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工具人”感,找回人的主体性【对谈 五】
本文来自尹建莉父母学堂对李雪的访谈,提问者是学堂内容总监小猪猪。前四段访谈链接:【对谈 一】【对谈 二】【对谈 三】【对谈 四】
11
没有爱的亲密关系,是怎么回事?
学堂:很多中国家庭,丈夫按点上班,工资都交给妻子,没去外面花天酒地,妻子勤勤恳恳做家务带孩子,也没有外遇。在外人看来,这算得上无可指摘的丈夫,无可挑剔的妻子,完整和谐的家庭了。
可这个家庭中的每个成员,却都感受不到爱,彼此好像只是责任和义务的关系,为什么?
李雪:责任和义务的关系,听着好孤独。
从始至终都是独角戏,我把我的台词唱了,我可能是赚钱养家不出轨,她可能是洗衣做饭带孩子,然后就没了。
至于对方是谁,对方在想什么,对方的感受是什么,一概不知。这完全是自体的心理发育水平,只有自己没有对方。
我的责任就是做饭,那一刻对方在哪里,他在想什么,他想不想吃饭,吃饭的时候他的感受是什么,都不存在。
学堂:看上去双方都付出很多,但是没有看见对方,只是在表现自己,积累情感或道德上的筹码,想证明:你看,我都做到ABCD了,我算得上好丈夫、好妻子了吧?
李雪:对,那是一个人的故事,没有爱。爱是,我存在,你存在。
我要做饭,那首先是我想吃饭,我想吃什么呢,我想喝鸡汤,我从始至终跟自己的感受、需求,跟食材,都是有连接的,我是存在的。
通常,这样做出来的饭菜也比较香。
叫小孩叫老公吃饭的时候,会欣喜地告诉他们,我炖了一锅鸡汤。对方呢,有可能喜欢喝,就跟你一起喝了,有可能他今天不饿,或身体不舒服不想吃,那他不喝就不喝了,你可以问问他要不要吃点别的。
这就是一个我也存在,对方也存在的有爱的关系。对方喝或没喝你做的鸡汤都不重要。
学堂:首先,这个“我”得是在的。
当我把做饭当成要去完成的角色要求时,其实“我”也不在,我没有想,我是不是想吃饭,我想吃什么,我跟食材有没有连接,我心情怎么样……都没考虑。
做这件事时,不光对方不在,连“我”都不在!
如果我不能连接自己的感受的话,那更加不可能去连接对方的感受。这样,我变成了一个做饭的工具,对方变成了一个吃饭的工具……
讲到这一块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很悲伤 —— 为什么我们会把自己变成工具?
12
如何摆脱关系里的工具感
李雪:很多人都被困在工具感当中。
他们说,工作是我自己选的,伴侣是我自己选的,孩子是我自己生的,但是我觉得自己活成了一个工具,感觉好累。
为什么会这样?
想一想,在我们小时候,家长跟我们说的话都是:书你背熟了吗?题你做完了吗?有没有考满分?你应该向谁谁谁学习!你应该做到什么!什么道理是对的,你必须记住!
我们这代人,几乎没有家长问过你:你的感受怎么样?你喜欢什么?你想要什么?你怎么看这个事?
从未允许你以自己为主体,去感知和思考,都是听老师的话,听父母的话,达到某某标准。我们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不断地被工具化。
你是达到标准的工具,只有达到那个标准才能幸福,但达到了还有更高的标准等着你。就算你考了全校第一,那还有全市呢,全国呢。
工具感会让我们远离自己的体验,远离主动思考,所以我们很少思考自己真正需要什么。
择偶的时候,我们想的是这个男人有没有钱,工作有没有前途,但是却忽略,跟这个人在一起我开不开心。
生育的时候,我们想的是这个年龄的女人都该生孩子了吧,父母公婆有多希望传宗接代,老公是不是能提供养娃的经济条件,但是却忽略,我自己是不是真的想要一个孩子。
扭转的办法是:多连接你的身体,你的感受。把所有事情从应该怎么做才对,变成我想要做什么,我想创造什么体验。
拿吃饭来说,从今天应该吃多少青菜,摄入多少蛋白质,变成我现在想吃什么,我感受一下,然后你就和食物有了连接。
也有可能你今天啥也不想吃,那这才是你身体真正的需求。
不是别人说事情应该怎么办,而是我自己去验证,从事实出发,条件是什么,我想达到什么,这里面符合逻辑的实现路径是什么。
把这种主体性找回来,连逻辑智力都会提高,也才能打破工具感的束缚。
13
生而为人的主体性
学堂:角色对角色,工具对工具的关系,不是爱的关系。
听到这,很多人可能会意识到,原来自己根本没有体验过爱,也没有爱的能力。这时怎么办?如何长出爱的能力?
李雪:先去爱自己,我们不可能在没有“我”的情况下去爱别人。
先找回自己的主体性,从自己出发去做每一件日常小事。
哪怕叠个被子,既可以是“这家这么乱,好烦,也没人帮把手,赶紧把它叠了吧”。也可以是,真的去看见这条被子,感受这条被子,感受叠被子时自己的身体动作,触觉感受。
安安静静不慌不忙把它叠成一个你喜欢的形状,放到你喜欢的位置,甚至去感受,这床品你都睡了这么久,你是不是喜欢?它会不会太厚,太薄,太硬?
如果不喜欢,换掉,换成你喜欢的,在这个过程中,叠被子成为一种享受。
学堂:在您和店长的关系里,什么样的时刻,你们清晰感受到对方的爱?
