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载于《团结报》2020年4月4日第2版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推进,尤其是武汉封城以及社区封闭式管理实施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在此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社会管理存在的死角,如部分患有生理或心理问题的脆弱人群在满足自身诉求时遇到不少困难。如何更好地关怀脆弱群体,成为这次疫情危机带给我们的一个新启示。我们认为,疫情过后,各级政府及基层社区应从长远出发,探索构建以基层社区为主体力量的脆弱群体关怀机制。
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讲话时指出,对患者特别是有亲人罹难的家庭要重点照顾,安排好基本生活。对因疫情在家隔离的孤寡老人、困难儿童、重病重残人员等群体,要加强走访探视和必要帮助,防止发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事件。由此可见,这场持久的战“疫”,已从单纯阻断疫情传播的“防疫战”,演化成为复杂多变、影响全民社会心理状态的“心理战”,而脆弱群体恰恰是最容易出现心理危机的群体。在疫情面前,诸多社区开始注重对辖区内脆弱群体的关心和照顾,提供人性化和个性化服务,在脆弱群体关怀方面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然而,我们同时也发现不少社区在关怀脆弱群体过程中出现关怀方式流于形式、心理疏导不够专业等问题。需要认识到,关怀脆弱群体绝非是疫情之下的临时之举,而应该是体现社会平等与温暖的长久之态。因此,针对疫情中所暴露出的脆弱群体关怀不足的问题,社会各界应与社区一同探索构建长期有效的脆弱群体关怀机制。面向脆弱群体的关怀,也应以社区为主要落脚点。由于脆弱群体的特殊性和分散性,社区对脆弱群体的帮扶往往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发挥着直接联系、线下疏导、终端跟踪的作用。脆弱群体出现的原因多种多样,因而针对脆弱群体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既要尊重群体的普遍性,也要看到个体的特殊性。这无形中对社区工作者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出了很大挑战。作为社会脆弱群体关怀机制的主战场,基层社区应注重在以下几个方面与社会协同构建脆弱群体关怀机制。第一,构建因人而异的关怀机制。社区在脆弱群体的关怀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脆弱群体的生理及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文关怀。面对不同类型、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心理特征的相关个体,社区应构建“一人一档案”的个性化关怀制度。具体而言,针对具有行动困难的脆弱群体,诸如残障人群、因病休养人员及独居老人等,社区应及时保证生活必需品供给,增加探视次数,尤其要协同社区卫生所、辖区内医院共同做好必要的医疗保障服务;针对精神障碍患者及罹患各类心理疾病的人群,社区要加强疏导、关心与陪伴,与病患家属及时沟通并掌握信息,尽最大努力做好情绪安抚工作;与此同时,社区应更多关心妇女儿童的群体利益,尤其是孕妇、无固定职业的下岗妇女、单亲家庭子女、留守儿童等,及时了解上述人群的生活及健康状况,提供必要的生活服务。第二,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关怀机制。在此次疫情防控过程中,尽管已有数量相当的社区开始注重对脆弱群体的关怀,但由于相关工作经验的缺失,整体的关怀效果不佳。面向脆弱群体的关怀,如果单凭社区工作者及志愿者的一己之力,则注定难以为继。基层社区应力所能及地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关怀脆弱群体,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关怀机制。例如,针对社区的残疾人群,有条件、有能力的社区应积极联系周边企业、个体商户,为上述人群创造就业岗位;对于患有慢性疾病及重大风险疾病的个人,社区应协同医疗部门进行定期探访,建立长期跟踪机制;针对社区内中小学生脆弱群体,社区可与邻近中小学密切合作,共同对其加强心理疏导。在脆弱群体关怀机制中,社区应像“大管家”一样起到总体引领及协调作用,充分吸收、组织周边社会组织、社区商户、对口企业、事业单位等加入到关怀脆弱群体的行列中来。第三,构建长期持续的关怀机制。社区脆弱群体的关怀,应注重细水长流、润物无声,把关怀工作渗透到平时,让脆弱群体真正感受到温暖。这不仅要求社区工作者有足够的耐心和同理心,更需要基层社区用心搭建“互助、合作、服务、跟踪”的长效关怀机制。