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战疫”中彰显责任和担当,浙报集团发稿4.7万、总点击量4.76亿

蒋欣如 传媒评论 2023-03-14


全文共4322

阅读大约需30分钟


鼠年春节前夕,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在湖北武汉爆发,随后迅速扩散至全国各地,浙江一度成为除湖北以外确诊人数最多的省份,多个省份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在这场举国关注、全民参与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面对各类纷繁芜杂良莠不齐的信息引发的社会焦虑甚至恐慌情绪,党媒如何利用好自身公信力和传播力优势,把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扛在肩上,真正起到中流砥柱、定海神针的作用?在省委和省委宣传部的正确领导下,浙报集团牢牢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闻令而动、勇挑重担,在互联网这个主阵地主战场,充分发挥媒体融合优势,把使命和担当落实在一篇篇报道中,利用多平台多手段多渠道及时回应关切、解疑释惑、激浊扬清、凝聚人心,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据不完全统计,1月20日以来,集团浙江日报、浙江在线、浙江新闻客户端、天目新闻客户端、小时新闻客户端等主要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共刊发稿件47647篇(数据截至2月14日,下同),总点击量达4.76亿。集团疫情报道在人民日报、今日头条、百度、腾讯新闻、凤凰新闻等重点平台即时推送10500余篇次,浙江日报在抖音和快手短视频平台分别开出“浙江战疫”话题专题页与合集,累计发布视频近200条,其中抖音专题页播放8.8亿次,快手专题页累计播放2527万次。



1 

权威发声,注入强心剂




疫情期间,互联网是群众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渠道。在海量信息面前,及时、公开、透明的权威信息往往更有传播力。从传播情况来看,无论是政府的最新疫情防控举措,还是专家们的最新疫情分析,通过不同平台、不同形态推送,不少消息总能第一时间冲上“热搜”。


在此次抗“疫”宣传报道中,浙报集团把及时传递党委政府声音作为重中之重,通过最优的版面、页面、屏面来展现党委政府积极开展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及时发出权威声音、回应社会关切。自1月25日起,浙报每天的头版头条都刊发疫情防控相关报道。特别是紧紧围绕中央及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及时传达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指示精神,充分报道省委书记车俊、省长袁家军等主要领导在疫情发生后深入一线、靠前指挥,扎实推进我省疫情防控部署工作情况,并适时在头版推出本报评论员文章,发出党报权威声音,有力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更好更扎实地开展防控工作。天目新闻客户端推出“书记市长在一线”栏目,聚焦浙江各地市委书记深入基层、靠前指挥确保疫情防控工作不留死角的鲜活新闻。


为了使信息更“聚焦”,方便群众及时了解权威信息,浙江新闻客户端、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天目新闻客户端、小时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还专门增设“战疫”频道,梳理集纳疫情防控信息。集团各主要新媒体平台在对我省每天举行的发布会进行直播的同时,对直播中的重点内容进行短视频高亮呈现。此外,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对疫情防控消息进行第一时间权威发布。比如,浙江新闻客户端刊发的《权威发布: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延迟企业复工和学校开学的通知》点击量高达160万;《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提出量化细化“六大举措”:管控力要大于传播力》点击量超过38万。


2

主动“捉谣”,打好“闪电战”



突发公共事件,及时、精准辟谣既是主流媒体的职责所在,也是面临的巨大挑战。如果媒体反应迟钝或信息缺位,公众的注意力便会转向自媒体或其他信息平台。“捉谣”考验的,是媒体对信息的敏锐度和反应能力。简单来说,面对谣言,媒体要做好两项主要工作:准和快。在第一时间告诉公众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对的。


面对疫情,集团各平台联合省有关部门迅速打造了官方“捉谣”平台,通过帮助群众正确认识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第一时间辟谣去伪存真、提供正确有效的防护建议三种手段,粉碎不实信息、引导舆论热点、疏导公众情绪,减少恐慌带来的次生灾害。


1月27日,浙江日报、浙江新闻客户端、浙江在线、天目新闻客户端、小时新闻客户端开设“捉谣记——浙江疫情辟谣”栏目,并联合今日头条、快手、抖音、丁香医生等平台广泛传播,集纳实时权威辟谣信息,以事实破除谣言,助力疫情防控攻坚战。为了使信息更容易传播和被接受,各平台均进行了优化呈现,比如广泛使用新闻海报、短视频等多种手段。浙江在线在信息发布的同时,列明信源及信息是否真实,分“伪科学”“纯属谣言”“不实信息”“信息属实”等几大类,简单易读,既有原创辟谣信息,也有各类官方辟谣信息转载,每天的发布条数多的时候近40条,截至2月12日已累计发布辟谣信息741条,累计点击量达3750余万。小时新闻则将专题在开屏页重点呈现,分为“假的别信”“权威科普”“扩散周知”,明确信息的再分类,便于检索和再次阅读。


