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绍铭 | 荒野的呐喊:夏志清的学术背景

文汇学人 2023-03-12

◆1月4日凌晨,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荣休讲座教授、作家、翻译家、评论家刘绍铭去世,享年89岁。推送一篇刘先生旧作,以为纪念。



  

郑树森教授在《夏公与“张学”》一文提到,夏志清的英文版《中国现代小说史》在1961年出版,但其影响力早在1957年就绽发出来。因为志清先生在美国撰写《小说史》时,每有所获,就邮寄给他哥哥济安先生过目和提供意见。一来在《小说史》上榜的作家在当时的台湾差不多都是政治禁忌,二来张爱玲除了身在美国外,作品本身也出色得令人不能不另眼相看。济安先生因此把书中张爱玲那一章幕后中译出来,题名《张爱玲的短篇小说》,以夏志清的名字在《文学杂志》发表出来(二卷四期)。1957年我是台大外文系二年级生,常到老师在温州街单身教职员宿舍走动。

  

记得他拿着刚出版的《文学杂志》感慨地对我说:“张爱玲终于遇到我老弟这个伯乐了。”其实夏志清的《小说史》并没有偏爱张爱玲。他对当年被文评界冷落的“千里马”如沈从文和钱锺书不是一样的就其独特的个人才华说了公道话?当然,夏志清把张爱玲这么一个“通俗”作家跟鲁迅等殿堂级人物相提并论还不算,居然还说她的短篇小说成就“堪与英美现代女文豪如曼珠菲儿(Katherine Mansfield)、泡特(KatherineAnnePorter)、韦尔蒂(EudoraWelty)、麦克勒斯(CarsonMcCullers)之流相比,有些地方,她恐怕还要高明一筹”。

  

郑树森在文中透露,上世纪60年代中台湾小说家朱西宁曾跟他说过,一直推崇张爱玲的成就,“但要到夏公出来讲,才更加确定,觉得终于有人出来说公道话;可想而知,夏公这篇文章对当时台北文学界震动很大”。夏公文章让我们阅读张爱玲成了一种崭新的经验,不在他立言的胆色,而是因为他对张爱玲作品的论证,每能跟她作品中的“微言大义”互相印证。我得再引用郑教授对夏公文评取向的表述。

  

首先,就方法学而言,夏公贴近美国形式主义“苦读细品”的传统。形式主义也称“新批评”,就文论文,不把作家的书写和他们的家世或生平混为一谈。通过“苦读”,夏公感受到张爱玲对文字色彩的敏感。其次,他又连带地注意到张爱玲小说丰富得近乎“华丽”的意象。夏公是第一个把这关键词视为张爱玲文体一大特色的文评家。这名词日后成为“张学”一个热门论题。

  

其三,“华丽”以外,另一个周而复始地在张爱玲小说出现的关键词是“苍凉”。这也是“张学”专家为文时常用的一个出发点。“苍凉”就是“人生一切饥饿和挫折中所内藏的苍凉的意味”。其四,夏公认为张爱玲心理描写细腻,但是她的观察态度老练而客观。

  

其五,夏公通览张爱玲著作后,肯定她是个彻底的悲观主义者。就她人物相处的状况来说,悲是“大悲”,也就是“一种非个人的深刻悲哀”。把“非个人”解为“impersonal”,即得“新批评”论说之精髓。其六,夏公最先看到张爱玲受弗洛依德和西洋小说的影响,“可是给她影响最大的,还是中国旧小说”。这从她小说中圆熟活泼的语言和对白就可看出来。

  

《小说史》1961年3月上市。同年4月13日波士顿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刊出了DavidRoy篇幅特长的书评,推许此书面世为年度出版界“一大盛事”(“anevent of the firstimportance”),不仅是专论中国现代小说的第一本严肃英文著述,更难得的是,“在现存的各国文字书写的这类研究中,也以此书为最佳”(“thebest study of its subject available in any language”)。DavidRoy是传教士之子,写过郭沫若评传,后来专心致力翻译全本《金瓶梅》。去年终于大功告成,终生在芝加哥大学任教,是个大行家。

  

说《小说史》在西方汉学界中是“横空出世”,看来一点没有夸大。夏公在出国前早已在西方文学浸淫多年,文学理论亦尾随“新批评”诸大家,凡此种种,套用郑教授的话说,“都令其文论与当时美国汉学界大相径庭。后者忽视分析、义理,仍以实证主义考据、版本等为终极关怀,而眼界不及现代中国文学。……因此夏公一九五○年代的张爱玲论析,无论是当日的华文学界或西方汉学界,恐怕连‘逆流而上’都谈不到,只能视为‘荒野的呐喊’。”