社区需要认识到,出现脆弱群体的原因多种多样,既有先天因素,也不乏后天因素,因而谁都有可能成为脆弱群体。因此,社区应着力构建长期持续的关怀机制,以动态的角度开展脆弱群体的关怀工作。具体而言,社区脆弱群体关怀长效机制应包括脆弱群体的认定、帮扶、跟踪、脱困、复核等一系列环节,确保脆弱群体有尊严、有保障地参与日常生活。社区应有瞄准、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关心脆弱群体的嬗变,从而体现社区管理与服务的价值。社会脆弱群体关怀机制的建立,也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对于各级政府而言,应在充分调研、听取相关意见的基础上,做好脆弱群体关怀的顶层设计;应该立足长远,全盘谋划,推动建立健全社会心理建设及保障机制。各类社会组织要精准定位,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从专业角度为脆弱群体提供有效关怀,包括但不限于心理疏导、康复训练、就业指导、社交参与等。最重要的是,社会组织要充分下沉,融入社区一线,在生动的帮扶案例中积累一手经验,构建长期有效的帮扶模式。社区卫生所、医院、妇幼保健院等相关单位要积极提供必要的医疗协助,发挥协同功能。基层社区在政府和全社会的支持下,继续做好脆弱群体的“直接联系人”,给脆弱群体带去关心和温暖。总而言之,社会力量应充分融合,多层次、立体化地做好针对脆弱群体的帮扶工作。但更重要的是,整个社会需要创建关心、服务脆弱群体的宏观环境,让脆弱群体在温暖、平等、和谐、友爱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发展,实现人生价值。构建全社会的脆弱群体关怀机制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工程,需要整个社会多措并举、齐心协力,包括促进社会教育、加强社会保障、完善舆论引导等。当整个社会学会保护脆弱群体并追求人人平等,才是人性之光真正闪耀之时。作者俞祖成系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作者黄佳陈系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硕士研究生来源 | 团结报
相关阅读
□ 上观新闻 | 上外学者姜锋:疫情加剧,德国还能再淡定吗
□ 环球时报 | 上外学者姜锋:呼唤合作抗疫东亚模式
□ 澎湃新闻 | 上外学者陈壮鹰:瑞士成欧洲“孤岛”,严重疫情下孤军奋战
□ 光明日报 | 上外学者晋继勇:携手抗击疫情 进一步提升金砖国家公共卫生合作
□ 环球时报 | 上外学者晋继勇:首次大规模疫情,欧盟协调受考验
□ 环球时报 | 上外学者晋继勇:全球“因病相依”,狭隘自保观要不得
□ 上外学者章玉贵参加凤凰卫视“万众一心 抗疫阻击战”特别节目,分析疫情对中国三大经济圈的影响
□ 环球时报 | 上外学者程亚文:如何应对境外抗疫的新挑战
□ 光明网 | 上外学者张鹏:防控疫情亟需各国将主权级资源转化为直接行动力
□ 《文汇报》专访上外学者汤蓓:前5起PHEIC始末,看中国疫情防控的国际合作
□ 中新社专访上外学者汤蓓:勿让全球防疫出现“双输”
□ 澎湃新闻 | 上外学者汤蓓:甩锅疫情恶化之责、掩盖党争——特朗普污名化疾病的政治私利
□ 新民晚报 | 上外学者陈越洋:阿拉伯国家智库为中国抗疫点赞
□ 人民网 | 上外学者范鸿达:面对不安的世界,中国更要定力与担当
□ 广州日报 | 上外学者王会花 王玲宁:共同抗击疫情,推动中国—中东欧17+1卫生合作更上层楼
□ 东方网丨上外学者赵璧:新冠疫情——英国“心理脱欧”的“助力”还是“阻力”?
□ 东方智库 | 上外学者赵璧:12周扭转英国疫情?——政治家约翰逊可没这么说!
□ 新民周刊 | 上外学者赵璧:身在英国的我,看清了首相约翰逊的防疫“真面目”
□ 东方网 | 上外学者赵璧:英国真的放弃“群体免疫”了吗?
□ 东方网 | 上外学者王弘源:疫情影响下,英国能否顺利“协议脱欧”?
□ 东方网丨上外学者沈赟璐:“三不”消极抗疫 或置瑞典于险地
□ 澎湃新闻丨上外学者毛蕊 王玲宁:波兰暂禁外国人入境,全国停课关闭文娱场所
□ 东方网丨上外学者付博锐:“新冠民族主义”抬头,欧洲一体化进程面临新挑战
□ 东方网 | 上外学者王瀚浥:疫情当前,印度面临哪些挑战?
□ 东方网 | 上外学者王金钰:日本为什么坚持如期举办东京奥运会?
□ 东方智库 | 上外学者陈艺心:疫情发酵,党内初选占优的拜登会赢吗?
□ 环球网 | 上外学者马路遥 郭可:新冠疫情对国际传播格局的五大影响
□ 东方网丨上外学者高健: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弘扬中国文化精神
□ 光明网 | 上外学者王玲宁 邓惟佳:警惕全球传播时代“信息疫情”的危害
□ 中国青年报 | 上外学者王玲宁:战“疫”,公众沟通不可或缺
□ 澎湃新闻 | 上外学子:数据解读中国的输入型病例都来自哪里
□ 上外学者俞祖成:疫情防控 需要健康“守门人”
□ 上外学者金锋:病毒肆虐,全球化意外“躺枪”
●●●●●
阅读上外多语种资讯,欢迎访问
http://global.shis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