别发了,影响中国国际声誉。青年大院:重新你大爷,从今夜90后到青年大院,二次创业容易吗?不吃人血馒头怎么获取流量?1月13日,贵州43斤大学生女孩吴花燕去世,身后有关慈善捐款用途引发争议。广大网友:重新读取存档,虽然可能无法避免悲剧,但至少不要留下一地鸡毛。1月13日,青海西宁发生地陷事故,造成9人遇难,1人失联。西宁群众:重新读取存档,在公交站先立起请勿靠近的牌子。1月15日,梅德韦杰夫宣布俄罗斯政府集体辞职。广大网友:重新读取存档,好歹先让人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普京:不用,基操勿6。1月16日,著名主持人赵忠祥去世。一批大龄观众:我们的童年记忆……求重新读取存档。1月17日,@露小宝LL在微博上晒出自己开奔驰进故宫的照片,引发全网开扒,各种背景被公之于众。@露小宝LL:重新读取存档,我知道做人要低调了,以后就是开坦克进故宫也不发微博了。吃瓜群众:别啊,你不发我们去哪吃瓜。1月20日,朝阳医院眼科主任陶勇被患者砍成重伤。广大网友:重新读取存档,我们要提前等在朝阳医院门口,先把那个砍医生的SB砍死。1月26日,篮球巨星科比因直升机事故遇难。全体球迷:重新读取存档,无论如何要拦住那架直升飞机起飞!此外,整个1月,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几乎每天都想重新读取存档——早一点重视被约谈的疫情“谣言”散布者,早一点公布疫情,早一点叫停万家宴,早一点宣布病毒人传人、提醒大家戴口罩,早一点准备医疗物资,早一点封城……题图与插图来源︱图片来源于网络历史链接《医院安检,刻不容缓》(未能发出)《创造一个低成本试错的模拟社会》《学通社的社长,是怎样的一种存在?》——今日补刀——我小时候玩游戏,经常会遇到那种难度很大的关卡,无论怎么重新读取存档,就是玩不过去。后来我发现,有的关卡确实是难度很大,有的纯粹是因为……我菜。好了,再仔细想想1月这些想让人重新读取存档的新闻,有些意外或许可以避免,但有多少事哪怕再来一次,依然会掉进同一个坑里?
2020年1月28日
其他

