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导语为了全面提升期刊的综合服务能力,在着力出版好每期杂志的同时,去年11月底《经济地理》杂志社还承办了第五届全国资源科学青年科学家论坛,原计划在今年1月22-26日召开的“第二届《经济地理》优秀青年学者发展论坛”和“首届学术科研能力提升专题论坛”,也因为近期疫情的原因拟延期至3月下旬举办。在这段寒假和春节与家人欢聚的闲暇里,在配合做好抗疫工作的同时,让我们一起安静地读读书,看看期刊最新刊出了哪些成果,以充实我们的时光。《经济地理》2020年第11-12期共计刊出了52篇论文,现先精选出其中的16篇与大家先行分享,所有全文则请自行前往中国知网下载阅读。我们期待着在春暖花开的时节与您相聚,祝各位冬安。辣妹子摘要采用四步法对DMSP-OLS和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进行融合校正,得到1995—2016年黄河流域长时间序列夜间灯光数据集,结合省级能源消费统计碳排放数据,构建黄河流域多尺度碳排放估算模型。利用构建的估算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从省级、市级、县级和栅格级对黄河流域能源消费碳排放进行时空演变特征分析。结果表明:①融合校正模型拟合优度为0.8354,满足精度要求;多尺度碳排放估算模型拟合优度达到0.8482,精度检验平均相对误差为17.25%,估算模型有效。②碳排放量呈现出显著连片扩张趋势;碳排放量较高省份为内蒙古、山西和河南;较高城市主要分布在山东、陕西和内蒙古。高碳县域基本维持在四川广元和内江,山西太原的清徐县,内蒙古的乌审旗和准格尔旗,山东枣庄、济宁和济南。③碳排放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省级尺度全局相关性增长幅度最大;省级碳排放仅有甘肃呈现出LL集聚格局;城市聚集态势由内蒙古和山东的高碳聚集区以及甘肃和青海的低碳聚集区引起;县域聚集态势由高碳聚集区和低碳聚集区引起。摘要基于交通设施建设评价、外部可达性和内部联系紧密性分析,探讨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交通设施支撑能力并提出优化。结果发现:①研究区交通设施建设得分整体较低,具有东高、西南低的空间分异性,各县铁路、机场建设情况差异明显,部分县到机场的交通衔接极为不便;②主要客源地经地面交通到研究区的可达性较差,经航空运输的时间成本的县域差异明显但可达性改善效果突出,经不同交通方式的时间成本均呈自东向西递增的空间特征;③国家公园群内部联系不够紧密,但航空运输对远端国家公园的融入具有重要意义,色林错普若岗日、黄河源、海西盐湖等具有相对较好的节点潜力,基于公路、铁路、航空运输分别能够形成邻近、串联、飞地型的优先、潜在国家公园分组。总的来看,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的既有交通设施支撑能力或难满足其发展需求,应在注重区域主体功能和生态安全的根本前提下,基于区位与需求,加快地面交通干支线建设、优化不同交通方式衔接、积极发展通用航空、增设多种通用机场及优化航线网络,发挥交通设施对其建设发展的支撑作用。摘要消费发展具有时代特征,既与人民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又是生产发展的动力。文章运用重心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空间面板计量、地理加权回归等多种方法,探索2005—2017年长三角城市群消费水平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长三角城市群消费水平重心在上海、南京、杭州构成的三角区域内向西移动,与区域中心距离有所缩短,区域差异逐年缩小;消费水平存在正向空间关联,呈现出以上海—南京沿江带为主导的空间分布特征;经济水平、服务业占比、工业化率、人均财政支出、人力资本水平等对当地消费水平有正向影响,前三者对消费水平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此外,各因子对消费水平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摘要合理的产业类型选择与产业布局形态,对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以长江经济带2006和2018年省级以上开发区为例,通过主导产业字段提取,构建主导产业语料库,利用文本挖掘方法对其主导产业的类型演化进行分析。在产业分类的基础上,利用核密度、最邻近指数对不同产业发展类型的空间格局演化进行分析。结果发现:①机械与装备制造长期保持主导产业核心地位,同时高附加值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传统产业地位下降,产业升级态势明显。②国家级开发区是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引领,东中西部区域间产业分工有所优化。③产业布局的空间集聚特征显著,但表现出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扩散与城市群协同发展的趋势。④不同产业发展类型的空间集聚形态与扩散路径存在差异,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扩散强度最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最弱。