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蹊迳15 | 陈达:星星之火

陈达 StudioAlpha大巧筑人 2022-03-24


《蹊迳》专辑设立的初衷,源于对设计师这一职业的思考。建筑院的孩子们固然以标新立异为职业,但在长期奉行集体主义与中庸之道的社会里,对于幸福与成功的定义仍然单一乏味。我们的环境矢志于将所有人捶打成一个模样,而平庸的人们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也甘愿忍受着这种捶打。到了最后,我们失去了情趣和快乐,也失去了愤怒和忧伤,成为了成功学标准的登山者。然而在我们短短的生命中,总有一些人注定无法被囚禁,面对人生的这般逻辑即便没有给他们带来光鲜的羽毛,也足以活得有滋有味。

 

那么,设计师到底可以怎样生活?《蹊迳》专辑是一群热爱设计并且有着独特经历的建筑留学生/设计师的故事集结。我们希望可以通过他们的故事分享,呈现出另外一种生活可能性。希望不同的观点、经验、设计思考可以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启发。






蹊迳》第15期专访 陈达




他 是 

 /




陈达





星星之火




我是陈达,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学士,密歇根大学建筑学硕士。本科期间曾在广州RBA建筑工作室,广州象城建筑设计公司实习,并与老师,同学一起创立了NGO组织“翻屋企”,致力于广州城内的历史保护建筑的改造与运营,并参加了2015年的深港建筑双年展。研究生阶段曾在NBBJ建筑设计公司西雅图总部实习,并于同年收到OMA,Studio Gang等知名建筑公司的实习或全职offer,目前在美国Gensler南方地区总部担任建筑设计师的职位,并在SA担任作品集一对一辅导老师。我从2017年年初开始兼职辅导作品集,擅长从整体上梳理作品集的思路和逻辑以及用表达来凸显个人的亮点。如何打造一本可读性高的书,是我认为在制作作品集时最应该被关注的问题。


▲ 毕业前夕在安娜堡


现在的生活是怎样


目前刚刚毕业,准备前往Houston在Gensler开始人生新的旅程。最近这段时间也在尝试将自己对于作品集的见解和相关的辅导经验以系列讲座视频和知乎专栏的形式分享出去,想要了解的同学可以到知乎搜索我的ID橙达。


▲ 我的知乎主页


在国外对你影响最大的一件事

 

从专业的角度来讲,对我影响最大的是研二上学期的System Studio。这个Studio是具有密大特色的一个Studio,全年级的人都被要求组成三人小组来做一个集合住宅,但每个组老师的关注方向和场地可以不一样。最终的成果深度要求是到了构造甚至管线深度,并且要求用Revit全程建模。

 

▲ 最终成果要求的带构造的剖面大样


我当时和一名中国同学和一名美国同学在一组,我们那个组的场地在中国天津的一片胡同区,场地的调研和前期工作是以工作营的形式与天津大学的同学一起展开的。在设计的过程中,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对于胡同改造的设计观念差异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大部分中国同学在设计的过程中都是试图让新的建筑尽量融入到老的胡同建筑中,这种融入是从形式到空间的全方位融入。而外国同学更加偏向于在形式上让新与旧形成强烈的对比。在初期阶段我们组的美国同学提出了将新的住宅以非常纯净的方盒子的形式直接架在已有的胡同旧房子之上。这个方案一开始受到了天大老师的质疑,认为这个方案过于强力,没有尊重场地环境,而我也因为前五年国内的本科教育,惯性地认为这样的做法太过残暴。但经过一系列的深化和讨论之后,我们发现如果将原来准备在该胡同地区建设的高层住宅打横架在已有的建筑之上,可以大大缩减新集合住宅的高度,那么住宅与住宅之间的防火间距也因此而缩短了,这反而保护了原有胡同公共空间的尺度,同时也达到了容积率的要求。


悬浮在原有胡同之上的居住单元


与简洁纯粹的外观不同的是,我们在进行内部设计的时候在建筑内部插入了四个异形的天井空间,这些交错的天井为建筑内部带来了丰富的街巷感体验,又与简洁的立面和形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之后我们利用Enscape对建筑进行了全面渲染,模拟了从街道走入建筑中的所有场景,那种不断改变的戏剧化的冲突感让我们觉得,就是这个方案,没有错了。在最终评图的时候,之前质疑我们的天大老师也过来密大一起参与Critic,在之后的晚宴中他们和我说:“真没想到你们这个方案最终会演变的这么成功。”



这个事情让我真正意识到文化和认知的不同而产生的设计理念上的不同。当你将这两种文化和不同认知所产生的冲突,转化成设计上的灵感和闪光点时,它们往往会绽放出璀璨的光芒。我想这大概就是出国学习对我的意义所在,出国并不意味着我要全盘抛弃以前的东西,去拥抱一个新的文化和社会,它对我来说意味着可以拥抱和学习新的东西,并将它们和以往的东西结合起来,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路。


▲ Final Reveiw


留学给我带来的最大变化


分两方面,一方面是给我带来的性格变化,另一方面是我对建筑学认知上的变化。

 

性格上来讲,留学这个经历让我更敢于去Show出自己的不同,找到自己身上能引起别人注意的特点。去年暑假我在NBBJ实习的时候他们在中途有开展一个Intern Presentation,每个Intern都有5分钟时间去准备一个演讲,讲一个自己做过的项目。我思考了很久,总结了自己过往的设计,最后找到了一个统一的特点,就是我做的大部分设计都具有一种反叛性,是不同于普世对于这类建筑设计的定义。因此我后来的整个演讲便以“反叛”作为主题,PPT的封面是一张大红的印着切格瓦拉头像的图像,整个演讲显得“又红又专”,但是却用一个主题统领了我的整个设计人生,在很短的时间内让听众了解到了我做设计的特点。最后这个演讲大获成功,很多我从来没见过的人在之后几天都过来我的位置,说非常喜欢我说的东西,这让我深受触动。所以我觉得不管是申请美国的作品集还是在美国生活,与其把自己面面俱到的全盘脱出,不如突出自己的亮点,并学会在很短时间内让别人知道你为何与他人不同。