学通社的社长,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10月又走到了尽头。每年这个时候,都是学通社各分社的竞选季,一拨又一拨社长通过选举走上舞台,其中有的人光芒万丈,有的人默默无闻,还有人如流星般闪过天际然后……失联。但无可否认,这个职位在过去三十年间走出了太多行业大咖,凡过人之人,必有过人之处。也许,当他们回首青春的时候,会想到自己中学时代的起点,就是带领一群同龄人为了一项“事业”而打拼吧。岁月流转,这已经是我在学通社当指导老师的第五个年头了。见惯了人来人往,以及又亲历了一年的竞选季之后,今天我想聊聊几个老社长的故事。在我心中,他们都是诠释“社长”意义的最佳人选,也教会了我很多东西,让我真正理解了这种校园之外的教育对孩子的意义何在。简洁起见,我就用字母来代指他们的名字吧。[一]2011年春天,我迎来了大四的下半学年,也正式开始在编辑部做实习编辑。其他编辑说,你现在开始做版了,得带个分社,正好京西分社没有老师,你就去带京西吧。于是我出席了人生中第一次分社例会,在十一学校,正赶上京西分社届中改选。几个老社长都有这样那样的事情,要退休,需要递补新的社长。一进教室我就傻了,一共来了9个人,跟中央政治局常委开会一样。按程序完成竞选后,一个去年夏天刚加入学通社的新生姑娘,Q,成为了京西分社的社长。坦率地讲,当时我的内心是崩溃的。一个业绩垫底的分社,既没有人口基数,也没有顶尖记者(老社长都退了),这根本就是一个烂摊子好吗。对于Q来说,就好像刚当上CEO,结果发现公司要破产了。但这姑娘完全不惧。不来例会?那咱俩聊聊。没人写稿?那我带着人上。总之就是一副一定要把京西搞上去的架势。那半年开例会,基本上就是她一个人blabla地说。好在Q女王范儿十足,完全能镇住场子。我们当时选的业务副社长初三,没干多久就要中考了,于是Q又把业务这一摊事自己接了过来。填表格,带稿子,没有她干不了的。有一次我们去房山的一个红歌发源地村子采访,地图显示有南北两条路,我们早晨八点半集合,看南线路程比较短,就决定走南线。结果开着开着就发现不对,怎么全是山路啊!明明还在北京,但是盘山公路已经开到烟雾缭绕的高度了。一趟折腾下来,到达目的地时已经四点多。我和开车的同事下了车,都感觉自己要挂了,但是Q和一起来采访的社务副社长,还有另一个社员,二话没说就扎进了村子里开始采访,最后写了一个整版出来。这种敬业精神,我是真心给跪了。Q的任期其实很短,到2011年10月,她上高三卸任,社务接班,也就短短半年。但这半年里,京西分社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她带出了很多超级靠谱的社员,后来都慢慢成长为社长级别的人物;而且那年招新工作做得非常到位,当年的新生红利让京西分社一直吃到了去年。我经常开玩笑说,那是京西的黄金一代,出了一群优秀社长,一群高水平的记者、评论员,还给总社贡献了一位副社长,到现在我的大学实习生里还有当年京西的社员。一个社长用短短半年的时间带队伍,定规矩,把分社未来几年的道路都铺好了,所谓中兴大业,也就是这样吧。后来Q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我们有时候还会闲扯几句,她曾经对我感慨说“觉得人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一个阶段已经过去了”,我知道她说的“最有意义”,就是学通的那一段经历。我倒觉得未来她一定会发现更有价值的追求,但那一段热血青春,肯定永生难忘。[二]半年之后,大概是编辑部觉得我把京西带得不错(其实主要是Q和社员们的功劳),正好海淀分社的泥巴老师离职了,所以,我又开始兼任海淀分社的指导老师。W就是在那个时候成为社长,并从此开始一段漫长的与我共事的生涯。那年海淀竞选社长的一票人里,W好像是最小的,一个初三小姑娘。出于对她初三时间精力安排上的担心,我都没有把指导老师的票投给她。但她还是成功“忽悠”到了大多数社员的选票,成为那一届海淀分社的社务副社长。说实话,那一年海淀的成绩也是相当惨淡的,因为靠谱的老社员几乎全都上高三了(嗯,我为什么总是受命于危难之间)。转过年来,到2012年暑假,和W搭档的三个社长也上高三了,整天忙着补课,结果从迎新到暑期采访再到开学例会,几乎全是W一个人自己干。好处就是,所有新生都知道,我们有个社长叫W哎!于是那年10月,W毫无悬念地高票当选海淀分社正社长。不过第二年W这个正社当得很惨,两个副社长先后失联,她一个人干好几份活,海淀的成绩也仅仅就是维持现状、原地踏步而已。真正的转机出现在第三年,W还是海淀分社的社长,但终于有了一个非常靠谱的社长团队。他们给自己定了个规矩:每周五晚上要在微信上开小会讨论工作,风雨无阻。W这时早就不是初三的那个小丫头了,而是一个气势上足以碾压分社的霸道社长。社长说要写稿,谁敢不写?最后的成绩不会骗人,那一年,海淀分社业务总分超越了东城,拿回了失落十年之久的冠军。要知道东城分社当年从海淀手里夺走第一的时候,现在的总社指导老师任总还是东城的社长呢。现在W已经上大学了,又回到编辑部实习。其实这么多年我一直觉得,W不是那种天赋异禀的孩子,但是她有一种永远去挑战自己的劲头在。当年学通社搞第一届中级记者培训班,W算组织里的老记者了,理所当然来参加培训,选题、采访、写作一路折腾下来,最后提交的稿子改了好几遍,我还是觉得没有达到我心里中级记者的标杆。于是第一批中级记者里就没有她的名字。换做其他人,到这也就算了,我不是这块料我干点别的呗。但W不,她做社长能带着海淀挑落十年第一的东城,做记者也能生磕出一些名堂。2014年春节前,我人在香港,一回酒店刚连上WIFI,就发现自己被W拽进了一个5人小群,里面有几百条五六十秒的语音。后来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W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写出了学通社这两年很经典的一篇特稿《除夕十二格·北京》。因为这篇稿子,我给W补发了中级记者的证书——如果她还不是中级记者,那就是我的失职了。打那以后,W的稿子我基本就没怎么再操过心。W用自己的经历证明,在学通社,顿悟、开窍、迈上新境界这种事,是真的存在的。这也是学通的魅力之一。[三]说完W,该说说她的好搭档D了。在学通社这样一个男女比例失调的组织里,男孩是非常宝贵的。而D又是一个视野开阔,而且有很强个人风格的家伙,对于编辑来说,这样的男孩绝对是块宝。D在学通社这些年,写过的稿子数不胜数,《除夕十二格·北京》是他和W一起写的,他承包过的特稿、人物稿一抓一把,写他爸他妈的散文能把人看哭,而且还很会写评论。到最后,编辑想起要写头版时评了,没人合适,那找D吧。就是这样一个全能神式的存在。然后今年学通社办双年表彰的时候,已经开始享受高三暑假的D被我抓来帮忙。那时候我惊奇地发现,他还能做设计。学通双年表彰大会上用的易拉宝、背景板,乃至现场给大家填的心愿卡,全都出自D手。尤其是那个易拉宝,所有人都赞不绝口。D给双年表彰大会想了一个绝佳的slogan放在易拉宝上:“所有为梦想而努力的曾经,都值得被时光嘉奖”。这句话当天在朋友圈刷了屏,配图一律是大家在D设计的易拉宝前面的合影——原因无他,太美。学通社有个传统,希望社长是让社员们觉得敬仰的大神。做到这一点其实很不容易,但我觉得D就全无问题。当年他是朝阳分社的业务副社长,然后一路升到了社长。他任上搞得最棒的一次策划,就是玩了一次朝阳分社与社员的集体签约仪式。那天D一身西服穿得像模像样,拿着一堆合同让社员签约,从此就卖给朝阳分社了。这场例会给人印象之深,就像D对麦当劳的爱一样无法磨灭——我的意思是,做社长要是像D这样,人虽然已经走了,但江湖上还有你的传说,那就足够了。哦对,再说个D的传说,那就是他对穿衣打扮的研究与品位。学通社双年表彰那天,我们领导上楼转了一圈,回办公室就兴冲冲地说,那个瘦瘦的男孩,穿得是什么什么牌子对不对?(对不起我真的记不住那个名字)然后她扫视了一眼我和任总,一声叹息:“看看人家孩子穿的,再看看你俩,穿得跟农民企业家似的。”[四]最后再说说另一个男孩,R。其实讲起R,只要提他的两次采访经历就够了。R采访过马布里,采访过邵佳一,北京体育足篮球的大咖都被他采过。但在我心里R写过的稿子里最好的一篇,是他的中级记者结业特稿,讲两个工人故事的《工人的命运,与时代的浪花》。这篇稿子的故事之跌宕,命运之起伏,历史之厚重,绝对是这两年学通社出类拔萃的稿件。和他同期的中级记者,总社的常务副社一盒同学看完这篇《工人》之后曾感慨说:“我觉得自己的特稿跟R一比,写得简直像屎一样。”R初二时就加入学通社,从新生到靠谱社员,再到业务副社,最后众望所归地当选正社。我几乎是一路看着他成长。当年采访马布里时,他站着还没马布里坐着高;到和邵佳一合影的时候,他已经和佳一差不多高了。R的稿件水平,几乎是和他的身高同步增长。一开始他写的稿属于那种认真到你挑不出错,但总觉得缺点灵气;后来慢慢地这点灵气随着年龄和阅历逐渐显现,他的稿子就基本不用改了。R的认真也是有目共睹的,他做海淀的业务副社,填的业务备案表永远清清楚楚,干干净净,别的分社每次都会算错,他几乎从来不出错。有时候因为分数分配要修改他的表格,你发现他的表格里所有算总分的地方,都是用EXCEL的函数求出来的,你改完小分,总分自己跟着变。细致到这个份上,我也是给跪了。今年夏天,我想着要送几个记者参加高级记者培训,当时脑海里的两个人选,一个是总社社长瓶子,另一个就是R。我和R说起这个意向,令我吃惊的是,他婉言谢绝了,他跟我讲了很长的一段话,大意是做新闻永远在写别人的故事,现在希望自己能成为新闻里的那些英雄人物,而不仅仅是记录别人。作为一个新闻从业者,我当然要跟他说,记录历史和创造历史都是伟大的事业,没有高下之分啦。但从内心深处,我其实非常高兴。因为学通社从来没有说过,你入了学通就要从事新闻业,我们最希望的是,这些孩子通过新闻这个窗口,拥有自己的思想,找到自己的道路,去创造未来的新世界。在R身上,我看到了这种可能。[五]说回主题,学通社的社长,究竟意味着什么?我觉得,千言万语,其实就一句话:在这个位置上,意味着你比同龄人提前很多年拥有了“做事”的机会。我们在学校,除了学习就是考试,“做事”的技能,老师基本是不教的。可是一旦走上社会,你会发现你每天都要“做事”,你的情商,你的团队协作能力,你的演讲口才,你的领导力,你的管理哲学,你的信息处理能力,都决定着你能走多远,飞多高。学通社的社长,往往在十几岁的年纪就要被推着去“做事”。团队怎么带,项目怎么推,如何配置资源,如何获取关注,白天上课,晚上和周末还要工作,的确可能又苦又累。但付出的越多,未来的收获就越大。很可能十年之后,当你在自己的事业里纵横捭阖时,会在某个夜深人静的晚上想起,今天用过的这些招数,都是当年在学通社习得的童子功。(本文首发于2015年10月)题图摄影︱入门雏鸟历史链接《从明天起,再也没有二十多岁的80后了》《到底什么人会把“文明互鉴”当流行语用啊?》《我们都会和镜子中的历史成为同谋》——今日补刀——这四个人里有两位都结婚了,多快啊!摄影︱Alexas_Fotos
2020年1月5日
其他