李雪:建峰有一次说,他感受到爱,是通过发生在我们俩之间一件很小的事。
他手指破了,涂了草药,到了睡觉的时候他很纠结,担心睡着了,手上的草药会把我们白色的床单碰脏,就说要不要把药擦掉?
我说,你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床单脏就脏了,你想怎么睡就怎么睡,不必担心床单。
他就很感动,因为从小到大,父母都是把衣服有没有破,东西有没有脏,看得比他还重要。
我的微博评论区,有网友也说,她开车跟人家撞上了,她妈妈第一句话竟然不是问女儿受伤了没有,而是问,你有没有把人家的车撞坏?
学堂:听起来就很伤心,在很多人那里,道理、规矩、物品,比人还重要。
李雪:在有爱的关系里,一定人是第一位的,人的感受是大于道理的。
就像我很紧张,情绪很崩溃的时候,建峰也不知道怎么办,他就抱着我,陪着我,而不会说“就这么点小事,你怎么还出不来了呢”。
没有这些期待和要求,就是一种很稳的存在,这对我来说就足够了。
学堂:类似情况下,大部分伴侣第一反应都是讲道理,给建议:事情没那么严重,你至于这么大反应吗?要是你听我的,事情就不会发生!你只要这么做,事情就能解决……
李雪:我很清楚地跟建峰说过,不要教育我,我的状态,我这个人是最重要的。
我们要去做一件事,他看到我情绪状态不好或身体不舒服,他就会说,“那这个事就算了吧”,然后陪着我,让我感受好。
学堂:您这样跟他说一次后,他就立刻明白了吗?有的人是你跟他说十遍,他下次还这样。
李雪:所以说,亲密关系,选择比努力重要。
建峰本身就认为人比物重要,人比事重要,我又清晰地跟他说了“这种时候你抱抱我就行,不需要为我的事焦虑”,他就明白了。
学堂:很多人觉得,我是为你好才跟你说,我是替你着急才跟你说。
李雪:建峰要是比我还着急,我就说“你现在负能量,离我远点”。
通常我们俩还是蛮好的,他状态不好的时候,我比较能稳得住;我状态不好的时候,他比较能稳得住。
学堂:所谓的伴侣两人互相扶持,原来是这个意思 —— 在对方状态没那么好的时候,你能够去扶一把。
李雪: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剧情,有自己的弱点。
当外在一些不幸的事情触发了这个剧情,他好像掉进深渊的时候,另一个人能够稳稳站在岸上,给他一只手,同时等着他。
学堂:这个时候很重要的是等,不是强迫他立刻出来。
李雪:对。
不是去当教练“加油啊,再努力一把就出来了”。
14
如何培养孩子爱的能力
学堂:作为父母,怎样才能养育出有爱的能力的孩子?
李雪:守住边界,不要控制孩子,不要剥夺孩子的主体性。
第一是,守住事情上的边界。
要不要写作业,作业写到几点,上课是不是睡觉了,零食吃多少,都是孩子自己的事。
父母闭上嘴,不要去干涉。
第二是,守住情绪上的边界。
当你看到孩子的行为时很闹心,很痛苦,清楚知道“我的情绪是我的事,不能去改造孩子,不要通过训斥孩子来满足我的自恋”。
只要父母能在事情上严守边界,情绪上自我负责,那么不管父母自身逻辑能力多差,心理发育水平多低,孩子都可以发展得逻辑智力很好,很有爱,很有同理心。
这样,孩子未来就不用像我们这样,大半生都掉在坑里蹉跎了。
15
育儿问题,几乎都是边界问题
当我们成为父母的时候,很容易成为边界不清晰、经常侵犯孩子的边界的人。
很多父母很疑惑:我咋就成了这样的人?
其实,这大部分是因为我们小时候也接受过父母逾越边界的行为。所以,当我们成为父母的时候,不自觉地就成了我们父母当年的样子。
总要有一个人为侵犯边界的“代际遗传”做一个了结,也许这个人就应该是你或我,我们这一代人。
【 上 】
【 中 】
【 下 】
视频里李雪老师穿的衣服是她自己设计的:气场全开真丝香云纱棋盘格连体裤,🧡 扫码即可购买 🧡
长 —— 按 识 别 二 维 码
真 丝 香 云 纱 棋 盘 格 连 体 裤
关于严守边界的话题几乎都在视频里了,之后也会出文字版。
作者 | 李雪
心理学学者,新浪微博@李雪爱与自由。著有《当我遇见一个人》《走出剧情》《有限责任家庭》。当当、京东、淘宝、亚马逊,全平台在售。
公众号 | 初心心理
公众号 | 李雪爱与自由
编辑 | 林诗野
插图 | 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剧照,图文无关,仅作调侃。
非常感谢来自公众号🧡尹建莉父母学堂🧡的内容总监小猪猪的提问和文本整理,提问质量特别高。访谈共五段,以下是前四段的链接。
欢 迎 到 新 浪 微 博
@ 李 雪 爱 与 自 由
与 李 雪 评 论 互 动
辅 助 阅 读
《 爱和寄生的区别 》
《 乱伦:身份序位的错乱 》
《 向孩子撒娇,是一种精神乱伦 》
《 遗憾不是创伤,谎言创造创伤 》
《 自信和自卑,是一对儿妄想 》
《 给孩子的“自由度”怎么把握 》
《 有爱的能力,是什么样子 》
《 没有耐心,因为没有事实 》
《 当我找不到热爱的事情 》
我是作者李雪,感谢你的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