此外,集团各媒体还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对李兰娟院士、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等进行专访、连线,获取权威、准确的防控知识,通过短视频、长图等易传播、好接受的形式,向读者科普新冠肺炎的症状、特性等知识,增强科学认知。发布《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这些知识要知道》《绝对科普!一图读懂新型冠状病毒!》《武大人民医院:发热咳嗽并非新冠病毒的唯一首发症状》等稿件,并就口罩不够的前提下是否可以消毒再使用、返工人群应当如何做好防护、开工后办公室应当注意些什么、儿童老人一线社区工作人员自我保护等大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制作一系列短视频,在朋友圈内广为传播,起到有效科普作用。


通过通俗好记的倡议做好日常防控普及也是一种有效手段。钱江晚报发挥都市媒体的公信力和号召力,与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联合发起倡议:因为爱你,离你一米。1月30日晚,央视新闻《东方时空》报道了这一倡议活动。推出仅3天,该倡议在小时新闻客户端阅读数就超过49万,浙江大健康微信上阅读数逾186万,钱江晚报官微三次倡议每条均突破10万+阅读量。


3

大胆创新,拼融合实力



随着疫情的发展和防控措施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公众宅在家中。对传统媒体而言,这是一场媒体融合实力的大比拼。谁的内容更好,谁就能更多吸引用户;谁的用户体验更好,谁的用户忠诚度更高;谁有好的互动策划,谁就能多激活一批粉丝。得到用户更多的关注,意味着拥有更强的话语权。疫情期间,集团各新媒体平台粉丝数、活跃度均有明显提升,微信10万+稿件数量明显增长,也是对这一观点的良好佐证。


本次疫情中,集团各媒体纷纷创新报道形式。浙江新闻客户端推出的“新闻海报”“新闻卡片”成为传播的热点。《过完年要返岗了吗?浙江新闻客户端推出返岗必备指南》用10余张“海报”告诉读者,在路上、在岗位上的注意事项,每张“海报”均制作精美,既可整体传播,也可独立发布。联合浙大儿院推出《儿童版新型冠状病毒防护手册》新闻海报,从儿童视角讲述病毒来历及防范要点,被广为点赞、收藏。反映温州各界坚守一线战“疫”的《加油温州!这10个瞬间,看完泪目》也成为朋友圈的刷屏海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天目新闻客户端在武汉一线的记者通过Vlog视频的形式,记录浙江医疗队在武汉抗击病毒的情况,推出《武汉前线Vlog》系列视频稿件,全面展示我省紧急援鄂医疗队在武汉投入工作的场景,引发网友强烈共鸣。


集团各新媒体平台还纷纷推出各类互动活动,疏导公众因出行受限带来的烦闷情绪。浙江新闻温州频道推出“宅家乐”、金华频道推出“以艺战‘疫’”活动,通过短视频分享丰富群众居家战“疫”生活;天目新闻推出“宅家记”视频征集,邀请网友们拍摄自己宅在家中的各种小确幸;小时新闻推出“停课不停学”专题,鼓励大家利用宅家时间学知识看世界,每天进步一大截。


4

百姓视角,力推暖新闻




疫情期间,很多人处于生理上安全、心理上“危险”的状态。这与大众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不谋而合:公众倾向于认为负面信息与“你”“我”未必有关,对“他”人却可能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在这场疫情防控的持久战中,不少人的焦虑情绪也在升级。不少网友表示,刷微博、看新闻时,心情总在“感动”和“骂娘”两极之间反复横跳。这种时候,主流媒体要做的,就是放大正能量,尽可能减轻负面信息的影响。其中最有效的手段,是暖新闻和影像报道。


集团各媒体对疫情中涌现的暖新闻保持高度关注。2月1日,浙江日报头版刊发稿件《隔离病区的十七“样勇”》,记录温州六院17名医务人员临危受命,14天来“与世隔绝”、冲在一线;开设“最美逆行者”“党旗在防控一线飘扬”专题,刊发《我省派出高级别专家组驰援武汉,李兰娟表示——“国家有需要,我们随时出发”》《我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一线战“疫” 春天里,凝聚起希望的力量》等稿件,传递出温暖人心、鼓舞人心的正能量。