创造一个低成本试错的模拟社会

时光荏苒,学通社今天35岁了。对于人来说,这似乎是一个随时会被裁员的年纪;对于组织而言,35年下来还没被社会淘汰,应该也有些独到之处。与1985年学通社成立时相比,这个组织或许初心未改,但路径早已物换星移。今天,我想借几个人的故事,来讲讲学通社这些年做出的改变,以及这种改变背后的理念,和其所创造的价值。[一]三年前李芊筱加入学通社的时候,是个刚上高一的小姑娘。这姑娘初来乍到异常积极,两个月一口气投了八篇稿,于是名字就在我脑海里有了印象。2016年10月,西城分社改选例会,看着新选出的社长团队,老社长小明眉头一皱,跟我说“还缺个能带大家冲上稿量的”。我问小明,你觉得谁合适?小明指了指坐在后排,没参加竞选的芊筱。我想了想觉得名字耳熟,或可一试,就让小明问问她是否愿意。于是李芊筱同学就这样先当上了西城分社的社长助理,后来又成为业务副社、正社。但这故事在芊筱的回忆里,变成了这样:参加第二次例会时正值换选,七八个竞选者对西城的管理团队来说绰绰有余,可是您偏偏找到了没有竞选的我,问我愿不愿意当社长助理。那一刻我脑子懵了,先是狂喜——那种被自己眼中偶像级别的大boss所认可的心情;以及随之而来的纠结,老实说我不确信我是否具有这个能力,我觉得我难当此任,当您问我是否想好时,我下了很大的决心才说出一句“我可以”。
2020年1月5日
其他

到底什么人会把“文明互鉴”当流行语用啊?丨饭否札记002

◎中国篮球的失败,表面上看是“楠辞琦咎”,实际上是为过去无所作为的十年还债。2008之后李元伟推动的改革戛然而止,信兰成主政下的中国篮球全面倒车,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得承受恶果。这和中国足球的衰败始于阎世铎的大跃进一样。如果想寻找希望,相信姚主席吧,给他十年二十年,不进奥运会也挺他,就像日本足球相信川渊三郎那样。中国篮球有个姚明,已经比中国足球幸运多了。◎为什么你们每个人拍的飞机背景颜色都不一样?今天北京的天空到底是阅兵蓝还是阅兵高级灰?◎给了江、胡各一个镜头,不禁想起十年前,白发苍苍的朱相出现在镜头中时,引发的集体慨叹。那是那个年代的人心啊。◎年轻人们在创造“我兔”、“阿中哥哥”这些潮流概念,但《我和我的祖国》、《我爱你中国》、《歌唱祖国》这些红歌都是起码二三十年前的作品。而且我很怀疑今天这样的红歌再也不能被创作出来了,爱国主义文宣还是前路漫漫啊。◎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碾压是让人没脾气的,比如《中国机长》里袁泉对流量明星们演技的碾压,再比如伊斯特伍德用同题材《萨利机长》对刘伟强的碾压。不服不行。◎看李希贵校长谈教育理念,说“学校是孩子走上社会之前的社会”,学校的意义在于让孩子体验、试错,说得真好,但教育圈容得下这种试错吗?一个过度自由化就够你喝一壶的。所以贵爷退休后,十一学校大概率还是要慢慢变回平庸,想想真是太悲哀了。◎我一直想编一本书,把相关的当代新闻和历史材料贴在一起,书名就叫《原来你还在这里》。◎自媒体之生于1989:北留林国宇,咪蒙助理黄小污,老道消息张豫宏。也就老编辑能给我们1989一代撑撑场面了,惭愧。◎最近无聊时重看了几集《人民的名义》和《琅琊榜》,对比陆毅与胡歌的演技,尤其是和老戏骨们对戏时的表现,不得不说,老天爷赏饭这种事是真实存在的。◎前两天开选题会时说到一个有意思的话题:为什么骂人时都要捎带上别人的母亲,占便宜时却总想当人家的爸爸?◎很多人对一件事做出评判时,都是凭感觉和印象在胡说八道。理解这一点,有助于避免我们被胡说八道的内容影响。◎“历史不断重演,以不同的角度交代同样的狂悖,因为后进者几乎没有一个能克制住自己的自卑。”这是说日本与美国的中途岛海战,不过看起来有点眼熟。◎没错,那篇《香港问题与世界真相》就是时政版咪蒙的路数,但迎合当下情绪啊。中国足球的水平和中国球迷的平均水准是匹配的,中文舆论场的水平和中国人的平均智识也是匹配的。◎十年前读大学时,主流话语在怀念八十年代。如今怀念八十年代那批人老了,怀念九十年代的一辈人出场。再过十年,今天的年轻人也会想念起传奇的2000-2010,那个有关非典、超女、汶川地震、北京奥运和GDP年增长超过10%的年代。◎消费者用脚投票,既可能用消费行为表达对一个企业道义上的支持,也可能因为企业的道德亏欠而展开抵制。这种群体心理其实很难避免。我们现在的问题是,感动的阈值太低,随随便便就是道德绑架;愤怒的期限太短,有些恶大家过两天就忘了。◎看了《咬文嚼字》发布的2019年十大流行语,我很好奇,到底什么人会把“文明互鉴”当流行语用啊?◎对于真正精神强大的人来说,类似PUA这种伎俩纯粹就是个笑话。可悲的是,想让所有人都精神强大,更像是个笑话。◎这一场有关暴力伤医的大讨论后,我猜什么都不会改变。底层逻辑的医疗体制不会变,引发问题的医保控费继续搞,头疼医头的医院安检也没戏。明年的创业风口,可能是医生防身格斗培训与柔性白大褂铠甲生产?题图摄影︱darksouls1历史链接《我们都会和镜子中的历史成为同谋》《三十破立》《校长转身》——今日补刀——立一个明年的flag:每月至少写一篇文章。
2019年12月31日
其他