▲  Intern Presentation


从学科角度上来讲,通过两年的学习,我越来越认为,建筑学是一个不断前瞻又不断回顾的学科。在美国学了两年建筑之后,我发现美国的建筑教育是一种非常具有前瞻性的教育,这也和它的国情相匹配,超级大国,世界第一,理应去探索建筑学未来的样子。而欧洲的建筑学教育则更属于一种回顾性的教育,更多的停留在完善已有的内容,研究学科本质上。但纵观建筑学发展的历程,会发现整个建筑学是在不断地做折返跑,并从这些折返跑中发现了新的奔跑的方向。我当时在西雅图参观库哈斯做的Seattle Public Library时就对这点感触颇深,它乍一眼看上去像是个后现代的东西,造型非常奇特,带有一定符号性。但我仔细参观一圈之后发现,这种奇特的外观正是对建筑内部现代主义悬挑和梁柱结构的一种忠实反映,而选取这种结构的原因和概念,又非常的古典,让人感觉一环套一环,好像看到了一部浓缩的建筑发展史。当初刚登上美国大陆时,我是一个从不回头看的人,但现在我认为,传世的经典一定是前瞻和回顾的结合。


Seattle Public Library


关于作品集学和建筑教育


在我看来欧美的建筑学教育与国内建筑学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欧美的建筑学经常问为什么,而国内的教育经常问怎么做。我在国外受到的教育中,老师关心的重点并不是概念是否新奇,图画的是否好看,而是藏在设计成果之后的一套完整的逻辑。你提出的概念可以不那么古灵精怪,但是你接下来的每一步操作,从草图到最后的表达形式和风格,都是要能用你的概念去解释和对应的,这种完整自洽的,从概念到表达逻辑就是国外老师嘴里经常提的Thesis,换一句话讲就是,做的每一步你都要能用你的idea去解释,而不能用“我喜欢”,“我觉得它好看”这种话去搪塞。哈佛的招生官曾和我说过:“哈佛要的不是图画的好看的人,哈佛要的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人。” 所以“完整自洽富有亮点的逻辑”是我认为的作品集中最最重要的一点。

  

▲ 我的作品集


我经常强调作品集的实质是一本书,书与展板的本质不同是书是需要翻页的,是需要有东西引导看书的人一直看下去的而不是像展板一样一览无余的。一本精彩的书需要做到有逻辑,有亮点,有完成度三点,作品集也同理。这个总结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它是要被运用到作品集中的每一个细节中去的,从图,到文字,到排版,甚至到标题的位置,都是要贯彻上面提到的三点。好的作品集是一本引人入胜让人不断翻下去的书,这是我在看作品集,辅导作品集时最关注的地方。


▲ 我的作品集


我的研究生院校密歇根大学的风格与美国东岸院校的风格相似,对于理论的要求尤其是对于设计Thesis的要求非常严格。平常在Review的过程中老师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你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和你的Idea有什么关系。从课程内容上讲,密大是一所非常大的综合性大学,因此它也给建筑学的学生提供了很多种可能性。每年都有十几个Studio供学生选择,这些Studio的风格涵盖了Digital Fabrication,参数化设计,Old School Modernism,传统建筑研究以及城市设计等多个方向,每个方向都有很好的老师带,唯一的不足就是缺乏一些顶尖的、有影响力的建筑大师坐镇,这可能也和密歇根的地理位置有一定的关系。在这种院校风格的影响下,我也从一开始一个较为传统和封闭的学生,慢慢成长为一个适应性强,敢于去接触新事物的人,而与此同时也不会忘记不停地问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不是成为一个一拍脑袋就决定事情的人。


▲我在密大的Digital Fabrication成果


对未来的畅想

 

我对于自己的未来并没有太多不同的想法,无非是按照既定的路子走,在实践之后决定自己的方向。但对于学科的未来,我希望在留下来的人中能有更多的人出来分享自己对建筑学科的理解,能有更多曾经被建筑学感动,或仍然被建筑学感动的人出来告诉大家建筑学有更多的内容和历史值得被研究,而不单单只是停留在技术和形体上。希望看到或者和我一起探讨过建筑和作品的人们,在日后也能勇敢地站出来把自己的见解和感想告诉大家。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荧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你便是那唯一的光。


《见龙卸甲》剧照



 图文|陈达



THE END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填写留学评估,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了解你现在的准备状态,并给予相应的建议。你所提交的信息将会严格保密。



留学评估二维码



20-21FALL建筑景观规划留学报名中

Studio Alpha 大巧筑人 | 2019 资费及服务




推荐阅读




卢睿轩 |跳入资本圈的设计师



赖冠廷 | 玩机械臂的建筑师



林心叶 |跃动的灵魂

多面的创作者


陈凌亚 | 破而后立

黄绮琪 | 设计是件感性的事儿

郁彦宸 | 从听者到行者

吴雷蕾 | 走出设计的象牙塔

李策 | CyberMonk

Amber Sun | 游走在建筑与交互间

王冠仪 | party hard,work hard


朱雨曦 | 我在霓虹国读建筑



胡浩森 | 在德国半工半读的日子



涂雨璇 | Don’t let fear be the deciding factor



王宝岳 | 正经而不正经的建筑师




Evan Tsai

微信:mysudea

电话:15601923989

StudioAlpha大巧筑人

长按二维码咨询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留学评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