浙江新闻客户端对近期进行爱心捐赠的浙企浙商进行了大致整理并以图卡形式在两微平台发布,受到网友极大关注。天目新闻制作H5产品《前进的样子好帅 战疫,这些身影充满力量!》,通过一线疫情防控人员的话语,配合简短的背景介绍和图片视频,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情怀得到充分展示。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客户端开设“亲历战疫”“驰援手记”“致敬逆行者”等子专题,突出反映一线医务工作者的暖心事、感人事。《致敬逆行者|泪目!你们孩子还小,我的孩子已长大成年!她用这个理由“抢”走了名额》阅读量高达61万,《刚刚!2吨医疗物资从俄罗斯“闪送”回杭!全部人肉背回,这就是浙江人》一稿在钱江晚报微信号上推送后阅读量超过200万。


影像的影响力再次得到充分肯定,浙江日报在抖音和快手短视频平台获得的大量点击就是最好的证明。其中,以一线人员出征、关爱值守人员暖心故事最为引发共鸣。《每晚十点半 小男孩连续十几天给值守人员送夜宵》获得110.2万点赞,《宁波268名白衣天使出征武汉 女医护人员为方便剃光后脑勺》获得132万点赞,《绍兴一对医生夫妇隔离病房前偶遇却没认出对方 认出彼此后拥抱》更是获得了515万点赞。视频影像是最直观的信息载体,也是最能拉近距离的一种表现形式。疫情期间,大多数人虽然身在家中,却心系前线,通过视频,他们获知一线情况、感受前方人性的光辉,也能起到信息透明、安抚情绪的效果。



5


坚守使命,当好把关人



疫情当前,媒体,尤其是党媒要做的,就是用官方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当好信息的把关人。新冠肺炎疫情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规模大、时间长、战线广的特性。面对这样的舆论压力,媒体要遵从及时、主动、诚恳、真实、重实效、尊重规则的原则,运用自己的专业传播优势,主动发声、自觉引导,平复公众情绪,引导网络正面情绪。


在这次疫情中,集团上下一心,将宣传报道的触角伸向公众最关心、最关注的地方。面对突发事件、流言谣诼,充分展现了主流媒体应有的担当和使命,做到了筛选过剩信息、把关权威报道、驳斥不实传言、凸显人性光辉。

面对疫情,医护人员的使命是逆行守护生命。而媒体人能做的,就是将信息和希望及时广泛地传递出去,合理引导公众情绪,告诉大家:打赢这场战斗,希望就在前方。





原创蒋欣如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总编办

来源:传媒评论


热文回顾

厉害了!一则900多字的消息摘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来看看它背后的性价比!

90后小编的三年升级打怪史!她说,不会打造IP的段子手不是好编辑

小编的硬核本领:让稿件、版面、推文会“说话”

她的报道,成了高考试卷的试题!她说,去现场,用心感受,新闻才会发光发热!

深喉线人-穷追真相-不懈监督,这位记者13年的“阳光行动”令人钦佩

时隔16年的“跟踪报道”为什么能够获得浙江新闻一等奖

从东海之滨的宁波到千里之外的贵州省黔西南州,长篇通讯《一片叶子的追寻》背后的故事

舆情引导、典型挖掘、救灾进展、灾民安抚,灾难报道的每个环节你都应当全力以赴

痛点思维+问题思维+法治思维:破解舆论监督困局,提升民生报道质量

多走细走稳走,新时代的这组乡村调查系列报道就是这样“走”出来的

爆款新闻人物作品《卖火柴的“老男人”》为何火了?请听浙报3位主创人员的真情道白

记者还可以成为创意工作者!他3年的努力,换来受杭州人热捧的硅谷小报+未来生活节

打造出一个又一个短视频“爆款”,这家地级市党报抖音号粉丝缘何突破166万,总点赞数6617万

80人的评论“特战队”由总编辑挂帅,这家省级党报出手不凡!

从媒介融合视角看《纽约时报》的新媒体策略

换个地方下铲,多走多问多看,你就有机会独占“新闻富矿”




传媒评论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聚焦传媒大行业的创新变革

研究全媒体、全产业链的融合创新

打造媒体人交流经验、探讨新知的平台




订阅《传媒评论》杂志其实很方便哦~


您可以在邮局订阅

邮局代号:32-229

全年定价96元

每册定价8元


您也可以通过编辑部直接订阅

订阅方法:发送“我要订阅”至公号后台

或电话 85310377 85310379


欢迎订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