从明天起,再也没有二十多岁的80后了

今天,最后一批80后度过了自己的30岁生日。明天,第一批90后将迎来自己的30岁生日。从明天起,再也没有二十多岁的80后了。不知道70后们十年前是怎么完成心理建设的。我身为1989一代,站在10年代的尾巴上,突然意识到自己的人生已经与时代一起已经走过了三个十年,其实有种强烈的不真实感。90年代太遥远了,大多数事情其实我已经没有什么深刻记忆。在这方面,89一代和90后是趋同的。但至少我们还懵懂地见证了香港回归,模糊地看到了抗洪的惊心动魄,听到了遥远的金融危机和很近的下岗潮,知道时代的BGM是王菲与那英“相约九八”,刘欢则鼓励大家“从头再来”。等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到来后,一切记忆都清晰起来。那十年的时间刻度可以用编年史来计量:从2001年加入WTO,2003年非典来袭,到2005年的超级女声,然后是2008年的汶川地震与北京奥运。也是在那一年,80后终于摘掉了“垮掉一代”的帽子,成为有口皆碑的“志愿一代”、“公民一代”。这也是全体80后青春期的终结——从此以后,他们将成为社会中坚,也逐渐变成沉默的中年人,不复引领时代潮流的雄姿英发。但马上要过去的10年代,我实在数不出什么能刻进集体记忆的社会叙事——也许是离得太近根本无从看清,又或者移动互联网的崛起让一切都变得碎片化,这十年仿佛只留下一地鸡毛。每一条新闻都呼啸而来,又迅速归于沉寂,当历史翻开下一篇章时,甚至无从打捞任何大事。举个例子或许能让你更清楚地明白这种感受:一个中国球迷会清晰记得1997大连金州不相信眼泪,记得2001五里河之夜冲出亚洲,记得2004中田浩二的手球让中国队痛失亚洲杯冠军。但他估计很难说清,过去十年中国足球究竟遭遇了哪些失败。在这混沌又零碎的十年里,90后登场了。2015年前后,一场创业大潮,让90后们告别非主流、杀马特的刻板印象,以新一代创业者、消费者的形象登上历史舞台——这与2008年的80后故事并没有本质区别。很快,90后们也开始步入中年,秃了、离婚了、养生了,千言万语汇成一句“我太南了”。很快,他们也会成为沉默的中年人,就像今天的80后一样。太阳底下无新事,身后的00后们正虎视眈眈,他们从饭圈少年跨界到主流社会,其实也只差一个历史契机。他们很快会抢走所有舞台上的聚光灯,而时代的残酷在于,就算00后对前辈们说一句“dbq”,你都听不懂他们在说啥。2018年结束时,有人说,这是过去十年最差的一年,也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现在看来,这个句式还能再用很多年。经济学家们关于中国经济要不要“保8”的争论犹在耳畔,转瞬之间,“保6”又成了新话题。裁员、996、中年危机,所有人都在焦虑,已持续四十年的增长是否已经难以为继,后来者是否必须面对一个相对停滞的新时代。可再难也要向前走,时间从来不会为任何人停留。明天,第一批80后会迎来40岁生日。80后们将踏上60后、70后走过的中年道路,身后的90后正在接踵而至。大家要学会接受代际更替,毕竟伟人说得好: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那帮孙子们的。题图来源︱xaviandrew插图来源︱图片来源于网络历史链接《我们都会和镜子中的历史成为同谋》《三十破立》《校长转身》——今日补刀——00后:我们选择不生,就没有那帮孙子了。
2019年12月31日
其他