  

拿相命先生的行话来说,夏志清因《小说史》建立起来的名声是“异路功名”。他是一个全科英美文学训练出来的奇才,后来因时势所迫留在美国“改行”讲授中国文学,这对他说来想是个意外。说是“异路功名”,因为无论从个人志趣或学术背景来看,他也万万想不到自己摇身一变成为一个美国学界老一辈的人眼中的“汉学家”。

  

重读夏公收在《谈文艺、忆师友》中的几篇自传文章,深受他在追求学问表现的“坚贞决绝”精神所感动。他在沪江大学念三年级时就选了难“啃”的德文,作为攻读英美文学博士对外语要求的预先准备。他在家自修时也没有避重就轻,念的都是经典,像歌德的《浮士德》上下两部。此外还有海涅(Heinrich Heine)的诗和席勒(Friedrich von Schiller)的诗剧。到耶鲁上学的第一年就轻轻松松地通过德文考试。但接下来还要应付两门硬邦邦的功课:“古英文”和“古代冰岛文”。他苦练得来的德文阅读能力都用得上,因写读书报告非要看德文参改资料不可。

  

夏公读英诗,深受《荒原》作者艾略特影响。艾氏对17世纪的“玄学诗”(metaphysical poetry)情有独钟,但夏公早在沪江当学生时就迷上了神秘主义诗人布莱克(William Blake)。布莱克的“预言诗”特别难懂,但夏公硬着头皮把他称为“怪诗”的《密尔顿》和《耶路撒冷》都一读、重读、三读读得烂熟。这么说,一来为了说明夏公读书不知难而退;二来试看这位被华兹华斯视为“疯子”的神秘诗人会不会因诗作暧昧难懂间接成全了夏先生留学美国。

  

上世纪40年代初,夏氏兄弟双双受聘北大英文系,济安是讲师,志清是助教。胡适之先生这时从美回国,接任北大校长,不久即有消息传出来,纽约华侨企业巨子李国钦答应给北大三个留美奖学金,文、法、理科各一名。北大全校资历浅的教员(包括讲师、助教)都可以申请。主要条件有两个:一是当场考一篇英文作文,二是另交一篇书写的论文近作。这些试卷和论文都由校方资深教授评审。

  

夏公决定以“疯子”布莱克作论文题目。北大图书馆有牛津版两巨册《布莱克全集》,参考书也有三四种,加上平日以布莱克“粉丝”的心态搜罗得来的资料,最后写成了一篇二十多页的论文。即场考试由客座教授R.A.Jeliffe主持,出的题目是《出洋留学之利益》。夏公说得好:“真可谓‘八股’之尤。”

  

论文部分,由英文系的客座教授燕卜荪阅卷。燕教授本名WilliamEmpson,英国人,剑桥大学出身,所著《七种歧义》(SevenTypes of Ambiguity,1930)对英美文学批评风气影响极大。他不属于崛起于美国东岸的“新批评”阵营,但思路气味相投。夏公在北大英文系当助教时期早已“忍痛”用相当于半个月薪金的价钱买了几本“非买不可”的新书,其中有勃罗克斯(Cleanth Brooths)论诗的扛鼎名著《精致的骨坛》(TheWell-WroughtUrn)。夏公说燕卜荪在北大教书,相当清苦,买不起新书,因此他们兄弟看完《骨坛》后就借给他看。燕卜荪读后异常欣赏,自动写了书评寄美国“新批评”旗舰刊物的《Kenyon Review》。文章刊出后,Kenyon学院还请他教暑期班,从此跟美国的“新批评”学派建立了关系。

  

李氏奖学金的评审结果是文科的得奖人是英文系助教夏志清。名单公布后,据夏公在《红楼生活志》所说,“至少有十多位讲师、教员联袂到校长室去抗议,夏志清是什么人,怎么可以把这份奖学金由他领去?胡校长虽然也讨厌我是教会学校出身,做事倒是公平的,没有否决评选委员会的决定。”

  

其实胡校长的“偏见”,看来倒不是夏公出身教会学校,因为燕京、岭南和圣约翰这三家都是教会学校。胡先生“看不过眼”的可能是沪江不是什么“重点大学”。夏先生自己也说过,“今天沪江大学停办已有五十四年了,毕业生间以从事学术研究而出名的一向就不多。在英美著名大学英文系拿到博士学位的,想来就只有张心沧同我二人。”

  