摘要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渗透,零售业态不断更新迭代。目前,新零售这一新兴业态已经融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逐渐成为零售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和推动城市经济弯道超车的切入点。基于演化理论视角,对中国新零售空间的分布格局与区位选择机制展开研究,并得到以下结论:①中国新零售空间的分布整体呈现出不平衡发展格局,东部沿海水平较高,而中西部内陆水平较低;②部分市域在原有良好的城市零售基础下,新零售空间也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但也有部分市域借助新零售这一新经济要素迅速崛起,实现了排名等级的跃进;③不同新零售品类基于不同的营运特性,其空间分布呈现异质性,具有各自的布局偏好;④新零售空间的区位选择既遵循了路径依赖的演化特征也为部分地区提供了区位窗口机会,是城市与区域原有发展基础、科技创新特质和政企引导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摘要文章通过采集网络开放数据研究产业空间的扩展过程,以汕头市澄海区中部地区为例,总结乡村型半城镇化地区产业空间扩展的阶段特征,分析产业空间演化对乡村型半城镇化地区发展转型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乡村型半城镇化地区的产业呈现企业数量的加速增长、企业形式的灵活化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趋势,产业空间扩展经历了点式圈层扩展、带状轴向延伸和多中心强化与块状切入三个阶段。产业空间经历了家庭作坊、工业园区与新业态空间的演化,通过促进人口、资本与土地等要素的城镇化,引领了半城镇化地区的功能转型与品质提升,内涵式发展将成为半城镇化地区转型的重要方向。摘要非主粮包括豆类、薯类、高粱、谷子、燕麦等众多粮食品种,促进非主粮的生产有利于稳定我国粮食自给率,有利于有效地改善和提高土壤肥力;同时也有利于满足粮食的多元化消费需求,更好地推动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文章运用区位基尼系数法、区位商指数、产业集中率、地区平均产业集中率、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等方法,探讨了1997—2017年我国非主粮生产的地理分布特征以及空间集聚演变机制。结果表明:①1997—2017年我国非主粮生产的集聚水平不断上升,不同非主粮品种的集聚水平呈现出豆类>其他杂粮>薯类的变化特征。②北方5省和西南4省市是我国非主粮生产中心,其豆类产量合计占全国豆类产量的71.8%,薯类合计占65.4%,其他杂粮占61.2%,左右着国内非主粮的供给量以及对国外的依存度;比较而言,广大中东部地区非主粮生产则不断萎缩。③自然资源禀赋决定了非主粮生产的基本格局,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和技术水平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格局,而人口与经济增长以及城镇化发展则推动着非主粮生产格局的持续演变。摘要文章综合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探析长江经济带129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国家级非遗在各省、市上有明显差异,整体具有空间聚集的分布态势,呈现“三核两带”的“人”字形分布结构。从类型来看,曲艺、传统技艺和传统美术类集聚特征最明显;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和民俗类有较强集聚性;传统医药类集聚性较弱,趋于随机分布;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在区域内集聚程度最弱。长三角地区是所有类型非遗的高密度核心区,黔东南地区和鄂湘黔渝交界也有大量非遗集中。社会经济环境中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文化和人口对长江经济带非遗空间分布的影响力较大,而自然地理环境中地形地貌和水系的影响力相对较小,但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两维度因素的交互作用对非遗空间分布的影响力更为显著。最后,从可持续发展视角提出优化长江经济带非遗空间布局及保护开发的建议。摘要乡村地域系统由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和政策五个子系统组成,各个子系统之间通过一个或多个变量相互作用和关联,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文章在对乡村地域系统概念内涵和结构功能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基于系统动力学模拟仿真软件Vens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