我们都会和镜子中的历史成为同谋丨饭否札记001

◎30岁前的最后一年,试着再把饭否用起来,记录一些碎片。看看一年之后,世界会有什么改变。◎长假里读了几篇梁宁老师的文章,觉得梁宁老师道理说得都挺好的,就是这个遣词造句,怎么看怎么像一个叫“产品”的邪教即将诞生。◎如果一个政治老师是小粉红,他的学生可真够倒霉的。◎今天有人问我HUGO这种脑残号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脑残粉,这些脑残粉还有没有救,我说没救。他们的脑回路本来就是歪的,只不过以前都是在村口的老槐树底下瞎扯淡,大家看不见而已。事实上今天你去到任何一个普通人聚集的地方,都很容易听到各种奇谈怪论,移动互联网只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窗口。◎我其实不太能理解那种“与人斗其乐无穷”的心态,在我看来沉迷于此非常浪费时间,但很多人觉得这是必要的管理成本,乐在其中。我管不了别人,但必须防止自己的团队被这种生态污染。◎我记得小时候,有几年,春晚的主持人阵容是很固定的,朱军周涛李咏董卿张泽群刘芳菲。今年看春晚,忽然意识到已经换了人间。这六位里,有人离开人世,有人声名狼藉,有人退居二线,有人家破人亡。这样看下来,发了福的张泽群反倒算是最好的结局。不知道刘谦变魔术时会不会感慨“托”是人非?◎今年大家都在围观北京台春晚怎么表演大型魔术“无秀波”,最后一场纯享版无主持人春晚看下来,也没有什么违和的地方。当然了,这种PS比起历史上那幅油画《开国大典》,只能算是小儿科。◎我年轻时不理解,为什么有些事明明是文明社会共识,现实中却总处处碰壁。后来经历多了才明白,文明共识非常脆弱,随便一点保守倒退的力量就能叫它寸步难行。那是很小的恶,小到大家都不以为意,但想和这种恶作战,付出的成本往往得不偿失。于是小恶涓滴汇流成河,最终我们都会和镜子中的历史成为同谋。◎最近看《大江东去》,很奇怪网上对宋运辉和梁思申这一对风评不佳。好的爱情不就该这样么,势均力敌棋逢对手,彼此都有崇拜与欣赏,可以并肩前行。后来仔细想想,大概这样的故事太难得,难得到大家都不认为这真的会发生,还不如遵循最简单的道德律令,搭伙过日子从一而终。所谓灵魂伴侣,其实一声叹息。◎我发现,只要克制住自己当滥好人的欲望,稍微坚持一下原则,马上能少掉一大批不必要的麻烦,最后总有人着急,轮不到你无谓操心,也可以把人从“我很重要没我不行”的沾沾自喜里解救出来。三十岁才明白这个道理是不是有点晚?◎王源抽烟,王晨艺退赛,毕福剑视频,这三件事的导火索都在于有人“举报”,诉诸舆论。来分析一下判断的要点:1.行为本身是否违反了明确的规则;2.“举报”素材的取得是否具有合理性;3.最终处理是否隐含公权力的不合理介入。相较之下,王源粉丝应该知足,这位同学真是得到了文明社会的文明待遇。◎今天路上和一个出租车司机瞎聊:发现这哥们歧视同性恋,看不起外地人,喜欢对路人的穿着打扮品头论足。不幸的是,这样的人可能才是中国人的基本面。他们刷着今日头条,发表着自己偏颇的见解,构成汹涌的民意。◎有的人不需要多讲就会做超出你预期的事,有的人不停地耳提面命还是不停地犯错,短期看都是小事,长期看人和人会拉开巨大的差距。◎昨天拍婚纱照时带了本毕飞宇签名版《相爱的日子》当道具,化妆师拿着书问:这是你同学出的书吗?我被逗乐了,答曰:我可能没有这么大岁数的同学。说完就后悔了,这里面有没有一丝“我懂得多”的文化优越感?我很清楚,有的。但是毫无依据,毫无必要。自我检讨一下,只能希望对方没有感受到。◎所谓孤独,是因为每个人终究都身处自己独一无二的语境之中,一个人的思维轨迹、周边环境,无论如何沟通也不可能100%传递给另一个人。所以,哪怕在一起生活多年的夫妻,共事多年的同事,也总有无法理解对方的时候。说到底这是所有人的宿命。◎我认识的人里,最有讲故事天赋的,一个是冰导,一个是雅月。描摹画面的能力真不是人人都有,起码我讲故事很一般。作为一个编辑,我对好故事的最高赞美就是“考虑出本书吧”。所以冰导的电台我一直想结集出本书,另外每次去重庆,听雅月在饭桌上讲完故事,我都想撺掇她出本书。◎也是这次在重庆,听了潘校和雅月的故事,反求诸己,我才意识到,一个对自己要求严格的人,往往很难表扬别人。无论对人对己,他们总想着如何做到更好,却吝惜于给出一个阶段性的赞美。◎伊利这篇檄文,不管谁是谁非,写得实在是太差了……想起和菜头有一次的议论,曹操带着大军要把孙权的脑袋拧下来当球踢,写给小孙的信上说“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中文已经退化到这个程度了吗?◎这些年的众多学生里,优秀的和我偏爱的其实并不完全重合。的确有人非常优秀,但这和私交是两码事。于公,当然是一碗水端平;于私,那些私底下还能玩到一起的,也许才真算得上亦师亦友。人和人臭味相投这种事,的确没法强求。◎六点起床奔机场,然后一直延误到中午,多亏抢到了一个有充电口的座位,开始自行办公。洋洋自得时忽然想到,还是飞得不够多,要不拿着金卡去贵宾休息室,充电口用抢吗?◎办公室被我分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一边是孩子们开脑洞出考题谈论中学生们关心的种种话题,一边是成年人小心翼翼地思考领导排位和发言顺序。为自己撑起了前一个世界而自豪,虽然代价是我自己必须参与到后一个世界的蝇营狗苟中去。◎从听说大学同学有个演员弟弟(十八线不知名),到如今他成为国民流量,快十年过去了,人生际遇,殊难预料。◎万万没想到,2019年的中国,新闻业最繁荣、竞争最激烈的领域竟然是足球。各路记者八仙过海,你方爆料我登场。最难能可贵的是,足球报道出错了,道个歉就行,不至于付出夸张到畸形的代价。请问现在想转行回去,江山父老能容我否?◎“亲戚们聚在一起,在讨论今年夏天有多热、比往年更热;暑伏来的多早、比往年更早。这情景与立冬的时候说‘今年冬天会是xx年来最冷的一年’简直雷同。可能是上了年纪,大人们总是爱说这样的话,显得今年与往年有什么不同,显得生活还有意思,显得努力还有意义。其实今年与往年没什么不同,2019年与3019年和1019年也没什么不同。”摘自某个学生的朋友圈。喜欢这种表达。题图摄影︱Ben_Kerckx历史链接《三十破立》《校长转身》《北京高中鄙视链补丁版》——今日补刀——以上来自2018年9月25日至2019年9月25日我的饭否摘录。一年过去了,世界并没什么改变。
2019年10月22日
其他