胡校长虽然没有否决评选会的决定,对教会学校的“余恨”未消,竟认为像哈佛、耶鲁这些学校夏公简直不用申请,因为李氏奖学金只有两年,连个硕士学位都拿不到的。胡校长没有“胡说八道”,因为新任的北大英文系副教授王岷源是个国立大学的毕业生,在耶鲁读了四年才拿到硕士学位。

  

夏公在耶鲁苦读三年半,拿到博士学位,但并没有从此一帆风顺。他先在社区学院教英文,又在密歇根大学的东亚系跑过一年的“龙套”,做“访问讲师”。上文说过夏公是张爱玲的伯乐,夏公一生也遇过他自己的伯乐。当年如果不是兰荪(JohnCrowe Ransom)和燕卜荪两位教授鼎力推荐,凭常识看,一个出身“寒门”的大学毕业生谅也无门路走进耶鲁的庙堂。

  

早年英译《红楼梦》(节本)的哥大东亚系教授王际真1960年时行将退休,开始“暗地”物色继任人选。这时《小说史》还在最后的制作阶段。有位负责审稿的资深教授跟王际真聊天时对这本书称赞有加。王际真心念一动,跑到耶鲁出版社要求看清样。在半个小时的空档内,他只能匆匆浏览了序言和鲁迅那一章。1961年2月13日王际真发信给夏公,恭贺他在这领域里做了“开创性的工作。……你的评价十分正确,文笔又是那么优美,不仅优于所有中国人,而且在所有学术圈子里也是出类拔萃的”

  

如果夏公读张爱玲和钱锺书有“石破天惊”的发现,那是因为他“离经叛道”。“新批评”学者苦读细品见山不是山,往往能在字里行间的细微处察看到茫茫宇宙的玄机。华兹华斯论“疯子”布莱克有言,“这家伙毫无疑问是疯子,但他的狂痴处有些东西比拜伦和司各特的清醒更能引起我的兴趣。”这位田园诗人是在苦读细品后才得到这个印象和结论的。夏公于1962年获聘为哥大副教授。



原载“文汇学人·专题(2014.11.28)”| 荒野的呐喊

作者为香港岭南大学荣休教授


更多相关阅读


与时代狭路相逢
周欣平:“赵元任档案”整理已近尾声
段世磊 | 日本现代性的悖论——以西谷启治为例
陆扬 |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天台山
张纯如的南京
庭院银装围炉暖:四合院的冬春
“黑船来航”和日本追求自身足球的开始
梅松 | 秋尽江南草未凋——余绍宋摹《秋江别思图》事辑
学问之道,求博守约 | 蒋寅沙特石油时代的到来和工业化进程
王德峰 | 音乐让我们不孤独
默默崛起的“工业叙事”孙华娟 | 词人故事之孙光宪:青衣滩的漩涡
曹沛霖、陈伯海、邓伟志、叶澜获上海市第十五届哲社奖学术贡献奖最后的知识分子和第一代“思想”产业链费晟 | 作为“对跖点”的澳大利亚
李晓杰 | 胡适也未必注意到的明钞本《水经注》
沈卫荣 | 尼采更愿当教授还是上帝
首届上海社科青年望道论坛:学术的活力在于青年
申江自是繁华地
小雪:欲雪寻梅树,应节晚虹藏燕园草木 ·独行菜徐文堪 | 略谈伊朗语文及波斯语在中国的传播何佩群 | 欧姬芙的新墨西哥州荒野
胡鹏 | 苏轼母子读的《东汉史》是写本还是印本
燕园草木 · 大花野豌豆
中国神猴“孙悟空”在泰国
欧洲的乔叟,无罪的乔叟
燕园草木 · 盒子草
中国武艺岩画:以图证史
沈亚明 | 照片“由沈仲章先生经手拍摄”
李商隐的柳枝
格扎维埃·阿莱谈法国的中亚研究
燕园草木 · 蒙椴
造字之祖
楼培 | 顾廷龙荐沈文倬为博导的佚函
陈启明 | 早期复旦年刊的史料价值
烽火岁月中的“复旦茶人”
美国的分裂
方益昉 | 华山医院“哈佛楼”莹润古雅,令人喜爱
黄晓 刘珊珊丨止园梦寻:再造纸上桃花源
王晨 | 园林的句与篇——读《止园图册:绘画中的桃花源》
卢铭君 | 作为译者的歌德艾俊川 | 严复改“版权”为“著作权”
傅山书信中隐秘的古代社会刑案细节老品牌的新甜蜜 | 上海大白兔奶糖沃尔克与美国上世纪高通胀

投稿邮箱

wenhuixueren@139.com

转载本公号文章请注明出处


wenhui_xr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