三十破立

终于来到了这一天。我的30岁生日。25岁上下时,有一阵我沉迷李宗盛无法自拔。今天看来,多少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思。我至今还记得,那时听《寂寞难耐》的老版本,李宗盛还年轻的声音吟唱:一天又过一天,三十岁就快来往后的日子怎么对自己交待25岁的时候,虽然四舍五入也可以算是三十岁了,但内心总觉得三十而立离自己还无比遥远。三十岁怎么会就快来呢?明明还有五年,漫长到足以改写很多故事的结局。然而不久之前,当我和那时常常混迹在一起如今已经天南海北的朋友坐在火锅前时,说起种种前尘往事,才惊觉时间已然悄悄滑过了五年。从学生时代一路走来的伙伴们,都在这一两年间迈过了三十岁的门槛。有人结婚生子,有人逃离围城。有人事业风生水起,有人在迷茫中把一切推倒重来。每一次短暂的相聚,大家诉说彼此的境况,唏嘘之后,只换来更长久的别离。他们都有光明的前途吗?我不知道,人过三十,只剩下在心里默默祝福大家一切都好的力气。我并不是特殊的那一个,我也要支付每个月的信用卡账单,或者忽然接到长辈被送进医院的消息。就在昨天,我还悄悄筹划并完成了向楼吞吞求婚。人生总有下一步要走,无论前方是花团锦簇还是万丈深渊,都没有停下脚步的可能。但回头张望一下还是可以的。站在30岁的路口回望过去十年,似乎很难找到太多标志性的节点。10-20岁的十年,时间被校园刻度精准划分,说得清每时每刻的自己身处何方;20-30岁的十年,时间就像一条平滑的曲线,说不清在哪里停留过,只是以加速度的方式一路向前。这十年里,我身处一个夕阳西下的行业,置身于一个告别高速增长的时代,但我依然很感谢这十年,无论是付出的努力还是走过的弯路,它们都帮助我成长为今天的样子,还获得了一些顺遂心意的自由。不过我并不打算据此提出什么人生箴言,我的读者大概多是20岁上下的小朋友,我这么大时,也从来不肯听取上了年纪的人碎碎念。说到底每个人都是无法复制的个体,连理解都是奢侈品,更遑论规劝。还不如横冲直撞,去走自己的路。我已经横冲直撞了十年,但从心底里,我还依然把自己当作年轻人。三十而立,不破不立。中年并不是从人生的长度上走到半程,而是在人生的态度上不再奋勇向前。和菜头曾经在他的生日帖里写过:30岁的时候,对于未来的日子有期盼也有惶恐,但并没有太多焦虑。时间终归还是在自己这一边的,大把机会还在前方,只是从现在起要稍微审慎认真一些。所以,三十岁的日子还没有那么可怕,毕竟离四十岁还很远,就像站在二十岁望向三十岁一样遥远。又一个十年开始了,生日快乐,乱刻先生!题图摄影︱diapicard历史链接《在我18岁零132个月的第一天》《在我18岁零120个月的第一天》《在我18岁零108个月的第一天》——今日补刀——30岁,三个蛋糕。感谢耿小弱、钟女士与王小小的惦记,让整个办公室一起糖摄入超标。
2019年9月25日
其他

校长转身

又是一年开学季。按惯例,新学年的开学典礼上,校长总要出来给全校讲两句。只是和去年此时相比,有些熟悉的校长身影,已经不在C位之上。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刚刚过去的2018-2019学年里,京城中学名校经历了一轮“换帅”。去年9月,一零一中学郭涵校长退休,年过八旬的朝阳外国语学校老校长郝又明改任书记;10月,北师大实验中学蔡晓东校长退休;2019年4月,人大附中老校长刘彭芝被聘任为人大附中、人大附中联合总校名誉校长,翟小宁不再担任人大附中校长;8月,李希贵卸任十一学校校长……这些名字,在过去很长一段岁月里,都与他们的学校紧紧捆绑在一起,须臾不可分离。只是风流云散,终有一别,执掌一所名校十数年,而今转身离去,那个他们曾经创造的时代,终究逐渐远去。好在,毛阿敏很久以前就在《三国演义》的片尾曲里唱过:岁月啊你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那些传奇的老太太中国基础教育领域的领导岗位,在男女平等问题上,大概遥遥领先于世界平均水平。毕竟,在中国女性官员还以“无知少女”(无党派知识分子少数民族女性)为主流时,女性校长早已实打实占据了中小学校长岗位的半壁江山。这与教师这个职业的性别比例有关。女教师基数大,即使按概率算,成长为校长的可能性也高些。从女老师到女校长,从小姐姐到大姐,年头再熬久些,就成了学生眼中的奶奶,世人眼里的老太太。中国校长里,最著名的老太太,莫过于人大附中的刘彭芝校长。1997年刘彭芝接手人大附中时,这所学校还远不是今天超级中学的代名词;二十多年后,人大附中已经是无可争议的教育帝国,北京中学里的金字招牌。有关刘彭芝校长的故事,媒体已经有过太多报道。学生眼中的刘姥姥是位好老师、好校长,但如果仅仅是一位好人,人大附中断然走不到今天。二十年间,人大附中的崛起之路,固然不是靠刘彭芝校长一己之力,但老太太显然居功至伟。你要说这个过程中没有手腕、魄力、算计与筹谋,那恐怕是不可能的。在北京,作为一所超级名校的掌门人,不仅得是一位教育家,还要有大型上市公司CEO的本事。互联网新贵们挂在嘴边的增长曲线、模式创新、快速迭代、占领心智,论起来都是刘姥姥玩了二十年的招数。在刘彭芝校长治下,人大附中开疆拓土,一边在本部汇聚精兵强将,一边将优秀教师一轮轮派往新建分校开枝散叶,这才有了如今几乎谁都说不清楚到底有多少分校、多少师生的人大附中教育集团。如果说在北京西边,刘彭芝校长演绎的是一出王朝崛起,那东边另一位老太太的故事,更像是孤胆英雄的进击。1998年,刚刚退休的英语教师郝又明拄着双拐,在亚运村畔的卧龙小区里创建朝阳外国语学校时,一街之隔的洼里乡还是大片阡陌农田,没人知道十年后北京奥运的圣火将在此点燃。那一年,64岁的郝又明校长拉来一群同样刚刚退休的老头老太太,在后来鸟巢的斜对面画了一个圈,与老同事、老朋友们一起带着刚毕业的大学生,踏上了筚路蓝缕的建校之路。奥运会之前那几年,朝外学子见证了鸟巢和水立方的建设。供图/视觉中国学校肇建,又不在体制之内,每个学生每年五六千的学费对于世纪之交的北京家庭不是笔小数目,但对于一所民办公助校来说却是捉襟见肘。于是老师们拿着微薄的工资,学生挤在16人一间的宿舍里,用两年时间学完三年初中课程,把人教版英语教材直接换成剑桥系列,直到第一届高三毕业生一鸣惊人。二十年后,早已转制公办校的朝外不再为钱发愁,也早已成为当之无愧的朝阳教育重镇。年届八十的郝又明校长于去年卸任,但老太太依然拄着双拐行走在她一手创建的校园里。只是如此风景恐成绝响,无论刘彭芝校长还是郝又明校长,都是时代风云际会下的英雄故事。随着制度日趋完善,像一零一中学校长郭涵一样到龄退休会是绝大多数校长的归宿。属于老太太的荣光,终将成为旧时代的传说。校长的行政级别中国的高校都有行政级别,比如北大清华,校长是妥妥的副部级,要由中组部任命。无论“去行政化”口号喊得多响,至少眼下,校长的行政级别依然是一所学校实力的证明。北京的中学校长理论上没有行政级别,但不成文的规矩是,名校校长等同于处级干部。像一零一中学校长郭涵退休时,接任者是刚刚辞去海淀区教委主任职务的陆云泉,而海淀区教委主任是毫无疑问的正处级。翟小宁不再担任人大附中校长后,新职务是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基础教育处处长。还有北京中学校长夏青峰,同时兼任朝阳区教委副主任。这都是处级干部实锤。在北京,办教育类会议、活动,排定领导座位都要受此思想指导,仔细掂量校长与处长的位置关系。遇上刘彭芝校长这样德高望重且挂着国务院参事头衔的,可能局长也要谦虚一番。毕竟四九城里干部满街跑,名校校长就那么老几位。物以稀为贵,谁不想把自家孩子交到这些校长手上呢?但你要问校长们愿不愿意当官,除了有仕途抱负的,大多数校长可能还是更愿意守在自己校园的一亩三分地里。一零一中学现任校长陆云泉,当年作为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被挖进京,从一零一副校长、学生口中的“陆特”到历任理工附中校长、海淀区教委主任,最后兜兜转转又回到一零一,想来也不仅仅是因为舍不得圆明园湖里的黑天鹅。一零一中学的风景的确令人流连忘返。摄影/栗轩作为一校之长,本质上就是一方诸侯,可以更多按照自己的理念擘画蓝图、建设学校。进了机关,名头听起来很大,实际上文山会海、案牍劳形,真正能指挥的人还不如学校一个教研组,教师出身的校长难免会怀疑自己是否还“不忘初心”。很多校长为什么宁可一辈子守着学校,也不愿升官,原因正在于此。午夜梦回,大多数校长还是会怀念自己年轻时,和学生打成一片的那种属于教师的单纯快乐。搞教育的人难免有些理想与情怀,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校长退下来后,依然愿意重新出山再办一所新学校。名校校长是当之无愧的稀缺资源,一朝退下来,到处有人抢,像昔日史家胡同小学的卓立校长,实验二小的李烈校长,北京五中的尚金华校长,北京四中的刘长铭校长,汇文中学的陈维嘉校长,北师大实验中学的蔡晓东校长,退下来后,要么去新办学校援助建设,要么被私立学校高薪挖走,退休返聘的offer只怕不要太多,足以羡煞一群35岁被裁员就再难找工作的互联网中年精英。江湖夜雨十年灯中学校长是个长情的工作。一所名校如果没有意外,往往十年不换校长。江湖夜雨十年灯,坐在校长这个位置上,要调动太多资源,协调太多关系,难免利益交织、人情往来,最终变成教育圈的一段段八卦与公案。2013年的刘长铭校长想不到教师节发福利也算“顶风作案”,2018年的李希贵校长必须在守护学生自由发展与应对上级要求之间寻求微妙的平衡。校长,不好当。身处风口浪尖,校长们的性格往往会决定一所学校的风格。比如北京四中老校长刘长铭,敢说话,爱开炮,也愿意四处布道,有时候骑个自行车就去参加教育讲座。而汇文中学老校长陈维嘉,低调到百度翻出10页,也搜不到几篇关于他的采访与报道。在他们担任四中和汇文校长的岁月里,这两所学校的新闻指数自然大不相同。如今退下来的二位居然成了北京金融街润泽学校的搭档,多少有点昔日足球场上锋线搭档“一高一快”的意思,不知谁能影响谁多一点。十年一觉校长梦,赢得生前身后名。说到底,最终评价一位校长的依据,还是他在任期间的成绩。比如蔡晓东校长执掌北师大实验中学9年,这所百年名校的高考成绩屡创辉煌,国际部的申请结果更是迹近神话——常青藤已是家常便饭,哈佛耶鲁更是惊喜连连。李希贵自2007年接任十一学校校长,12年间这所学校在教育改革领域的探索不可谓不大胆,走班选课、自主管理、花式社团,一方面作为一块改革试验田,十一学校几乎成了中国教育的飞地,学而时改之,不亦说乎;另一方面也难免被人腹诽步子太大,甚至有疑其搏出位之嫌——毕竟在“贵爷”之前,中国教育圈很少有这样的网红校长。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对一位校长的评价自然不同。教育主政者希望校长既能稳妥维持学校发展(千万别出事),又能不断创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教育均衡化),还要在各种考试、竞赛中拿出成绩(中高考成绩),最好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也别落下(能应付检查)。世间当然没有这种超人,所以相对来说,家长们的评判标准就简单得多,一位校长无论秉持何种教育理念,严厉还是宽和,持重抑或创新,家长最终还是要看成绩说话,考不好万事皆休。但对于学生来说,好校长的判断依据显然不同于教委与家长。从90后到00后,让一代代孩子们信服的校长,大多能发自内心尊重学生,具有非凡的人格魅力,也勇于玩出点新鲜花样。虽然这样的校长未必讨主流话语喜欢,但就像《人民的名义》里沙瑞金书记评价陈岩石老检察长那样:“有些人不喜欢他,称他是块老石头,可是人民群众喜欢他呀。”十一学校著名的狂欢节。供图/图片来源于网络题图摄影︱老马历史链接《北京高中鄙视链补丁版》——今日补刀——供图/视觉中国
2019年9月2日
其他

北京高中鄙视链补丁版

昨天看到杜绍斐写了一篇《北京高中鄙视链》,杜少写得很好很传神,唯一的遗憾就是,涉及的学校太少了。北京的高中千千万,鄙视链之复杂超乎常人想象。所以我努力再给此文打个补丁,挂一漏万,博诸君一笑。开宗明义,先说研究范围:这条鄙视链范围仅限于东城西城朝阳海淀四个城区,其他区暂不涉及。东西朝海云集了北京最好的教育资源,也浓缩了几乎全部的恩怨情仇。四中VS人大附,少林武当的风云际会无论北京人如何理解北京城的中学名校流变,在全国吃瓜群众看来,帝都的著名中学只有两所:北京四中和人大附中。北京四中,百年老校,历史悠久,在人大附中崛起前,是毫无疑问的京城中学头牌。所谓天下武功出少林,你搜一搜四中校友名单,就知道以四中比少林绝非虚言——那一长串名字灿若星辰,令人叹为观止。四中的道元班、网校,都是敢为天下先的教育实验,也是这所名校辉煌的一部分。摄影︱赵文韬但是,任你少林历史如何底蕴深厚,架不住武当出了个张三丰。自从上世纪末刘彭芝出任人大附中校长以来,人大附中的崛起堪称光速,相比之下,反倒衬托得四中有些寂寥。在人大附中接二连三创造高考奇迹的日子里,这所学校也逐渐成为北京中学教育的代名词。从人大附中学子对校服的态度就可以看出他们的自豪感——在大多数学校,校服都是被抵触的存在,唯独人大附中的学生,走到哪都以一身校服为荣。每天下午五点的海淀黄庄,一定会被一群红白色的小蚂蚁淹没,他们背后的人大附中四个字格外醒目。人大附中四个字永远是校服上醒目的存在。
2018年11月1日
其他

在我18岁零132个月的第一天

别算了,今天是我29岁生日。又过去了一年,离30岁更迫近了一些。二十七八岁时的恐慌感逐渐褪去,开始接受中年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只是我没有想到,三十岁左右的日子,到底是和过去不一样了。六月的时候,我拿到了今年的体检报告。一个血液指标莫名奇妙地高了上去,体检报告上清晰地写着,请考虑各种疾病和癌症的可能性。可那天我什么都做不了,中午我要和同事一起吃饭讨论工作,下午还有两个会要开,一堆事情等待处理。那天北京阳光极好,我发现我的大脑被切分成了两半,一边是关于身体的种种可能,另一边是繁重无尽的工作任务。接下来那段日子一直很忙碌,空闲的时间就像一管行将用尽的牙膏,每天只能努力挤出一点。这些时间里我把自己发配到医院,做各种各样的检查,抽血、拍片,直到医生说,没有发现任何问题,也许只是你忙碌、熬夜导致的一过性指标升高,过段时间再检测一下就好了。这个繁复的过程里,我没有向任何人透露消息。站在这个年纪,父母已老,不忍心再让他们拖着自己也有病痛的身体照顾我;一个尚未证实的状况,也不值得让伴侣为之忧心良久;朋友们各自忙碌,如无必要,更不该给大家添乱。后来回想,这大概就是人生的某种孤独——在你不确定自己是否会倒下之前,一切都得自己抗起来。那段时间,在路上的时候,我常常抬头看天,无论是阳光普照还是阴云密布,脑海里只有一个想法:人生,为什么总是没有片刻的安闲呢?所谓无忧无虑的日子,大概真的只属于小孩子。对于成年人来说,每时每刻都要面临从天而降的挑战。这些挑战可能来自一次工作会议布置的任务,一条消息引发的危机公关,一通电话带来的人际矛盾,又或者一份体检报告预警的,一切清零的风险。你无从知道下一秒会遇到什么意外,但意外来临时,只有打起精神,一关关地去打怪。如果能侥幸活下来,你就成了世人眼里的升级范本。只是不知道有多少人倒在路上。大家心知肚明,可谁也不敢回头。所以这一年里,我忽然变得格外珍惜那些风轻云淡的时光。在旅途路上能看见远山与蓝天的时刻,沉浸在一本书中物我两忘的夜晚,或者跑道两侧景物变换,一加速就能抛下一切世俗烦恼的瞬间,年少时觉得这些日子是人生的常态,后来才明白,这一点一滴才是很多年后记忆里珍藏的碎片,也是彼时岁月静好的例证。在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人之前,或许世界还留给我一点时间。我不再关心那些宏伟的目标与壮志,却依然希望能顺遂心意地做好手边的一些小事。漫长的海岸线上,谁都无法拾起所有的贝壳,也无法保证自己拿到了最特别的一个。但那些粘在手心里的沙砾,却是不折不扣的证明——每一次弯腰之后,总不会毫无收获。乱刻先生,生日快乐鸭!题图摄影︱diapicard插图摄影︱手机摄影大师
2018年9月25日
被微信屏蔽
其他

今天是个好日子呀

究其原因,诸多论者都曾指出,对时任领导人机器人做派的不满,是蛤丝群体崛起的重要诱因。K博士在《怀旧与蛤丝》中对此有过精准论述——什锦八宝饭时代人们的诸多愤懑,潜移默化为对长者的满腔思念:
2017年8月17日
其他

从《春风十里不如你》打开冯唐的北京三部曲

折中的办法,是读青春小说。辛夷坞九夜茴郭敬明,把青春读成一道明媚的忧伤。好处是可以立志,大体知道十年之后自己要变成什么样才能招姑娘喜欢;坏处是不解决当下的实际问题,每天依旧浑浑噩噩,不知何以自处。
2017年8月11日
其他

月薪三万撑不起孩子暑假?那是阶层税

市场是基于需求产生的。这些中产阶级家长嘴上抱怨养个孩子好贵,身体却会非常诚实地交钱。因为中产家长们非常清楚,自己花钱给孩子买的,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避免阶层滑落的保险,是阶层继续向上跃升的入场券。
2017年8月7日
其他

大学生以死报国丨舆记

对于这种隔三差五就会来上一遍的口舌之争,其实并无价值可言。作为某种情绪的出口,身份认同引发的撕逼是社会隔阂下必然的产物。说难听了,大家不过是争抢骨头的狗狗,灰烬和尘埃又为何要相互憎恨呢?
2017年8月6日
其他

不是每个北京人都有五套房,但北京也真不是你的

所以,归根结底,北京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至于到底是谁的,你我心知肚明就好。我只是不明白,灰烬和尘埃为什么要相互憎恨呢?
2017年7月24日
其他

赵钱孙理,万币归赵丨舆记

与我持相同观点的文章,也推荐三篇,腾讯大家刊发的《葛剑雄:谁会傻到通过游戏学历史》,阑夕的《每一个骂带坏孩子的人,不是热衷于当别人的爹,就是没有当好真正的爹》,以及连岳的《说说王者荣耀》。
2017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